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 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 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刁赫 7 年6 月,。日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的不断普及,在中国社会拥有最大受众群的电视 媒体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受众群体。 本文选取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分析,是因为该节目开办时 间较长,每年都在除夕之夜这个固定的时间段播出,这样有利于笔者对该节目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过程进行归纳与梳理。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 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二部分,以“解禁”为中心主题, 阐述了1 9 8 3 至1 9 9 1 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 突破了传统观念的禁锢,实现了一定意义的革新。第三部分,以多种技术形式 的应用为中心主题,分析了19 9 2 至2 0 0 0 年,春节联欢晚会在艺术表现形式不 断创新的基础上,注重电视传播技术的应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第四部分,以全球化的到来为中心主题,探讨了2 0 0 0 至2 0 0 9 年的 春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其特点。认为,需要确立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思 想教育形式。第五部分,通过与中国本土节目红歌会、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 乐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对比,探索春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 ,w i t ht h e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o ft v , t h et h i n k i n g a n da c t i n gp a t t e r no ft h ep e o p l ei sd e e p l yi n f l u e n c e db yt vt r a n s m i s s i o n ,w h i c hh a s ab i ga u d i e n c ei n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 a n d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v t r a n s m i s s i o ni n f l u e n c e df u l l - s c a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a u d i e n c ei na u n i q u ew a y t h ep a p e rc h o o s e s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f o r mo ft h es p r i n g f e s t i v a lg a l ae v e n i n g t h ep r o g r a mh a dh e l dal o n gt i m e t h es p r i n gf e s t i v a lg a l a e v e n i n gp l a y so ne v e r yn e w y e a r se v e i tm a k e sm es u m u pt h ev a r i a n c eo f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m i o n t h eb o d yp a r tc a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s e c t i o n s f i r s tp a r t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t c o n c l u d e s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 ,r e s e a r c ht h i n k i n g s e c o n dp a r tf o c u s e so nt h em a i n p o i n to ft h ec h a n g et h ei d e a i ta n a l y s e st h ep r o g r a m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f r o m19 8 3t o 19 9 1 t h i r dp a r tf o c u s e so nt h et e c h n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f r o m19 9 2t o2 0 0 0 t h e s p r i n gf e s t i v a lg a l ae v e n i n gu s e st e c h n o l o g y , w h i c hc a np r o m o t e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t oc h a n g e t h ef o u r t hp a r ti sf o c u so nt h e 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t od e s c r i b et h ec h a n g i n g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m i o n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t h el a s tp a r ti s a n a l y s i st h et r e n do f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b yc o n t r a s t i n gw i t ht h ev i e n l l ac o n c e r t k e y w o r d s :t h es p r i n gf e s t i v a lg a l ae v e n i n g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_ 。