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专业钱伟长[文档资料]_第1页
我没有专业钱伟长[文档资料]_第2页
我没有专业钱伟长[文档资料]_第3页
我没有专业钱伟长[文档资料]_第4页
我没有专业钱伟长[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没有专业钱伟长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毛泽东曾这样夸赞他,他讲课不错; 周恩来曾这样关心他,把他的鞋子给我吧; 邓小平曾经这样看重他,这个任命不受时间限制; 他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力学家,是教育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他说: “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 如果没有弃文从理,他很可能是一名优秀的文学大家或者历史学家。然而 文人意气 1931 年,钱伟长从苏州中学毕业后,在一个月内参加了清 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厦门大学等 5所学校的入学考试。他原本只想着多些录取机会,却收到了 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四叔钱穆的建议下,钱伟长选择了清华。 文史双百的入学成绩让钱伟长成了中文和历史两大系争抢的学生。陈寅恪想让他进历史系、闻一多认为他该进中文系,朱自清看中了他的文学天赋,邀请钱伟长来家做客,劝说他进中文系。 上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战火硝烟,国土沦丧,青年人很容易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九 一八事变后,钱伟长从广播中得知日本人开着飞机大炮进了东北。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他对采访记者说: “ 我下定决心,我不学这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 下定决心的第二天,钱伟长走进了清华物理系吴有训的办公室,向这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提出申请,要转读物理系。看了钱的入学成绩后,吴有训自然是不答应,一个文史双百,物理 5 分的学生要进物理系,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他说: “ 我建议,你还是读中文吧。 ” 钱伟长用行动拒绝了吴有训的建议。吴有训八点上课,他六点四十五分就到他的办公室。 一个长于文史的学生转读物理,多少会担心自己学不好,会耽误前程。钱伟长摆摆手说: “ 这些我 都没有考虑。 ” 家里人希望他大学出来后能有个好工作。钱伟长并不在意, “ 反正我就要学这个,我自己将来造坦克。 ” 钱伟长缠了吴有训一个月。吴有训拿他没办法,只好拿出物理系规定:以本系为主系者,必修微积分,微分方程及大学普通物理化学,凡大学普通物理之全年成绩不及中等者,不得入物理学系,然后对他说: “ 现在想转物理系的同学太多了。先让你试读一年,在这一年中,普通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这三门课,你要门门能考 70 分,才收你。 ” 进了物理系,成了最后一名,连续 7 周的测验都不及格,钱伟长有些害怕了,他开始 早上 5 点就到科学馆,却发现华罗庚已经背完书了。 “ 我从最后一名考到了第一名。 ” 在当年转学物理的 5名学生中,只有钱伟长一人坚持下来,最终他与华罗庚各自以第一名的成绩从物理系和数学系毕业。 “ 我是要考状元的 ” 2009 年钱伟长在上海大学的一栋老式红楼招待所里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的专访, 92 岁的他依然是上海大学的校长。邓小平曾说过,这个任命不受时间限制。 “ 我在上海没有房子。 ” 他告诉记者, “ 我到现在都不考虑这些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 在记者看来,钱伟长是个没有 “ 自我 ” 的人。 与其说钱伟长是没有自我的人,倒不如说他是自信的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是钱伟长的四叔,也是他的文史启蒙老师。 16 岁钱伟长的父亲去世后,他就一直跟着钱穆生活,耳濡目染的情况下,钱伟长的文史修养自然有着钱穆身上的影子,远远超过了同龄人。这样的他考清华,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1931 年清华入学考试的历史题目是陈寅恪出的二十四史,不考史书具体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写出二十四史的名称、卷数、作者和注疏者。在零分众多的考卷中,钱伟长拿了唯一的满分。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怪题目,当然有很多人是答不上来的。而钱伟长 对着记者说: “ 我考历史也是满分,我的二十四史是能背的。 ” 一般人说这样的话,难免让人觉得自视甚高。但是从钱伟长口中说出却让人看到了一个学者对自己学习能力以及天赋的自信。 这种自信的人生态度一直伴随着钱伟长一生。他在回忆中说: “ 我的语文是很好的,如果重新考试,我是要考状元的。 ” 记错的考题 写钱伟长的大多数文章都会提到当年他写的一篇梦游清华园记,据说这是当年他考清华时的语文题目。 92 岁的钱伟长说自己当时只花了 45 分钟,就写了一篇 450 字的赋,命题教授想改,一个字也改 不了。 让人费解的是,同为清华出身,比钱伟长高一届的季羡林在 2001 年纪念清华九十周年校庆时曾作清新俊逸清华园一文,文中他写道: “ 清华出的是 梦游清华园记 。因为清华离城远,所以借了北大北河沿三院作考场,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到过清华园,仅仅凭借 清华园 这三个字,让自己的幻想腾飞驰骋,写出了妙或不妙的文章。我的幻想能力自谓差堪自慰,大概分数不低,最终把我送进了清华园。 ” 这段话明确提到了 1930 年的清华入学的语文试题是梦游清华园记,而钱伟长 1931 年入学的语文试题也是这道 题。两年同出一题的可能性不大。 据作家卞毓方先生考证, 1933 年 10 月 23 日的清华周刊上刊登了 1931 年与 1932 年的清华入学试题。 1931 年的语文试题是: 1.本试场记; 2.钓鱼; 3.青年; 4.大学生之责任。附注:任作一题,文言白话均可。而 1932 年的语文试题才是梦游清华园记一题。原来季羡林记错了,钱伟长也记错了。