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_第1页
榆树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_第2页
榆树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_第3页
榆树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_第4页
榆树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2018-2035)环城乡人民政府2018年9月设计资质等级编号: 吉城规编第(153014) 丙级项目名称: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委托单位:榆树市环城乡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阶段:成果阶段院 长:杨立刚总 规 划 师:秦春玲审 定:李志光项 目 负责人:刘春久参 编 人 员:赵鑫 徐功大 葛冬敏 纪德新 肖杨 王欢 刘慧琦 李明 校 对:赵 鑫 纪德新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前言1一、规划背景1二、新农村建设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1三、规划依据3四、规划原则3五、规划期限4六、编制过程4第二章 上位规划情况5一、编制情况5二、镇发展定位5三、村庄发展定位5第三章 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5一、地理位置5二、人口与面积5三、村庄与周边村镇、城镇的关系5四、地形地貌5五、村庄自然资源5六、村庄气候条件6七、景观资源6八、村庄经济发展概况6九、村庄组织情况6十、村庄建设情况6十一、村庄发展过程分析6十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7第四章 桂家村村域规划7一、村域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7二、预测村域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分布8三、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各村屯职能分工、确定重点发展的村屯9四、村域道路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分布及规模10五、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11六、综合防灾规划12第五章 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14一、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14二、确定村庄建设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14三、村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预测及用地指标的选择14四、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5五、村庄住宅与院落建设18六、道路交通规划19七、给水排水规划20八、电力通讯规划21九、广播电视规划22十、供热燃气规划22十一、环保及环卫设施规划23十二、综合防灾规划23十三、绿化及景观风貌规划23十四、场地竖向规划25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整治规划)25一、确定近期建设(整治)的原则、目标和期限25二、预测建设用地的投入规模26三、村庄用地布局调整规划26四、村庄道路整治规划26五、村民住宅及院落设施改善建议指引26六、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的配置与完善27七、村庄风貌整治规划28八、 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安排及投资估算29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29一、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项目落实29二、加强规划宣传,强化公众参与29三、依靠群众,发挥作用30四、创新投入机制,保障规划实施30五、实施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30六、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措施30附件1:咨询村民意见的整理与回应30附件2:专家评审意见及落实情况31第一章 前言一、规划背景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方向。其中,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并在2017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1月2日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表明中央政府是把建设和振兴农村既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点最突出的表现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省级层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吉发20181号)精神,结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1738号)实施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抓手。在上述背景的引导下,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结合环城乡桂家村实际情况,编制环城乡桂家村村庄规划。 二、新农村建设概念解读及指导思想 结合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吉林省提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于当前的农村建设而言,应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环境等多角度综合考虑,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规划设计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综上所述,新农村规划设计,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出发,进行综合性思考和研究,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和政治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明进步程度,体现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总量、农民收入状况等方面。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物质条件。2、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社会保障程度以及农民思想道德提高等方面。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农村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养,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文化事业,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生态环境建设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好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走上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良性发展道路。