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自建朝开始便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 中。在应对这些边患、内政事务过程中,宋朝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仁宗 朝的余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仕宦生涯几乎与仁宗朝相始终,尤其是在庆历和 皇祜年间,他对于国家处理边疆事务所上奏的谏言,以及在安抚盗贼、平定叛乱 中所做的实践,可以说是有谋有失,值得深入探讨。 初入仕途的余靖在地方任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从政经验,这为他政治 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余靖在京任职期间,宋朝外有与西夏、契丹之间的 边境之争,内有不断残害民众的盗贼作乱。针对这些事件,余靖从国家稳定、民 众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夷制夷、掌握主动的治边方案,并三次出使契 丹,以和平外交的方式解决了边疆争端。他还提出了削减赋役、安定民心的安民 政策。此外,针对朝廷任用官员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余靖主张朝廷应当有忧患 意识,提出了蓄积贤能、任用专才的建议。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余靖离 京任地方官之后,参与了平定侬智高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他提出的策略延续了其 思想中以民为本的处事方式,并最终协助狄青平息了侬智高事件,使宋朝南部边 疆重获安宁。余靖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典型的仁政思想,在他的思想中,安民、 礼、仁贯穿始终,这也使得余靖的思想渗透着浓郁的文人色彩和人文情怀。余靖 的思想中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又透露出重文轻武的特点;既有兼济天 下的入世态度,也有超然淡定的处世之观。 关键词:北宋余靖政治思想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a b s t r a c t 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i so n eo fac o m p l i c a t e dp e r i o di nc h i n a h i s t o r y s i n c ei tb u i l tu p ,i tw a ss u f f e r e df r o mi n t e r n a lr e v o l ta n df o r e i g n i n v a s i o n ,o u to ft h ec h a o sc o m et h eg r e a tp e r s o n ,i tc a m eo u tan u m b e ro f p r o m i n e n tp o l i t i c i a n sw i t hg r e a tm a n a g e m e n tf o rs t a t ea f f a i r s ,y u ji n gi s o n eo ft h eb e s tp o l i t i c i a n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h i sp o l i t i c a ll i f ei s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w h o l er e n z o n ge m p e r o rp e r i o d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y e a ro fq i n g l ia n d h u a n g y o u ,y u ji n g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l o t so fm a i nt y p i c a le x p o s t u l a t i o n s , s u c ha sh o wt od e a lw i t hb o r d e ra f f a i r s ,h o wt oa p p e a s ec r a c k s m e na n d t h i e v e s ,h o wt op a c i f yi n t e r n a lr e v o l te t c t h i st h e s i sm a k e sr e s e a r c ht o y u j i n g sp o l i t i c a la f f a i r sa n di d e o l o g i e sv i a h i sw h o l ep o l i t i c a ll i f e t i m e w h e ny u j i n ge n t e r i n gt h ec a r e e r , h eh a da c c u m u l a t e daw e a l t ho f g r a s s - r o o t sp o l i t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 ,w h i c hf o r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h i sp o l i t i c a l i d e o l o g yt ol a yac e r t a i nf o u n d a t i o n d u r i n gy u ji n g st e n u r ei nt h ec a p i t a l , 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s u f f e r e df r o mf o r e i g ni n v a s i o na n da g g r e s s i o n f r o mx i a ;i ni n t e r n a lc o u n t r y , t h e r ea r el o t so fc r a c k s m e na