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中国当代私人化写作的道德观念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导教师:三皇查墼壑单位:宦銎声型毽奎堂 论文提交日期:2 0 10 年0 6 月2 3 日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w r i t i n gi nm o d e m c h i n a 研究生姓名:刘佳 指导教师姓名:王立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包头0 1 4 0 1 0 ,中国 c a n d i d a t e l i uj i a s u p e r v j s o r w a n gl i d o n g s c h o o lo f h u m a n i t ya n d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b a o t o u0 1 4 0 1 0 ,p r c h 矾 独创性说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 签名:锄1 住 日期:坌业:么:2 弓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j 槛导师签名:蟛期:蔓生出 i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道德观念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在现代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 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 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亦即,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良好的 道德观念十分重要。 私人化写作作为9 0 年代出现的一个典型的文学现象,它所反映出来的道德观念代表了 当今社会的一种倾向性,即中国社会五千年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道德受n t 新的冲击,包括 个人主义、公开个人隐私、亲情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冷漠等现象的出现,社会道德呈现了 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而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多元化的格局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 念体系的确立。本文以私人化写作这一文学现象为例证,分析了我国当今社会道德观念的 变化,从而根据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建立怎样的道德观 念体系,具体包括应在我国社会建立以多维度的和谐人际观、阴阳互补与和谐发展的两性 观、利人且利己的双赢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道德观念体系。 本文由引言、正文( 共三章) 、结论三大部分组成。主要从人际观、女性观念和价值 取向这三个方面对社会道德观念进行分析。 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并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在 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创新点和写作逻辑。 正文第一章中华文明积淀下的传统道德观念主要从“仁爱 、道德约束的强大力 量、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概括。第二章私 人化写作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主要介绍了私人化写作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背景和对它 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私人化写作中所反映的人际观、女性观、价值观以及职业 观对传统道德观念构成的冲击。在与上一章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对比中,探讨当代社 会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三章新时期道德观念体系的建构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中 得到启发,为当今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一些见解。 结论部分是对本文的概括和总结。 总之,本文从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入手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形管问题,将其发散出来的 道德观念挖掘出来、予以评述,使人们认识到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建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私人化写作;道德观念;冲击;重新确立 , j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sak i n do fi n n e rl a t e mp o w e rt or e s t r a i np e o p l e sb e h a v i o r , m o r a lv a l u ei sp l a y i n g9 pm o r e a n dm o r gv i t a lr o l ei nt h em o d e mc o m p l e xa n dm u l t i p l e xs o c i a ll i f e g e n e r a ls e c r e t a r yh uj i n t a o o n c e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 , w h e t h e ras o c i e t yi sh a r m o n i o u sa n dw h e t h e ran a t i o ni sp e r m a n e n t l y p e a c e f u ld e p e n d st oag r e a te x t e n to i l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e t h i c a ls t a n d a r d so fa l lm e m b e r s w i t h o m c o m m o ni d e a lf a i t ho rg o o dm o r a ls t a n d a r d , t h es o c i a lh a r m o n yi su n a b l ei ob er e a l i z e d ”s o ,w ec a l l s e et h a tt h er e s t r a i n to fs o c i a lm o r a l i t yi s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t ot h eb u i l d i n go ft h ec u r r e n th a r m 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 7 p e r s o n a lw r i t i n ga p p e a r e di nt h e9 0 sa sa t y p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p h e n o m e n o n i tr e f l e c t st h em o r a l v a l u ew h i c hh a sr e p r e s e n t e dt e n d e n t i o u s n e s so ft o d a y s s o c i e t y ,n a m e l y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 s o c i a lm o r a l sf o r m e di nf i v em i l l e n n i u m sh a v eb e e nu n d e rv a r i o u s i m p a c t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p u b l i c i z e