l 1 1 1 问题的提出一1 1 1 2 概念界定2 第二节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2 1 2 1 研究意义一2 1 2 2 研究思路2 1 2 3 研究方法3 1 2 4 研究中的凼难和可能的创新3 第三节文献综述4 1 3 1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背景分析4 1 3 2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特点5 1 3 3 改革开放以米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趋势分析7 第二章1 9 8 3 1 9 9 1 :解禁9 第一节乡恋9 第二节我的中国心:港台歌星接受邀请1 2 第三节小品登上大雅之堂1 4 第四节创新中的遗憾17 第三章1 9 9 2 2 0 0 0 :多种技术形式的应用1 9 第一节三地互传19 第二节一号演播厅。2 l 目录 第三节第四媒体“2 2 第四节访谈节目走上舞台2 4 第五节刻意追求形式美感2 5 第四章2 0 0 1 2 0 0 9 :全球化的到来2 7 第一节户外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英语大家说2 7 第二节民间艺术俏夕阳”2 9 第三节登上雅典舞台的千手观音”3 0 第四节利比罩亚歌手与爱尔兰踢踏舞”3 1 第五节灾难后的对话: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人性关怀3 2 第六节本土化与国际化一3 3 尾声:未来趋势3 5 参考文献3 8 致谢4 0 个人简历一4 l l v 第一章引言 1 1 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自从1 9 8 3 年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以来,该节目就在我国全民性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 育正是通过电视媒体,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当代的中国百姓的各种思想、文 化观念。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因此,春晚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和 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向受众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就是本文选择“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变迁”这一课题的出发点。 1 1 2 概念界定 1 1 2 1 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 以下简称春晚) ,是指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为庆祝农历新年 而播出的综艺晚会。如今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诞生在改革丌放初期的电视综 合文艺形式,已经成为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节同文艺大餐;成为所有 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 1 1 2 2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层、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 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们产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 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层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研究电视媒 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电视节目为载体,向人们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 引导人们的政治觉悟、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要。 第一章引言 1 1 2 3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方式。本文所研究的春节联 欢晚会中的节目中往往都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春晚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就是通过晚会中各种节目形式表现出来的。 1 2 1 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 2 1 1 理论意义 以春节联欢晚会为研究个案,通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发 展趋势等的梳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及电视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1 2 1 2 实践意义 探讨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表现形式与作用等,能提高电视 人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增强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 感召力,促进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的提高。 1 2 2 研究思路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可能的创新点,综述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化研究文献。第二部分,以“解 禁”为中心主题,探讨1 9 8 3 至1 9 9 1 年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第 三部分,以多种技术形式的应用为中心主题,探讨1 9 9 2 至2 0 0 0 年春节联欢晚 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第四部分,以全球化的到来为中心主题,探讨2 0 0 1 至 2 0 0 9 年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第五部分,通过对1 9 8 3 年以来春 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研究,预测未来中国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 治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 2 第一章引言 1 2 3 研究方法 1 2 3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研究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献,探究我国春节联欢晚会思想 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历程。 