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由于一些上市公司不注意自律,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 理、利润操纵,使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跌到了谷底。目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选择 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 ) 、不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会计 政策。2 ) 、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公司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所以 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是因为会计政策选择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出发,得出我国近几年关于会计政策选择 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结合现实情况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目的 是为了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根源,并根据我国国情给出规 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文章先挑选现在最典型的会计政策选择模式分析它们产 生的经济后果。接着,分别从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不 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我国的会计制度的制定缺乏充分博弈,而且执 法力度又不够,没有相应内部制度对它进行补充和配合;我国的产权结构导致国 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流通股股东权利形同虚设;中国特有的证券 监管体制、公司治理结构等使得在国外能起作用的报酬契约、债务契约、政治契 约作用十分有限。文章还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政府、其 他公司、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之间的博弈关系,最终的会计政策选择的作 出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这些研究都为后面的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奠定了理论 基础,文章从会计宏观调控、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博弈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a b s t r a c t 田地i n d e xo fs t o c km a r k e td r o p p e dt ot h eb o t t o mt o g e t h e rw i t ht h ec o n f i d e n c eo f s t o c k - h o l d e r s t h e s ed u et 0t h ep o o rb e h a v i o r so fl i s t e dc o m p a n i e s n e yu t h e i r f a v o r i t e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i e st om a n a g ee a r n i n g s ,m a n i p t t l a t ep r o f i ta tp r e s e n t , t h e s e w r o n g - d o i n g si n c l u d ec h o o s i n ga e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i e sw i t h o u tf o l l o w i n gt h ea c c o u n t i n g g u i d e l i n e sa n da c c o s t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 c h a n g i n g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i e sc a s u a l l y 1 1 拉b a s i c i e a s o nf o rt h e s ei sb e c a u s eo ft h ee c o n o m i cc o n s e q u e n c e so f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y c h o i c e o t h e rs c h o l a r sh a v ed o n em a n yv a l u a b l er c s e a r e l a e si nt h i s l d b u t1 1 1 e yd on o t h a v es y s t e m i cs u m m a l j t 蜥o na n dh a v el i t t l er e l a t i o m h i pw i t h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 啊1 e p u r p o s eo ft h i sp a p e ri sa n a l y z i n gt h er p a t s o no fm a l - e l a o o s i n go f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i e s a n dp u tf o r w a r ds u g g e s t i o n st oc u r bt h i s i r e n d u s i n g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 e o n o m i e s , p r o p e r t ye i g h t se c o n o m i e s ,c o n l r a e te c o n o m i e s 嬲i t st o o l s , t h ep a p e rf i n dt h e r e a s o l l sl y i n gb e h i n dm a l - e l a o o s i n go fa , = o u n t i n gp o f i e i e s t h e ya r e 鼬f o l l o w s o u r a c c o u n t i n gg u i d e l i n e sa n dp r i n c i p l e sl a c k 劬g a m e - p l a y i n g t h ew r o n g - d o e r s d i dn o t h a v ee n o u g hp u n i s h m e n t t h e r ei sl i t t l ei n t e r n a lc o n t r o li nt h ei n d u s t r ya n di nt h e c o m p a n i e s m o s to fs h a r eo fo u rl i s t e dc o m p a n i e sa l em a i n l yo w n e db yt h es t a t ea n d c a n n o tb eb o u g h ta n ds o l d s oo t h e rs t o c k - h o l d e r sh a v en e a r l yn os u b s t a n t i a lr i g h t si n t h e s ec o m p a n i e s c o n t r a c t sd on o tw o r kw e l ld u et oo u r p e c u l i a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s e r e s e a r c h e sl a yas o u n d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f o l l o w i n gc h a p t e r f r o m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g a m et h e o r y ,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m o n gm a l 3 a g e l - s ,s t o c k - h o l d e r s , a u t h o r i t i e s ,d e b t o r s ,c p a s ,a n dm a n a g e r si no t h e rc o m p a n i e s t h e ym u t u a l l yl e a dt o t h ec h o i c e so ft h ec o m p a n y i nt h ef i n a lp a r t , t h ep a p e ra d v a n c e sm a n yv a l u a b l e s u g g e s t i o n s0 1 3 a d j u s t m e n to fa c c o u n t i n gg u i d e l i n e s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c o r p o r a t e g o v e r n a n c ea n di n t e r n a lc o n t r o la n ds oo n k e y w o r d s - - a c c o u n t i n gp o l i c yc h o i c e ,g a m et h e o r y , 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 , i n t e r n a lc o n t r o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鑫壅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7 汤守红签字日期: 刀形年,月文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叁奎盘至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鑫鲞盘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杨守级 签字日期:m 年f 月如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7 磊f 月够p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 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会计政策的揭示中给出了会计政策的定义:“会 计政策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 序。”