n dt h i e v e s i n r e s p o n s et ot h e s ee v e n t s ,y u ji n gf r o mt h en a t i o n a ls t a b i l i t y , t h ep e o p l e l i v ea n dw o r kp o i n to fv i e w , p u tf o r w a r das e r i e so fg o v e r n a n c ep r o g r a m s i nt h ec o u r s eo fh i sm i s s i o nt ok h i t a n ,h eh a dt h r e et i m e si nap e a c e f u l a n dd i p l o m a t i cm e a n st or e s o l v et h eb o r d e rd i s p u t e h ea l s or a i s e dt h e r e d u c t i o no ft a x e sa n dl o r d ,t h ep o l i c yr e a s s u r et h ep e o p l e sm i n d s i n 2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a d d i t i o n ,t h ec o u r ta p p o i n t m e n to fo f f i c i a l sf o r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 st h a te x i s t , y u ji n ga d v o c a t e ss h o u l dh a v e as e n s eo ft h ec o u r tp u tf o r w a r dt h e r e c r u i t m e n to fe l i t e ,a p p o i n t m e n t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a f t e rl e a v i n gt h ec a p i t a l ,y u j i n gw a si n v o l v e di nd e a l i n gw i t ht h ee v e n to f n o n gz h i g a of r o mz h u a n gm i n o r i t y i nt h i si n c i d e n t ,t h es t r a t e g yh e p r o p o s e dc o n t i n u a t i o no f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a p p r o a c h ,a n du l t i m a t e l yq u e l l t h en o n gz h i g a oe v e n t s ,s ot h a tt h es o u t h e r nb o r d e rt or e g a i np e a c e i ny u j i n g st h o u g h t ,t h ev i e wo f “p e o p l e c e n t e r e d ,r i t e ,a n d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n gb yh u m a n i t y t h r o u g hf r o mb e g i n n i n gt oe n d i ta l s o m a k e sy u j i n g si d e o l o g i c a li n f i l t r a t i o no fl i t e r a t ic o l o ra n dh u m a n i t i e s y u j i n g st h o u g h tc o n t a i n st h es p i r i to f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t h ew o r l d ,a n dh i s t h o u g h t sw i t h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e m p h a s i so nl i t e r a r yc o n t e m p tf o rt h e m i l i t a r y k e yw o r d s :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y u j i n g ,p o l i t i c a li d e o l o g i e s 3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王琳日期:驴,d r ,1 2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王韧朱导师签名霉羁列虱日期:阳,秒,2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前言 选题缘由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自建朝开始就一直深受边疆问题 的困扰,而国家内部又问题重重。同时,有宋一朝主要是文臣主政的时期,曾涌 现出许多杰出的儒臣,余靖便是其中的一位。学术界对于庆历时期的政治人物研 究,如范仲淹、欧阳修等都已经比较深入,但对于同时期的名臣余靖的研究 相对来说比较欠缺。作为北宋仁宗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余靖出生于 真宗朝,卒于英宗朝,仕宦生涯几乎贯穿于整个仁宗朝,其从政生涯起伏波折, 参与过庆历新政,经历过国家的内忧外患,是仁宗朝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余靖的仕宦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正是宋朝陷于与西夏的边疆争端的时 候,后期又有壮族侬智高事件,针对当时国家面临的边疆、民族等问题,余靖提 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并在当时及其后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除此之外,余靖 对于国家内部的盗贼问题,以及朝廷选官用人方面也有其自己的主张。