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强烈推荐,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_第1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强烈推荐,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_第2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强烈推荐,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_第3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强烈推荐,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_第4页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强烈推荐,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教版小 学五年级品德 浙教版小 学五年级品德 浙教版小 学五年级品德 浙教版小 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下册教案 与社会 下册教案 与社会 下册教案 与社会 下册教案教材特点 :品德与社会 第六册教材是根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中的内容标准 “ 我是中国人 ” “ 走近世界 ” 板块内容要求编写的。本册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家庭 、 我与学校 、 我与家乡 ( 社区 ) 的基础上 , 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到对祖国和 社会生活 的认识, 并且让学 生走近 世界 人类 共同生活 的地球村 中去发现 、 去了解 。 通过对有关祖国历史文化 、 民族 、 国情的学习 , 帮助学生初步也是多方面地认识和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 , 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 通过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新问题的了解 , 提高辨析能力 , 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 通过对 “ 地球村 ” 的了解 , 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 , 感知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作用,以增强自己作为地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册教材由 4 个单元共 11 篇课文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 “ 社会发展 ” 的编写主线2 、 “ 厚今薄古 ” 的内容呈现3 、 “ 情理交融 ” 的价值取向4 、 “ 开放学习 ” 的思辨空间单元浅析及简要的教学思路: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2一、单元概要:本单元内容是根据内容标准 “ 我是中国人 ” 板块 “ 第 3 点 :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 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 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 4 点:知道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 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 而编写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 打开这浩瀚的历史长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古代无数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和灿烂的文学艺术 ,勾画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 , 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 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但从 1840年开始,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 ,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也使中国人民饱受了巨大的灾难和屈辱 。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 “ 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到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共计 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 , 即抗日战争 , 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 , 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告终外 , 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辰国条约而告终 ” 。中华民族是伟大英勇的民族,从来不屈于任何外来势力的欺压 。 为了民族的独立 , 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 ,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反抗和艰苦卓绝的斗争 。因此,中国的近代史 ,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 , 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树立振兴中华的爱国志向是十分重要的。本单元由 从四大发明说起 圆明园在哭泣 悲愤的吼声 3 篇课文组成 。单元导语 : “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为古代中国有3着众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和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而自豪 ; 我们为近代中国遭受帝 国主义列 强的侵略 蹂躏而愤 慨,我 们为中国 人民奋起 反抗日本 侵略者 而歌唱 ; 我们更为现在中国的崛起而感奋 ” 是本单元编写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 课 从四大发明说起 , 通过指南针 、 造纸术 、 活字印刷 、 火药 、 京杭大运河 、赵州桥、都江堰、地动仪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与创造 , 重点是认识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第 2 课 圆明园在哭泣 和第 3 课 悲愤的吼声 意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 , 不忘屈辱 。 重点应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 。 教材选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典型的事例 八国联军掠夺 、 焚烧圆明园和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 。 同时 , 教材中也穿插了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国的近代历史 。