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摘要 步行交通是山地城市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完善步行系统的建设是解决山地 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方法上的指导,步行系统的 规划设计常被忽视,导致山地城市道路网结构不完善,城市交通问题无法完美解 决,居民的步行空间质量也乏善可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步行系统的研究,很 有必要。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交通等三方面 的问题,属于多学科综合的一种系统工程。本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实地 考察、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影响因子、 观念、方法,结合实例分析,指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布局和组织方式,最后从 “人本观”的角度,进而探讨了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网络的质量、交通节点、环境 设施、步行通道技术指标等问题。初步构架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论。 论文正文约5 8 0 0 0 字,插图共9 0 幅。 关键词: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注:图片没注明资料来源的为著者自己整理。 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p e d e s t r i a nt r a f f i ci sak i n do f i m p o r t a n t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m e t h o dt h a t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 m o u n t a i n o u sd r i e s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np e d e s t r i a n s y s t e mh e l p t or e s o l v et h e m o u n t a i n o u sc i t i e s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p r o b l e m h o w e v e r , b e c a u s eo ft h el a c ko ft h e p e r t i n e n tt h e o r y , t h ed e s i g no n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i sg e n e r a l l yn e g l e c t e d i tc a u s e sf a u l t y r o a dn e t w o r k sa n ds e q u e n tt r a f f i cp r o b l e m s t h e r ea r en o tv e r yg o o dp e d e s t r i a ns p a c e s f o rp e o p l e ,t o o s oi ti sv e r yn e c e s s a r yt or e s e a r c ho n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 t h ed e s i g no n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i nm o u n t a i n o u sc i t i e si n v o l v et h r e e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e d c i t yp l a n n i n g ,c i t yd e s i g n ,c i t y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n ds oo n s oi ti s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s y s t e m i cs u b j e c t b a s e do nt h es y s t e m i ca n a l y s i st os o m eu r b a nd e s i g n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al o to fd a t u m t h et h e s i ss u a - - m n a r i z e st h ef a c t o rt h a ti n f l u e n c e st h e d e s i g no fs y s t e ma n da t t e m p tt op u tf o r w a r dn e wc o n c e p ta n dm e t h o df o rp l a n n i n ga n d d e s i g n i n g t h e nt h et h e s i sp o i n t so u tt h el a y o u ta n ds t r u c t u r eo f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 f i n a l l y , g u i d e db yh u m a nb e i n g c e n t e r e dp r i n c i p l e 。