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专业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pdf_第1页
(特殊教育学专业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pdf_第2页
(特殊教育学专业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pdf_第3页
(特殊教育学专业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pdf_第4页
(特殊教育学专业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依恋是指人们与特定他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其对象 可以指向父母,也可以指向同伴或其他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看法, 即关于自己是一种什么样人的观念。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和质的研究方法对工读学 校学生的依恋、自我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旨在了解工 读学校学生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和自我概念各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 础上探索工读学校学生的依恋对自我概念的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 l 、工读学校学生在依恋质量各个方面都明显低于普通学校学生;女生的父 母依恋明显的要低于男生;三年级学生比二年级学生在与母亲的情感联结上表现 出更孤立的倾向;在寻求情感支持时,工读学校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伴作为自己 的依恋对象,而普通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父母或自己作为依恋的对象。 2 、工读学校学生的自我概念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维度上,都显著的低 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女生的自我概念在某些因子上要显著的低于男生;二年级的 道德自我要低于一、三年级;一年级的自我批评明显低于二、三年级。 3 、工读学校学生的依恋质量和自我概念各因素之间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显著相关: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发现,依恋质量中的信任和疏离两个因子 几乎在所有的回归方程中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沟通因子只在少数几个回归方 程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尤其是同伴信任几乎对工读学校学生自我概念所有因子 都有预测作用。 4 、半结构化投射访谈结果从一个新视角展示了不同的工读学校学生在与依 恋对象( 如:父母或同伴) 分离时的不同情绪反应和应对策略,说明个体的亲子 依恋或同伴依恋具体状况如何,应该根据具体情境和背景来观察和分析。 5 、从自我概念的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到工读学校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和 趋势,即工读学校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兴趣愿望到行为性格的客观评价 再到更深层次自我探索这样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具有两极性或 不稳定性的特点。 关键词t 依恋 自我概念内部工作模型工读学校学生质的研究 a b s t r a c t a t t a c h m e n ti sd e s c r i b e da sas t r o n ga n de n d u r i n ga f f e c t i o n a lb o n db e t w e e n i n d i v i d u a lw i t hi m p o f t a n to t h e r s w h om a yb eh i so rh e rm o t h e r ,f a t h e ro fp e e r s s e l f - c o n c e p tr e f e r st oi n d i v i d u a l v i e wa b o u th i m s e l f h e r s e l f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 s t u d yi n c h i d e d :( a )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f e a t u r eo f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s o ft h e i r a t t a c h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ht h e i rm o t h e r s f a t h e r s 。a n df r i e n d si ng o n g d u s c h o o l ;( h ) t oe x p l o r et l l ef e a t u r eo ft i l e i rs e l f - c o n c e p t ;( c ) t oe x a m i n et h et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 i ra t t a c h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ht h e i rm o t h e r s ,f a t h e r s ,a n d f r i e n d si ng o n g - d us c h o o lt ot h e i rs e l f - c o n c e p t ,w h i c hu s e dq u a m i t i v em e t h o d sa n d q u a l i t a t i v em e t h o d s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 : 1 o nq u a l i t yo f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 i ra t t a c h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l lt h e i r m o t h e r s ,f a t h e r s ,a n df r i e n d s ,s c o r eo fs t u d e n t si ng o n g - d us c h o o l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t h a l lt h a to ft h o s ei nn o r m