因此,保护生态平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4、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的治理机制,是全面建设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程度的提高等方面。5、人居环境改善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配套水平、水环境、村容村貌、居住水平,是农村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对农民生产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也利于展示积极的农民面貌,催生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对农村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把这五个方面引申到规划设计层面上去,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规划适应区域发展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规划,协调好新农村居民点自身经济发展与市(县)域经济的关系,整合新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从宏观层面上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定位定性;同时,应加强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注重挖掘村庄自身经济发展及家庭经济发展的潜在条件,并将其逐项落实到空间规划之中,以促进新农村居民点的经济快速发展。 2、规划应与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相协调 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规划要从区域范围着手进而分析其产业发展的前景。同时,在农村住宅设计中考虑家庭产业发展,并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考虑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3、规划应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 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农村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新农村居民点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村域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4、规划延续乡村及地域自然人文特色 新农村规划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和村庄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保护好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特有民俗文化。 5、规划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挖掘自然形成的社会秩序安定,人情较浓的社会伦理特征,规划中尊重原有村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市政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则统一规划,完善配套。 6、规划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新农村居民点既是农民活动的场所,也是农民生产的场所。因此,新农村规划充分考虑农民生产活动。例如: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要利于产业发展,考虑农宅与耕地或产业基地的距离;在交通组织中,要考虑生产用车的交通流线和存放场所;在农宅设计中,考虑庭院经济的场地、家禽的养殖场所等。 7、规划以改善居民生活为目标 在新农村规划中,通过配置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规划居住用地,设计优美的景观环境,符合农民生活习惯的民宅,并通过节能技术的采用,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生活成本的支出,达到改善居民环境的目标。 8、规划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新农村规划尊重生态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注重资源节约,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建村36号);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吉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吉建村201424号);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吉林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吉林省榆树市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吉林省榆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国家法规、规范、标准等。四、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状问题,针对桂家村的特点,突出特色,确定发展思路。贯彻“因地制宜、一村一貌”原则。(2)合理布局、强化功能。村庄布局与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完善各项设施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尊重民意、注重实效。尊重民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先易后难,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4)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改建与新建的关系,充分保证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节约资源,弹性控制。要贯彻循环经济思想,坚持“节地、节材、节水、节能”的方针,采用“资源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小”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制定资源节约方案。 (6)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把改善农村面貌与优化农村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7)尊重上位、协调发展。充分尊重上位规划,实现资源依托、共享,使村庄社会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规划期限 基 期 年:2017年 规划近期:2018-2020年 规划远期:2021-2035年六、编制过程编制过程框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要素分析理念策略方案构筑宏观分析解读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相关指导思想总理念有机更新有机更新职能与规模寻求整治规划结构持续发展用地布局现状调查社会状况层面人口发展条件分析优势规划建设策略时间上循序渐进近期舒适家园绿地系统村组构成劣势中期和谐家园路网规划科教文卫规划目标远期理想家园建筑方案物质空间层面自然环境系统重点问题研究产业方向交通网络系统整治模式空间上弹性规划原址改建公建布局建筑状况系统建筑方案原地新建整治模式服务系统建设标准原有场景的现代演绎基础设施规划文化经济层面经济水平发展策略资源优化开发时序产业结构社会支持技术指标文化特色公众参与保障措施第二章 上位规划情况一、编制情况榆树市环城乡未编制总体规划。