本文所指的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 一般 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 ,根据特定主 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 分析,所选择的各种程序、方法的总称。本文主要研究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及 研究如何规范这一行为。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所说:“倘若使用了不恰当的会计 方法,就可能将投资者引入歧途,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会被错误地配置。如果 说财务报表是一种资源分配的手段,那么,相互对抗的会计方法的滥用就会导致 在整个经济中效率不高地分配投资资本”,所以必须讲求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公允性应符合合法性、合理性、可比性、谨慎性等 方面的原则) 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不规范的会 计政策选择使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 金而出现“贫血”,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 如果说2 0 0 1 年平均市盈率6 0 倍是价值被严重高估,为何4 年熊市之后的今 天,市盈率已经不到2 5 倍的市场仍然跌跌不休? 正是由于一些上市公司不注意 自律,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使投资者对股 市的信心跌到了谷底。目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选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 ) 不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2 ) 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 从2 0 0 1 年年底开始,西方一系列会计丑闻频频曝光,美国的石油巨头安然 公司、通信巨头世界通讯公司、办公设备巨头施乐公司、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军 工巨头诺思罗普公司和法国的威旺迪公司等国际大公司由于假账丑闻纷纷落马。 2 0 0 1 年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打假”年。不仅上市公司,非上市企业也是 充满了“黑洞”,2 0 0 0 年国家审计署对1 2 9 0 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 况审计后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实的企业占6 8 ,有虚盈实亏的、有虚亏实盈的, 各类违纪问题金额高达1 0 0 0 多亿元。它们所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会计 政策选择。目前一些企业要求会计人员钻会计政策的空子,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 第一章绪论 蒙蔽投资者和偷税、漏税的目的。劣币驱逐良币,很多绩优公司都到国外上市, 使国内股市缺乏后劲。所以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 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领域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理论研究过会计政策选 择。他们研究的领域有:从各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会计政策选 择的经济后果,各企业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合于自己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 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税收筹划、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关系, 以及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实证研究。 1 2 2 国外研究成果 1 2 2 1 契约观与经济后果 公司管理当局之所以运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处理,是因为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通常在有效市场下,只要公司对其所运用的会计政策做出 充分批露,市场便会识破由会计政策变动所引起的盈余变化,并对之不做出价格 反应。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却最终会影响公司 股价。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就是所谓的“会计的经济后果”。经济后果归纳 起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涵:其一,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 息会影响各个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和既得利益;其二,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 含意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最早提出经济后果存在,且其观点被广泛接受的斯蒂芬a 泽夫( s t e p h e n a z e f f ,1 9 7 8 ) 在其一篇著名论文“经济后果”的兴起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 “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行为、政府、债权人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定义的本质在 于,会计报告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 些决策的结果。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不同的会计准则 及会计政策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失。“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是一种不通过 实实在在劳动就可以改变业绩的捷径”。因此,从本质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 果往往借助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为不同利益相 关者争取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 第一章绪论 会计政策之所以会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经济后果,主要是公司赢 ;f ! j 常被用作制定企业各种契约的依据。因为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 字还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不同的数字将会有不同的影响。w a t t s 和z i m m e r m a n 在p o s i t i v ea c c o u n t i n gt h e o r y 一书中用三大假设:分红假设、债务假设和 政治成本假设解释了经济后果出现的原因。 1 ) 补偿计划假设( b o n u ss c h e m eh y p o t h e s )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 会计程序,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2 ) 债务契约假设( d e b tc o v e n a n th y p o t h e s i s )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为避免违约成本,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 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 3 ) 政治成本假设设( p o l i t i c a lc o s th u p o t h e s i s ) 。