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经籍会通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经籍会通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经籍会通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经籍会通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经籍会通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硕士学位论文鉴于四库提要对明代文献学家胡应麟经籍会通的评 价多有值得商榷之处,迄今已有研究亦亟待深入,遂以揭示这部文献学名著所论 及的一系列文献学重要课题和胡氏会通思想为旨志,展开具体阐发与论述。共计 三章九节,主要为:会通思想的起源和流变;史学领域和文献学领域体现会通思 想的主要著述尤其是“三通”对胡氏的启发或影响;经籍会通述源流第一 对图籍存亡曲线的勾勒,述类例第二对历代书目的论析,述遗轶第三对佚 书及伪书的梳理,述见闻第四对印刷术和明代书籍流通状况的考量,全书所 体现的胡应麟锐意对文化典籍进行会通的思想理念与途径方法,亦即:从纵向上 原始要终,贯穿古今,提领起历史的纵剖面,使每一专题性的研讨本末俱在,源 流凸显。从横向上面广点密,曲证旁通,把握住事物的横切面,使每一专题性的 研讨症结突出,纠葛破解。纵向与横向又融成一体,带出全局眼光,抽取出概要, 寻绎出大势来。在异同之间,则扬其长而弃其短,定其得而酌其失,存其瑜而摘 其瑕,平情断以己见,合理处置歧说。借用胡应麟在经籍会通中反复使用的 字眼来讲,其会通之道就是两个字:“综核”。 关键词;经籍会通胡应麟综核三通四库提要 4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a r es t i l ls o m ep r o b l e m sw h i c hn e e dt od i s c u s si nt h ea p p r a i s et o t h e a s s e m b l i n ga n dp e n e t r a t i n go fb o o k s o f s i k uq u a n s h u z o n g m u ”t h i sm a s t e ra r t i c l ew i l le l u c i d a t ea n de x p o u n dt or e v e a lt h ei m p o r t a n t b i b l i o g r a p h i cp r o b l e m s w h i c ht h ef a m o u sw o r k 叮l h 匣a s s e m b l i n ga n d p e n e t r a t i n go fb o o k s ”,d i s c u s s e da n dr e s e a r c hh uy i n g l i n s “a s s e m b l i n ga n d p e n e t r a t i n gi d e a ”i ni t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t h r e ec h a p t e r sa n dn i n es e c t i o n s ,t h em a i n p a r ti s :t h eo r i g i n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 “a s s e m b l i n ga n dp e n e t r a t i n gi d e a :t h ep o s s i b l e i n f l u e n c et oh uy i n g l i n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w o r k sw h i c he m b o d yt h e “a s s e m b l i n ga n d p e n e t r a t i n gi d e a ”i nt h ef i e l d so fh i s t o r ya n dp h i l o l o g y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t h r e e t o n g s ;“t h eo r i g i nf i r s t ”o f “t h ea s s e m b l i n ga n dp e n e t r a t i n go f b o o k s ”d r a w st h ea s s e m b l ea n dl o s sc u r v eo fb o o k s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s e c o n d ” d i s c