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论文)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pdf_第1页
(民族学专业论文)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pdf_第2页
(民族学专业论文)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pdf_第3页
(民族学专业论文)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pdf_第4页
(民族学专业论文)论海派画家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涌入,上海的经济与文化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发展。活跃在上海的海上画派,他们打破了当时画坛的沉 寂,大胆革新,创造出符合时代气息的独特画风。作为海上画派的后 期代表人物吴昌硕更是独具匠心,他的绘画开创了传统文人画的新境 界。 论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历史文献、书画作品、画评等资料,就吴昌硕的生平经历、 画学道路、艺术成就等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就吴昌硕绘画艺术 创新作了深入地分析。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一,时代背景与生平经历。吴昌硕所处的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 他的一生应该说是坎坷奔波的一生。他早年饱受战乱之苦,中年的吴 昌硕开始广泛游学,并为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吸收 了前人的成果,并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晚年取得辉 煌的艺术成就。 二,画学道路与绘画分期。吴昌硕学画较晚,自云“三十学诗, 五十学画”。事实上,他在三十多岁就已经接触绘画,只是那时他主 要以习诗、篆刻为主。他的绘画分为四个时期,即成长期、成熟期、 收获期、丰收期。他在四十多岁时,开始正式习画,主要临摹名家的 作品,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五十岁之后,他的个人绘画面貌开 始逐渐形成,并有一一日一进境的飞跃。五十五岁,他的绘画风格已高 度成熟,无论笔墨、构图、题字都与画面相得益彰。六十岁之后,吴 昌硕开始自订润格鬻画,标志着他在画坛上已“独树一帜”。七十岁 以后,他的绘画已臻炉火纯青的化境,真正地将诗、书、画、印融为 一体,在艺坛上独辟蹊径,登上自我绘画表现的最高峰。 三,艺术成就。吴昌硕走的是一条与传统文人画家不同的艺术道 路。他最先习得的艺术是篆刻,他的印以钝刀硬入,章法森严,奏刀 大胆,古厚苍劲,大气磅礴;他的书法艺术造诣也很高,其笔势奔放, 随兴所至,不拘成规;吴昌硕不仅善长篆刻、书法,还是一位杰出的 诗人,他的诗歌立意孤行,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吴昌硕的绘 画是在掌握篆刻、书法、诗歌的基础上开始的,他将自己在金石书法 上的经验充分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使诗、书、画、印融合在一起, 可谓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 四,绘画艺术创新。他早期的绘画师法古人,他的画风直接受徐 渭、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任伯年等大家的影响。但吴昌硕并没 有停留于模仿,而是刻苦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将深厚的 篆刻书法根基融入到绘画之中,使他的绘画有所创新,体现在绘画中 渗透出来的金石气、奇特构图、浓丽设色及雅俗相谐四个方面。 吴昌硕能够师法古人,借古开今,他的绘画创新,使他成为二十 世纪初画坛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同时,他的绘画艺术创新构筑 了中国文人写意画的又一高峰,并对现代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吴昌硕,绘画风格,绘画创新,艺术成就 d l i l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q i n ga n dm i nd y n a s t i e s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 y a n dc u l t i l r ch a da nu 印r e c e d e n t e dd e v e l 叩m e n tb e c a u s eo ft h ef o r e i g i i c a p i t a l i s m sa g 黟e s s i o n h a ip a i n t e r sg r o u p ,1 i v e di ns h a n g h a i ,b r o k e nt h e s i l e n c eo fp a i n t i i l gc i r c l ea i l dc r e a t e dt h el l i l i q u ep a i l l t i n gs t y l es u i t a b l ef o r t h ee r ab a c k g r o u n dc o u r a g e o u s l y t h ea r t i s t i c t i n e dw u c h a n g s h sc 聪a t i v ep a i n t i n ga 鸭b a s c d o nt h er e s e a r c