1 2 3 2 观察法 通过对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观看,观察每年春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点, 深入分析,并对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教育形式进行梳理。 1 2 4 研究中的困难和可能的创新 1 2 4 1 研究中的困难 如何选取春节联欢晚会的典型电视节目,展示我国各个时期电视思想教育 形式的特点,是本文的难点。 1 2 4 2 可能的创新 通过观察,总结出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历程。认为,1 9 8 3 至 1 9 9 1 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解禁”时期;1 9 9 2 至1 9 9 9 年,多种技术形式引 入思想政治教育;2 0 0 0 至2 0 0 9 年,开始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思想教育 形式。 第三节文献综述 探讨春节联欢晚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需要对我国电视媒体思想政 治教育形式变迁的相关文献作出总结。改革丌放以来,我国已有2 6 篇文章,研 究者们分别探讨了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背景、变迁的特点及趋势。 1 3 1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背景分析 改革丌放以来,我困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经历了从单- n 多元的变 第一章引言 化,其是电视人自身的努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此问,我国电视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背景分析如下: 1 。3 1 1 宽松、开放的政治环境产生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李立( 2 0 0 0 ) 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宽松、开放的政治氛围,推动着电视 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更新。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被视为 单纯意义上的“传声筒 了。它不仅要上传下达、沟通四方,而且要满足人们 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娱乐服务需求等等。1 1 3 1 2 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趋势。 吴家庆( 1 9 9 8 ) 认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浪潮,同样也极大影响着电视 媒体的改革,对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也起到了推动和 引导的作用。市场经济转型期教育形式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 体制方面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确立,迫使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断 超越自我,求变求新。从节目内容看,经济发展使电视媒体节目类型增多,其 教育形式也相应走向“多元化”。2 1 3 1 3 社会文化思想进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 邓敏( 2 0 0 7 ) 提出,改革丌放以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 个性解放,反对教化式的灌输,渴望平等交流。在这样的文化思潮下,电视媒 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悄悄发生着相应的变化。3 1 3 1 4 受众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邓敏( 2 0 0 7 ) 还提出,随着中国人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大幅提高,受众出 现分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好不同。 于是,随着电视节目类型的多样化,电视媒体思想教育也突破单一形式,走向 “多元化”,以此来接受观众的挑剔和市场竞争的选择。可以说,受众文化程度 的提高,欣赏品味的分流,是促使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直接外在 动因。 李口尴尬j 超越中固广播i 乜视学刊,2 0 0 2 ,7 2 吴家庆重新审视媒介生态理论青年记者,2 0 0 6 ,6 3 邓敏论中国l u 视节日主持人“角色”的变迁:l 硕i :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人学,2 0 0 7 4 第一章引言 1 3 1 5 电视媒介自身革新提供了技术条件。 蔡帼芬( 2 0 0 3 ) 认为,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具备 为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提供了技术条件。尤其是中国加入w t o 后,电视媒体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和制作方 式,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4 1 3 2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特点 1 3 2 12 0 世纪7 0 、8 0 年代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给中国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呈现如下特点: ( 1 ) 引进国外优秀节目丰富了思想教育形式 周全( 2 0 0 8 ) 认为,1 9 7 9 年1 月,我国电视媒体首次引入一批外国优秀经 典的文艺节目。