二、各课教学思路参考1 、从四大发明说起教学目标:1 、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像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和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等领先于世界的伟大发明和创造。2 、感知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3 、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教学设想:本课安排共 2 课时,建议从 “ 伟大的发明 ” “ 伟大的创造 ” 二个层面安排课时,开展教学。4第 1 课时的教学中对 “ 四大发明 ” 要逐项展开 , 让学生了解这些发明的时间 、作用(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和对世界的贡献;第 2 课时重点讲 “ 伟大的创造 ” ,要围绕京杭大运河展开,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时间、长度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中要不断设问,用 “ 对此你还有哪些更多的了解 ” 来拓展教学内容 , 用“ 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 来升华学生的感情 , 用课文中最后一段文字 , 作为课堂小结。2 、圆明园在哭泣教学目标:1 、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 、知道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激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的使命感 。 , 。3 、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教学设想:本课安排共 3 课时,建议从 “ 圆明园被焚烧 ” “ 不屈的抗争 ” “ 小小辩论会 ”三个层面开展教学。第 1 课时 “ 圆明园被焚烧 ” 的教学中 , 教师要从图片入手 , 运用被焚烧前后的对比方法 , 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 。 火烧圆明园 录像片断 , 最好能播放 ,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震憾力。第 2 课时 “ 不屈的抗争 ” 可从电影 林则徐 或 甲午风云 的片断播放入手,通过他们的言行,感受 “ 民族英雄 ” 的感人事迹,激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5第 3 课时安排一个 “ 圆明园要不要重建 ” 的辩论会,意在通过人人的参与 ,来巩固已有的认识和情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3 、悲愤的吼声教学目标:1 、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我们永远牢记这段历史。2 、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3 、初步培养热爱革命先辈,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树立奋发图强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志向。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围绕 “ 南京大屠杀 ” 展开 。 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的累累暴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激起对侵略者的愤恨;第 2 课时围绕 “ 救亡图存 ” 展开 。 让学生通过收集 、 介绍抗日英雄的故事来了解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 , 重点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功绩。第 3 课时可围绕 “ 发展中的中日关系 ” 展开 。 让学生明白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 , 追求和平 、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当前在 发展中日 友好关系 上存在着 的不协 调音符 日本 政府首脑 不顾世界 人民的反对 , 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 , 甚至要否定这段历史 , 这是我们所不允许的 。教学注意点61 、 揭露日寇暴行,不要过于渲染血腥场面,出示过于血腥的照片;2 、牢记这段历史,但不加深民族仇恨。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一、单元概要:本单元内容是根据内容标准 “ 我是中国人 ” 板块 “ 第 5 点 :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 ” 而编写的。中华民族是伟大英勇的民族 , 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欺压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 。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 国家的富强 , 人民的自由和解放 , 不少仁人志士进行了苦苦求索 , 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 并带领民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这些救国方案和救国运动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人民军队的建立 , 才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 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 ,一个繁荣昌盛 、 民主富强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所以对当代中国的认识 ,离不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本单元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 3 篇课文组成 。第 1 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 , 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第 2 课春天的故事 ,向我们介绍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 3 课走进新时代则进一步告诉我们 ,7在中 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 ,经济持 续腾飞 ,综合国 力越来越 强,人民 生活越 来越好 总之 , 这 3 篇课文 , 概要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三个历史转折点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让学生了解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 , 体会其中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必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党的感情。二、各课教学思路参考1 、中 国人民站 起来了教学目标:1 、了解新中国建立的曲折历程,知道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敬仰革命先辈;2 、初步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党的感情。