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机制研究 摘要 目前,人文素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用 以评定各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 高校的办学体制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模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致使我 国理工类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 尽管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等院校中得以贯彻和执行,但仍缺乏对 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 的普及。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丈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并对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这对我国理工 类院校顺利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借鉴作用;第二章厘清人文素质教育 的内涵和特征,通过访谈、观察和资料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 入探究了我国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成因;第三、四章是本 论文的写作重点,解析了提高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运行机 制,这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把握其实践方案和运行规律 为构建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对策,对提高我国高校 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五章总结全文,得出相关结 论。 全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 1 ) 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和他 们自身的价值观亟需引导和教育;( 2 ) 人文素质教育已引起了全社会在思 想和意识方面的重视,并将素质教育政策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3 ) 在运行 机制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已采用多种方式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的开展。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方法与机制 i d e a s ,m e t h o d sa n dm e c h a n i s mr e s e a r c ha b o u t s t u d e n t s 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i nt h e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a b s t r a c t a tp r e s e n t ,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t hef o c u so ft h e w h o l es o c i e t y i ti sn o to n l yt h ee d u c a t i o na u t h o r i t i e st oa s s e s sc o l l e g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r e n g t h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i n d e x ,b u ta l s oi t h a sad i r e c ti m p a c t o nt h es t a b i l i t ya n dh a r m o n yo fs o c i e t y f o ral o n gt i m e ,t h ei m p a c ta n d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s o v i e tm o d e la n ds o ci a l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l e a dt om a n y s h o r t c o m i n g sa n dl o w e r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q u a l i t y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nt h e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c e s so ft h e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a l t h o u g h 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h a s c a r r i e da n de x e c u t e d ,i tl a c k st h ec o r r e c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f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a n dr e l a t e dp o l i c i e sa n da f f e c t st h ep o p u l a r i t yo ft h eh u m a n i s t i ce d u c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c h a p t e r s f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d e l i b e r a t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c o m b sa n ds u m sas e r i e so fr e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t h e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t e n d e n c yo ft h e 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t h e yp l a yar e f e r e n c et oi m p l e m e n te d u c a t i o no f 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c l a r i f i e s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f e a t u r e so f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a n de x p l o r e s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c a u s e so ff o r m a t i o n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h i s t o r ya n dr e a l i t y t h r o u g hm e t h o d ss u c ha si n t e r v i e w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sa n dd a t aa n a l y s i s ;7 l h et h i r d a n df o u r t hc h a p t e ri st h i s p a p e rw r i t i n gk e y a n da n a l y s e s c o n c e p ta n d o p e r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a b o u t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t h e s t u d e n t s h u m a n i s t i c 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i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t h i sh e l p st oe n r i c h a n dp e r f e c tt h e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g r a s p st h e i rp r a c t i c e s c h e m ea n do p e r a t i n gr u l e s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o f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t op r o v i d er e f e r e n c e s y s t e m o f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n dar e f e r e n c er e s p o n s eh a v i n g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t h eq u a l i t yo fe d u c a t i o ni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tb r i n g si n t op l a yh a v ei m p o r t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r e a l i s t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f i f t hc h a p t e rd r a w st h e r e l e v a n t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 1 ) s t u d e n t s 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s t a t u s a n dt h e i ro w nv a l u e sn e e dt og u i d ea n de d u c a t ei n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 2 ) i nt h et h o u g h ta n dt h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e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h a sa r o u s e dt h ea t t e n t i o no ft h ee n t i r es o c i e t ya n dp u t st h e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p o l i c i e si n t on a t i o n a ll a w ;( 3 ) i nt h eo p e r a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 ,e d u c a t l o n d e p a r t m e n ta n d 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h a v ea d o p t e d i nv a r i o u sw a y st o d r o m o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t u d e n t si n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o f t h eh u m a n i s t i cq u a l i t y ;i d e a s ,m e t h o d sa n dm e c h a n i s mr e s e a r c h 致谢 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划上句号,在这期间,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 们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檀江林教授。