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电视媒体丌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节目 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的变化既满足了观众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又 使其了解了国外的教育思想。5 ( 2 ) 电视节目的人性化程度提高 。 刘洁( 2 0 0 4 ) 指出,1 9 8 0 年7 月,电视思想政治教育节目观察与思考 开播。播音员出身的庞啸作为该节目被批准的出镜记者,最早被冠以“主持人” 称谓。该节目一改往日播音员口播灌输的教育形式,而是采用主持人生动讲述 的教育形式。节目主持人开始以个人身份出现在荧屏上,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 交流感,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人性化程度。6 ( 3 ) 使娱乐与教育相融合的形式得到了体现与重视 秦英( 2 0 0 6 ) 认为,1 9 8 3 年2 月1 2 同,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 欢晚会”,引发了中国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表达方式的重大变革。晚会融新闻 性、抒情性、娱乐性、知识性、民俗性、趣味性于一炉,为民族艺术和传统文 化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平台。春晚一改电视媒体注重舆论宣传与刻板 4 蔡恫芬传媒娱乐化的 会根源1 乜视传播,2 0 0 3 ,9 周伞中田i 乜视娱乐节日的发腱,变化及j l 影响防l 素: 坝i :学位论文 古林人学,2 0 0 8 “刘洁电视节目主持人武汉:武汉人学版社,2 0 0 4 ,2 5 第一章引言 教化形式的现状,使娱乐与教育相融合的形势得到了体现与重视。 7 ( 4 ) 引入国际先进转播设备 黄匡宇( 1 9 9 0 ) 提出,1 9 8 6 、1 9 8 7 年,中央电视台由原来每周固定几次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报道,改为开始租用国际卫星转发器,对国内外重要会 议及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现场直播。1 9 8 8 年,中央电视台又改用我国的通信卫星 进行直播。这种教育形式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电视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 效性、真实性。 1 3 2 22 0 世纪9 0 年代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点 ( 1 ) 个性化与明星参与的教育形式出现 9 0 年代初期,电视媒体主要采用明星参与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萧 盈盈( 2 0 0 7 ) 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相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 愈烈,电视媒体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1 9 9 0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j 下大综艺 栏目,采用主持人提出问题,明星嘉宾进行回答的形式。它集旅游风光、国外 风土人情、明星参与、思想教育和娱乐性于一体,开创了当时电视媒体思想政 治教育的新形式。s ( 2 ) 平民化的心态,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9 0 年代中期,电视媒体出现了谈话讨论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胡智峰 ( 1 9 9 9 ) 提出,以1 9 9 6 年3 月1 6 日丌播的实话实说为标志,电视谈话类 节目迅速崛起,成为各电视媒体竞相模仿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持 人崔永元以平民化的心态,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从根本上彻底颠覆了以往在电 视中常常运用的书面语言讲话模式。谈话类的教育形式,由媒体根据观众的兴 趣设置话题,展开讨论,真正实现了与观众的沟通、交流与互动,使思想政治 教育形式更加新颖活泼,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9 ( 3 ) 教育形式通俗化 高晓莉( 2 0 0 7 ) 认为,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也出现了谈话式的思想政治 教育形式。该类谈话节目内容涉及面广,有人生、情感、婚恋等等,它的表达 形式追求通俗化,没有一般谈话节目那么正式严肃,而是以即兴脱口秀、个性 化语境为出发点,以寓教于乐为目的。超级访问和锵锵三人行是这类节 7 秦英1 乜视综岂节日的发腱j 演变:【颀j j 学位论文】蛭南人学,2 0 0 6 8 萧盈盈中困综艺节日的脱念变辽及文化批判中固广播i 乜视学刊,1 9 9 9 ,l 9 胡智峰中固当代l 乜视脱念的演革现代传播,1 9 9 9 ,4 6 第一章引言 目的代表。加 ( 4 ) 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将游戏与益智相融合 9 0 年代末,电视媒体采用益智娱乐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贾秀清 ( 2 0 0 5 ) 提出,就在有些娱乐节目想方设法地搞笑以致落入俗套的时候,一种 益智类思想政治教育节目悄然升温。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益智与娱乐相结合 的教育形式,不是依赖大众明星所带来的明星效应,而是起用平民百姓作为除 节目主持人外的主角,以与观众互动问答的方式将知识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 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 3 2 32 0 0 0 年至今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点 实现表演、游戏、益智、闯关、煽情等多种元素的有效融合 张国涛( 2 0 0 5 ) 认为,到了二十一世纪,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 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与九十年代不同的是,真人选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成为了该时期教育形式变迁的标志。真人秀,主要采用“平民选秀的模式, 嫁接了真人秀与综艺节目两大节目类型的优势与特长,实现了表演、游戏、益 智、闯关、煽情等多种元素的有效融合。