a lj u n i o rs c h o o l ;q u a l i t yo ff e m a l eg o n g - d u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 i ra t t a c h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hn l e i rm o t h e r sa n df a t h e r s 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l o w e rt h a nt h a to fm a l es t u d e n t s :w i t ht h er e g a r d so fg r a d ee f f e c t s , g r a d et h r e es t u d e n t si ng o n g - d us c h o o lt e n dt om o r ea l i e n a t e dw i t ht h e i rm o t h e f s e m o t i o n a lb o n dt h a ng r a d et w os t u d e n t s ;w h e nt h e yc h o o s es o m e o n ea st h e i r e m o t i o n a ls u p p o r to fa t t a c h m e n tf i g u r e s ,g o n g - d u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t r e n dt oc h o o s e p e e r sw h i l en o r m a lj u n i o f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p r e f e rt ot h e i rp a r e n t so ft h e m s e l v e s 2 g e n e r a l l y ,l e v e lo fg o n g - d u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s e l f - c o n c e p t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l o w e r t h a nt h a to fn o r m a li u n i o r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i na d d i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c e sa r ef o u n di n g e n d e ra n dg r a d eo ns o m ef a c t o r so fs e l f - c o n c e p t 3 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e x i s t sb e t w e e n p e r c e p t i o n s o fa t t a c h m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hm o t h e r f a t h e r p e e r sa n ds e l f - c o n c e p to fs t u d e n t si ng o n g - d us c h o o l ; i nf u r t h e r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w ef o u n d “t r u s t a n d “a l i e n a t i o n o ft h r e ef a c t o r si n q u a l i t yo fa t t a c h m e n tm a k eg r e a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e v e r yf a c t o r si ns e l f - c o n c e p lb u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f a c t o rc a np r e d i c to n l yf e wf a c t o r so fs e l f - c o n c e p ti n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 ,t r n s tb e t w e e np e e r sc a na l m o s tp r e d i c te v e r ys e l f - c o n c e p t f a c t o r o fg o n g d u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4 i n t e r v i e wr e s u l t so fs e m i s t r u c t u r a lp r o j e c t i o ns h o w e dt l l a ts t a t eo f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 i ra t t a c h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i t ht h e i rm o t h e r s ,f a t h e r sa n df r i e n d s n e e db ea n a l y s e db ys p e c i f i e db a c k g r o u n d 5 w ec a nl e a r na b o u tc h a r a c t e ra n dt e n d e n c yo fg o n g d u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s e l f - c o n c e p tf r o mc o n t e n ta n a l y s i so fs e l f - c o n c e p t k e y w o r d :a t t a c h m e n t ,s e l f - c o n c e p t ,i n t e r n a lw o r l 【i n gm o d e l , s t u d e n t si ng o n g - d us c h o o l ,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巳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毯雉芝日期:珥:苎:!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协穆协 日期:盆:! ! 导师签名:褫孑压 冒 日期:三:2 兰巧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戎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处于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不仅仅是儿童,只有他们坚信:在他们的身 后,永远都站着一些在任何时候都能给他们信任和支持的人,他们才会在发展的 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 一b o w l b y ,( 1 9 7 3 ,p 2 0 8 )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随着青少年社会交往面的逐渐扩大,他们寻求情感支持的来源也越来越多, 那么他们对父母的依恋是否会减弱,对周围他人的依恋是否会增多? 