h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印p l i e d 加m e r o l l s h i s t o r i c a l d o c u m e n t s ,c a l l i 黟叩h y a 1 1 d p a i n t i n g 、r i 【s a l l dr e v i e w s 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m a k c sas y s t e m a t i cd e s c r i p t i o no nw h c h a i l g s h u o sl i f e ,t h c r o a do fd r a w i i l ga n d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f u r t h e 加o r e ,t h ew t i t e rp a y s a ne m p h a s i so nm ei i l l l o v a t i o n si nw h c h a i l g s h u o sp a i n t i n ga n n e w h o l em e s i sc o n t a i n sf o u rp a n s : i nm ef i r s tp a r t ,啪b a c k g r o l m d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i nh i sw h o l el i f e w e r ei i l t r o d u c e d n ee a n h s h a l 【i n gt i m e sh el i v e di n ,w u c l l a n g s h u o s w h o l el i f ew a sf i l i lo fh a r d s h i p s i l lh i se a r l yt i m e s ,h ee x p e r i e n c e dt h e i n i s e r yo fw a r 1 1 l e n ,h eb e g a l lt 0s t l l d ya ne x t e n s i v e l y ,w h i c hl a y saf i n l l f b u n d a t i o n o n h i sl a t e ta n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h ea b s o r b e d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i l dr c s e a r c h e dt h e me a m e s t l y ,w h i c hm a k e h i ma t t a i nb r i l l i a n t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h i sl a t e ry e a r s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er o a do fd r a w i n ga n dp a i n t i n gs t a g e sw e r c d e s c r i b e d w h c h a n g s h u ol e 踟e dp a i n t i n ga th i sl a t e ra g e ,h es a i dt h a th e h a dl e 啪e dp o e 蚵a tt h ea g eo ft h i n ya n dp a i n t i n ga tf i 衄i nf a 鸭h e a l r e a d yt o u c h e dp a i n t i n gi l lh i st h i n i e s ,b u th ep u th i se n e 蟛e si 1 1 t op o e t r y a n ds e a lc u t t i l l ga tt h a tt i m e i nh i sf o n i e s ,h es t a n e dd r a w i i l gr e g l l l a r l y a tt h i ss t a g e ,h ec o p i e dm a n yf a m o u sp a i n t e r s w o r k s ,a i l dd i d l l tf b 瑚h i s o w np a i n t i n gs t y l e i nh i sf i f t i e s ,h i su n i q u ep a i n t i n gs t y l ew a sf o 册e da n d d e v e l o p e dr a p i d l yd a yb yd a y i nh i s5 5o l dy e a r s ,h i sp a r t i c u l 缸p a 谳i n g s t y l ew a sm a t i l r e d a tt h i ss t a g e ,t h es t y l eo fw r i t i n g ,m es t m c t i l r ea n d i l l s c r i p l i o no fp i c t u r e a r ct o t a l l y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w h o l ew o r l 【s i nh i s s 奴t i e s ,h es c tp r i c e sf o fh i sp a i n t i n gw o r k st os e n ,i 1 1o t h e rw o r d s ,h eh a d h i so w np o s i t i o ni nt h ed r a w i n gc i r d e a f t e rh i s7 0 sa g e ,h i sp a i n t 吨 w o r l ( sw e r ei nt h ep e r f 色c t i o nw i t ht h ep o e t r y 、砸t i n g 、p a i n t i n ga