该教育形式与以往形式相比,具有零 门槛、平民化、原生态等特点,而且与观众的互动性也进一步增强。1 2 1 3 3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迁的趋势分析 1 3 3 1 体现民族特色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发展之路。 秦英( 2 0 0 6 ) 认为,中国加入w t o 后,境外媒体对我国电视节目市场虎视 耽耽。他们不仅带来雄厚的资金和优越的技术,更带来他们的传播理念、价值 观、审美趣味和民族秉性。把国外这些教育形式、教育理念搬到国内并不是一 定能获得成功,有时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立足本土,体现民 族特色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发展之路。 1 3 3 2 电视媒体应增强思想政政治教育形式的互动性。 张国涛( 2 0 0 5 ) 提出,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是未来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高晓莉我国i l 王视综艺娱乐节日的形态创新: 硕i j 学位论文 两北人学2 0 0 7 贸秀清娱乐:从功能到奉体一l 乜视节日类型构成要素分析现代传播,2 0 0 5 ,l 2 张固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现代传播,2 0 0 5 ,6 7 第一章引言 形式变迁面临的挑战。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比以往有更多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喜 欢在荧屏上注视自己,表现自己,实现自己。只有增强教育形式的互动性,才 能更大程度上满足观众参与的愿望,并且使教育效果更佳明显。 1 3 3 3 运用其他媒体丰富电视媒体的表现形式 曾丽清( 2 0 0 7 ) 认为,近些年来,电视媒体与广播媒体、网络媒体之间逐渐 形成了融合之势,消除了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如网络电视、媒体博客 等形式的出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以更完备的媒介去获得新的受众。 我国今后的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应更多的借鉴其他媒体的方法。b 综上可见,目前我国关于电视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的相关研究十分 丰富,这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笔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讨离 不开前人的研究。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人通过某一具体节目,来展示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变迁过程。笔者将以春节联欢晚会 为个案,通过对该节目的观察,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改革开放以来该节 目的思想教育形式的变迁进行梳理。 3 曾丽清媒介融合一网络时代l l 三视媒体的发腱之路: 硕j :学位论文 江两:南i 口1 人学,2 0 0 7 8 第二章解禁 第二章1 9 8 3 - 19 9 1 :解禁 1 9 8 3 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它是现代媒体和传 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此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很多事业的发展都比较 落后,包括电视媒体,屏幕上的节目数量有限,人们的可选择性很少,娱乐方 式单一,当时出现的春晚,让人们眼前一亮,通过春节联欢晚会,人们不仅看 到了丰富多彩的节目,也看到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明星,更让观众了解了全国 各地共度春节的盛况,它是一个窗口,一个传递信息的话筒。从此,这种欣喜、 期待让春晚迅速成为中国人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年夜饭”。 中央电视台最初创办春节联欢晚会的目的,主要是在春节期间进行节庆性 的联欢,并通过各种节目内容,交流和宣传国家与民族在过去一年里的巨大成 就,历数和展示各行各业在过去一年里的风云变幻。在营造辞旧迎新欢乐氛围 的同时,也契合着电视荧屏前亿万观众的节庆心理,激发着大家建设国家、振 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春节联欢晚会不仅仅是一台明星荟萃的综艺节目,它已经 成为一个宣传政治思想、传递民族精神的舞台。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 知道意义。因此,电视媒体通过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为广大观众传播正确的思 想观念,使他们能够在得到娱乐的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8 0 年代初到9 0 年代初的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不断翻新,使观众更新思想观念。 这一时期,春晚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的 禁锢。 第一节乡恋 1 9 8 3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胆采用现场直播与热线电话电播的方式,将禁 锢已久的抒情歌曲乡恋搬上春晚的舞台,成为了该年春晚思想政治教育形 式的特点。 3 0 年前,一首叫乡恋的抒情歌曲,在中国大地掀起了波澜,它被当成 了黄色歌曲,此歌的首唱者李谷一也被斥为“黄色歌女”。可是,这首并非直接 9 第二章解禁 表现爱情的“情歌 ,却成了中国社会打破思想禁铜的见证。 1 9 7 9 年1 2 月2 1 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插曲的录制现场。已是午夜, 录音室里灯光辉煌。导演马靖华焦躁地踱着步,片子的插曲思乡曲不理想, 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曲家张丕基此时正患重感冒,而且已是五议其稿,几 乎没招了。由于片子马上就要播出了,剧组人员连夜对歌曲进行讨论。最后, 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与当时的总录音师建议,词曲重写。于是,导演马靖华 留在办公室连夜赶写歌词。张丕基先回家休息。在1 2 月2 2 日早晨7 点,工作 人员将马靖华连夜赶写的歌词送来了。张丕基匆匆浏览了一遍,感觉很顺。这 一稿,把歌名改成了乡恋。表达了汉代女子王昭君离别故乡时对乡土的依依 恋情。张丕基越看越有感觉,曲子一挥而就。