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 , 通过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 ( 党的诞生 、 南昌起义 、 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诞生的来之不易,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第 2 课时 ,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例 , 重点讲述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激发学生对今天生活珍惜和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第 3 课时,通过录像、照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新中国诞生后 , 各族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 ,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着祖国 ,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8教学注意点:课时的教学内容要避免交叉 。 第一课时侧重于事件描述 ; 第二课时侧重于人物、故事讲述;第三课时的内容,最好控制 1978年之前所取得的成就。2 、春 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敬仰并怀念他。2 、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护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 , 着重从反映学生自己家庭的生活的图片 、 实物或从父辈们的回忆中体会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可通过诸如衣、食、住、行的某一点展开 , 达到以小见大,就事论理的目的。第 2 课时 , 介绍改革开放政策的由来 。 介绍特区城市的变化和全国城乡地区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 介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 敬仰并怀念他。第 3 课时安排为活动课。通过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出一期纪 念 “ 世纪伟人 ”的板报或反映 “ 家庭生活变化 ” “ 家乡变化 ” 的板报,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拥护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情感。3 走进 新时代教学目标:1 、 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92 、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激发学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骄傲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从总体上认识今日中国,经济持续腾飞,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 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对何谓 “ 小康 ” 有一个大概了解。第 2 课时 , 了解家乡人民怎样抓住机遇 , 迎接挑战 , 为实现小康而辛勤劳动 ,顽强拼搏;同时,从学生家庭生活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感受巨大的变化 , 并对明天的美好生活进行畅想 ,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热爱。第三单元 巨龙腾飞一、单元概要:本单元内容是根据内容标准 “ 我是中国人 ” 板块 “ 第 5 点 :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 得的成就,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第 11 点:了解交通发展 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 而编写的 。新中国的成立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着祖国 ,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本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上一单元 “ 富国强民之路 ” 的基础上 ,10把视野聚焦于 “ 三峡工程建设 ” “ 西部大开发 ” “ 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 ” 三个板块上,让学生通过对三个具体事例的学习,感受到我们的祖国,犹如东方的巨龙 ,正在昂首腾飞。本单元由高峡出平湖 西部大开发 日新月异的交通 3 篇课文组成 。第 1 课高峡出平湖 ,通过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 同时 , 通过对长江 母亲河的回顾与展望 , 说明了三峡工程造福于人类的伟大意义 。 第 2 课 西部大开发 重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 , 认识开发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 懂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的伟大举措 。 第 3 课 日新月异的交通 则告诉我们 , 交通有着悠久的历史 , 又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 让学生认识身边交 通的发展 并将交通 的学习进 一步向 更多样的 交通工具 以及古今 交通变 化等方面拓展 , 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交通与人们生活方式 、 交往方式的关系 。二、各课教学思路参考1 、高峡出平湖教学目标:1 、了解三峡工程的概况,知道三峡工程是祖国建设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2 、 引导学生关注三峡工程 , 收集相关资料 , 认识三峡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 , 重点让学生了解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和它的功能 , 并通过 “ 船过三11峡 ” 的过程展示 , 认识工程的伟大 ; 通过 “ 母亲河 ” 的回望 , 认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 ,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三峡工程虽是几代人的富国强民之梦 , 但只有到共产党领导的今天,才得以真正实现。第 2 课时的重点是在第 1 课时学习的基础上 , 对三峡工程前景的展望 。 让学生通过对三峡电力 、 航运所产生效益和库区经济发展的描述 , 感受到三峡工程直接造福于人类,也将成为 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巨龙,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2 、西部大开发教学目标1 、 知道西部地区包括的 12 个省 、 市 、 自治区 , 了解西部风景优美且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2 、了解西部地区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的平衡发展,使东西部获得双赢,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3 、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 , 重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西部 , 认识西部 。 西部地区是我国较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的在经济上相对欠发达的地区 。 