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中国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新的重要利润源泉,越来越多与物流相关的企业正积极筹划和研究向现代物流的转型。事实上,中国航运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决策者极为关注的课题,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中国航运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向现代物流转型并真正成为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中国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为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近年来通过与航运企业大量的密切接触和相互交流,深深地体会到了我国传统航运企业在新经济大潮下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发现虽然各种刊物都大量地介绍现代物流,但怎样才能成功地转型和开拓成为一个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是大家都感到比较困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关键词:中国航运,发展物流,第三方物流,应对策略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business technology, modern logistics as an advanced way of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of management,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new source of benefi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relating with logistic business are considering and planning to transfer to modern logistic company.It is a fact that comparing with the companies of advanced countries, Chinese traditional shipping company as a provider of logistic service, still has big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carrying out of modern logistics.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pattern of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top issue considered by the companys decision-maker. Theyre aiming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need and making clients to be satisfied and providing whole process of logistic service. This is the natural result of market economy and choice of self-development.This article is to point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for Chinese shipping companies to transfer to real comprehensive modern logistic enterprises through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anies. It brings out the strategy and measure for Chinese shipping companies how to develop modern logistics. It provides the companies a practical scheme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competition.As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a new industry in China, although many shipping enterprises are eager to take part in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group, it is not quite easy get the success. Clo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kept between academic research people and related industry to make efforts to do something. This paper may have some reference for policy formulation in shipping enterprises. Xu Wenfeng (international trade)Directed by Cheng ZudeKEYWORDS: Chinese shipping, developing of logistic business, third party logistics, strategy54目 录第 一 章引言3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3第二节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第三节课题研究方法3第 二 章现代物流3第一节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一、物流的基本概念3二、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3第二节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3第三节现代物流在国外的发展3一、世界各国物流的发展状况3二、世界物流市场3第四节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3第 三 章现代航运3第一节航运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3第二节现代航运的发展3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3二、我国航运业的发展3第三节我国航运业存在的问题3第 四 章航运企业物流化3第一节航运企业物流化的必要性3一、航运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压力3二、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是航运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3三、入世给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3第二节航运企业物流化的现状3一、国际航运企业物流化的现状3二、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现状3第 五 章航运企业物流化的SWOT分析3第一节航运企业物流化的优势3第二节航运企业物流化的薄弱环节3第三节航运企业物流化面临的机会3第四节航运企业物流化面对的威胁3第五节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在中国发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和劣势3第 六 章我国航运企业物流化的策略分析3第一节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传统物流功能3第二节发挥现有的人才优势,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3第三节更新服务理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柔性服务体系3第四节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多方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3第五节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一、根据现代物流的需要再造业务流程3二、根据业务流程的需要重整组织结构3三、结合业务流程再造实施电子商务3第 七 章案例分析3第一节案例概况3第二节案例运作模式研究3一、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优势3二、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具体举措3第三节发展对策建议3一、充分利用外界物流资源,组建物流战略联盟3二、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切入点,改变传统服务理念3三、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3结 论3致 谢3参考文献3第 一 章 引言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在国际上,物流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物流业经过半个世纪来的长足发展,已从实体分配阶段发展到综合物流阶段。综合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的实物流动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将干线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保管、包装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加以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将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等,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使运输企业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真正的竞争不在运价方面,而在物流管理水平、技术设备能力、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由于国外各大航运企业比我国早十几年从事物流业务,在欧美等市场己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有着巨大的优势。而我国航运企业虽然这几年在硬件上(增加船舶、增大航线密度)有了较大的进步,缩小了与国外航运企业之间的差距,但在软件(即物流服务)水准上,差距还很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航运企业纷纷利用其运输资产,扩展运输功能,进而提供更为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大多数航运企业出现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积极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已成为中国航运企业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选择。