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 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研究 专业:哲学、伦理学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 年级:2004 级 导师姓名:吴全兰 博士 研究生姓名:周 哲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展 的精神文明,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又要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的 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要坚持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两手抓,要坚持法律 建设与道德建设两手抓。在这个过程中,诚信伦理与契约精神的结合就在情理之中。 为了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资鉴,广大学人从各个方面对 诚信伦理和契约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学者基于自身的传统文化情结和自豪感,认为 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几大文明中,惟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不断;而在近几百年异军突起 的各色文明,有的已成夕阳丽影,有的渐趋衰微之时,中华文明的价值却日趋彰显,诚信 伦理因此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道德支撑;有的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借 鉴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西方“拿来”了契约精神;还有的学者认为应当 二者结合,中西贯通,主张将中国古代的诚信伦理与西方契约精神联姻。这些学者为了我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谓用心良苦,苦心孤诣。 笔者认为,各位学人的观点虽然见仁见智,但是难免一厢情愿:单纯的诚信伦理显然 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建设制度规范的需要,纯粹的西方契约精神肯定不足以填补人们心灵上 的空虚;二者的结合又往往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会造成掣肘。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现 实建设是必须立足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渊源之上的,一个国家的改革首先是对自己传统制度 的改革,只有这样,才是所谓的国家特色。通过细心梳理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的历史脉络, 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契约伦理既具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国诚信品德,又具有西方 契约中所涵括的成熟的形式和内容,二者的紧密结合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 道德支撑和制度保证。 作者运用历史研究和价值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古代契约制度进行了整理和特点总结, 并从中挖掘出契约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古代契约伦理与我国古代诚信伦理、西方契约精 神进行了比较观照,认为中国古代契约伦理基本具备诚信伦理和西方契约伦理的特点,可 以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的、现实的资鉴。全文具 体思路如下 契约在原始社会就已萌芽, 契约的类型可以划分为政治契约、 经济契约、 个人生活契约,各类契约各具特色,其中尤以经济契约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完 善。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契约伦理的内容:追求利益正当、追求平等博弈、 追求守约重信、追求互惠互助。中国古代契约伦理与传统诚信伦理既存在相 ii 融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排斥,但由于中国古代契约伦理基本涵盖了古代 诚信的内容,因此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西方契约伦理具有个人本位主义、 契约主体的意志自由、契约主体的独立和平等的特点,其伦理内涵包括:合 理利己主义、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的统一。西方契约伦 理与中国古代契约伦理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二者可以形成互补。因此,我们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必要去强求中国古代诚信伦理与西方契约精神的 结合,而可以直接以中国古代契约伦理为理论依据。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弥补了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的局限性,而中国古代契约伦理能够在理论 上、制度上、伦理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各种保证和支撑,对于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当前学人对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研究仅关注其局限性的藩 篱,打破了学者们将中国古代诚信伦理与西方契约伦理强行结合以构建现代契约精神的陈 规, 以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积极意义为突破口, 从中国古代契约中挖掘其伦理内容和特点, 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 西方契约伦理 诚信伦理 中国古代契约伦理 iii 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major: philosophy,ethics branch of the study: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ethic thoughts grade: 2004 tutor: wu quanlan author: zhou zhe major: philosophy,ethics branch of the study: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ethic thoughts grade: 2004 tutor: wu quanlan author: zhou zhe abstract china is under the great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hinese people are trying our best to improve the fast-developing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s of socialism, fulfill peoples material requirement and enrich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therefore, we should persist in attaching equal importance to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o systemat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o