t h et h e s i sd i s c u s sf a r t h e ra b o u tt h e q u a n r i t y , t h e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n o d e ,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 sf a c i l i t i e sa n dt h et e c h n i q u ei n d e xe t c i naw o r d ,t h et h e w sp r i m a r i l yb r i n g sf o r w a r dt h e m e t h o d o l o g yo nt h ed e s i g no f 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i nm o u n t a i n o u sc i t i e s t h et e x ti sa b o u t5 8 0 0 0 w o r da n d9 0i l l u s t r a t i o n k e yw o r d :m o u n t a i n o u sc i t i e s ,p e d e s t r i a ns y s t e m ,p r o g r a ma n dd e s i g n 1 1 1 插图与附表清单 插图与附表清单 图1 。1 漫画- 1 图1 - 2 重庆主城区居民出行方式结构1 匿1 - 3 顺应地形的自由道路网,2 图1 4 弯曲的城市道路2 图1 - 5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步行街6 图1 6 人车共享,8 图2 1 污染程度的比较。,l l 图2 - 2 攀枝花诱导从山顶到金沙江的山坡风发生示意图1 2 图2 - 3 结合商业布局的街道,1 2 图2 4 重庆磁器口老街步行化1 3 图2 - 5 石柱镇西沱镇1 3 图2 - 6 商业效益提高的百分比,1 4 图2 7 巴东城市梯道1 6 图2 - 8 从大街坊到小地块的划分1 8 图2 - 9 在交通线一侧进行建筑的实例1 9 图3 - 1 系统图示,2 l 图3 2 a 、3 - 2 b 、3 - 3 e 泛化的步行道2 2 图3 - 3 生态系统的结构2 3 图3 4 连接度不同的两种网络2 7 图3 - 5 环通度不同的两种网络2 8 图3 - 6 图解城市设计方法2 9 图4 - 烟台莱山步行道平面布局3 1 图4 - 2 龚滩镇高程分析图( 上) 、步行道平面布局图( 下) 3 2 图4 0 忠县组团式布局示意3 3 图纠增设步行道布局示意3 4 图4 毒荣县绿化布局示意,3 5 图4 - 6 城市各功能区分开布局3 6 图4 ,7 城市各功能区混合布局3 6 图4 - 8 云阳县城道路网络图3 8 图4 ,9 武隆县城高程分析图( 上) 、步行道布局图( 下) ,。3 9 i x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 - 1 0 乐山市区功能结构图4 0 图4 1 1 小路网络和汽车模式4 1 图4 1 2 圆形匀称丘陵道路网络4 2 图4 一1 3 方格法计算平均坡度4 2 图4 1 4 步行系统与城市道路交通布局的步骤示意4 4 图4 1 5 地形被忽视的两种情况4 5 图4 1 6 规划红线调整4 6 图4 1 7 江北城国际招标景观分析图( 上) 、绿化布局图( 下) 4 7 图4 - 1 9 a 、4 - 1 9 b 、4 - 1 9 c 、4 - 1 9 d 井字步行道、与车行道路间隔分布、绿道与口袋绿化、不同开 发规模4 8 图4 - 2 0 商业与步行道的两种布局4 8 图4 - 2 1 滨水区的绿色步道规划示意4 9 图4 - 2 2 滨水区的绿色步道规划示意5 0 图4 2 3t o d 开发模式5 1 图4 2 4 坡地上步行可达区的标准模式5 2 图4 - 2 5 城市市区规划草图( 实验性设计方案) 5 3 图4 - 2 6 台北市中兴村整体规划开放空间系统图5 3 图4 - 2 7 沙坪坝组团f 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图( 上) 与道路网规划图( 下) 5 5 图4 2 8 格子系统5 8 图4 - 2 9 山地城市的沿江“半边街”5 7 图4 - 3 0 错开的格子系统5 8 图4 - 3 l 齿状系统5 8 图4 3 2 组合系统5 8 图4 - 3 3 格子系统的变形5 8 图4 - 3 4 人车完全分离系统5 8 图4 3 5 地块绿地系统的内在布局和关联布局( 左) 、外在布局( 右) 5 9 图4 - 3 6 坡地上千道用地规划结构6 0 图4 - 3 7 指状地形6 1 图4 3 8 团状地形6 1 图4 - 3 9 冲沟、河流分割的地形6 1 图4 - 4 0 团状地形6 1 图4 - 4 1 建筑功能混合布局6 2 图4 - 4 2 簇群的建筑布局6 3 图4 - 4 3 南京大学新校园规划竞赛其中一个方案模型6 4 x 插图与附表清单 图4 掣磁器1 :3 旧城改造规划图6 5 图5 巫山新县城中心区重点地段规划6 5 图4 4 6 小路网络发展时序图6 7 图5 - 1 利用绿化降低烟尘和噪声污染6 9 图5 - 2 利用地形、隔声墙、绿化降低噪声7 0 图5 - 3 不同坡度、坡向的太阳高度角7 1 图5 - 4 点、线、面的结合7 3 图5 5 龙潭城镇以山峰为借景7 4 图5 - 6 空间的引导7 5 图5 7 空间的分隔7 5 图5 8 依山盘升时步行道与车行道组合7 6 图5 - 9 下城陡弯时步行道与车行道组合7 6 图5 。l o 结合建筑的步行道设计7 7 图5 1 1 结合地形、建筑的步行道设计7 7 图5 ,1 2 上海静安公园下沉广场7 8 图5 1 3 街道尺度比例7 8 图5 1 4 常熟街道演变8 0 图5 1 5 步行道铺地采用当地材料8 1 图5 - 1 6 ( a ) 斑马线条行人穿越道、( b ) 安全岛的行人穿越道、( c ) 拍什式穿越道8 l 图5 - 1 7 利用地形设计的人行天桥8 3 图5 - 1 8 利用地形设计的地下通道8 3 图5 - 1 9 结合建筑的天桥设计8 4 图5 - 2 0 交叉口数量不同8 4 圈5 2 l 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区步行系统8 5 图5 2 2 环境设施示意图8 7 表2 1 山地城市设施服务半径参考指标1 7 表4 1 宏观层次的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4 0 表4 - - 2 地形坡度与道路网长宽比“ 表4 3 中观层次的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5 6 表4 - - 4 微观层次的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5 6 表5 - - 1 地形及共生的生态特点7 0 1 绪论 1 绪论 1 1 研究的意义 1 1 1 实践意义 自古以来步行一直是人们主要出行方 式之一,然而机动车的到来使城市道路交 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漫步变成了飞 驰,街道变成了车道,安步当车的悠闲被 横冲直撞的汽车破坏殆尽。