本人自2 0 0 9 年进入合肥工 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研并师从檀江林教授以来,自始至终得到了檀江 林教授的悉心指导。无论从课程学习、论文写作,还是从收集资料、论文 开题及成稿,都倾注了檀老师的心血。在此,由衷地感谢檀老师在我学业、 生活和工作上的指导和关心。檀江林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作风、 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以及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使我深受教诲。这必 将使我终身受益并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奋进。 其次,我真诚地感谢给我无私帮助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老师。他 们为我传授了丰富的论文写作方法,有了他们的教诲,我的论文才得以不 断完善。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我学生生涯中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师兄、同学 和朋友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莫大帮助,并与我共度两年多的美好时 光。 当然 的亲人们 最后 身体健康 我还要感谢多年来无私培养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默默关怀我 他们对我的期望与关爱一直是我勇于前进的不竭动力。 再次对所有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都能 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快乐! 第一章前言 1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在系科设置 上重技能操作等实用专业导致许多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地位降低、人文 学科研究机构仅保留思政教研室、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转移、以专业 为中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一切: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在培养模式上强调培养具有“扎实专_ q k9 n 识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国家 对理工科教育的资助力度较大,这也造成了一种舆论导向,大多数人认为学习 文科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缺乏实际价值的,而学习理工科更有前途,这就在 整个教育环境中形成了“重理偏文”的氛围。总之,高等应试教育的弊端、学 科设置的缺陷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向最终导致了理工类高等院校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科学理性凌驾和排斥人文精神的趋向。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我国教育 主管部门自9 0 年代中期开始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19 9 9 年6 月13 日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0 2 0 0 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2 0 1 0 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 加强文化建设并提出“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目标。固由 此可见,政府已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这在政策上 有力地保证了理工类高等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地深入研究。 1 1 2 选题意义 在激烈的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知识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 争越来越决定国家的发展进程与前景,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 新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专才教育 为主,学生仅注重专业知识学 习,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尤 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 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形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 高校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有效地组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h t t p :m e d i & p e o p l e c o r n c i l g b 1 9 2 3 0 l 1 9 2 3 0 3 1 9 2 6 9 4 1 9 6 8 4 8 1 2 1 1 7 5 9 4 h t m l h t t p :e d u a w e b c o r n c n 2 0 1 0 3 6 5 1 1 8 2 0 1 0 0 3 0 6 0 8 5 1 7 6 0 _ 2 h t m l 1 1 1 2 1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是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 价值观念直接折射和影响着社会主流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关系着中华民族 现在和未来的面貌:他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等能力是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 国之林的有利保障;他们富有进取心和敢于挑战困难的自信心给传统社会不断 地注入新鲜血液,使社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思想格局。总之,当代大学 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我 国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1 1 2 2 丰富理工类大学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 要求,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规律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方面的特点而确定的。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素养等。我国传统 理工类高校的教学模式侧重于采用简单生硬的“形而上”、“灌输式”等理论 教学方法。这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和相反的示范作用,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 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理工类高校有必要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体现人文精神的 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 高校日常教学中去。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依据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 识内容去参与、研究具有本学科特色和优势的某一科研领域,或在专业教师的 指导下进行科技攻关、课程设计等创新研究;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指导大学生 参加创业设计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这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潜 力、培养了他们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又能借此巩固和发展理工类高校 原有的特色学科优势、同时又丰富和完善了理工类高等院校教学的内容。 1 1 2 3 增加理工类大学教育、教学的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采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实施 教育。一方面,教育者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中以 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激励、感染等教育方法以隐蔽、无意识的方式,对大 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和人文关怀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另一方面, 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 来,制定理性的教育规划,保证人才的供给。对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理工 类专业课程的信息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论,并整合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 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试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上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的 理论和方法,重点突出有利于扩充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体系。 1 1 2 4 解决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积极响应,它贯穿于人们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推行至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依 然存在众多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如宏观层面的教育模式、政策落实; 微观层面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他们在长期僵化的教育理念以及功利主义 思想的主导下短时间难以变革致使众多高校逐渐偏离教育的最根本的职能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为了弥补和解决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 的不足和问题,本论文针对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与深入 探析,在对其理念和路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理工类大学生入文 素质教育的方法体系,为众多同类大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 依据。 