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培训七年级上册,深圳地理学会伍树人,引导学生积极有效思维是教学的根本,QQ:1342070292,地理语言-要规范,初中地理教学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地理概念描述的专业性,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留下良好的学科素养。1.习惯上的错误:虽然看地图时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指示方向时不要说成“上下左右”。2.专业术语的运用:“降水”是水分以固态或液态形式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不能说成“降雨”“下雨”,更不能说成“落雨”。(霜、露不是降水)3.国家计量标准:“10”应该读:“10摄氏度”;“km、m、cm和mm”应读成“千米、米、厘米和毫米”;“g、kg”要读成“克、千克”。(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由全国人大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实行,现行生效版本为2015年4月24日修正版。.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地理概念-要精准,初中地理教学还要注意地理概念描述的专业性,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科习惯。1.容易混淆的概念:“地势”与“地形”、“天气”与“气候”不能相互替代。2.“方向”与“风向”的区别。3.“海拔”与“高度”;“温度”、“温差”、“均温”、“气温”、“热量”;4.“增加”与“增长”;“集中”“集约”以及“聚落”“聚集”的区别;5.“强度”“程度”“进度”“速度”的区别。,学科思维-多重复,地球运动是许多地理现象的基本原因:初中对昼夜更替是由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现象应当有觉悟。经过感悟和引导能明白昼夜长短变化是和太阳高度同步进而形成季节更替就是思维上的飞跃。这就要依靠我们在教学中多次重复讲解来达成。,地理事物形成发展过程前后顺序的承继性;因果关系中的相关性;应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中予以充分注意。,原理、概念表达的简洁性、正确性,结论的准确性尤其重要。在教学中要多次重复,让学生耳熟能详,在不断的重复中形成深刻的印记。,知识迁移不等同于复制,概念的掌握不等同于记忆名词。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学生迁移知识,理解概念。,地理老师写给同学们的几句话同学们好!你们从小学进到初中,学习生涯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你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都应该有所改良;你们的独立性、自律性应该更强;思维方式应该更丰富,思维的强度应该更高。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要力图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流畅、准确并富有哲理。学科作业是检验、提高学业的重要手段。为了减轻你们的作业负担,让你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我们编写了这本知识和能力训练。这些习题较好地符合地理思维的逻辑性,覆盖了地理课程标准但又尽可能不重复,会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地理的基本原理,而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不仅是为了掌握地理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思维提供载体。,为了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学习成果,老师希望你们掌握下面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背一背口到心到:各个学科的课本,尤其是其中的定律、定理、定义,还有那些世界名著,精练、准确、富有文采的语言,已经到了多一字则嫌冗长,少一字则欠准确的境界。这些字句值得我们去背诵,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简练有彩,使我们不致于“心中妙想口难言”。精确、简洁的语言是我们准确、迅速地思维的工具。看一看眼到心到:各种地图、简图、照片、符号、图表,通常是集多维信息为一体的传递形式,图形思维的效率高。认真读图,通过读图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记住更多的信息。能用图记忆的知识就尽量用图记忆。听一听耳到心到:上课时认真听讲,听老师怎样讲述课文,解答疑问,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方式;听同学们怎样回答问题,从中可以得到启发,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缜密,印象更加深刻。,说一说言出心到:积极响应老师提问,师生之间积极讨论问题,是激发我们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发言应该在脑海中预先组织,不靠文字提示,尽量简洁、流畅、准确地阐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做一做手做心到:做课堂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你集中注意力。但写笔记不是单纯抄老师的板书和课文,还要注意在预习时将一节课中学习的内容中最精练的语句以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既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供复习之用。做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做作业切忌拿来就做,应该先温习课本,整理笔记,回忆课堂所得,再用黑笔闭卷作业;作业有疑惑之处,可以先跳空,等作业完后再参阅课本和笔记用蓝笔补做;查对参考答案,认真听作业讲评,用红笔订正错误之处。这样作业,看似费时,实则省时,前面弄懂了,以后就越来越快。,想一想诸象在心: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口舌所说,下笔所写,都要用心想一想,在脑海中留下印痕。“眼耳鼻舌身”收集到的“色声香味触”等环境信息,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释,化作头脑中的意识(意),以此作为所学知识的印证。如果用你所学知识还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那就通过再学习去寻找答案,在探索中学习,在思维中掌握自然规律(法)。