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谈起.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谈起.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谈起.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谈起.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谈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一一l _ - _ i _ _ - _ i _ _ _ _ - _ _ - - 摘要 a b s t r a c t a tp r e s e n t ,c h i n ai sc a r r y i n go nt h eg r e a t e s tp o p u l a t i o nm i g r a t i o ni nh u m a nh i s t o r y , a n di sc o n f r o n t e dw i t h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o m o d e mi n d u s t r i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 c o m p a r e sw i t hh u n d r e d so fm i l l i o n so fm o b i l ew o r k e r s , t h e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i so n l yad e r i v a t i o np a r t b u tf o ro u re n t i r ec o u n t r y , t h i sg r o u ph a s o n ek i n do fd i s t i n c t i v eq u a l i t y o nt h e i rb o d y , i sm a n i f e s t i n gt h ep r o f o u n d e r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s o c i a lc h a n g e 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a r ei m p o r t a n t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i nt h ef u t u r ec i t y ,t h e y a r et h eb a c k b o n eo f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i r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t h ei n e v i t a b l e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c h i n a ss o c i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h o w e v e rf o rl o n g , o u re d u c a t i o np o l i c yw i t h o u t f o r w a r d l o o k i n g ,l a c k t h ee s s e n t i a l s u p p o r t t ot h e 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 a d v a n c e m e n t w ec a nh a r d l yh e a rv o i c e sf r o mt h ei n n e rw o r l do fc h i l d r e nf r o mt h eu r b a n m e d i ar e p o r t t h i sc o m m u n i t yi si nt h ea p h a s i ar e g i o n h o w e v e r , f o rt h e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 , t h e y h a v et h eu n i q u el i f e c o u r s e ,t h e ya r ew i t h s t a n d i n gp o s i t i v ea n d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 s b r o u g h tf r o mt h er a p i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s o c i e t y d e s p i t et h e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h a v et h e s u s p i c i o nt ot h es e l f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b u tt h e i ri d e a lr o l e si n c l i n et oc i t y t h e ya d a p ti n u r b a na l ld i l i g e n t l y h o w e v e r , i n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t h ed i f f i c u l t i e so fl a c ko f c a p i t a l ,c a u s et h e mt ob ei nt h ei n f e r i o r i t yo fc o m p e t i t i o n ,t h e i r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f a c i n g d i f f i c u l tf r o mv a r i o u s a s p e c t s t h e yn e e d st om a k em o r ee f f o r t s t o g a i nu p f l o w s o p p o r t u n i t y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m i g r a n tc h i l d r e n ,a d a p t a t i o n ,e d u c a t i o nl i f e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i v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贯串始 终。迁移作为一种适应性对策,是人们在一定条件制约下的生存行为,它调节了不 同地区的生活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对于整个社会的发 展起着独特的影响。 从世界人口流动的大图景看,近现代的人口流动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众所周 知,1 8 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世界,大量农村人口涌向 城市,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迅速兴起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 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向城市流动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 一种重要形式,9 0 年代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波澜壮阔的农民流动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形 成高潮。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 随着流动人口的外出时间的延长,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开始举家流动到城 镇,而且举家流出的比重逐年增多。