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工具包 1 目录 建设流程工具包介绍 2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 www chinacpc org 注册成为机构会员 3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CPC任命文件 120合作协议 全院培训 质量分析会 合作医院培训 质量分析会 联合例会 质量分析会 支持与承诺函 总部网站注册 与5家合作医院签署协议并制定培训计划 典型病例讨论会 流程图及标识 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申请认证 红头文件 开始录入急性胸痛患者数据 录入数据1个月 报名参加基础培训会 录入数据3个月 报名参加强化培训会 录入数据6个月 报名参加认证培训会 本院胸痛中心成立 同时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建设过程中同步上传认证材料 4 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 5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明确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 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 资金 流程优化 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 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包括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协调员 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 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 联合例会制度 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 培训制度 奖惩制度等 1 2 3 6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 心血管内科在区域内为优势学科 能为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提供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 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 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 CCU 具备急诊PCI能力 导管室基本设备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 并常备急诊PCI所需的各类耗材 导管室365天 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 急诊PCI 包括直接PCI及补救性PCI 不低于50例 急诊科基本要求 急诊科主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 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 包括分诊台 急性胸痛诊室 抢救室 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 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 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诊疗的流程图 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 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 4 5 7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已经按照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开展工作 并持续改进 已经完成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注册过程 正式启用云平台数据库 开始填报急性胸痛数据 6 7 8 认证标准 要素一 要素二解读 XXX医院XXX2017年X月X日 9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权重最大 占40 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10 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 11 组织机构成立文件常见问题 缺资格证书 职称证书 缺职责介绍 无正式文件 文件发布时间不足6个月 12 规范示例 13 承诺函 单项扣分 每缺1项扣1分 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 6分 全力支持建设与认证对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签署联合救治协议与基层及社区机构签署协议实施培训计划承诺不能将ACS患者转院 基层不要求 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造 非必须条件 14 承诺函文件常见问题 承诺书内容过于简单 每一条款均要体现 与网上注册时提交的承诺函一样 无正式文件 未加盖公章 15 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6 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注意事项 现场核查与微服私访均要检查和计分 避免临时性标记和突击准备现象采用不恰当的LOGO和名称 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17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人员资质 PCI医院胸痛中心 至少有2名接受过规范培训 具备急诊PCI能力的副高级职称的心血管专科医师 且每人年PCI手术量不低于75例具有3名经过专门介入辅助技术培训 熟悉导管室工作流程的导管室专职护士 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4学时以上的介入诊疗和ACS的新知识培训 并获得证书具有经过专门培训且获得大型放射设备上岗证书的放射技术人员 18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心血管专科条件 PCI医院胸痛中心 心血管内科在当地具有相对的区域优势 应常规开展急诊PCI 配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具备能进行急诊PCI的导管室基本设备常备冠状动脉急诊介入诊疗所需的各类耗材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 200台 急诊PCI 包括PPCI及补救性PCI 不低于50例导管室365天 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管室从启动到开放 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到达导管室 时间30分钟心导管室备用方案有指引针对STEMI患者实施先救治 后收费 先手术 后补办住院手续 的专用流程图 19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人员资质 基层胸痛中心 至少有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具备行急诊PCI的能力 则要求至少有一名以上具备急诊PCI能力的介入医师 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 年手术量不低于75例 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不具备急诊PCI能力 则此条款不做要求 20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心血管专科条件 基层胸痛中心 一般条件设有开放床位不小于20张的心脏专科病房或心脏病患者专用床位应配有不少于2张的心脏重症监护室 CCU ICU或EICU 或心脏重症专用床位每年接诊 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少于30例 21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心血管专科条件 基层胸痛中心 选择溶栓策略有专用的溶栓场所 具备抢救能力 常备溶栓药物 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训练有素的溶栓团队 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 