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环境问题概述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解读1 结合典型环境事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搜集最新事实材料 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危害 3 通过新闻 网络查阅总结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演示结束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人类活动 其他生物 原生 火山喷发 地震破坏 结构和功能 次生 水体 噪声 资源 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荒漠化 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1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 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 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 森林的乱砍滥伐 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 提示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自然力引起的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经济 环境 资源 三废 高速增长 科学技术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2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 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 人口 资源 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从本质上讲 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 发展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欧洲 我国南方 水生生物 建筑物 氟氯烃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突发性 污染范围大 核泄漏 川东油田 3 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哪些人类活动造成的 全球变暖是如何引起海平面上升的 提示 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二是毁林 尤其是大面积热带雨林的破坏 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地区的部分冰川融化 加上海水受热膨胀 导致海平面上升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问题导思 1 工业生产和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一是过度索取自然资源 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 二是过量排放废弃物 使环境污染加剧 2 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人口增加 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扩大 生产和消费中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 3 除了工业生产和人口增长等原因的影响外 环境问题的产生还有哪些原因 提示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4 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 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思路点拨 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 结合图文资料 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解析 由于尾矿矿渣库在江河上游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本区夏季降水较多易发洪水和泥石流 滑坡等 一旦含有硫酸和铅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会造成水污染危及用水安全 所以必须加固尾矿矿渣库 兴修行洪通道 防止矿渣对江水造成污染 答案 潜在危害 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易发洪水 泥石流 滑坡等 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 其中硫酸 铅等 会对江水造成污染 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 加固尾矿矿渣库 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 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问题导思 1 全球气候变暖给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法国葡萄酒产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 全球变暖改变了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降水量增加会导致病菌和虫害蔓延 高纬度地区因为气温的升高 原来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种植条件发生了改变 气候变暖使葡萄的生长期缩短 营养成分蓄积量减少 品质下降 2 我国酸雨污染每年造成超过1100亿元的损失 试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提示 酸雨产生的原因是 人类在生产 生活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降水较多 危害主要有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 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3 为什么现在得皮肤癌 白内障等疾病的人增多 提示 由于工业发展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加 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4 亚马孙平原森林资源的破坏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 大规模毁林开垦不仅破坏区域自然景观 还会带来生态系统失衡 环境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2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 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 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 3 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 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 其原因是 治理措施是 5 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内蒙古地区 a 土地沙漠化严重 西南地区 b 酸雨严重 三大河流水质严重下降 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 a地区为我国内蒙古地区 由于气候干旱 风力作用强 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开垦及过度放牧 致使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而且在风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沙尘暴现象 b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丰沛 易产生酸雨 从图中可以看出 长江 黄河 珠江部分河段水质较差 其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发达 废水排放量大 答案 1 气候干旱 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垦殖 过度樵采 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 降水少 春季风力强 3 退耕还牧 植树种草 4 该区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 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且降水较丰沛易形成酸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或进行回收利用 5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流 图表展示 教材第9页图1 62001年我国降水ph等值线 解图精要 1 由图中图例可知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四川 重庆 湖南 湖北 江西等南方省 市 2 由图中可知四川盆地酸雨危害严重 3 我国北方地区重工业比较集中 酸雨反而不如南方严重 图表应用 我国四川盆地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a 盆地地形b 降水多c 有色金属冶炼d 能源以石油为主 解析 我国四川盆地空气湿度大 降水多 盆地地形 污染物不易扩散 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排放的酸性气体较多 燃煤量较大 答案 d 教材第9页活动 答案 1 酸雨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使土壤酸化 土壤肥力降低 导致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 影响森林生长 林木成片死亡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 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体健康 2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导致酸雨的产生 因此世界酸雨分布区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 工业发达的地区 世界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 北美洲和我国南方 2013 宁波检测 据专家预测 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 50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 回答1 2题 1 海平面上升40 50厘米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加剧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 滩涂面积减少 淹没部分耕地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 2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臭氧层破坏 森林被大量砍伐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 b c d 解析 第1题 根据题目条件 海平面若升高40 50厘米 则据图分析 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 加上海水盐度高 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 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 滩涂面积会减少 从图上看 海平面上升40 50厘米不会淹没农田 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 第2题 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co2增多是最重要的原因 导致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能燃料 燃烧时排放出大量的co2 另一方面 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导致吸收 固定co2的能力减弱 答案 1 a2 b 3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 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所给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 3 题 1 1998年以后 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 1998年以后 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 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 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 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 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e 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 简述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 1 题 由图示曲线的变化趋势 可读出酸雨出现的频率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但有波动 第 2 题 赤潮是由于水中n p等营养元素过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藻类过度繁殖 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过多的n p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和养殖业投放过多的饲料 肥料 第 3 题 结合甲 乙两图可知 该地区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答案 1 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 总体趋势上升 但有波动 2 bde 3 问题 大气污染或酸雨 水污染 原因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或人类生产活动 生活污水污染 或人类生活活动 农业活动污染 或农药 化肥过量使用 4 读我国轮廓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人为原因主要有 2 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 3 乙为低山丘陵地区 由于气候多雨 加之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 图中1 8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解析 从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来看 甲代表的地区应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 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处内陆地区 降水少 植被稀疏 人为破坏严重 丙位于四川盆地 环境问题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