1 2 文献综述 近年来,如何提高人文素质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热议的话题之一,这 一现象本身彰显出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学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问题。此时,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教育界的热 点话题而受到了中外学者的,。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只在中国推行。国外所倡导的s t s 教育(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e t y ) 和通识教育与国内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异曲同工之 妙,都是关注人的自身素养。s t s 教育倡导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一体化;通 识教育强调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培养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 “自由教育”( l i b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 。国外学者对s t s 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 为我国理工类高等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可供借 鉴。这里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 2 1 1 国外s t s 教育理论研究 s t s 教育始于2 0 世纪6 0 7 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和 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目的,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科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的新型教育观。1 9 6 8 年l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工程师不仅要了解 工业技术变革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长期的、直接的冲击工程师也要懂得 管理的技术,具备一些人际关系和群体社会方面的知识。”哪这体现了联合国对 s t s 教育观的重视。加拿大学者津曼( z i m a n ,1 9 8 4 ) 和罗森塔尔( r o s e n t h a l ,1 9 8 9 ) 表明s t s 科学主要包括两类社会性课题:一类是“科学与社会”,是存在于科 学学术团体之外的( 如能量贮存,人口问题或污染等问题) :另一类是科学的社 会性侧面,存在于科学学术团体之内的课题( 科学社会学,科学认识论,科学发 展史等) 。这说明s t s 教育在内容构成上更倾向于综合、多维化发展,将社会 和生活等问题纳入教育的范筹中,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价值 观教育。斯诺( s n o w ,1 9 8 7 ) 认为s t s 的“科学系统”包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 个人维度和社会学维度三方面。可见,它在教育目标上更加追求包括认知、态 u n e s c o t h et e a c h i n go f t h es o c i a ls c i e n c ei nh i g h e rt e c h n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r 1 9 7 8 :9 2 4 3 度、技能相和谐统一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澳大利亚w 霍尔博士指出:s t s 的首要任务是对科学的发现、发明和技术上的变革做出社会性解释,教育内容 应包括某门学科在技术上的应用,它主要讲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目的是 为学生们参加工作做准备。因而它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与 体验。 1 2 1 2 国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要求学院加大开设自然科学、 政治法律等实用科学,这势必以缩减传统的博雅学科为代价。帕科德在北美 评论中首次使用“通识教育”为共同学科辩护,这是通识教育的最初亮相。 他认为“学院应该给青年一种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 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之前的准备教育。” l9 4 3 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成立委员会专门研究“自由社会中通识教育 的目标”。该委员会于1 9 4 5 年发表1 9 4 5 年哈佛报告并提出通识教育的目 标。该报告书还建议,大学四年至少须修完1 6 门学科,主修6 科,通识课程6 科,自由选修4 科,其中通识课程是依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而编排 设置的。美国通识教育经历了帕科德( a s p a c k a r d ) 的“通识教育运动”、艾 略特( c w e l i o t ) 的“自由选修制度”、劳威尔( l o w e l l ) 的“主修与分类选 修制度”、赫钦斯( r o b e r tm h u t c h i n s ) 的“著名式的通识教育 、科南特( j a m e s b c o n a n t ) 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博克( d e r e kb o k ) 的“核心课程” 这一发展历程。目前美国的通识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 也为其他国家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经验借鉴。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长 期以来贯彻着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养服务 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 有高深学识更重要。”罾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 中指出:“理工科院系普通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对科学、科学方法、文化史、 文化价值的判断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这些目标必须通过综合化的教育课程来实 现。因此,必须重新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 合起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所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人 文、科学和商业等人类核心知识领域”。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传统的人文教育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孔子崇尚“六艺”,注重以 德行育人。正如学者朱红文所言:“那时的教育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职业或专业 训练,是臻于人性的理性境界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五四运动以前我国高校 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蔡元培主张文理相通并在国内率先 l e v i n e ,a r t h u r h a n d b o o ko n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c u r r i c u l u m m + s a nf r a n c i s c o :j o s s e y b a s sp u b i 曲e r s ,1 9 8 8 圆( 英) e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 g l m l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9 4 提出选修制、学分制等课程模式。文革期间,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在部分 青年学生中缺失,引发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直到2 0 世纪9 0 年代,人文素质 教育才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倡导。通识教育流行于西方,也为港台地区 所提倡,但又在传播、发展、适应、实施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特色。香港中 文大学教授何秀煌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观念、思想当我们论及通识教育 时我们的意思是大学教育不应该过于专门了。”哪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认为: “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 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完成人之 觉醒的教育”学者郑佳琳在谈论港台地区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等内容从理工科大学教育的特殊性谈起,要求从实际出发,形成具有本校特色 的人文素质教育。大陆学者巴亚琼研究指出“理工科大学对科学知识的教育水 平的高度要求与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强烈反差,而事实上,开展 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高院人才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寇爱林、高立梅两位学者在高教论坛中发表文章指出要从大学理念的缺位与 重塑两方面兼谈理工类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黄磊、刘纯明、金卓三位学者在 理工类院校素质教育的文化素质依托中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 理工类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寻 找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在理工类院校中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国内众多学者又从微观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理工 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成因、以及提升的途径、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和有关研究部门对提高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 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人文素质教 育的运行机制研究还有所欠缺。从理论研究的需求条件看,人文素质教育是一 个研究内容多、研究面广的复杂系统,必须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才能穷尽其实 质;从研究的难易程度看,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呈动态、复 杂化,导致目前学术界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成体系。 