u s s e sa n da n a l y s e sb i b l i o g r a p h i ch i s t o r y ;“t h el o s tb o o k s ”m e n t i o n sa n da n a l y s e s t h el o s to l db o o k sa n dt h ec o u n t e f f e i tb o o k s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u r ”i n t r o d u c et h e b o o k sp u b l i s ha n dc i r c u l a t es i t u a t i o no f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d i s c u s st h eo r i g i no f p r i n t i n g t h eb o o k se m b o d yh uy i n g l i n si d e ah o w t oa s s e m b l ea n dp e n e t r a t et h e b o o k si nl o n g i t u d i n a ls e c t i o no fh i s t o r yt om a n i f e s tt h eo r i g i na n de v o l u t i o na n di n t r a n s v e r s es e c t i o nt og a t h e rp l e n t y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i d e a st od i s c u s se v e r ym a i n p r o b l e m ,r e s e a r c hi nb o t hs e c t i o na n dm a k et h et r e n dt h ep i v o t a lo b v i o u sa n dd e c i d e t h ea n s w e ro b j e c t i v e l y a sh uy i n g l i n sw o r d si n t h ea s s e m b l i n ga n d p e n e t r a t i n go fb o o k s ”t h a ti s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o b j e c t i v e ” k e yw o r d s :“t h ea s s e m b l i n ga n dp e n e t r a t i n go fb o o k s ”,h u y i n g l i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o b j e c t i v e ”,“s i k uq u a n s h uz o n g m u ”,t h e t h r e et o n g s 5 经籍会通研究 导论 胡应麟( 1 5 5 1 1 6 0 2 ) 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 号少室山人,兰溪( 今属浙江) 人。万历四年举人。少室山房笔丛为其存世 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经籍会通四卷则位居全书之首。四库提要对经籍会 通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说:“皆论古来藏书存亡聚散之迹。”这种概括并不全面, 其实胡应麟在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相关研 究迄今有,吴晗先生的胡应麟年谱,是研究胡应麟最早的论文,按年代顺序研究 胡应麟生平、著作情况;此后,研究胡应麟辨伪学思想的论文,有曾贻芬的胡 应麟与古籍辨伪( 1 9 9 6 ) 、王嘉川的论胡应麟对伪书价值的认识( 2 0 0 4 ) ;研 究胡应麟学术成就和地位的论文,有王勋敏明代文献学家胡应麟( 1 9 8 7 ) 、何 华连的胡应麟及其学术成就散论( 1 9 9 7 ) 、李庆立崔建利的寂寞玄亭下穷 年著作心( 2 0 0 3 ) 、陈少川的论文二酉山房与胡应麟( 2 0 0 0 ) 、李庆立崔 建利试析钱谦益对胡应麟的评价;研究胡应麟史学思想的论文,有王嘉川的 胡应麟史学理论初探( 1 9 9 6 ) 、论胡应麟的史家修养说( 1 9 9 9 ) 、论胡应 麟的“史有别才”观( 2 0 0 4 ) 。涉及经籍会通的论文,目前有曹之的胡 应麟与图书编撰学( 2 0 0 0 ) 从图书编撰学的角度研究胡应麟以及经籍会通; 王嘉川的胡应麟图书分类方法当议( 2 0 0 1 ) 、王嘉川,何建军的胡应麟与 中国古典目录学史研究( 2 0 0 0 ) 涉及经籍会通中一些目录学思想的研究; 王嘉川,冯杰的胡应麟论郑樵( 2 0 0 3 ) 研究胡应麟对郑樵的一些评论:王 嘉川i 的经籍会通编纂考( 2 0 0 3 ) 研究经籍会通的编纂成书经过。