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 民,农民的投入能力取决其增收能力。但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 开放的前6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 4 2 0 之间,而1 9 9 7 年以来年平均只有4 。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要求比差距很大。到2 0 2 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 d p 要达到 3 0 0 0 美元。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 2 2 。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 d p 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 1 5 0 0 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达到8 4 。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 速度要低得多。由此可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 一项战略任务,是新农村建设决定性的因素。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对技能资本和技能经济进行理论研究, 系统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等,为探析农民增收 的途径以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人力资本理论中 侧重技能资本进行研究,这是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创新,以技能资本为 支撑,以技能经济这一独特的视角阐释其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 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明塞尔人力资本 挣得函数模型的研究,结合我国农村特点,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农村 人力资本投资的新的函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求出 了技能投入收益率。分析农民增收机理、机制并建立分析模型和检验 分析,得出的相关重要结论及其实际涵义,指明了农民人力资本特别 是技能资本形成的路径依赖与实施措施,对于发展技能经济、促进新 农村建设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同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投 入,普及对农民的技能教育与培训等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能经济,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 a bs t r a c t b u i l d i n gs o c i a l i s t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i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h i s t o r i ct a s ki n t h ep r o c e s so fo u rc o u n t r y s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h et o u g h e s tw o r ki si n c o u n t r yw h e nw ea i mt ot h o r o u g h l yc o n s t r u c tw e l l - o f fs o c i e t y t h e s u b j e c to f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t h ef a r m e r f a r m e r s a b i l i t i e s t oi n v e s td e p e n do nt h e i ri n c o m e - i n c r e a s i n ga b i l i t y h o w e v e r ,f a r m e r s i n c o m e si n c r e a s es os l o w l yf o ral o n gt e r mw h i c hi sr e p r e s e n t e di nt w o a s p e c t s t h ef i r s ta s p e c ti st h es p e e di sl o w e rt h a ni nt h ep a s t d u r i n gt h e s i x y e a r s b e f o r et h e p o l i c yo f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t h ea n n u a l i n c r e a s i n go fp u r ei n c o m ep e rf a r m e rb a s e do nt h ec o m p u t i n go ft h e c o m p a r a b l eb a s i sw a s1 4 一2 0 ,w h i c hw a s4 s i n c e19 9 7 t h eo t h e r a s p e c ti st h a tt h ei n c r e a s i n gi sf a ra w a yf r o m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b u i l d i n g aw e l l o f fs o c i e t yi na na l l a r o u n dw a y w ee x p e c tt h i sn u m b e rc a n r e a c ht o30 0 0d o l l a r si n2 0 2 0w h e nw ea c h i e v et h eb u i l d i n gaw e l l o f f s o c i e t yi na na l l a r o u n dw a y t h ea n n u a li n c r e a s i n gr a t es h o u l db e12 2 t h ea n n u a li n c r e a s i n gr a t es h o u l db e8 4 e v e ni fw ea i mt og e tah a l f v a l u e ,i e 15 0 0d o l l a r sp e rc a p i t aw h e nw eh a v et ot a k et h er u r a l u r b a n g a p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c o m p a r e d w i t h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a c t u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s p e e d i s v e r yl o w e r t h e r e f o r e ,t oi n c r e a s ef a r m e r s i n c o m e si sa s t r a t e g i c m i s s i o n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i o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i st h ed e c i s i v ef a c t o rd u r i n gt h ei l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r e s e a r c ht h es k i l lc a p i t a la n dt h es k i l le c o n o m yb a s e do nt h e h u m a nc a p i t a l t h e o r y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a n df o r m u l a t et h e i re s s e n t i a l i i i c o n c e p t i o n ,m e a n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a n ds oo n ,w h i c h p r o v i d et h e o r e t i c b a s i sf o re x p l o r i n gt h ew a yo fi n c r e a s i n gf a r m e r s i n c o m e sa n da n a l y z i n gi n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a n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 i ti s a n i n n o v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a n dt h e o r yt of o c u so ns k i l lc a p i t a lw h e nd o r e s e a r c ho nh u m a nc a p i t a l ,i nw h i c hit a k es k i l lc a p i t a la sa s u p p o r t , s k i l le c o n o m ya sas p e c i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t oe l u c i d a t et h et h e o r e t i ca n d r e a l i s t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i tt oc o n s t r u c