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斯大林模 式所蕴涵的弊病最终导致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退出历史舞台。而伴 随着对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审视与反思,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的研究与清理,也 日益显示出其必要性与紧迫性。 苏联建国7 0 余年,由于基本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教科书的基础理论框 架也几乎没有变化。从相容性与稳定性几方面来看,教科书中的各经济规律构成了一个规 律体系。但这个规律体系是为苏联“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超工业化”服务与辩护的,它不 是客观规律体系而是主观需要的产物,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而是为现存制度辩护的工具,它经 不起实践的检验,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而苏联的国家统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 方面的低效率,及其对自由、民主的压制,使传统社会主义丧失了作为价值与信仰的吸引力。 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是依附于政治权威的,无法保持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 也就导致了其缺乏科学性的现实。而对现实采取的以吏为师、惟上惟权的态度,缺乏独立的知 识分子的不同的声音,也致使体系本身缺乏自我纠正的能力,最终导致了体系的崩溃。 对于中国改革实践来说,承认与尊重个人利益与个人对劳动力的所有权,是激发个人的劳 动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根本,也是推动中国改革由阶段性成功走向深入发展的动力所在。这既是 不容否认的事实,也是决定中国改革进程不可逆转的根本所在。所以,作为价值判断,以“每 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俳为核心的新社会主义观,应该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准则, 同时它还应该成为国家整个社会公共政策系统的最高政策目标及价值评价标准。 对教科书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不仅仅是批判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更重要的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回答什么是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的问题。在这样的分析、清 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具体而深入地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逐步地形成一系列的理论范畴,才能奠 定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但是,限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时期性和复杂性,这项 工作势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经济规律,主观需要,政治附庸,新社会主义观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w a sac o n s a n g u i n e o u sr e l a t i o nb e 4 3 v ( z i i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 i s m sp o l i t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a n d s o c i a l i s m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a c t i c e t h em a l a d yo fs t a l i n sm o d e lc o n t a i n e dh a dl e d1 0s o v i e tu n i o n t h ef i r s ts o c i a l i s mc o u n t r yf a l lt op i e c e sa n de x i t e dt h eh i s t o r i c a la r e n a a l o n gw i t ht h es u r v e ya n d m e d i t a t i o no n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 i s m ,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l i q u i d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 t e x t sa l s oi n c r e a s i n g l ys h o w sn e c e s s i t ya n di m m i n e n c y s i n c et h eb a s i cp o l i t i c a la n d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o fs o v i e tu n i o nh a dn o tc h a n g e di n7 0y e a r s ,t h e t e x t s b a s i ca c a d e m i cf r a m ea l s oh a dn o tc h a n g e d t h ee c o n o m i cl a w si nt e x t sc o m p o s e dal a w s s y s t e md u et oi t s c o n g e n i a l n e s sa n ds t a b i l i t y b u tt h i sl a w ss y s t e mw a ss e r v ea n dd e f e n df o r t h e t h e o r yo fo r ec o u n t r ya c h i e v e m e n ts o c i a l i s m a n d r a p i di n d u s t r i a l i s a t i o n i tw a st h er e s u l to f s u b j e c t i v en e e d e da n dn o tt h eo b j e c t i v el a w ss y s t e m i tw a sad e f e n s i v et o o lo f e x i s t i n