部分情况根基榆树市总体规划为依托。二、镇发展定位总体规划提出:综合分析环城乡近年来的农业、商贸流通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设想,把环城乡定位为榆树市的集贸城镇。三、村庄发展定位在本期规划中,将桂家村定位为“大棚蔬菜种植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第三章 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一、地理位置桂家村位于榆树市北部、环城乡北部,距环城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距榆树市区约8公里, 桂家村南侧有黑大公路,对外交通较为便利。二、人口与面积全员幅员面积2070公顷,耕地面积1194公顷,其中旱田1007公顷,水田187公顷,自然条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2017年,桂家村总户数为1330户,总人口5719人,其中农业人口5082人,全村有劳动力3220人。三、村庄与周边村镇、城镇的关系桂家村位于环城乡政府所在地东约10公里处,东与城发村村,南与东沟村,西与獾洞村,北与卢家村相邻。四、地形地貌环城乡属于黑土平川地,地形地貌平坦,西高东低,略有微波起伏。最高点位于罗家屯。五、村庄自然资源桂家村多厚黑土壤,土质肥沃,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桂家村地表水充足,地下水较丰富,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大部分为地下水。全村共有林带30条,60000米长,林地面积18公顷。村庄用地汇总表序号类别名称面积(ha)占村域总用地比例()1村域总用地1721.44 100.00 2村屯建设用地168.80 9.81 3水域和其他用地1552.64 90.19 其中水域46.52 3.00 耕地1274.52 82.09 园地0.00 0.00 林地42.20 2.72 牧草地0.00 0.00 交通用地76.00 4.89 露天矿用地0.00 0.00 未利用土地120.00 7.73 六、村庄气候条件桂家村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年平均气温4.2-4.5C最高气温为33.8C;最低气温为-35.5C,年平均光照2618.5小时,无霜期最长155天,最短128天,平均130-135天左右。七、景观资源桂家村周边为耕地,外部景观条件较好。通过农业特色的种植、整齐的农田防护林等,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由于缺乏环境的治理,导致内部景观不佳,需要改善。八、村庄经济发展概况现阶段,桂家村的产业主要由种植业、养殖业构成。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大豆、大棚为主,养殖业以肉食鸡为主。2017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207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粮食总产达1058万斤,畜牧小区建设和绿色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良好,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桂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其中,机动地收入5万元。九、村庄组织情况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6人。村委会由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等组成。十、村庄建设情况 村内现有小学、村部、卫生所、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广场。十一、村庄发展过程分析1、优势:村庄交通条件便利黑大公路东西贯穿通过,绥满高速在桂家村设出入口,且以有机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较好,村庄未来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发展前景较好。2、劣势:村域内各村屯分布较为分散,大棚产业也停留在各自为战、生产销售的初级阶段,规模优势尚未形成。3、机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食品安全等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该类消费的主观意愿也不断加强。同时,无论从国家政策导向角度,还是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休闲观光农业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周边游、自驾游、亲子游等需求的不断扩大将会为桂家村带来无限机遇。4、需求:经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讨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对桂家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七个方面需求:(1)在农业建设方面,配套新型农业机械,实现机械化耕种;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推广先进实用的增产增收技术;加强标准良田建设,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2)在特色种植方面,改善产业现状,集中化、规模化、纵深发展。(3)在公共事业方面,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活动场所,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4)在环境建设方面,应用清洁能源,对现状厨房、厕所进行改造;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改善环境。(5)在对外交通方面,拓宽对外道路,硬化路面,方便农民出行。十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1. 村庄建设用地分散,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有待提高;2. 村内道路不够通畅,村内道路多为尽端路和丁字路;3. 农村旱厕、畜牧业养殖污染空气;4. 垃圾收集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容器,村内的空地就变成了垃圾堆,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5. 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土壤和地表水;6. 柴草垛随处堆放,玉米随处晾晒,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消防安全。7. 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去外地打工,导致农村出现“空心村”、“过疏化”问题突出,养老和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第四章 桂家村村域规划一、村域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一)村域规划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环城乡桂家村的规划编制,主要目标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和村干部的沟通,对道路、环境、广场、绿地、部分市政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对教育、医疗、产业布局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对村落的发展进行合理化的指引。