研究余靖 的政治思想,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对余靖思想的系统研究也有助于我们 全面、深入认识宋代仁宗朝的历史。 二余靖研究学术史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关于余靖的研究可以说是风毛麟角,只是在涉及庆 历新政的研究论文中出现过,并且不是作为中心人物来研究的。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末之后,关于余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尤其是黄志辉在关于余靖 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说,对余靖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相关论 1 高欣:北宋变法的开端庆历新政史学月刊1 9 5 9 年第5 期,第1 4 1 7 页。 5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著也不多,主要成果可分如下两方面: ( 一) 、著书 关于余靖的研究,主要著书有三。其一为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出版的武 溪集,校笺者黄志辉。该书“以四库本为工作底本,以康熙本、粤东本、广东 丛书本为参校本,更参考相关的选本及续资治通鉴长编、诸臣奏议等书, 下了很大的功夫。川为研究余靖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文献材料。黄志辉也是较早研 究余靖及其思想的一位学者,其主要研究成果为余靖的生平著作整理,以及余靖 与庆历新政的探讨。 其二为暨南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出版的余靖谱传志略,著者易行广。该书 以小传、年谱、年谱人物志、行踪示意图、谱传地名志的形式对余靖的生平及其 行踪、事迹作了描述,并对其诗词作品进行了简要评论。该书不仅仅局限于余靖 个人,对与余靖有过交往的人物及与余靖行踪有关的地方都做了介绍。但总体来 说,该书涉及范围较广但略显简略。 其三为广东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出版的北宋名臣余靖( 广东历史文 化名人丛书) ,著者曹家齐。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该书以丰富的资料和通俗的 文字,叙述了余靖的生平事迹,并对余靖的为官、事功、思想、文学成就作了客 观评价,对了解余靖其人其事起到了一定作用,也正由于其普及性,该书叙述清 晰、通俗易懂,但略显深入不足。 ( 二) 、论文 对于余靖及其思想研究,黄志辉的研究工作开始得比较早,所著论文颇多: 余靖生平事迹考述( 韶关学院学报,1 9 8 8 年第4 期,第3 卜5 5 页) , 文章以时间为序,对余靖生平事迹进行了考述,条理清晰。重点在余靖举进士后, 余靖入仕前则叙述较为简略。余靖在“庆历之治中的进步作用( 韶关学院 学报,1 9 8 9 年第1 期,第2 5 - 4 9 页) ,文章着重论述了庆历时期的改革及余靖 在改革中的政治活动。并在文章的开始就提出虽然余靖作为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 之一,但是长久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度并不够。余靖的生平、思想及其著述 考述( 韶关大学学报1 9 9 9 年第3 期,第4 0 - 4 6 页) ,文章对余靖的个人专著、 参与编撰的典籍进行了考述,并对其所著武溪集进行了详细介绍。余靖著 述总目考(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1 1 5 - 1 1 9 页) ,文章以现存史志、 1 王瑞明t 序一l ,武溪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舨,第3 页 6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古代书目和武溪集相关的1 日序为依据,考述并整理了余靖所著或参与编撰的 著作十二种。北宋中叶出色的政治改革家余靖( 韶关学院学报2 0 0 2 年 第4 期,第9 6 1 0 1 页) ,文章在此l j i 余靖在“庆历之治”中的进步作用一文 的基础上,再次对余靖在庆历新政中的建言内容、其改革建议的实施、改革思想 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2 0 0 0 年以前,学术界对余靖研究方面的关注还不是很多,除了黄志辉的 成果之外,韦编余靖在北宋诗歌革新运动中的非凡贡献( 韶关大学学报1 9 9 1 年第3 期,第5 1 - 5 5 页) 一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对余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进 行了评议。2 0 0 0 年1 1 月1 3 日至1 5 日,“宋名臣余靖诞辰千年纪念会暨首届学 术研讨会在余氏故乡韶关举行,并发行了韶关大学学报纪念余靖千年诞辰 研究论文专辑( 韶关大学学报第6 期) ,其中收录了多篇各地学者及余氏后 裔的论文。这些文章从文、史、哲、外交、目录等各个方面对余靖进行了研究, 成果颇丰。 在此之后,研究“阵地 还是以韶关大学为主,李贵录是继黄志辉之后又一 位专注于余靖研究的学者,但与黄志辉不同的是,他的着眼点主要在余靖的交游 方面,其研究成果主要有:余靖诗中若干人物考释黄志辉 补正 ( 韶关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l o 期,第4 0 - 4 5 页) 、余靖在家乡交游考述 余靖交游考之- - ( 韶关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4 期,第9 0 9 5 页) 、宋朝“右 文抑武政策下的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以余靖与狄青关系为例( 中山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年第4 期,第5 2 - 6 1 页) 和北宋中期文臣之间的关系 考察以余靖、蔡襄为例( 学术研究2 0 0 3 年第2 期,第8 7 - 9 2 页) 。