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以避 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往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 博弈实现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w a t t s 和z i m e r m a n 以契约观赋予了会计数据新的 内涵:“那些有关产权和契约理论的文献认为,会计数据经常被用于各种契约( 债 务契约、管理人员报酬方案、公司章程及细则等) ,这些契约常常包括对各方行 为采取的各种限制,由于这些限制是以某些会计数据为依据的,因此产生了计算 和报告这些数据的需要( 也就是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在信息观看来,如果会 计数据与股价变动或股价的水平没有关联,那么会计数据就是无用的( 赵宇龙 1 9 9 9 ) ;而在契约观看来,即使会计数据与股价没有联系。但仍是有用的,因为 它在企业制定的各种契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一些没有 股价效应的非实质性( 指没有现金流量的影响) 会计政策的变更。 1 2 2 2 成本效益观 会计政策选择受会计准则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大 千世界无所不有,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倘若会计准则事无巨细充分完 备,其制定成本将是不可想象的。正是由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使得会计准则 的制定得以按照成本效益原则行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也是有成本的,相关性越 高的会计政策成本也越高,要满足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原则。 1 2 3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 第一章绪论 会计政策选择的可选择空问、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及其实证分析。 1 2 3 1 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产权结 构不合理;相关的会计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公司治理有待完善;缺乏 相应的内部控制。 1 2 3 2 会计政策选择的可选择空闻 1 ) 资产计价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 金流量净现值等。不同的计价基础会产生数额悬殊的资产账面价值。特别是公允 价值的运用给企业管理当局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 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2 ) 存货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等。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存货库存价值与发出存货成本,进而会对本期利润 与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影响更为显著。 3 ) 长短期投资的认定,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长期股权投资 的核算方法( 包括成本法与权益法) 与揭示。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是采取成本法还 是权益法对利润影响很大,不少上市公司就是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对其有利的核算 方法进行利润操纵以粉饰财务报表。 4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折旧期间和预计残值的估计。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 折旧方法的选择与折旧期间、预计残值的估计会对损益产生较大影响。 5 )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闻和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有预计使用年限、合 同规定的有效年限、法律规定的收益年限等。 6 ) 外币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包括汇兑损益的处理方法。 其中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有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和时 态法四种方法。 7 ) 开发成本以及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资本化和费用化,包括因借款 而产生的辅助费用的处理、借款利息、折价和溢价的摊销、汇兑损益的处理。 s ) 所得税处理方法的选择;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是选择递延法还是债 务法进行核算。 9 ) 长期工程合同收入的确认方法:全部完工法和完工百分比法。 1 0 )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准 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 第一章绪论 准备与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 1 1 ) 合并政策:某些子公司是否列入合并范围,合并前对会计报表是否以及 如何进行会计原则和政策的调整,是否对母子公司的物价变动进行调整以及调整 的原则和程度。 限于篇幅,此处只列举其中一部分。 1 2 3 3 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及实证分析 国内实证会计理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设在我国未得到证实,无论是 补偿计划变量、债务契约变量还是政治成本变量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均无显著 影响。 我国学者立足本国情况进行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 主要动机可以概括为: 1 ) 降低或推迟税收。我国的许多税种的计税依据是会计信息,因此,企业往 往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所谓的“合理避税”。 2 ) 获取荣誉、晋升官职。目前在我国,会计指标是评价和考核企业( 尤其是 国有企业) 管理者政绩的主要指标,因此,管理者更多地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 地位而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提高会计上的盈利水平。在上市公司经理阶层的产生 仍是行政性,或者从民间自然形成的经理阶层在产生之后即被“官化”的情况下, 就隐含着政府与企业经理人员之间的政治契约,政府以“控制权的回报”作为企 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控制权成为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一种激励手段,因此他 们会追求自身的政治前途,希望通过经营业绩( 如实现利税等) 来显示“政绩”, 而被提拔为更高一层的行政领导或者在政治上寻求“保护伞”,这就促使他们会 尽量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企业会计收益,出现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等现象。 3 ) 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我国股份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市盈率和每股 收益计算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市盈率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公司往往通过选择提 高每股收益的会计方法提高股票发行价格。 4 ) 获取配股资格。根据西方经典的融资理论啄食理论( m y e r sa n dm a j l u r 。 1 9 8 4 ) ,企业的融资顺序依次为;企业内部留存收益、负债、外部股权融资。但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方式和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导致上市公司形 成独特的融资偏好,配股成为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进行再融资的重要手段。我国 一级市场的市盈率在1 5 左右,二级市场的则在3 5 左右,按3 5 倍的市盈率计算股息 率仅为2 9 ,基本上都低于借款利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还可以采用种 种做法如推迟股息分配等,做到无股息或低股息的股权融资。在股市上进一步融 第一章绪论 资的低成本使上市公司可以很轻松地获利,股本扩张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也不构成 额外的压力。因而从每年的配股情况看,基本上只要符合规定达到配股资格的上 市公司都会申请配股,企业似乎有无限的动机从股市筹资,甚至某些不符合配股 资格的公司亦极力创造条件进行配股。我国股市监管政策的特点是依据上市公司 的经营业绩进行管制的,特别是配股政策则完全是依据公司业绩制定的,以净资 产收益率( r o e ) 作为执行配股政策的直接依据。