gi n s t i t u t i o n s a n dn o ts c i e n t i f i ct h e o r ys y s t e m i tc o u l dn o ts t a n dt h et e s to fp r a c t i c ea n di n s t r u c tp r a c t i c e n a t i o n a lm a n i p u l a t i v ee c o n o m yo fs o v i e tu n i o nh a dt h el o we f f i c i e n c yi na d v a n c i n g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u p p r e s s e dl i b e r t ya n dd e m o c r a c y i th a sm a d et r a d i t i o n a ls o c i a l i s ml o s e a t t r a c t i o na sm e r i ta n db e l i e f a st h ed e l e g a t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t h et e x t so n l yw a s av a s s a lo fp o l i t i c a la u t h o r i t y i tc o u l dn o th o l d i n gi n d e p e n d e n c ea sas u b j e c t t h et e x t st o o kt h e a t t i t u d eo f m a k i n go f f i c i a la st e a c h e ra n df e a r i n ga u t h o r i t y i n d c p c n d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w e r ea b s e n c ei n r u s s i a t h e s e c o n d i t i o n s m a d e t h e t e x t s l a c k o f t h e n a t u r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h e a b i l i t y o f s e l f - c u r r e c t i tw a su n a v o i d a b l et h a tt h et e x t ss y s t e mf a i l e da p a r t t ot h ep r a c t i c eo f c h i n e s er e v o l u t i o n ,a d m i t t i n ga n dr e s p e c t i n gi n d i v i d u a li n t e r e s ta n do w n e r s h i po f l a b o ri st h er o o to fi n s p i r i n go fi n d i v i d u a le n t h u s i a s ma n dc r e a t i v i t y i ta l s ow a st h em o t i v i t yo f d r i v i n gc h i n e s er e v o l u t i o nf r o ms t a g g e r e ds n c c c s st ob e t t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 i ta l s od e t e r m i n e d c h i n e s er e v o l u t i o nc a n n o tb er e v e r s e d s o ,w es h o u l dt a k e e v e r y o n e sw h o l ea n df l e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t h ec j o l eo fn e w - s o c i a l i s mv i e w p o i n t a n di ts h o u l db e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p r i n c i p l e i ng u i d i n gc h i n e s es o c i a l i s mp r a c t i c ea n d p u b l i cp o l i c i e s t h r o u g ha n i m a d v e r t i n go nt h ef a l s i t yo ft h et e x t sa n dm e d i t a t i n gs o c i a l i s mp r a c t i c e ,w ec a ns o l v e s o m e 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 s a n d a n s w e r t h e p r o b l e mo f w h a t i s t h e t r u t ho fs o c i a l i s m o n t h e b a s i so f a n a l y s i sa n dl i q u i d a t i o nw ec a ng od e 印i n t ot h ep r o b l e m so fc h i n ae c o n o m ya n di n c r e a s i n g l y f o r mas e r i e so fa c a d e m i cc a t e g o r i e s t h e np e r h a p sw ec a nc o n s t r u c tc h i n e s en e w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i c ss y s t e m b u tf o rt h ec o m p l i c a c ya n dp h a s eo fc h i n e s es o c i a l i s mp r a c t i c e ,i tw i l lb ea l o n gw a y k e y w o r d s :p l i t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t e x t s ;e c o n o m i cl a w s ;s u b j e c t i v en e e d e d ;av a s s a lo f p o l i t i c a la u t h o r i t y ;n e w s o c i a l i s mv i e w p o i n t 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博士后研究工作报 告的规定。厦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 送交该报告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该报告用于非赢利目的 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该报告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该报 告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博士后研究工作报 告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在解密 后适用本规定。 