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输教案学案一体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分析本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品味生动的语言。资料下载1作者介绍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d),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志,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大力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之说。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至于他提出的“非乐”,认为一切音乐都有害,应在禁止之列,则显然是错误的。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重视生产,初步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他探究了关于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并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命题。其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倾向,为墨家后学所发展。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道家并称“显学”。 墨家的主要著作为墨子。墨子简介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2时代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3名家品评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姜涛)整体感知1语知归类生字注音公输盘 bn 械 xi 郢 yng 文轩 xun 敝舆 b y 锦绣jn xi 短褐h 粱肉ling 糠糟 kng zo 犀兕x s 麋鹿m 鳖鼋鼍 bi yun tu 雉兔鲋鱼 zh f 楩楠豫章 pin nn y 守圉 y 诎q 禽滑厘g 楚寇 ku词语注释云梯之械:之,代词,这。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这句意思是:“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请献十余: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如动词,遵循道义。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决”。这句意思是: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特别敬意。义不杀少而杀众: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众,是指将要在楚宋战争中送命的士卒。吾既已言之王矣:“既”的意思跟“已”相同,复用为的是加以强调。此为何若人:何若,若何,怎样,全句是“这算是怎样的人呢?”必为有窃疾矣:窃疾,好偷的病,全句是“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臣以王束之政宋也,为与此同类:臣,墨子的谦称,以为,认为是。之,结构助词。与,介词,跟。此,指示代词。这两句意思是: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是跟那个有好偷窃的毛病的人一样的。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虚指。子墨子九距之:距,通假字,同“拒”。于墨子之守国有余:目,通假字,同“御”。虽杀臣,不能绝也:虽,即使。绝,尽。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通假字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挡。已持臣守圉之器。“圉”通“御”,防御。公输盘诎。 “诎”通“屈”,折服。古今异义的词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古义:粗布衣服。 今义:黑黄色。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古义:入侵。 今义:盗匪,侵略者。吾知所以距子矣。古义:用什么(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多义字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虽然。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即使。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喜悦,高兴。请说之。 说:解释。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为:给,替。必为有窃疾矣。 为:是。将以攻宋。 以:用。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认为。归纳“之”字在本课中的用法。子墨子闻之。之代词,代“这个消息”。愿借子杀之。之代词,他。宋何罪之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邻有短褐而欲窃之。之代词,代“粗布短衣”。荆之地。之结构助词“的”。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之结构助词“的”。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之无实义。特殊句式例解 “宋何罪之有?”,正确翻译是“宋国有什么罪呢?”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正确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夫子何命焉为”,正确的翻译为“你(有)什么见教呢?”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胡不见我于王”正确的翻译为:“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2理清思路文章外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最后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结局,脉络清晰。(解说:这幅结构图首先抓住文中的3个“见”字提率3部分内容,接着以双方斗智斗技中的关键词句显示各段主要内容,而后归纳各段要点,最后显示结局并评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便于学生借助结 构图,很快地回忆全文内容,形成整体印象。)3讨论解惑揣摩语气语意,体会本文生动的语言。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敬称对方为夫子,自谦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 “指教”。)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 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本文塑造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本文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是如何表现的?(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来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来“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来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来的侵略实质。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 (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弄清三点: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 郢( )舆( ) 犀( ) 兕( )糜( )鼋( ) 鼍( )鲋( ) 梓( )楩( )牒( ) 圉( ) 诎( ) .注意加点字在文中的读法。公输盘( )不说( ) 请说( )之 胡不见(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3.解释下列多义字。(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2)公输盘不说。 说:( )请说之。 说:(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为:( )必为有窃疾矣。 为:( )(4) 将以攻宋。 以:(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以:( )4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然后归纳“之”字在本课中的用法。(1) 子墨子闻之。之 _(2) 愿借子杀之。之 _(3) 宋何罪之有?之 _(4)邻有短褐而欲窃之。之 _(5)荆之地。之 _(6)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之 _(7)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之 _二、阅读思考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1)哪句话交代事情的起因?请在文中划出来。_(2)交代墨子匆匆行程的动词有哪些?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墨子怎样的心情和什么精神?_(3)墨子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是有仇人,要借公输盘的手来报仇吗?他这样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_(4)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他的“义”?_(5)墨子驳斥公输盘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_(6)“公输盘服”,他真的“服”了吗?取消了攻宋的计划吗?_(7)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是否就此罢休?_(8)从文中的对话,可以体现墨子语言的什么特点?_6. 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 狗窦入, 雉从架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八十始得归 松柏冢累累 不知贻阿谁 2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有多大?从哪一诗句看出来? _3主人公的家现在什么样?(用诗句回答) _4“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怎样?主人公的感受怎样? _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三、7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参考答案第十七课公输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yng y x s m yun tu f z pin di y q2. bn yu shu xn 3. 虽然。即使; 通“悦”,喜悦,高兴。解释; 给,替。是; 用。认为;4.(1)代词,代“这个消息”。(2)代词,他。(3)宾语前置标志,无意义。(4)代词,代“粗布短衣”。(5)结构助词“的”。 (6)结构助词“的”。(7)无实义。二、(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2)动词:闻、起、行、至;焦急的心情和不辞劳苦的精神。(3)否。墨子有意用这句话以及后面的“请献十金”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就使墨子能顺势说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这句话,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中,无法否认自己助楚攻宋不义。(4)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然后指责攻宋不仅不智,不仁,而且是更大的不义。(5)排比,好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6)没有真服,只是默认攻宋的“不义”。没有取消攻宋的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楚王。(7)没有,他穷追不舍:“胡不见我于王?”要求面见楚王。(8)穷追不舍,步步紧逼。6. (1)才, 坟墓, 赠,赠送 。(2)80岁。“八十始得归。”(3)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4)家中已没有亲人,主人公感到十分孤单。(5)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三、7(略)第十七课公输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一、1bn xi yng xun b y jn xi h ling kng zo x s m bi yun tu zh f pin nn y y q g ku2(1)“说”通“悦”,高兴。(2)“距”通“拒”,抵挡。(3)“圉”通“御”,防御。(4) “诎”通“屈”,折服。3(1)褐:古义:粗布衣服。 今义:黑黄色。 (2) 虽然: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转折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南宁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湖南女子学院《微积分B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学院《中国舞蹈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医学院《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25届普通高中第一次联考高三英语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2024-2025学年4月高三阶段性检测试题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第三中学2025年高考前模拟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二模)吕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设计
- 项目管理的角色与职责
- 如何进行植物的分株与繁殖
- 蛋白尿学习课件
- 电除颤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 《电子电工实习》课件
- (新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13a-7建筑物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囊萤夜读》-课件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临床应用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