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最初 有明确规定是在1 9 9 3 年1 2 月7 日证监委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中, 要求“连续两年赢利”,以后于1 9 9 4 年1 2 月2 0 日,1 9 9 6 年1 月2 5 日和1 9 9 9 年3 月2 6 日进行了三次变动,分别要求公司净资产利润率“三年平均在1 0 以上”,“每年 均达到1 0 以上”以及“三年平均达至u i o 以上,同时每年不低于6 ”。1 9 9 7 年上 市公司对r o e 指标的操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r o e 1 0 9 6 ,1 1 区间上的公司达 到2 1 0 家。1 9 9 8 年上市公司的操纵行为依然没有停止,r o e 1 0 9 6 ,1 1 区间上的 公司为1 9 3 家。2 0 0 0 年度r o e 分布图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配股生命线”从1 0 n 0 变化的结果,区间r o e 6 ,7 的上市公司达到1 4 4 家,大大超过了其他区间 的公司数,从而形成了类似于以前年度出现的区间r o e 1 0 9 6 ,1 1 上的峰值。通 过以上分析,可以推论:在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股权融资成本过分偏低 情况下,上市公司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的优势,达到证监会规定的配股要求 ( 即所谓的“配股生命线”) 会选择能增加收益的会计程序或方法来操纵净资产 收益率,我们称之为“配股生命线”契约假设。 值得庆幸的是,2 0 0 2 6 2 4 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 通知( 征求意见稿) 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 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 0 ,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 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的门槛,使恶性圈钱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扼制。 5 ) 避免惩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或出现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等财 务异常情况,公司将会被“s t ”处理,这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而上 市公司在面临被特殊处理时会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之。根据股票发行与 交易管理条例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 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所挂 牌交易。按目前情况,公司取得发行股票且上市交易的资格非常不容易,公司股 票上市后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是英大的损失,而且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 贵的稀缺资源被白白浪费掉,所以公司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选择来避免 惩罚。 第一章绪论 6 ) 操纵股价。上市公司的股价与有关各方的利益直接相关联:股价的上升, 说明公司价值上涨,从而能够提升公司的形象;股价的上涨会给公司管理人员、 公司职工以及持有公司股票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因此他们手里持有大量公司 发行在外的股票。于是,在证券市场上,公司常常与券商联手操作、坐庄,公司 出消息,券商托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根据需要选择会计政 策,甚至不借采取违规手段,在年报、中报中“做出”较高的利润,或是中报利 润多、年报利润少,或中报利润少、年报利润多。 以上种种行为,无一不是上市公司为了逃避市场监管和实现于己有利的经济 后果、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博弈的 表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必将日益 增多,并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会计研究特别是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 课题。 1 3 本文的框架及结构 1 3 1 本文创新点 从上面所列举的国内外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可以看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研 究对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研究内容,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借鉴国 外的研究成果。我国近几年的研究确实有很多成果,但是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结合现实情况的深入研究较少。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而理论研究和法律法规制定 往往跟不上。本文的特点是挑选具典型意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模式举例说明其产生 的经济后果;从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并运用博 弈论模型分析在中国管理当局与股东、债权人、政府、其他公司的管理者、中介 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可利用各经济学的优势全面分析和 研究问题,实现对会计政策选择各利益相关方关系的全局把握;最后结合我国出 现的一些新情况重点从宏观调控机制、公司内部外部治理、内部控制方面分析我 国如何规范会计政策选择。 1 3 2 本文的框架及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本文 框架结构,提出本文的创新所在。第二部分是会计政策选择的一些理论问题,并 举例说明一些具代表意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模式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如减值准各的 计提、企业合并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等。第三部分从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从博弈论角 度分析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政府、其他公司、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之间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博弈关系,最终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各方博弈的结 果。这些研究都为后面提出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 文章从宏观调控机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方面给出了建议。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逻辑结构如图1 - 1 。 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j l 会计政策选择的模式 一- 爿燃i 及其经济后果 i 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 原因 土 一0 土 一 盘 契制 权约度 经经经 济济济 学学学 l i 、。一 ,、 会计制度制定缺乏充分博弈,执法力度又不够,没有相应内部制度对它进 行补充和配合;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流通股股东权利形 同虚设;报酬契约、债务契约、政治契约作用十分有限 i 管理当局和股东、债权人、政府、 其他公司、中介机构的博弈关系 l j i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产权结构 调整等方面的改善建议 lj 图卜1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逻辑结构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2 1 会计政策选择 2 1 1 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 从宏观上看:一方面,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政策选择的运用跨越国界、 地区和民族,传递着可比性经济信息,具有技术属性;另一方面,会计政策选择 又受到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特别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差异,具有社 会属性。如在判例法和成文法下,会计政策选择从由会计准则直接约束受制于法 律、法规和制度,会计的可选择空间有大小之别;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 会计政策选择的服务对象有多元化和一元化之分;在崇尚自由和基于保守的文化 习俗下,会计政策选择的开拓与服务领域有宽狭之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微观上看,企业间的差别更是显著,采用适宜的会计政策以配合其发展战 略和实际情况,尤为必要。