于是,宛如宗 教轮回一般,人们在经历了汽车“文明” 的洗礼后,缅怀过去朴素、美好与宁静的 城市交通环境( 图1 1 ) 。步行和自行车交 通成为当今受鼓励发展的出行方式,步行 运动也成为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的一种 健身方式。城市步行质量也成为反映城市 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个城市快完蛋了,以前这个地方还是个停车场昵1 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步行更具有特殊 篡篙。帅。 的意义,比如山地城市的街道生活,由于资料来源:( 美) r b r a m b i l l a , 山地城市街、市同构,一条长长的石板街 g l o n g o 著;壮展华译行人徒步区厶 就是一部步行生活的历史书,人们已习惯 北:茂荣图书公司1 9 8 5 9 1 1 在街上闲逛、购物、玩耍、交朋友等。步行成为山地 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但由于种种 原因,山地城市的步行交通和步行设施存在着一系列 极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的协调 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 造成非机动车交通很少甚至没有,人们的出行主要以 图i - 2 重庆主城区居民出 汽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步行出行占居民出行的比 行方式结构重相当大( 图1 2 ) ,而在规划建设及管理上对步行交 f i g u r ei - 2 t h ed i a g r a m 通重视不够,常常导致车行道路上人车混杂,交通混 篓:;:1 蓉。i 。:;:“。 乱;路网结构先天不足,形成的车行道路网布局本身 c i t y不完善,依附于车行道的人行道也不完善,造成步行 资料来源:重庆经济报, 距离过长,耗时过多( 图1 3 、图1 - 4 ) ;城市原有街道 2 0 0 3 4 ,p 8 改造拓宽,车行道占用大量人行道用地,由于现有条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件的制约,人行道宽度不足,人行交通拥挤不堪。因而,对于山地城市,完善城 市步行交通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车行交通的效率,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使整个 城市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发展得到改善。 实践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 2 理论意义 因此,对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进行理论和 纵观国内外对步行系统的相关研究,尽 管内容非常丰富,但多从城市的某一局部或 从某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整个城市步行 系统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对山地城市步 行系统的研究也不足。比如对城市中心区的 步行化的研究较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直到现代仍方兴未艾,但一般局限于城市 的某一具体地段;众多谈步行系统的专家 ( 道路专家和规划专家) ,一般从技术、施 工、空间角度去看问题,并未形成系统的观 点。理论上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实践的发展, 而实践上的急切需求和理论上的严重不足, 使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2 1 街道、步行街、林荫道、人行 道、步行道 街道 街道在车行道路出现以前城市道路都 以街、巷统称,而“街”就是城市大道川。 从空间上定义,街道是指其空间特性为连续 性和指向性( 路径属性) 突出,内外分隔性 图1 3 顺应地形的自由道路网 f i g u r e1 - 3 f r e er o a dn e t w o r kc o n f o r m e d t ot e r r a i n 资料来源:根据西沱镇总体规划图改绘 图l - 4 弯曲的城市道路 f i g u r e1 - 4c u r l yc it yr o a d 和内向性( 领域属性) 显现,内外沟通性和外向性( 场所属性) 缺乏 2 3 。 街道是有意义的,具有人性,领域性强,正如b 噜道夫斯基( b c m a dr u d o f a k y ) 在人的街道一书中指出:“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 培育的温床。其生存能力就像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街道正是 i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7 9 ,p 1 8 4 1 【2 朱文一著空间符号城市种城市设计理论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3 2 l 绪论 由于沿着它有建筑才称其为街道,摩天大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口】城市街道成 为步行系统一部分。 