那些在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凭借自己的努力 渐渐在城市站稳脚跟,于是开始考虑孩子的问题,把子女接进城里,希望能够和城 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这样就产生了流动儿童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然 而,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原本存在着的巨大鸿沟,使得刚刚进入城市的流动子女的 成长面临着很多挑战。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持续扩张和流动儿童数量的急剧增长, 这一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f 1 益突出。 笔者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流动儿童群体和个体,既源于笔者本身在生活中与流动 人口家庭接触的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源于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的关注 和思考。中国币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对于中国几亿的流动劳动力来 说,流动儿童只是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这个群体有 着一种独特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遂做了一些细致的研 究和;题查,希望能从流动儿童团体案例和个案研究微观层面入手,运用教育叙事的 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流动儿童群体和个体的深入细致的描述分析,将他们现实生 活中的处境真实地呈现出来,反映他们的内在体验。同时更深层次地从教育社会学 的视角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排斥和城市适应问题。本研究共分四个主要部分。 v ,j 1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在绪论中,笔者对研究这一问题的缘由、相关文献研究综述进行了说明,并对 本文中所涉及的关键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拟采用 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具体论述了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符号互动理 论、布迪厄资本理论以及社会排斥理论等做必要的阐述。 第二章:首先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我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根植于社会变迁,归诸于时代剧变。流动儿童是城市化衍生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工 业化、城市化下民工潮的一个派生群体,由于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巨大冲击,流 动儿童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变革迅猛异常。其次,笔者认为,这一背景下,流动儿童 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教育支持政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控制严格, 实行借读阶段:控制松动,提出起点公平阶段:主动平等吸纳,启动教育支持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制定没有前瞻性,对流动儿童城市化的推进缺乏 必要的支持。近年,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政策从形式上的平等开始慢慢 地向实质的平等迈进。 第三章:探讨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通过对都市报纸中流动儿童的报道 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揭示城市主流媒体流动儿童报道的现状:对政府种种措施 的报道缺乏持续性、群体角色描述下的模糊流动儿童形象、对流动儿童缺乏主动的 人文关怀等等。在媒体报道中难以听到来自于流动儿童内心世界的声音,流动儿童 在话语权上的缺失,处于失语者的境地。因此,笔者以质的研究方法展现城市化背 景一个鲜活生亮的流动儿童个体小q 的真实现状,客观描述其在城市中的生活。包 括:在繁华城市中的蜗居现状;在城市里生活的孤独:体现在他身上的城市与乡村 的文眵j 冲突以及后喻文化下的家庭亲子关系等等。最后对一个普通城市里城乡结合 部的所公立小学g c 中- b d , 学进行调研,真切地展示他们在学校场域中的状态, 包括j f :式结构分层和非正式结 勾分层中的地位以及教师对他们的看法等。 , 第四章:分析流动儿童城市化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流动儿童是城市建设的 中坚力量,他们的城市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活的改 变给汪动儿童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流动儿童对自我认同产生困惑怀疑,但其理 想角量向城市倾斜,他们努力地适应城市里的一切。然而,由传统乡土村落社会的 一员车0 化成为市民的过程并不轻松。流动儿童城市化中实现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困难 重重,他们面临着资本缺失的困境,在机会的获取方面处于竞争的劣势,处于城市 v i o f - j 中文文摘 边缘的位置。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决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将成为城市人, 所以,历史要求流动儿童自己主动担当起责任:不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努力进行 自我调适,积极扩展自身的社会网络,增强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拓展自身在城市 的生存空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朝着市民化方向转换,使社会角色上实 现真正的转型,从而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 结语:笔者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v l l v1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v i l l 0 f j 。j v j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 u i 中文文摘。v 目录i x 绪论1 第一章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9 第一节符号互动理论9 一、米德的“自我论 9 二、库利“镜中我理论”、“初级群体理论 1 0 三、戈夫曼的“拟剧理论”1 0 第二节布迪厄的资本理论1 1 第三节社会排斥理论1 2 第二章我国城市中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发展1 5 第一节流动儿童:我国城市化衍生的特殊群体1 5 一、城市化下的中国民工潮1 5 二、城市化背景下流动儿童群体的产生1 7 第二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相关法规综述1 8 一、宪法的规定1 8 二、其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1 9 第三节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教育支持政策的发展2 0 一、控制严格,实行借读2 0 二、控制松动,提出起点公平2 2 三、主动平等吸纳,启动教育支持2 2 第三章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2 5 第一节都市媒体眼中的流动儿童2 5 一、研究文本的选择2 5 二、资料分类分析2 6 i x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三、城市主流媒体流动儿童报道的状态3 0 第二节流动儿童小q 的生活世界3 1 一、小q 及其家庭简介。