di n d i v i d u a lp r i v a c y , d i s s i m i l a t i o no fa f f e c t i o n , t h e ,i n d i f f e r e n c eo f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n ds oo n 1 f 1 1 es o c i a lm o r a l sh a v ep r e s e n t e d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c h a o s h o w e v e r , t h en e w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m u l t i p l e xp a t t e r ni 1 1 e 、,i 协b l yr e q u i r e t h en e wm o r a lv a l u e sw h i c ht a i la c t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 m 珊sa r t i c l et a k e s p e r s o n a lw r i t i n g ,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p h e n o m e n o n , a sa ni l l u s t r a t i o nt oa n a l y z et h ec h a n g i n go ft h ec u r r e n ts o c i a lm o r a l s , t h u s d i s c u s s e sf u r t h e rt h er e f r a m i n go fo u rc u r r e n ts o c i a lm o r a l su n d e rt h en e wh i s t o r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 s p e c i f i c a l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m o r a l t v a l u e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硒a l t r u i s t i ca n ds e l f i s hw i n - w i ns t a n d a r d , t h e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o fm a s c u l i n ea n d f e m i n i n ee l e m e n t sa n dt h e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t h ev i e w p o i n to ft h em u l t i - d i m e n s i o n a l h a r m o m o u si n t e r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o u r s o c i e t y 砥sa r t i c l e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m a j o rp a r t s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t h em a i nt e x t ( a l t o g e t h e rt h r e e c h a p t e r s ) ,a n d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i ta n a l y s e st h es o c i a lm o r a lv a l u e sf r o mt h et h r e ea s p e c t sa s v a l u e o r i e n t a t i o n , t h ef e m a l et h i n k i n ga n d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v i e w i n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h i sa r t i c l e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p u r p o s ea n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i sw r i t i n g , s u m su pt h er e l e v a n t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a l s os u m m a r i z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w r i t i n gl o g i co f t h i sa r t i c l e n l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v a l u e su n d e r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t h ec h i n e s e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m a i n l ys u m m a r i z e s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v a l u e sw i t hah i s t o r yo ff i v e m i l l e n n i u mf r o mt h et h r e ea s p e c t sa s c o l l e c t i v ev a l u eo r i e n t a t i o n , t h ef o r m i d a b l es t r e n g t ho fm o r a l r e s t r a i n ta n d t h eb e n e v o l e n c e n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t h ei m p a c to f p e r s o n a lw r i t i n go i lt r a d i t i o n a l m o r a lv a l u e s ”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p e r s o n a lw r i t 堍,t h i sl i t e r a t u r ep h e n o m e n o n , i t sb a c k g r o u n d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n dd e f i n i t i o n , o nw h i c hi te m p h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t h ei m p a c t so ft h ev a l u e s ,t h ef e m a l et h i n k i n g , t h e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v i e wa sw e l la s t h ew r i t i n gi n t e n t i o nr e f l e c t e di np e r s o n a lw r i t m g i ta l s od i s c u s s e st h e c h a n g i n go f t h ec u r r e n ts o c i a lm o r a lv a l u e si nt h ec o n t r a s tw i m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v a l u e s i i lt h ep r e v i o u sc h a p t e r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m o r a lp o n d e rt r i g g e r e db yp e r s o n a lw 五t i n g ”i sm a i n l y i n s p i r e df r o m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 恤a b o v e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w h i c hp r o v i d e ss o m es i m p l eo p i n i o n s a b o u tt h em o r a lb u i l d i n go f t h ep r e s e n