此外, 各地学者关于余靖研究的论文还有颜广文余靖的旅游观( 岭南文史2 0 0 0 年第2 期,第4 7 - 4 8 页) ;张海鸥余靖诗学及其诗之通趣( 文学遗产2 0 0 1 年第4 期,第1 2 9 - 1 3 1 页) 以及张建余靖 考略( 韶关学 院学报2 0 0 2 年第8 期,第8 6 9 0 页) ;范立舟、朱隽嘉:余靖之政治理念( 求 1 这些文章包括:严兴文;余靖 的现代意义;罗韬、成华青:论余靖风采与 ;吴 孝斌:从余靖南华寺诗文看其与禅宗的关系;邹捷中:谈余靖理趣诗的审美价值;龙思谋:余靖乡居 诗文漫谈,谭子泽:余靖诗述评;刘翠英:余靖宗教思想略论:许忠洪:以古喻今,借史明志 论余靖的史学思想;李贵录:从余靖 谈北宋前期的教育:余世闻:余靖北宋杰出 的外交家;刘书萍:论余靖的“安民”思想:成华青、罗韬:也谈余靖的“仁治”思想;余构养:余 襄公 诗赏析;方石:简论余襄公的改革思想;陈始强:简评余靖的“仁治”思想;尹水森: 论余靖的吏治观;王镝非:简论余靖的哲学思想;赖斟:洋:余靖与李觏的变革思想初探;赵燕玲; 余靖与“庆历新政”兼谈“庆历新政”的j 力史意义等 7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索2 0 0 4 年第1 2 期,第2 3 8 - 2 4 0 页) :魏淑霞、陈燕:余靖与夏宋和议( 宁 夏社会科学2 0 0 9 年第3 期,第9 1 - 9 4 页) 。 虽说关于余靖研究的论文不少,但到目前为止学位论文只有暨南大学高超的 一篇余靖判词与宋代判词的发展流变,该文从古代文学的角度分析了余靖判 词的特点、意义,以及他的吏治之道。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余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成果虽不少,但都各专一方。 就研究内容来说,文学方向多集中于余靖的诗词、判词,史学方向多集中于余靖 身为谏官的庆历时期。对于余靖初入仕,及其离京任职期间的研究却很少。 三余靖思想研究现状 余靖思想研究在2 0 0 0 年“宋名臣余靖诞辰千年纪念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 召开时取得了很大成果,主要论文有赖井洋:余靖与李觏的变革思想初探( 韶 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1 0 - 1 7 页) ,方石:简论余襄公的改革思想( 韶 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1 8 - 2 1 页) ,王镝非:简论余靖的哲学思想( 韶 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2 2 - 2 7 页) ,陈始强:简评余靖的“仁治”思 想(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3 5 - 3 9 页) ,成华青、罗韬:也谈余 靖的“仁治”思想(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4 0 一4 4 页) ,刘韦萍: :论余靖的“安民思想(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4 5 - 5 0 页) ,许 忠洪:以古喻今,借史明志论余靖的史学思想(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 第6 期,第6 0 - 6 5 页) ,刘翠英:余靖宗教思想略论( 韶关大学学报2 0 0 0 年第6 期,第6 6 - 7 2 页) 。诸多文章分别从治史、改革等角度论述了余靖的关于 “天 、“人、“神观念,以及余靖“仁 的思想。 然而,综合上述,学术界对余靖思想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余靖政治 思想的研究,或仅集中于余靖任谏官期间,而忽略离京任职这一段时期,呈头重 脚轻之势;或强调余靖思想及其实践之“功 ,而忽略其中之“过”。因此,对余 靖政治思想进行深入而整体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一则可以加深对余靖其人其事 其思想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二则针对当前对庆历名臣余靖的研究仍不多这一 现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8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四课题研究方法、范围及存在的困难 ( 一) 、研究方法 人物思想的研究,往往针对人物一生中比较重要的时期所提出的思想言论及 影响进行研究,或对于人物的主要著作进行探讨,在把握主要思想方面的同时, 难免会有所缺漏和忽略。本文试图立足当时历史背景,将人物思想中的积极与消 极方面挖掘出来,重点探讨余靖在“治边安民”方面思想的得与失,评述余靖政 治思想中的人文情怀。 ( 二) 研究范围 本文虽是以探讨余靖思想为题,但人物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背 景,余靖仕宦时期基本与整个仁宗朝契合。此期间宋与契丹、西夏的外交关系, 各地群起的盗贼问题,壮族侬智高事件都将作为余靖思想的研究范围。此外,人 物思想的形成或多或少也会受他人的影响,因此,余靖的交游状况也在本文的研 究范围之内。 ( 三) 存在的困难 有关余靖研究的原始资料,存世并不多,主要来源于其所著武溪集。对 于其行状,资料也主要来源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涑水记闻等宋人笔记。 所有这些材料,主要集中于余靖在京任职这一段时期,余靖入仕之前及他离京任 职时期的材料并不多,只能从有限的诗歌中窥其一二。大概也由于资料的匮乏, 学术界对余靖庆历时期之外的研究,至今成果了了无几,只有今人易行广、曹家 齐在其著作中有提及,可借参考。这也给本文从整体上探讨余靖思想,尤其是余 靖晚年政治思想带来了一定困难。 9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第一章余靖的仕宦生涯 第一节余靖生平简况 余靖( 1 0 0 0 - 1 0 6 4 ) ,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谥日襄,韶州曲江( 今广 东韶关) 人。