本研究报告属于:l 、保密( ) , 2 、不保密l 刀 纸本在 电子版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 ”) 作者签名:j 1i 葛 导师签名: 日期:2 0 0 7 年5 月3 1 日 日期:砂劈多月争日 第一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形成 本篇力图通过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陆的形成背景及其起源来探究,以期发现社 会主义的真正理想以及这一理想在现实中的扭曲。这种扭曲使社会主义的真正理想失去了其 有效价值与吸引力。解体前的苏联在历史问题上始终坚持斯大林的观点,斯大林版的政治 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绵延至戈尔巴乔夫版,苏联领导人和理论界并没有对斯大林模式进行 深刻反忍的意愿与行动。但思想迟早会突破铍掩盖乃至篡改的历史,斯大林模式所蕴涵的弊 病最终导致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退出历史舞台。而伴随着对社会 主义实践的审视与反思,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的研究与清理,也日益显示出其 必要性与紧迫性。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在以列宁、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中央同持不同意见的各反对 派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建国、实现社会主义 :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马克思等先辈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俄国现实的妥协中形成 的。其形成和发展可分为4 个阶段:1 9 0 ( i - - 1 9 2 4 年为初创阶段。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 在与孟什维克等其他党内外反对派的争论中,提出了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确立了布尔什 维克在俄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确定了夺取政权为布尔什维克的目标。1 9 2 4 - - 1 9 2 9 年为准备 阶段。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中央在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中,提出了国建 成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同时撤销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的领导职务,完成了理论上、方针政策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1 9 2 9 - - 1 9 3 6 年为确立阶段。1 9 2 9 年实行方针政策的“大转变”,向城乡资本主义分子实行全线进攻,中止 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1 9 3 6 年宪法宣布 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实现,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1 9 3 7 - - 1 9 5 3 年为发展和强化阶段。通过 组织编写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教 科书等官方权威性读本,将苏联模式理论化和程式化,并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现实政策之所以偏离理想,常常是因为人们要解决现实中的一些未曾预料到的问题,或 者是因为一批具有不同价值倾向的人上升到了有影响的地位。苏联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就是 许多因素的综合产物,诸如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状况,理想和思想,甚至政治斗争中的 领导人物的性格与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人或组织常常是根据当时的现实形势行动 的,不大可能清楚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而他们的意志和行动仅仅是汇集在 错综复杂的冈果关系中的诸因素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表达的:“那些自夸制造出革命的人,在 革命的第二天总是看到,他们不知道他仃j 做的是什么,制造出的革命根本不像他们原来打算 的样子。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的讽刺,免遭这种讽刺的历史活动家为数甚少。”1 历史证明 苏联建设的是一个“粗鄙的社会主义”或者就是国家主义,而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失败之处在于它不是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与抽象,而是适应政治 的需要,作为政治的附庸,证明存在即是合理的。 1 恩格斯:致维拉伊万诺走娜查苏利奇( 18 8 5 年4 月2 3 日) ,马克总恩格斯全集,第3 6 卷,第3 0 2 页,黑 体为原史所有。 第一章教科书形成的历史背景 按照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发展被归纳为五种 不同类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认为这五种 社会不但在时间上而且在逻辑上顺次连贯,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如果 接受这种教条的话,就意味着根据已经一劳永逸地作为真理而接受的一种先验的模子来重新 发现历史。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态度,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它不是也不可能按一种 最终决定了进程的单线条发展,“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i ;t 的的工具来利_ i j 的某种 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可能具有多种 进程的,是多线条的。