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摘要 “感性”作为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由于传统西方哲学的影响和近 代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发展,长期以来被赋予直观性、受动性等机能层级的含义。 这种对“感性”的抽象化理解,不仅造成了对入的存在的实体性理解,而且也 影响了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变革的深入理解。本文尝试从“感性存在论”角度 去理解马克思哲学,从而达到对马克思哲学“感性”定义的存在论意义及其社 会维度的把握。 本文首先从传统西方哲学中“感性”及“感性认识论”的考察入手,通过 分析和阐述马克思对于“感性”概念的变革性定义及其所实现的“存在论”转 向,进而揭示马克思“感性存在论”所蕴含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向度。马克思 以感性作为自己哲学理论变革的逻辑起点,不仅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存 在的抽象化理解,而且将其哲学理论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分析和社会理 论基础上,从而发现了资本逻辑,展开了对现代性的批判。 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被赋予“社会存在”的含义,在对于马克思“感 性”定义所实现的“存在论”转向一节中,本文从感性的社会存在形式劳 动入手,通过分析劳动作为人的“感性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论意义,阐释了其 在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于资本逻辑揭示的关 键作用。 本文将对“感性存在论”的理解置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语境中, 探讨了资本逻辑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作用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而且也 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展开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由此出发,马 克思哲学“资本一现代性”的批判向度,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原则,而且 实质性的把握了资本逻辑对于现代性兴起的动力和支柱作用。对于我们把握资 本逻辑扩张过程中所带来的人的现实存在的抽象化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 人与自身关系的抽象化等负面效应,构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感性”;劳动:资本逻辑;现代性 v 马克思哲学韵。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a b s t r a c t a st h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c o n c e p ti nt h ep h i l o s o p h y , s e n s i b i l i t y i sd e f i n e da s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l ym e a n i n go fp a s s i v e n e s sa n di n t u i t i o n i s m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w e s t e r np h i l o s o p h ya n dt h es u b s t a n t i a lt h i n k i n gm o d eo fm o d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t h i sn o to n l yl e a d st ot h es u b s t a n t i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o f h u m a nb e i n g s e x i s t e n c e ,a n da l s oa f f e c t s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r e v o l u t i o no f m a r x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t r i e st oc o m p r e h e n dm a r x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f r o mt h eo n t o l o g yo f s a i s u o u s ,i no r d e rt oh o l dt h eo n t o l o g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s o c i a ld i m e n s i o no f m a r x s s e n s i b i l i t y c o n c e p t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i r s t l ys t a r t sw i t hr e v i e wo f s e n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e n s u o u s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i nt r a d i t i o n a lw e s t e r np h i l o s o p h y ,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a n dc l a n f y m g 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c o n c e p to fs e n s i b i l i t ya n dt h eo n t o l o g yt u r n i n gw h i c hi sb r o u g h tb y t h er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s e n s i b i l i t y , f