曲江为沟通中原和岭南的必经之地,也是岭南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在唐宋两代,曲江先后出现了二位名人,一位为唐朝官至宰相的张九龄,另一位 就是宋仁宗朝名臣余靖。余靖先世居于福建建州府建安县,五代之际,为避战乱 迁于曲江。1 曲江余氏先祖皆不仕,至余靖之父余庆官至太常博士,累赠太常少 卿。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开篇载余靖之子所言:“余氏世为闽人,五代之 际,逃乱于韶。自曾、高以来,晦迹嘉遁,至于博士府君,始有禄仕,而襄公继 之以大。曲江僻在岭表,自始兴张文献公有声于唐,为贤相,至公复出,为宋名 臣。 2 余靖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 1 0 0 0 ) ,从小就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以博学 而著称,尤以文学最为杰出。宋史余靖传称其“少不事羁检,以文学称乡 里。 3 欧阳修形容其“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 外,暨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4 广东通志亦载其“少英敏,经史百家、 阴阳律历、佛老诸书,无所不通,以文学鸣。”5 余靖自幼勤学苦读,先后师从林 逋、张伯端、胡瑗等名士,仁宗天圣二年( 1 0 2 4 ) 举进士,授为赣县尉,英宗治 平元年( 1 0 6 4 ) 卒于任上。余靖入京为官为明道二年( 1 0 3 3 ) ,仁宗亲政为景祜 元年( 1 0 3 4 ) ,他的仕宦时期与整个仁宗朝时期几乎是契合的,“官至朝散大夫, 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知广州军州事,兼广南东路兵马钤辖、经略安抚使, 柱国,始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户”。6 关于余靖的生平事迹 易行广:余氏世系表,余靖谱传志略,暨南大学 h 版社。1 9 9 3 年版,第3 8 页。此世系表为著者依据 1 9 3 0 年湖南宜章双溪洞余氏后裔修刊的余氏族谱所作。 2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二三,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第3 6 6 页。 3 脱脱:宋史卷三二0 ,余靖传,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第1 0 4 0 7 页 4 欧阳修伞集卷二三,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第3 6 6 页。 5 广东通志卷四四,人物志余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第5 6 4 册, 第5 3 页。 6 欧阳修全集卷二三,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第3 6 6 页 1 0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及余氏谱系考证,学界前辈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以曹家齐北宋名臣一 一余靖与易行广余靖谱传志略二书最为详细,此处不再赘叙。 从天圣二年( 1 0 2 4 ) 举进士,并授为赣县尉开始,余靖的政治生涯大概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 天圣二年至庆历元年( 1 0 4 1 ) 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余靖先登进士第入 仕为县尉,天圣八年通过考试中书判拔萃科,授为将作监丞、知县。在地方任期 满之后,于明道二年( 1 0 3 3 ) 七月,迁秘书监,入京任职,掌管典籍,起草文书。 1 景祜年间,因为遭贬的范伸淹直言上疏而受牵连被贬。余靖从最初举进士到被 贬监酒税,其政治上的著述不多,但这一时期对于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铺垫 的阶段。 庆历三年( 1 0 4 3 ) 至皇祜二年( 1 0 5 0 ) 为第二阶段。余靖再次入京任职,正 是当时北宋遭遇西夏侵扰、契丹企图趁火打劫的时候。且此时的宋朝除了有外患 之虑,内忧亦重,战乱造成的民生问题、强盗等问题都凸显出来。针对朝廷所面 临的这些问题,余靖提出了很多有建树的思想,并以朝廷使者的身份将这些思想 贯彻到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涉斡旋中。这一阶段也是余靖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 期,他的政治思想基本形成于此阶段。 皇祜三年( 1 0 5 1 ) 至英宗治平元年( 1 0 6 4 ) 为第三阶段。从余靖请求分司到 他卒于任上,余靖一直在地方任职,这一阶段余靖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参与处理侬 智高事件,其思想及实践也较突出地表现在这一事件中。 第二节余靖初入仕 天圣元年( 1 0 2 3 ) 秋,时年二十四岁的余靖准备进京应试,写下了送灵谷 山人一诗: 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自惭蹙额非奇骨,拟问清朝跃马年。 2 黄志辉笺日:“清朝,清明的朝廷;跃马,借指科举考试”,3 余靖对于来年 的大考应当是充满了信心的。天圣二年,余靖参加礼部贡举人殿试,三月,礼部 余靖谱传志略,第5 2 5 3 页 2 余靖著、黄志辉校笺:武溪集卷二。律诗( - h 言) ,第9 7 页 3 武溪集卷二,律诗( - h 言) ) ,第9 7 页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上合格进士姓名,诏翰林学士晏殊、龙图阁直学士冯元编排等第。仁宗御崇政殿,。 “赐宋郊、叶清臣、郑戬等一百五十四人及第,四十六人同出身。”1 这一榜进士 中,曲江籍考生进士及第者共六人,余靖为其中之首,2 被任命为赣县尉,后改 宣州司理参军。3 余靖在这一时期写了警戒自己的从政六箴,即“清、公、勤、 明、和、慎 六箴,勉励自己成为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但县尉、司理参军均属 州县官,即选人,“宋代选人和京朝官在地位和待遇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选 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升为京朝官。