任何社会在它的任何时期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存在着选择和竞争的, 历史发展的注定不可避免的道路和方式是不存在的。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具体的历史发展 加上人为因素的共同选择,探讨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去。 著名的研究苏联的英国学者诺夫就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研究俄国的过去比起熟读马 克思主义来说,要对理解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更为有用。在政治领域里,情况当然如此。 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使用的术语尽管是马克思主义的,但是它那一党专政的国家,它对人 们迁移行动和出版物的官僚主义的控制以及其他许多诸如此类的东西,却同马克思的学说毫 无共同之处。这种政治文化所受彼得大帝的影响的程度,要比受卡尔马克思的影响更 深。”3 一半亚细亚的俄国社会 考察苏联的国情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封建主义4 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幽 灵,这个幽灵影响之大,到处彰显其身影。虽然进入2 0 世纪后,完整意义的封建主义已经 消失了。但是,现实中的残余,如极权制度、特权等级观念、官本位等,仍在深刻影响着社 会的发展。这个问题在一切没有经历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尤其严重。 俄国“是一个具有半亚洲式的社会条件、风俗、传统和机构的国家。”4 1 6 世纪末国家行 政机关的性质已经确定下来,金字塔式的庞大国家机构形成了专制的国家制度。在西方已经 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两个世纪里,俄国的沙皇们一直在设法统治和压服社会各个阶级。沙 皇们一方面希望保留农奴制,使奴隶安于奴隶的地位,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引进欧洲的科学和 教育促进财富的积累。所以,俄国的工业不像西方那样,通过对发展成熟的手工业的改造自 发成长起来的,而是沙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与军事目的自上而下推行的,最早的工厂即使不 是由国家开办的,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而开办的,企业家一词是名不副实的。在两欧资 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封闭的小生产型农业经济似乎已走到尽头。1 8 6 1 年,沙皇政府宣布废除 农奴制度,此举标志着俄国正式步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路途。俄国资本主义是沙皇政府出于维 持专制制度大局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主动培植的,是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在其复杂 的运作机制里封建极权专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并行不悖,互为条件的。由于俄国社会生产 力的严重滞后,而农奴制残余势力强大。1 9 0 6 1 9 1 1 年的斯托雷平改革虽然允许农民退出村 社,建立独立农庄,但是很有限,大多数农民仍被束缚在村社里。工商业资本家集团力量微 2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第1 1 8 - 1 1 9 页。 ( 英) 亚力克诺夫:政治经济和苏联社会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8 3 年6 月,第5 8 5 9 页。 4 t 简明不列颠百科伞书对封建主义的解释是:f e u d a l i s m ,一种以土地占有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关 于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制度。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封建主义一词指封建社会,这是特别盛行于闭锁的农业 经济中的文明形式。世界几大文明的历史都经过一个封建时期。 5 恩格斯:土耳其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第2 5 贞。 2 薄,辅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国家专政机器,类似西欧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运动始终难成气 候。 尽管工业化为现代化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但工业化本身并不产生现代化,比西方国家实 现工业化晚的那些国家,它们的许多问题和政治动乱就是由于这种差异引起的。对于俄国, 恩格斯认为:“在这个国家里,形势这样紧张,革命的因素积累到这样的程度,广大人民群 众的经济状况日益变得无法忍受,社会发展的符个阶段从原始公社到现代大工业和金融 寡头都存在,所有这一切矛盾都被无与伦比的专制制度用强力压制着,这种专制制度日 益使那些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比族尊严的青年们忍无可忍了。”6 二1 9 1 7 年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 革命前的俄国是有影响的帝国主义大国之一,面积2 2 0 0 万平方公里,有1 5 亿人口。在 国内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冈国家杜马的存在而削弱。1 9 0 5 年1 0 月1 7 日的立宪宣言 规定没有国家杜马的同意,任何法律无效;但1 9 0 6 年5 月7 日的国家根本法规定沙皇握 有确定对外政策、宣战、媾和、任免大臣等大权,杜马和国务会议通过的法律要经沙皇签署 才能生效,其中第8 7 条规定在“休会”期间沙皇政府有权不经杜马同意自行立法。这样,俄 国的君主立宪形同虚设,沙皇仍是至高的专制君主,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的渴求只得到了“画 饼充饥”。 1 9 0 5 一1 9 0 7 年革命,1 9 1 0 年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革命运动的新发展,集中反映了俄国 社会内部孕育着的深刻的经济和政治矛盾的现实。