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与困惑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严重阻碍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步伐。本论文紧密结合我国航运企业的实际状况,从分析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出发,提出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策略和措施,并对航运企业的组织结重构、业务流程再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以便航运企业能更好地开展现代物流服务,促进我国航运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组织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用方法。第二章是现代物流,主要论述现代物流的理论及其发展情况,讨论现代物流目前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物流业的现状进行综合论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世界各国物流的发展状况,强调物流的重要性。从对全球物流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的进一步分析引出本文对全球物流主要的运输方式航运的研究。第三章是现代航运,主要讨论航运的发展和航运与物流的结合。首先承接上文对现代物流的分析,讨论航运在现代物流所处的关键地位。然后对现代航运的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对国际航运业和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分析比较,引出目前我国航运业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必须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来解决以上问题。第四章是航运企业物流化,指出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中外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现状,为下一章的航运企业SWOT分析奠定基础。第五章对航运企业物流化进行了SWOT分析,分析航运企业物流化的内外部环境,并对中外航运企业在中国开展物流服务进行了优劣比较。第六章以国内外资料数据为基础,通过纵横对比,对我国传统航运企业如何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第七章对中远集团发展物流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分析,指出中远集团发展物流应注意:1、充分利用外界物流资源,组建物流战略联盟;2、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切入点,改变传统服务理念;3、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本论文的框架如图1-1所示: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发展引言现代航运现状的分析航运企业物流化的必要性及现状航运企业物流化的SWOT分析 航运企业物流化的对策建议对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实例分析结论图1-1 论文结构图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本文在详细介绍国内外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目前中国传统航运企业的现状。从中国传统航运企业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中国传统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用物流整合理论和市场环境SWOT分析法,分析、比较了中外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劣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航运企业如何转型,提高其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还将采用理论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进行研究,在本文里,首先对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中外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劣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物流整合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然后结合航运公司具体案例分析,说明前面所讨论的物流理论和方法的实效性和有用性。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研究的实用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本文的研究能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强化本文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使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限于本人学识和经验上的缺陷,不足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第 二 章 现代物流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 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简称PD),其内涵是指实物配送,是指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后勤组织成功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全球各地,使得美军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战后随着美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发展,传统的实物配送理论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由于Logistics Management被美军用于全球化后勤保障,并卓有成效,于是这种全球化新的物流理论被广泛引入企业中,PD逐渐被Logistics取代。1985年,Logistics开始被美国物流企业运用,随后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广泛采用此理论。1998年,美国物流企业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s flow and short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 译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对物流是这样表述的:“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二、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一词。目前对于第三方物流解释很多,国外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为更好地理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可从物流业务的运作者以及第三方物流与传统业务外包的区别两个角度来说明:根据运作主体的不同,可将物流的运作模式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实际上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第一方物流是指由卖方、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为自身生产和销售业务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第二方物流是指由买方、销售者组织的物流,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销售业务需要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第三方物流则是指由专业物流公司组织的物流,其中的“第三方”,是指独立于第一、第二方之外的物流公司,其在承担物流业务、组织物流运作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从第三方物流与传统业务外包的区别这一角度来讲,企业传统的业务外包主要是将物流作业如货物运输、存储等交由外部公司去做,相应地产生了仓储公司、运输公司等专门从事某一物流功能的企业,它们通过利用自有的物流设施来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临时委托,收取服务费。而像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之类的物流管理活动仍保留在本企业。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仓库管理、运输管理、订单处理、产品回收、搬运装卸、物流信息系统,产品装配、运送、报关、运输谈判等近30种物流服务。可见,第三方物流是以合同为导向的系列化的物流服务提供者。我们认为,第三方物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合同制有偿服务。第三方物流是根据合同条款的要求,以合同为导向的系列服务,而不是根据客户临时需求提供的服务。(2)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联盟。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货代公司,也不是单纯的速递公司,它的业务深深延伸到客户的销售计划、库存管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所以与客户的关系超出了一般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快速交换的 EDI 技术、资金快速交付的 EFT 技术、条形码技术以及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传递,提高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各环节运作的一体化程度,使客户把原来由内部完成的物流活动分离出去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第二节 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进入80年代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现代物流以其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功能,逐步从各经济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产业加速发展。