因为各种原因 , 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 但西部地区也有其独特优势 : 区域辽阔 , 资源丰富 , 风景秀丽 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 有助于东西部的优势互补 , 协调发展 , 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教学时,教师可用中国版图让学生了解西部所指的 12 个省、市、自治区;用风景名胜照片来说明西部的秀丽风光;用 “ 西电东送 ” “ 西12气东输 ” 以及各种生产基地的介绍来说明西部的发展潜力 , 增强学生对西部的感情。第 2 课时 , 应重点通过具体人 、 事的介绍来说明党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 , 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进军西部 , 西部的明天是美好的 ,西部人民必将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幸福 、 富裕的生活 。 同时让学生思考 : 我们能为西部开发做点什么?以培养学生祖国之上的志向。教学注意点:1 、西部地区并非是指地图上的西边省份,而是指我国较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的在经济上相对欠发达的地区。2 、开发西部,并非出于对西部地区人民的怜悯,也不是为了西部地区的资源,而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 “ 双赢 ” 的意义。3 、日新月异的交通教学目标:1 、初步知道我国交通发展上的巨大变化,感知交通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家乡四小时公路交通圈。2 、感受祖国交通迅速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 、能看懂简单的交通图。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通过图片、录像等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飞速发展的现状 , 了解不同地区 、 不同地理环境的交通特点和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 通过举例或现身说法让学生初步认识交通对发13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的作用。第 2 课时,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认识浙江省的 “ 四小时公路交通圈 ” ,用自己 的所见所 闻和切身 感受说说 交通给 我们生活 带来的变 化,并畅 想美好 的明天。第 3 课时,学看简单的交通图,能正确使用交通图。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一、单元概要:本单元是根据内容标准 “ 走近世界 ” 板块 “ 第 4 点 :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第 8 点 : 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 而编写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全球一体化经济似乎离小学生十分遥远,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 , 这种发展势态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 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 , 从具体的生活用品 ( 包括食物 、 服装 、 鞋帽等 ) 流通开始 ,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种变化和影响 ; 同时 ,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 , 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 , 这些组织有效地协调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 让学生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 , 对于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 , 理解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单元由 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国际组 织 2 课组成。 第 1 课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 ,让学生从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和我国的许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现象中 , 体会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 ; 同时 , 从对 “ 丝14绸之路 ” 的回顾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中,体会到 “ 对外开放 ”的曲折路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 2 课国际组织 ,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组织 , 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 , 了解我国加入了这些国际组织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二、各课教学思路参考1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历程。2 、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3 、感受经济全球化给国家建设、人们生活带来的发展与变化。4 、关心祖国建设与发展,初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与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 , 让学生从自己的衣 、 食 、 住 、 行中感受到我们已生活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 , 但能走到这一步 , 道路是十分曲折的 , 由此引出 “ 丝绸之路 ” 及旧中国及建国初期难以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而只有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 ,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之后 , 才真正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 同时 , 对外开放的政策,又促使我国更快地发展第 2 课时 , 从镇乡扩展到县 、 市 、 省直至全国 , 重点介绍 我国的进出口情况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进一步了解 “ 全球合作 ”与改革开放的意义, 证明当今世界各国的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第 3 课时 , 重在让学生了解交流有关外资企业的情况 , 正确认识外资企业这15种现象 , 它的开设对于企业本身和我国而言 , 双方都非常有利 。 