ICU专业人员组成 能熟练掌握STEMI的诊断 溶栓适应症 禁忌症 溶栓药物使用方法 溶栓注意事项 溶栓结果判定标准 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 22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心血管专科条件 基层胸痛中心 选择PCI策略导管室基本条件 与PCI医院相同导管室从启动到开放 最后一名介入人员到达导管室 月平均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 23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20分 基层胸痛中心 具有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全天候开放STEMI患者在120分钟内完成转运PCI 与至少1家以上具有急诊PCI能力且导管室全天候开放的医院建立常规转诊机制具备全天候转运STEMI患者的救护车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转出 胸痛中心 转运 心血管专科条件 基层胸痛中心 选择转运策略 24 心血管专科条件 手导管室激活流程图和备用流程流于形式 无具体指导作用术量不达标 截图不清晰 描述含混 直报系统个人截图不清晰 建议加文字说明 只上传1个人的资质或截图护士要求有培训证明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常见问题 标有 资料 现场 字样的条款 网上要提交材料 现场要重新评估 25 规范示例 26 诊断及鉴别诊断 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10分 远程传输能力及信息共享平台 至少与5家非PCI基层医院形成有效的联络机制急诊科医师应具备对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能力 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时 能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 急会诊 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能力 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 从启动超声到实施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 并能开展急诊主动脉 肺动脉CTA检查 从启动CT室到接受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基层不做要求 运动心电图应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可用于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 基层不做要求 27 时钟统一 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 15分 已建立时钟统一方案 以确保各关键诊疗环节的时间节点记录的准确性已制订了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确保关键时间节点所涉及的各类时钟 诊疗设备内置系统时间 各类医疗文书记录时间的高度统一能提供落实时钟统一管理制度的客观记录 如时钟校对记录等 落实 28 胸痛患者时间轨迹跟踪示例 首次负荷DAPT给药 首次负荷DAPT给药 29 时钟统一常见问题 以各自的手机为时钟统一方案各设备未能做到时钟统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时间记录意识 未形成习惯无监督时钟统一落实的制度和方法 30 数据库填报与管理 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20分 已开始启用认证云平台数据库 并至少提供6个月的数据供认证时评估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 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 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 确保数据库的真实 客观 准确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数据管理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及时在数据库中建档 从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进行时间节点的前瞻性记录 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 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31 数据库填报与管理 数据库的完整性 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所有进入医院的急性胸痛 明确的创伤性胸痛除外 患者的登记比例应不低于75 应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门 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ACS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 STEMI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 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 关键时间节点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 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100 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详见数据库填报平台 32 数据库填报与管理 数据资料的溯源性 确保STEMI患者的上述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 其中发病时间 呼叫120 到达医院 知情同意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 电子病历或复印件 入院病历 首次病程记录 心电图纸 检验报告 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原始记录中溯源 并要求尽可能精确到分钟 33 数据库填报与管理常见问题 数据录入不全 尤其是中低危胸痛患者和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患者的数据录入比例较低 微服私访病例的数据不全 STEMI患者占比很高 不重视在FMC时开始建立云平台数据档案并进行前瞻性录入数据 由专人后续补录 导致时间节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高 未建立数据管理的常态化机制 未建立或落实数据库核查制度 随意录入加上缺乏核查机制导致出现严重的极端数据却无人知晓 时间节点的定义理解不准确 导致关键时间节点溯源困难 34 要素二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 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对明确诊断为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对初步诊断为NSTEMI 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对低危患者的评估和处理院内发生ACS的救治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的评估 占20 权重 35 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 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25分 制定了急性胸痛分诊流程图所有负责分诊的人员及其他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熟悉上述分诊流程图制订了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所有负责急性胸痛患者接诊的急诊医师熟悉上述诊疗流程图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 18导联心电图检查确保在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由具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 若急诊医师不具备心电图诊断能力 心血管内科医师或心电图专职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确认 