t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i n c r e a s et h e f a r m e r s i n c o m i n g s t h r o u g has t u d yo nt h ea m e r i c a nw e l l k n o w n e c o n o m i s tm i n c e r sh u m a nc a p i t a l m o d e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c o u n t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c o n s t r u c tas u i t a b l ea n dn e wh u m a nc a p i t a lm o d e m o r e o v e r ,ia n a l y z ea n dv a l i d a t et h i sm o d et h r o u g hr e a le x a m p l e s ,a n d g e t t h er a t eo fr e t u r no fs k i l l c a p i t a l f a r m e ri n c o m i n g i n c r e a s e m e c h a n i s mi s a n a l y z e d ,a n a l y s i s m o d e la n dc h e c k a n a l y s i s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a n dar e l a t i v e ,o fi m p o r t a n c ec o n c l u s i o na n di t sr e a l i s t i c m e a n i n g a r eo b t a i n e d ,w h i c hc l a r i f i e st h e p a t hd e p e n d e n c y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i n gm e a s u r eo fh u m a nc a p i t a l ,e s p e c i a l l yo fs k i l lc a p i t a l ,h a s av e r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nd e v e l o p i n gs k i l le c o n o m ya n da c c e l e r a t i n gn e w c o u n t r y s i d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p r e s e n t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s u g g e s t i o ns u c ha s ,t ob e l e a d e db yg o v e r n m e n t ,i n v e s ti n t od i v e r s if i c a t i o na n dp o p u l a r i z e s k i l le d u c a t i o na n dt r a i n i n gf o rf a r m e r sa tt h es a m et i m e k e yw o r d s :s k i l le c o n o m y ,h u m a n c a p i t a l ,n e wc o u n t r y s i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v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日期:丝年月丝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 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g , j l 艮务。 作者签名:赳导师签名兰! 笠二:百期:2 竺l 年上月鱼日 一 o ,二;, h 博士学位论文 第l 章导论 第1 章导论 1 1 选题背景、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1 1 1 选题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命题,其核心是发展 农村生产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惟其如此,才能使农民有能力成 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在全面进行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新农 村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与发展要求。 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经过2 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 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农民收入经过1 9 7 8 1 9 8 4 年、 1 9 9 2 1 9 9 7 年两个阶段的快速增长后,人均纯收入已由1 9 7 8 年的1 3 3 6 元增长到 2 0 0 0 年的2 2 5 3 4 2 元,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自1 9 9 7 年丌始农民收入增长速 度连续下降,农民收入水平徘徊不前,并且农业收入部分出现了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例从1 9 8 5 年的1 8 6 扩大到1 9 9 0 年的2 2 0 再到2 0 0 0 年的2 9 7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考虑到城镇居 民在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方面所享受的福利,城乡问的实际收入应更大, 基尼系数已经高达o 4 5 ,超过了国际上规定的0 4 的警戒线。 农民增收困难重重。主要农产品己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 余。随着主要工农业产品供求状况由短缺转向全面剩余,发展农村经济、增加 农民收入不仅继续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而且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及农民现有 人力资本水平的限制,使得农民增收困难重重。随着土地资源的日渐减少,农 产品供给的大量剩余,买方市场的全面到来,使得农民通过发展农业( 即农产 品提价、增产、规模经营) 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减少;1 9 9 7 年以来,受经济发展 环境和体制改革因素影响,支持乡镇企业快速增长的基础( 短缺经济和乡镇企 业体制及机制优势) 己不复存在,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与效益下降不可避免,1 9 9 7 , 1 9 9 8 ,1 9 9 9 年连续3 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数量出现了净减少,分别为 4 6 0 万、4 1 0 万、2 0 0 万人,己经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就业的大量劳动力开始 回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下降。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目前我国农村有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到2 0 5 0 年 我国农村约有1 7 亿剩余劳动力( 李辉华,1 9 9 7 )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降低了土地经营规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仅0 2 9 公顷,户均耕地不 博十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足0 7 5 公顷,而且随着农村耕地资源的不断流失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递增,人 均耕地面积将呈现出进一步缩小的趋势。较低的生产规模,使得农村劳动力利 用不充分,由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任何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都可 能节约更多的劳动,从土地中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大量剩余劳 动力的存在,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效率、缩小了土地经营规模、抑制了农 业对新的生产要素及农业科技的需求、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成了影响农民收入 增长的关键因素,所以晚,农民增收的关键之一是减少农业人口。 党和政府对农民收入问题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下达了关于农 村、农业工作的一号文件,但2 0 0 4 年1 月第一次直接下达了关于促进农民收 入增长的一号文件( 即中共中央、国务院2 0 0 4 年1 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若干政策的意见) ,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增 加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我国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产品提价、增产空间有限等不利条件下,我国经济多 年来一直保持8 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这为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及农产品提 供了可能,也为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提供了可能。 