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学概论考核论文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郭海洋20070144005摘要:生态监测是指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从而对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策略给予指导。本文主要从生态监测的概念、特点、原理、方法以及进展等几方面来阐述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生态监测;环境保护;指标体系;指示生物法;遥感技术前言: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的。生物与环境相互补偿、协同发展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变化是某一区域内环境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学上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组织层次的生物变化可以作为环境改变的指示和象征。从而利用生态监测的方法为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是非常明智的做法。生态监测(ecological monitoring)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运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科学活动过程。生态监测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的研究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而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其又可细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治理性生态监测三种。生态监测主要有八大任务:(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人类的资源开发话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及其在生物链中的传递。(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6)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环境法规,进行有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治理模式及途径,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8)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汁划,如GEMS、MAB、IGBP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由此可见生态监测在当今全球环境保护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态监测具有其它监测方法(化学监测、物理监测、地球物理化学监测)无法具备的优势:(一)生态监测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反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污染水体中通常是多种污染物质并存,而每种物质并非都是各自单独作用的,种类物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仪器或化学监测通常反映不出这种复杂的关系,生态监测往往可以进行综合测定。(二)生态监测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仪器或化学监测结果所反映的常常只是一个瞬时值,不能真实地反映这种环境中一定时空的环境影响。生态监测可以反映一定生活周期内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情况,肯有一定的长期性。但生物监测所得结果常常具有滞后性。因此,实际工作中二者常常互补。(三)生态监测具有多功能性:仪器和化学监测专一性强,如测定臭氧的不能测定二氧化硫。而生态监测可通过批示生物的不同反映症状分别监测多种干扰效应。如污染水体中通过鱼类种群动态和鱼体内物质分析可以获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类别和物质富集等信息。(四)生态监测的监测灵敏度高:某些生物对某些物质非常敏感,可以快速监测环境中的某一类污染物。如有一种唐菖薄在浓度为0.0110 的氟化氢的作用下20h就出现反应症状。当然,生物监测也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生物监测的复杂性上:(一)外界各种因子容易影响生态监测结果。如二氧化硫对_植物的危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即相同含量的二氧化硫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效应。(二)生态监测常常不能监测环境效应的自然性和人为性。(三)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都对生态监测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会对同种等量污染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四)生态监测建站工作的复杂性。瑕不掩瑜,纵然生物监测有其自身方面无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其在环境监测上的巨大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生态监测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要进行生态监测,首先要明确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以及确定生态监测主要类型的指标体系。优先监测的生态项目主要有以下十项:(1)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动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2)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5)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4)沙漠化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5)草场沙化退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6)人类活功对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农田和荒漠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7)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含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一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9)水土流失地、沙漠化地及草原退化地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0)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应根据监测内容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2)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必须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尽量实现监测内容具有可比性。(3)各监测台站可依监测项目的特殊性增加特定指标,以突出各自的特点(4)指标体系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应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5)宏观监测可依监测项目选定相应的数量指标和强度指标。微观生态监测指标应包括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并能反映主要的生态过程。生态监测的方法主要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两个层面上进行:(一)个体和种群水平在此水平上,应用最为成熟的当属指示生物法,是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指示生物是指对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对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起“预警”功能。指示生物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对干扰作用反应敏感且健康;对环境的适宜性宽,在群落中(常见)具有代表性;对干扰作用的反应个体间的差异小、重现性高;具有多功能,即在起监测作用的同时还具有经济、绿化、观赏等价值。指示生物法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很多种,对SO2污染具有指示作用的有紫花苜蓿、蕨类、苹果等,对氟化物污染具有指示作用的有地衣和苔藓、杏、唐菖蒲等,对O3污染具有指示作用的有菜豆、烟草、菠菜、萝卜等,另外还有很多生物对过氧乙酰硝酸酯、 氮氧化物、乙烯等气体具有非常明显的指示作用。