3 2 二、同学、老师眼中的小q 3 3 三、第一次家访:繁华城市中的蜗居 四、晚上和周末:生活在城市里的孤独孩子3 6 五、小q 眼中的城市住房3 8 六、城市梦寻下的乡村情结4 0 七、后喻文化下的家庭亲子关系4 3 第三节一个团体个案:五年二班中的流动儿童4 5 一、g c 中心小学概况4 5 二、五年二班生源构成4 7 三、流动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4 9 第四章流动儿童城市化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5 3 第一节流动儿童城市化: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5 3 第二节流动儿童的自我身份认同5 5 第三节流动儿童城市化中资本盼缺失5 8 第四节城市化中流动儿童的历史责任6 4 结论6 7 参考文献6 9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 3 致谢,7 5 x ;j v 0 , l i 绪论 绪论 一、选题缘由 改革开放后,向城市流动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很短的时间 内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形成高潮。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成为了中国社 会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在城市居住 时间不断延长,从最初以单身外出为主逐步发展到举家迁移。使得他们的子女也离开 农村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求学,这样就产生了流动儿童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 笔者认为流动儿童是城市未来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维护 城市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原本存在着的巨大鸿沟,使得进 入城市的流动子女的成长面临着很多挑战,他们比普通儿童少年面临着更多的心理 发展问题,他们的城市化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 一个真正的研究应该要有自觉的文化承担意识和现实的社会责任感,本文把研 究的目光投向流动儿童群体和个体,既源于笔者本身在生活中与流动人口家庭接触 的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源于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面对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移,对于中国几亿的流动劳动力来说,流动儿童只是其一 个派生的部分,但是,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性,在他们 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综观现有的研究,流动儿童多是处于一种被 俯视的地位,笔者希望能从流动儿童团体案例和个案研究微观层面入手,运用教育 叙事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学校场域中流动儿童群体和个体的深入细致的描述分 析,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处境真实地呈现出来,反映他们的内在体验。同时更深层 次地从敦育社会学的视角关注流动儿童的向上流动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在现有搜集到的资料中,我国最早涉及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字,是天津教 育1 91 ) 4 年第6 期的上刊登的华耀龙的文章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紧接着, 第二年的中国教育报于1 月2 1 至2 4 日连续刊登了记者李建平的“流动人口子 女教育深讨 系列文章。此后陆续有相关文章散见于一些报纸、杂志上,研究人员 开始呼吁全社会把目光投向流动儿童。但是由于当时城市中小学并没有完全对外来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务工人员子女开放,而且普遍需要交纳高昂的借读费,所以这些报道主要反映的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难、入学贵的现象,并未做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是 这类报道,启动了大众媒体和学术研究者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1 9 9 8 年,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大致也从这一时期开始。 时至今日,“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已经从最初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成为我国公 众媒体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除了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外,2 0 0 5 年开始还出 版了一些专门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研究的书籍,如2 0 0 5 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 涤的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史柏年等编 著的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2 0 0 7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汪明的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开玉主 编的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缪 建东主编的同一片蓝天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和建议、浙江教育出版社出 版的马良和孙宝瑞的融合还是排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2 0 0 8 年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成斌和吴新的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东北大 学出版社出版的蒋太岩等主编的从歧视走向公平中国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问 题调查与分析等。 