至规划期末,希望桂家村成为一个环境整洁,村民和善,生活富足,特色产业独树一帜的村庄。2.社会发展目标2020年,总人口52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5.23%,预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70元,低收入人口比重15%,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幼儿入园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有线电视网入户率95%。2035年,总人口53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5.23%,预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20元,低收入人口比重10%,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幼儿入园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网入户率100%。3.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统筹安排和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对现有供水、和通讯系统加以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污水排放、能源供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系统。远期将实现村内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美,户外空间、公共绿地满足村民社会生活需求。村内道路铺装率100,主要道路安装路灯。4.生态环保目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农业和生态村建设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变粗放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走集约化、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当根据村庄资源环境条件,合理配置产业、人口等经济要素,引导村庄的合理布局与规模,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1)大气环境发展目标: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2)水环境发展目标:污水排放、处理得到有效规范和治理,规划期末污水排放达标率达100%以上。(3)环境噪声目标:居住区白天50分贝以下,晚上40分贝以下;商业区白天55分贝以下,晚上45分贝以下。(4)固体废弃物目标:实现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和无害化,规划期末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二)规划范围 本次村域规划范围为桂家村行政辖区,总面积1430公顷,包括前卡路屯、许家沟屯、南岭屯、罗家屯、桂家屯。二、预测村域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分布(一)村域人口规模预测2017年,桂家村总户数为1330户,总人口5179人,全村有劳动力3220人。桂家村历年人口状况年 份总人口20175179201653302015533420145329根据其人口发展规律,本次规划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桂家村村域总人口进行预测,该方法是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综合分析桂家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按公式推算:Pt=P0(1+r+s)t, 其中:Pt规划期人口 P0基数年人口 r自然增长率 s机械增长率 t规划年限以2017年的5179人为基数,考虑到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近期和远期自然增长率参照榆树市数据按2.5计算。同时,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就业人口、服务人口的吸引,导致人口机械增长的提高。机械增长率在普通预测水平基础上适当提高,按2计算,则未来桂家村的人口规模为: P2020=5179(1+2.5+2)2=5221(人) P2035=5179(1+2.5+2)15=5378(人)最后确定桂家村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5221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5378人。(2) 建设用地规模桂家村村域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86.47公顷,实际居住人口5179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66.96平方米/人。至2035年,规划村域范围内建设用地79.87公顷,实际居住人口5378人,则规划桂家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48.5平方米/人。三、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各村屯职能分工、确定重点发展的村屯(一)村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1、产业结构调整从桂家村的现状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稳定;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基本为空白。规划结合桂家村的实际情况,第一产业主要是将大棚种植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区,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和理念,提升产业的品质、规模、效益;第二产业方面,主要是依托第一产业,将农产品品牌化,并有计划的拓展农副产品。从无菌保鲜包装,到传统食品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等方面延伸,提高产业融合水平;第三产业一方面主要是依托升级后的产业规模以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市短期游、自驾游、周末游、亲子游人群,利用第三产业充分将第一、第二产业加以融合。另一方面,接入电商、农超平台,将第二产业的品牌产品进行输出,扩大收益及品牌效益,实现良性循环。2、产业发展布局(1)第一产业以集中化、规模化、科技化、高效化、安全化为原则,对现有农牧小区进行整合,发挥产业集中效益。基本思路为:依托前卡路屯周边已有大棚产业基础,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区,重点发展有机蔬菜、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依托王家屯周边已有的牧业小区,在许家沟屯、桂家屯、南岭屯围合区域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以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业为主。各产业区紧紧围绕各村屯,便于日常作业和管理。另外,应积极为农民提供技术保障,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2)第二产业结合自身优势,鼓励村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主要为农产品无菌保鲜包装、传统食品加工、特色食品加工、调味品加工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提升人均收入。主要产业用地布局依托黑大公路两侧,发挥交通运输优势,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加工运输、物流产业等。