n ds e a l t o g e t h e r ,h eo p e n e dan e wr o a df o rh i m s e l fa n dr e a c h e dt h ep e a l 【o fh i s p a i l l t i l l ga n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i nm et h i r dp a r t ,a n i s n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w e r eg i v e n n ef o a d0 f w u c l l a n g s h u o sd r a w i n ga nw a st o t a l l yd i 晚r e m 的mt h e 彻eo f t f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e r s 1 1 l ef ! i r s tk i n do fa nh es t u d i e dw a ss e a lc u t t i n ga n d h i ss t a m pi so fd a r i n gs t y l e a l s o ,h eh a dg r e a t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si nh i s w r i t i n g h i sc a l l i g r 叩h yi so fu n s t r a i l l e dq u a l i t y b e s i d e ss e a lc u t t i n ga n d w r i t i n g ,h ew a saf a m o u sp o e t h i sp o e t r yi sn l l lo fp i c t o r i a lf l a v o r o n l y a f t e rh em a s t e r e di l lt h es e a lc u t t i n g ,c a l l i 酎叩h ya n dp o e t r yw a sh e e n g a g e di nh i sd r a w i n g h ea p p j i e dh i se x p e r i e n c ei ns e a lc u t t i i l ga n d w r i t i n gi n t oh i sd r a 、加n g ,w h i c hm a k e sh i sp a i n i n gw o f k sw i t hp o e t r y 、 c a l l i g r a p h y 、s t a m pt o g e t h e r h i sd r a w i n gw h i c hl e 锄e da th i s1 a t e ra g e m a k e sh i map r o i i l i n e n tp a i n t e r 1 nt h ef 砸n hp a n ,i 衄o v a t i o n si l lh i sp a i n t i n ga nw e r ed e s 嘶b c d h i s e a r l yp a i n t i n gw o r l 【sa b s o r b e dm a n yp r e d e c e s s o r s a d v a n t a g e sa n dt h e p a i n t i i l gs t y l ew a sd e e p l yi m p a c t e db ym a n y0 u t s t a n d i n gp a i n t e r ss u c ha s x u w 钒b a d a s h a n r e n 、s h i t a o 、z h a o z h i q i a n 、r c n b o n i a na n ds oo n b u tw u c h a n g s h u ow a s n ts a t i s f i e dw i t hm e s em l i t a t i o n s ,h ec f e a t e dh i s o w n l l l l i q u ep a i l l t i n gs t y l ea s s i d u o u s l y h eu n d e r s t o o dt h cs e a ic l l t t i n ga n d c a l l i g r a p h ya r tm o r o u g h l ya n dp u th i se x p e r i e n c ei ns e a lc i l t t i n ga n d w r i t i n gi n t 0h i sd r a w i j l g ,s 0h i sp a i n t i n g sh a v ef o u ri n l l o v a t i o n s :t h c ya r e f u l lo fs t i d n gs t y l e 、u n i q u e 狮dw o n d e r f l l lp a i n t i n gs t m c t i l r e 、h a v i n ga n e wc 0 1 0 rf i e l da n d0 fe l e g a i l t 锄dv u l g a r 叩p e a r 跏c e w h c h a n g s h u oi 1 1 h 嘶t e d t h ee x c e l l e n tt r a d i t i o n a le s s e n c ea i l d e x p l o i t e dh i sa w nd i s t i n c t i v es t y l e h i si l l n o v a t i o n si l lh i sp a i n t i n g sm a k e h i mt h em o s tc r e a t i v ea r t i s ti nm ee a r l yo f2 0 mc e n t u r y m e a n w h i l e ,h i s c r e a t i o n sh a v en o to i i l ys e tu pap e a ki i lt h ea l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l l t i n & b u th a v e 撕e c t e dm a n yp a i n t e f si nm o d e mt i m e s d e e p l y k e y w o r d s w u c h a n g s h u o ,p a i n t i n gs t y l e ,p a i n t i n gi n n o v a “o n s , 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 _ _ 一。