王嘉川 布衣与学术一一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2 0 0 5 ) 一书,总结了王嘉川关于胡 应麟的一系列论文,系统进行胡应麟与学术史的研究,其中涉及经籍会通的 第二章“胡应麟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以及第三章“胡应麟与中国图书事业史研 究”,系统介绍了胡应麟在经籍会通中的一些观点,着重研究胡应麟与目录 学史、图书事业史的关系,指出胡应麟系统介绍了古典目录学史,奠定了中国古 典目录学史研究的基本格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对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的 研究,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研究的基本格局,胡应麟是系统研究中国 古典目录学史的奠基人,经籍会通足中田第一部图书事、世史著作。目i 撕学术 6 界对经籍会通的研究,仍亟待深入。本文即以经籍会通为依托,试图探 究全篇涉及的一系列文献学重要课题以及胡应麟的会通思想,突破四库提要 的局限性。 据吴晗先生胡应麟年谱:“公元一五八六,万历十四年丙戍,先生三十六 岁”,北上入都会试,归后自草石羊生小传,后二年王世贞所撰胡元瑞传 即据此粉饰而成。此时所著书已有二酉山房书目六卷,搜辑书已有经籍会 通四十卷。至“公元一五八八年,万历十六年戊子先生三十八岁”时,三年 中继续著述尚有若干种,其中未见经籍会通之名,但有“他书未成者数百卷”。 万历十七年己丑,即公元1 5 8 9 年,胡应麟三十九岁。此年四月九流绪论三 卷成书,锐意复位九流次序,去除墨、名、法、阴阳、纵横五家,益以兵、术、 技、道书、释典五家,合成九家,亦即:一儒家、二杂家、三兵家、四农家、五 术家、六艺家、七说家、八道家、九释家。继此之后,四库提要也对九流分 类做了较大的变动,可能亦与九流绪论有关。同年七月,经籍会通四卷 成书,即今世所存之经籍会通。因其“掇拾补苴,间以管窥,加之税藻,稍 锉梗概,命日会通。”吴晗先生所加按语云:“味其自序所占,当以明代撰述为 主,是则传所标四十卷,仅其中之一部,而此四卷又四十卷中之一部也。” 传世本的四卷经籍会通,仅是原四十卷的一部分,四十卷又是百卷计划中的 一部分,我们所见的经籍会通,并非历史上的经籍会通。胡应麟创作经 籍会通的动机,在经籍会通卷二中说得很明白,是对郑樵通志和马端 临通考的取长补短。“郑氏通志概征往籍而昔人著作之旨亡所发明:马 氏通考独纪存书,而异时阙逸之篇靡从考究,且自胜国而后未之及也。余自 总卵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余二十载,经、史、予、集类次赢三力编,诵 读滋深,犁然有会,问以暇日,会萃二书并四代艺文、诸家目绿,以及儒先 月旦、文士雌黄,续附胜国:盘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 集。庶千载简帙之废兴、百氏编摩之得失,一同可以尽其大都,而卷轴繁猥,殆 至百数,尚未能脱藁云。”按此说则经籍会通应有百卷,但在经籍会通 四卷本于公元1 5 8 9 年行世时尚未脱稿。此l j i 的公元1 5 8 6 年,经籍会通已经 完成了四十卷,公元1 5 8 6 年以后,经籍会通的写作可能一直在持续进行,但 至1 6 0 2 年胡应麟逝世,身后萧条,藏书散逸,传世的经籍会通只有印行于 世的四卷。胡应麟的最高目标原本是荟萃郑樵、马端临的优点,创作一部荟萃千 古的通代目录学巨著,作为三通的续作,上追郑、马,因此不难理解为什麽胡应 麟要在区区四卷中进行文献学史的系统总结和研究,它的架构和它的命名经籍 会通是符合这个目标的。无论百卷本还是四十卷本经籍会通,都随作者的 逝世而亡佚,今天要研究胡应麟如何“会萃二书”,胡应麟的“己意”如何,只 能在研究四卷本经籍会通中寻找答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胡应麟经籍 会通的会通,到底是什麽,在经籍会通的内容中如何具体体现。 第一章会通思想的起源和流变 关于会通思想,长期以来存在诸多误解。既有直接把会通思想等同于辨章学 术、考辨源流的,也有将其起源归功于郑樵的,还有直接用郑樵的会通思想来给 会通下定义的。对这些看法深究起来,恐怕都不是很确切的。应该说,会通思想 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这一命题从孔子鉴往知来的思想发端,经过 后学的发挥,成为易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涉及到方法论、认识论等各个领域, 影响到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学术传统等各个方面。加以不同时代和不同领域的 学者,对究竟什么是会通更有多角度的阐释,因而其中任何一个定义都难以包含 其全部意蕴。