季羡林后来承认是自己记错了。 真实情况可能是,当年二人确实做过这道题。钱伟长所说的 45 分钟写出来的教授一个字都改不了的赋也是真的。但都不是自己的入学考试题目罢了。 投师冯 卡门 冯 卡门是美国工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和航天及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 “ 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 。钱学森和钱伟长都是其门下的学生。钱伟长与冯 卡门的结缘,源于一篇在多伦多大学时与其老师辛吉合作的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1940 年这篇论文被寄到加州理工大学航空系,并收录在为冯 卡门纪念的文集中。冯 卡门看到后,对钱伟长大为赏识。 1942 年,钱伟长来到加州理工大学,成为冯 卡门的博士生。 1943年,德军在伦敦上空投放新研发的导弹 “V -1”“V -2” 。英国首 相丘吉尔向美国寻找武器支援。美军将这件事交给了冯 卡门。最终这项工作的理论任务落到了钱学森负责的小组手上。钱学森提名让钱伟长也参与进来。而钱伟长的加入,让导弹理论工作的进展不断加快。 钱伟长逐渐成为火箭、宇航工程方面的专家。此外,钱伟长也走入了当代力学的前沿。在导师冯 卡门的指导下,钱伟长完成了变扭率的扭转和水轮机斜翼片的流动计算,以及超音速的锥流计算等重要研究课题。 1946 年,航空科学月刊发表了钱伟长与冯 卡门合作的论文变扭率的扭转。冯 卡门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弹性力学论文。 这位美国航空界大师曾当面对钱伟长说: “ 你先从物理角度看透问题的本质。你有很好的力学和应用数学的训练。 ” 力学研究所 1945 年抗战胜利,而当年那个弃文投理,要造大炮的学生也开始觉得该轮到自己回报祖国了,而远在家乡的妻儿与年迈的母亲,也让他思念不已。 1945 年冬,钱伟长向冯 卡门提出回国请求。但是由于他在美国从事过关于火箭、导弹等与军方密切相关的研究,有关方面想让他留下。冯 卡门也不肯让他走。钱伟长以回家探亲为由,并且称自己很快就会回来。冯 卡门只好答应,并让他尽快回来 。为了掩人耳目,钱伟长未带走一本书一份资料,也没有领当月的工资,甚至还预交了半年的房租。 1946 年 5 月,钱伟长带着几件衣服,登上了从洛杉矶启程的货轮,二十多天后抵达上海。同年 7 月,他重回阔别多年清华园,成为机械系的老师。 1955 年 10 月,钱学森一家到达北京。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主持了一场欢迎宴会。宴会上,吴有训正式宣布由钱伟长协助钱学森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56 年 1 月,中国力学研究所成立,筹建时间前后不到 3 个月,这在中国科学院建立科研机构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行动如此之快得益于钱伟长之前所做的铺垫。 1951 年钱伟长兼任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时,便建议中国尽快建立力学研究所,培养力学研究人才。为了力学研究的发展,钱伟长在北京四下奔波,联合北京多所高校举办力学课题研究会议。 1954 年在北京钢铁学院阶梯教室,开办长达半年的弹性力学讲座。讲座讲稿后来被他国内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之一叶开沅整理成为弹性力学一书,该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弹性力学专著。 力学研究所成立后,钱学森、钱伟长分别担任所长和副所长。两人在冯 卡门门下时便合作默契,回到中国后,更是如鱼得水。曾 有外媒这样评论过, “ 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 卡门的两位超级入室弟子,在中国开创了力学研究所的奇迹。中共何以如此重视冯 卡门的这两位弟子,乃因他们看到了这两位盖世奇才的价值。 ” 然而,后来这两位盖世奇才中的一位却被划为右派。 地下科技工作者 反右运动中钱伟长被划为右派,撤销一切职务。所幸毛泽东知道后说了一句话: “ 钱伟长是位好老师,要保留教授。 ” 因为这句话,钱伟长得以继续留任清华,由一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 因为闲不下来,这位被限制在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之外的 “ 三级教授 ” 从清 华副校长、力学专家转为一位名副其实的 “ 地下科技工作者 ” 。 这位几乎 “ 赋闲在家 ” 的力学专家收到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求助信,有的是索求技术指导,有的是寻要技术资料。这倒是合了钱伟长的意。 1958 年到 1966 年期间,钱伟长做了上百件这样的工作。 他替冶金部副部长叶祖沛起草了加速推广转炉的建议书,并设计了高炉加压顶盖的机构和强度计算;为国防部门建设防爆结构、穿甲试验、潜艇龙骨计算等科研项目提供咨询推荐人才;为人民大会堂眺台边缘工字梁的提出增强巩固方案;为北京工人体育场屋顶设计了网格结构的方案;为北京火车站的球形方底屋顶的边框强度设计提供计算方法;为北京机床厂的工程师写新型机床使用说明书;为电缆厂提供电缆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公式 即便都是一些普通的技术工作,钱伟长也没有怠慢。确如钱伟长自己所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力学专家的 “ 钱码 ” 1980 年钱伟长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中文计算机会议。当时的 IBM 中文计算机是由日本人设计的。键盘共由1000 多个汉字组成,分为两部分,常用字放在一块板上,次用字放在另一块板上。有人对钱伟长说: “ 你们只管买我们的产品,走捷径,使 用就好了。 ” 这句话激到了向来自信的钱伟长,他回答到,中文计算机要由中国人自己来造,而且做的比那些大键盘要好。于是钱伟长以 69 岁的高龄又投入到崭新的计算机领域。 1985 年钱伟长的 “ 汉字宏观字形编码 ” 问世,被简称为 “ 钱码 ” 。 “ 钱码 ” 甩掉了大键盘,采用了汉字的宏观字形部件编码,把 151 种基本部件按形状相似、相近归类,定义在 39 个键位上。同时 “ 钱码 ” 允许重码,字频最高的字直接跳入文本,剩余的按常有字频排列余下供选择。 “ 钱码 ”易学易用,曾经风极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