一 刖声 我小时候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渐渐地对文物产生了兴趣,有幸于2 0 0 0 年至2 0 0 2 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文物鉴定研究生班。就读期间,每逢周末,常常去北京潘 家园古物市场,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我对书画,尤其是近现代书画甚是喜爱, 通过听老师单国强先生书画课程的讲授,我对中国绘画史、历代名家的绘画风格 等方面有了系统的了解,在近现代书画中,我特别对海派画家吴昌硕的书画情有 独钟。他的绘画具有一种朴野自然、大大方方的美,洋溢着一种饱满向上的生命 力。鉴于前辈专家学者们对吴昌硕的综合性研究较多,专题研究较少,所以我选 择吴昌硕绘画艺术创新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为此,我多次到书店、图书馆、文 物市场收集资料,充实文章的内容。由于我涉入较浅,难免有不到之处,我只是 希望能够使广大的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对吴昌硕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上海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一百多年前,正当中国的封建政治、经济处于极 度衰败的时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上海却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自1 8 4 0 年鸦片战 争以后,海禁大开,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涌入上海,于是上海很快地崛起成为我国 东部最大的商业都市。随着上海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 交融,上海日益成为一个反抗帝国主义的前哨,也成为一个借鉴学习西方的窗口。 这时,许多画家麋集于此谋生。他们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锐意求进, 大胆革新,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形成了我国近代绘画史上声名显赫的海上画 派( 又称海派) 。该派的主要成员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任薰、任熊、蒲华、 吴昌硕等画家。赵之谦为海上画派的开派人物,任伯年为海上画派的前期领袖人 物,而吴昌硕是海派后期的画坛领袖,也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最初的一位中国 画大师。他在绘画、篆刻、书法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画 家,他把深厚的金石书法根基和诗文修养充分地融入到绘画之中,使诗、书、画、 印熔为一炉,创造了独特的古拙雄健,即重、拙、大的绘画风格,把绘画推进了 一个崭新的境界。 对于海派画家吴昌硕,前辈学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著作,主要有: 2 0 0 2 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梅墨生编著的中国名画家全集吴昌硕,该书 重点就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渊源、演变、发展和成就,作了相当详尽的论述。 2 0 0 3 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边平恕编著的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吴 昌硕画论研究,该书系统地总结研究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分传统 论、创造观、画学说等六个章节辑录吴氏画语,对吴氏美术观点进行深入地分析。 2 0 0 5 年,西泠印社出版社,丁羲元著的 现代名家翰墨丛书吴昌硕,本书 除了对吴昌硕生平经历、艺术成就进行论述外,作者还用大量的作品真伪对比实 例对吴昌硕作品的鉴定,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等进行详尽的论述。 当然,关于吴昌硕的著作,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做一一赘述。我写这篇文章 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分期和艺术创新进行 论述和探讨,提出个人见解,希望与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共勉。 2 一、时代背景与生平经历 ( 一) 时代背景 吴昌硕的绘画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吴昌硕出生的前四年,即1 8 4 0 年,发生了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同时清政府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各地农民起义暴 动,此伏彼起。