下面重点介绍一些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睫毛针杆硅藻、簇生针杆硅藻、簇生竹枝藻只能在DO值高、未受污染的水体中大量繁殖,是清洁水体的指示生物。小颤藻等浮游藻类是严重污染水体中的优势种。小口钟虫属污水性指示种 匣壳虫属寡污性指示种石蝇、石蚕、浅滩甲虫类对许多污染物敏感。水蚯蚓、摇蚊幼虫、蛭类通常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大量繁殖。通过这些指示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可较简单的针对某一方面的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省时省力又高效。(二)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在此水平上,主要有污水生物系统法、水生生物群落优势种监测法、PFU法、生物指数法等。污水生物系统法由于河流受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会发生自净过程,即随着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渐减轻,生物的种类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河段将出现不同的物种。根据生物种类组成将河流划分为多污带、-中污带、-中污带和寡污带。各污染带都有各自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优势种监测法根据污染水体中不同的生物优势种群,把污染河流划分为9 个水体带:1 粪生带:无藻类优势种2 甲型多污带:裸藻群落,优势种为绿裸藻3 乙型多污带:裸藻群落,优势种为绿裸藻和静裸藻4 丙型多污带:绿色颤藻群落5 甲型中污带:环丝藻群落或底生颤藻群落6 乙型中污带:脆弱刚毛藻或席藻群落7 丙型中污带:红藻群落,优势种为串珠藻;或绿藻群落,优势种为团刚毛藻或环丝藻群落。8 寡污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簇生竹枝藻;或环状扇形藻群落;或红藻群落。9 清水带:绿藻群落、优势种为簇生竹枝藻;或红藻群落,优势种为胭脂藻等。PFU法PFU法是用取氨酯泡沫塑料块采集水域中微生物和测定其群集速度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方法。1969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工程学院和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的Cairns 等人1969年创立的。国内自80年代起将这种方法用于污染水体的监测和评价。PFU法的原理是岛屿生物学原理,即原生动物集群过程实际上是集群速度随着种类上升而下降的过程,二者的交叉点就是种数的平衡点。达到平衡点的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PFU法使监测水平提高到了群落层次,并使监测更符合客观事实和真实环境,且简便易行。生物指数法生物指数法是指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常用的有: 生物指数(BI)2nA+nB, n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 A为敏感种类数,B为耐污染种类数。 污染生物指数颤蚓类的个体数量底栖动物个体数量100 硅藻指数(2AB2C)(ABC)100,A为不耐污染的种类数;B为对有机污染耐力强的种类数;C为在污染区内独有的种类数。进行生态监测还必须运用一定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也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当前国家监测总站确定的生态监测技术路线是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6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依靠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所谓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6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tt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已经投入应用最多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征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是延伸的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综合分析、发布、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在江苏,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了环境遥感研究室。此后先后承担了苏南大运河水污染环境遥感研究、太湖水环境遥感分析、蓝藻遥感调查等。2003年起省环境监测中心新成立生态监测部江苏省也确立了,从2005年开始通过全面开展牛态环境监测试点工作,2年内形成全省生物、生态和海洋例行监测工作局面,通过对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探索全省生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经过各方努力,全省13个省辖市成立了独立的生态监测科室,负责区域内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生态调查工作,使江苏的生态监测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未来,生态监测的世界总体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遥感手段和地面监测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状况;网络设计上趋于一体化,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变化,重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在生态质量评价土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牛态风险评价,对于生态质量状况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标准化,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重视国与国之间数据联系。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可以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鼍,保护生态环境、重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有效地依据。参考文献1罗泽娇,程胜高;我国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3年03期2马天,王玉杰,郝电,关胜,但德忠,王斌;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四川环境;2003年02期3刘晓强,申田,连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12期4王志军最新环境污染监督控制管理与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实务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5刘培哲苏联的环境监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6金岚等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l,247249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生态监测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0-2025大规模定制多主体画像系统参考架构
- 临沭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梧州货运从业资格考题
- 2025年景德镇货运从业资格仿真考题
- 医院食堂押金合同范本
- 个人和工厂合作合同范本
- 保健品定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工程合同范本
- 农业仓库出租合同范本
- 债务继承协议合同范例
- DL5190.5-2019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 农信银支付系统文档
- 华为认证HCIA-Security安全H12-711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工地春节前安全教育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JGJ6-20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 人工智能复习题(答案)及人工智能复习题与答案
- 桌游店创业计划书
- 颈动脉斑块预防课件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探究文献综述31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