1 9 1 4 年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一 切经济生活服从军事需要,生产遭剑破坏,卢布贬值,通货膨胀,粮食不足,连前线的士兵 都填不饱肚子,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使各种矛盾更加集中和尖锐化。二月革命就 在各方面包括沙皇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迅速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革命胜利。 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其并存的还有彼 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了俄国历史上一个最民主、自由的历史时 期,俄国各政党,阶级和派别纷纷浮出社会政治生活的表面,持有各种不同的立场,国家的 发展道路面临着不同的抉择。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从二月到十月俄国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俄国不能沿 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发展下去,使刚刚胜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保有其胜利果实? 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比之沙皇时代是个巨大进步,但却不能满足人民对面包,土地、和 平的迫切要求。帕瓦沃洛布耶夫说过:“我们喜欢援引一句涵义深刻的话:革命7 被 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节日。但是越思考革命的历史,就越多地发现,人民群众不是极其必要 是不去上演这个节日的。这是在过去,也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因此,应该明确地说, 像参加革命的广大群众所说的,推动他们参加革命的不是抽象的思想,而是直接的物质利益, 基本的生活需要,为满足它们而进行的斗争。”8 临时政府正是在人民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上失了 分。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完全,封建关系的残存,致使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的思想 观念在俄国难以发展,工联主义在俄国没能找到现实的土壤。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社会阶层 6 恩格斯:致维拉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 1 8 8 5 年4 月2 3 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6 卷,第3 0 2 页。 7 “革命”一词来源于拉丁字“r e v o l u t i o n ”,词意同动词r e v o l v e r e ,既指川复到过去,又指复兴。中文“革命_ 古代认为帝千受命于灭,改朝换代是天命变更的结果,刷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 大矣哉! ”( 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8 年,第4 6 0 页。) 从中文来说,革命的字碰意思是改 变授权,没有改变社会制度的意思,而只是指政府的业迭,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政府由于治理小当,无法行使 职能而挺失的合法性。 5 ( 俄) 祖国历史,1 9 9 6 年第5 期。 3 也相对虚弱,处于边缘的社会阶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次世界大战义使社会经济急剧崩 溃,使比众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因此可以说俄国当时孕育着革命思想存在和发展的土壤。1 9 1 7 年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只有党员2 3 万人,而此时社会革命党已有百 万之众,孟什维克则早在1 9 1 2 年就宣称党员人数2 5 万人。鉴于这种情况,列宁认为暂时还 不能提出打倒临时政府的口号,不能采取暴力推翻的方式,因为这样做会同对这个“资本家 政府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的群众脱离,会同支持政府的苏维埃形成对立。列宁在“四 月提纲”中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9 ,而在苏维埃 内部排除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则是下一步的事情。列宁领导革命的策略和步骤为布尔什维 克的发展和壮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当时日益加剧的社会冲突、经济崩溃的情况下,饥饿、 恐惧、求生的本能笼罩着广大的群众。布尔什维克的“土地、面包、和平”的口号无疑正符 合了晟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情绪,布尔什维克的主张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其“政治现实主 义”为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它得以迅速壮大的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 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立即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及时解决人民最迫切 关注的问题和把国家推向危机的症结。俄罗斯学者弗普布尔达科夫认为:“布尔什维主 义是具有革命性的惟一有建设性的力量,它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布 尔什维克一方面以符合人民利益的纲领和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临时政府 的失误给布尔什维克提供了历史契机,布尔什维克抓住这些契机,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其适 时的策略赢得了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至此,可以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做一总结:俄国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这 一情况与传统的半亚细弧生产方式与专制制度产生了紧张的矛盾;沙皇政府没能很快地适应 这种情况。