1 9 7 9 年1 2 月3 1 日晚上八点多,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片三峡好人,乡恋 这首歌随片以其播出。第二天,文汇报发出消息说,昨天中央电视台风光片 播出的歌曲十分优美,得到大家的喜爱。1 9 8 0 年2 月,乡恋入选北京人民 广播电台每周一歌。在那个电视上不普及的年代,每周一歌影响特别大, 乡恋因此一下子流行开来。 谁知,乡恋流行开来,却成了罪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初,港台流行 歌曲伴随着盒式录音带进入大陆。这些流行歌曲一反“高、快、响、硬”的特 点,使人们感到陌生,不习惯。再加上流行歌曲多表现了当时尚视为禁区的情 爱,与“革命意识”的灌输相距甚远,结果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弹。当时港台歌 曲的代表人物邓丽君,就受到了激烈的职责与攻击。“情操低下 、“亡国之音”、 “黄色歌曲”之类的帽子,都扣到了邓丽君头上。其实乡恋这首歌并不是 直接表现爱情的歌曲,但也被某些人归入港台流行歌曲一类,结果就可想而知 了。1 9 8 0 年2 月1 0 日,北京音乐报在第二版刊发署名“莫沙”的文章毫 无价值的模仿。文章说:“风光片三峡传说播映后,它的几首插曲在群众 中迅速引起较大的反响,对这些歌曲的创作者们的评价也产生了尖锐的斗争。 我觉得,其中一首情歌不论在艺术创作风格上火演唱风格上都是对外来音乐的 模仿,从艺术上说,是毫无价值的仿造品”。m 文中所说的“一首情歌”显然 指的是乡恋。从此,报刊上开始大量发表对乡恋的批评文章,在一年多 的时间罩始终热度不减。李谷一也从受人欢迎的“歌坛新秀”一下子变成了“黄 色歌女”。有文章甚至说她是“资产阶级音乐潮流和靡靡之音的典型代表”。乡 4 欣然李谷一首唱乡恋足怎样解禁的与代l 乜视,1 9 8 4 ,5 1 0 第二章解禁 恋处于一片批评声中。 1 9 8 0 年夏天,就在乡恋遭到猛烈攻击的时候,李谷一来到天津演出。 那天的节目单上没有乡恋。到谢幕时,观众们大喊乡恋。李谷一所到之 处,观众无不表现出对乡恋的热情。1 9 8 1 年除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春 晚会上,参加演出的李谷一事先听说邓小平同志会来观看晚会,她就与伴奏乐 队商定,小平同志- n ,马上起奏乡恋,她要把这首歌唱给小平同志听,让 他评评理。遗憾的是,那天小平同志没有来。当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出现时, 李谷一毫不犹豫地唱响乡恋,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1 9 8 3 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首次采用电视直 播与热线电话点播相结合的形式,让歌曲乡恋重新回到了舞台。 事实上,春节联欢晚会并非始于1 9 8 3 年,早在1 9 6 0 年就有了第一台春节 晚会,不过那时候,不叫春节晚会,而叫做“除夕晚会 ,时办时停。采用 的传输方式一直是录播。观众朋友在除夕夜观看的“除夕晚会”,其实是在除夕 前相当一段时间由演职人员假扮在除夕之夜编排制作的。当1 9 8 3 年黄一鹤接到 中央电视台领导下达的筹办春节联欢晚会的工作任务后,这位不寻常的导演立 刻把这项任务融入到他对事业不同寻常的态度中,从而使一台寻常的晚会从此 走进千家万户、变得不再寻常。春节联欢晚会的创作人员大胆借鉴欧美实况直 播的经验,把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办成现场直播、同步传输的形式,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现场直播的形式,使节目演出时间与播出时间共处于同一时间段 上,荧屏内外的演员、观众有着共时性的情感体验,使人们产生亲切感、参与 感。 现场直播需要做极其充分的播前准备,需要有极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更需 要晚会负责人有承担意外事故的勇气,而这一切1 9 8 3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剧组都 做到了。它一改以往录播节目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虚假过年感受,尊重亿万中国 观众,给老百姓创造机会共同参与到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并通过现场 丌辟四部热线电话进行点播,及时了解观众心中所真币喜爱的文艺节目。为了 使观众的真实愿望得以实现,由李谷一演唱的乡恋真的出现在了晚会上。 当年坐在春晚台下的观众除了英模、各行各业的代表外,主要都是参加晚 会演出的演员,李谷一也在现场。原本她演唱的歌曲中没有乡恋。但当晚会 的热线电话丌通后,点播乡恋这首歌的观众非常多。尽管春晚主创人员的 内心非常支持李谷一演唱这首歌,但却无权决定。迫于压力,春晚剧组只好向 第二章解禁 当时就坐在导播间里的广电部领导请示,可请示了几回都没有得到批准。当记 录点播人地址、姓名、电话的纸条堆满了好几个大盘子时,领导终于发话,同 意李谷一演唱乡恋了。当时春晚的主创人员都非常兴奋,马上请李谷一做好 准备,可忽然发现现场没有乡恋的伴奏带,最后还是一位春晚地工作人员 从家里取来的。 乡恋这首歌播出后,很多观众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包括演唱者李谷一 在内。这首歌曲终于在1 9 8 3 年的春晚上解禁了。这首歌所传达的那种思乡之情, 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乡恋的演唱不仅表现的是抒情歌曲的解禁,更传达 了对保守观念的突破,是从“文革 噩梦中醒来的中国人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 现场直播及热线电话点播这种最灵活、最直接、最新鲜的方式,使观众不 再是简单的与己无关的“观看”,被动地接受着媒体灌输的政治思想与观念,而 是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表达普通大众的意愿。电视媒体通过这样的播出形式 与节目样式,给予公民话语权,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在荧屏内外建立起双向交流的信息通道,极大地实现了 “联欢”功能的同时,帮助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能够认清“文革 时期的错误思想,客观地看待问题,使受众树立正确、客观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我的中国心:港台歌星接受邀请 1 9 8 4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非常令人难忘。香港歌手张明敏首次演唱歌曲我 的中国心登上春晚的舞台,成为了这一年春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色。 19 8 2 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 史,激起了香港著名作词家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 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并由张明敏进行演唱。