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现代物流系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物流设备、仓库和货车,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或少数几个要素构成的,而是要求一系列子系统为之配合,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产生效应,在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其基本的发展进程如下:一、 建立了完善的物流网络中心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建立了有效的物流运作系统。在系统里,通过一个信息集成中心将企业的生产工厂、仓库、配送、加工等多种作业环节和机能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集成、整理系统各部分以及相互之间反馈的信息来实现物流系统管理的功能。物流中心不只是物流作业的场所,更是整个物流管理活动的枢纽。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战略管理要求下建立的物流网络中心是不一样的,但基本能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和整个企业战略出发,按照需求建立行之有效的物流中心网络,合理布局物流中心。二、 物流系统的运营主体核心化、第三方化现代物流系统的主体,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有的是单一主体,即由单一企业承担并组织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也有的是多个主体,即由多个企业共同承担整个供应链里的物流活动。但不管哪种情况,均有一个核心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而这种地位的形成是由该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影响力和指导程度所决定的,即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完全控制整个物流活动,发挥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支配权,对其他企业的物流管理和经营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物流越来越倾向于由供应链以外的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的物流企业来担任物流运营主体,由其给供应链的成员提供高效、优质、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使得物流运营的主体趋向于第三方化。三、 物流系统运作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在物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网络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使得物流系统的运作越来越信息化。信息在物流系统里畅通无阻,及时有效地反映了企业的商品销售、在途和在库信息,便于企业实现产品管理,彻底排除滞销品,同时促进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使企业具备对市场环境和需求的及时响应能力。四、 进入供应链管理的高级阶段目前,世界物流业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已经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信息化社会中的先进管理手段和先进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服务日趋完善。供应链管理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等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计划和组织,即把企业和物流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根据欧洲供应链管理协会的报告显示,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产品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仓储费用、降低了货仓存量、增加了盈利,此外,还产生了巨大的无法量化的无形效益。第三节 现代物流在国外的发展一、 世界各国物流的发展状况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在功能、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与整体服务方面都做得很好,具有规模大、服务功能多、竞争力强、融资灵活、货源稳定、结构多样而且经营有序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就开始了现代物流的进程。物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美国是物流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在物流业方面已建立了庞大的基础设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美国物流业中广泛使用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采购(e-procurement)、电子物流(e-logistics)等形式,把物流系统推向高效率、优质服务及低成本的高效系统。此外,美国还有一流制造商,可以提供各种更有效率的物流业的基础设施与操作机械和工具。此外,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使现代物流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目前的发展表明,电子商务交易额中80%是商家对商家(B2B)交易。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是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方式的变革,使物流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向网络化发展。此外,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美国物流管理实现了智能化,提高了整体效果。为了保障效率和效果,一方面通过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Point of Sale)、条形码、EDI网络技术等收集、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利用信息系统使物流战略决策实现最优化,从而共同实现商品附加值。在对物流业的整合优化方面,美国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日本的物流观念是50年代从美国引入,发展迅速。整个过程包括以下阶段:19531963年物流概念的引入与形成阶段;19631973年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731983年物流合理化阶段及80年代后至今物流现代化阶段。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尤其是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大纲中提出了日本物流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具体保障措施,特别强调了物流系统要实现信息化、标准化以及无纸贸易。日本对物流的重视,使得物流在日本迅速发展,并形成一套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日本也因此成为现代物流的先进国家。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就是服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5060年代的单个工厂物流发展阶段到70年代的多个工厂或是集团的综合物流阶段,到80年代的供应链物流阶段,最后到90年代的全球物流阶段以及21世纪初的电子物流和协作式物流的发展阶段。物流在欧洲的发展期间,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特别是在劳动力比较低廉的亚洲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欧洲物流企业的需求信息直接从消费地获取;采用在运输链上实现组装的方式,使库存量实现极小化,并在信息交换应用了EDI系统,产品跟踪应用了射频标识技术,对信息进行精确、可靠、快速的采集、跟踪、分析、处理,实现了对所有需求者的快速、有效响应和JIT管理目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以欧洲国家统一市场的物流业来看,由于微观企业与宏观欧洲统一市场之间实现了标准化,使欧洲物流比亚洲、非洲国家的物流更为有效。二、 世界物流市场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由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据专家统计,美国20年前物流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4%,2000年降为10.1%,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1万亿美元。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产业每增长2.6%,经济总量就增加1%。在荷兰,鹿特丹港的直接雇员有13万人,间接雇员达到60万人,该港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美国联邦快递全球网络雇员有14.5万人,与全球上百万顾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处理和配送货物能力达到330万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物流市场总额已达到2.89万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不但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交易保障,而且推动着社会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至于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说,处于成长与发展时期的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器”。第四节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一、 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发展概况物流业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我国发展至今,在全球经济的带动下,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是惊人的,已经成为我国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属于起步阶段,物流作业成本高、周转慢、库存大、效率低。