(3)第三产业规划中远期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桂家村第三产业主要是利用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业态吸引短期游、自驾游、周末游、亲子游人群。同时,利用电商、农超平台等对农产品进行输出。(二)各村屯职能结构规划优化村屯体系职能结构,明确村屯职能分工,提升村屯职能层次,促进村屯职能体系的多样化和综合化,使乡镇与村屯的职能联系更加密切,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村屯体系职能结构。按其职能层次,规划重点将桂家村分为2个等级:重点发展屯,控制发展屯(提升改善屯)。(三)重点发展屯-桂家屯、许家沟屯、南岭屯。桂家村内自然屯分布分散,且人均建设用地较高,结合产业规划及布局情况,将现状交通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人口集中的桂家屯、许家沟屯、南岭屯确定为重点发展屯,逐步提升其村容村貌、配套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等。(四)控制发展屯(提升改善屯)包括罗家屯在内的自然屯,因其规模较小、配套水平落后、区位条件一般,近期主要以提升改善为主。同时,以上各屯原则上应控制其新建、翻建以及主要配套设施的建设,该类项目向重点发展屯转移,以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使村庄发展趋于集中。四、村域道路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分布及规模(一)道路交通规划1.现状分析现状路网已初步形成,但红线控制不够,路面狭窄,断头路和丁字路较多,道路交通不畅。2.道路系统规划规划本着充分利用现状,改造旧路和开辟新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延伸,提高路面质量,明确道路功能,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保证道路顺畅、便捷、安全。桂家村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为黑大公路、绥满高速、村村通等,由主要道路延伸出去的次要道路和巷路将各家各户连接起来形成道路网。(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现状:桂家村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为村部、小学。2.规划: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在村部西侧新建一养老院,与现状诊所相邻布置。(三)基础设施的分布及规模1.供水设施规划 (1)现状桂家村村域现状各村用水均使用地表水,供水卫生条件存在隐患。(2)供水规划各村屯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源采用地下水。规划建设3处供水站,位于桂家屯、许家沟屯、南岭屯、罗家屯。建立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周围设10m防护绿地。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有碍水源水质的行为和建设任何可能危害水质的设施。2.排水设施规划(1)现状桂家村现状排水以明沟形式排放,脏水四溢,影响环境卫生。(2)规划规划桂家村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在前卡路屯北侧新建一处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为2000。污水管网以暗管敷设;雨水以明沟排放方式。规划近期雨水采用明沟排放,远期在主要道路采用暗渠排放,次要道路采用明渠排放。利用地形坡度就近排放。住户门口采取明沟加盖板,规划对现有明沟进行清理、改造,并清理周边垃圾,确保排水畅通和环境整洁。3.供热、燃气工程规划(1)现状各屯村民日常供暖和燃气主要燃料是以木材、秸秆为主。(2)规划规划近期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火炕、火墙供暖。规划远期村庄使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源、电能等新型能源供暖、供气。4.电力电信规划(1)现状桂家村村域内无二次变电所,区内有10KV供电线路。由环城乡变电站供给;通信线路引自环城乡电信局。(2)规划规划原则上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10km,提高末端电压,减少线路损失,区域内线路宜沿公路敷设,避免穿越农田,给机械化耕作造成不便。严格控制电网设施发展用地和线路走廊用地。规划期末各村屯全部通电话,并实现全部自动程控化,全村域电话达到90部/百人。五、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一)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环境与发展宏观综合决策机制;(2)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3)切实保证产业区和居住区的分离开发原则,有效控制生产各类污染源,以便使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得到有效控制;(4)近期使村屯环境品质明显改善,远期达到村庄环境美,生态条件优的美丽乡村。 2.环境保护规划 (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村庄大气环境治理力度,根据规划调整用地结构,控制大气污染源,鼓励用电、用气,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村庄大气环境质量近期达国家二类功能区水平,远期达到一类功能区水平。(2)噪声污染防治控制交通、服务业及施工噪声,建设绿色隔声屏障,各功能区达到相应标准。(3)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排放进行全面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村庄内水体近期水质达三类水质标准,远期达到二类水质标准。(二)空间管制规划村域空间管制规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种类型。划分原则主要考虑村域范围内土地使用类型及未来发展要求,规划通过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适宜种植业发展,为适宜建设区的发展创造条件(交通、市政、市场、服务等),规划引导、协调村庄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建设具有桂家村特色的新型农业化村庄。1.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指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规划划定的桂家村基本农田区域)。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主要是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景观空间,需要对建设活动进行限制的区域。主要指村域范围内的一般农田、设施农用地。这类地区一般都面临着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景观效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加以严格的生态控制和环境监管,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以及对景观建设的影响。在这类地区的建设要满足当地生态环境和塑造景观要求,并限制单纯经营性的开发建设,以满足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充分体现“控制和引导”的关系,限制其盲目建设。 3.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属于规划用地界线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桂家村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村庄现状已发展地区以及村庄周边未来建设发展所需控制的区域。