这是我们需 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对依恋的研究 1 1 依恋的理论 1 1 1 依恋研究的起源 对依恋的研究起源于对母婴关系的研究。在对母婴关系的研究过程中,不同 的理论学派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推动依恋的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 1 1 1 1 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最早对母婴关系进行研究的人是弗洛伊德。在他提出的本能理论中,他用“客 体关系”( o b j m r e l a t i o n ) 一词来描述母婴关系,认为母亲通常是实现婴儿本能 目的( 如:饮食等生理需要) 的“客体”,这种客体关系就是一种基本驱力或本 能。因此母亲是否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会影响到母婴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也提 出,童年早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获得的对环境中的 人、事或物的体验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早期经验中的亲子关系, 他认为亲子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 许兴建,2 0 0 1 ) 。虽然f r e u d 的解释缺乏完整性、比较散乱、有的地方还自相矛盾,但是却为后人研究依恋扩 展了空间。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弗洛伊德更强调人的社会存在性,但他们二者 都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都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 的起源。 1 1 1 2 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与精神分析理论用“客体关系”来解释母婴关系不同,社会学习理论采用“依 赖”( d e p e n d e n c y ) 一词来描述母婴关系,但在社会学习理论家当中出现了两种 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延承f r e u d 的思路,但与f r e u d 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依 赖”不是基本驱力,而是一种习得性的驱力,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基本驱力的减 少而获得的,而且依赖可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人格特征;另外一种观点更倾向于 行为主义学派,把“依赖”看作是一类行为,是通过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关系习得 的,又通过母亲对婴儿的照料和交往而得到了强化,他们不关心依赖是不是一种 驱力,也不关心依赖是不是一种特征( a i n s w o r t h ,1 9 6 9 ) 。 1 1 1 3b o w l b y 的依恋理论 b o w l b y ( 1 9 5 8 ) 认为“依赖”和“依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现象,“依赖”更 倾向于母亲对婴儿生理上的满足,而“依恋”却是儿童具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为 了保留f r e u d 理论中有价值的内容( 如:亲密关系、早期经验的重要性等) ,他 借鉴了习性学、进化论以及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提出了现代依恋理论( w a t e r se e ta l2 0 0 2 ;w a t e r se 2 0 0 3 ) 。 在b o w l b y 的依恋理论中,他认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 儿对于抚育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 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 的、本能的反应方式。儿童通过和抚育者的亲密接触,不仅增加了存活的机会, 而且还可以获得内在的“安全感”。为此,他( 1 9 6 9 ) 将依恋定义为“与具有特 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联结的倾向”,并提出了依恋行为的四个特征:( 1 ) 趋近行为( p r o x i m i t ym a i n t e n a n c e ) :个体寻求并试图保持与依恋对象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接近;( 2 ) 分离痛苦( s e p a r a t i o nd i s t r e s s ) :个体不愿与依恋对象分离,如果 面对分离会感到痛苦;( 3 ) 避风港( s a f eh a v e n ) :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避风港,当 遇到问题和危险时,会寻求依恋对象的安慰和帮助;( 4 ) 安全基地( s e c u r e b a s e ) : 安全基地是个体对外界进行探索的一个动力支持,它的存在能提高个体的社会适 应能力。之后,b o w l b y 又探讨了依恋的内部心理机制,提出了依恋的“内部工 作模型”( i n t e r n a lw o r k i n gm o d e l ) ,即婴儿与父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这个模型包括两个部分:对自我的模型和对他人 的模型。其中,“对他人的模型包括一些有关谁是依恋对象以及依恋对象的情感 效用性和反应性的信息;对自我的模型则包括有关自己能够从依恋对象那儿获得 支持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要求能不能使他人,尤其是依恋对象作出支持性反应的能 力等信息”( 李同归,2 0 0 6 ) 。儿童通过早期和他人,尤其是和养育者之间的交往 活动,逐渐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的内在工作模型,这一模型会指导着个体今后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适应,换句话说,通过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可以预测其今后的人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 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际关系。另外,个体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个体和他人交往 中,还会继续修正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尤其是遇到重大生活事件。