u r t h e rr e v e a lt h ed i m e n s i o no fm a r x sc r i t i q u eo l l m o d e r n i t y m a r x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c o n s i d e r st h es e n s i b i l i t ya st h el o g i cb e g i n n i n go f i t s p h i l o s o p h yr e v o l u t i o n , w h i c hn o to n l yt r a n s c e n d e dt h es u b s t a n t i a l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w e s tp h i l o s o p h y , a n da l s ol a yi t sp h i l o s o p h yt h e o r y0 1 1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 t h eo v e r a l la n a l y s i so fc a p i t a l i s ms o c i e t y , c o n s e q u e n t l ys p r e a d st h ei t su n i q u e c r i t i q u e 0 1 1m o d e r n i t y i nm a r x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 , “s e n s i b i l i t y i sa c c o r d e dt h em e a n i n go f “s o c i a lb e i n g , i nt h ec h a p t e ro f 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 s e n s i b i l i t ya n dt h eo n t o l o g yt u m i n gw h i c hr e a l i z e d ,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w i l ls t a r tw i t ht h ef o r mo fs a i s u o u s s o c i a lk i n g - - l a b o r ,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s e si t so n t o l o g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h u m a n s c l l s u o u se x i s t e n c ew a yi nm a r x i s t s e r l s u o u so n t o l o g y , e x p o u n d si t s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o c i a lt h e o r yo f c a p i t a l i s ma n d t h ek e yr o l eo f r e v e a l i n gt h ec a p i t a ll o g i c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l a y s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o fo n t o l o g yo fs e r l s u o u $ o n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c r i t i q u eo nm o d e r n i t y ;, r e v e a l st h ek e yf u n c t i o no fc a p i t a ll o g i ca n d t h ed i m e n s i o no fc r i t i q u eo nm o d e r n i t y , i nt h i sw a ym a r xs p r e a d su pt h ee s s e n t i a l v i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c r i t i q u eo fc a p i t a l i s m t h ed i m e n s i o no fm a r x sc r i t i q u eo nm o d e r n i t y , n o to n l y p o i n t so u tt h ei n t r i n s i cp r i n c i p l eo fc a p i t a l i s m , b u ta l s os u b s t a n t i a l l yh o l d st h e b a c k b o n ef u n c t i o na n dt h em o t i v i t yo fc a p i t a ll o g i ct om o d e r n i t y ss p r i n g i n gu p i ti s al l i g hi n s p i r a t i o n so nt h ep r e s e n tf o rn st oh o l dt h en e g a t i v ee f f e c tw h i c hc o n t a i n s t h ea b s t r a c t i o no ft h er e a l i s t i ce x i s t e n c eo fm a n ,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m a na n d n a t u r e ,m a na n do t h e rp e o p l e , m a na n di t s e l fd u r i n gt h ee x p a n d i n go fc a p i t a ll o g i c , a l s oh a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h u m a n - o r i e n t e d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 a n d s o c i e t yo fb u i l d i n g as o c i a l i s t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k e y w o r d s :“s e n s i b i l i 旷;l a b o r :c a p i t a ll o g i c :m o d e r n i t y v 马克思哲学的4 感性存在论”t & 其理代性的批判向度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引言 现代社会的真正发展发端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以技术、分工和机械化为 特征的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使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带来 至今仍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现代性状况。