革命由社会崩溃引起,但革命本身也是一场社会崩溃,老百姓同时失去了对沙皇 神圣性的信仰与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信念。旧社会崩溃了,经过残酷激烈的内战,给处 于无政府状态中的俄国恢复了秩序的正是布尔什维克,这就对工业发展的步伐和方向造成了 影响:革命不仅摧毁了地主阶级,也摧毁了“斯托雷平改革赋予农民的”占有财产,使农民 们又回到村社公有制方式;革命还赶走了私营企业家。这些显然很大程度上是列宁的意识形 态在起作用。然而,一旦把上述各种经济势力摧毁。就只剩下了国家机器来起作用了,这就 使经济变成了政治,或者说使政治和经济紧密相连。这样,如同与彼得大帝时代,推动现代 化与发展工业的任务又再次落到了国家的头上。 三十月革命后的严峻现实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了实践机会。但是布尔什维克们对掌握政 权后将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的想法是粗浅的与不成熟的,此后多年,他们在政治、经 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验,经常处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中。在国际 上,成立共产国际,推动匈牙利、德国、波兰以及中国革命,希望实现世界革命;在国内, 没收资本家工厂,由工人选举的工厂委员会管理,企图利用战时共产主义取消商品经济。实 行产品分配;内战结束后,试行用民兵制取代常备军;在党、国家与工会的关系、社会主义 原始积累等问题上展开激烈争论。 然而,严酷的社会经济现实使布尔什维克按照马克思主义理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验多数 都失败了。俄国革命之后,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出现;内战虽然胜利了,苏俄却成 为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战争还摧毁了经济。内战结束时,“俄国国民收入仅仅等于1 9 1 3 年的1 3 ,工业生产不到战前的1 1 0 ,煤的产量不到战前的1 1 0 ,铸铁产量仅为正常产量的1 4 0 , 9 列宁:列宁全集,第2 9 卷,第1 1 4 页。 1 0 ( 俄) 祖国历史,1 9 9 6 年第5 期。 4 铁路遭剑破坏,任何经济工作赖以开展的库存储备全部耗尽,城乡产品交换趋于停顿,俄国 城镇入口急剧下降。以至到1 9 2 1 年时莫斯科人口只剩下一半,彼得格勒剩下1 3 :两首都居 民好几个月来只能依靠定量供应的两盎司“面包和少量冻土豆来维持生活,住宅取暖也只能劈 家具当柴烧。”1 9 2 1 年的大灾荒甚至使俄国再次出现人吃人的惨象。施琅格塔得暴动使军事 共产主义再也无法实行下去,只能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经济,对私营农业和商业 做出一系列让步。列宁公开承认,不得不对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小有产者无政府主义分子 让步。 内战还彻底摧毁了俄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各阶级在内战中疯狂地,毫不留情地彼此搏斗, 如今除了农民之外,所有的阶级不是筋疲力尽,软弱无力,便是在搏斗中被碾成街粉了。“3 苏 维埃政权的依靠力量老一代产业工人阶级著不多消失了:原有的产业工人相当部分在内 战中牺牲了,一部分则在各种政府机构担任要职,仍在工厂的不到战前的一半,现有的工人 不少是因逃避打仗而新进厂的,他们阶级意志薄弱,因工厂停工、半停工,生活严重困难而 意志消沉。连列宁也认为这些工人不能代表无产阶级。”唯有农民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保留了 下来,内战、灾荒等虽然使他们损失惨重,却没有损伤农民的元气与复原、再生的力量。农 民保持了他们的社会特点与社会地位,然而这个阶级在政治上却是天生的缺乏力量,缺乏用 自己的名义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的力量。“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 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 离在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u p :j , 块土地上,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和应用任何科 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 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了,好像 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虽然说的法国的农民,俄国农 民也是这样的一大袋马铃薯,虽没有人可以离开它,但它却无力对这个崩溃的社会提供任何 建议或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内战、外来干涉与军事共产主义在短短的几年里使整个俄 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势如此严峻,维持并巩固布尔什维克政权成为第一要务,所有 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都不得不向它让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使布尔什维克领导集体 内部爆发了多次激烈的党内斗争与理论争论。 “两盎r d 合5 67 克。 ”( 波) 伊萨克多伊彻:铍解除武装的先知,北京:中央编译“ 版社1 9 9 8 年版,第5 页。1 9 1 7 年苏俄以 实物形式支付的工资占5 ,1 9 1 8 年占4 8 ,1 9 1 9 年占8 0 ,1 9 2 0 年达9 3 。特里福诺失、希罗科拉德编: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版,第2 8 3 页。 1 3 ( 波) 伊萨克多伊彻: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北京:中央编译f l 版社1 9 9 8 年版,第6 页。 “1 9 2 1 年1 2 月召开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同那砦一再自称为“无产阶级代表”的人们争论时说:“对不 起,请问什么叫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在大工业中从事劳动的阶级。可是丈工业在哪罩呢? 你们的工业在哪 里呢? 它为什么停工了呢? ”( 列宁争集,第4 2 卷,第3 5 0 页。) 1 9 2 2 年3 月,鹌:第f ,一次党代表人会匕, 列宁又次地争论道:“从战争开始以来,我们这单进工j 。的根奉小是无产者,而足逃避打战的人。难道在我 国日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说进工厂的是真币的无产者吗? 这样说是不对的。