这就很有必要从会通思想的产生和演变来先作一番考察。 第一节会通观念滥觞于孔子的鉴往知来思想 古代史、卜同源,儒家本起于巫史,作为贞史的传承者,其思想血脉中便注 入了鉴往、知来两种传统。不管史官还是贞人,都有通过已知借鉴未知的习惯。 史官通过对史实教训的总结,对礼法制度的研究,以政治经验和礼法传统作为政 治统治的参考,又以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为基础,吸取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 进行理论探索。贞人通过对占b 结果的收集、保存、收藏、整理、研究,与后来 的事实发展相互参照对比,又以卜筮资料的汇集整理总结h 筮经验,探索卜筮理 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就是甲骨文。其内容除占卜结果外,也记录了与之相 验证的事件,由这些记事文字反映出商代政治、文化、经济的面貌。此外,还有 与h 筮无关而纯为记事者,町以说是单纯的历史资料了。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从 甲骨文的保存方法、排列方式、同样能够发现其中含有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意识。 史官的历史观念和易学的通变适用思想到了孔子手中,既被吸纳,又被融合, 于是论语为政篇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 孔安 国解作:文质礼变也。) 子日: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 马融注谓:所因谓三纲五常也,所损益谓文质三统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亦可知。( 马融注谓:物类相招,势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豫知也。) ” 很显然,孔子在这里提出的乃是一种鉴往知来的思想。明人周宗建论语商卷 上周监章即指出:“周承二代后,自须有斟酌会通,以成一代之治。”论语为 政篇又载:“子日:南人有言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 篇复载:“子日:不占而已矣。”对此宋代戴溪石鼓论语答问( 卷下) 认为: “是未尝占而言吉凶,亦以其事而知之也。故日:善易者不占。” 孔子这种鉴往知来的思想,重在从历史的演变中来探求规律,可以视之为会 通思想的滥觞,或者说先导。但会通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或特定的词汇,最早则 出现在易传系辞上当中,即:“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 其典礼。”对此晋韩康伯注云:“典礼,适时之所用”:系辞上又言道:“是故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对“变”, 韩氏释为:“因而制其会通适变之道也。”对“通”,韩氏又解为:“乘变而往者, 无不通也。”( 周易注疏卷十一) 即是说,会通在于观察历代典章制度,选择 适合当前需求者去推行,贯穿着因时变化、与物推移的原则。因而不仅现实针对 性强,而且历史性、继承性也很强。 易传文言又称:“嘉会足以合礼。”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卷一) 引 何妥日:“礼是交接会通之道,故以配通。五礼有吉凶宾军嘉,故以嘉合于礼也。” 无论典礼抑或嘉会合礼,都是礼。这表明会通思想和代表典章制度的礼从一 开始就血脉相联。换言之,它是在强调融会贯通典章制度的共通性、相似性,进 而推行适合时代变化的典礼。而在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变化性之l 日j ,会通思想又强 调借鉴历史的经验,适应现实的需求,选择可以通行之道。既然如此,那么究竟 怎样来会通呢? 自然要推原终始,鉴往知来,因仍继承,适时变化。 会通作为独立的概念和特定的词汇在易传中被首次提出来,成为易学的 重要命题之一,也成为儒家思想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后随着易学的未遭 禁阻和儒家地位的提升强化,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几乎渗透到所 9 有领域而风行天下,更在哲学界、史学界、教育界、文献学界被推而广之,加以 运用和发挥,产生变异,纷披歧出。 第二节会通思想的发展变化 自“会通”在易传中获得独立的思想形态,后世或取其法天地,为广为 博,穷搜极讨,兼容并蓄:或取其不可乱,形成静观物象的客观立场,平心平情 的虚心待物,凸显条流精详,义例森严,宣明纲领明确,乾纲独断。或取其成性, 深究物理,格物精微,观其物性相通之性。