1 1 2 选题意义 。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 3 亿人口,9 亿在农村,农民代表着中国人口的绝大 多数。“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农民还是古代化,中 国就不会现代化;农民定,天下定”( 杨勋、刘家瑞,1 9 8 7 ) ,因此,中国最大 的问题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三农” 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的关键。这一关 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最为重要的6 仃提条件就是要保 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社会 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安居乐业,保持农 村社会的稳定: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解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之 外,尚有剩余投资于农民自身的发展需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的综 合素质;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维持简单再生产之余,能将部分积 累用于扩大再生产,改善农业装备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 1 9 8 2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9 次下达了关于“农村农业、农民1 的一号文件 2 博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代化进程。因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型、积极推进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世纪初,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 计划纲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进一步强调:“要努力增加 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 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有效需 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 内市场,己被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性方针提到了议事同 程。全国1 3 多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就全国而言,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在 于开拓农村市场,而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 消费水平。目前,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消费水平仅占全国的4 0 0 0 ,农村居 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 5 8 ,这充分说明要扩大内需,从中国国 情来看,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另外,由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已基本饱和,边际消费倾 向不断下降,因此通过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来刺激其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作 用逐渐减弱。因此以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只有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启动农村 市场彳能实现。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着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国经济发 展的全局,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三农”的其它问题以及经济增长中遇到的一些 问题( 比如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问题) 便迎刃而解,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日益 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所以,在此大背景下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 1 1 3 问题的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 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 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 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的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 收入问题。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 博十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开始,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缩 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趋势上将继续保持,而且使得 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关键性的临界点。如果不以高度关注的态度着手改革,扭 转这种持续扩大的趋势,恶化的城乡关系将威胁到已有的改革成果和社会稳定, 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下一步发展目标带来严峻挑战。 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都表 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素质的人力资 本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也是不断提高国民收入与缩小收入差 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研究技能经济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 重要作用,由此说明,大力发展技能经济、提高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 技能资本的投资是实现中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目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 劳动力作为所有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唯有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和创造 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小决定着其产出水平,而劳动力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 高低,完全取决于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高,则能动性、创造 性就大,劳动者的收入就较高。对应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 实现真正的增收,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和技能。因此本文将从解决 农村技能投资的问题入手,用明塞尔等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寻求解决农民收入 增长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对下述几个问题在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上加以研究: 我国农村的技能资本投资状况到底如何,技能资本如何影响收入增长? 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投资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并对此进行验证。 技能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f ? 结合技能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实施哪些政策? 1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与评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与技能经济的研究极为少见,由于本文进行 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因此,这里,将阐述国内外学者关于人 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问关系的研究。 