这符合马克思的说法,但是 马克思说的不是俄国,而是十五世纪以来的整个资本主义。对过去的6 0 0 年,这是正确的,而对现在的俄国 不适用。”( 列宁伞集,第4 3 卷,第1 0 4 页。) 施略普尼和j 大在代表工人反对派发苦时这样陋 答列宁:“弗拉 基米尔伊单奇昨天说,无产者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意义j :的阶级,并不存在( 于俄国) 。请允许我向你们祝 贺,你们是小存在的阶级的先锋队。”( 俄共( 布)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1 0 9 页) 。转引自伊萨克多伊彻;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1 6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6 9 3 页。 第二章苏联党内斗争与现实的理论争论 “苏联共产主义的历史( 简单说来) 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克服了意见不 统一;但在第二个阶段中,不得不承担后果。”就社会主义运动在俄国革命时期的状况来看, 基本上包含了持两种不同观点的思想流派:“。多数派是我们党的革命派,而少数派 是我们党的机会主义派;目前使我们分为两派的意见分歧主要不是在纲领问题上,也不是在 策略问题上,而只是在组织问题上。”就其本质而言,这两种思想之间的区别就是政权与原 则、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理想主义之间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但强调 的重点确有不同:多数派注重革命的目的,而少数派则关注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手段。而历史 发展的结果是多数派战胜了反对派,现实战胜了理想。代表现实和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人占 据了政权中的领导位置,典型的代表就是斯大林。 按照列宁的观点,革命军队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碍之是知识分子的政治脾性,而党的组 织中的领导职务又不可避免地为这些知识分子所占据。为了压制知识分子无休止的争论、不 坚定性与严重的个人主义的特性”,列宁特别强调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党的联系一定要以正 式的,即所谓用官僚主义态度( 在自由散漫的知识分子看来) 制定的章程为基础,也只 有严格遵守这个章程,才能保证我们摆脱小组的刚愎自用,摆脱小组的任意胡闹,摆脱美其 名为思想斗争的自由过程的小组争吵。”革命之初解决党内争论的方式,后来却演变 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只要在俄国共产党党内出现反对派,人们就坚持使用这种办法。不是 通过讨论、说服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不断地“整顿”党的组织,并依靠党刊和党的 领导人的教训与斥责来解决争端。领导人定下调子,全体党员无条件接受这一观点。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强调绝对的纪律和军事等级制度的强制命令,遭到了许 多批评,如罗莎卢森堡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组织问题中写道的:“列宁所主张的极端集中 主义的全部实质是,它没有积极的创造精神,而是一种毫无生气的看守精神。他的思想过程 主要是集中于监督党的活动而不是使它开花结果,是缩小而不是发展,是束缚而不是联合整 个运动。”而对列宁来说,最重要的是夺取政权和保护政权,列宁主义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 形态、一种组织学说,它强调纪律、斗争精神和使用暴力的不可避免性。从此,社会主义运 动中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成了本身的目的,而且成为经久不变的目的。 苏联的内战,取缔了党派政治民主。此后就再也没有恢复;2 0 - - 3 0 年代,又逐步取消了 党内民主。严格的集中制和统一的不可侵犯性,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被宣布为党的原则, 从而也成了苏联整个政治生活的准则。从此以后,任何公开的,合法的反对派都不再可能存 在。长期的战乱,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落后国民族难于从长远思考。在革命中,功利主义 往往是重要的行动原则。尽快获得独立,摆脱落后,使得功利主义成为时代的要求。从功利 主义出发,就可以以革命大局的原则、胜利的原则来否决其他的原则,甚至将争取胜利的原 则变成压倒一切的原则。妥协都是以党的利益、大局为重的名义做出的。在那种形势严峻的 战争年代,为达目的,没有妥协是不可想像的。以全局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由,要 求个人服从集体,小我服从大我,是理性的一部分。然而,战争年代的余音延绵至和平岁月, 小的妥协导致大的妥协,群体的妥协为个人独裁打开了方便之门。”当斯大林个人独裁地位确 “( 美) 罗伯特文舞特丹尼尔斯:革命的良心一苏联党内反对派,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8 5 年4 月,第 8 页。 ”列宁:进一步,退两步,列宁全集,第8 卷,第1 9 8 页。 ”列宁:进一步,退两步,列宁全集,第8 卷,第2 6 4 - - 2 6 5 ,3 2 3 - - 3 2 5 页。 悖列宁= 进一步,退两步,列宁伞集,第8 卷,第3 9 3 页。 2 0 罗莎卢森堡:俄国社会民主党组织问题,卢森堡文选(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7 月,第5 0 8 页。黑体为原文所有。 2 1 卡伯拉狄克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承认“我觉得,这里采用了一项不知将用来反对什么人的规则。因 6 立之日,就是革命理想终结之时。这种马基雅维里式的功利主义的权力崇拜还在阶级斗争的 理论中获得了科学与道德的论证,以加强自己的权势来掩盖自己执政的错误,而不是利j j 革 命实践的成功来巩同自己的权势。 一军事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 一) 国家资本主义与工业管理 有关工业管理的争论起源于1 9 1 7 年的布尔什维克纲领,纲领提出新社会将是个没有国家 由工人阶级自发和民主管理的社会。列宁曾是这种理想的积极鼓动者,在国家与革命中 他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摧毁所有按官僚方式组织起来的政治权力,以及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经 济实行群众监督,“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工人代表组成的某种类似议会的东西当然会制 定条例和监督机构的管理工作,可是这个机构却不会是官僚的机构。