随后,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作为专辑的名字出版,但并没有像公司预想的那样走红,销量不高, 社会反响也平平。香港人丌始称张明敏为“爱国歌手 ,在当时的香港, 这样的称呼带有讽刺的意思。 b 19 8 3 年,中国和英国就香港问题丌始正 式会谈,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做出了一个 大胆的试探,想请香港艺人来晚会上表演。1 9 8 4 年,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 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我的中国心,这一次的演出,使张明 敏走进了千家力户,使观众爱国情怀空前高涨,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 5 简洁我的中固心现代传播1 9 8 4 2 1 2 第二章解禁 与民族自豪感,让这首歌永远流传! 观众写到中央电视台的信有几麻袋, 当张明敏看到这些信的时候,目瞪口呆,非常兴奋。然后香港的媒介因为 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开始称他为“左派歌手 ,回到香港以后,处 境仍然没有什么变化。直到1 9 8 7 年,张明敏正式进军内地市场,他的个 人专辑在内地一出版就卖火了。 1 9 8 4 年这一年中我们国家面临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迎接中英双方关于香港 问题联合声明的签署,进一步宣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另 一件大事是当时正在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这一切无疑对本届晚会都将产生 重大影响。许多观众开始忧虑,这“一国两制”的重大国策,和春晚很难挨边。 这么一来,今年的晚会肯定又将是“硬邦邦 的。剧组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对 晚会的总体设计方案,立起来推倒,推倒了再想。经历了一段吃不下饭、睡不 着觉的“折腾”之后,终于,一个大胆的想法萌生了,就是把统一祖国、“一国 两制”的伟大构想引进到晚会中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港台同胞是 我们的亲骨肉,他们也可以来京城和我们共度佳节。可是在当时,人们又常常 把港台味儿当成“污染 的同义词,能否请港台演员上国家级的电视台还不能 确定。在请示电视台领导之后,领导以气魄和胆略坚定地支持了这一想法。 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取得的成功,使导演黄一鹤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 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声中,执导1 9 8 4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非黄一鹤莫属。春节 联欢晚会准备过程中,导演黄一鹤希望邀请港台演员上春晚进行表演的想法虽 然得到领导的同意,但香港那边的消息什么也得不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黄 一鹤与几个同事一起来到深圳。在到深圳的一辆中巴车上,司机从录音机罩放 歌曲给乘客听。先是些港台歌星的粤语歌曲,黄一鹤他们听不懂,后来突然冒 出了一首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其旋律和演唱者表达感情的方式,跟港台一些 歌手软绵绵的唱法完全不一样,洋溢着高亢激昂的阳刚之气。这就是张明敏的 歌曲我的中国心。但这盒专辑只有在香港才能买到。当时香港还属于英国 管辖,黄一鹤专门办了个边境证,到距香港最近的沙头角去找,几人转了半天 也没买到这盒磁带。一不小心,他们还过了地界跑到香港那边去了,却马上被 武警叫住了。后来,武警派人过去,终于在香港地界一个小摊的货架上发现了 这盒磁带。黄一鹤喜出望外,这首歌的词曲气氛非常符合他对1 9 8 4 年春节晚会 的总体设想。后经新华社香港分社一位工作人员多方联系,终于把张明敏找到, 并邀请他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第二章解禁 在1 9 8 4 年这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批港台艺员,让从十年“文革 文化洪荒中走出来的中国观众目不暇接、打开了眼界。在此之前,普通百姓只 是用耳朵“听”说过香港与台湾的一些歌星和演员,在这台春节晚会上,他们 却是用眼睛实实在在地“看”到了香港和台湾艺员的风采,真是令观众激动不 已。这在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尚很保守的社会氛围中,可谓石破天惊、出手不凡, 折射出春节晚会主创人员的勇气与开拓精神1 1 9 8 4 年除夕夜,五个小时演播下来,特别顺利,张明敏唱完我的中国心, 一位中央领导看了非常喜欢,马上给电视台打电话,要歌片和录像带。晚会结 束后,当黄一鹤从二楼导演台的梯子上爬下来时,场内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 泪流满面,大家搂在一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激情一下子得到了释放。 尤其是1 9 8 4 年正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蒸蒸日上、人们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 好年头。1 9 8 4 年的国庆1 5 周年阅兵典礼上,大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 的横 幅这是亿万中国人民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真实表达, 是抚平“文革”伤痕、精神上重获新生的中国人的集体心声。8 0 年代初,中国 人民的内心是火热的、充满激情的,改革丌放、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使每 个人得心中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改革开放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 对比,人们深深感到十年“动乱”给中国发展造成的严重阻碍,中国落后了, 一股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油然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 心头升腾。在这一氛围中,张明敏演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能够一炮走红, 就在于歌曲朴实的歌词唱到了人们的心坎上,正应和了人们振兴中华的内心渴 望,与观众产生共鸣,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首歌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 民的爱国激情。 