希望这本练习册能引导大家学好地理,并在学习中越来越聪明。伍树人2016年3月,看结构,读目录,第一、三、四节是以后学习地理乃至生活生产的工具。第二节是难点,但不是重点。,第一节是重点,但不是难点。第二节是难点,但不是重点。,本章四节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人口和人种是自然性,语言宗教是人文性,聚落是社会性。,发展合作是国际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介绍学习地理的作用。,介绍学习地理的方法。,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向学生叙述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而不仅是让他们记忆这个过程。,认识到地球是球形,才有可能让他们理解地球仪不过是地球缩小了多少倍的模型。同时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与后面要讲的平面地图相比,地球仪上表示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形状是最接近实际状况的。,不必超出课本,只讲古代人囿于眼界的局限,认为“天圆地方”,而近现代人通过各种方法,尤其是航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过程,重在认识过程和方法。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认识的结论不是重点。,能不能引导孩子们质疑:如果没有其他的认识方法,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定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吗?如果仅为证明地球的形状,他的航行方向合理吗?可能比让孩子们记住这个结论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将硕大的地球缩小,有利于我们观察地球的面貌、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做个小乒乓球地球仪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地轴、两极、赤道的认识。在教学中观察:将乒乓球缝合线当做赤道的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这种作法不容易为极点准确定位。多年来只遇到一个学生将缝合线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用一根细线平分找出中点作为极点。但学生认为赤道又不容易准确、美观地描画出来。经指导后,他做出了我教学生涯中所见到的最好地球仪。,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地球仪,纬线和经线经纬网:为地理事物确定坐标。,1.纬线和经线是人类依规则在地球仪进而在地图上画出的球面网络;并不存在于真实地面上;2.地球仪上的地图是七洲四洋面貌的真实反映,平面地图无论何种投影方式都有变形。,平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球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于180小于或等于360,将一个球面摊平必然会撕裂这个球面,形成一个完整平面,纬度越高拉伸越大。越是高纬地区在地图上放大越多。,以此说明为什么在许多地图上格陵兰岛看上去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在地球仪上却不是如此。,通过航海,人类最早认识到纬线和纬度。观测北极星(应是天北极!)的高度,就是观测地的大致纬度。,北极星:绕天北极逆时针旋转,角半径为59,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地球仪,纬线和纬度:赤道最长,是当然的起点:0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线,纬度越高,纬线圈越小,到南北两极,则缩成一个点:南北极点。纬度就是所在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从观测地仰望北极星(天北极附近)的地平高度h与相等,+=90=+,也就是:h=,即天北极的高度就是观测地的纬度。实际上,欧洲人在北半球航海时都是靠测定北极星的平均高度来确定船只位置的纬度的。,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纬线与纬度,纬度最早用于测量大地和航海导航。所以地理坐标的标记国际惯例是纬度在前。,0,90N,90S,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简单。两极由地球旋转所确定,对赤道有不同的表述:平分地球为南北两个半球;与两极距离相等点的集合;自转速度最快的纬线圈。是将地球形状看成是正圆球。是最准确的表达。但其他两种表达更大众化。,出于航海的需要,英国人最早对经度的确定花了不少力气。,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经线与经度,经线好画,经度麻烦。关键是以哪里为起点。,平时我们说的“经纬度”,且习惯地说“东经一百一十六度,北纬四十度”,书写时也写成(1162529E,395420N),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应该统一为纬度在前,经度在后。如北京的地理坐标应写作:(395420N,1162529E),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经纬网,经纬网是球面坐标系,与初中学习的平面几何有很多的不同。上课时不能讲球面坐标,但心中要有算计。,球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于180小于或等于360,难点重点-细剖析,难点突破,地球的运动,自转出昼夜,周期为1天。由此产生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方时及区时。不要说自转360,可以说成自转一周。(地球成为椭球体,高中还要了解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自转对日气温变化的影响有周期性。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太阳高度角和变化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示意图,同样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不同的面积上,单位面积所获能量也就不同,确定五带界线示意图,难点重点-细剖析,难点突破,地球的运动,公转定季节。周期为一年。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进而有了四季交替。(其他的意义超出了中学范畴),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地图三要素,比例尺:1.