leg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ccording to i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with reliable theory, many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into the honesty and credit and the spirit of contract from every aspect. because of their own love and pride fo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ome scholars prefer that among the great civilizations in the ancient time, only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to this day, comparing to other cultures rising suddenly during the recent hundreds of years, some of which have disappeared while others tend to decline. owing to it, the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ral suppor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other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 in all kinds of civilizations should be absorbed and learned by us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o they “borrowed”the spirit of contract from the west. still others go i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unite chinese ancient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n the west. all of them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our country, and they should be respected for their elaboration. in the opinion of the author, though the various theories have its own advantages respectively, they are more or less their own wishful thinking to some extent: its obvious that single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cant meet the criteria of the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while sheer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n the west is not enough to make up for the emptiness in our mind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always interfered and paused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so,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 countrys construction must be rooted in its own culture, and the reform in a country is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at firs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xist only in this case. after careful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us to discover that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contains faith moral, which is fit for the 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ature form and content in western contract.the close association of the two can provide moral support and systematic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v by means of the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and the value, the author has surveyed the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system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and discovered the meaning of contract from it. basing on the above, the author has also compared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chinese ancient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and western contract ethics respectively, and found out that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and the western contract ethics on the whole,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used for reference from both theoretic and realistic approaches, according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 in china. as a result, 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 is as follows: with its origin dating back to primitive society, contract can be contract divided into political contract,economic contract and individual contract,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specialties. among the three, economic contract is considered to have the perfect form and content. we can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contract ethics from itthe pursuit of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fair competition, faith mor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on one hand,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and the traditional credit ethic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exclusive from each other.