从这一点来 看,个体的依恋类型或行为具有动态的稳定性。 1 1 2 依恋的界定和三种研究取向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到:虽然f r e u d 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但是真 正对依恋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b o w l b y 和a i n s w o r t h 。b o w l b y 对依恋的界定 有狭义广义之分。起初对依恋进行界定时,认为依恋是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 往 往是母亲) 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 b o w l b y , 1 9 7 7 :于海琴,2 0 0 2 ) ,这是狭义 的定义。后来,他又认为依恋不仅存在于母婴之间,而且还存在于其他关系中, 例如:同伴关系、恋人关系等,于是,他( b o w l b y , 1 9 7 7 ;b a r t h o l o m e w , 1 9 9 1 ) 将 依恋的定义重新界定为:人们与特定他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 结,这是广义的定义。依恋在定义上的变化,也说明了依恋研究的对象与领域已 经扩展到了人的一生。 在b o w l b y 依恋理论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加入到了依恋研究的队 伍里来了。同时,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以发展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 学家为主的发展临床学取向与以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为主的人格社会取向。前者 将依恋定义为“个体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后者则将依 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田瑞琪,2 0 0 4 ) ,由此可 见,发展和临床学派主要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更强调早期依恋的 预测性;而人格和社会学派则是研究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依恋在社会认 知、情感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侯珂等,2 0 0 5 ) 。虽然 二者是建立在相同的研究理论上,但是在对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上,二者似乎存在很多的分歧。为了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一些心理学家试图采 用社会认知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在王争艳等人( 2 0 0 6 ) 对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的综述里,可以看到社会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家 已经从启动效应、反应时、情感、归因等方面对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取得 了长足的进展。 1 1 3 依恋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b o w l b y 形成了系统的依恋理论开始,心理学家们对依恋展开了广泛而深 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b o w l b y 的理论假设,而且也在丰富完善着依恋 理论。在这一历程中,依恋研究涉及了类型( 风格) 、质量以及机制等方面的内 容。 1 1 3 1 依恋类型( 风格) 的研究 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是a i n s w o r t h ,她采用了陌生情境( s t r a n g es i t u a t i o n )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的实验方式将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前后的外显行为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和八个亚类:a 安全型( s e c u r e ) 、b 回避型( a v o i d a n t ) 、c 反抗型( r e s i s t a n t ) , 其中后两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a 型:安全型依恋( s e c u r ea t t a c h m e n t ) 的婴儿相 信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而且会对他们的需要做出反应(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 ,在母 亲返回时感到高兴;如果感到不安或哭泣时他们会通过与母亲身体接触来寻求安 慰;在这个情节结束之前他们的游戏水平会恢复到分离之前。b 型:回避型依恋 ( a v o i d a n ta t t a c h m e n t ) 的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并 不理会母亲的出现。c 型:反抗型依恋( r e s i s t a n ta t t a c h m e n 0 的婴儿( 有时指矛盾 型依恋一a m b i v a l e n 0 在分离时很可能会哭泣。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经常继 续哭泣;他们关注母亲,却不接近母亲。当被母亲抱起来的时候,他们不太积极 配合,不容易被安抚。当母亲给他们玩具的时候,他们经常拍打玩具或打母亲, 继续表现出痛苦。当母亲把他们放下时他们又会哭泣( 侯静、陈会昌,2 0 0 2 ) 。 后来,m a i n 和s o l o m o n ( 1 9 9 0 ) 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依恋 ( d i s o r g a n i z e d d i s o r i e n t e da t t a c h m e n t ) ,也称作d 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d 型依恋 的表现有:( 1 ) 表现出一连串的矛盾行为;( 2 ) 同时表现出互相矛盾的行为方式; ( 3 ) 无目的的、不完整的、不连续的活动或表现;( 4 ) 刻板动作、不对称的运动、 不适宜的运动、异常的姿势;( 5 ) 冷淡、静止、缓慢的运动和表现;( 6 ) 直接对父 母表现出恐惧;( 7 ) 明显地缺乏组织性和方向性( 陈会昌,梁兰芝,2 0 0 0 ) 。其他学 者( b a r t h o l o m e w & h o r o w i t z ,1 9 9 1 ) 也证实存在第四种依恋类型。 