少年时期的吴昌硕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饱受了战乱之苦。 接着又发生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1 9 1 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其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又经历了五四 运动、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等。古老的中国在经受痛苦的折磨之后正焕发新的 青春,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气。绘画艺术自宋代以来崇尚以“阴柔”为 美,以“静”、“净”为美,已不适应那个翻天覆地的时代要求,追求浑厚、雄强 之美已成为一股时代潮流,吴昌硕的绘画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求得创新的。 ( 二) 生平经历 l 、早年生活苦难 吴昌硕( 1 8 4 4 年一1 9 2 7 年) ( 图1 ) 名俊、俊卿, 初字香朴,中年后改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 庐、老缶、苦铁、石尊者、破荷亭长、芜青亭长、五湖 印丐等,晚年以字行。1 8 “年9 月1 2 日出生于浙江省 安吉县彰吴村,1 9 2 7 年1 1 月2 9 日卒于上海,享年8 4 年。 吴昌硕的祖父为清嘉庆举人,曾任海盐教谕及安吉 县古桃书院院长。父亲辛甲,为咸丰元年辛亥举入,平 时喜吟咏及篆刻,吴昌硕出生时已家道中落。图1 昊昌硕像( 1 8 4 4 1 9 2 7 ) 吴昌硕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文化熏陶,童年跟随父亲启蒙识字,后来去邻村的 私塾就学,除学习经史外,特别喜爱研讨训诂学,性不好动,十多岁时即嗜好刻 印。父亲见到儿子喜欢篆刻,非常高兴,并不时给予儿子指点和教导,于是吴昌 硕对篆刻更感兴趣。当时家境贫寒,无力购置太多的印石,因此每次弄到石章, 都视为珍宝,反反复复刻了又磨,磨了又刻,直到剩下薄薄的一片,没法握住时 才肯罢休,找不到印石,他就把砖头瓦片拿来作为镌刻的材料。 3 1 8 6 0 年,吴昌硕1 7 岁时,太平天国运动正风起云涌。太平军从安徽广德,直 指浙江西部,很快攻占安吉、孝丰等地。清军尾随而至,广德、孝丰成为战地。 战乱中,吴昌硕的未婚妻章氏病殁,吴家仓促将其遗骸埋在门前桂花树下,举家 仓皇逃避。不久“一家人被乱军冲散,先生只身流亡,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只 得替人做短工,管苞萝( 玉米) ,打杂差,长期过着半饱不饱的生活。”o “由于当 时山乡与外界隔绝,食盐成了极难得的宝物。他经常吃不到盐,以致浑身浮肿, 四肢无力”。在逃难中,他常以野果、山药、树皮、树根充饥,几乎没有吃过一 顿饱饭。1 9 岁那年,吴昌硕的母亲万氏于逃亡之中病故。 同治三年( 1 8 6 4 年) 中秋,安吉战乱平息,吴昌硕才从皖、鄂间回到故乡, 结束了长达5 年的流浪生涯。回到家乡,只见满目疮痍,村中萧索到了极点。鄣 吴村有4 0 余人,战乱之后,生存者只有2 5 人。他的家人几乎全部死于战乱, 仅剩下父亲与他两人,父子俩相依为命,开荒种地,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这段 流离苦楚的经历在年轻的吴昌硕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之后他更字为“苍石”、“昌 石”,与这段经历有关。 吴昌硕耕作之余酷爱读书,但苦于家中藏书不多,因此便千方百计去找更多 的书来读。为了借一本书,往往步行数十里路,也不以为苦。借到了书,就废寝 忘食,日夜功读。 1 8 6 5 年,2 2 岁时,安吉县补考庚中年乡试,在学官的一再催促之下,他勉强 就试,结果中了秀才。但他不喜欢当时被人们视为做官“敲门砖”的八股文,对 仕途不感兴趣,便绝意于科考,潜心钻研金石篆刻。 同年,吴昌硕的父亲续娶杨氏夫人,一家人迁往四十余里外的安吉县城居住。 他们在县城里租了几间小楼,起名“篆云楼”。父子俩将居所周围的小片旷地垦荒 成园,园中翠竹数竿,疏篁密筱,不事修饰,因而取名为“芜园”。吴昌硕除了私 塾教书外,便与诗画之友研究金石篆刻。 1 8 6 8 年,吴昌硕的父亲病逝。1 8 7 2 年2 9 岁的吴昌硕娶妻施氏,夫人名酒, 字季仙,浙江归安县入。婚后不久,他便正式开始了外出交游,寻师访友的求学 和谋生生涯。 吴昌硕早年的艰苦生活,奋发读书,酷爱篆刻,为今后的艺术成就打下坚实 。王个咎回忆吴昌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断年p 2 5 。同上 4 基础。 2 、中年游学广泛 这一时期,吴昌硕主要以苏州作为游学生涯的活动中心,并结识了许多大收 藏家,大鉴赏家,大书法家,得以遍览古代文物,金石书画等,见识大长,为后 来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昌硕初至杭州,跟随清末经学大师俞樾回学习辞章和训诂学。在吴昌硕的第 二本印集篆云轩印存中俞樾有一段对吴昌硕评价极高的颂扬:“昔李阳冰称, 篆刻之法有四:功侔造化,冥受鬼神,谓之神;笔墨之外得微妙法,谓之奇;艺 精于一,规矩方圆,谓之工;繁简相参,布置不紊,谓之巧。夫神之一字固未易 言,苦吴子所刻殆兼奇工巧三字而有之乎? ”由此,吴昌硕声望日高。 3 2 岁时( 1 8 7 5 年) ,吴昌硕曾被湖州府的著名贡生颜文采招去湖州做过一年 的司帐,后又介绍去湖州“六才子”o 之一的陆心源家做司帐。他们是著名的文物 收藏家,吴昌硕名为司帐,实际上是帮他们做编著抄写、收集文物、分类整理、 拓印砖图等工作。从而有机会看到许多历代碑帖,名人书画真迹以及钟鼎彝器等 文物,对他后来书画篆刻的创新有很大帮助。