步行街 步行街是相对于城市车行道路而言的,其概念最早出现于2 0 世纪5 0 年代。 r b m m b i l l a 和g l o n g o 在行人徒步区中指出“徒步街”( p e d e s t r a i ns t r e e t ) 是 将街道划分开来限制车辆通行,但是紧急用车辆有专用道路,服务与运货的卡车 也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通行【2 】。徒步街与徒步购物街的意义是一样的,可通称为步 行街。步行街是城市步行系统一部分,是为了振兴旧区、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 保护传统街区而采用的一种城市建设方法。 林荫道 林荫道多是配置乔木、灌木、花卉、草皮较宽的绿带,设有供漫步游憩的步 行道( 又称游步道) :并在绿带内还设置有休息用的各种建筑小品或活动场地 3 】。 人行道 人行道是位于车行道路的两侧或一侧的步行带,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是步行 交通的需要,同时,用来布置绿化,地上杆柱,地下管线,以及护栏,交通标志, 宣传栏、清洁箱等交通附属设施【4 】。 步行道 步行道的定义立足于交通方式上的人车差别,可以认为是以步行为主要交通 方式,相对于汽车而言行人具有交通优先权,并能够保证行人及其相关行为正常 发生的道路。广义上,步行道可以包括步行广场、人行道、城市街道、林荫道、 步行街、步行小路、入行天桥( 地道) 等,狭义上的步行道是专为步行服务,除 人行道以外的线性、步行道路,包括城市街道、林荫道、步行街、步行小路等等。 本文中所论及的步行道是指狭义上的步行道。 1 2 2 关于步行系统的构成 步行系统是步行交通的载体,或者说是步行交通中的“供应”。主要包括步行 道、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街、城市滨河步行道、林荫道,还 包括居住区内的步行道,城市中的车站、码头集散广场,城市游憩聚会广场,建 筑室内步行街等类型。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范围很广,具体分类标准大致为: 按照步行道路与车行道路的关系划分 可划分为基本部分和专用部分f 5 j : 1 】转引住:粱雪,肖连望编著域市空间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 0 0 0 ,p 4 3 2 】r b r a m b i l l a ,g l o n g o 著:壮展华译行人徒步区台北:茂荣图书公司1 9 8 5 ,p 9 3 1 同济大学主编域市道路交通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9 4 】同济大学主编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9 i 徐慰慈编著城市交通规划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 9 9 5 ,p 2 7 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本部分指道路两侧的人行道。这是城市道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人行道 就不成为城市道路,同样,没有人行道的步行系统也是不存在的。 专用部分指为适应步行交通中某些专门的需要而规划和建造的步行设施。具 体可包含专业步行道、过街设旌( 天桥或地道) 、商业步行街( 区) 、步行广场、 空间走廊( 通道或观景) 、散步小道等。 按照步行功能类别划分 可以分为商业、休闲、交通、景观四种类型: 商业型步行道通常位于城市商业中心或组团商业中心等地带的步行街 ( 商业步行街、地下步行商业街) 。 休闲型步行道位于公园绿地( 公园步行系统) 、居住区主要公共绿地、城 市沿山、沿河等边缘地带( 滨河步道) 等地带的散步道。 交通型步行道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城市入口广场( 车站、码头等交 通广场) 、交通枢纽( 地道、人行横道) 、上下交通连接( 码头的梯道,上下高程 梯道的连接) 等地带的步行道。 景观型步行道一一通常位于城市或地块的地理中心、城市与外界联系的出入 口、重点建筑的广场等,可以是城市的林荫道、形象广场、地块的步行轴。 按照步行的空间位置划分 可以分为地面层步行道、高架步行道、地下步行道三种类型: 地面层步行道与城市地面处于同一标高层,对于居民的步行运动最有利, 其建设费用最低: 高架步行道采用建筑的方式建造的空中步行道,包括天桥系统、架空步 行广场、连接建筑的空中走廊等,其建设费用较高; 地下步行道步行道出于地面层底下,包括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地下商业 街等,其建设费用最高。 1 3 相关研究综述和实践发展 1 3 1 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步行系统的研究概况 根据研究的角度和内容的差异,国外对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可分为交 通地理学派、建筑与规划学派、行为学派。 1 ) 交通地理学派 交通地理学多从空间的角度研究交通路线、交通网的组织规划等问题,并把 步行系统作为各种交通方式起端、终端和转乘的跳板或桥梁,研究步行系统与各 手中交通的联接,也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研究步行设施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比 4 1 绪论 如天桥的布局、行人的一般步行距离、步行占地面积等。 