现代性通过系统化、抽象化、 形式化、机械化和数量控制的运作,借助科技发展,为我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 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品尝着现代性的苦果。资本逻辑通过大规模的社会 化生产,涉足科技、教育、信息、文化等意识形态产业,以无限制的扩张为发展 模式,将全球融为一体,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幸免。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工业不 仅抽象掉了属于人的感性生命和创造力,而且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境遇遭遇种种 挑战,无不显示着现代性的内在精神资本逻辑无限扩张的本性,已经将我们 生存的感性世界纳入资本运行的体系中。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的很多流派均对 现代性提出了自己的诊断,在这众多的见解声音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或者说从资本逻辑批判角度出发的现代性见解、则是更深层次的把握了资本主义 社会内在基础和运行原理。 马克思早在1 9 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刚刚大规模兴起之际,就敏感 的注意到其对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形成的潜在的重构作用,也即现代性发展 的两面性“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 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 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或者批判过现代性, 但是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资本主义的问题,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探索人类 历史的未来出路和发展前景,实质上就是在对现代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研究。而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是建立在其哲学“感性存在论”的哲学理论的变革的基 础上,通过对资本逻辑在现代性兴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揭示,对现代性在全球 范围内的兴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感性”又称“对象性活动”,与“劳动”、“异化”、“私有制”、“资本”等 概念有着逻辑上的直接联系,马克思对其超出传统哲学的定义,颠覆了传统西方 哲学及实体性认识论对人的忽略,使人的存在真正建立在感性的社会存在上。本 文首先从感性概念的哲学史考察入手,在传统西方哲学中“感性”是属于认识论 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7 8 页。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范围的概念,着重于人的感官感知,而马克思对其的改造不仅使其具有了存在论 意义,而且表征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对“感性”理论的超越传统哲学 的变革,使其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深入到现实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构成了马克思 对现代性批判的社会理论向度的建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了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研究成 果,同时通过反复阅读马恩经典原著作品,及对传统西方哲学中“感性”及“感 性认识论”的考察,力求深刻把握马克思原著思想中对于“感性”及其所发动的 哲学理论变革感性存在论的精神内涵,同时在材料的梳理和整理基础上,将 这一变革置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语境中去理解,并由此去剖析资本逻辑 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作用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本文在写作中采取逻辑 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感性在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全 文分文四个部分,传统西方哲学中“感性”及“感性认识论”的考察,马克思“感 性”定义所实现的“存在论”转向,马克思“感性存在论”对于资本逻辑的批判 以及马克思“资本一现代性”批判向度的解读。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其 对现代性的批判这两个问题,我认为二者不应该分别作为两个问题对待,而是应 该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将对其的理解置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语 境中,从而建构出马克思哲学“感性存在论”这一理论变革所蕴含的超越传统西 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向度。 2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传统西方哲学中搿感性刀及“感性认识论一的 历时性考察 感性作为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很多哲学家均对其提出过自己的定 义。