六、综合防灾规划(一)消防规划1.规划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意识,积极消除火灾隐患,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发生。2.建设区消防分类根据村庄规划布局以及火灾危险性和消防重点保卫的需要,将村庄建设区用地划分为三类消防安全保护区,作为村庄消防设施建设规划的依据之一。(1)甲类消防安全保护区:村委会、卫生所和水源地。(2)乙类消防安全保护区:村庄的商业、服务业用地。 (3)丙类消防安全保护区:村庄居住生活区。3.消防规划布局(1)农村建筑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周边环境、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2)及时完善村屯内部的消防通道,道路间距不宜大于160m,车道的净宽、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严禁设置隔离桩、栏杆等障碍设施,不得堆放土石、柴草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取缔占道经营、停车、施工等违章占道行为,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3)村庄广场绿地、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等村民集中活动场地(室)、主要路口等场所应设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固定消防宣传点;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区域应设置防火安全警示标志。(4)充分利用村庄绿地、广场作为防灾疏散避难场地。4、建筑物消防规划(1)村庄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存放柴草等材料和农具、农用物资的库房,宜独立建造;与其他用途房间合建时,应采用不燃烧实体墙隔开。5、消防设施规划(1)在村委会内设立消防值班室,并设置火灾报警电话和值班人员,与榆树市消防大队设专线联系,并与环城乡政府、供水、供电、急救、交通等部门设专线联系。(2)在消防值班室内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消防斧、消防钩、消防梯、消防安全绳等消防器材。(3)村庄内采用消防、生产和生活合一的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不小于100mm;结合水源地做消防水池,尽可能布置在交通主干路两侧,便于消防取水和消防车通行。(4)加强消防供电、消防通风和消防通路建设,提高居民消防意识,实行责任制,落实到个人。6、火灾危险源控制(1)烟囱、烟道、火炕建设时,应选择不燃材料,与可燃物体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用石棉瓦、砖墙、金属板等不燃材料隔开。燃煤、燃柴草炉灶易飞溅火星或使灰烬跌落,柴草等可燃物距其较近易引发火灾,故做可燃物应与炉灶保持半径1米的防火间距。(2)室外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易燃、可燃材料堆场等,与这些场所的间距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 l.5 倍;室外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可燃屋面的建筑;室内电气线路的敷设应避开潮湿部位和炉灶、烟囱等高温部位,并不应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二)抗震规划1.规划原则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划区执行7度设防。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2.抗震规划(1)所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要满足抗震要求。(2)利用广场、绿地等宽敞地设置救护点和疏散场地,保障震期安置居民需要。(三)防洪防涝规划结合桂家村地形状况,防洪应与当地水域、农田水利设施统一考虑,建好雨水、污水排水管道,疏通村庄排水渠道,保证雨水系统安全通畅。在雨水汇集的低洼地设置抽水泵站,防治内涝。第五章 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一、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1 桂家村现状建筑大多较好,但房屋排列不够整齐,建筑外观表现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部分围墙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2 路边沟修砌不全,雨季村内排水不畅,局部地区形成内涝。3 村内空地、道路两侧绿化较少。现有的空地,多为废弃地、垃圾堆,无人管理。环境受到破坏,居民健康受到影响。4 村内集中活动用地较少,文化设施缺乏,村民没有集中活动场地。二、确定村庄建设规划目标及规划范围(一)、村庄建设规划目标把桂家村建设成为环城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样板,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推动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普及义务教育,健全各类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改善医疗保健水平,使全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二)、规划范围村庄规划用地界线划定的范围:桂家屯19.1公顷,许家沟屯45.6公顷,南岭屯33.9公顷,罗家屯11.8公顷,前卡路屯51.8公顷。三、村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的预测及用地指标的选择(一)、村庄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综合增长法,最后确定:桂家村前卡路屯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1936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1994人;桂家村桂家屯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579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596人;桂家村许家沟屯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1376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1418人;桂家村南岭屯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670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691人;桂家村罗家屯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660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为660人;(二)、村庄用地规模预测及用地指标选择1、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原则(1)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容量和布局,以求达到国家对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要求;(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节约用地,力求减少新增耕地作为建设用地;(3)满足村庄近、远期建设用地的实际发展需要;(4)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使各项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均衡、协调发展。