1 2 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 2 1 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与述评 4 博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导论 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 舒尔茨( t h e o d o r e w s c h u l t z ) 从上世纪5 0 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上世纪5 0 年代末和 6 0 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 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 9 6 0 年,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 演讲,结合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阐述了人力投 资的内容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西奥多w 舒尔茨( t w s h u l t z ) 是从探索经济增长之谜而逐步踏上研究人 力资本的道路的。他认为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并不能 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从二战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一 直比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快得多。一些在二战中受到重创的国家,如德国和日 本,都奇迹般地发展起来。而另一些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同样能在经济起 飞方面取得很大成功。这些现象说明,笔者认为肯定还遗漏了重要的生产要素, 这个要素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源既包含有人口数量、就业人口 比例及实际劳动量等基本的数量特征,又包含技术、知识及影响人的生产能力 的属性之类的质量成分,并由此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 h u m a nc a p i t a l )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 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 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 重要的资源。舒尔茨在提出入力资本投资理论后,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入力资 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 9 2 9 1 9 5 7 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 达3 3 。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及西方国家的早期工业化实践总是把非人力资本的 形成置于突出的地位,而以为人力资源的过剩是理所当然之事:由于忽视了人 力资本的构成及其在质量上的改进而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劳动力相 对于物质资本的增加而递减。其错误在于,不把人力资源明确地看作是资本的 一种类型,看作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看作是投资的产物,而是继续使 用古典的劳动概念,把劳动力看作是可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这种劳动仅仅 需要少量的知识和技能;更多地把教育支出这种为了增加未来收入和未来满足 而进行的投资当作是一种消费,把由人口增长而引起的公共教育支出的增长视 为福利支出的增长,即把它当成是国家的种负担;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每个 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也被看作是大致相等的,并以计算人头的方法作为是 博十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衡量一种经济要素数量的标准。现代劳动者与古典劳动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他们也成为资本家,这不是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通过 人力投资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一这已与工业化初期仅仅为 获得食物而努力工作的劳动者有本质区别。而解决上述种种困惑的关键因素就 在于,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人力资本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 非 人) 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的,因此,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不仅如此,舒尔茨还从人力资本的形成 角度,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来源进行了系统区分,主要包括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在职培训,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 机会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 项是 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 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 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 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 是空间、土地、自然资源,而是人的能力。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上的这些贡 献,荣获了1 9 7 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他注重宏观分析,忽 视了微观分析,其理论缺乏微观的支持。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诸项因素缺乏具体 化、数量化,内容显得单薄了一些。在他指出的人力资本形成的五大途径中, 只对教育投资做了深入的分析,缺乏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模型。他在对人 力资本概念中只强调人力资本是外生决定的,但是一个范畴的产生,既有外因、 又有内因,所以导致其概念模糊。这些都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和界定。 1 2 1 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与评价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 贝克尔( g a r ys b e c k e r )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 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其著作人 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 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 9 6 0 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其 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对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上。贝克尔在 6 博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人力资本一书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在职 培训的经济意义,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从其关于 人类行为的一切方面均可以诉诸经济学分析的一贯方法论出发,将新古典经济 学的基本工具应用于人力投资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 通过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一效用分析,他提出的孩子的直接成本 和间接成本概念,家庭时间价值和时间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 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其它人 力资本投资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年龄一收入曲线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教育与培 训对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贝克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颇具开创性,为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茨只重 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 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也 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1 2 1 3 雅各布明塞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与评价 在2 0 世纪5 0 6 0 年代以来,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较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 雅各布明塞尔( j a c o bm i n c e r ) 。