2 ) 建筑与规划学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派主要从景观、空间、土地利用、交通等角度对步行系统 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空间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比如,美国建筑师c 亚历山大 从“建筑的模式语言”出发,建立了小路网络的布局模式:“把人行道设计成与公 路成直角相交,而不是与公路并行,结果小路会开始形成一个与公路系统截然不 同的、并与之成正交的第二网络。总是把它布置在街区中央,以便它们 与公路成十字相交。”【1 】景观和空间学者通过外部的观察、空间领域的划分、景观 联系、景观生态方面来研究步行道的空间规划设计规律。规划交通学者从人与车、 步行道与车行道的关系出发,提出“人车分离”、“人车共享”等的城市道路规划 设计方式。 3 )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主要从人的行为生理状况、行为舒适程度、行为认知模式和行为发 生的可能等方面研究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设计。比如,前苏联学者b p 克罗基乌 斯从人行为的生理状况出发研究人在坡地地形时步行半径比平原地形减少的情况 1 2 :美国规划师凯文林奇( 1 y n c h ) ,从人对城市的认知模式出发,指出城市道路 的方向性、连续性,网络结构清晰性对入的认识模式的影响和发生的心理变化情 况吼 国内研究动态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一套理论和方 法,多从城市步行设施具体技术、局部地区交通的联接及步行空间设计等方面进 行研究,专门对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从研究的城市地段来看, 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城市滨水区、城市绿地、居住区等城市地区。而对山地 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也主要沿用平原城市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如研究山地城市 的街道意义、山地城市的步行空间等,主要从空间角度,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分 析其与车行系统、绿地系统、城市地形的关系,提出步行道在山地城市具体局部 的设计方法,但还处于表面的分析和具体的技术讨论阶段,并未能深入研究影响 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因、步行系统的组织布局和全方位的设计。 1 3 2 相关实践发展 城市中心区步行化建设的发展 1 ( 美) c 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周序鸿等译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0 1 ,p 6 0 7 f 2 】( 苏) b p 克罗基乌斯著:钱治国、王进益、常连贵、钱继先等译城市与地形,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2 ,p 5 7 5 9 【3 】( 荚) 凯文林奇著;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杜2 0 0 1 ,p 3 7 4 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中心街道人车分离的情况,最早出现在1 8 世纪末的巴黎。当时是利用建筑 临街道拱廊、骑楼( a r c a d e ) 提供不受马车妨碍的公共空间,并且满足行人通道的 不足。多用于线状或十字交叉的购物区,连接各类商店f 。 对市中心商业街车辆通行的管制,最早在本世纪2 0 年代德国的科隆和埃森布 出现,并很快在德国普遍发展,美国也有管制过汽车的情况,英国则曾在有些商 业街中实施定期汽车管制。 二次大战后荷兰鹿特丹重建工作中于1 9 5 2 年成功地塑造了市中心的林巴恩步 行商业街。其亲切舒适的空间效果对日后以英国为首的几代新城中心商业步行区 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6 0 年代末,西方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人们开始从节约能源的角度、 环境的角度和城市生活多样性的角度重新比较城市生活和郊区生活,以改善城市 中心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内城复苏运动在 西方各国全面展开,其中最为有效和突出的 是在城市中心区实现步行化。 7 0 年代美国人受到欧洲成就的鼓舞,着 手规划和振兴没落的中心商务区,他们通过 关闭或者限制街道驰入汽车,并以高昂的造 价改造出精美的步行商业街。7 0 年代末全 美大小城市中已修建了1 5 0 条以上。有些城 市中心区步行系统也由平面系统发展为向 天、下地的立体步行系统。比如,明尼阿波 利斯c b d 立体步行天桥系统9 0 年代中期其 规模己达到3 0 多座天桥,覆盖3 0 多个街区, 这种全天候的天桥系统已成为该市中心区 独特的景观。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城市则在 7 0 年代开始发展地下步行系统( 图1 5 ) , 图1 - 5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步行街 f i g u r e l 一5u n d e r g r o u n d p e d e s t r i a np r e c i n c t i n m o n t r e a lc i t y ( c a n a d a ) 资料来源:沈玉膦编外国城市建设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5 ,p 2 5 2 9 0 年代后,多伦多己发展了一个自市中心向四面扩展,全长4 5 公里,联接4 0 0 多家商店和3 0 0 万平方米办公楼的庞大地下步行街区 2 】。 