同时让学生 了解一些各国的货币及与人民币的兑率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 、国际组织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组织,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2 、了解我国加入了这些国际组织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 ,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 , 课堂分块交流的形式知道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 , 认识这些组织的标志 , 初步了解这些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第 2 课时 , 了解一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知道我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感受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第 3 课时 ,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 了解 AP E C 会议 ,其活动下属的十个工作组,情景模拟部长会议,讨论国际问题并达成 “ 协议 ” 。16品德 与社会 第六 册( 五年级 下)部分教学设计参考17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教学专业委员会ht t p : / / www. x s d wy x . c o m/ x s s p/(五下第一单元) 1 、从四大发明说起 (第一课时)萧山湘师附小 应东辉教学目标:1 、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2 、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3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1 、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18沃的土地上 ,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 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到课题上(板书课题:从四大发明说起 ) 。例 : 有人说到了四大发明或其中的一件 , 那么教师就可以说 :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被称之为 “ 四大发明 ” 之一,你还知道其它三项伟大发明是什么吗?如果没有人说到这一方面的内容 , 教师可以这样说 : 是啊 , 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我国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呢,你知道分别是哪四种伟大的发明吗?二、交流话题1 、学生自读课文 3 6 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2 、交流:( 1 )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 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 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 2 )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3 )从刚才自己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现在心里想说的话。(交流时注意:一项发明一项发明地说,可以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照片等材料 , 这样可以更直观 。 )( 4 )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三、小结话题1 、学了今天的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2 、小结:是啊,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有那么多19伟大的发明 , 这些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 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 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五下第一单元)2 、圆明园在哭泣 (第一课时)萧山湘师附小 应东辉教学目标:1 、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2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立志为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中国近代史上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学生:搜集圆明园和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 “ 思想旅行 ”1 、 导入 : 今天我们将进行的第一个环节是 “ 思想旅行 ” 课件出示 : “ 思想旅行 ” 我们先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呢?同学们还是去了以后再来猜一猜吧。2 、播放课件:颐和园的风光。3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带大家看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介绍北京现在最大的一座园林 颐和园的 , 美吗?其实 , 还有一座叫圆明园的园林 , 比这大得多 , 也美得多 。 老师这儿有一组介绍圆明园的图画 , 我们也来看一看。4 、教师介绍: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一些绘画作品画的就是圆明园,这是一20座清代的皇家园林 , 外围周长约 10000多米 。 园中凿湖堆山 , 种植着各种奇花异木,有国内外名胜四十景,而且珍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被称为 “ 万园之园 ” 。5 、讨论:看了这一组图画,你有什么疑问吗?(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一组图片都是绘画作品,没有一张是实地拍摄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6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作了一次收集,有同学找到了这样的内容,下面我们请他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大家欢迎! 第一批嘉宾上场 7 、为了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老师在课前也去收集了一些资料。我这儿也有几张圆明园的照片,请大家看一看。8 、同学们,你看了这几张照片,又有什么新的疑问吗?(先请嘉宾说,再请观众席的同学说 。 ) 第一批嘉宾下场 9 、小结:是呀,这样一个被称为 “ 万园之园 ” 的皇家园林,今天,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 ,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片废墟 , 满目的荒凉 ,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走进历史,作一番探航吧。 课件出示 : “ 史海钩沉 ” 二 、 “ 史海钩沉 ”1 、老师在课前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找到了这样的资料,我们请上他们,来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 大家欢迎! 第二批嘉宾上场 2 、嘉宾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事,再请观众席学生来介绍。3 、相机插播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4 、同学们听了同学的介绍,看了电影,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先请嘉宾说,再请观众席的同学说 。 ) 第二批嘉宾下场 5 、 小结 : 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 把偌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偌大的一批艺术瑰宝 , 偌大的一份世界遗产化为了灰烬 。 