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be a possibility, for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covers the content of ancient credit.the western contract ethics contains individual departmentalism,the freedom of the will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of the main body,with its meaning including rational egoism, the unity of the freedom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unity of the individual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the western contract ethics and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have a lot in common, and there is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 disciplines. whereas, we should base on chinese contract ethics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directly instead of forcing to bond chinese ancient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and the western spirit of contract .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akes up for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and in return,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can provide every kind of the guarantee and the support fo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from theoretical, systematical, and ethical aspec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has positive and great influence o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d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sis consists in its breakthrough in the profound and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system.the author exceeds other scholars who only focus on the limitations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system and gets rid of the scholasticism, which placed much stress on the forced binding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system and the western contract ethic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modern spirit of contract.the thesis states the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and make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ywords: the system of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the contract ethics of west; the honesty and credit ethics; the chinese ancient contract ethics;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 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 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 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 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 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前 言 前 言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学者都倾向于从两个方面来为当代社会寻求伦理支持。一 方面是从中国古代的诚信思想中发掘其合理的内涵,以充实当代的诚信伦理建设,即建设 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诚信伦理。另一方面,则是侧重于强调以西方的契约伦理为代表的制度 伦理在当代伦理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希冀通过制度的引入来建构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 的契约伦理。 在我们看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文明积累沉淀过程中,我们有着十分丰富 的诚信伦理的思想,这无疑是我们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 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古代的诚信伦理思想都带有其特定的局限性,中国儒家强调主 体道德上的自觉完善,这对“性善”而欲为善者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性恶”而不欲为 善者就缺少一种强制的威慑力量,古代的诚信思想并不能适应当代的社会生活的需求,直 接为我们所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诚信伦理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脱节,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导致了当代的道德滑坡。 而另一方面,以西方的契约伦理为代表的制度伦理作为一种舶来品,为我国的诚信建 设在制度上提供了参考。西方契约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完善,但因为缺乏本土经验和传统 的支持也难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任何制度都要依赖于一种伦理的体系,它的现实效果 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紧密相关,单纯的制度引入,若忽视了与此紧密相联的伦理体系 的建立,制度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制度的命运就脱不了路径依赖,而将我国古代 诚信与西方的契约思想捆绑在一起,作为一种一劳永逸的最佳解决办法,这种缺乏共同语 言的结合到底能否维持,实在令人担忧,所以契约也急切地需要本土经验的支持。 