工人在夺得 政权之后,就会把旧的官僚机构打碎,把它彻底摧毁,彻底粉碎,而用仍然由设想工人和职 员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为了防止这些人变成官僚,就会立刻采取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分 析过的措施:( 1 ) 不但选举产生,而且随时可以撤换;( 2 ) 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的工资;( 3 ) 立刻转到使所有的人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官僚,因而使任 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2 2 在党内许多领导人和许多政治上觉醒了的工人来说,国家与革 命中写下的政治和原则就是信条,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甚至在希望落空的情况下都不应 该对这些原则产生动摇。但在信仰这些的同时,列宁并没有丢掉现实,随着革命的临近,他 越来越痛切地感觉到实行严格的工人监督的必要,甚至把这一点看作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一步。“问题的关键甚至不在于没收资本家的财产,而在于对资本家及其可能有的拥护者 实行全民的包罗万象的工人监督。单靠没收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其中并不包含组织要素和计 算正确分配的要素。”“这个监督与强迫劳动的手段比法国国民工会的法律和断头台还要 厉害这个手段就是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这 个工人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后能够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则。”但列宁 不切实际地低估了管理工作的困难,认为工业管理的任务能简化为“简单的统计”。同时,他 还认为:“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无非是 变得有利于全体人民的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就这一点来说,国家资本主义垄断也就不再是资 本主义垄断了。”2 5 然而,在革命战乱年代,实践远远超出了混乱的j :业理论。在实行r 人监督方面起剑协 助作用的组纵就是工厂和企业委员会。布尔什维克控制了1 9 1 7 年4 月召开的全俄工厂委员会 代表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对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工人监督这有一监督将通过所 为,当中央委员会一经产生,多数派的同志为能保证其统治地位就会拟定一个可靠人员的名单。每个同志都 知道,这时党内意见分歧也就开始r 。今天我们进小知道这一规则将如何贯彻,将可能i 现什么复杂情况。 而提出这一规则的同;g t f l 认为,它是反对有币同看法的同志的一把利剑。尽管我赞成这一决议,但我感觉到, 它也町能被用来针对我们。但尽管如此,我们赞成这一决议。决定性的足中央委员会要有一条明确的 路线。最好的中央委员会也町能犯错误,但这总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动荡状态所具有的危险性要小砦。”拉狄 克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转引自( 美) 罗伯特文森特丹尼尔斯:革命的良止r 一苏联党内反对 派,北京:北京出版社,1 9 8 5 年4 月,第2 3 3 2 3 4 页。 丑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3 1 卷,第1 0 5 页。 玎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 ,列宁全集,第3 2 卷,第3 0 l 页。 2 4 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 ,列宁全集,第3 2 卷,第3 0 3 页。 ”列宁:人难临头,出路何在? ,列宁全集,第3 2 卷,第2 1 7 页。 7 有享有执行权的机构中的火多数工人来保证实现。”工厂委员会逐个地驱赶经理并直接掌 握企业的领导权。在所有的企业中,在企业与整个经济的关系中,到处是一片混乱状态。本 来就已经下降的生产水平遭到了明显的损害。”再加之战争遗留f 的严重的经济破坏、饥荒与 失业,所以“现在提上日程的是恢复被战争和资产阶级统治所破坏的生产力,发展国家 经济,稳固地维持基本秩序苏维埃政权目前只有排除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 命党人的反抗,实际解决这些维持社会生活的基本的和最基本的任务,才能保障俄国向社会 主义过渡精打细算,节俭办事,不偷懒,不盗窃,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已变成当 前迫切的主要口号。”“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 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 劳动生产率,因此( 并且为此) 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领导人 的传统权威、劳动纪律和按照技能高低和责任大小给予的报酬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2024年-社区网格员-下半年笔试真题卷
- 全市禽流感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范例(2篇)
- 汽车行业电车时间机器论2:新能源汽车结构性繁荣背后2025年如何演绎
- 广告创意与影视传媒考核试卷
- 托儿所服务的室外环境考核试卷
- 宠物主题旅馆和民宿的设计和营销经验考核试卷
- 铁路建设施工合同协议
- 纺织厂生产车间LED灯具招标
- 职业规划咨询费用协议
- 中国医科大学2024年12月(含解析)《形势与政策》作业考核试题
- 中国物联网安全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湘潭、成都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选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助产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整理收纳师课件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烟酒有危害》公开课教案
- 【报告】管道脱脂检测报告
- 躁动患者的护理
- DB31∕T 1159-2019 电动汽车灭火和应急救援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