4 余靖在此期间的很多诗作也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他当时的苦闷心情,例如约写于天圣三年、四年间的山寺独宿: 柴车走县封,穷途秋耿耿。急雨带溪声,残灯背窗影驱驰下士身,凄 凉旅人景山寒梦不成,愁多知夜永。6 从这些诗作中“穷途、下士、凄凉、愁多 等用语看来,余靖在这一时期当 是郁郁不得志的,而且身为州县官,需经常在外奔波。 天圣七年( 1 0 2 9 ) 闰二月,朝廷诏置书判拔萃科,以待选人之应试者。天圣 八年,余靖以选人身份报考书判拔萃科以求改官。余靖改官并非一帆风顺,按宋 制,选人改官须有保举人,当时的曲江主簿王仝善帮助推举他,但得罪了知州被 革职,余靖亦被杖臀二十。此后,余靖改本名希古为靖,取他州解荐。司马光涑 水记闻中对此事记载稍详细:“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善遇之,为 干知韶州者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唯得仝善与希古接坐, 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字安道, 取他州解及第。”6 余靖在进京应试书判拔萃的途中,写下了新息道中遇雪一 诗: 寒深雪压春,去去只伤神。巢穴有归鸟,路岐无住人远光天共白,夜 色月相亲独酌不成醉,自嫌名利身。7 这首诗可以说是余靖在久居下位,客居在外,改官不顺的情况下以对自己求 李焘:续资治通箍长编卷一二o ,天圣二年三月乙巳,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2 3 5 3 - 2 3 5 4 页。 2 郝玉麟:广东通志卷三一。选举志天圣二年甲子宋郊榜t “余靖( 曲江人官尚书) 、王式( 曲江人 人理寺承) 、黄正( 曲江人郎中) 、:l ! 汝砺( 龙川人工部尚书) 、梅鼎臣( 翁源人) ”。(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第5 6 3 册,第3 0 4 页。) 3 余靖谱传志略,第5 0 页。 4 曹家齐: 北宋名臣余靖,广东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0 页。 5 武溪集卷二,律诗( 七言) ,第4 6 页。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0 ,全宋笔记: 第一编,第七册,大象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2 3 页 7 武溪集卷一,律诗( 五言) 第5 页。 1 2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名利的自嘲来抒发苦闷思想。天圣八年,余靖登书判拔萃科,获得了改官的机会, “应书判拔萃科者凡八人,仁宗皇帝御崇政殿试之,中选者六人:余襄公、尹师 鲁、毛子仁、李停裕,其二则失其姓名。1 但对于余靖登书判拔萃科之后的任 职情况,史书记载却各有不同,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为:“戊申,以书判拔萃人 宣州司理参军曲江余靖为将作监丞、知海阳县。 2 独醒杂志亦记为:“时襄 公除将作监丞、知海阳县 ,3 而宋史余靖传和广东通志都记为:“试 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1 如此看来,余靖有可能是先知海阳县,后 改赴新建县。余靖在新建县任期内的史料十分稀少,约明道元年、二年秋写有古 诗湖乡检 捡 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路人浅沙断, 堪恸车辙穷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儿啼不 入门,敢辞身徇公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笼【龙】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 风。5 从其诗作中仍可看出他在这一时期虽登书判拔萃科,仍是奔波在外。也可看 出余靖在任期间,严格以“清、公、勤、明、和、慎 六箴要求自己。余靖入京 之前现存资料颇少,但从其所写从政六箴以及所留诗作仍可看出余靖的政治 思想在这一时期已初步形成。从天圣二年( 1 0 2 4 ) 到明道二年( 1 0 3 3 ) 将近十年 的时间都是在地方为官。作为最基层的官员,无疑会接触很多关系到安民、民生 的问题。在这段时间,余靖虽然仕途平平,但事必躬亲,这使他以后入京为官在 处理事务、对上谏言的时候都会从最底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更为他政治思想中贯 穿始终的“安民 理念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余靖入京任职 明道二年( 1 0 3 3 ) 至庆历元年( 1 0 4 1 ) 将近十年的时间,是余靖初次入京任 职、复又遭贬的时期。从入京到景祜三年( 1 0 3 6 ) 这一时期,余靖主要成就在治 史方面。宋代书籍刻本流行,写本逐渐减少。宋人记载:“唐以前,凡书籍皆写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5 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o ,天圣八年六月乙巳第2 3 5 3 2 3 5 4 页 独醒杂志卷一,第5 页。 4 宋史卷_ - - - - 0 ,余靖传,第1 0 4 0 7 页;广东通志卷四四,人物志余靖, 文渊阁四库全书 影印本。第5 6 4 册,第5 3 页 5 武溪集卷二律诗( 七言) ,第3 9 页 1 3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五代时,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板印行。国朝 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1 刻 本文本虽然统一,但墨版若有讹误,不如写本还可以有其他版本相参校。