虽然分类的方式可以很简洁的达到研究的目的,但是在简化的过程中也失去 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许多研究者反对将依恋简单的划分为几种类型来进行研究 ( w a t e r s e ,2 0 0 3 ) 。心理学家b r o n n a n 等人在研究中发现:a i n s w o r t h 的分类和两 个维度相关很高,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 转引:李同归,2 0 0 6 ) ,于是后来 对依恋风格的研究逐渐从范畴角度转向维度角度。例如:g r i f f i n 和b a r t h o l o m e w ( 1 9 9 1 ) 从自我和他人两个维度提出了依恋的四种类型( 见图1 ) ;s h a v e r 和f r a l e y 从用焦虑和逃避两个维度替换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来描述b a r t h o l o m e w & h o r o w i t z 的四种依恋类型( 见图2 ) 注:安全型依恋的人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模式都是积极的;焦虑型依恋的人对 他人的模式是积极的,对自我的模式是消极的;拒绝型依恋的人对自我的模式是 积极的,对他人的模式是消极的;恐惧型依恋的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模式都是消极 的。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积极 自我 模式 积极他人模式 安全型焦虑型 拒绝型恐惧型 消极他人模式 图1b a r t h o l o m e w & h o r o w i t z 的四类成人依恋模型 低焦虑 商网避 链绝嗣避型 。 恐惧网整! 气 、 、 、 蜜全裂焦虑凝 低回避 巍焦虑 消极 自我 模式 图2 回避和焦虑两维依恋模型 注:安全型( s p c u r e ) 依恋的人焦虑和回避都低;焦虑型( p r e o c c u p i e d ) 依 恋的人是焦虑水平很高而回避水平较低:拒绝回避型( d i s m i s s i n g - a v o i d a n t ) 依恋 的人是回避水平高而焦虑水平低;恐惧回避型( f e a r f u l a v o i d a n t ) 依恋的人是焦 虑和回避水平都很高。 1 1 3 2 依恋特点的研究 依恋具有代际传递性的特点。陈琳和桑标( 2 0 0 5 ) 综述了一些心理学家对 依恋代际传递性的研究。依恋代际传递性指的是父母的依恋类型会影响着子女的 依恋类型,对子女的依恋类型有很好的预测性。其原因可能是具有积极工作模型 的母亲对婴儿提供敏感和细腻的照顾,这有助于婴儿形成安全依恋:也有可能是 由于安全型依恋的母亲在同婴儿互动过程中要比非安全型依恋的母亲更容易感 到快乐和幸福,母亲的感受会影响与婴儿的互动效果( s h a f f e r d r ,邹泓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2 0 0 5 ) 。 依恋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h a m i l t o n ( 2 0 0 0 ) 采用陌生情境法和成人依 恋访谈( 青少年版) 对3 0 个青少年的依恋进行了研究,发现7 7 青少年的依恋 类型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虽然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具有稳定性,但是在个 体的成长过程中,其依恋类型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母亲 的工作、婚姻发生变化可能会使安全型依恋转变为不安全依恋( 转引自: s h a f f e r d r ,邹泓等译,2 0 0 5 ) ;而不安全型依恋也可以通过家庭治疗,和父母重 新建立“工作联盟”转变为安全依恋( f a i r e ta l ,2 0 0 5 ) 。 1 1 3 3 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婴儿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婴儿的个体特征( 如:气质类型) 和 母亲的养育方式、母爱剥夺上( 张镇、李幼穗,2 0 0 3 ) ;对青少年依恋影响因素 的研究主要集中家庭因素上。例如:未解决的夫妻冲突和低水平的青少年依恋有 关( f a b e r e t a l , 2 0 0 3 ) 。 1 2 对青少年依恋及其相关的研究 1 2 1 对青少年依恋的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转折期。在这一时期中,相对于儿童,青少 年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这也影响到了他们依恋对象的变化。m a r k i e w i c z 等人 ( 2 0 0 6 ) 研究了1 2 1 5 、1 6 1 9 和2 0 一2 8 三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和青年,在满 足依恋不同功能( 如:亲近寻求、避风港和安全基地) 时,父母与同伴的作用, 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和依恋功能的变化,依恋对象也会随之变化,母亲在每个年龄 阶段都是重要的安全来源,而且不管参与者是否有恋人,他们都倾向于将母亲当 作安全基地,但是年龄较大的两组却很少将母亲看作是亲近的对象和避风港;好 朋友更多的是被看作避风港;年龄较大的参与者更容易将恋人看作是亲近的对 象;而相对于其他依恋对象,在满足各种依恋功能时父亲是最少被选择的。在我 国,有关研究( 宋海荣,2 0 0 4 ) 发现:青少年的依恋系统不断地分化并且分化方 式有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分化早;青少年的同伴依恋在青春期保持相对稳定, 而青少年的父母依恋质量在整个中学阶段下降,在大学阶段又有所回升;青少年 对同性别父母的依恋呈直线缓慢下降,对异性别父母的依恋呈曲线下降( k i r s t e n e ta l ,2 0 0 2 ) , 无论性别和发展阶段,青少年的母亲依恋都高于父亲依恋。b a r r o e a s 也发现从总体依恋上来看,青春期的学生对父亲和母亲的排名是相似的,但是在 依恋的具体维度上( 如沟通) ,他们对同伴的排名要高于父母。由此可见,青少 年的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在这一时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同依恋对象的功能 是不一样的。 