如经济规模不同,会计方法可有简、繁之分;发展阶 段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可分别采用激进、稳妥战术;资本结构不同,会计政策选 择的服务对象要有所倾斜,等等。 2 1 2 不同利害关系者对会计政策选择有不同影响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企业选择不 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结果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会产生不同的利益 分配结果并导致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它本质上是一项社会经济、政治 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契约安排。 不同利害关系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完全相同,对会计政策选择也产生着不 同的影响。如同为投资者,大股东希求采取能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股东 财富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而小股东更偏爱能增加当期收益、以发放更多股利的会 计政策;债权人力求企业能遵守债务契约( 如保持适度的流动性程度) ,更愿企 业采用稳健性会计政策;税务机构要求采用能增加当期收益以便保证国家财政收 入的会计政策;监管机制为了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监管风险,主张缩小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而企业更多地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要求会计政策有 更大的可选择性。可见,会计政策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它承担着处理 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和分配经济利益的重任。会计政策选择只能是在“突出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重点、兼顾一般”的相对公平的原则指导下,立足于符合法律信息质量要求,达 到最能恰当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 2 1 3 会计政策选择遵循的原则 2 1 3 1 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 处理方法范围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 性。但是,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 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符合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 2 1 3 2 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但是, 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 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 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 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 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 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2 1 3 - 3 适用性原则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 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 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 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 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 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辨证关系。 2 1 3 4 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剐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 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 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 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2 1 3 5 遵守职业道德原剐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会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 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 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紧迫。 2 1 4 企业会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会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企业现在的需求也不损害企业以后 的需求。要维持企业会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保证企业会计政策连续 性,因为连续性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含义。没有企业会计政策发展的连续性, 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企业会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重视企业会计政策发展的整 体安排。发展不是企业会计政策的某一环节、某一方面的行为,而是影响企业会 计政策各因素协调并存与共同发展。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政策 选择时,要考虑所选用会计政策与持续性的关系,不仅要考虑企业当前的经济利 益,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其次还必须重视企业会计政策的协调性,使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变更和使用质量之间和谐发展。重视企业会计政策发展的 协调性,必然要求在会计政策的使用及核算应用中,洞悉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的 影响和作用,对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2 2 经济后果 2 2 1 经济后果的定义 威廉姆斯考特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不论有效市场理 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不论其是否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 , 都确实能影响公司的价值”这一观念。即从本质上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 更确有影响。而最早提出经济后果存在,且其观点被广泛接受的斯蒂芬a 泽弗 ( s t e p h e n a z e 丘) 在其一篇著名论文铲经济后果”的兴起中将经济后果定义 为:“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行为、政府、债权人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定义的本质 在于,会计报告能够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所做出的真实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 这些决策的结果。 2 2 2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还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常被用作 制定企业各种契约的依据不同的数字将会有不同的影响。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所谓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涵: 其一,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各个利益集团 的决策行为和既得利益( s t e p h e n a z e f f ,1 9 7 8 ) ,这一后果涉及到权益或公允 的问题。由于获取财务会计信息的能力不同,可能会造成拥有较多信息的投资者 以拥有较少信息投资者的财富损失的代价来增加自身的财富。 