在古希腊时期“感性”概念就已经明确提出,这时的“感性”更多的被赋予 朴素直观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含义,带有人类认识发展原初阶段的探索特征;近 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对感性的不同认识一定程度上也是二者分歧所在,前者 肯定人的感觉经验,认为感性认识可以为我们带来可靠的知识,后者对此则表示 怀疑,认为感觉经验不能确保认识的可靠性,必须寻求更高层次的“一般”,但 二者有一个对于感性的共识就是认为感性仅仅是感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康 德总结以往的对于感觉经验的论述,将人的认识能力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 个层次,虽然提出了知性的中介环节,但实质上知性仍属于理性知识,广义的理 性知识包括知性和理性在内,从而真正将感性理解为感性认识,使其具有了认识 论意义;黑格尔哲学将理性的统治地位发展到顶点,理性统帅感性,感性完全被 淹没在理性中,成了被动和低级的认识;费尔巴哈看到了黑格尔理性主义的缺陷, 通过将人理解为“感性的对象”,试图将人从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上述哲学家对于“感性”的定义,虽然众说纷坛,但是均有一个共同的前提, 即均是在设定了主客二分的前提下,将我们的认识世界划分为“两个世界” 感性世界和非感性世界,按照此逻辑建立的传统西方哲学,由于其理性和超感性 的维度,将哲学建立在抽象思辨的基础上。对于人之外的客体世界的追求,不仅 造成了对于现实的感性的人、感性的对象世界的疏漏,也成为现代哲学对其批判 的致思方向。传统哲学对于“感性”和。感性认识论”怎样的定义和发展导致了 对现实中感性的人的否定和现代哲学对其批判呢? 本文将分别从感性的直观性、 感性的受动性及人的存在的实体性三个层次,对传统西方哲学中“感性认识论” 和“感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历时性的考察。 ( 一) 感性的直观性:直观唯物主义 西方哲学形成和发展的最初形态和形成时期,感性具有明显的感官意义上的 含义,尚不具备完全认识论意义的含义,这时对于感性的考察主要是从直观性方 3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向出发,偏重于朴素和粗略的感官感觉。早期古希腊城邦奉行的是一种自然哲学 传统,对宇宙的原始规律和基质的探求是其使命,在古希腊人看来,在我们能感 知表象背后有更加根本的本质,并且认为其是事物存在的根据。这种信念,使古 希腊人认为感觉等认识机能,就和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一样,纯属大 自然的现象,即自然形成的,表达了古希腊对于感性探讨的从自然物质出发的感 觉论特点。德谟克利特在关于世界本原的原子论学说的“流射说”中,就由感觉 论出发,认为在构成事物的原子中,存在不断流射出来的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 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会使人产生感觉和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外物影像的作 用和人的感官和心灵的存在,感觉和思想就不能产生,也就是说,德谟克利特将 感觉设定为事物影响与感官心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看出,古希腊哲学家在探 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候,已经开始注意到感性的作用,并试图探讨其内在机能。 柏拉图作为在这种自然哲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哲学家,通过提出了理念论, 企图建立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由此出发,其所确立的理念论 的根本特点就是把感性和理性分离,并通过等级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感性由此被 景于理性化等级体系的最底层,甚至被排除于理性主义体系之外。“感性”的作 用仅仅是理念向人显现的初级阶段( 感性事物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但有唤起 灵魂对理念的回忆的作用) 。这一定义也显示出古希腊哲学时期对于感性的定义 主要是以感觉论为主要依据。伊壁鸠鲁更是以感觉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对 感性官能的认知作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通过对感觉的深入分析可以追求可 靠的准确的感觉,并将其作为真理标准为代表,“万物是由许多物体和虚空组成 的,因为物体的存在是感觉自身通过一切经验而证实的。如果理性试图从已知推 出未知,它必须依靠感觉”乜】,“如果你排斥感觉,你就没有标准可依据,这样 就无法判定那些甚至你认为是错的判断”啊。他在同样的寻求真理标准的前提下 提出了“预知”概念,认为人在感知个事物之前就已经有了一种有关于这事物 的观念,这一观念便是一种在思想中的感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去感知就能得 到真理。由此可见,“感觉”在伊壁鸠鲁的哲学里是作为根本的哲学观来应用的。 “感性”是思维的主体在一定的方式中接受外部的刺激,从而获得有待理性去加 工的“原材料”这样一个初级认识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感性更多的是感官经验 1 2 1 转引自苗力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 9 9 5 年版,第5 2 4 页。 口1 转引自苗力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4 3 页。 4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层次的含义,并未真正具备认识论意义上的含义。费尔巴哈虽然通过其“光明正 大的感性”的变革,将感性与人的存在统一起来,承认感性是人与自然的直接性 的关联,“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人只是通过感觉而成为认识自己 的对象他是作为感觉对象而成为自己的对象。”叫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 面,仅仅强调观念的自然界和未经人的实践活动并为与人的感性存在发生任何关 系的“纯粹的”自然界,即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外在性,而对“周围的感性世界”, “工业和现代社会的状况”,“社会发展,工业和商业的交往”。