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在一年中最重要的黄金时间段春节除夕之 夜把港台演员请到舞台上演唱,一方面,抒发了港台歌手的爱国情怀;一方面 改变了观众对港台歌曲的偏见,更加激发了受众的爱国热情,从而在中国大陆 掀起了风靡数载的港台歌曲欣赏热潮。 第三节小品登上大雅之堂 从1 9 8 4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丌始,小品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登上了大雅之 堂,成为了这一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另一亮点。 1 4 第二章解禁 小品原是戏剧教育和考核演员综合素质的一种练习形式。过去,小品是不 登大雅之堂的。1 6 小品从戏剧学院的课堂走上春晚的舞台,形成一个独立的 艺术品种,以其短小精悍、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喜庆火爆的特点在春节联欢 晚会中独领风骚,更是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一 一春节,晚会上的小品更是带着浓浓的民族情调、鲜明的时代色彩、喜庆的艺 术特色倾倒了亿万观众,充分显示出了小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在1 9 8 4 年春节联 欢晚会上,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条,以其活泼生动的表演让观众 笑破了肚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至此小品开始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登上春晚的大雅之堂。 吃面条能不能被观众接受,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就在当时的国家体 委一个食堂里,找体委的人当观众检验一下,好多运动员和领导都来了。当时 有个夸张的说法:节目演着演着,朱时茂一抬头,一看台下一个人都没有了。 过了一会儿,脑袋一个一个起来了,原来都捂着肚子笑弯腰了。检验的效果好 得让大家有点出乎意料,但剧组又开始紧张了,那个时代,这种艺术形式能不 能通过审查,谁都不知道。 到了大年三十,吃面条还在修改,最终通过 了审查。但黄一鹤临时忘了告诉陈佩斯、朱时茂,结果晚会开始后怎么也找不 到这两个人,原来他俩不知道节目能不能上,一直躲在角落里。黄一鹤找到他 们,说“节目能上,你们就按照审查时的版本演吧! ”吃面条演出后一炮 而红,也使得小品这个新品种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受期待的一道大餐。 广大电视观众之所以喜爱小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原 因: ( 1 ) 电视媒体的直观感受 喜剧小品是一种语言与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其搞笑幽默的语言以及夸张的 形体动作,通过电视媒体传递给观众,使观众的视觉、听觉得到了充分享受。 小品的取材来源于百姓的同常生活,增加了观众对小品内容的认同感,也增加 了受众对电视媒体传播内容的信任度。这样,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政治思想会很 快被观众所接受。 ( 2 ) 喜剧小品本身的魅力 “笑”是喜剧艺术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喜剧艺术总是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出 社会人生的真谛,得到某种真理的启示。而这其中的一切深刻思想都是必须通 6 耿文婷中困的夏【炊节备节联炊晚会审荚文化透视北京:文化艺术:l :版j :2 0 0 3 6 4 1 5 第二章解禁 过“笑声”来传达的,“笑”是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更是戏剧艺术的创作与结 构方式。创作者在创作相声小品等戏剧艺术的时候,一定要抱定“幽默 的创 作心态,在结构作品时一定要抱定“幽默”的方式方法。就是说,“幽默 的创 作手法是必须要坚持到底的。 虽然从戏剧的角度看,小品应当包括喜剧小品、悲n d , 品和j 下剧小品等各 种形式。但是人们新春佳节之际观看文艺节目,总期盼能从中找到快乐,而喜 剧小品就体现了这种需求的趋势。在喜庆、热烈的情节和氛围里,喜剧小品使 电视观众在笑声中摒弃了失望与颓废,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使人们在社会的变革中,及时化解消极心理,并将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传递给 周围的人们。 1 9 8 4 年以后,小品艺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营养评价方法试题及答案
- Starter Unit 1 Hello!Section A How Do You Greet Peopl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初一交通安全课件
- 服务业经营管理:全面解析与实战策略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8.2.1 解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成果转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严谨复习计算机二级考试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护理
- 《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全套教学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5:列表的概念
- 北师大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5.我是蒸煮小达人》说课稿
- 小学女生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五六年级(共14张课件)
- 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22
- 水泥标准培训考核2024
- DL∕T 5046-2018 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
- DL∕T 1084-2021 风力发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 NB-T47023-2012长颈对焊法兰
-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吊装施工技术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