业内专家估计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在2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账面上约为40%;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1.62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周转速度为15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次。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4万亿元,占当年GDP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我国物流需求量大,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很快,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整合集成,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据美智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联合调查,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以每年25%的速度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它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总统轮船、宅急送等;第二部分是由国内运输、仓储、物资流通及货代等传统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等;第三部分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等。如上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只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障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制定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政策,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 我国的物流政策从2000年开始,我国己经允许外资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目前国家经贸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我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外商投资物流产业的有关政策,选择具备条件的生产和专业物流企业进行试点,推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于试点物流企业,国家经贸委将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根据我国确定的商品物流配送规划,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将逐步提高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在生产和流通中的比重,力争实现生产原料、产成品和商品供应与消费环节的物流配送转向以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承担为主;推动物流消费区域的合理布局,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物流配送资产重组和业务经营联合体,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的储存、运输、配送、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合理配置的一体化商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络体系;积极探索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建立企业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企业的设施装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为此,国内贸易局准备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30个现代化水平的物流配送中心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发展10个左右较大规模、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物流配送骨干企业。计划在5年后社会化物流配送达50%以上。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对现代物流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如深圳市政府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深圳市的三大产业之一,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地方政府也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并对其发展给予政策倾斜,一场物流中心的争取战正在展开。三、 我国物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竞争确实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公路、铁路、民航、邮政等物流服务部门纷纷出台了有利于生产流通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物流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客户在物流过程跟踪与查询、服务手续、保险、索赔等物流服务方面也享受到了专业化的服务,我国物流的总体服务水平正在日益提高。但用现代物流的7R原则(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及恰当的条件下,把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恰当的方式送到恰当的消费者手中)来评价,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距甚远。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物流企业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有些甚至已经达到较先进的水平,它们配送中心全面采用计算机管理,应用先进的无线网技术,实现了无纸化收货验货、拣货理货和仓储保管盘点;但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以传统的储运业为主体,没有充分发挥物流系统集约优势。从总体上讲,我国国内目前还缺乏完全意义上的物流企业,多数企业仅承担其中的某一项功能,和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非常大。从衡量物流服务的效率的三个指标: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益来看,虽然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物流服务的效率确实得到了较大提高。从时间上看,以成品的库存时间为例,在发达国家一般是20天,而在我国是40天。但是,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把从采购到生产完成的过程,由以往四到六个月,减至二到三个月,而货物运输到客户的时间,也由以往十二到十六个星期,改善为八到十个星期。从物流反应速度方面看,对于产成品现货供应而言,如果采用铁路运输,订货处理周期(从客户的角度看)己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天左右下降到21世纪初的一个星期左右,公路和民航还要快些,因此有些生产企业将平均订货周期目标缩短为35天。不少城市之间的邮件传递时间也降低到2448小时。从物流成本看,物流成本在商品价格中所占的比重,英国平均为14.8%,美国为10%32%,而我国则达到30%40%。尽管如此,国内企业的物流成本还是在逐年下降,例如:海尔从1999年整合物流以来,虽然产值以每年200亿的速度递增,但仓库面积却减少了50%,库存资金下降了67%。四、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国家在原有的物流设施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物流,同时给予优厚的政策支持,使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了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公路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18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达4.54万公里,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公路运输网络。截至200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国家铁路6.34万公里,合资铁路0.89万公里,地方铁路0.47万公里。全国铁路总延展里程达到15.46万公里;截至2006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5%;全国内河航道共有4142处枢纽,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2339处。通航建筑物中,有船闸833座、升船机42座。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453个,比上年净增21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203个,比上年净增169个,港口码头泊位进一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资料来源:2006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五、 我国物流软件和物流技术的发展回顾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储运物流阶段、物流系统优化阶段和信息化物流阶段。传统储运物流阶段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商品资源短缺,国家对各种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和供应,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指令性分配计划的实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引入了物流的概念,也引入了系统物流的思想。直到90年代初,系统理论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还是物流技术发展的主流,诸如仓库一次性作业、集装单元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流通加工等都是系统理论应用的典型形式。这一阶段,物流系统化的理论探讨较多,但实际应用还不理想,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对物流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还缺乏强动力。信息化物流阶段始于90年代初期,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为重要标志。