景祜元 年( 1 0 3 4 ) 闰六月,朝廷诏令“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编三馆、秘 阁书籍。 2 余靖上言:“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 众本,旁据他书,列而辩之,望行刊正。 3 于是“诏靖及国子监王洙进取秘阁 古本对校。 4 “靖等悉取三馆诸本,及先儒注解、训传、六经、小说、字林、 说文之类数百家之书,以相参校。凡所是正增损数千言,尤为精备,逾年而 上之。 5 所上新校史记一百三十卷,新校前汉书一百卷,新校后汉 书九十卷。余靖等又自录其雠校之说,别为刊误四十五卷。6 景 ;占三年二 月,“以校勘史记、汉书官秘书丞余靖为集贤校理”。7 景祜三年,余靖因范仲淹之事被贬。范仲淹与余靖都是忠直之人,早在余靖 入京之初,范仲淹就因直谏而被贬,余靖亦对仁宗册立皇后之事有过上疏。明道 二年( 1 0 3 3 ) 十二月,仁宗以无子为由废郭皇后,“乙卵,诏称粤后以无子愿入 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8 时为右正言的范仲 淹极谏皂后不当废,触怒仁宗,被贬知睦州。景祜元年九月,仁宗诏立曹氏为皇 后,朝臣议论纷纷,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乙巳监察御史里行会稽孙沔, 言庄献三年之丧未除,请终制而后行,秘书丞曲江余靖亦以为言,不报。”9 余靖 呈乞纳后之礼稍缓其期,奏议中引春秋劝谏仁宗延缓纳后之礼,并说“古 者三年之丧,白天子达于庶人,其礼一也。1 0 时庄献明肃皇太后之丧尚不足三年, 余靖上此奏议意在以儒家之礼劝言仁宗之行,提醒仁宗所作所为将示后代,不可 违背孔子所书世法。但此书终不报,“十一月已丑,册皇后。 1 1 景祜二年,范仲淹被召入朝担任天章阁待制,仍然言事无所避讳。景祜三年,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第1 1 5 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景裱元年闰六月辛酉,第2 6 8 1 页 3 武溪集卷二一,上校正 第6 3 7 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六。景裙二年九月壬辰,第2 7 5 6 页。 5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0 0 ,经籍考二十七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1 6 7 5 页。 6 文献通考据崇文总目作1 _ - 史刊误四十五卷,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作三史刊误四十卷, 续资治通鉴长编与石林燕语作汉书刊误三十卷。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八,景祜三年二月条,第2 7 7 7 页。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明道二年十二月乙卯,第2 6 4 8 页。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五,景辜占元年九月乙巳,第2 7 0 1 页。 m 武溪集卷二一,奏议( 上) ,第6 3 5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五,景祜元年十一月己丑,第2 7 0 6 页 1 4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范仲淹上百官图暗讽宰相吕夷简,此事引得吕夷简大怒。吕夷简在仁宗面前 斥责范仲淹不仅越职言事,而且结交朋党,企图离间君臣关系。由是,范仲淹再 次遭贬,五月,范仲淹知饶州。当时吕夷简借朋党之事大做文章,朝廷上下皆畏 惧吕夷简,范仲淹被贬知饶州都少有肯相送者,谏官御史更不敢上言此事。但余 靖在此时却越班上书为范仲淹申辩,在其所上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一书中 开篇便表明“臣闻位疏而言深者,罪也;知浅而谋深者,妄也。1 余靖知道为范 仲淹一事上疏是有风险的,但他觉得仁宗屡次将直言进谏之人贬职的做法不当, 认为“陛下亲政已来,三逐言事者矣。( 若) 习以为常,不堪重惜,则恐书于史 册,亏玷太平之政。”2 请求追改前命。因此事,余靖亦被贬监筠州酒税。 从余靖所上书及后来尹洙上书所言看来,余靖与范仲淹虽同朝为官,但交情 并不是很深,而且他上书也并非为了救范仲淹或结交朋党。余靖在其上书中也明 确表示“臣之所言,亦非营救仲淹。3 余靖遭贬,尹洙上书言“余靖素与仲淹分 疏”,4 余靖之所以甘冒风险越职上书,全是因为他认为此事关乎国家大政。尹洙 与余靖同为天圣八年中书判拔萃科入为京朝官,时为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因为 替余靖申辩,也遭牵连被贬监郢州酒税。范仲淹被贬后,余靖、欧阳修、高若讷 曾有过会面,欧阳修“遇司谏高若讷于余襄公家,若讷非短范公,以为宜贬。 5 继而余靖与尹洙皆因直言而相继被贬,于是欧阳修愤而修与高司谏书一书, 认为高若讷“既不能为辩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 是可怪也。6 进而以余靖、尹洙之事谴责高若讷居谏位而不言,当为朝廷之耻。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 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 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7 高若讷将此书缴进仁宗,欧阳修因此也 因此坐贬为夷陵令。对于被贬一事,欧阳修坦然接受,此后欧阳修与尹洙的书信 中在提到这一事件时,言:“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 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 ”8 且言:“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 武溪集卷二一奏议( 上) ,第6 4 2 页。 2 武溪集卷二一,奏议( 上) ,第“3 页。 武溪集卷二一,奏议( 上) ,第“3 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景稀三年五月乙未,第2 7 8 6 页。 5 欧阳修集附录二,先公事迹,第2 6 3 0 页。 