t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t h i sa r t i c l ep r o v i d e saf i n a lc o n c l u s i o na n ds u m m a r yi n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h l 晡e l , t h i sa r t i c l ec u t si n t of r o m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g l et o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i te x p r e s s e st h em o r a lv a l u e si nt h es i m p l ew a y ,w h i c hm a k e sp e o p l et ou n d e r s t a n da n da c c e p tt h e m e a s i l y ,t h u sc a u s e sm o r ep e o p l e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a n du r g e n c yo f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 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o c i a lm o r a lv a l u e s k e yw o r d s :p e r s o n a lw r i t i n g ;m o r a lv a l u e ;i m p a c t ;r e - e s t a b l i s h m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 要:i a b s t r a c t 1 1 第l 章引言:1 1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 2 文献综述2 1 2 1 私人化写作的相关研究2 1 2 2 文学与道德建设之关系的相关研究2 1 2 3 道德观念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2 1 2 4 女性主义角度的相关研究。3 1 2 5 存在的问题3 l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4 1 4 本文的创新点及思路4 第2 章中华文明积淀下的传统道德观念_ 5 2 1 以“仁”为本的礼仪之邦一6 2 2 道德约束的强大力量:6 2 3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7 第3 章传统道德观念的变迁在私人化写作中的表现9 3 1 私人化写作的背景。9 3 1 1 经济社会背景9 3 1 2 历史文化背景9 3 1 3 思想观念背景1 l 3 2 私人化写作的界定。1 1 3 2 1 涵义1 l 3 2 2 特征及代表作l l 3 3 私人化写作中突显的道德观念_ 1 2 3 3 1 人际的冷漠、扭曲。:1 2 3 3 2 女性的另类世界:1 3 3 3 3 个人化的价值取向k 1 5 3 3 4 作家职业道德的模糊1 6 第4 章新时期道德观念体系的建构。1 7 4 1 多维度的和谐人际观1 7 4 2 阴阳互补、和谐发展的两性观1 9 4 3 利人且利己的双赢价值观2 l 4 4 坚定的职业道德观2 3 结论j 2 5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一 参考文献:2 6 在学研究成果2 9 致 谢:3 0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康德曾说过: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崇敬,一是我们 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的道德观念。 可见,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 位。所谓道德,是以善恶来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真正能约束我们行为的,往往不是来自外界的条条框框的制约,而是来自我们 内心深处自发的善恶观念的束缚。而这种观念不是千古不变的规范,其自身也有发展变 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其表现之一,就是文学领域中私人化写作的出现。它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写作模式 开始由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向内心表达的重大突破。同时,不论是私人化写作本身,还是 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细节特征,都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体系构成了一定的冲 击。 1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把当代的文学视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领域相结合,从文学这一独特视 角,来挖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探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道 德体系的建构。 从私人化写作这一典型的文学现象出发,来研究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使本文 具有了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方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本文试图从当 今文坛的典型现象来剖析人们现实生活中反映的道德理念问题。这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容与文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把两个学科的优势内容加以整合,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 的尝试。它把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可以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另一方面,时代发 展到今天,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效应有好的方面,当然也会有些不利的方面,这就使几 千年沉淀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彻 底否定,应该根据中华民族自己的特点来取长补短,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建社会道德观念 体系,引导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意识形态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今后我国社会的 道德建设,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文献综述 1 2 1 私人化写作的相关研究 自从九十年代私人化写作兴起以来,一直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它进行探讨,从它出现 的那一刻起就倍受评论界的关注,尽管褒贬不一,但评论的热度却在不断升温。从轻率 的道德批评到理性的文本分析以及借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从对 单个作家的研究到对群体的把握,都己经渐渐趋向成熟与全面。其中主要汇集了以下几 种观点:一是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认为私人化写作中反映的悲观、压抑情绪主要来源 于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受挫;二是陈染认为“个人是人类的基本单位,精神的个人化程 度从某一侧面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她肯定了个人精神所具有的独特价 值;三是北京大学的戴锦华教授提出,私人化写作已成为多元文化景观和商品文化图景 的呈现,并且借用西方女性文论来对其进行解读,认为其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空间;四 是北京大学的陈晓明教授把私人化写作看成为当今文学写作的种革新,并从更为客观 的角度将其放在九十年代的多元文化格局中进行考察;还有吴亮、王纪人从“女性私人 化写作 的社会性进行反思,对其在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提出隐忧;而葛洪兵则是从它的 身体性进行思考。 