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3页
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4页
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事长在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按: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于3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董事长、常振明行长、罗哲夫副行长在会上讲话,指出了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署了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并就做好年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将讲话印发全行,请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风险管理要放在第一线,融入全过程在银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近几年来,全行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部门在提高资产质量、加强体系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严格内部控制以及推进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国内其他银行相比,我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最早实施了独立的信贷审批人制度,最早实施了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的管理办法。其他银行从去年开始也在逐步实施这些管理制度。我们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内部评级系统也是有一定优势的。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控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保证建设银行资产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建设银行上市过程中的亮点之一,得到了监管部门、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舆论的一致肯定。在此,我代表总行党委、董事会,向全行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关于风险管理工作的总结和部署,常行长和哲夫副行长还要作详细的报告,这里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上市后,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压力实现境外上市后,我们已成为一家总市值排名列世界前十位,拥有10多万名国内外股东,在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业银行。目前建设银行的市值与jp.摩根 (jp.morgan)和瑞士联合银行(ubs)等不相上下,确实是已经跻身于世界大银行之列了,不过从风险管理能力来说,我们恐怕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有不小差距。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受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较强的国有大银行来说,改制上市对风险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管理理念方面。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是说管理越多越好,制度规则越多越好,风险控制必须抓住要害环节和关键风险点。过去,我们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有效平衡的理念不够清晰,管理失控和管理过度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还同时存在。尽管过去几年在管理失控方面有很大改善,但在经营管理标准和制度方面还不统一,各地自行操作、自行规定的东西还是太多。管理过度方面集中表现在我们的文件太多,会议太多,要求也过多,特别繁琐。这种状况不利于上市后提高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也不利于建设银行企业愿景的实现。 基础管理方面。上市后,对我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管理、质量管理、贷后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投资者要求我们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基础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我们要用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来加强基础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为建设银行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最近,我们去江苏省和辽宁省分行调研,其中一个专题就是贷后管理。我们去了解和走访的单位管理得都不错,但不是说江苏省和辽宁省分行所有单位都能达到走访单位的管理水平。就全行范围来说,要彻底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还需要各级机构今后下更多工夫,作出更多努力。资本回报方面。上市后,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市场提出的资本回报要求。这种资本回报,不仅是通过简单会计核算反映的利润,更是考虑所有风险调整因素后的收益,要求我们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保持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中国的银行有一个特点,就是经营利润数字不错,但是真正的净利润不多。去年,高的上千亿,少的也几百亿,但这种经营利润是没有经过拨备,没有考虑资产减值损失,没有进行风险因素调整的。这种经营利润没什么意义,以后我们尽可能不用这个指标,就用实实在在的税前、税后利润和净利润指标。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方面。过去风险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上,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也主要集中在公司业务方面。在改制上市后,注资的225亿美元外汇,加上去年上市募集的外汇资金总共有300多亿美元,全行外汇资产规模一下子就比过去增大了很多倍。为了防止风险我们做了期权互换的安排,但期权互换安排是需要费用的,今年在财务上就要减少50亿元左右的收入。在国内资金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净利差在缩小,我们的净利息收益率从2.82%变到2.78%,主要原因是存款结构变化了,定期存款比例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发生了变化,我们经营管理的1万多亿元资金的成本在上升而收益在下降。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全行,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继续深化,怎样运用好风险管理工具安排好风险敞口,有效规避外汇和利率风险,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任务显得更为迫切。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强公司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外,还亟需提升全行外汇业务、资金业务、个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监管约束方面。上市前,我行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不高,主要面对的是国内监管部门的监管。上市后,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循国内各项监管制度,还必须服从香港证券和银行监管所体现的国际规则,接受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市场监督、媒体监督的全面约束。大家不能小看媒体监督,一定要重视,媒体监督非常广泛而且非常有效,记者可以随时到任何一个网点去了解我们的任何一项业务。应该说,全方位的监管约束对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二、风险管理也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改革进展和成效如何,有没有客观的标准?我认为有,标准有两个,一是客户服务水平,另一个是风险管理水平。银行能不能提供好的客户服务,就象农民能不能种出好庄稼、工厂能不能生产出好产品、军队能不能打胜仗一样,都是硬指标、硬标准、硬杠杠。所以,我们必须始终把客户服务放在第一位,这是银行有没有生产力、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标准。你说得天花乱坠,标签贴得再多,但不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其他的一切就都不管用。还有一个标准就是风险管理。只有把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低投入、高产出。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都是硬指标,两者之间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搞好客户服务意味着必须搞好风险管理,反过来说,做好客户服务也有利于做好风险管理,二者不矛盾。只要我们去研究事物相互的内在联系,就会发现做好客户服务的要求是了解客户、了解市场,只有对市场和客户有全面、细致的把握,才能做好客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风险管理所要求的。如果我们对国内外市场和对服务对象没有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和把握,怎么能控制风险呢?我们还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商业银行经营必然会有风险,风险是消灭不掉的。我们应当尽可能规避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风险的意义就是通过我们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的收益来覆盖风险造成的损失。从这个意义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商业银行的硬工夫不仅表现为二者都强,而且表现为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且贯穿在整个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我在年初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将全行资源向经营工作倾斜。风险管理资源同样也必须向经营工作倾斜,向前台、向市场第一线倾斜。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客户、产品和流程三个方面:客户服务方面。不同客户群体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是有差别的,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识别那些最能够给银行带来价值的客户群体,有效细分市场就是取得竞争优势的第一步。