1 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视野中对感性的定义仍是直观性的,其对人的感性的理 解也仍是直观化的倾向,人虽然具有现实的感性存在,但人的感性存在仍是对自 然物的顺从,自然仍是自古就有并且永远存在的让人去适应的存在,和需要人去 认识的自然界。由此也可以看到:( 1 ) 虽然费尔巴哈哲学对感性的定义是属于认 识论哲学,是以自然世界为认识对象,将哲学的基本问题设定为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及人类的认识能力的认识论哲学,将研究重心放在了人的身上,但其对人的规 定仍是抽象的,其哲学的根本特征仍是直观的;( 2 ) 在这一层次上对于感性的认 识的特点是以自然物为出发点的直观唯物主义,虽然已经意识到感性的作用并且 已经试图探讨,但是由于对于感性的探讨均是以感官机能上的意义为出发点,因 此使其无法摆脱其认识的直观性;( 3 ) 这种认识方法的局限在于从自然物质出发 解释观念的东西,却未意识到现实世界是由与自然界活动相对的人类社会二者共 同构成的,把外部世界当成自古就有现成存在,因而不能把握有着丰富规定性的 属人的自然界存在。 ( 二) 感性的受动性:被动的反应性 柏拉图将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并由此区分出感性和理性,他 认为,“感官知觉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只能显露现象”,“真正的知识是以理 性为基础的,这种知识知道自己是知识,即能确证自己为真的知识。”嘲,由此 人类的对象世界被划分为感性和理性的划分,西方哲学的传统被设定为追求抽象 的一般,而将具体的现实置于被制约、受动的位置,只有理念才是真正的存在者, 【4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第1 7 2 页。 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4 8 页。 i $ 1 转引自梯利,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版,第6 3 页。 5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而现实世界往往是模仿者,是虚幻的不可信的存在。由此,柏拉图认为,一方面 现实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对这类事物的真理的认识,感觉是无能为力的,而心灵 却是思考普遍问题的工具;另一方面,感觉无法把握理念,理念只有心灵才能把 握,由此柏拉图将世界分为两个等级: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灵魂与肉体、真与 假、善与恶、理性与感性甚至哲学家与仆人之间必然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有着明 确的界限,处于不同的等级层面上。州稍后的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将感觉进 一步定义为辨别的机能,认为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印象或痕迹,对于 人的生存必不可少,但认为感觉仍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低级阶段,要想获得真正的 认识,必须依靠理性,感性只是为更高阶段的理性活动提供条件。 中世纪哲学虽然是在神学的序幕下进行的,但是在对宗教教义论证的外表 下,却继承了古希腊的哲学的传统,对于感觉论的哲学内容有一定的发展。托马 斯阿奎那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坚持和发展亚里士多德关于我们的知识 开始于感觉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认识经历了由感觉到理智知识的发展的感 觉认识论的观点。随着近代科学发展,脱离神学性质发展起来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对于人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均是将感性归结为感觉经验,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感 觉经验,通过试验、观察为基础的由感觉经验获知的知识是可靠且可为我们提供 真理知识的;唯理论虽然重视思想中普遍的概念,强调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 就可以把握现实世界,但他们把论证的大部分精力也花在这一问题的相反方面, 即论证感觉的不可靠性,认为依赖感觉是发生错误的原因所在。虽然二者立场不 同,但反映出二者对于感性的讨论是在一个共识层面,a p - - 者共同假定了感性的 被动反映性的特点。 洛克重视感觉,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人的一切 观念和知识,都是由于后天的经验的作用在心灵上留下的印迹,由此出发强调感 觉是普遍性概念获得的唯一来源,而非笛卡儿所言是由于“天赋观念”。但实际 上洛克受机械决定论影响,偏离了克服“天赋观念说”的初衷,而将感觉看作是 接受和传递外界反映和信息的通道,认为感觉完全是被动给予的,进而认为对于 感觉在心灵中造成的印记,心灵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即无法改变,也不能选择。 休谟从贝克莱只承认感觉经验的存在出发,将感觉经验的位置推向最高峰,“哲 【刀王国坛,追恩感性的遭遇,学习与探索,2 0 0 6 年第2 期。 6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学教我们说,除了影像或知觉而外,什么东西也不能呈现于心中”伽,但这种对 感觉经验的重视仍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被动的反应性的能力,感性仍处于受动的机 能性地位;另一方面,休谟将感觉经验置于其怀疑论哲学的体系中,构造出具有 强大认识机能特征的感觉经验学说,“但是我们的思想虽然似乎有这种无限的自 由,可是我们在细密的考察之后,就会发现,它实在是限于很狭窄的范围以内的, 而且人心所有的全部创造力,只不过是把感官和经验供给于我们的材料混合、调 换、增加或减少罢了。”嗍这种带有明显近代哲学机械论特征的设定,将感觉经 验完全置于受动性的地位,虽然给予了感性在人的认识过程的重要地位,但均认 为感性提供的认识可能是“初级的”,并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 1 8 世纪末到1 9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在自然科学的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德国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对前一历史时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之争进行了总结。