1 2 2 文学与道德建设之关系的相关研究 以文学为例证来分析道德观念的问题,势必要处理好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何西来、 杜书瀛编著的新时期文学与道德着重论述了新时期的文学与道德关系问题。在他们 的眼里,新时期文学之初,文学的复苏是和道德的复苏同时被提上日程的,二者相互影 响,相互渗透,相互为用。 新时期文学与道德正是从思想道德的角度 对近二十年 来我国的文学状况所作的反思,也可以说是一种专题性的归纳。它从文学必然承载的认 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对新时期文学在振奋民族精神、优化 社会风气、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境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客观冷静的审视,对其中的 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的考察剖析,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 的崇高使命进行了思索与探究。作者在书中还特别提出了文学审美的“道德中介作 用 ,并且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引出例子来证明这种中介与转化作用。对转 型期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道德现象,作者虽然有所提及但是并没有做深入的论述。 1 2 3 道德观念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阐 述了义利观、公私观、贫富观、价值观等主要道德领域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道德观念变 化呈现出道德主体个性化、道德取向功利化、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道德目标原则现实 化等特点,分析了道德观念变化的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认识导控、 目标导控和教育导控等对策和措施。主要著述有吕世荣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 究、马先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们道德观念的更新、申丽华、陶笑眉的道 德的困惑与求索、董承耕的论转型期思想道德建设、唐凯麟的伦理学等。 此外,廖申白教授对有关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转 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与对策对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了较为集中的概括, 并基于此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社会对策。万俊人教授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之维提 出,公民美德是现代公共社会自证其善自证其政治进步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公民美德的 培育需要民主的制度环境、政治原则和精神支撑。同时,政府的意识形态引导和媒体的 责任担当,传统道德资源的汲取和学者的良知呼唤,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式和前 提条件。这对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有益的见解。李兰芬教授的论中国社 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一文中提出,道德修养与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 义的前沿课题。伴随人类生活公共化与异质化的演进,原本根植于同质性社会形态的中 国传统道德修养体系已欠活力,顺应现代社会异质化与公共化结构的转型之势,从封闭 走向开放,以建构一种合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语境的道德修养理论,是不能回避的 当务之急。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很多观点也都对道德重建给予论证,尤其是他的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以经济发展的结果引申出新道德观念的萌生,结合改革开 放以来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对道德问题进行例证的分析,用大家都认同的简单逻辑来 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是很有建设性的。这些都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珍贵 的参考资料和有益的借鉴。 1 2 a 女性主义角度的相关研究 , 宋建丽的改革开放3 0 年来中国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从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 介绍和引入、深化和发展以及若干实践主题的探讨等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 0 年来我国 的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提出,引起了 我们对传统主流政治伦理建构的关注。关怀伦理把两性的相互关怀作为政治伦理的价值 核心,它预示着在公共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是要理解我们是谁,要关注我们与他人的关 系,这一研究领域为女性伦理道德的发展构筑了新的平台。 1 2 5 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道德观念体系的重新确立势在必行。当然,有很多专家 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如何能让重新确立起来的道德观念体系像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传统的儒家思想一样深入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图以此为落 脚点,通过文学作品这种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形式,把通常以“言传 为主的理论知识以 “身教 的方式表现出来,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道德观念存在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并从心底里践行新的道德观念体系,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 环境。 1 3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具体与抽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大量挖掘文献资料,利用抽 象思维,使实证描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同时运用了辩证思维、文化比较、历史分析等 方法,积极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详实,论证有据,结论恰当。当然,对当 代中国道德体系的建构这样宏大、复杂的研究主题,本文的研究还略显浅薄。 1 4 本文的创新点及思路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本文着力挖掘以下两方面的创新点:一是文学与思想政 治教育的交叉结合。虽然两者都属于人文学科,但所研究的领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文 学作品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文学的内容也就相对主观、感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理论性较强,也相对客观和理性。