这一阶段,生产制造部门主要是实施MRP II , JIT等物资资源配置技术,这些技术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信息化物流技术衔接,形成了供应链物流系统。目前我国现代物流技术的手段和装备包括:计算机、英特网、信息数据库技术、条形码技术、语音技术,同时还有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自动数据采集(ADC: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电子订货系统(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电子货币转账(EFT:Electronic Fund Transfer)、自动存取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手持终端(HT:Handy Terminal)、IC卡(Integrated Card)等。物流技术应用方案包括:运输或配送中的路线规划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过程中的可视化技术、连续补货计划(CRP: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顾客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仓库管理系统(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及时制(JIT:Just In Time)、直接产品盈利性分析(DPP:Direct-Product Profitability)、配送资源计划(DRP: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物流流程重组(LPR:Logistics Process Reengineering)、直拨技术(Cross-Docking)等。六、 我国物流企业的状况目前,在我国生活资料领域和生产资料领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现代物流企业。有一些传统的流通企业,通过改造变成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和中外运物流等;还有一些生产企业开始介入现代物流,如青岛海尔集团;一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如广州宝供、深圳中海物流都是比较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些企业根据各自特点,发挥特长优势,积极开拓物流服务领域,形成了服务模式多样、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使我国物流行业初具规模。目前国内的物流业仍然以传统的储运业为主,因此物流公司中也以传统的储运企业为主。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物流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可用“小”(经济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少)、“弱”(竞争力弱)、“散”(缺乏网络或网络侵害经营秩序不规范)来形容。正如2002年3月中国物流国际会议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能控制超过2%的中国市场。从总体而言,大多数企业目前还只是提供运输、仓储服务,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服务,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还没跟上,还没了解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仅仅处于萌芽状态,这是当前我国物流发展最薄弱的环节。第 三 章 现代航运第一节 航运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全球化进程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的经济与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球性贸易与运输链条正在逐步形成,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尤其是每一个沿海主枢纽港都成了国际贸易网络中的组成部分。航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能否有效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主导地位的重要基础;成为现代物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航运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一、 航运是现代物流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国际经济、贸易和运输还没有一体化时,生产和贸易是两个相互隔绝的因素,而运输则被分割成许多过程,此时,航运仅具有传统的运输功能。现在,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这种模式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现代航运尤其是港口已经成为世界经贸发展的催化剂,已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强大的推动力。目前,航运在现代物流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货物运输中,航运总是承担着其中最大的运输份额。航运作为全球物流分拨配送中心,不仅负责运输、储存、分拣、理货、配货、装卸、加工和送货等,还负责整个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工作。尤其是港口,是现代物流中最大份额货物的集结点和重要枢纽,是全球综合物流的分拨配送中心,也是海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在全球物流运输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为航运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世界贸易90%以上是通过航运完成的。在现代物流的信息系统中,航运往往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心,是集各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最大、最重要的环节。二、 航运是现代物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现代化的航运企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货物中转和运输场所,而是全球现代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个关键环节。航运在全球现代物流供应链中具有的特性和所起的作用,使得航运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一个兼备各种运输方式,集运输、仓储、加工、分拨、信息为一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物流服务的有机服务整体。集装箱多式联运和货物门到门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使航运成为全球物流竞争的焦点,国际航运集约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和准时、高效、安全的要求在集装箱运输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集装箱运输通过高投入追求高速度,网络化、大批量运转,在提供优良服务和进一步诱发运输需求的同时,以效率和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并实现最大综合效益。航运是全球物流能否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货物的运输、储存更加顺畅、高效的关键,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有着决定性地位。三、 航运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支点集装箱运输是航运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促使航运成为现代全球物流的核心支点,并已初步实现“门到门”运输,使航运企业逐渐由海运和水运向内陆运输延伸,从海上航运延伸到陆上港口、码头、库场,为客户提供一次性托运、一次收费、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一条龙服务,并向贸易、加工运输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以航运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链,并进一步降低现代物流系统的物流成本和改善物流服务,成为现代物流系统的核心支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对航运企业组织外贸的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促进了航运企业向现代综合物流企业转型,从而带动现代航运的发展。第二节 现代航运的发展一、 世界航运业的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06年国际经济走势平稳增长,美国和全球分别有3.6和4.3的增长率,而我国GDP增长速度也保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术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美术教学案例研究与评价试题
- 2025-2030中国黑龙江省养老机构行业发展状况与前景方向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鱼罐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高粱酒市场需求动向与投资商机盈利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辅导员职位考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试题
- 2025-2030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颜色选择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面部保湿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隔音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静电吸尘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招聘(78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GB/T 33136-2024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与科研奖励协议3篇
- 电力工程线路交叉跨越施工主要工序及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 【MOOC】软件度量及应用-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周测验参考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