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或微信传输等方式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 36 对急性胸痛的早期甄别 所有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 分诊台或挂号 后10分钟内由首诊医师接诊急诊科护士或医师或其它急诊检验人员熟练掌握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的方法 确保能在2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制订了ACS诊治总流程图 当心电图提示为ACS时 该流程图能指引一线医师进行后续的诊疗过程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均应录入胸痛中心填报平台数据库 37 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 29分 具有PPCI能力的医院应以PPCI为主要再灌注策略 第1 12项及第17项为必须全部满足的条件 若本院开展了溶栓治疗 则13 16项亦为必须满足条件 以最新的STEMI诊治指南为依据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制订各种不同来院途径的STEMI再灌注治疗的关系流程图 以明确参与救治过程的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限定制订本院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包括发病后早期用药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制订明确的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了绕行的相应的流程 使经本地120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使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达导管室 急诊科及心内科相关人员必须熟悉流程和联络机制使从非PCI医院首诊 实施转运PCI 包括直接转运PPCI和补救性PCI 的STEMI患者能在到达医院前确认诊断 启动导管室 并实施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 并至少与5家以上的非PCI医院实施了上述流程 38 STEMI患者的再灌注流程 建立并落实了PPCI手术的先救治后收费机制有标准版本的急诊PCI知情同意书 有开始知情同意时间及签署知情同意时间 其中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建立了旨在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有效方法建立了导管室激活机制 包括备用导管室激活流程以及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时应急机制 确保在启动后30分钟内接纳STEMI患者制订了将STEMI患者从急诊科转送到导管室的转运流图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到达导管室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 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 溶栓适应症 禁忌症有规范 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制订溶栓治疗方案 包括溶栓前准备 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 用法 监测指标及时机 结果判断 并发症处理预案 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 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建立流程优化机制 确保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到开始溶栓时间 FMC to N 30分钟 39 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 请申请单位根据本单位目前实际开展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下列选项 单选或多选 已经开展的必须选择 40 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 溶栓有规范的溶栓筛查表 其中包括STEMI的确诊条件 溶栓适应症 禁忌症有规范 制式的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医患双方签字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制订了溶栓治疗方案 包括溶栓前准备 溶栓药物选择及剂量 用法 监测指标及时机 结果判断 并发症处理预案 溶栓后抗凝治疗方案等制订了溶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图 指引一线医师进行溶栓治疗建立流程优化机制 确保从自行来院或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 FMC to N 制订了溶栓后转运方案和转运机制 其中包括转运时机 与PCI医院的联络机制 转运流程 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措施 41 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 转运根据最快到达的原则与附近至少一家以上已经建立胸痛中心的PPCI医院建立转诊关系 并需签署联合救治协议 原则上应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该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若与两家以上接受转诊医院建立了转诊关系 应根据转运时间优先并结合导管室是否可用确定优选和次选转诊的医院 并制订流程图指导一线医护人员使用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心电图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机制 申请认证时需提交流程图及实际应用证据与接收转诊医院建立了联络及转诊机制 包括转运救护车的派遣 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以及达到接受医院的目标科室 其中应包括绕行PPCI医院急诊科和CCU直达导管室的机制 申请认证时需提交流程图与接收转诊医院的联络机制中应建立一键启动的快速响应机制 转诊决策者及参与转诊人员熟悉该电话号码建立流程优化机制 确保转运PCI患者从入门至转出 Door inandDoor out 的时间 30分钟 42 基层胸痛中心STEMI流程 PPCI制订明确的PPC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STEMI患者PPCI治疗流程图 确保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90分钟 其中包括 1 经救护车入院的STEMI患者应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2 自行来院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达导管室3 先救治后收费机制建立旨在缩短知情同意时间的有效方法为救护车及急诊科提供了PPCI治疗的一键启动机制建立导管室激活机制 确保在启动后30分钟内接纳STEMI患者 43 NSTEMI 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 18分 NSTEMI UA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制订对NSTEMI UA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再次评估的流程图 其中必须明确评估内容 危险分层工具及再次评估时间制订各种不同来院途径的NSTEMI UA从确诊到完成关键诊疗过程的关系流程图 以明确参与救治过程的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限定各类相关人员熟悉NSTEMI UA的初始及再次评估 危险分层及再灌注治疗原则上述评估过程和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防止过度检查和治疗依据指南制订药物治疗规范 包括早期药物治疗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对ACS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 为患者提供冠心病急救 预防的知识宣教小册 44 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 15分 