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的一个主题,流动儿童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有很多, 综观相关文献内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主要从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 一) 流动儿童就学途径状况的分析 这一类型的研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上,张旭、成双风对流 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划分,根据标准细分程度的不同,认为大 致上可以归纳为:就读于公立中小学、民办私立学饺、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办学、 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等四种基本形式。汪明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聚焦流动人 口子女敦育问题对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对公办学校的 借读规范、民办学校的拾遗补阙、打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 出了许多解决流动儿童就学的主要对策。 ( 二) 流入地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这类型的文章从不同的始度进行调查,探讨流动儿童的状况,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敦育等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描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贩因,提 0 j 、 j 一 j 绪论 出对策建议。 一种是对几个城市的调查。如原国家教委于1 9 9 6 年组织上海、北京等六省市就 流动儿童就学情况进行了调研;青年研究2 0 0 5 年第2 期刊登的邹泓、屈智勇、 张秋凌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考察了全国9 城市流动儿童的教 育、娱乐、发展状况以及流动人口在儿童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需求,调查表明,与原 来在老家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受教育条件有所提高,流动儿童的亲子交流 有所增加;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其受教育、娱乐等状况还有一定的差距,流 动人口有关儿童权利的知识和观念还比较缺乏1 。 另一类的文章主要是以某一局部地区为基点,对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进行实 际问题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如2 0 0 8 年1 0 月社科纵横发表 的庆贺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东部市场地区为例,2 0 0 4 年李蓓蓓的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2 0 0 7 年科技教育上发表的刘 明的武汉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调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8 年第 2 期发表的贺艳丽的忻州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及分析等文章。同时有 许多的硕博论文也在这一方面做了研究,比如:2 0 0 7 年湖南师范大学刘朝晖的硕士 学位论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个案,2 0 0 7 年华东师范大学徐花蕊的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市民工子女小学师资状况调查研究一 一以上海市闵行区四所学校为例,2 0 0 7 年上海师范大学尹晨燕的硕士学位论文上 海公办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等 等。 ( 三) 以国际比较视野进行的相关问题研究 这一类型的文章,通过对国外与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类似的社会问题的描述,主 张借鉴国外经验。如石人炳首先对美国关于学生流动对教育影响的理论进行了探讨, 然后介绍了美国解决流动学生教育问题的实践,最后认为美国在解决流动儿童教育 问题方i 蔚的做法对我国有如下几点启示:完善相关立法、促进教育公平、简化流动 儿童入学手续、为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加强学校社区和流动人口家庭的 联系2 。王善坤等人结合美国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目前出现的流动儿童问题 提出几点建议:公立学皎应对于任何一个在本学区内就读的孩子一视同仁,不问其 邹泓、:狞勇、张歇凌中国九城商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青年研究2 0 0 5 ( 2 ) 2 6 a 螺i 置网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 】基础教育改革功态2 0 0 5 ( 2 1 ) 3 -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户籍;允许社会力量兴办简易学校;由民间资本创立打工子弟学校,政府提供教育 经费,创立教育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就可以逐步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1 。张 青对美国农村流动儿童教育计划的出台背景、运作方式、具体服务内容进行了介绍。 认为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不使一个孩子掉队的宗旨对我国目前打破城乡樊篱,促进 城乡教育公平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首先,国家适当介入,制定相关政策,进行 财政支持,保证每一个孩子公正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在对待流动学生的教 育上可以尝试采取多种方式。特别可以借鉴美国联邦政府所采取的暑期教育活动。 解决流动学生在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再次。发挥非政府组织以及志愿者组织在流 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国家与社会在流动学生教育中的功能互动2 。 ( 四) 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将流动儿童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去分析,并提出了 一些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融合的措施。张世文认为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着 诸多社会排斥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观念排斥和受教育机会、师资、教育教学设施 等资源排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公共教育资源、加大政府管理引导力度, 应是当前消除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各种社会排斥的主要对策3 。任云霞等认为流动儿童 两临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等四个方面的排斥,同 时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过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自然受到了社会排斥的各个 维度的交错影响,包括适应的过程、适应的周期、适应的模式等各个方面4 。