或取拟议以成其变化,欲明典章制度 因仍变革之理,赞襄变化之用。凡此经过发挥的会通,已是儒家思想和易经思想 相结合的产物,和原来政治历史典章制度的会通大不相同,而非儒非道,融会儒 道五行阴阳名法诸家,则是新的哲学意义上的会通,意义更加扩大了。尤需指出 的是,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在学术界的发展变化,以理学家探求义理和进行考据 发展得最为精密,成为格物之学的一部分。通过求其然,更求其所以然;通同类, 更通不同类;可以类通,不以类止,遂将会通的意义提升到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 和根本区别的理论高度,超越了简单的梳理条例和追溯本始,成为严密精准的治 学理论,影响极大。 汉代郑玄说:“风行无所不遍,遍则会通之德大行。”(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卷四) 强调“无所不遍”,给“会通”赋予了全面性和广博性。体现在学术上, 是一种整体、全面看待问题,胸襟广阔、气魄宏大的求知、治学眼光。 三国时期,吴虞翻则强调会通需要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应受个人主观感情的 干扰,“至赜无情,阴阳会通。品物流宕,以乾易坤,简之至也。元善之长,故 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三) 晋干宝则强调将会通精神运用于对人文的考察中“四时之变,悬乎同月: 圣人之化,成乎文章。观开月而要其会通,观文明而化成天下。( 唐李鼎祚周 易集解卷五) 对于将会通思想引入学术研究,有启发作用。 唐侯果则提出真正的会通精神不仅具有继承性,还要有选择性。“典礼有时 而用,有时而去,故日观其会通也,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强调继承的同时要有 所扬弃。给学者对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继承和自主的选择扬弃,以及实行新的改变 和创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1 0 宋朱熹则继续发挥会通思想的广博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他对“会通”的界定 是:“会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处,通谓理之所行而无所碍处,通者,权而得中也。” ( 陆世仪思辨鲸辑要卷二十八人道类) 这是要求会通以穷理。其门人蔡 抗加以阐发说:“理有可以类通,而非可以类止,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学者因 其类以究极,朱子之全书,使此理融会通贯,不梏于一事一物而止,则无愧于吾 夫子触类而长之训也。”朱子语类序) 这是指明会通以穷理的路径。亦即:不 仅求其然,而且求其所以然;不仅通同类,而且要通不同类。不以类止,则是求 不同类之所以不同,不同类之本质区别;可以类通,则是求同类的共同之处,共 同的本质特征。 程朱还要求会通须与格物结合起来。程颐讲:“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 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 ”真德秀指出“此伊川吃力为人处。” (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七十三) 朱熹进而强调:“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 要,格他久后会通,粗底便是精,小底便是大,这便是理之一本处。”( 御纂朱 子全书卷七) 至于会通与格物应怎样结合,朱子语类( 卷十八) “日:程子 谓今同格一件,明同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某尝谓他此语便 是真实做工夫来。他也不说格一件后便会通,也不说尽格得天下物理后方始通。 只云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个贯通处,又日今却不用虑其它,只是个知至而后意 诚这一转,较难。问伊川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工夫如何? 日如读书,今 日看一段,明同看一段,又如今r 理会一事,明日理会一事,积习多后,自然通 贯,道夫德明。”办即先有一定的见解、主张、尺度,方始格得,然后真实作工 夫,在渐进的读书等工夫中有所领悟,得以贯通。积累和领悟既不是一下子成功, 也不是非要读尽天下书才可贯通。这又触及到会通和博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二 者相互促进,不必强分先后。 