他还经常随颜文采,陆心源出入“六 才子”家门,他们都是湖州府的知名学士,诗、书、画、印各有千秋。吴昌硕深 为敬佩杨岘 的为人和治学,1 8 8 0 年3 7 岁时,他在苏州欲拜杨岘为师,杨岘复函 婉谢,表示愿以兄弟相称,但他仍将杨岘尊为师长,前后共二十余年。与杨岘的 交往对吴昌硕的诗文和书法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同年,吴昌硕在游学苏州时,还结识了吴云。回吴云把自己收藏的秦汉古玺印 谱及明清各流派印存拿出来,任他悉心揣摩,更以自己所珍藏的钟鼎彝器供他参 习赏鉴,吴昌硕获此点拨,眼界大开,这使他的艺术学养进一步提高。 1 8 8 2 年,3 9 岁的吴昌硕把结婚十年一直分居的夫人施季仙接到苏州定居。同 年友人金俯将一个从古墓葬中觅的陶缶送给了他,“了无文字、朴陋可喜”o 遂以 “缶庐”、“老缶”为别号。 由于卖字刻印不足以养活家人,他托友人推荐一县尉小吏。县尉是掌司法工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晚淆经清大师 。六才子。:陆心源、杨幌、凌霞、施朴华、李伸瘫、丁葆元 o 杨蚬:字见山,号庸斋,又号藐翁,湖州人,咸丰五年举人曾任常州知府,因不善逢迎而被罢免在诗 文、金石,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修莽。尤擅写擘窠大字和篆书 o 吴云:字平斋,平生深嗜金石收藏钟鼎彝器、秦汉玺印 o 吴东迈吴昌硕谈艺录)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3 年p 1 2 8 5 作的小官,在官场上是微不足道的,自嘲为“酸寒尉”。 同年,他在常熟游历,结识了当地的大收藏家、诗人沈石友。吴昌硕早就耳 闻沈石友的才学,加上两入又同好石砚,所以一见如故,成为至交。沈石友常把 自己的收藏供他欣赏,而且还不时的资助他学艺,在诗歌创作上,沈石友对吴昌 硕的帮助和影响最大。 吴昌硕旅居苏州时,时常路经或小居上 海。1 8 8 3 年4 0 岁时,他因公去津沽,在上海 候轮时,经高邕 介绍认识任伯年,任伯年见 了他的画以后大加赞扬,并点拨他说:“你的 书法根基深,不妨就以写篆书的笔法来画花 瓣,而用作草书的笔法来写枝干,变化贯通, 也就不难体会画理的奥秘了。廊吴昌硕大受启 发,两人从此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来往也 非常频繁。有时,他会特意赶到上海,去任府 拜访求教,而任伯年每到苏州,也不忘去吴家 小聚。其问任伯年为吴昌硕画过多幅肖像。包 括著名的酸寒尉、饥看天、蕉荫纳凉 图2 蕉葫纳京图( 局部) ( 图2 ) 等,而吴昌硕则为任伯年刻过不少印章。 1 8 9 0 年,吴昌硕经友人介绍,结识了当时居住在苏州著名的金石学家吴大徽。 国吴大徽对古文字极为醉心,而吴昌硕的书法和篆刻亦是依凭于深湛的文字学根 基,所以两人有许多共识,很快成了默契的艺友。1 8 9 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吴大徽督师北上御敌,临行前邀请他随军参佐戎幕,年过半百的吴昌硕不顾家人 的劝阻,束装就道,慨然赴敌。途中他得以饱览祖国山川景物,在山海关作乱 石山松图( 图3 ) ,又作诗芦台秋望、榆关杂诗。然而,甲午战争最终以北 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吴大徽被削职返乡,“永不叙用”,战争的悲凉在吴昌硕 的记忆中却难以抹去,他的仕途理想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遂以“破荷亭长”、“破 荷道人”为号。 o 高邕:字邕之,浙江仁和人,书学唐代李邕,故其名,又以李庵为号 o 李万才海上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p 1 0 3 o 吴大徽: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人,曾历任山西陕西、吉林等地巡抚,在外交、治河、赈芜方面颇有建 树 6 1 8 9 9 年5 6 岁时,同里丁葆元保举吴昌硕任安 东县令( 今江苏涟水县) ,由于他不惯于官场的应酬, 更不愿摧眉折腰迎逢上司,所以任职仅一个月余, 就绝意官场。他刻“弃官先彭泽今五十日”和“一 月安东令”两印以明志, “一月安东令”,使吴昌硕的入世济世之想彻底 破灭,此后他潜心于诗、书、画、印的创作,6 0 岁 时,吴昌硕自订润格,正式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由于他的游学经历,广泛的交往和吸 收名师名家的艺术成就,提高了修养,扩大了视野, 使他的艺术生涯开始走向辉煌。 3 、晚年艺术辉煌图3 毒l 石山松图 1 9 1 3 年,7 0 岁的吴昌硕举家搬迁至上海,告别了多年以来奔波苏沪两地,居 无定所的生活,也是从此时开始,迎来了吴昌硕艺术最辉煌的时期。 同年,他重订润格,并有王一亭、王梦白、梅兰芳 等名人归于门下。也在这一年,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 昌硕被众人推举为社长,这无疑是对他在金石篆刻上成 就的肯定和确认。他把“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定为印 社的宗旨,并积极参与印社举办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 活动。 1 9 1 4 年上海书画协会成立,7 1 岁的吴昌硕被推为 会长。1 9 1 5 年,上海“题襟馆”书画会成立,他被推为 名誉会长。 图4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1 9 2 1 年7 8 岁的吴昌硕为“保存金石”做了一件足以堪载入印社史册的大事一 抢救赎回著名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图4 ) 。国此碑被辗转盗卖,一旅沪日侨 意欲出高价购去。吴昌硕得知此事,与西泠印社社友们一起不辞辛苦,奔走呼号, 作画义卖,终于募得巨款将该碑赎回。 声名远扬之后,有志于艺的青年前来执卷问学。1 9 2 3 年2 7 岁的潘天寿携作到 。