对低危胸痛患者的评估及处理在胸痛鉴别诊断的流程图中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其他非心源性疾病诊断不明确 暂无急性心肌缺血证据的急性胸痛患者 应制订复查心电图 肌钙蛋白的时间间隔 确保病情变化或加重时能被及时评估对于症状提示为非心源性胸痛可能性大的患者 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应能指引一线医师根据临床判断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以便尽快明确或排除可能的诊断 同时尽可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低危胸痛的评估流程中应包含心电图运动试验作为首选的心脏负荷试验除开展运动心电图外 尚应开展至少一项以上其它心脏负荷试验对于从急诊直接出院的低危胸痛患者 医师应根据病情制订后续诊疗和随访计划 并进行冠心病的知识宣传教育未完成全部评估流程而提前离院的患者 急诊医师应告知潜在的风险 再次症状复发时的紧急处理 预防措施等注意事项 签署并保存相关的知情文件 45 院内发生ACS的救治 5分 院内发生ACS的救治制订院内发生ACS时的救治流程图 该流程图应包括从明确诊断到实施关键救治的全部过程 明确患者所在科室的现场处理要点 会诊机制及紧急求助电话通过培训 教育 演练 发放口袋卡片 墙上流程图等形式使全院各科室人员均能熟悉ACS现场救治的基本流程和会诊机制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 熟悉紧急联系电话 46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治 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处理 8分 经临床初步评估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或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 能在30分钟内 从通知CT室到患者开始扫描 进行 增强CT扫描 怀疑A型夹层 急性心包炎者能在30分钟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 不是必须要求 制订了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紧急治疗方案制订了针对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流程图制订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筛查流程图制订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标准治疗方案急诊接诊医师熟悉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47 Thankyou 48 认证标准 要素三 要素四 要素五解读 XXX医院XXX2017年X月X日 49 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占10 强调不光有整合的形式 还要取得一定的效果 胸痛中心与120建立紧密合作机制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的院前救治能力 50 胸痛中心与120建立紧密合作机制 必须满足以下全部五项内容 医院应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针对院前急救系统的培训计划 并有实施记录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制订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送至胸痛中心的急救预案并进行演练院前急救系统参与胸痛中心的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 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 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订改进措施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前救护车应具备基本的监护和抢救条件 51 医院应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医院应围绕急性胸痛救治与本地区120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 协议必须在正式申请认证之前至少6个月签署生效 52 针对院前急救系统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1 急性胸痛的急救常识2 高危患者的识别3 ACS及心肺复苏指南4 远程心电图采集与传输提交内容培训计划 讲稿 签到表 培训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 53 胸痛中心与120联合演练 急救预案 流程图以及联络机制从胸痛呼救到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送至胸痛中心 54 120参与胸痛中心质量分析 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 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订改进措施院前急救人员参与会议记录 签到表 现场照片或视频资料 显示时间 地点 人员身份等内容 55 院前急救基本条件 院前救护车应具备基本的监护和抢救条件必备设备 心电图机 多功能 心电 血压 血氧饱和度等 监护仪 便携式除颤器 移动式供氧装置 人工气道建立设备和各类急救药品 一包药等 急救药品 供氧装置 人工气道 心电图机 监护仪 除颤器 56 胸痛中心与120合作提高了院前救治能力 120调度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胸痛急救常识 能优先调度急性胸痛救护并指导呼救者进行正确的现场自救从接受120指令到出车时间 3分钟院前急救人员能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 怀疑右室 后壁心肌梗死患者18导联 心电图记录院前急救人员能识别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表现院前急救人员熟悉院内绿色通道及一键启动电话 能将心电图传输到胸痛中心信息共享平台 并通知具有决策能力的值班医生 对于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进入医院大门时间大于15分钟的急性胸痛患者 传输院前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50 57 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了高危急性胸痛患者的识别要点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了初级心肺复苏技能对于急性胸痛的救治 120与胸痛中心采用相同的时间节点定义 院前急救人员熟悉各个时间节点定义对于急性胸痛患者 实现了从救护车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记录时间管理表或开始填报云平台数据库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 院前急救系统能实施绕行急诊将患者直接送到导管室 且绕行急诊的比例不低于30 如果当前无法达到 则应制订确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在通过认证后6个月内达到 胸痛中心与120合作提高了院前救治能力 58 中国胸痛中心ChinaChestPainCenter 基层胸痛中心标准还应满足 对于首份心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 应满足以下三条之一 以溶栓为主要再灌注策略者 院前急救系统能将患者直接送到进行溶栓治疗的地点对于以在本院实施PPCI治疗为主要再灌注策略者 院前急救系统应能实施绕行急诊将STEMI患者直接送进导管室对于距离PPCI医院较近 以转运PCI为主要再灌注策略 并由120负责实施转运任务的地区 120能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的指引将患者直接转运至PPCI医院 绕行非PPCI医院 EMS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59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 权重占10 条款众多 每一条款都有具体分值 要求注重积累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院培训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社区教育 60 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61 院内院前院外 