近年来,随羞我国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变得更加拥挤, 改善城市中心街区的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在重庆已从1 9 9 7 年开始, 分别在市中心、沙坪坝、杨家坪等地方开辟解放碑商业步行区、沙坪坝商业步行 【1 卢柯,潘海啸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英国、德国和美国城市步行环境的改善措施国步 城 市规划2 0 0 1 6 【2 】李雄飞,赵正翘等编著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8 9 6 1 绪论 区、杨家坪商业步行区,这些是国内山地城市的规模较大的现代商业步行区,非 常受市民的欢迎,是成功的典例。 城市美化运动与绿地系统建设 1 9 世纪的自然主义运动对美国的环境创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 诞生了美国风景建筑学及其创始人奥姆斯特德( e l d l m s t e d ) 。1 8 5 8 年,奥姆斯特 德与英国建筑师沃克斯( c v a l l x ) 合作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作为美国的第一个主 要城市公园,得到了公众的赞赏,并由此激起了一场城市美化运动i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亚各国城市绿地建设成了继城市美化运动之后的第 二次历史高潮。当时主流思想是从系统角度出发,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形成一 种绿地与城市交织的布局。如1 9 5 4 年的平壤重建规划,绿地系统以河流等自然条 件为骨架,把城市分隔为几个组团,绿地系统与城市组团形成了互相交织的有机 整体。 2 0 世纪7 0 年代初,全球兴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在美国,麦克哈格 ( i l m c h a r g ) 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 d e s i g nw i t hn a t u r e ,1 9 7 1 ) ,该书提出了 在尊重自然规划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8 0 年代初,城 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阶段。 当前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呈现了三大趋势:第一,城市绿地系统的要素趋于多 元化:第二,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趋向网络化;第三,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趋近 生态合理化。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细密,生态合理的 城市绿地系统将使城市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和谐【2 】。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有利与城市 步行系统的完善。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建设 近现代欧洲城市交通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即需求导向阶段、效率导向 阶段和环境导向阶段【3 j 。 1 ) 需求导向阶段 伴随西方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小汽车给人们的交通活动带来了极的方便和 享受。小汽车逐渐成为大众交通工具之后,在巨大交通需求的推动下,大规模的 道路建设成为当时城市交通建设的主旋律。主要是1 9 世纪末和2 0 世纪初,欧洲 的城市道路建设,依照交通量决定街道宽度,以及建设可供多种交通工具使用的 城市干道和仅在住宅区使用的“辅助道路”网络。不幸的是,人们很快发现,城 市根本无法提供小汽车交通所需的道路和停车场,道路交通更加拥挤。 1 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9 5 ,p 1 2 2 【2 】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2 ,p 4 7 3 】林卫腴洲城市交通的经验与启示城市规划。2 0 0 1 1 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 效率导向阶段 从第一次大战后开始,欧洲城市交通进入了到追求交通空间使用效率的新阶 段。比如,如何利用城市能够提供的,有限的交通空间资源,来实现人流和物流 的高效流动,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新的工作重点。在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 于行人和自行车在道路上造成交通混乱,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英国提出了在多 种交通混行道路上的交通分离。1 9 2 5 年,美国人怀特( h e r r yw r i g h t ) 和斯特思 ( c l a r a a c es e i n ) 运用“邻里”观念设计了著名的雷德伯恩( r e d b u m ) 居住区, 采用了车行道完全分离的手法。在这以后,欧洲新城居住区广泛采用邻里和居住 区步行观念。到4 0 、5 0 年代,战后新城建设,普遍做到车行、步行分开,并在城 市中心区产生立体为步行交通。5 0 年代中期,芝加哥进行了城市交通规 划,确立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 地位。 