徐玲、 白文飞分析了促使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与受教育时处于不利境地的制度性因素 户籍制度及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义务教育办学体制、财政拨款体制、升学制度等, 指出当前进行制度性创新显得十分必要5 。 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张 春荣,宋士云6 认为:流动人1 :3 的子女教育和流入地人口的子女教育相比,在入学机会、 教育过程和学业成就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问题。导致不公平问题出现的原 因,主要是我国教育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变“二的滞后,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等等。要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 :芬坤浅淡芰样决流动儿童敦育问芝对中国的密示阴黑i 一学刊2 0 0 6 ( 3 ) j i 荚戳乡杉二:动儿童的敦育及其经验借签f j l 外田教育研- 。4 2 0 0 7 ( 1 ) : 支、一l :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c 、民工了文敦育问题l j 长春工业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8 年( 1 ) j j 二:霞、s 蔓 l 矗社会排斥与流动儿劈鲢城市适j :研究f j l 山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g ( 5 ) j :j 、邑上飞气动儿童祉会 * :斥的翻笠性 = i 素j ,析f j l 当代教育科学2 0 v 9 年( 1 ) j ,:昏荣,:枉l 二z :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u 子女的教育公平问辽【j 】青岛科技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年( i ) 4 妒 i j v l j 绪论 题,当务之急是要从控制学生流动、严格入学手续,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办学渠道, 严格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管理,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等方面入手, 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长远来看,必须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 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赵真真、贺林珂1 认为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在教育起点上没有得到公平的待 遇。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学校管理不规范、及流动儿童家长自身的能力不足等是导 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必须从改进国家政策、规范学校管理及提高家长维权意识 等诸多方面来改变流动儿童在教育起点上的现状。 从社会化的视角来关注这些流动儿童。赵向利选取了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 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识等社会化内容的几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 状况进行描述,并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 结论: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总体来说相似性多于差异性,大多 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征方面弱点 较多,社会交往能力差,经常感到孤独,自我认识低。2 王水珍通过对流动儿童和留 守儿童的对比,综合各个维度的总体社会化水平表明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优于留守 儿童6 j 社会化3 。陈峰的研究选取南通市某小学3 5 年级来自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 三类家嚏的名儿童为被试,研究社会变迁及生活环境变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三类儿童在社交合作、消极同伴提名、学校领导地位以及受同伴欺负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害羞敏感与社交、学校适应各变量的关系也各有不同4 。 从社会整合适应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张立忠认为流动儿童能 否与流入地顺利地实现社会整合,在流入地顺利地完成社会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 中必;夏解决的问题,教育则是完成流动儿童社会整合的根本途径5 。熊少严认为学校 教育以其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和介入家庭教育指导, 可以商效促进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6 。郑家裕则提出影响流动儿章社会 融合丘? 深层原因主要来自政策和制度上的制约与失范,因此政策与制度的规范和保 障有巨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融合7 。唐琼一认为流动儿童应超越“农民 1 鬯真真簧林珂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探析:j ! 现代教育科学2 0 0 7 ( 1 ) 。超向利;t 动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以洛阳市两昕公点学校为例 d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6 e 水珍、列f j 叟试流动与留守从社会化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 j 青年研究,2 0 0 7 ( 1 ) 跨峰 :变迁中的儿童社会性发堤研究二d i :海师范火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7 5 张立忠歧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簟i j 】南方农村2 0 0 7 ( 1 ) 6 熊少严: 市i j f c 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 j 广东社会科学2 0 0 6 ( 1 ) :郑家裕足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 j j 青年探索2 0 0 6 ( 4 ) 5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身份和“市民身份”的界限,在“城市公民”身份基础上,寻求深层次的融合, 公民教育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1 。郭良春等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 案,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得出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 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 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及公立学校对于流动儿童的观念 成为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瓶颈2 。 