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62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员培训 针对医院领导 医疗管理 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时间要求 成立之前或成立之后1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内容 1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2 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主要问题针对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培训时间要求 成立之前或成立之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内容 1 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2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 时间节点定义及时间节点3 各项管理制度4 ACS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指南5 本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图6 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7 心肺复苏技能8 数据采集及胸痛中心数据填报数据库 63 针对全院医 药 护 技人员培训时间要求 成立之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内容 1 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2 胸痛中心的时间节点管理要求3 院内发生ACS或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4 初级心肺复苏技能针对全院医疗辅助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时间要求 成立之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内容 1 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2 院内紧急呼救电话3 心脏按压的基本要领 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全员培训 64 全员培训效果检验 需提交的培训材料 1 培训计划2 讲稿3 培训记录4 签到表5 能显示授课时间 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现场核查时专家进行岗位检验及随机访谈1 急诊及心血管专业人员2 非急诊及心血管专业的医护人员3 医疗辅助人员 65 对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已制定针对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计划已经在至少5家以上的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上述培训计划时间要求 成立之后2个月内完成 以后每年进行一轮培训内容 1 基于区域协调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2 急性胸痛快速转诊机制及联络方式3 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4 急性心肌梗死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5 初级心肺复苏技能 全员培训效果检验 66 针对社区教育培训内容 1 为社区人群提供ACS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病早期诊断2 已经在医院周边地区至少两个以上社区实施了上述培训计划3 至少在两个以上社区开展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 全员培训效果检验 67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突击准备 一支笔 现象培训内容与条款不符用其他不相关的照片及记录代替签到表不规范不理解培训计划 讲稿 培训记录 全员培训效果检验 68 要素五持续改进 占20 实时数据填报 持续改进 69 促进改进的计划和措施 参加人员 总监主持 CPC相关 心内科 急救科 120 协作医院 管理层 70 CPCwasestablished 2011 3 27 月平均D2B及达标率分析 71 月平均D2B及达标率分析 72 诊断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到达急诊科时间 12 35到达CCU时间 13 37开通血管时间 15 07D2B时间 152分钟 ECG改变不明显 急诊心肌酶学正常 患者症状不典型 导致治疗延迟 月平均D2B及达标率分析 73 月平均D2B及达标率分析 74 病例分析会制度至关重要 D2B时间 154分钟 手段 时间节点分析 责任到人目标 明确延误原因 寻求解决办法 时间统计轴 病例分析的基础 75 持续改进效果 胸痛中心在提交认证申请前应进行数据库填报平台的自我检查及评估 当数据库显示的数据趋势达到以下要求时方可正式提交认证申请 胸痛中心通过流程改进已改善ACS患者救治的效率指标和预后指标 至少在近6个月内下列指标中10项以上显示出改进的趋势 其中以下6条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对于自行来院或拨打本地120经救护车入院的所有急性胸痛患者 缩短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 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钟对于STEMI患者 缩短了从做完首份心电图至确诊的时间 且要求月平均小于10分钟经救护车或转诊入院的STEMI患者 从急救现场或救护车远程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的比例不低于30 且在过去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建立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方法 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不超过20分钟对于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 月平均门 球时间小于90分钟 且达标率不低于75 若当前无法达到 则应呈现改进趋势 且应制订促进持续改进的措施 确保在通过认证后1年内逐步达到上述要求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30分钟 76 持续改进效果 持续改进 溶栓 适合溶栓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 50 且在过去6个月内呈现增加趋势经120入院的STEMI患者直达溶栓场所的比例大于50 或呈明显增加趋势接受溶栓治疗的全部STEMI患者进门 溶栓时间已明显缩短 平均时间应30 溶栓后早期 2小时内 转运的比例在增加 77 持续改进效果 持续改进 pPCI 月平均门 球时间 90分钟 且达标率 75 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 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的比例 30 且呈现增高趋势自行来院 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 绕行CCU从急诊科直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 50 且呈现增高趋势 78 持续改进效果 持续改进 转运 在除外合并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等需要PCI医院派出救护车双程转运的患者之后 月平均入门 出门 door inanddoor out 的时间应 30分钟在过去6个月内实施转运PCI的患者中 向接收转诊的PCI医院传输心电图的比例 50 且呈现增长趋势在过去6个月内实施转运PCI的患者中绕行PCI医院急诊科和CCU直到导管室的比例 50 79 持续改进 流程图的优化改进持续改进 阶段性数据 的效果改进的措施是重点 CPCwasestablished 2011 3 27 80 缺乏会议记录原始扫描件缺乏改进前后流程图对比质量讨论会及病例分分析会太少 或者集中在近期不理解绕行的意义和概念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81 Thankyou 82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注册机构会员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官网注册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