他在1 9 5 8 年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 入分配,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i ) l i 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 模型。之后,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中,根 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 种投资上获得的私人收益率。但遗憾的是,明塞尔的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在对有关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雅各布明塞 尔( j a c o bm i n c e r ) 开创了人力资本的研究方法。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 有如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借鉴斯密的“补偿原理”,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 率模型,利用均衡状态下的具有不同人力资本投资量的个人终生收入流时期分 布上的差异性及贴现值均等的条件,为将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置入人力资本的理 论框架奠定了基础。第二,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收入函数( e a r n i n gf u n c t i o n ) , 利用随年龄变化的年收入移动轨迹,并将人力投资区分为学校教育投资与学校 教育以后的投资两个方面,通过建立一种多元函数,分别对教育投资收益率、 职业培训收益率以及净投资期等进行求解估计,这对于更全面系统地考察人力 投资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经验分析意义。第三,明塞尔 在考察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模式的影响时,提出了“追赶,( o v e r t a k i n g ) 时期的 概念。这一分析模型在对于具有同样学校教育程度但是在职培训量不同的个人 7 博十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同期组群显示了良好的经验预测能力,它表明单个人之间的收入方差在达到“追 赶点”以前将递减,随后将转而上升,从而扩展了收入函数的解释力。第四,他 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市场行为与家庭决策,提出了许多新的 理论见解,如分析己婚妇女的劳动供给问题、根据企业职业培训差别解释美日 两国劳动力流动的差异性、利用工作经历的白j 断性所导致的经验年限减少来解 释妇女工资相对于男性偏低的现象,等等。 l 2 。1 4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 在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方面,则首推爱德华丹尼森( e d w a r d b e n i s o n ) 。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 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不能由劳动和资本投入来解释的“残差”,丹尼森对 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把观察到的国民收入增长分 解成其构成元素,以便说明经济增长原因的技术。它利用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来估计劳动和资本对国民产出的实物贡献为起点。这种方法通常产生出大 量的未解释的产出“剩余”,并且增长核算的大部分技巧在于把该项剩余再次分解 为其各种不同组成元素的方式,即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质量的改进、产业内资 源转移、规模经济等。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计算 出美国1 9 0 9 1 9 2 9 年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学校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 两倍,而1 9 2 9 1 9 5 7 年间学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 经济增长中有2 3 的份额可单独归功于美国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 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 0 世纪6 0 年代开始长达十余年的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的 激增,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总体上看,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发展,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 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 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 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 同时,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 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1 2 1 5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丁肯德里克( j w k e n d r i c k ) 对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进行 分析,计算出1 9 4 8 1 9 9 6 年间,实际净产值平均增长率为5 3 ,而总投入增长 率为2 3 。 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 e d e n i s o n ) 对美、英、西欧、北欧等9 个国 家1 9 5 0 1 9 6 2 年的统计资料作过研究,发现:每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都大 8 博士学位论文第1 章导论 于其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据丹尼森( e d e n i s o n ) 计算,从1 9 5 0 年到1 9 6 0 年, 美国总产量的年增长率为3 3 2 ,劳动力的质量平均每年提高0 6 2 ,平均每年 的经济增长中有1 5 归功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由美国经济学家罗默( p a u lr o m e r ) 、卢卡斯( r o b e r tl u c a s ) 和英国经济 学者斯科特( m p g s c o t t ) 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补充和发展了原有的人力 资本理论,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将劳动划分为“原 始劳动”( r a wl a b o r ) 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s p e c i a lh u m a nc a p i t a l ) 两种形 式,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卢卡斯还区分了人力资 本所产生的两种反应:一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而形成的“内在效应”,它表 现为高人力资本可以获得高收入;二是不脱离生产岗位,通过岗位训练和“边干 边学”也能形成人力资本,并产生“外部效应”,它表现为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的 收益都发生递增。结论是:高人力资本增长率的国家,其收入增长率也高。新 增长理论把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独立要素而纳入增长模式之 中,从而证明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和决定性因素。 1 2 1 6 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与增加农民收入 国外一些著名学者认为,只有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才能增加农民收 入。