总结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 1 ) 现有研究绝大多数 都把流动儿童作为一个同质性的群体看待,而忽视这一群体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对流动儿童个体生活的真实困境现状关注较少,容易使得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 究流于表面。( 2 ) 已有研究集中于对大城市发达地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且 研究对织多为打工子弟学校,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公立学校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而 在笔者看来,城乡结合部地区公立学校恰恰是未来几年我国流动儿童就学的最主要 的途径。( 3 ) 教育学者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多为仅对教育的问题谈对策,较少 考虑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以及在社会变迁的动态过程中流动儿童的社会位置。笔 者认为,目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流动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中 的地位变化,以及融合困境的根本原因,从而减少弱势地位代际传递的不利处境。 三、主要研究思路 对于流动儿童,学术研究者给予了不同的称谓,迄今缺乏一个统一的的名称。 据研究者统计3 ,关于流动人口的称谓多达十余种: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流入人口、 夕j 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务工经商人口、盲流、自发迁移人口、流迁人口、 暂时迁移人口、农民工、民工等等,相应地,进城流动人口的子女,有的称之为“民 :【子女,有的称之为“打工子弟”,还有的称之为“流动儿童”或“流动儿童少年”。 在众多的称谓中,笔者认为用“民工”或“务工”有关的词语来描述流动儿童并不 妥当,这是因为:一方面,民工的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笔者的 调查研究。乏现,城市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在城市中并非都是在务工、 经商或从事其他有收入劳动,还有一部分流动儿囊的监护人是专门为了孩子能在城 市接受教育求到城市中为孩子陪读的。翻此,本文所述的“流动儿童”是指1 5 周岁 1 唐琼一i 。:儿彰 i :会融入问题 j 囊育璎沦与实践2 f 8 ( 9 ) j 郭良春、姚远、畅变云公立学校0 :动儿童少年城市近i 迎性研究北京市j f 中学的个案潮查:j j 中国青笨研 究2 0 0 5 ,9 ) 3 场浏农民下1 :幺接受义务教育西! ;5 的闷题及对策研究【d 】沈阳疖范人学年硕i :学位论文2 0 0 7 6 v f | , 0 绪论 以下,未完成义务教育,跟随监护人( 主要指进城务工农民) 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城 市居住的儿童、少年。 本选题的研究旨在重新审视和定位流动儿童,展现其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时代变 迁中的独特地位与历史意义,呈现和探讨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具体而言,首先,探讨流动儿童产生的大背景,并对我国流动儿童的规模与发展趋 势做分析;梳理国家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支持政策的变迁,并作出分析。其次,把 研究目光投向一个城市公立小学班级中的流动儿童群体和个体,通过流动儿童群体 和个体的学习生活的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将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客观真实地呈现 出来,描述他们的生活教育体验,从而引发大家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反思我们的 教育。最后,运用资本理论、社会排斥相关理论等分析察流动儿童的在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竭力发掘流动儿童在社会中地位,从流动儿童团 体案例和个案研究微观层面入手,运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 处境真实地呈现出来,表达他们的体验,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在学校场 域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基此,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法:查阅有关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以及其他与流动儿童相关 的论著、论文,寻找理论支撑,将访谈、调查的相关事实经过进行分析,进而得出 研究结论。 2 、调查法:对所研究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场域及其生活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调查, 从微观层面选取一个流动儿童团体和一名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到他们生活 的具体环境中,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对他们的现实学习生活进行质的研究, 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研究对象事实加以分析。 3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深度访谈,包括深入流动儿童的班级、家庭及其 生活的具体环境来获得对于调查对象更加深入的理解。采用了答问式访谈和叙述式 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4 、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主要拟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式。在充分尊重个体生 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以及对被研究者的同;己、作业的记录分析等, 叙述普通流动儿童的真实故事,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叙事中贯穿笔者的思考, 在思考中深化对流动儿童问题和事件的认识。将现象与理论结合起来,对于研究对 7 大学全e l 制硕士学位论文 以阐释和探究,展现其意义。 某报关于流动儿童报道的调查分析,把材料进行 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展现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8 第一章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产生于2 0 世纪初期,是解释论社会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派 系,是关注个体行为的一个微观社会学理论。其开山鼻祖是乔治赫伯特米德,米德 从教3 0 年,系统地阐释了一系列社会学思想。后来,他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提出了 “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总结老师的观点,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 h 库利、 米德、j 杜威、w 詹姆斯、r e 帕克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并对该 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作了系统的概括和充分的解释。