中国古代契约与古代诚信并存于古代封建社会,契约伦理所体现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步 得到完善,强调契约主体的平等、自由和契约签订时双方的合意,契约的签定也得到了当 时政权的许可和规范,政府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契约进行管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契 约伦理成为当时人们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中国古代契约伦理既蕴含了丰富的诚信思想, 也蕴含了西方的契约伦理内在要求。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可以以中国古代契约伦理为理论依据,根据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古代契约伦理改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契约伦理, 以适应当代的伦理需求。西方的契约伦理可以为我们的建设提供资鉴。但是我们不必将它 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更不要去强求中国古代的诚信伦理和西方契约伦理的结合,因为在 古代契约伦理那里,我们既能够找到其传统的根源,又能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精 神气质。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研究,作者是初步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契约伦理的探 索,作者也是第一次涉足,加之作者水平有限,其不足和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方家 指正。 2 第一章 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第一章 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在发生各种关系时,将各方的权利、义 务用文字加以确定下来,从而形成了契约。契约便是具体载录缔约各方订立的有关权利、 义务的协议文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契约”的概念界定。 说文释“契” : “契, 大约也。 ” 周礼郑玄注: “大约,邦国约也。 ”最早出现“约”字的是在诗经小雅 中, “约之高阁” ,意为缠束捆傅之意。 说文中说: “约,缠束也” 。这是“约”的本意。 后来引申为以语言或文字预先规定须共同遵守的条件。中国古代不但对“契约”概念进行 了界定,而且存在着丰富的契约制度。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人民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恶劣的 大自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生存。氏族成员间形成 了相互协作和依赖的关系,与这种社会状况相适应,人和人之间形成了平等的关系。他们共 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产品,社会中也没有剥削、压迫现象。 礼记礼运篇所称的 “天下为公”,尉缭子治本篇所标榜的“无私耕私织”,人们“共寒其寒,共饥其饥” 的社会现实,是原始习惯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地盘,经 常进行争斗。人们意识到,单凭一个弱小的部落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为了自身的安全,为 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部落与邻近部落之间进行结盟。如黄帝和炎帝的结盟,是为了对付厉 害的蚩尤, 鲧和大禹为了治水而不得不和周围部落结盟。 这种结盟往往以神的力量为监督, 是一种“神判法” :双方向神灵起誓,保证遵守誓言,相互团结,否则必遭天谴。在当时, 神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对于神灵因为畏惧而格外虔诚,因此,这种结盟非常稳固。 原始社会的部落结盟体现了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萌芽。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契约 的形式、种类、内容和特点都有很大变化。 具体说来,如果将中国古代的契约进行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划分:按签订契约的主体 划分,中国古代契约可以分为公约和私约;按契约的内容和性质划分,中国古代契约大致 可以分为政治契约、经济契约、个人生活契约。当然,这种契约的划分也不能绝对化,往 往一个契约同时具备几个特征,笔者的这种划分更主要是从本文的论述目的出发的。 一、中国古代政治契约 一、中国古代政治契约 说文释“契” : “契,大约也。 ” 周礼郑玄注: “大约,邦国约也。 ”邦国约毫无 疑问是一种政治上的盟约,词源上的探究折射出其历史上的原初状态。的确,契约在中国 古代最初就是以诸侯国之间的盟约(或盟誓)的形态出现的。 1、不平等地位的政治盟誓 1、不平等地位的政治盟誓 国家出现以后,统治者虽然向天下公示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 臣”的权威,但是并不代表他对四方臣民的忠诚十分信任,为了确保“家天下”的安全, 他经常召开大会,宣召各路诸侯、封疆大吏晋见,并要求向他宣誓效忠,而且还要出具忠 3 顺文书作为凭证。因此,出现了政治盟誓制度。所谓盟誓,指人们用言辞共相约束。盟誓 的言辞, 左传称之为“载书” 。盟与誓有时是有差别的。 礼记曲礼说: “约信曰誓, 莅牲曰盟” ,在与同姓缔结约定时,采用“誓” ,在与异姓缔结约定就改采用“盟”,因为誓 是在同族血亲之间的约定,只用口头发誓便是有效,所以“誓”从“言”字旁;但是在异姓 之间,则必须藉由“歃血为盟”的仪式,来表示彼此之间缔造了像是同族血亲一般的互信、 和平的关系。 夏商时期,盟誓就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 “禹合诸侯于塗山, 执玉帛者万国” , 1“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2,这些都是当时的统治者召集小 国诸侯宣誓效忠的原初体现。商代的盟誓,在卜辞中所谓“从某侯”或“从侯某” 、 “从某 伯” ,即与某侯或某伯盟誓,如卜辞载“唯仓侯从;勿惟仓侯从” ,意即是否与仓侯盟誓; “余其从多田(甸)与多白(伯)正(征)盂方。 ”意即和诸多甸侯和方伯盟誓而一起去讨伐盂 方 3。 西周时期,盟誓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周王都举行过盟誓。 “周 武有孟津之誓,成有歧阳之嵬,康有丰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 ” 4盟誓时,周王要筑宫建 坛、各诸侯国要依同姓异姓、爵位高低排定朝位,依次觐见周天子,并且歃血盟誓,向神 灵宣誓效忠周王,并签订盟书。盟书的正本存入周王室大师府负责的盟府,副本由各诸侯 带回本国,妥善保存。通过盟誓,周王既向诸侯示了威,又加强了与诸侯的联系,从而巩 固了国家统治。 在周代的这种盟誓制度中,盟约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周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是理所当然的“盟主” ,各诸侯国只有惟命是从,如有叛乱违约,周王就会凭借强大的军 事实力予以征讨以示惩罚。这种不平等的契约方式为以后的许多统治者树立了范例。此后 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这种方式。 “盟”的发展体现了一个由倾向平等的形式向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的转变过程,这与 古代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过程是一致的。随着奴隶制经济的解体和王权在中国封建社 会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依靠神秘力量或者神灵来约束结约各方行为的盟誓制度也开始被 王权所逐步利用,有“九五之尊”的天子就成为了绝对权威,其言其行成为人与人之间、 团体之间的一切准则。盟在西周后来不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协议,也发展成为一套周期性实施 的礼仪,其中包括了小国向盟主国定期纳贡、称臣及所有加盟国的军队的大会师。