康德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首先面对的是认识论的问题, 他将认识过程三分的方法,用“感性”、“知性”、“理性”构成其认识论的整个体 系,其中感性部分就是典型的认识论层次的感性学说。康德主张知识既要有感觉 经验的内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因此,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将感性 理解为感性认识,在三分法中从感性开始,然后是知性,最后是理性;先天的感 性形式是空间、时间,先天的知性形式是范畴,理性则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 级的综合能力,“以被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取表象的能力( 感受性) 叫感性。所以, 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而感性只给我们提供直观( 的东西) ;直观( 的东 西) 则是通过知性得到思考,并且由知性产生概念。当我们受对象刺激时, 对象作用于表象能力的结果就是感觉。由感觉而关联到对象的直观叫经验的直 观。经验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就是现象。”町这是康德对于感性的表述,可见 康德将感性理解为一种接受对象给予我们的表象的能力,或者说是让对象被动的 向我们显现的能力,并且时间和空间引入其论述中,认为正是空间和时间二者的 先验性存在,使得感觉、直观成为可能的,也即认识由感性开始,感性本身就意 味着被作用、被动和受动。但是对康德来说,作为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物自体” 是不可认识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无法人是超出更高的超出有条件的知识、经验之 外的“理性”阶段,由此也造成了感觉经验的现象世界与本质的理念世界的对立, 嘲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7 2 年版,第1 3 4 页。 一1 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7 2 年版,第2 0 页。 1 0 1 康德,纯梓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5 页 7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人类面对两个截然分立的世界,理性的物自体世界与是感觉经验的现象世界的二 元对立,从而真正确立了认识主体的地位,将近代二元对立的理性主义传统推向 前所未有的高峰。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 1 ) 在对于感性的认识论地位探讨中,传统西方哲 学普遍将其置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承担着提供原材料和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 作用,因此,其特征是强调感性的受动性,在现象世界与物自体的二元世界里, 感性并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 2 ) 这一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对于感性受动性地位的 强调,丧失了感性的丰富性,使理性在对于普遍性的追求中淹没了人这个主体, 专注于对外在世界的客体考察,忽略了人的感性存在及感性活动的意义,从而也 将传统西方哲学的发展推向实体性思维方式的顶峰。 ( 三) 人的存在的实体性:对人的忽略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无论是1 7 1 8 世纪的经验主义者还是理性主义者, 以及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者,都是把“感性”作为认识论层次的概念使用的,只有 理性才具有本体论层次的含义。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 将确定性的寻求作为其哲学的首要目标,奠定了普遍怀疑的方式,其中“我思” 这一哲学的起始点,不仅确立了抽象自我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导致近代哲学将主 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相分离的二元论格局,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导向实体性的思维方 式,人的感性存在完全的排除,自我成了纯粹抽象性的“我思”,人的感性存在 也成了实体性存在。由此设定的传统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追求中,以概念、推理、 判断等逻辑形式对认识问题的探求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追求隐匿在现实世界之 外的恒定不变的“实体”。由此出发,对于普遍性的追求成为其哲学发展的主体, 以主客体世界二元对立的科学化知性思维成为主导,将人的感性存在完全排除在 视线之外,并且认为其是影响追求一般的虚假现象。由此也形成了对人的感性存 在的实体性理解,即不是从人的感性存在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而是以“物”本 体论追求的方式去理解“人”。 康德通过理论理性和逻辑理性的重大变革,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将感性理 解为感性认识,虽然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其所设定的感性仍然受限于知性。 康德虽然关注于感性经验,但其对于认识阶段的三分法中,将感性与理性完全隔 8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离,感性甚至被视为对理性自由的限制,理性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感性的限 制,由此也造成了感觉经验的现象世界与本质的理性世界的对立,人类面对两个 截然分立的世界理性的物自体世界与是感觉经验的现象世界的二元对立,理 性确定性的寻求成为首要目的。其理论探讨的方式也就拘泥于主客观分立下的二 元的科学认识的模式,一切的存在均是作为存在物的客体意义上加以认识的,追 求理论逻辑的理性,即追求“物”的意义上超出人之外的“抽象的一般”,将人 排除在视线之外,在客体意义上把握现实世界。 