将两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它们相互取长补 短,有效地加以整合。同时,为了与同类的文学评论相区别,本文把握了道德理念这条 主线来统领全文,以文学为佐证,深入剖析典型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二是站在女性 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看待、分析道德问题。这并不是强化女人的“第二性”的位置, 不是出于性别的分类和歧视,而是立足于人性的提升完善和女性的成长与解放这一女性 人文理想的价值立场。它能够超越时代、超越性别、超越实效性和功利性而具有长久的 人文价值。 每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之形成至少需要两个部分:传统的延续和现实生活的实际面 貌,这也成为本文的逻辑线索。以私人化写作为蓝本,由这两个方面入手,在传统与现 在的两相对比中分析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中华文明积淀下的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五千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孕育了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品质和性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道 德观念,也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 反映,是长期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 发展。曾有不少学者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巴比 伦、波斯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而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英国著名思想家罗 素在2 0 世纪2 0 年代对中国进行考察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正是中国的传统道德文 化的影响和中华民族的生活实践,使“四万万中国人汇聚成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坚忍 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刚强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应该说,这 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它不仅适用于过去和现在,也必然对未来社会的 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纵观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儒家为核心,释、道又各有分工和合一,甚至有宋代 皇帝宋孝宗认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斯可也。 - 不同的学派,产出了 不同的道德观念。但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正统思想的,无疑是自孔子开始不断发展起来的 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这是儒家思想的所谓“三纲领 ,意为“大人之学的道理在于领会、把握仁义 礼智等封建伦理之类的天理,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要修身养 性,达到把握仁义礼智等纲常名教的境界 。大学中还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从格物到天下平,是儒家所谓的“八条目”。这三纲 领八条目,建构了中国人特有的人生价值取向。它是传统中国文化中为了实现“内圣外 王 的境界而倡导的修养论,同时也强调了人伦道德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自天子以至 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可见,传统中国的认识重心在于道 德,在于用规范的力量约束身心。在这里,我想主要分析一下传统道德观念的以下三个 方面的主要内容,意在与私人化写作所反映出来的三方面道德观念上的特征形成对比, 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 徐柏才: 历史的视角,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再认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 0 0 6 年第2 期。 转引自陈泽环: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 0 0 8 年6 月。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以“仁 为本的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是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人伦 道德规范。作为主导伦理思想,儒家所倡导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恭敬等等道德 观念,已经随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而深入人心。广乎高明而不离乎日用,儒家 已经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孟子曾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的五伦,成为人与人相处的示范。 通过爱自己的亲人,由亲及众,到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而 互爱向上提升,成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 上) 的互助,由此再向上提升,就可以达到“大同世界。可以说,中国人是最尊重 亲情伦理道德的,中华民族的礼节和规矩也是最名目繁多的,比如像春节、清明、端午 等等节日,是为增进人与人之问和谐融洽的关系提供的有益的空间。 “仁者,爱人。只要具有仁爱之心,就能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亲人、朋 友、甚至陌生人,以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希望别人怎样 对待自己,也就以怎样的心去对待别人;自己不愿要的,就不加之于别人;自己希望在 社会上有所作为,也能够帮助别人有所收获:直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仍然 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作用。“远亲不如近邻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等等俚 语,仍在广泛使用,它构成了中华民族以伦理为基础、以礼仪为形式的思维行为方式。 它规范和约束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并以此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战胜一 切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而相比之下,西方社会就较 为松散。在海外用中文写作最著名的余英时先生就盛赞中国五千年儒家思想中讲究人际 的日常人伦,称它是有活力并且应该被继承的。优秀的道德观念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以 强有力的声音敲响了人们的心灵,具有了普世的价值。中华民族饱经忧患,但始终不可 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世代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 心灵深处凝结着正确的道德观念。 2 2 道德约束的强大力量 儒家向来强调“修身 ,通过严格的礼仪和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做到个人的 身心和谐,最终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的 崇高目标。为了能够“安身立命,儒家认为应当“君子慎独 ,意思是在没有外部压 力的情况下,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依然高度自律。