符号互动理论还包括有许多著名 的理论,比如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美 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等等。 一、米德的“自我论” 米德 g e o r g eh e r b e r tm e a d1 8 6 3 1 9 3 1 基于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借助于1 9 世 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结果,从进化论和行为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个体通过 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互动而形成心灵和自我,并对社会化产生主动影响的双向过程1 。 他认为,人的交往是一种符号性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以“符号”为媒介的,人 类互动的实质是符号互动。人类的“姿势 与动物的姿势不同,人类的“姿势”是有 意义的,与语言一样都是互动的符号。 米德从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认为人类在与他人互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自我” 概念。人类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原始特性,是独立的,它构成“自我”中不可预测的部 分。而“客我 与“主我 相对,代表着自我的社会面,是内在化了的个体想象中 的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体会。简而言之,即他人价值观的 反映。主我和客我的统一便是完整的自我,自我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包含着“主体 我”和“客体我”之间的不断“对话”。“客我”向“主我 提出要求,“主我”作出 反应,因此“客我”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个体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米德用嬉戏模仿 彭小虎互动主义原理与学生素质之养成 j 教育理论与实践1 9 9 9 ( 9 ) :5 0 - 5 6 9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阶段、游戏阶段和泛化的他人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描述自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 岁 以前,在模仿阶段,孩子通过模仿行为来获得他人的肯定,发展下去到了游戏阶段 ( 2 岁到4 岁之间) ,孩子要懂得遵守一些游戏规则,通过游戏参与扮演各种不同的 角色,来体验他人的态度和动作。这一阶段,孩子们有了“客我”的体悟,开始社 会化过程。4 岁以后,孩子们学习在社会中而不仅仅是他人的评判中确定自己的角 色地位,并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渐发展完整的自我。 二、库利“镜中我理论”、“初级群体理论” “镜中我理论 源自库禾l j ( c h a r l e sh o r t o nc o o l e y1 8 6 4 1 9 2 9 ) 对自我的反映特征的 一个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相互照应着对方。他认为人们彼此 是一面镜子,人们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反映了他人对自己 的看法,自我的建构是在互动中产生的。 初级群体亦称“首属群体”,最早由库利提出这一概念。初级群体的基本含义 是指建立在地缘、血缘以及业缘基础上,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 体,从其内容上可以区分为业缘、地缘、血缘以及友谊型,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 儿童游戏伙伴,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库利看到了首属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重 要影响,他认为“在初级群体中,人性逐渐产生,人性不是人生出来就有的,人只 有通过交往才能得到人性,而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在他眼里,初级群体在形 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起初始作用,是“人性的养育所 ,因此是“初级” 的群体。 三、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戈夫曼( e r r i n gg o f f m a n1 9 2 2 1 9 8 2 ) 借用一系列戏剧舞台表演的概念来分析人 际交往,丌辟了微观社会行为研究的新领域因为这一理论与莎翁的著名比喻1 类似, 因此被人f l j _ ;i :之为拟剧论。拟剧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人生就是一场表演,人 与人互动的过程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 的演员角色都十分关心自己在观众( 即和其参与互动的他人) 面前的形象。他研究 喝彩,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即如 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 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这种运用各 他们各育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 第一章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种表演技巧控制他人对自己反应的行为就是“印象管理”。宋林飞教授将戈夫曼描述 和分析的印象管理策略概括为: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等 四种形式。 第二节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 p i e r r eb o u r d i e u ,1 9 3 0 - - - 2 0 0 2 ) ,是法国当代影响力最大的社 会学家之一,他的资本理论借用了大量经济学术语和概念,以揭示现实社会中各个 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本质。他认为人们的身份不同主要表现为他们拥有不 同质和量的资本,资本在社会中不是平均分配。关于资本是什么? 布迪厄认为“资 本是积累的( 以物质化的形式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 劳动,当这种劳动 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 能够以物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 林克雷教授等认为,布迪厄对资本 的定义中隐含了资本的三个特性:第一,资本的生成性,即资本是积累的劳动:第 二,资本的排他性,即资本应与私人占有关系一致;第三,资本的获利性,即资本 是一种能获得更多资源的资源1 。 布迪厄的资本概念来源于唯物主义理论的体系,但他将其从经济学领域普遍化 到整个社会世界。他认为资本的主要形式除了经济资本外,还包括文化资本、社会 资本和符号资本。 机迪厄对经济资本的论述着墨较少,主要是指可以直接兑换成货币的物质资源 方面的资本,包括金钱、房产、汽车等。布迪厄虽然对其的论述较少,但它却认为 经济资本是基础性的资本类型,其它类型的资本都根源于此。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最感兴趣的话题,“文化资本”泛指一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