圆明园在哭泣 , 中国在哭泣,世界也在哭泣!21三 、 “ 历史回眸 ”1 、过渡: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发生在 1860年的 10 月,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事实上 ,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 , 这样的屈辱事件又何止这一次呢?你还知道这样的事吗?就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吧 。 课件出示 : “ 历史回眸 ” 下面我们要请上第三批嘉宾 , 请他们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 大家欢迎! 第三批嘉宾上场 2 、嘉宾学生介绍,再请观众席学生来介绍。3 、教师可以补充有关资料(相机插入 “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 和 “ 部分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 ” )4 、讨论:从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数据与资料来看,你认为圆明园变成废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先请嘉宾说,再请观众席的同学说 。 )5 、小结:回眸我国的历史,我们自豪地发现:中国在历史上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成就 ,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的地位 。 但到了近代 , 由于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 , 导致我们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 所以当外国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蒙受屈辱。这是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呀 !四 、 “ 我抒我心 ”1 、 课件出示 : “ 我抒我心 ” 按照我们的惯例 , 在我们的谈话快结束的时候 ,我们每人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的这次谈话 , 你想说一句什么话呢? ( 请嘉宾说 ,再请下面的同学说 ) 。 第三批嘉宾上场 2 、 小结 :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 不禁让我记起了那一句老话 : “ 国弱被人欺 。 ”这更让我记起了另一句话 :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 老师真的很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22(五下第一单元)3 、悲愤的吼声 (第一课时)萧山湘师附小 应东辉教学目标: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和屈辱,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准备:搜集南京大屠杀 、 日军入侵中国的资料 ; 搜集日军入侵我们家乡的资料 , 可以采访我们的爷爷奶奶或年纪更大的老人。教学过程:一、历史揭露1 、谈话导入:从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在不断地侵略我国,其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 。 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 , 到 1945年 8 月抗战胜利 ,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 可谓是暴行累累 ,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 你搜集到了什么资料?请也给同学们作一个介绍。2 、学生上台展示资料,揭露日本入侵的丑恶历史。3 、过渡:课前,老师还请同学们特别搜集了有关日军入侵我们家乡的材料,请你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34 、学生上台展示资料,揭露日本入侵我们家乡的丑恶历史,说说日军的入侵给我们的亲人带来了怎样的苦难,给我们的进行带来了怎样的破坏。5 、小结过渡:这一桩桩、一幕幕,是多么令人惨痛,令人愤慨啊!而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最为震惊,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野蛮、可耻的一页 。 当我们今天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看到成堆的白骨和惊人的数字后 , 每一个人都会屏住呼吸 ,仿佛空气也凝固了 , 这是多么惨烈的场景啊 ! 同学们在课前专门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 , 请你上来为大家作一个介绍,好吗?二、沉痛控诉1 、学生上台展示材料,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情况。2 、课件播放电影片断 : 南京大屠杀 。3 、听了同学的介绍,看了电影,你心里想说些什么?4 、小结:是啊,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牢记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绝不能让历史重演,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祖国的振兴富强而努力奋斗!三、引发缅怀日军入侵八年 , 也是中国军民抗战的八年 。 在这八年里 ,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 新四军英勇奋战 ,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悲壮的乐章 , 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抗日英雄 。 你知道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抗日英雄吗?请同学们课后开展一次大搜集活动,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交流。(五下第二单元) 1 、中 国人民站 起来了(第一课时)萧山区党湾一小 沈伟锋教学目标:241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2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怀念革命前辈和先烈的感情。教学过程:一、重温那一天1 、 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一个片段,说说对万民兴奋的感受。2 、 小结:是的,在 那一刻全中国人民沸腾了,随着五 星红旗的冉冉升起,随着毛泽东同志的一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了,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二、追溯那一年1 、 展示和交流有关共产党诞生的资料(文字和图片 ) 。2 、 教师小结 : 曾经是这么少的几个人 , 曾经是这样的局促小心 , 可正是这点点星火 ,燃起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三、回顾那段岁月1 、请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革命的英勇事例。 、说说南昌起义的时间、主要领导人、历史意义。教师小结 : 由周恩来 、 朱德 、 贺龙等人发起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也是在这次起义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每年的 8 月 1 日也由此成为建军节。 、说说万里长征,北上抗日 的艰难故事, 欣赏长征影音片段,感受长征的伟大和艰难,激发情感。 