这是对“修身”提出的进一步要求。 与西方“避苦求乐 的自然道德观不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重视培养内心的道德 精神,宁愿为精神之乐而不避物质贫困之苦和生理肢体之苦,甚至可以为他人之乐而不 避自己之苦。古语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肤”( 孟子告子下) 中国人把这些苦难认为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因此, 也就具备了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 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因而对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也有了明确的 认识。他们强调的是主张以道德规范和理智来约束欲望,克己复礼,甚至“穷天理、灭 人欲,反对惟利是图、片面追求物质欲望。从孟子的“舍生取义 到董仲舒的“正其 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重义轻利,认 为义是人类追求合理生活的原则,是合乎天心,顺乎民意,中乎物理的普遍精神。这是 几千年来积淀在人们心目中的标尺。 经过历史的积累,女性的伦理道德体系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贞节柔顺、忠孝大义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体系的两种基本类型“贞节 表 现的是与丈夫的关系,“柔顺 规定的是对家人的态度,“孝是对长辈要遵从的规 则,“忠是对她们臣民身份的认可与规范。可以看出,妇女道德的构成,主要依靠的 是她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诸种关系。同时,“三从 (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 子) 确定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确定了女性在家庭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妇女道德形成了从文化规约、社会家庭强制,副日常生活渗透 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保证了它的稳固性和实践性。它所包含的道德精神是克己无我、勤 力奉献,其价值标准不是针对女性自身,而是男性,即以夫、子来衡量体现女性作为 妻、母的作用。在这种道德体系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中,“贤妻良母也就成了女性自我 完善的尺度。 , 古代社会所建构的女性道德体系,不论是在以前还是在当代,都起到了很好的规范 作用,使两性的思想和行为有了正确的导向,能够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 有违伦理道德的。只是在古代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使女性有了太多的精神束缚。 2 3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以个体对集体的服从为价值导向的。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既 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这意味着人既有自身独特的利益需求,又承担着集 体、社会的责任。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性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处于优先于个体性的地位, 社会的存在决定了个体的存在,个体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利益只有在社会 中才能得到满足,个体的价值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对于个体和集体的这种关系, 儒家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宗法制度极其稳定和牢固这样的社 会现实,深刻地认识到,个体的一切发展都要与集体的利益相融合,都要服务于集体的 发展。任何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个体行为,无论它对个体有多大的益处,最终还是会被淘 汰。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正是秉承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儒家才建 构起这种集体重于个体的道德观念。这也使中国传统政治秦汉以后始终沿着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运行轨道前进。它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秩序,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 长的民族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导历代中华儿女积极入世、关心民生,在改 造现实、维护国家利益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 光荣传统。从文天祥、岳飞到孔繁森、焦裕禄,无数慷慨悲歌之士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 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正是他们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传统道德观念的变迁在私人化写作中的表现 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 展状况,还可以展现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面貌。它能够凝聚为一种感性的 力量,使理性而晦涩的深奥道理还原为人们最直接的认识,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用马克 思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本身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而人类史不外是一部物 质生产史。这一新的历史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与传统的文学观念有原则性的 区别。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认为,文学艺术如同宗教、法律、道德和科学一样,“不过 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因此,只有首先从生产 实践的观点出发,把文学艺术放在物质生产过程和由其决定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才能 解释它的起源、它的发展的规律性、它在统一的历史过程中的兴衰变革。这使文学反映 社会现实具有了理论的说服力。 3 1 私人化写作的背景 3 1 1 经济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家宏观方面的体制、 机制到人们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留下这种巨大变化的印 记。市场经济的春风启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命力,它从根本上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物质生产方式的弊端,使利益和成果不再是五六十年代时的平均分配,而成为公平竞争 环境中的个人追逐。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得到更多的财富,这成 为全社会在物质领域方面完成跨越的推动力。9 0 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放弃舒适工作而投 。身到商海中的人们,正是市场经济带给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个人主义、“拜金 主义”盛行,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利己意识和金钱意识。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