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2.数字式:11000003.线段式:最科学。注意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上的一段未必是1厘米。,为什么说线段式比例尺最科学?,印在地图上的线段,会因温度和湿度等原因随地图一同膨胀或收缩。,将1.和3.混同起来让人很担心!,难点重点-细剖析,掌握学习工具,地图三要素,方向:四面八方,风向:风吹来之方向,方向的确定:1.一般说来,太阳上中天的方向就是南方;2.北极星上中天的方向为北方;3.指南针最方便,但有磁偏角。东西向是相对方向;南北向是绝对方向。,掌握学习工具,地图三要素,难点重点-细剖析,关于基准方向的问题,地理学以正北为起点定方位角,如正北点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为270;炮兵也以正北点为0,由此顺时针分为4000个密位,我军155mm口径的榴弹炮的射程为55km,在以此为半径的这个圆圈上每个密位相差86.4m,误差太大,就在密位显微镜中用斜线分度法将每个密位再分成十份,炮弹落在头上和离目标不到10m差别就不大了。天文学以正南为起点定方位角,如正南点为0,正西为90,正北为180,正东为为270;这是因为天球坐标系统所需。,我们在量算地图上两点距离时也可用这个方法提高精确度。,要格外重视有关等高线的讲授和作业。这是从地形转化为地图的工具。教学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看到地形图就知道地形状况。,岛和礁的区别何在?,峰是点的概念;山脉是线的概念;山地是面的概念。而俗语“山”则是统称:山的斜面是山坡;山的最高点是山峰;山之分水点的连线是山脊;山之集水点的连线是山谷;山坡与平地交绥地带是山麓;众山群立谓之山地。,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训练,作业中一定要安排,让学生认真绘制,既有利于学生对地形起伏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从剖面图来判断地形地势。,2019/12/16,47,可编辑,2019/12/16,48,可编辑,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最要命的就是:“坚”胜磐石的大陆怎么只靠离心力就能“漂移”起来呢,上世纪60年代的“海底扩张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扩张线也就成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了。,天气和气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是两者的异同,这个比较简单;二是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的处理:不讲成因是死记,讲了成因又超出初中生“知道有什么就行”的目标。我们该怎么办?,强调“天气”是多变的,注意: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中的“午”是指地方时正午(不是北京时间),一般是午后2个小时出现一天中最高气温。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是指月均温。一年中出现的最高最低气温之差是极端气温年较差。,尤其要注意P54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以后逐月降水量图的绘制作业。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对此类图的认识更加深刻。,注意:1.气温分布有时间上的分布,既有冬夏之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也有月份上的不同。一般来说,月均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直方图)横坐标是从1月到12月。第一个判断就是:气温曲线向上弯的就是北半球;向下弯的就是南半球。2.气温分布也有空间上的分布。一般说来,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拔高度越大气温越低。故在纬度大致相同的地域,地势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见P56)。,要注意到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初中知道这个“有什么”就行,不必知道“为什么”。,世界年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不是“从赤道向高纬递减”。南极洲的气温最低不仅仅是它地处极地,北冰洋也处于极地。与北冰洋相比:南极洲是陆地,热容量小;没有暖流注入,与低纬地区少热量交流;海拔高度大;有冰雪覆盖,反射率高;终年烈风,散热快。,注意:最冷月均温是划分热量带的指标。0和15确定了亚热带和热带的界线。,高纬,低纬,熟制,三熟,一熟,耕制,冬麦夏粟,麦稻稻,稻稻稻,春麦,马铃薯,注意:量水器的口径远大于量杯。为什么?如果你们学校有传统型气象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三个降水集中地带:赤道带、北副极地地带,南副极地地带(多在海洋上。只有南美洲南端处于此带内);四个降水稀少地带:南北回归线地带和极地地带。,课本对主要降水类型没有明文划分,但要解释乞拉朋齐为什么是“雨极”却牵涉到降水形式。降水形式大致有四种:1.对流雨,赤道地区是成带状的对流雨,每天正午后两个小时为多;夏季午后小范围高强度降水也为对流雨;2.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分布在半山以上地带;3.锋面雨:冷暖空气交绥产生的降水,呈带状南北移动;台风雨:气流旋转上升(也可划到对流雨中)。,珠海、深圳一带地处五带中的热带,但我们又说这一带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是为什么呢?,课本上提到的亚热带气候有两种: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区别就是一个雨热同期,一个雨热倒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一般说来要大于温带海洋气候,但这还不够,还有降水分配和气温的区别:温带海洋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衡,气温年较差小,最热月月均温一般低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大,最热月月均温接近30。,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从热季最后一个月(5月)到雨季的第一个月(6月),降水量有明显的“跳变”,在第一迎风坡(孟买)和最高迎风坡(乞拉朋齐)上的降水量可超过600mm和10000mm(不要绝对化),是单月降水量最高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