3 ) 环境导向阶段 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和关注,建设 环保型“绿色交通系统”成为当前城 市交通发展的新方向。 7 0 年代,交通拥挤对策和能源、 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 “交通安宁,观念和t s m ( 交通系统慧麓慧i o nb 。t w e e n p e 哪e a n d 。 管理) 策略开始实行。包括整体增加 资料来源:刘延枫,肖敦余著低层居住群空间 交通运输系统容量、局部减少交通系 环境规划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卒土2 0 0 1 ,p 6 8 统容量、降低交通需求三种方式。并 提出建立不间断的步行系统,鼓励建造空中步廊,建设城市步行区等。进入8 0 年 代,交通专家又提出交通需求管理( t i ) m ) 策略,通过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紧密结合,促进交通参与者出行方式的变更。并在当时,提出了“交通共享”的 观念,注重各重交通的平衡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成为受鼓励的两种交通方式 ( 图1 - 6 ) 。 从以上三个阶段看,对步行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重视,并最终提出“交通共 享”的观念。城市交通的发展注重各重交通的平衡发展,偏颇任何一方都会引起 城市交通的混乱,这也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城市交通发展,完善城市步行系统的规 划。 1 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l 绪论 1 4 1 基本思路 从山地城市地理和交通特点出发,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应于城市规划设 计的不同层次,贯穿规划设计的系统观、生态观、人本观,分别从城市规划设计 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探讨步行系统布局和组织发展问题,并对影响步行系 统总效能发挥的几个重点问题步行系统的网络质量、交通节点、环境设施、 步行通道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初步架构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所 需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法。 1 4 2 研究方法 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视理论的提炼、总结、运用,并理论联系实际,力图 通过个案的分析,使理论认识更为可靠确切。 综合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由于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本论文综合了地理学、交通 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尽可能多视角、多侧面、多 层次地进行综合研究。 1 5 重点问题和篇章结构 1 5 1 重点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包括了以下方面: 从多学科、多因子的角度,研究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观念、方法、 影响因子等问题。 从系统、动态的角度,分层次研究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地形、 城市功能区布局、城市地块划分等与步行系统布局的关系,提出山地城市步行系 统的路网布局和组织发展模式,并结合一些实例个案分析,尽可能使理论和实证 有机结合。 从“人本观”的角度,重点研究影响步行系统总效能发挥的几个重点问题。 1 ,6 2 篇章结构 论文共分6 章。第1 章是绪论,第2 5 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6 章是结 语。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块:第一块是第2 、3 章,是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 部分t 包括城市步行系统的意义、规划建设影响因子、规划设计的相关观念和方 法的总结;第二块是第4 章,是山地城市不同层次的步行系统规划布局与组织, 主要是运用前一块的基础理论分析、研究、提出步行系统的规划布局和组织方式; 第三块是第5 章,主要是运用前文的基础理论,针对步行系统的网络质量、交通 节点、环境设旋、步行通道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从全方位构建山地城 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的步行系统,并为规划师提供较为全面的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论文框架 1 0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意义及规划建设的影响因子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意义及规划建设的影响因子 2 1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意义 前文已述,由于地形限制,山地城市车行道路网结构先天不足,需要步行系 统作结构性的补充,以完善城市道路网系统,这是山地城市步行系统区别于平原 城市的个根本性原因,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意义之一。但对于山地城市步行系 统来说,其意义是多重的,可分为生态意义、社会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下面分 别具体论述。 