西奥多舒尔茨( 1 9 6 4 ) 在其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明确指出,改造传统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冈纳缪尔达尔( 1 9 6 6 ) 认为, 要改善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就必须改善其健康和教育 。盖尔约翰逊 ( 2 0 0 0 ,2 0 0 1 ) 认为,只有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大幅增加非农就 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人口,才能真正长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l o r e nb r a n & 等人( 2 0 0 0 ) 认为,在目前中国的地区差距中,农村地区之问、农户之问和农 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最快,导致这种收入差距的最持久源泉是人力资本 的差距。另外,联合国丌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2 0 0 3 ) 的研究表明,要缓解中 国农民贫困,对他们进行生产型人力资本投资是必须的。 j a m i s o na n dg a a g 锄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城乡教育收益率还较低。他们根据 1 9 8 5 年3 月对甘肃省徽县的农户调查资料计算了城乡的教育收益率,结果显示 城镇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为4 5 ,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5 6 ,农村的教育作用具 西奥多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势,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p l a t 3 2 冈纳- 缪尔迭尔: ( ( 亚洲的戏剧,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p p 2 8 1 d g a l e j o h n s o n ,t h eu r b a n r u r a l0 is p a r i t i e si nc h ir l a - 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t h ef u t u r eo fr u r a l c h i n a ,o f f i c eo fa g r i c u l f u r a le c o n o m i c sr e s e ar c h t h eu n i v o r s i t yo fc h i c a g e 2 0 0 1 ,n o o 卜0 1 j a r is o l l d a n d6 a a g ,j v e d u c a t i o na n dc a r v i n g si nt h ep e o p l e sr e p u b i i co fc h i n a e c o n o m i e s o fe d u c a t i o nr o y i e w ,1 9 8 7 v 0 1 6 ,n o 2 p p 1 6 卜1 6 6 9 博十学位论文第l 章导论 有明显的结构性,即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业产 值的贡献相当小,分别仅为o 4 和2 ,但若以副业的产值来衡量,则高达1 0 , 他们认为农村副业的产值高主要是因为副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受过较高教育 的劳动者更能发挥其创造性和企业家能力。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及有待深入的问题 1 2 2 1 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 我国学者虽然对人力资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深入的探讨,但是对农村 人力资本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钱雪亚等( 2 0 0 0 ) 认为农村人力资本 积累不足,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宏观收益不显著,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与农村 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小;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个人收益则以迁移收益为主,教育投 入的直接收益率偏低。李卫国( 2 0 0 4 ) 圆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认为农村人 力资本投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赵玉霞、杨明洪( 2 0 0 6 ) :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存量和流量都十分低下,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地区农村样本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研究,瞿艳平等( 2 0 0 7 ) 对西部人力资本 结构的现状分析,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 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王冲( 2 0 0 6 ) 对东西部劳动力质量的 考察表明导致东西部劳动力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西部农村人力 资本的质量投入不足。祝建民( 2 0 0 5 ) 指出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力 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区域不平衡等特点。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 况,关键在于加强和发展与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业紧密相关的农村成人教育、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义务教育、改革完善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机制、实现向其 他产业和地区的顺利转移。 蓝海军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人力资本投资较 少,而导致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少的原因主要是农民收入低、家庭子女多、 投资环境差及粗放型农业和升学式教育。张冬平 等人认为素质低下的农村劳动 力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认 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改善农村 钱雪亚: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中国农村经济,2 0 0 0 年第3 期 李卫国:议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 0 0 4 年第2 期 赵玉霞、杨明洪:我国农+ - t z 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策略思考,2 0 0 6 年第l 期 瞿艳平等: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2 0 0 7 年第2 期 王冲:中国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劳动力质量f o - i 题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3 期 祝建民: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与战略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肝衰竭诊治指南课件
- 《确定品牌定位》课件
- 天津大学管理经济学复习要点四大才子之一版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武术散打5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网球11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务处
- 《社会化与越轨》课件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仪表与过程控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智慧园区设计方案
- 胆道疾病的营养治疗
- 2021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6篇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实验1-13参考答案
-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ppt
- 保密工作台帐
- 奶茶店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正山小种的特点
- ieee论文投稿模板
- 麦肯锡: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中文版)商业计划可行性报告
- 计算机网络作业六及解答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PPT课件
- 铝酸钠溶液脱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