这个盟并 不是平等的,但是藉由称臣纳贡,加盟国可以得到盟国的安全保障,所以相对的也减少了战 事的发生。盟的实施,并不限定在国与国之间,诸侯与本国人之间也可以立盟。如左传 襄公三十年:“郑伯盟国人于师之梁之外” 。西汉时期,刘邦定陶即位,通过“白马之盟” , 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国并行的政治模式。与大臣共立“白马之盟” ,这一盟誓解决了刘 1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749 页。 2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242 页。 3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242 页。 4 氏皇族与功臣之间的政治关系,找到了稳妥和双方都能接受的政治模式,可视之为汉初政 治模式的调整和确立时期,也为两汉四百年乃至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模式确立了一 种范式。 2、平等地位的政治结盟 2、平等地位的政治结盟 当然, 平等地位的政治结盟也是大量存在的。 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为频繁。 我们可以把这种平等的结盟形式看作是盟的原始状态。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失去了昔日对诸侯的控制力量,而失去控制的诸侯,为了各自 的安全和利益,相互争斗。为了在争斗中取得优势,诸侯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往往通过 会盟结成一个军事集团。春秋时期盟誓次数很多,在公元 242 年,举行会盟见于记载的有 近二百次(其中盟九十余次) 。会盟成为诸侯国处理外交事务的手段。盟会包括国君之间盟; 君与大夫盟;君与本国或外国卿大夫盟;君与百工、商人、国人盟;公子或卿大夫与卿大 夫、家臣、本宗族成员盟。隐公元年,鲁隐公与邾仪父盟于蔑,开了诸侯会盟的先河。这 种会盟,缔约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由于是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双方也是自愿的。 如左传记载,齐国为了对付鲁国,和郑国结成了“卢之盟” ,而鲁国由于害怕齐国和郑 国的联合进攻,就和宋国缔结了“宿之盟” 。又如,为了共同对付楚国, 春秋云:齐侯、 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这种会盟,只是出于共同的军事目的,虽然双方平等,但是 在战争中如果遇到利益问题不能妥善公平处理,就十分容易破裂。加上各个时期,各个国 家的敌人并不相同,原来是敌国,明天却可能变成合作伙伴,因此,这种结盟都只是暂时 的。春秋各国往往根据自己的利益而喜新厌旧,另觅新欢。所以,这种基于平等地位的政 治结盟在春秋时期屡屡发生,而又维持不了长久。还有一种结盟,也是出于共同的目的, 但不是政治利益,而居然是为了赈灾。 左传襄公三十年 ,宋国发生大火灾, “为宋灾故, 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宋财。冬十月,叔孙豹会晋赵武、齐公孙(上万下虫) 、宋向戌、卫 北宫佗、郑罕虎及小邾之大夫,会于澶渊。 ”这种会盟,各国也是自愿而且平等的。 政治契约的签订,一方面巩固了大国的统治,一方面也调整了小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使签约的国与国之间能够处于一段和平时期,先秦时期的政治契约无疑为以后各朝各代树 立了先例。 3、政治契约的特点 3、政治契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契约在当时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体现出独有的特点。我们 从下面的亳之盟盟书上便可窥见一斑。 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壅利,毋保奸, 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 奖王室。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 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 从这段盟书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是所有加盟国所应该遵守的条款: “凡是我们同盟国 家,不要囤积粮食,不要垄断利益,不要庇护罪人,不要收留坏蛋。救济灾荒,安定祸乱, 统一好恶,辅助王室;第二部分是呼求各种天上地下的神灵共同见证这个盟约,这些神灵 5 包括掌管礼仪、祭祀的神明,监督盟约的神明,山神、川神、周天子及七姓十二国各诸侯 的祖灵等。第三部分是誓咒,与第二部分紧密相连。若有违背这个盟约的,祈求神灵给予 极为严厉的惩罚,让其君主死、失去人民、氏族灭绝、国家灭亡。在宗法制较强的时代, 氏族与宗族是保证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灭亡其氏族,便是最严重的惩罚。 从这段盟书,我们可以知道,政治契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政治契约往往发生在各个政治团体之间或者同一政治团体的上级和下级之间, 盟誓调节的是各个政治团体之间或者同一政治团体内部的政治关系。他们之间通过签订契 约,往往既达成了政治利益的共享,又达成了政治责任的同当。 第二、为了维护政治契约的稳定性,盟誓起到了固定作用。盟誓的目的在于取信。通 过盟誓的方式,参与各方相互取得了各自的信任,而信任是进一步政治合作的基础。 第三,作为政治契约礼仪的盟誓,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们 对于上苍的畏惧是必然的。而这种畏惧正好为盟誓提供了信服度。结盟各方通过在神灵和 祖先面前立下誓言,发下诅咒,以表示决心和诚意。这种盟誓在当时有很强的强制作用, 各方都不敢轻易地违背誓言。即算是后来若真有违盟者出现,守约的一方也有了讨伐违约 者的道德基础。 二、中国古代经济契约 二、中国古代经济契约 如果说在先秦以前,我国古代的契约制度是以政治契约为主,那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 奴隶制度特别是井田制下,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土地,没有财产,也没有人身自由,经济契 约没有产生的土壤。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土地 私有合法化,人们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人们可以建立起经济契约关系。事实上,秦 汉以降,中国古代的经济契约得到了飞速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契约的发展概况 1、秦汉时期的经济契约 (一)中国古代经济契约的发展概况 1、秦汉时期的经济契约 秦汉时代的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富日益增长,由于国家运用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 严格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种契约关系都十分活跃。 秦朝末年西汉初期,在首都咸阳、长安和其他重要城市已经设立了专门的贸易市场和国 家管理机构,主要从事土地和奴婢的买卖,同时也发展边关贸易。土地买卖始于战国,两汉 时更盛行。史书中记载官僚贵族依仗权势强买民间土地的事例很多。例如,相国萧何“贱强 买民田宅数千万 5(卷 53)然而,不论大宗的土地买卖,还是少量的土地买卖,都要订立契约。 从当时的地券来看,卖方必须向买方保证标的不会被第三人追夺。例如,东汉灵帝光和七年 (184 年)九月癸酉朔六日,平阴男子樊利家与洛阳男子杜氏所立的买地券,言明 “若一是为吏 民秦胡所占有,(卖主)杜子自当解之。时旁人杜氏李秀盛。 ” 6(p96)旁人,就是见证人。不仅 5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6 叶考信 :中国法制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6 土地买卖,其他物品的买卖也要订立文书契约。例如,成帝“建始二年(前 31 年)闰月丙戌, 甲鄣史方,买鄣卒欧裘一领,值千百五十,约里长钱毕已。旁人杜君隽。 ”即订立了文字契约。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汉代借贷关系也很活跃,放高利贷是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许多官 僚贵族、巨商富贾参与其间。史书说他们“至为人起债,分利受谢。 ” 7(卷 85)甚至王莽也参 与过放高利贷的勾当,始建国二年,“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于民,收息百月三。 ” 8(卷 1)意思 是说出百钱借给百姓,月收息三钱。汉代借贷方面的法律,主要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 失,规定债务人如违期不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汉文帝四年,“(嗣)侯陈信坐不偿人债, 过六月,夺侯,国除。 ” 9(卷 18)功臣列侯负债违期不还,尚且夺侯除国,一般百姓自然更要受 到惩罚。汉代放债,往往是高利盘剥。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社会矛盾激化。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汉律曾明令限制利率,超过法定利率的行为叫做“取息过律”,如果不是遇到大赦,就要依 律治罪。又陵乡侯刘诉,成帝建始二年坐“贷谷息过律,免。 ” 10 (卷 15),夺侯免国,运用法律 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矛盾,维护借贷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 建王朝的政治统治。 这一时期出现了租佃契约。 租佃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关系,土地占有者将土地 交付佃农使用,佃农按照约定的数额和期限付地租,这样,地租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一 种特定剥削关系。汉代土地日益集中在地主手里,很多农民向官府或地主租种土地以维持生 活。因此,租佃契约关系已非常普遍。如汉书沟洫志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 111 年)因 内史地区的地租高于其他诸郡,为鼓励农民生产,曾诏令减轻地租。上曰:“今内令史稻田租 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 ” 11挈同契。租挈即收田租之约。这是关于租佃契约的最原始记录。 汉代中后期,租佃关系的发展是民事契约关系中一个突出的新内容。 2、隋唐时期契约的发展 2、隋唐时期契约的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各个领域的经济关系非常活跃。京城长安市场 行业空前增加,随着沿江城市的开发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张,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频繁,这些无 疑要通过民事法规来调整,因此契约关系的缔结也是这种民事关系必不可少的一项保证。 隋唐时期,城市内设有封闭式的、定时开放的市场,并设“市司”进行管理,买卖交易 行为都在市场内进行。买卖双方必须“和同”,即合意,买卖契约必须有保人附署,保证契 约的公平、合法。 唐律规定不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均应订立契约。土地买卖限于永业 田及贵族官僚的“赐田” 。敦煌出土的买卖契约残卷反映出,土地买卖大都写明双方姓名、 土地亩数、坐落及每亩地价及中人等。对于较为重要的动产的买卖,须在城市三日内由主 司立“市卷”即须由官府强行订立买卖契约,以办理过户手续和征收税金;超过三日尚未 订立契约,买者笞三十,卖者减一等;契约订立后,如在三日内发现标的物有瑕疵,准予撤 销契约,但不许无故悔约。上述规定有利于保障买卖双方的正当利益,增加国家税收。 7 汉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8 后汉书 m 长沙:岳麓书社,1993 年 9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10 汉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11 汉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7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代贷契约。 唐代借与贷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借” ,一般指 “使用借贷” , 正如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官奴婢及畜产私自借”,“借奴婢、马、牛、驼、骡、 车、船、邸店之类。 ” “贷”,一般指消费借贷,如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贷所监临 财物” , “以官物私自贷” 。 12使用借贷与消费借贷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借的是特定物,如借奴婢 甲不能用乙来替代,而后者则属非特定物,所借之物,经过使用已用掉了,如金钱、谷物, 这时返物已不可能, 因此只须还同种类的物即可。 唐代借贷方式主要分作两种:出举与负债。 “出举”是指附加利息的借贷,而“负债”则是无利息的借贷。相比较而言,出举的借贷方 式更为普遍。关于出举契约,要求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便涉及官府财产,其 借贷行为本身仍具民间性质,双方仍以民间契约方式,确定权利义务,契约的生效也无需官 府确认。为禁止高利息盘剥,唐玄宗帝下诏:“自今已后,天下私举质,应四分收利,官本 五分收利。 ” 13(卷 5)关于负债契约, 通常也由缔结契约的方式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与出举关系不同,负债关系可以官府出面,依据法律规定加以调整。在负债关系中,债务人 必须按照契约所定时间偿还债务。若违约逾期不偿,计所欠债务的数量及所逾时日,定罪 量刑。 在庸赁契约中, “庸”是指雇佣关系,被雇者为雇主提供劳役,而雇主则向被雇人支付 雇酬。 “赁”特指房屋租赁、车辆船只租赁、劳务承揽等。租借人在约定期限内使用物主的 器物,而物主则向租借人收取赁价,赁和庸通过契约方式确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防止各级监临官职权范围内与部属、民众因其权势而形成不平等的赁庸关系。唐律还禁止 监临官在监临范围内私自从事役使、租赁行为。 3、宋元时期的契约制度 3、宋元时期的契约制度 宋元时期,传统的“重农抑末”思想有所转变,出现了代表商贾利益,要官府与商人 共利的主张。如北宋欧阳修就反对抑商,主张“不惜共利而诱大商,此与商贾共利,取少而致 多之术也” 14(p315),苏轼则主张“兼利农末” 、 “农末皆利”15(卷 61)。到了南宋时期,士大 夫反对传统的商品经济思想进一步发展,反“抑末”的观点更加普遍。叶适公然批判和否定 “重农抑末”的传统教条。他说“夫四民交致期用,而后教化兴,抑末原本,非正论也。 ” 16(卷 19)再加上土地的商品化及租佃制的普遍确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带来了宋 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商品流通范围广泛,商业城镇十分繁荣。孟 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赞叹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 17而元代的大都也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其繁荣程度可想 而知。繁荣的商品经济,导致各方面的契约较前代又有新的发展。而契约关系的活跃,规范 的严密,又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直接反应。 12 唐律疏议译注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年 13 新唐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14 欧阳修文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