黑格尔其哲学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本体论追求的集大成者,试图同 通过将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在主体性的基础上结合起来,通过在理论逻辑的 概念构造中说明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但最终导致对感性的、现实存在的人的忽 略,其理性也成了“无人身的理性”,原因就在于这种回顾本身即是“绝对知识”, 它被看作是在资本现实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实体关系的精神基础“”。在这种理性 精神下的知识追求中,普遍性的追求成了最大的追求,将人的感性存在完全忽略, 而将对客体世界“物”的意义上追求和探究作为期主要内容,由此出发个体性和 特殊性是必须扬弃的东西,感性的偶然性和非理性因素更是不允许出现,整个体 系成了思辨的、封闭的、毫无生命的概念体系。 费尔巴哈看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对于感性存在的遗忘,试图从本体的意义上 来理解感性,并希望以此能突破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认识论缺陷。因此,在费尔巴 哈那里,“感性”既是认识论的又是本体论的概念,并且后一层次的含义更为重 要。费尔巴哈在看到感性认识论层次的局限后,首先从本体论意义出发肯定了人 的感性存在的本体论地位,“在我看来,感性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的东西和精神 的东西的真实的、非臆想的、非假造的存在着的统一,因此,在我看来,感性也 就是现实性”,“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的关系问题“是属于人类认 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都在围绕这个问题兜圈子。费 将人的感性与人统一起来,企图将人的存在重新赋予真实的意义,“旧哲学的出 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是不 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 【1 1 1 王德峰,哲学的当代处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吴晓明,壬德峰著,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 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3 7 页。 9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2 1 由此可见,在费尔巴哈 看来,包括黑格尔在内的近代哲学,根本的缺陷是对人的真实的感性存在的忽略, 将所有存在归之于实体性的存在。 由此出发,费尔巴哈不仅把宗教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且进一步把哲学 归结为“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异化的另一 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川“,这种哲学把人归结为抽象的意识或自我意识以及在纯粹 精神范围内的活动。费尔巴哈把感性作为人的本质,认为人是“感性的对象”, 而不是纯粹意识。但是费尔巴哈的感性概念仍然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给 感性下的定义,即感性就意味着被作用、被动和受动,人的感性本质被理解为一 种实体性的本质,人的作为“类规定”的感性在这种框架内不仅是被认识的,而 且是可以被直观到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完全 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l ”费尔巴哈 的哲学代表了向近代哲学实体性思维方式下对“无人身的理性”发起批判的先驱 者,旨在通过对“感性”本体论意义上的确认,达到对人的重视,但是由于费尔 巴哈仅仅把人作为“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就仍然没有超出黑 格尔式思辨理性主义的范围。正如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对事物、现实、 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 由此可见,在由此费尔巴哈所建立的“感性认识论”仍然无法逃脱理性主义 的巢臼。在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追求下:( 1 ) “感性”,其要义是“认识”,对象 就是以“物质实在”名义存在的质料世界,其目标就是达到那超越质料,并给质 料赋予形式的理性,而它本身则具有理性的潜在形式。这种传统西方哲学的“存 在论”定位,奠定了超越感性世界的定位,寻求理性的超越的精神气质;( 2 ) 人, 在这种理性的追求下,只具有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的物的意义,在认识的过程 中只是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外界沟通。由此出发,对人的存在的狭隘理解,所 造成的局限就是,“在哲学上发展出来对人的唯灵论存在的这样一种哲学表达, 理性成了人的存在唯一表达,被无限制的强化乃至神化,最后,理性的实体化哲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第1 6 9 页。 m 】马克思,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9 6 页。 【1 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6 页 t 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6 页 1 0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学理解方式成了建造在人的存在面前的神性。”“”而对于理性本身,作为人的能 力或者思维的一种抽象表达,却预先的设定感性从属于这样一种抽象化的人类认 识能力乃至发展到最后的神性;( 3 ) 对于这样一种“感性”的定义,其局限性在 于内在的包含了对人的存在的前提性的假设,即人的真正存在就是认识活动,从 而撇开人专注于对外在世界的客体意义的把握,断开了西方哲学对人的现实的感 性活动的关注,导致对于人的现实存在的实体性和人性的抽象化理解。 ( 1 6 1 王德峰,赍本批判的原则高度,江苏社会科学,2 0 0 5 年第6 期。 