6 欧阳修集卷六八, 与商i d 谏书,第9 8 9 页。 7 欧阳修集卷六八,与高i d 谏书,第9 9 0 页。 8 欧阳修集卷六九,与尹师鲁第一书 ,第9 9 8 页。 硕士学位论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 议之。 1 可见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皆为忠亮谠直之人。 三人此时私下交情也较为亲近,欧阳修以日记的形式在于役志中记载道: “( 五月) 乙未,安道东行,不及送。余与君贶( 王拱辰) 追之,不克。”2 “( 六 月) 丁巳,次洪泽,黎明,元均( 田况) 来,遂至楚州,泊舟西仓,始见安 道于舟中。安道会饮于仓亭,始食瓜,出仓北门看雨,与安道奕。庚申,小饮舟 中,会者元均、春卿( 吴育) 、安道,余始饮酒。移舟舣城西门,门闭,泛月以 归。辛酉,安道解舟,不果别。”3 欧阳修与余靖在楚州相遇,虽相聚较短,但从 欧阳修到任后给尹洙的书信看来,二人楚州相遇,所谈甚多,“安道与予在楚州, 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 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 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 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5 三 人相继被贬后,蔡襄作四贤一不孝诗,四贤为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 _ 二不孝为高若讷,时人竞相传抄。 景祜四年( 1 0 3 7 ) ,京师地震,直使馆叶清臣上言日:“顷范仲淹、余靖以言 事被黜,天下之人,蜡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6 劝谏仁宗“深自咎责,详 延忠直敢言之士”。7 十二月,朝廷诏“徙知饶州范仲淹知润州,监筠州税余靖监 泰州税,夷陵县令欧阳修为光化县令 。8 虽然仍是监酒税,但是余靖等人得以近 徙。宝元二年( 1 0 3 9 ) 三月,又徙知润州范仲淹知越州。 9 其后不久,“徙监 泰州酒税、秘书丞余靖知英州,崇信掌书记,监郢州酒税尹洙为太子中允、知长 水县,干德县令欧阳修为镇南掌书记、权武成军判官。 1 0 余靖在赴英州的途中, 得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天慈甫临,家祸已起、虬怀章之行,遽变缭经”,1 1 遂回 家为母守丧。余靖在家乡为母守丧期间,与同僚之问仍书信不断,欧阳修于庆历 元年曾修书与余靖言“为别五六岁,未尝一日不企而南望。”“安道又不幸丁家艰, 1 欧阳修集卷六九,与尹师鲁第一书,第9 9 8 页 2 欧阳修全集卷一二五,于役志,第18 9 7 页。 3 欧阳修全集卷一二五,于役志,第1 8 9 9 页。 4 欧阳修集卷六九, 与尹师鲁第一书,第9 9 9 页。 5 欧阳修集卷六九,( - 4 尹师鲁第一书,第9 9 9 页。 6 续资治通攀长编卷一二o ,景裱四年十二月条,第2 8 4 4 页。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o ,景褊四年十二二月条,第2 8 4 4 页。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o ,景祜四年十二月王辰,第2 8 4 3 页。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三,宝元二年三月丁未,第2 8 9 9 页。 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三,宝元二年六月甲申,第2 9 1 3 页 武溪集卷一七,回状元宋内翰启,第5 2 4 页 1 6 硕士学位论文 余靖政治思想研究 穷居极南,起居安否不通于朋友,况欲施于他邪? 呜呼! 天果欲穷吾人乎! 1 此 时同遭贬的其它人皆已复起用。 这一阶段是余靖政治思想形成的一个铺垫时期,在入京为官初期是以治史为 己任,但最终闻名于天下的却是因范仲淹之事遭贬。对于当时的宰相吕夷简来说, 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的直言进谏是交结朋党,但反观在这一事件中 被贬的四人,以及其后敢于为这四人言事的蔡襄、叶清臣,在庆历时期都是实行 新政的主要力量。同时,在余靖遭贬后,为余靖上言的人中,尹洙为天圣八年与 余靖书判拔萃科的同榜人,叶清臣为余靖天圣二年同榜进士,欧阳修、蔡襄,都 同为馆阁校勘,同榜与同僚因志同道合遂结为至交。范仲淹被贬一事是庆历新政 前新旧势力的第一次交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义乌地区2024-2025学年初三预测金卷(化学试题理)含解析
- 冀中职业学院《生物材料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医学发育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桥梁检测与加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密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六中学初三下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英语试题及答含答案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重点中学全国中考大联考信息卷:化学试题试卷(2)含解析
- 2024年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门财务报告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衔接说明(提纲)
- 2023年浙江衢州柯城区选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人历年高频难易度、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 风湿免疫疾病的多学科综合诊断与治疗
- 中国近代史人物介绍孙中山
- 《解读月意象》课件
- 肾癌切除术后护理查房课件
- 用户体验测试方案
- 消防车辆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