、说说壮烈红岩魂 教师小结 : 在那皮鞭的撕咬 、 鲜血的飞溅 、 枪弹的呼啸 、 烈火的焚烧中 , 真理和正义没有改变 。 革命的精神不朽 , 革命的火种不灭 , 歌乐山巅 , 升腾着一片光照日月的星云 , 我们25将永远将他们铭记。歌曲激情红梅赞 。四、掩卷体味1 、 回顾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 立到 1949中国人民得解放 的历史,掩卷沉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2 、 是的!没有 革命前辈和革命 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就不会 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 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 ” ,让我们永远牢 记他们,让我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激昂的歌曲,在这歌声中结束这一课时的学习。(五下第二单元) 2 春天 的故事 (第一课时)萧山区党湾一小 沈伟锋教学目标:1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2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从 “ 票证 ” 说起。1 、现场展示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并小结:在那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历史年代,人们的生产 、 消费 、 生活都是有预期计划的 。 他们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工厂劳动 , 进行农业种植和生产,一个村庄的劳力就窝在村里的田地上,没有自己的劳动自主权。2 、引导讨论: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这样好吗?并且能说一说为什么。3 、教师小结:是的,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们的生产自主权得到了限制,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经济发展相对变得缓慢。二、话 “ 今天 ” 生产。261 、联系二十几年前的生产和生活,再来看今天人们的 生产劳动和社会经济方式 ,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2 、 小结并引导探究 : 是的 ,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都与 20 年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 那么通过课前你对爸爸妈妈 、 爷爷奶奶生活的了解 , 认为现在的这种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比以前有什么进步呢?3 、 过渡 : 20 年 , 一段并不漫长的时间 , 然而中国大地从农村到城市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三、寻 “ 变化 ” 根源。1 、 承接 : 联系二十年的前后对比 , 大家思考一下 , 发生这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导入学习课文 提示 : 1978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确定了对外开放 , 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3 、自读了解,师生互动对话学习。扩展认识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变化。4 、根据本课获得的信息,请你说一说,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的劳动热情获得更大提高。四、小结,课后延伸 :访问长辈等有生活经历的人,了解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五下第二单元) 3 走进 新时代 (第一课时)萧山区党湾一小 沈伟锋教学目标:1 、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2 、激发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骄傲的情感。教学过程:27一、衣食住行话 “ 小康 ”1 、同学们:唱着春天的故事中国人民摆脱了贫穷,从此富裕起来了。你能通过你们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情况来说说 “ 富裕 ” 吗?2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具体生活以及周围人们生活的发现(举例,出示生活记录的相关照片住房、车辆 ) ,感受人们通过多产业的劳动,实现了丰衣足食和安居乐业。3 、小结: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曾经把 “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 梦想为 “ 小康 ”的生活 。 今天 , 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 大家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开始不断追求有质量的生活,换句话说,改革开放的这些年,让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实现了 “ 小康 ” 。二、搜罗万象看 “ 国力 ”1 、 从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来说明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2 、 教师小结 , 导入录像激情 :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 , 告诉全世界 , 中国已经走出贫困 ,走向富强 , 高高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让我们怀着对祖国发展的无限自豪和敬意 ,一起来重温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刻。3 、 播放申奥成功录像,说说自己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4 、 激情小结 : 是的 , 曾经背负着 “ 东亚病夫 ” 的屈辱 , 曾经是 “ 鸭蛋王国 ” 的无奈和低沉 , 而今天 , 在奥运的赛场 , 中华健儿叱诧风云 , 摘金夺银 , 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而今, 08 年的奥运 会就将在我们中国 、我们的首都北 京举行,这是多么 地让人兴奋,让所有华夏人民生起无限豪情的事情。中国从此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5 、 欣赏并跟唱歌曲走进新时代 。三、雄心勃勃展 “ 未来 ”1 、认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需要推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并为此而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282 、说一说,你知道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和弥补这些不足。3 、小结过渡:在英明的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中国的小康建设一定能很快实现。让我们热情期待着,用心去勾画更美好的未来。4 、请学生以绘画、想象未来的征文等方式张望未来,畅想未来。5 、展示作品,共建 “ 未来窗 ” 。(五下第三单元) 1 、高 峡出平湖 (第一课时)萧山区江寺小学 徐华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峡工程的概况,知道三峡工程是祖国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2 、引导学生关注三峡工程,收集相关资料,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长江三峡工程的概况,感受三峡工程的伟大。