沿程朱余波,杨简在会通问题上强调“究原本始,使知变化”。杨氏易传 ( 卷一) 云:“圣人患人之昏昏,无从启之。姑使究原本始,使知变化云为之 所自出,则知无所不通之道矣。君子所以与物会通者,无非此心之诚。”这 虽在名义上仍属易经研究,但己上升到哲学方法论、认识论的层面,即通过考察 事物的起源与演变,加深对事物特征和实际需求的认识,用以指导1 前的实践活 动。同时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学方法。“此心之诚”则强调发挥人 包括治学主体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继杨简之后,赵汝操又认为:“情会通则事通畅”,即周易辑闻( 卷二) 所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分则睽,交则通,天地气交,故卦名泰。泰训 通,亨亦训通,泰有会通之义,亨有通畅之义,情会通则事通畅也。天地交 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这里的会通有交汇、融合、贯通之义。如果 作为学习、治学来说,就可以在纵向的相承性之外,加一条横向上的学术相通性 和相似性,以至融会贯通。 宋元之际,金履祥倡言博会之间,留心异同。其弟子许谦则申明不苟同,不 牵强。清朱轼史传三编名儒传六元许谦谓许谦“受业于金履祥,履祥语 之日士之为学,若五味在和,酰酱既加,则酸咸顿异。”由此许谦“读仪礼 及春秋三传,别以朱墨于其宏纲要领,意有所明则表而见之”;“或问难而辞 不能达,则为理所欲言而解其惑”:“或访以典礼政事,谦观会通以折其衷,无不 厌服”;“穷探渺微,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遇不可通,不为强解。至旧说有未安, 则亦未尝苟同也。”;其“处世不流于俗,亦不胶于古。”金、许师徒二人先后发 挥易理和而不同的精神,其会通主张和治学态度一脉相承。 到明代,先于胡应麟的王守仁、沈淮和晚于胡应麟的倪元璐仍在递次强调: 会物穷理,尽性通命阳明先生集要理学编( 卷四) 云:“礼也者, 贯四德而为言,大易所谓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者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得 礼之本矣。” 会诸家之说而求其通沈淮孝经会通自序:“窃闻孝者百行之本,经 者万世不易之常道也。会通者,会诸家之说,而求其通也。夫圣言,言之至也, 天下后世之准也,何俟于会而通之也? 以晦于秦也、凿于汉也、袭于唐也,至宋 朱子始正之也,而犹未经注释也,元草庐吴氏又一j 下之,而未广其传也。”这已 经变成了会聚诸家学说,讨论异同以求融会贯通。 由会及通和由通及会倪元璐儿易外仪( 卷十二) 谓:“夫易必有会也, 必有通也,其始会,必终通也。其始通,必终会也。”这罩把会、通看成紧密联 系的一体,或由通至会,或由会至通,总取向则表现为会、通相融。 在清代,对会通的阐发依旧不绝如缕,诸如: 斟酌损益,观众理之会而择其通者纳喇性德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 卷七十二) 认为:“会通者亨也,典礼者大猷也,观时之会否者,既通则斟酌 大猷,损益而行,之所以嘉其亨之会也。”“会通者观众理之会,而择其通者而 行。”这不仅要求主体内容的通体把握、分析判断、选择去取,还把探究的对象 扩展到事物的道理。 精义利用程廷祚大易择言( 卷三十四) 指出:“圣人所谓观其会通者, 则确然不易,而可以动矣。知礼成性,不待拟议,而变化出焉者,圣人之事也; 精义利用,拟议以成其变化者,学者之功也。”这里把会通分为两种,一种是圣 人的方法,即知礼成性,不待拟议:另一种是学者的方法,即经过分析论证,抓 住义理的精义所在,进而得出适应变化的丁f 确结论,多少带有进入学术自由王国 的意味。 编纂要融会贯通,既不胶柱鼓瑟,更须损益得中清会典编撰者强调: “当观会通,以神其变。况或当时珥笔诸臣,有未曾窥之蕴奥,或向日分编众手 有,不及订之异同。徒袭成编,每虞胶柱。”“为繁为简,既损益之得中,有革有 因,亦推行之尽利。”分编众手的作品要融会成一个整体,前后一致,保持整体 性和一致性,还要损益得中,因革恰当。 稽其同异,自为折中阜朝通典卷六十六权量宣明:“古律既亡, 度量权衡之制,无所折衷稽其同异而观其会通,编之会典。”会通于此包涵 两个意义:一是稽其同异而融会贯通相似相通之理,即通过不同的现象探索相同 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二是自为折中,经由分析、比较、判断,下定论,综汇 众理而断于一。即所谓独断之学。 成一家之言钦定续通志( 卷一) 馆臣“谨按,自班固已后,断代为 史,而会通之义不着。宋臣郑樵作通志,乃始探篡缀辑上下数千载,综其行 事,粲然成一家之言,厥功伟矣! 顾以唐书血代史为本朝大臣所修,不敢轻议, 故纪传断限,逮隋而止。”这罩肯定郑樵打破朝代断限,编纂汇集材料,成一家 之吉,突出会通的编纂学意义。 通体裁,求渊博阮元犟经室集四集( 卷二) 谓:“四骈六俪,观其 会通:七曜血云,考其沈博。”