2、建设用地预测方法建设用地规模计算需在村庄人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结合现状人均建设用地确定,协调村庄周边用地条件,综合解决各种可能的矛盾,最终计算建设用地数量。其直接预测可简化为公式:村庄用地规模预测的村庄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3、用地控制指标桂家村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86.47公顷,实际居住人口5179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66.96平方米/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偏高。考虑到桂家村未来村庄定位、经济结构的发展、用地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平衡政策管控与现实可能,确定人均建设用地为148.5平方米/人。到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以整治为主;到2035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四、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规划(一)用地发展模式1、发展用地选择基本原则用地决定着各功能区的规划布局,对各项建设的经济投入和经营管理有着很大影响。选择村庄发展用地应把握以下原则:(1)按照国家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合理控制各类用地规模,集约使用村庄建设用地;注重布局结构合理和功能配置的合理性。(2)确保村庄土地的有效供应,以满足规划期内村庄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中,优先保证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公园绿地等综合配套设施用地。(3)调整禽畜圈舍用地与居住用地相混杂的局面,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4)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2、用地发展模式的选择基于桂家村的交通和产业优势,充分把握用地发展原则,并从桂家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次规划突出“用地集约、布局集中、规模适度”的用地要求,采取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模式。对于现状建筑质量较差的民宅,采取原位置,原面积,原高度翻建。(2) 用地布局规划1、用地布局原则 (1)用地经济原则改变村庄传统土地粗放利用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建设相对集中,布局力求紧凑完整、节省工程管线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弹性原则合理组织功能分区、统筹部署各项建设,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留有弹性和发展余地。(3)环境优化原则充分利用村庄的水体、农田等良好的自然条件,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各项用地、保护生态、优化环境。(4)因地制宜原则有利于辅助一、二、三产业经营,方便居民生活,合理安排居民住宅、村庄产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突出桂家村的个性和特色。2、村庄建设用地规划规划以现状黑大公路及连接许家沟屯和桂家屯的道路为发展轴线,沿线布置各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其余居住用地呈组团散状式布置,总体形成“两轴、三心、两片区”的结构模式。其中两轴:依托黑大公路及连接许家沟屯和桂家屯道路形成的村域发展轴,沿线布置主要产业及配套节点、绥满高速东西贯穿村内、依托高速 公路出入口综合发展仓储物流产业。三心:重点发展的许家沟屯、桂家屯、南岭屯,是村域重点发展、提升、建设的村屯,不断完善其配套及综合发展水平。两片区:通过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形成的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区。包括依托许家沟屯、桂家屯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重点以休闲观光、田园体验等游览业态;位于许家沟屯、桂家屯、南岭屯围合区域的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重点以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业等生产项目为主。3、村庄住宅用地规划(1)用地现状村庄内现状居住用地占地为56.4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5.2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108.90m2/人,超出国家标准的上限。房屋多以平房为主,住宅建筑质量一般,基础设施水平低。(2)规划布局规划集中布局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45.40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56.84%,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84.41m2/人。4、村庄公共服务用地规划(1)用地现状桂家村公共设施现状有一个村部,一所小学,一个诊所及一座幼儿园。现状公共设施用地占地约0.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1.89m2/人。(2)规划布局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各屯至少布置小广场一处。规划村庄公共服务用地占地0.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3%,人均村庄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为1.82m2/人。5、产业用地规划在桂家屯村部附近、许家沟屯临黑大公路附近、南岭屯临黑大公路两侧规划部分仓储用地、工业用地,以满足未来发展仓储物流,粮食深加工及产业发展的配套需要。在南岭屯、许家沟屯、桂家屯规划国有建设用地用于仓储加工用途,同时保留现状粮食站。现状仓储、工业用地,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等。规划村庄产业用地占地面积24.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0.54%,人均产业用地用地面积为45.3m2/人。6、村庄基础设施用地规划在桂家屯、许家沟屯、南岭屯、罗家屯规划供水站4处,在前卡路屯北侧规划污水处理站一处,并对各屯道路进行拓宽、打通、修整。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总面积为6.69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8.37%,人均用地面积为12.4m2/人。7、农林用地对现有大棚、牧业小区等进行整合,在桂家屯、徐家沟屯、南岭屯周边分别形成两个集中的现代农业产业区,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规划农林用地(重点为设施农用地)面积为82.33公顷。8、产业布局调整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从黑大公路两侧国有建设用地(生产仓储)来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生产排污等方面。但由于该区域是以物流仓储为主、农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片区,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