此碑为东汉建武2 0 年的石刻,距今1 9 0 0 余年,清咸丰二年( 1 8 5 2 ) 在余姚客墨山周家庄出土,为浙江省 现存的两种汉代以前石刻之一,曾誉为“浙东第一石” 7 上海拜访吴昌硕。吴老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既赞叹不已,充分肯定作品的优点, 又谆谆戒勉他不要操之过急。 1 9 2 4 年,2 9 岁的刘海粟带着自己的作品 亲子墓向吴昌硕请教,不仅获得 肯定,还高兴地在画上题了赞誉之词“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拜墓门。云高 水寒,天风瑟瑟,海粟疆此,有神助耶! ”国 同时,吴昌硕的艺术在海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1 9 2 0 年,长崎首次展览吴昌 硕书画。1 9 2 1 年东京至敬堂出版吴昌硕书画谱,同年,大版首展吴昌硕书画。 1 9 2 6 年大阪再次展览缶翁书画。 1 9 2 7 年1 1 月2 9 日,吴昌硕,这位清末民初一代艺坛盟主突患中风,于上海 走完了他风风雨雨的8 4 个春秋。 吴昌颈晚年在艺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与他早年对艺术有着浓厚韵兴趣,加上 苦难生活中磨炼的坚韧刻苦、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中年广泛交游,在诗、书、 画、印方面认真地吸收探索是分不开的。 二、画学道路与绘画分期 ( 一) 画学道路 吴昌硕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他曾自谦 “三十学诗,五十学画”o 。事实上,他在三十 多岁就已经跟从潘芝畦。学画了,只是他那时以 习诗、刻印为主。今观作品墨梅图( 1 8 7 9 ) ( 图5 ) ,即是他3 6 岁时的作品。 1 8 8 3 年,4 0 岁的吴昌硕结识了对他绘画艺 术有着至深影响的画家侄伯年。当时的吴 昌硕对绘画还很生疏,任伯年要他画张看看,图5墨梅图 他回答说:“我还没学过,怎么画呢? ”任伯年回答说:“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吧! ” 于是他照意凰了几笔。任伯年看他落笔用墨不同凡碗,不禁拍案烈绝,说;“你将 来在绘画上一定成名”。回从此,吴昌硕经常向任伯年请教绘画笔法。 。刘海粟回忆吴昌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髓年p 7 7 t o 丁羲元吴吕硕 西泠印社出版社,2 5 年p 4 s 。潘芝畦:初名喜陶,字子馀,又署芝畦,紫畦,号药池,海宁人 。李万才海上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p 1 0 1 8 1 8 8 7 年,吴昌硕移居上海吴淞,从此正式开始步入绘 画艺术的生涯。吴昌硕常常向任请教画艺,任伯年常以梅 竹示范,吴昌硕携归,日夕临摹,积纸若干,请任伯年评 改。伯年视之,竹则差形,梅则臃肿不类,并启示他:“子 工书,不妨以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奥诀也。” 从此,他作画勤奋,每日必到任伯年处谈画理。正是任伯 年的点拨,他创造性地把书法入画。他的画艺开始有了长 足的进步。从传世作品来看,篱菊自黄( 1 8 8 5 ) ( 图6 ) 是他4 2 岁时作品,显然笔法尚稚嫩,笔力不老练,章法也 疏落而少气势。但4 9 岁时作品梅石图( 1 8 9 2 ) ( 图7 ) , 已有了很大进步,笔力构图都已很见功力。这一时期,他 每见青藤、雪个、石涛等大家手迹,认真临摹,用心领会。 1 8 9 3 年,吴昌硕5 0 岁前后,他的绘画艺术逐渐成熟。 作于1 8 9 7 年的金桂( 图8 ) ,那种成熟画风的奔放笔势 与斜向取势的构图等面貌开始形成,画上的书法也与画风 笔调统一,浑然成为一个整体。这一时期,他除了画梅兰 竹菊等传统文人墨戏题材外,也开始涉猎山水和人物题材, 并已初具山水画的基本特色。 1 8 9 8 年,约5 5 岁以后,吴昌硕的绘画有了质的飞跃。 笔墨已基本成熟,风貌己自成格式,章法构图大开合与 大斜角法已形成,题字也与画面相得益彰,而成为一个 有机体。如5 6 岁时的作品富贵神仙图( 图9 ) ,画幅 上方两朵牡丹在枝叶的烘托下显得风姿绰约,下方斜列 着一簇水仙,清淡典雅与红色的牡丹形成对照。在水仙、 牡丹的背后衬托着两块石头,石头造型奇肆,弧状的线 条与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这幅作品已明显地表现出吴昌 硕的绘画风格。 。李万才海上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p 1 0 3 9 田6 篱菊自黄 图7 蒋石困 图8 金桂 这一时期。吴昌硕经过一个月的安东县令经历之后,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 彻底放弃了入世济世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由此,他的绘画艺术 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 9 0 3 年,6 0 岁的吴昌硕开始自订润格鬻画, 开始职业画家的生涯,这也是吴昌硕对自我艺术的 肯定,同时,也可以说吴昌硕真正在画坛上“独树 一帜”。 1 9 1 3 年,7 0 岁的吴昌硕全家搬迁至上海,他 的绘画艺术也达到了丰收阶段。如7 2 岁作品硕 桃图轴( 1 9 1 5 ) ( 图1 0 ) ,斗大的桃实和茂密的枝 叶凑集在画的上部,下半部腾出一大块空白,一根 长枝自上端直垂下来,长枝上醒目地结着两只鲜艳 的桃实,与上端密集的桃实遥相呼应,为使画面下 图9富贵郴b 图部空灵,枝干从画幅中部起笔,径直伸展向上。全 幅的虚实顿觉神韵生动,正是“极塞实处,愈见虚灵”。这一时期,吴昌硕的绘画 已臻炉火纯青的化境,真正地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在艺坛上独辟蹊径, 从而登上了自我绘画表现的最高峰。 ( 二) 绘画分期 吴昌硕5 0 岁之前,不断地学习众家之长,并认真探索, 这一时期视为绘画的成长期。从5 0 岁开始,吴昌硕个人绘画 风格己逐渐成熟,5 5 岁个人绘画面貌已高度成熟,这一时期 视为绘画的成熟期。6 0 岁以后,吴昌硕开始自订润格,标志 着他的绘画真正地在画坛上“独树一帜”,这一时期视为绘画 的收获期。7 0 岁以后,吴昌硕的绘画真正将诗、书、画、 印融为一体,在艺坛上独辟蹊径,这一时期视为绘画的丰收 期。 目1 0项桃图轴 通过对吴昌硕绘画道路的论述,大体上把他的绘画分为如下 四个时期: 1 、成长期5 0 岁之前 这一时期,他主要崎摹名家的绘画作品,绘画题材多为 历代传统文人的绘画题材,用笔用墨用色还较稚嫩,构图也 不老练,个人绘画面貌并未形成。作于1 8 9 0 年的铂i 花图 ( 图1 1 ) 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画面上三两技菊花加 以描绘,但仍然花繁叶茂,菊枝摇曳多姿,但不失骨力,菊 花花瓣纯以淡墨双钩,荷叶以大笔染出,浓淡相宜,极具趣 味。 2 、成熟期5 0 岁以后 图1 1 菊花图 这一时期,他的个人绘画面貌基本形成并走向成熟。 绘画题材除了传统文入画常见的题材外,他也绘山水和人 物画,作于1 9 0 2 年的冷艳图轴( 图1 2 ) 可谓是这一时 期的代表作之一,红梅凌空而出,主干粗壮有力,运笔老 辣,梅枝向上伸展,蜿蜒曲折,婀娜多姿,画中题字与画 面交相辉映,虽只写一梅独枝,却气魄雄浑。 3 、收获期- 6 0 岁以后 这一时期,他开始自立门户,正式步入职业画家的生 涯。6 3 岁的作品田园风味图( 图1 3 ) ,画面为对角三 点式构图,瓜菜设色艳丽,位于画幅中心偏下部,左下角图1 2 冷艳图轴 为三棵大小不一的蘑菇,右上部数行题款,整个画面古朴凝重。 4 、丰收期一7 0 岁以后 这一时期,吴昌硕登上了自我绘画表现的最高峰。1 9 2 0 年的红梅图轴( 图1 4 ) ,画面右侧为淡墨勾出的几方岩 石,几枝梅花从图的右下侧出枝,错综交叉,或向上,或下 垂至画的底部。梅花用西洋红点出,艳丽夺目,另有两枝淡 淡的红梅由图下部起笔,高耸于岩石之上,表现出一种临风 的动势。用色浓淡相问,色墨辉映,构图精妙,为吴昌硕晚 年代表作之一。 图1 3 田因风味因 1 1 三、艺术成就 吴昌硕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以篆刻、 书法、诗歌、绘画四个单元构成了有机整体。他的篆 刻,得汉印浑穆之精髓,加之以钝刀硬入,在迟滞古 厚的同时又显大气磅礴;他的书法,力求篆籀笔法, 道劲凝炼、沉着率真;他的诗歌立意孤行,铿然有声; 他的绘画,亦以篆法入画,挥笔写意,显得雄浑豪迈。 ( 一) 篆刻 吴昌硕的艺术发轫于金石篆刻,正是篆刻为他日图1 4 红梅图轴 后打下艺术开拓之局面,而他在艺术上取得最大成就的也是篆刻。他曾说:“人家 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人家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 书法”。o “我是篆刻第一,书法第二,花卉第三。” 他在西泠印社记中曾这 样叙述:。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回可见,他 对篆刻艺术的挚爱。 吴昌硕于印用功最深,他刻印喜以钝刀出锋,章法森严而奏刀大胆,不仅气 魄宏伟,雄深奇肆,而且工整细致,婀娜多姿,成为“出入浙派,皖派,上朔秦 汉碑版权量。,并自创一体的篆刻家。吴昌硕从童年时代便喜欢刻印,获一印石 屡加研磨。十几岁在私塾里念书时,书包里经常带着刻印工具,遇空闲,便拿 出来刻,塾师怕他耽误功课,加以阻止,但他还是背着塾师磨石奏刀。吴昌硕的 父亲喜欢刻印,并给予他很多指点。 固 吴昌硕的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并受邓石如、赵之谦等诸 家影响,早年印风比较单薄、稚嫩。后来,他的章法大量参 石鼓文,秦汉玺印,封泥及汉篆、砖瓦等文字特点,熔钱松 切刀、吴让之冲刀两法,独创“钝刀出锋法”。4 0 岁之后, 因1 5 烈瓢庐来文印吴昌硕的篆刻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印风浑朴高古、熔古铸新, o 钝刀,指他篆刻注重气势、速度、刀法的节奏感,并非“钝刀 9 紫都,苏德喜吴昌硕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4 年p 5 1 o 紫都、苏德喜吴昌硕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4 年”1 o 边平恕,中国书画名家画语目录吴昌顽 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p 1 0 8 o 碑版权量:指刻于碑版和权量上的书法文字、碑版,泛指碑志等文字刻石,如庙中之碑及墓志等;权为称 锤,是测量物体熏量的器具;量即为量物体大小多少的器具,遗留下来的秦代权量上,常刻有小篆文字杨 新、班宗华,聂崇正等编著中国绘画三千年 外文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p 3 6 2 1 2 将秦汉古风与浙皖两派结合,形成缶庐篆刻特色( 图1 5 ) 。5 0 岁以后,他的印艺 已达到高度成熟,印风尽精微,致广大,纤不失怯,精而能雅,与书画风格相表 里。如成熟期的代表作破荷亭印( 图1 6 ) ,该印与他的大写意绘画一样,极 尽霸焊强盛之气,笔力高古,力大势沉。是印布白强调虚实,“破荷”二字几乎 将所有线条挤紧,独让“荷”字人部撑大,并用斜线分割出大小两个空间,在实 中留出灵虚空问,密而不滞,实而不闷,再将亭字上部排得严严实实,下部却空 空如野,似荒郊茅亭八面来风。“亭”字中部结三角块状,造成印面最抢眼的亮 点,并将“破荷亭”三字的外线逼边,移作边栏之用,可谓生动有致,精彩无比。 图1 6 破荷亭印 吴昌硕好友孔云白说:“吴俊卿继援叔之后,为一时 印坛盟主。其气魄宏大,天真浑厚,纯得乎汉法。吴氏身 兼众长,特以印为最;远迈前辈,不可一世。”o 吴昌硕的 篆刻集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