这又把会通之义推广到骈文写作上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会通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挥,逐渐延及到各个领域,被 赋以诸多意义。不过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艺文或者说经籍,亦即今日所讲的文 化典籍,从一开始就被涵纳在易传系辞上所谓“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的“典礼”之中,也未被排斥在孔子所讲的“夏礼、殷礼,周礼”乃至“十世” 之礼的范畴以外,因为它们始终都属于典章制度的一部分。随而从之,在会通思 想发展变化的总链条中,胡应麟的经籍会通又到底怎样,究竟如何,便成为 我们集中予以讨论的问题和对象了。 第二章胡应麟以前体现会通思想的主要著述及对 胡氏之启发或影响 胡应麟的经籍会通成书于万历十七年( 1 5 8 9 ) 七月,径以理论探讨的面 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近承南宋郑樵通志艺文诸略和宋 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下接清代四库全书总目( 下称四库提 要 ,在目录学史上特别是目录学会通思想发展史上构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中间 环节。全书中固然不乏创见,然而决非空穴来风,相反,更多地是受到了前代相 关著述的启发或影响,进而别开户牖的。 第一节会通思想在史学领域和文献学上的凸现形态 如前所述,易传系辞上正式提出的“会通”概念经过历代学者的推阐, 几乎遍及各个领域,然而胡应麟毕竟以文献学蜚声晚明,况且文献学在很大范围 内和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史学,因而极有必要究寻一番会通思想在史学领域和文献 学上的凸现形态。兹略述如下: 一、尚书和史记 尚书是上古誓、诰、命、谟等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 编,包纳虞、夏、商、周四代的史事和典章制度。对尚书是如何会通的,郑 樵加以揭示说:“仲尼之为书也,凡典、谟、训、诰、誓、命之书,散在天下。 仲尼会其书而为一,举而推之,上通于尧舜,旁通于秦鲁。使天下无逸书,世代 无绝绪,然后为成书。”又说:“仲尼取虞、夏、商、周、秦、晋之书为一书, 每书之篇,语言既殊,体制办异,及乎春秋则又异于书矣。”( 通志总 4 序) 这是推崇孔子编撰尚书,能够打破时代、地域、体裁、语言的限制与隔 阂,予以融会贯通,另成一书。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在报任少卿书 中即已申明:“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 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 文选卷四十一) 这番自述,从断限、取材、史体、史义、史识对 史记的会通之道作出了全面说明。致使郑樵盛赞道:司马氏“上稽仲尼之意, 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 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 厦,书以类事,传以着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认为“以其自成一家言,始为自得之书”;进而大声疾呼:“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 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 ”( 夹涤遗稿卷三上宰相书) 二、通鉴及“会通”观念在春秋辨疑中的明确提出 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的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完成。 这部编年体巨著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述了 1 3 6 2 年的封建社会发展演变史。宋神宗钦赐书名,便标揭本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司马光在所进表文中则声明:“臣尝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 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 精粗不杂。”