l l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二、马克思“感性 定义所实现的“存在论一转向 在传统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追求中,感性一如既往的被置于认识论框架下, 被视作认识的初级阶段,由此也形成了对于人的存在的实体性的理解。马克思的 感性概念源于费尔巴哈,但马克思对于感性的定义与费尔巴哈有本质上的区别, 马克思对于感性的定义不仅扬弃了费尔巴哈对于感性的直观的、生物性的规定, 而且将其建立在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存在论变 革。传统西方哲学对于感性的实体性并非某一个认识环节的错误,而是要深层次 的追寻到存在论意义上的感性定义,深入到马克思对于“感性”的重新理解所发 动的存在论的变革中。 ( 一) 马克思哲学。感性”的概念构造及其变革意义 在近代哲学唯理主义的框架内,感性是属于认识论层次的认识论原理,而且 这种对认识论意义的关注在西方哲学发展中一直被作为重点。这种对感性的设定 前提性的假定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以概念、推理、判断等逻辑形式对认识问题 的探求长久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对于普遍性的追求也就成了人的主体本质,人 所生活的现实的世界也就成了理性认识的对象、客体。感性,只作为主体指向客 体的功能,而这种功能也最终是由理性所规定和规范的。这一定义造成了传统哲 学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对人的存在的实体性理解,缺失了人的位置,将现实的感性 世界完全置于视野之外。 马克思哲学却恰恰在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了一场“感性存在论”的变革,在 马克思看来,感性并非近代哲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机能或认识论直观的意义,而是 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概念的设定中,感性不仅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同 时还是人现实的活动方式的展开。在马克思哲学里,人是现实存在的、从事一定 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的外部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基础,人通过对外部自然界的感性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自然界在这一交 互过程中,逐渐成为人化自然,构成人的感性活动能力的体现。因此,在马克思 哲学的理论变革中,感性是作为一个存在论概念使用的,一方面人通过自身的现 实的感性活动,创生着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关系,而另一方面,人也在这种活动中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存在论”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向度 实现了自身感性活动能力的确证,是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展开。因此,可 以说感性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含义就是人的现实的“社会存在”的建构,在其对人 的现实的展开的活动意义上看,感性等同于“社会存在”。正如马克思在(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谈到了这场存在论变革的根本要点在于,“全部历史是为了 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做准备的历史 ( 发展的历史) 。“”3 也就是说,在近代哲学的框架下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讨论,将 无法使马克思超出近代哲学的变革意义得到真正的展现,只有深入研究马克思存 在论变革的发起点感性理论,才能够阐明马克思哲学是如何消解扬弃了西方 传统理性哲学体系下的形而上学意义,发展出具有现代特征的哲学理论。以下将 从二个层次来阐述马克思是怎么样在对“感性”的重新理解中发动和实现这场存 在论变革以及“感性”是怎么样被重新理解和定义的? 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的定义的改造 “感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即“对象性活动”,与费尔巴哈“感性”定义 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差别。费尔巴哈虽然致力于批判“无人身的理性”对人的感性 存在的侵蚀,并试图从本体的意义上理解“感性”,克服近代认识论哲学对于感 性存在的忽略,但是问题在于费尔巴哈对“人”的看法,仅仅把人作为“感性的 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的存在,也就是说仍然没有超出传统西方哲学认识 论对人存在的理解范围。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将感性定义为人的现实的对象性活 动,即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为人的“社会存在”,不仅将感性理解为现实存在的人 的感性活动,而且使感性具有了社会性维度,表征了人的社会存在的多维关系。 人通过自身的感性活动,建构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同时,也构成了人类社会 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感性的社会本质,不再是既定的实体无 论是作为生物性的实体,还是作为精神性的实体一而是被明确的表达为感性的 属人性质的历史生成。”“”因此,由于费尔巴哈的感性是直观的感性,而不是现 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因而他的感性仍然是处于受动性角度的物的形式,生物体的 机能,而不能将感性理解为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创造活动。可见,“当费尔巴哈是 f 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敝社,1 9 9 5 年版,第3 0 8 页。 t s l 王德峰,在存在论革命中的本质渊源中洞悉历史唯物主义) ,吴晓明、王德峰著,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 其当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