1 2 2 对青少年依恋的相关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目前,对青少年依恋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格、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1 2 2 1 青少年依恋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青少年的依恋往往和他的人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j a y a n t ic h o t a i 等人( 2 0 0 5 ) 通过研究认为:安全型依恋和人格特质中的避免受伤( h a r ma v o i d a n c e ) 存在显 著负相关,但和追求新奇( n o v e l t ys e e k i n g ) 、奖励依赖( r e w a r dd e p e n d e n c e ) 、合 作( c o o p e r a t i v e n e s s ) 与自我超越( s e l f - 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 ) 等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 焦虑型依恋和避免受伤、追求新奇里显著正相关,但和自我导向 ( s e l f 4 i r e c t e d n e s s ) 呈显著负相关;恐惧回避型依恋与追求新奇呈显著负相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拒绝型依恋分为了对关系的拒绝和对他人的拒绝,前者 和合作呈显著负相关,后者与奖励依赖里负相关,和自我导向呈正相关。 1 2 2 2 青少年依恋与情绪的相关研究 g e i b ( 2 0 0 2 )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7 8 名中学生依恋和共情能力( c a p a c i t y o f e m p a t h y ) 之间的关系,发现共情的情感成份和父母依恋有关,但和同伴依恋 无关;而共情的认知成份却与依恋没有关系。 d e b o r a h 等人( 2 0 0 0 ) 也探讨了父母和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 结果表明: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对情绪调节起到的影响作用是相似的,而且具有 良好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的青少年,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强,具有较强的同情 心;同伴依恋较好而父母依恋不好的学生比父母依恋较好而同伴依恋不好的学生 的情绪调节能力强,这说明在青春期,同伴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要大 于父母的影响。 1 2 2 3 青少年依恋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前,依恋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依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研究 ( k i r s t e n e ta l2 0 0 4 ;a l l e n e ta 1 2 0 0 2 :m c e l h a n e ye t a l2 0 0 6 ) 都证实了依恋和问题行为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依恋质量角度研究,二者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 说具有良好亲子依恋的青少年表现出较少的不良行为,而那些和父母比较疏远、 缺乏沟通和信任的青少年,会通过犯罪行为或攻击行为表达他们的不满( k i r s t e ne t a l , 2 0 0 4 ) ;从不同的依恋类型来分析,在1 6 1 8 岁这个年龄阶段,安全型依恋的青 少年倾向于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而焦虑型依恋的青少年却表现出更多的犯罪行 为( a l l e nc ta t 2 0 0 2 ) 。由此可见,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不良亲子依恋是青少年问 题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结果在跨文化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a r b o n a & p o w e r , 2 0 0 3 ) 。因此,可以通过青少年的依恋来预测他们的犯罪行为,k e l s e y ( 1 9 9 9 ) 曾采用对父母的依恋、对学校的依恋、对有限机会的觉知和陪伴四个因 素作为预测变量,犯罪行为作为效标变量,对4 7 1 名女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 现:只有对学校的依恋和陪伴两个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这些女生的犯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罪行为。 1 3 对青少年依恋的测量方式 1 3 1 依恋研究方式发展的特点 从a i n s w o r t h 开创性的采用陌生情境法研究依恋开始,依恋的研究方式和测 量工具在不断的演变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依恋研究在方式和工具上表现出以 下几个特点:( 1 ) 种类多样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特点,心理学家开发出 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工具,可分为对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期依恋的 测量。除此之外,心理学家也从测量对象角度,将依恋测量可分为行为测量和表 征测量;( 2 ) 借鉴其它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反应时、情感启动技术( 周 爱保、李梅等,2 0 0 5 ) 等。 1 3 2 依恋研究的主要测量方式和工具 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工读学校学生依恋的研究,因此在简 单介绍了儿童期和成年期依恋的研究方法之后,着重介绍三种青少年依恋的测量 工具。 1 3 2 1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 简称为q s e t )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是美国心理学家w a t e r s 和d e a n e 编制的,共有9 0 个 条目,主要描述的是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般行 为。熟悉儿童行为的评价者( 如:父母、老师等) 根据儿童的行为分为9 组,每 组按照最不典型行为到最典型行为进行排列,然后根据每组行为的编号进行计 分,计算出依恋的得分,最后和依恋安全性指标计算相关系数,根据结果来确定 儿童的依恋类型。由于这一测量方法简单易学,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学者 吴放和邹泓( 1 9 9 4 ) 曾对此方法修订了中文版。 i 3 2 2 成人依恋访谈( a d u l ta t t a c h m e n ti n t e r v i e w , a m ) 对成人依恋研究采用的最广泛的方式就是成人依恋访谈( a a i ) ,其采用半 结构式访谈,通过个体对其早年依恋的回顾和描述,评价这些早期经验对当前心 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来确定成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吴薇莉、方莉,2 0 0 4 ) 。 