1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3 1 主要研究思路 本文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相结合,作为探 讨我国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素质 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思考我国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如何贯彻执行。本论 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文献综 何秀煌学通识教育再思考华人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制度、课程与教学【c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 办公室,1 9 9 7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2 7 巴亚琼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与途径研究阴科技资讯,2 0 0 9 :2 2 4 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厘清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从实际 情况出发阐述我国理工类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第 三部分提出了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与路径研究。从科学发展观的 角度探讨其理论观点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为政府与高教管理部门加强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对理工类高等院校更新教 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第四部分 指出了贯彻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机制,对促进院校领导、师生 更加广泛地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效果;第 五部分是理工类大学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结论。 1 3 2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等问题究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理念 与机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原则为指导,综合运用文 献收集法、对比研究法、以及观察和访谈法等方法,以学术界已研究的成果为 参考,并提出了适合理工类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此外,还需 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增强研究的理论性和前瞻性。 ( 1 ) 文献收集:从2 0 1 1 年初至今,笔者广泛查阅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报刊 杂志、论文论著及研究成果。 ( 2 ) 对比研究法:密切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动向及相关成果并进 行横、纵对比研究,扬长避短为本论文的后续写作起到借鉴作用。 ( 3 ) 观察法:笔者在理工类大学学习多年,对理工类大学的教育模式、学校 环境等有一定的认识,并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 ( 4 ) 访谈法:访谈的的对象主要是合肥工业大学的土木学院、化工学院的学 生。 1 4 创新点与不足 1 4 1 可能的创新点 人文教育的贯彻和落实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共同关注与努力。目前我国学者 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不断增多,本论文收集了多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和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相关文献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分析我国大学人文素质教 育课程改革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这对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和发 展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在研究着眼点上,本文不局限于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状况进行 分析,而是从历史、现实的角度探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从更深远的层面 解析现代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另外,本文对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 教育从异同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政策层面上对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成 因及其对策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在贯彻方法上,高校过去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用的旧方法已不能应对当代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本文在针对理工类大学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 特点的基础上,摸索适合高校引领理工类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文素养的新方法。 在塑造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革新培养模式等理念。 本课题从时代角度出发,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 现状的系统阐释与讨论。在分析、综合各家之言的基础上,给人文素质教育一 个较为清晰地界定。在理论上思考了理工类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方 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方面,提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丰富校 园文化品味、完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政策性建议。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对提 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1 4 2 论文的不足之处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和有关研究部门对开展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的 需求条件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体系得到较为细致的研究,此 外还必须结合科学技术哲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理论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 跨学科综合研究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从研究的难易程度看,影响人文 素质教育的因素复杂且具有历史性、动态性、与时俱进性,以本人目前的学术 水平,不可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导致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成体 系。 本文尽管从论文选题、资料筛选、数据处理等方面都保持着严谨的学术态 度,但限于作者的学识水平以及资料、数据时效性的影响,整个分析过程还不 够缜密。此外本文只是从宏观角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路径及机制进行阐 述,缺乏从微观角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第二章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2 1 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 2 1 1 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人文,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易。易贲云:“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与人文对举,前者显然指天道运 行所形成的自然现象,后者则指人类社会运行而形成特有的伦理规范和礼法制 度。辞海中就这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所谓人文 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 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 “素质”一词最早是源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 生理解剖特点,即“遗传素质 。它以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等自然属性为前提。 即个体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个体素质的不同。因此,对素质的理 解首先要认清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成熟水平。受教育者的成长路径受多种素质 综合协调的影响,而个体所具有的素质的总量与水平状态以及不同素质的组合 结构及和谐度反映了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弱。教育 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 熏陶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内在稳定性的身心特点和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 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创新素质和社会素质等。 素质教育是反思我国传统高等教育、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依据国家 教育方针,以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宗旨,以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水平、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以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特征,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养的一种教育 模式。