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五周 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五周 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五周 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五周 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doc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提优 第五周 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周现代文阅读(三)天天限时小练5)一、 语知语用天天练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划船/划清界限 远岫/乳臭未干 尽量/赶早尽快b. 龟缩/田地龟裂 佝偻/伛偻而行 勾画/罪恶勾当c. 爪牙/张牙舞爪 场院/劳动场景 锱铢/啧啧有声d. 还要/以牙还牙 哀号/号啕大哭 荫凉/绿树成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艰苦倍尝人才辈出日薄西山挖墙脚b. 安排部署布置妥当赤膊上阵泊来品c. 额首称庆措手不及一诺千金立锥之地d. 计日程功开诚布公遮天蔽日弃如敝屣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广州话剧团演员的表演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和表演功力与北京人艺的演员相比毫不逊色。b.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c. 在生活中,当困难与挫折袭来的时候,有的人心如止水,颓废沮丧,放弃追求;有的人则勇敢面对,百折不挠,永不言弃。d. 对广州房价走势的预测,某些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说法模棱两可,让不少持有观望心态的购房者一头雾水,无法作出选择。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科大的通知要求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章程要明确基本的办学制度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b. 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近10年来,城市规模扩大了60%,城市人口仅扩大了20%。这是一种“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口的城市化”,扩张的城市面积却不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c. 冯骥才在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说,文化一旦产业化了,就必须按照商业规律来操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目的,这样反过来会伤害文化的原则,甚至淡化文化的追求。d. 即将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表示,为自己的中国血统感到自豪,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而骄傲。但同时也强调,自己是地道的美国人,代表的是美国,是美国总统,是美国人民。5. 电影非诚勿扰中有一首小诗叫见与不见,其中有两句:“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请以“书”为抒情对象,仿照诗句,写两句话(字数不一定相等),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957年10月10日,英国的温德斯格尔工厂核泄漏事故;1979年3月28日,美国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都给人民带来了心理恐慌。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德国宣布不考虑建核电站。一方面是核泄漏,一方面是核电成本低,孰是孰非?请你谈谈对建核电站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超过50字。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和少数几个人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可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五彩城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水(不,哪怕是一点),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7. 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 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作比较。 9. 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10. 在第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探究作者改动的意图。 三、 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闻之者足以戒。(诗经)(2) 一箪食,一豆羹,。(孟子鱼我所欲也)(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 今年欢笑复明年,。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6) ,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天天限时小练(五)1. b2. d3. c4. d5. 示例:我学,或者不学习,你就在我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心里,或者,让我走近你,寂静,读你。默然,爱你。6. 示例:反对建核电站。虽然核电成本低,可一旦核泄漏,那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会给民众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危害。(支持建核电站也可以,只要有理有据即可)7. 单调(或“荒凉、缺乏生机”)、辽阔。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作铺垫。8. 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9.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柔弱的芦苇不停(或“不分昼夜”)地生长(或“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荒漠中的苇的热爱之情。10. 示例一: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啜泣与哈欠”,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为此,作者做了改动,把生命比喻为“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的“芦苇”,态度非常积极,而“啜泣与哈欠”更衬托出这种积极的态度(或“用啜泣与哈欠来衬托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示例二:作者改动诗句是为了:表达对坚韧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芦苇的赞美。他把生命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对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生命虽然有“啜泣与哈欠”,但唯其如此,才显出生命的丰富和美好。11. (1) 言之者无罪(2)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 艰难苦恨繁霜鬓(4) 人生代代无穷已(5) 秋月春风等闲度暮去朝来颜色故(6) 长桥卧波二轮专题集训(五)1. 照应文题,紧扣“长夜”并与结尾相呼应;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引出下文对冬日风景的描绘; 为下文写午夜怀念爱人作伏笔。2. 运用了拟人、比喻、反问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对爱人离去的震惊和倍感突然,强烈地表达了失去爱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怨恨。3. 变化:贪恋风景没有看风景的勇气坦然看风景。原因是和爱人亲密无间时看什么都是美好的,所以贪恋;爱人不幸出车祸去世后,就没有了看风景的勇气;雪山的长夜让作者再次领悟到了生命的美好,燃起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又能坦然看风景了。4. 第一种: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如“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焕发着一种孤寂之美”。 对爱人的无限追思,表现了深沉的夫妻之爱,如作者和她的爱人在家乡的小路上行走的情景。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如采野果吃、贪恋风景等。第二种: 自然是永恒的。生命因领略其美而会得到安宁、永恒。 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人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失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苦痛过后,生命的枝叶上依然跃动着光的赞歌:“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文化的思考。5. 写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点明了戴车匠店的位置,写出了传统手工艺曾经的兴盛; 与结尾形成呼应,点明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不只是戴家车店。6. 具有清雅的生活; 具有创新精神; 具有高超的车床技艺; 诚实、勤奋; 疼爱孩子; 对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的担忧。(对这种工艺的失去的担忧)7. 运用动词“踩”“执刀”“就料”“吐出”,鲜活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娴熟的动作; 恰当的比喻、拟人、排比与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侧面描写(衬托),用小孩子聚精会神,“小傻子似的”的描写,烘托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或:鲜活动词、色彩鲜明的形容词,比喻、拟人、排比的运用,侧面描写等表达技巧,刻画出戴车匠车工技艺的高超)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戴车匠技艺的赞赏。8. (1)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表达了作者对戴车匠技艺的高超赞美之情,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表达了作者对戴车匠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手工艺的消失的惋惜之情。(2) 示例: 戴车匠等的手工艺的消失是一种必然。小说结尾写戴车匠眯着眼睛看儿子在门槛上吃螺蛳,思考儿子将来做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这种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