这个访谈由2 0 个项目组成( 例如:“能否告诉我,你觉得你和你父母中的哪一个 关系最亲密,为什么? ”等) ,通过对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进行编码来确定其依 恋类型,主要的类型有安全型( s e c u r e ) ( 例如,在访谈过程中开放、合作) 、拒绝型 ( d i s m i s s i n g ) ( 例如,在访谈过程中阻碍和躲避谈论) 、焦虑型( p r e o c c u p i e d ) ( 例如, 对依恋形象的生气和害怕) 和无组织型( ( d i s o r g a n i z e d ) 或未解决型( u n r e s o l v e d ) ( 这 种类型的成人在探讨潜在创伤性事件时,表现出显著地缺乏对推理的监督) 。 1 3 2 3 青少年依恋问卷( 删p a ) 青少年依恋问卷( t h ei n v e n t o r yo fp a r e n t sa n dp e e ra t t a c h m e n t ,i p p a ) 是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 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a r m s d e n 和g r e e n b e r g 于1 9 8 7 年编制的关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自陈式量表。 其编制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依恋对象可接近性和反应性的情感一认知维度上。 这个工具包括两个独立的量表:父母依恋量表( 2 8 道题目) 和同伴依恋量表( 2 5 道题目) 。每个量表都包含了三个因素:信任( 反映的是亲子间或同伴问相互理解 和尊重的程度) 、沟通( 反映的是亲子问或同伴间相互交流沟通的程度) 和疏离 ( 反映的是亲子问或同伴间情感孤立的程度) 。在父母依恋量表中,信任和沟通 之间成正相关( 0 6 8 ) ,信任和疏离成负相关( - - 0 5 5 ) ,沟通和疏离之间的相关 系数是一0 5 9 ,其c r o n b a c h sa 系数是0 8 6 - 0 9 1 ,三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 9 3 ;在 同伴依恋中,信任和沟通成正相关( 0 6 5 ) ,信任和疏离成负相关( - - 0 3 5 ) ,沟 通和疏离成负相关( 一o 3 9 ) ,其c m n b a c h sa 系数是0 7 2 - 0 9 1 ,三周后的重测信 度是o 8 6 , 这个工具和家庭支持、冲突以及家庭凝聚力相关程度很高,父母依恋 分数和家庭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 7 8 ,同伴依恋分数和社会自我概念之间 的相关系数是0 5 7 ( a r m s d e n 、g r e e n b e r g ,1 9 8 7 ;g a r b a r i n o j j ,1 9 9 6 ) 。后来有人 ( p a p i n i 、r o g g m a n 、a n d e r s o n ,1 9 9 1 ) 将父母依恋量表分为母亲依恋量表和父亲 依恋量表,其c r o n b a c h sa 系数是o 8 8 - 0 8 9 。最开始这个量表的研究对象是青春 期后期和青年期的学生,后来适应的人群在逐渐向更小年龄阶段的学生扩展 ( e l e o n o r ag u l l o n e & k y mr o b i n s o n ,2 0 0 5 ) 。 在我国,有人( 宋海荣,2 0 0 4 ;包克冰,2 0 0 5 ) 对i p p a 进行了翻译并应用 在对我国青少年的研究中。中文版i p p a 每个分量表( 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 伴依恋) 各包括2 5 道题目,其a 系数都在0 9 以上。 1 3 2 4 青少年分离焦虑测验( a s a t ) 由于在纸笔测验中,个人或社会期许等因素的影响,会干扰到受测者依恋关 系内部表征的反应,因此在评估依恋关系时,更多采用投射性测试,以此减少被 试的心理防御,捕捉到意识背后的内部表征。在青少年依恋关系的研究中,最常 用的投射性测试就是青少年分离焦虑测验( t h ea d o l e s c e n ts e p a r a t i o na n x i e t y t e s t ,a s a t ) 。在这个测验中,通过呈现给受测者一些含有与父母或同伴分离场 景的图片,来了解他们对图片场景的反应( r e s n i c k ,g1 9 8 9 :f r e e m a n & b r o w n 2 0 0 1 ) 。 1 3 2 5 青少年关系问卷( a r q ) 青少年关系问卷( t h ea d o l e s c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r q ) 是由 s c h a r f ee 在b a r t h o l o m e w 和h o r o w i t z ( 1 9 9 1 ) 编制的有关成人依恋的关系问卷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个问卷是由四段描述不同 依恋类型的文字组成,受测者首先采用迫选法在四段文字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感受 的一项,然后按照7 点评分规则对每一项进行评分,最后根据受测者的选择确定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7 届硕士学位论文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 其依恋的类型。由于这个问卷和成人版本之间的相关比较低,g n f f i n 和 b a r t h o l o m e w ( 1 9 9 4 ) 建议在应用时最好从多个渠道( 青少年、家长和老师等方 面) 和其他依恋问卷一起使用。 2 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 2 1 自我概念的内涵与结构 2 1 1 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 s e l f - c o n c e p t ) 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提出了 不同的观点,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对自我概念的定义是:“个人对他自己的看法, 即关于自己是什么样一种入的观念。” 布朗( 2 0 0 4 ) 认为自我概念( s e l f - c o n c e p t ) 是指人们思考他们自己的特定方 式( 乔纳森布朗;陈浩莺译,2 0 0 4 ) 。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 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他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 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是其真实自我( r e a ls e l f ) ;自我概念不仅控制并综 合着个人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行为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