其二,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意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 值( w i l l i a mr s c o t t ,1 9 9 9 ) ,会影响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波动 其三,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限制了企业经营者 对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杜兴强,2 0 0 3 )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可能阻碍不受欢迎 的管理当局行为方式比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其四,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 局。 其五,财务会计信息还能影响投资在企业之间的配置。信息的披露可能改变 投资者关于与具体证券相关联的有关奖励和风险的信念。比如,与通货膨胀相关 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问题。如果会计主体对通货膨胀影响的信息披露失 败,那么,剔除其他事件,这种失败便很可能导致资源错误地向出现虚假会计盈 利的行业或企业集团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改变了投资者对 相关报酬和风险的理解,从而使投资者转向更合乎需要的投资机会。一般而言, 这种转移可能反映在新资本在企业之间配置的方式中。 其六,财务会计信息能影响所招致的累计风险水平和可能影响该风险在不同 利益关系人之问的分布状况。例如,针对道德风险问题考虑的投资者与企业管理 当局之间的激励合约,还决定了风险是如何由他仍共同分担的状况。与此类似, 赋予企业管理当局对不利后果的法定义务,可能影响管理当局在项目选择中进行 风险与激励之间的权衡,并影响市场中将来所发生的风险累计水平。 2 2 3 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管理当局关于确认、计量、报告过程的原则、方法、程 序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一般并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因而在 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下,应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影响资源配置。但完全 有效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相对成熟和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尚为弱势市场,而我 国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程度更低。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到公司的价值、公司的 股票价格、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正因为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所以管理 当局才会有做出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各利益相关方也会想法设法地影 响管理当局做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选择,可以说最终的会计成果是各方博弈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的结果,这种博弈的结果最终产生一种利益分配的均衡。 2 3 会计政策选择的模式 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 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a l e x a n d e r 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 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会计 政策选择的模式是在遇到某一具体的会计业务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 会计政策选择的模式主要包括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 择、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所得税核算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确 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长期债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应收账款计提坏 账准备方法的选择、外币业务中汇率的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收入的 确认、借款费用处理方法的选择、合并会计报表采纳原则的选择等等。基于会计 政策选择也可指业务处理程序等的选择,但本文不涉及此内容。 2 4 不同会计政策选择模式的经济后果 2 4 1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 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可供选择。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当 期利润和期末资产的计价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 出法会使库存商品金额比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大。因此,上市公司可利用存货计价 方法的变更调节利润,从而操纵会计信息。 2 4 2 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从加速折1 日法改为直线法以及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 或降低折旧率) 等,都会导致当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当期成本费用,从 而增加当期账面利润,高估资产价值。同时,由于降低折旧率不会增加所得税, 所以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变更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是上市公司粉 饰经营业绩常用的手段之一。这主要是由于:1 ) 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 费用中,折旧费用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变化对营业利润有显著的影响;而 且,这种影响具有杠杆作用或放大效应,折旧率较小的变化会引起折旧费用较大 的变化,这种杠杆作用在固定资产的比重高的上市公司表现得尤其突出。2 ) 固定 第二章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资产折旧受技术进步等诸多微妙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很容易为自己找到变更折 旧政策的理由。3 ) 变更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的操作方法简单,不必像资产重组那 样要经过烦琐的手续。 2 4 3 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的选择 上市公司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即使被投资企业不进行分 配,企业也可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情况,按投资比例计算投资收益、增加企业 当期利润总额。而税法上是按企业实际收到的红利的多少进行征税的。这样既增 加了利润,又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当期税负。 2 4 4 企业合并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2 4 4 1 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介绍 目前,国际上企业合并业务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两种方法。 1 ) 购买法 购买法适用于实质是购买交易的控股合并。这种合并是一家公司为了取得另 一家公司的控股股权,使用现金或其他资产,收买对方全部或大部分股权。此项 购买交易过程可视为被购买公司的所有者向购买公司出售其权益。他们为了获得 现金等资产而放弃原有的股票,在获得现金等资产后,他们不再是被购买公司的 所有者,也不是购买公司的所有者。这种合并行为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的方 式取得了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事项。 购买法视企业合并为购买全部净资产,从而改变了会计计价基础。购买法认 为,获得对方全部股权意味着控制权发生了变化,合并业务无非是一方购买另一 方的资产并承担其负债。应采用新的会计计价基础,对所获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 值入账,购买价格超过所获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如购买价格低于 净资产公允价值,则选择调整长期资产公允市价,调整后如还有差额确认为负商 誉。购买法下,合并当年利润包括企业全年利润和被并企业自合并后产生的利润, 合并前经营成果不需追溯重编。因此,合并前后的会计报表不具有可比性。 2 ) 权益联合法 权益联合法视企业合并为权益的联合。因此保持原有的会计计价基础,有些 合并业务被视为是两家企业所有权的联合而不是控制权的转移。权益结合法通过 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