难点:让学生理解三峡船闸通航的过程。四、教学过程(一 ) 、欣赏风光图片,感受长江之美1 、欣赏美景(课件播放长江风光照片,同时配乐长江之歌 。 )2 、 诉说感受 : 你知道这些景色是哪儿的吗?看到了这些景色 , 你感觉到长江是怎样的?教师小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美丽动人,是我们的母亲河。(二 ) 、回顾历史灾难,感悟治理之需1 、了解灾难(课件播放洪灾实景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2 、学生交流:看了投影,你有什么感受?3 、论对策有什么办法能使长江减少灾难,永远造福于我们呢?29(三 ) 、阅读 “ 百年梦想 ” ,共享成功之乐1 、阅读 “ 百年梦想 ” ,伟人了解之梦2 、 分析原因 , 初步感知为什么原先只能是 “ 海市蜃楼 ” 、 “ 美好的企盼 ” ?今天 , 这个百年梦想成为现实 , 高峡真的出了平湖 ( 课件同步出示课题 “ 高峡出平湖 ” ) , 这说明了什么?3 、观看三峡大坝合拢盛况(课件播放新闻片段)(五 ) 、了解 “ 三峡工程 ” ,领略工程之壮1 、知道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出示三峡工程全景图。2 、探究工程功能( 1 )防洪 , ( 2 )发电 , ( 3 )航运 , ( 4 )其他(如旅游、环保等)3 、观看船过船闸的过程(课件演示)4 、学生谈感受(六 ) 、同唱长江之歌 ,抒发赞颂之感1 、师:同学们, 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长江、赞美三峡工程。2 、 师生齐唱歌曲 长江之歌 (课件同步放歌曲,图片中加入三峡工程的相关内容)(七 ) 、引导课后查阅,探究三峡之最设疑 : 这 “ 造福人民的伟大的三峡工程 ” 它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有许多世界之最 , 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努力 、 作出了牺牲 , 请大家去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 , 我们在下节课中学习探讨 。(五下第三单元) 2 、西 部大开发 (第一课时)萧山区江寺小学 徐华良教学目标1 、 知道西部地区包括的 12 个省 、 市 、 自治区 , 了解西部风景优美且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2 、了解西部地区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使东30西部获得双赢,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3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填充地图,认识西部范围课件出示 “ 中国西部示意图 ” ,学生填图,了解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二、展示美景,欣赏西部风光1 、领略西部秀丽的风景、师生介绍四川乐山大佛 、 甘肃鸣沙月牙泉 、 黄果树瀑布 、 喜马拉雅山 、 长江第一湾 、 秦始皇兵马俑、西藏布达拉宫等。2 、学生诉说感受,教师小结:西部幅员辽阔,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着实让我们赞叹。(三)介绍物产,了解西部资源1 、西部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且蕴藏着宝贵的资源。请你把它告诉给大家。2 、学生汇报了解的西部资源,教师补充深化。( 1 ) 、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介绍 “ 西气东输 ” 工程“ 西气东输 ” 骨干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 。 这个工程将跨越 4200千米的长路 。初期年供气量 120亿立方米 , 稳定供气 30 年 。 2004年 1 月 , “ 西气东输 ” 完成了向沪 、 浙 、苏、皖、豫四省一市用户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 “ 西气东输 ” 开始进入商业运营。( 2 ) 、有着充足的水力资源。介绍 “ 西电东送 ” 工程“ 西电东送 ” 骨干工程指开发贵州 、 云南 、 广西 、 四川 、 内蒙古 、 山西 、 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张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3 ) 、 有许多矿产资源 。 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 如鄂博稀土矿集中了全国稀土储量的 90%。3 、畅谈感受:现在,你觉得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四)感受贫困,探讨西部前景311 、感受西部地区人民贫困的生活,分析原因2 、讨论: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做些什么?(五)学习 “ 决策 ” ,知道东西双赢1 、学习 “ 决策 ” ,了解 “ 西部大开发 ” (阅读课本 50 页的资料)2 、讨论: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地区分别会有怎样的变化?总结:西部地区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东部地区也能受益,实现双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五下第三单元) 3 、日 新月异的 交通 (第一课时)萧山区江寺小学 徐华良一、教学目标:1 、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交通工具的特点,知道一些特定环境下特殊的运输工具。2 、 知道我国立体交通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感受祖国交通迅速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 、 通过举例或现身说法让学生初步认识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的作用。二、教学过程(一)数说交通工具,了解相关特点1 、了解我们乘坐哪些交通工具?举例说说这些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2 、认识其它特殊的交通工具 (独木舟、木筏、竹排、背篓、背架、牦牛、骆驼、马等)讨论分析:这些交通工具与它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可阅读课本 “ 知识窗中的内容 ” )3 、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二)今昔行程对比,感受交通发展1 、计算时间,感受发展假如杭州北京的距离约 1490km , 在以前只能靠步行出门的年代 , 若步行每小时走 5 公里 ,不考虑其他因素,从杭州到北京需多少时间?如果有了自行车,自行车每小时行 15 公里,从杭州到北京需多少时间?如果汽车每小时行 80 公里、火车每小时行 100公里,那从杭州32到北京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现在开通了空中航线 , 飞机每小时至少行 500公里 , 从杭州到北京只需多少时间?2 、从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刚才的计算结果中,你有什么感受?(三)了解交通网络,激发爱国热情1 、了解交通网络师 : 交通工具的演变引发了交通的飞跃发展 , 我们整个中国的交通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无论是陆路、水路、航空都有了巨变,我国立体交通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结合 P 62 页 “ 中国铁路分布图 ” ,了解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读图知道几条国道公路及一些高速公路 、结合 P 62 页航空路线图,认识几条空中行线。 、知道几个港口及几条航运路线2 、初知交通发展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