它为满足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而不断进行优化组合,构建合理的教育结 构,促进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 2 1 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 1 2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经教育、实践及环境熏陶等途径将习得 的“人之所以为人 之道升华并内化为人的基本素养和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 它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及价值取向,一方面取决于先天的生理基因,另 一方面取决于后天的养成。人文素养是可以经过后天努力逐步培养和完善,通 过人的语言、思维、仪表仪态等方式表现出来。它包括个人的德行、学识的积 累与应用以及对人生的定位等方面。 人文素质教育起始于对人性的感知,注重人的心灵觉悟、灵魂陶冶,尊重 8 人的情感、价值和人格。它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创 新能力培养为手段,以激发人们自觉的追求真善美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 一种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拥有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能力,同时又懂得如何做人的社会人。 2 1 2 2 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 ( 1 ) 辅修性,“辅修性”并不是轻视或降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是 肯定并尊重它在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即无论学习何种专业的学生,都必 须接受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高校在保证主修专业课程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又 要在课余时间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和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改变传 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要在专业教学中 渗透具有时代性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必能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力和情感支持,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完善,最终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 人格的创新型发展人才。 ( 2 ) 普及性,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 是任何人不可推卸的分内事,高校更是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因此,落实 人文素质教育需保证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扩大受教育群体,做到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综合实施,形成良性教育环。 ( 3 ) 开放性,人文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均等即全民教育理 念、教育过程的愉悦、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它在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教育理念;在办学形式上,它打破了文理学科界限、时空约束。 2 1 3 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异同 2 1 3 1 不同点 ( 1 ) 地点不同 人文素质教育是在2 0 世纪8 0 年代未提出的,而且目前只在中国推行。通 识教育源于1 9 世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大学 分科过于细化、知识面狭窄,进而转向推行培养广博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培 养具有独立人格的通识教育。自2 0 世纪起,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并成 为欧美大学开展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芝加哥、新加坡、加拿大以及国内很多 知名大学在教育过程中都强调通识教育。 ( 2 ) 出发点与落脚点不同 通识教育是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它不反对专业教育,而是对 专业教育的补充与修正。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格、修养方面的“通才”, 而不是学术方面的“通才”。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是为 消除“应试教育”而广泛推行的。它注重对人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完善。 ( 3 ) 教育内容不同 通识教育是直接指向知识的,虽然它反映的不只是知识问题,但落脚点在 9 知识上。它作为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前的养成教育,注重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 等基础性知识的传播。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对象是直接指向人,素质教育虽然也 涉及知识问题,但落脚点在关注素质的培养上。它除了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 按照预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实施显性教育外,它还关注校园文化等隐性教学 资源以及受教者的价值倾向、理想信念等情感因素。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由 目的而指向知识内容,通识教育则是由知识层面出发而指向目的。 ( 4 ) 历史背景不同 通识教育产生于专业教育蓬勃兴起而自由教育却受到挑战之时,这引起了 国外高校及学者及时反思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与任务。它的提出并不是为了否定 专业教育,而是为了使其朝着更合理的轨道运行。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针对高等 教育专业化导致的大学生知识结构既专又窄的现状提出来的,它对重技能而疏 人文的教育观念持否定态度。 2 1 3 2 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相通之处 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存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相异之处,正因为相异才使 得对它们相通之处的讨论更有价值和意义。第一,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 产生,都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对大学教育进行深层的思考而产生的。在欧美国 家,随着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盛行,人们开始质疑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直到 2 0 世纪末,通识教育才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同样是经过各种 争议在中国大学诞生百年的相对后期才被接受。总之,它们的出现同样地象征 着高等教育进一步的完善与成熟。第二,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还突 出的表现在知识的层面上,都优先考虑文史哲类人文知识。然而,他们不仅局 限在如何看待知识上,关键是都能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教育的观念。同时,两 种教育都有着相同的关注点,他们都是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侧重能力方面 的培养,进而深入到关注人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上。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学者意 识到过于片面的知识结构可能会限制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2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扫描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看,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 人文教育只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人文课程量以及师资投入都较少。而在高 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往往重视学术人文研究甚于对学生起关怀作用的人文素质 教育,部分学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不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而侧重于实用目的 的教学。如开设“公文写作”、“申论”等。总之,目前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素 质教育不容乐观并处于危机匮乏状态,总结起来,表现在以下方面。 2 2 1 人文精神缺失 生活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大学生往往带有较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他 们忽视人文知识学习、重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在追求精神满足的同时 更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他们希望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受,而且受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种思想的教化,他们不自觉的奉行着功利色彩的价 值标准。他们在专业与就业的选择上明显的带有物质化、功利化倾向,相当一 部分大学生把“经济收入高 、“有无升迁机会”和“工作舒适”等作为择业 标准;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出现讲经济性、实惠性和利益性的思想,把能否给 自己带来好处作为衡量交往的尺度,而将同学情、师生情甚至亲情置之度外; 在学习上讲究实用,局限于短期、功利的目的,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实效性较强 的理工科知识的学习上,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和热门专业的学习,如出现“外语 热”、“国考热”等现象,而对马列经典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取应付态度。 2 2 2 人文素养较差 2 2 2 1 自主性前提下萌发的自我性 首先,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渴望自己在经济和思想意识方面保持独立。“兼 职热”则是他们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主体意识增强的最明显表现。其次,他 们不再循规蹈矩,不再完全地迷信老师和课本,表现着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再次,他们渴望绝对自由,片面的追求自我性,并以冷眼审视社会,以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