2 1 1 生态意义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减少汽车能源的使用、增加 城市用地的生态效益、改善城 市环境。 道路和交通 1 ) 汽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和污染人所共知,发展“绿色 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成为很多城市的交通发展措 施。完善的步行系统有助于吸 引市民的步行出行,减少汽车 交通,从而节约了汽车能源的 使用和汽车尾气排放、噪音对 城市奇皇# 亏染( 图2 - 1 ) 。 强制车钢通行城市街道前艰制车俩通行城市街邀静 2 ) 山地城市用地紧张,反 嚣? ;粪巢淼比曩噪音污染程度的比较 映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表现 f i g u r e2 - l t h ec o , p a r eo fp o l l u t i o nd e g r e e 在人均道路用地面积、道路密 资料来源:( 美) l 己b k a m b i l l a ,q l o n g o 著:壮 度和人均道路长度等指标偏 展华译珩人徒步区- 厶北:茂荣图书公司1 9 8 5 ,9 2 3 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城市 道路交通网不完善,在相同道路指标下,道路交通网的效能没有平原城市高。为 了改善交通状况,很多山地城市采用增加车行道路网密度的做法,这势必给生态 就很脆弱的山地城市雪上加霜。而在山地城市,人们出行主要以步行和汽车为主, 采用步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结合的交通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山地城市交通。增加步 行道建设,可以降低居民对汽车的依赖和对车行道的需求,从而减少车行道对地 形的破坏。由于步行道对地形要求低,我们可以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区和一些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质敏感区建造步行道,这对保护山地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是有很大意义的。 步行系统与绿地系统结合 城市步行道可以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形成许多廊道( 绿道、绿网) 和斑块 ( 绿色步行广场) ,从而增加山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比如四川山 城攀枝花市,利用城市中心布置的绿色步行大梯道和中心广场,诱导从山顶到金 沙江的山坡风发生,使城市小气候得到明显的改善,从1 9 7 7 年到1 9 9 5 年,城市 平均气温下降l 2 ,年降雨总量增加4 1 ,平均相对湿度增加率为1 7 t 1 1 ( 图 图2 - 2 攀枝花诱导从山顶到金沙江的山坡风发生示意图 f i g u r e2 - 2 t h es k e t o hm a pa b o u th i l l s i d ew i n 6w h i c hb e i n gd e d u c e df r o mt o pt o j i n s h ar i v e ri np a n z h i h u ac jt y ( s i c h u a n ) 资料来源:毛刚。段敬阳结合气候的设计思路世界建筑,9 8 1 ,p 1 8 2 2 ) 。这些“廊道”和“斑块”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群落的连续 性,并为野生动物提供保护安全的迁移路线。 2 2 1 社会文化意义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社会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 三方面:可以形成多样化的城市步行空间,增加人 们交往的可能性;保护城市的历史环境和延续城市 的历史文脉;有利于城市风貌的延续和特色的创造。 增加入际交往的可能性 城市步行空间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结构, 空间属性跨度大涵盖私密和公共。它实际上也 是城市主要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网络,可以满足居民 对空间的不同要求,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提 高城市社会的适居性。 图2 - 3 结合商业布局的街道 f i g u r e 2 - 3t h es t r e e t c o m b i n e dw i t hc o m m e r c e 【1 】毛刚,段敬阳著结合气候的设计思路世界建筑,9 8 0 1 ,p 1 8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意义及规划建设的影响因子 产的一次性开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细分的地块经过组合可 形成多种开发规模,弥补车行道对地块划分不足的缺点。 2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因子 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建设的主要因子有:自然地形、政府行为、居民 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法规及管理机制、城市规划布局和结构形态。对于 不同的城市,这些因子对步行系统规划建设各自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自然因 子、居民行为对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