风险管理可以运用掌握的经验、技术和信息,判断不同客户的交易风险程度,为市场细分和差别化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是决定客户服务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风险管理要为提高客户定价能力多做贡献。比如前面提到的利差问题,我们就可以按照央行政策在存款利率下浮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不是所有存款利率都降低,但是当我们的存款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的时候就可以考虑降低利率。目前资金运用的压力比较大,有些地区的分行可以探索利率进一步下浮,这是我们已经获得的自主权。此外,在为特殊群体、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贷款等服务,风险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一点。此外,如果我们具备了高超的风险管理技巧,不仅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的风险,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客户风险,拓宽服务范围和客户基础,扩大收入来源并提高银行声誉。产品创新方面。掌握不同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是产品创新的基础;熟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对市场主体设定业务边界是产品创新的前提;控制好产品风险是客户营销顺利进行和市场推广的基本保障。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默顿预测说,“金融服务创新的新趋势在于为客户(从家庭到政府机构)提供综合的风险管理产品”。这些风险管理产品,或者说给客户提供的投资产品,很可能就是建设银行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在上述几个领域,风险管理都大有作为。流程再造方面。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部门要充分重视流程再造,与业务部门一道,充分运用前期的工作成果,认真系统地对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关注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措施,并对这些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控制是否适当进行评估,对于控制过度或环节重复的予以减少或改正。最近,总行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已经拿出了一个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案,一定要抓紧研究,细化具体的实施步骤,及早启动。在此过程中,也要防止单纯强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忽略风险控制的倾向。一旦流程再造使必要的风险控制环节缺失,则会导致操作风险进而造成损失,给银行的声誉及长远发展带来损害,最终危及客户利益及其对银行的信心。因此,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以达到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满意的均衡。其次,我们还要加大流程控制的技术含量。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业务流程的过程控制,尽快实现过程控制的技术化和规范化。最后,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部门要善于找准风险点和关键环节,不断对控制方法和措施进行比对和筛选,从中选择出成本最低、操作最简单、最能满足客户需求、效率最高的风险控制方法,支持流程的不断优化。三、准确领会风险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银行作为一个处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大型商业银行,更需要瞄准国际一流银行标准,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这次风险体制改革是我们上市后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关系建设银行未来发展走向,对实现建设银行的战略目标以及体制转型和业务转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次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改革上市后,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经营管理方面职责比较清晰,运作情况良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各个业务条线的组织架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和报告路径,发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有效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第二,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的内在要求。从亚洲金融危机和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的教训中,市场已经认识到风险是银行从事业务活动所必须花费的成本,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实现股东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第三,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先进经验,结合建设银行实际,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成建设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全行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现在银行业务发展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机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了很多需求。在调研中发现,我们常说没有好的项目,没有好的客户,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市场不够了解,不够有把握。分支机构有很多探索做得非常好。我去年去了江西南昌,南昌县支行发放了六、七千万个人助业贷款,没有一笔坏账。最近去了辽宁,铁岭市分行与经销商合作发放农民购车贷款,已经做了七年,卖了约六七千台车,金额七亿多元,没有一笔坏账。这都很有说服力,说明即使在目前信用环境有问题的情况下,控制风险还是有办法的。当然,即使这样,这些分支机构也一刻不能掉以轻心。要实现建设银行的发展战略,关键要掌握业务营销的办法和管理风险的要害。风险是永恒存在的,而且还会不断变化,过去看没有风险,现在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只要我们认真探索,即使金融生态不好或市场环境有问题,还是可以大有作为。国际上也是这样,比如渣打银行,在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做得非常成功。虽然它的不良资产率比其他国际一流银行要高一点,但它的风险定价水平也高,并不妨碍其获得很高的净利润。我们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既全面又专业,既融入业务活动全过程又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和要害。风险管理不是站在业务活动的后边,也不是站在业务活动的旁边,而是必须站在业务活动的中间,跟踪客户,跟踪市场。风险管理应当融入到每一个业务环节,从客户调查、市场调查开始,就要有风险管理的专职人员介入其中,而贷后管理对风险管理来说更是义不容辞。风险管理体制的完善,内控能力的提升,将有力地保障和促进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讲,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我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行市值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工作层面上看,这次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的要害之处就是平行作业和垂直管理。平行作业的目标是实现风险关口的前移,打通前中后台在业务流程中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的运行环节,使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融入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保障业务运行质量,促进业务运行效率,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在业务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垂直管理的目的是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独立的和权威的风险管理体制。分行风险总监的配备要越早越好,虽然在起步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还是要抓紧,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使风险管理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行,就可以与其他经营活动和其他管理人员相对分离出来。虽然我们整个组织架构目前仍然以层级管理为主,但风险管理确实需要先行一步。只要我们出于公心,大家认真负起责来,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也不会有太大矛盾。四、结合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我们在贷前调查和审批方面投入了很大力量,这些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特别是在市场调查、了解新客户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都是我们永恒的工作。这些年,贷款审批制度执行下来效果应该说是很好的,特别是总行审批通过的项目,出问题比率确实微乎其微。不过,要保持优良资产质量,除了严把贷前调查和信贷审批关,从源头上把住风险外,还必须切实重视改进贷后管理。贷后管理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可以说是国内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上市后我们在这个方面必须有明显改进,关键是要结合体制改革,更新观念,完善体制,再造流程。强化贷后管理的实质是要处理好信贷增量和存量的关系。我们今年的经营活动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股东的要求,股东要求我们增加利润,去年预测今年收益率要保持年、年的势头,最终结果不能差距太大;另一方面,从我们内部来说也有很大压力,存款增长很快,存贷比下降,节余出来的资金拿到货币市场去运作,收益率是下降的。由于市场变化很多,今年有些不确定因素,比如前两年没有完全反映出来的产能过剩问题今年可能比较突出;利率和汇率风险问题,今年也会有进一步的变化。所以,对新增贷款规模不能象过去一样作为指令性计划去落实,要根据具体市场变化情况来确定。目前新增贷款计划大概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