【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限时练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限时练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限时练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限时练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名师一号】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双基限时练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近代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到1万年的气温2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增加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12.解析第1题,近代时期(近一二百年来),地球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且与大气中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增加的趋势相一致。距今7万年到1万年时,正处于冰期,气温比现在低得多。第2题,气温升高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高山上的山岳冰川会因气温升高而雪线上升;有的地方(如暖温带、亚热带)会因气候变干旱,农作物减产,有的地方会增产,c项太绝对;气候变暖会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病原菌滋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答案1.d2.b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35题。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4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5该“环境变迁”对下列国家的影响较大的是()a英国 b老挝c蒙古 d哈萨克斯坦35.解析该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该“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其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答案3.a4.b5.a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 bc d7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67.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6题,由图可知,艾丁湖面海拔为负值,说明湖面低于海平面;湖面水位变化相同的高度,南侧出露的面积较北侧小,说明南侧坡度较北侧陡;湖面缩小,湖泊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弱,含盐量升高。第7题,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其湖面缩小,说明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本区不存在围湖造田问题。绿洲扩大会使入湖水量减少,湖泊缩小。艾丁湖汇水面积没有变化。答案6.a7.d2011年4月38日的曼谷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如何完成co2的减排目标进行了谈判,结合某年部分国家的co2排放量,完成89题。8据图分析中、美、俄、日四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是()a中国b美国c俄罗斯 d日本9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a bc d89.解析第8题,解题时需结合四国的人口数量和图中各国的co2的排放总量去判断。四国的排放总量可由图中直接读出,然后除以四国对应的人口数,计算时可利用美国约3亿人,中国约13亿人,俄罗斯和日本均约1亿人进行估算,故b项符合题意。第9题,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限制重工业的发展,与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不符。高能耗工业的转移并不能减少co2的排放量。因此减少co2的排放对策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二、植树造林,增加co2被吸收的量。答案8.b9.d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如图),完成1012题。10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解析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树木生长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反映在年轮上的间隔越大;反之越小。由图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过程,反映了气候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答案b11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解析根据题设,要找的是气候周期变化的原因,所以应为自然原因,排除a、d;而黄赤交角长期以来变化很小,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答案c1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在m时期气候较寒冷,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下图是一万多年来挪威雪线升降图(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年气温距平变化曲线图(虚线),据此完成1314题。13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14中国与挪威相比()a气候的冷暖变化正相关b气候的冷暖变化负相关c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1314.解析由统计图可直接读出,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年平均气温(虚线)在0c以上的是19101950年。从总体上看两地气温趋高、趋低有密切的关联性,但气候变化并不同步。答案13.d14.d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题。15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15下图为“1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据图推测()a13世纪比现代暖b13世纪比现代冷c1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答案a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是什么?(2)近几十年来地区山地的雪线海拔高度有何变化。并判断夏季该山南北两坡,哪坡雪线高度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析气候变暖对河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至少列举两点)解析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第(1)题,根据图中数据的分布可知大致以6 000米闭合曲线的中心向南北两侧雪线依次降低,这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降水越多,雪线越低。第(2)题,夏季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该地区气候更加干旱,从而加剧荒漠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答案(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气温逐渐降低,且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2)山地雪线海拔高度在升高。南坡。原因:夏季,该山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雪线低。(3)蒸发加剧,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更加频繁,荒漠化面积扩大;绿洲萎缩;河流流程缩小,下游植被死亡,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等。17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_。_。(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_。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_。亚寒带某些地区_。(3)目前,西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_。“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_。理由是_ 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