为此而“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渊海,抉摘幽隐, 校计毫厘”,“评其同异,俾归一途。”由此可见,通鉴之会通,是环绕“关 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主干线来展丌的,涉及到取材 的广博,选择的精审,异同的裁定,体例的谨严,文字的简练,等等。不仅“先 后有伦,精粗不杂”,抑且“俾归一途。”致使胡应麟慨叹不己:“自司马之为通 鉴也,汉唐而上昭昭焉。自通鉴之止,司马也;宋元而下,泯泯焉。间有续者 数家,而弗能详也。夫皇朝纲目续矣,而兹犹缺也。若之何可后也? ”( 少 室山房笔从卷五史书占毕一内篇) 继通鉴之后,萧楚撰就春秋辨疑,进一步在史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 了“会通”的观念。萧楚为庐陵人。其于绍圣年i 自j 游太学,然而贡礼部不第。此 时蔡京方专国,萧楚愤嫉其奸,认为蔡京且将成为宋朝王莽,便誓不复仕,于是 退而着书,阐明春秋之学。赵呖、冯獬和胡铨都曾拜他为师,他到建炎四年 去世。其在春秋统辨中倡言:“守道之经而不观时之会通者,未足与议道; 执义之常而不度于事之机变者,未足与言义。之二者,胥失也。君子于此贵乎观 时会通,而不拘于道之经,度事机变而不牵于义之常,故能因时乘理,裁宜通变, 以济当世。自非其深足以通天下之权,孰能与此者? ”( 春秋辨疑卷四) 萧楚 于此运用会通思想强调研求历史演变的过程和“机变”奥妙,并要求随时代变化 而调整政治措施,以便济世。这是会通思想在史学领域的自觉延伸与强力践行, 具有独立发挥、切于实用的倾向。 三、类书与会通之义 类书是为阅读和查找方便而诞生的,具有范围广博、内容精细、分类编排、 材料集中的特点。胡应麟说;“类书叻自皇览,欧阳、虞氏浸盛,至孟利贞碧 玉芳林四千五十卷极矣。”并且援引陆文裕藏书目序所云:“山包海汇,各 适厥用,然妍媸错焉,类书之谓也,故绿类书第八。”陆文裕率先体认到类书的 本质特征和实用意义来进行总结。所谓“山包海汇,各适厥用”,无疑具有会通 精神中会聚广博、以资实用的涵义。但也应明确:类书作为考试和写作的参考书, 未必真对其所收集会聚的诸多专题材料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山包海汇只表明规 模庞大,仅重汇集而非融会,固已具备“会”所涵盖的无所不遍的广博,但却缺 乏即类求通、不以类止的融会精神,何况还有“妍媸错焉”即内容繁杂的弊病呢! 其依类分门,初具纲目,尚且停留在“通”的纲举目张上;虽然诸多事物的本末 源流、始终先后可以即类以求,但未必便有“通”所蕴含的推原终始、鉴往知来 的探索精神。无怪四库提要着意指出:“然类事之书本为诗赋启札而设,与 考典之书溯历代沿革源流,以明设官分职之义者,体例各殊,取材亦异。” 在胡应麟看来:“类书有数种,如初学、艺文兼载诗词,则近于集; 御览、元龟事实咸备,则邻于史;通典、通志声韵礼仪之属,又一 二间涉于经。”( 九流绪论下) 很显然,他是把三通视为类书的,并不赞同三 通属典故的看法,但又特意指出:“为典章经制之学者,唐杜氏、宋郑氏、元马 氏三书皆与经、史相出入,非他类书比也。”缘何如此? 答案在于:一则胡氏接 受杨慎“经史相表里”( 升庵集卷四十七) 的见解而有经史同源相通的观念, 1 6 断言“夏商以前,经即史也”,“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诸志 皆史也”。所以三通虽为类书,但与“诸志”无别,可与经史相出入。二则认为 三通对典章经制的梳理研讨非同寻常,可备经史之用。三则杜、郑、马对会通思 想和会通精神的创造性发挥递相推进,臻于顶峰。论三通之“会”,则对材料的 融会消化浑然一体,远非其它类书但“汇”可比;论三通之“通”,则纲领通贯, 源流明彻,分析精切,远非其它类书仅粗分门类可比。更重要的是,三书皆成一 家言,对史学理论和文献学理论的贡献承古开新。 不管怎样对三通定性,但必须承认,类书通过广采群书、汇编资料,客观上 打破了各种书籍的原有格局,实现了内容依类汇聚贯通的重新整合,对历史编撰 学和文献目录学乃至治学上的融会贯通,仍然是有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的。 总起来讲,从尚书到三通,贯穿其间的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直接影响到 胡应麟经籍会通的写作,所不同者,只是胡氏特将注意力集中到文化典籍的 单一畛域而己。 第二节“三通”之镜鉴 胡应麟在其著作包括经籍会通中多次论及“三通”,“三通”的确与胡应 麟锐意对“经籍”进行“会通”尤为关系密切,而且最为近捷。胡氏直面“三通”, 既有因有革,又有扬有弃,从而形成了其在文献学方面的理论支点与理论框架。 因而欲明经籍会通之真谛,必须明了“三通”以及胡氏对“三通”的体认与 镜鉴。 一、杜佑通典的师古通变 通典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典志体通史,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 0 1 ) 问世。全书以玄宗朝刘秩政典为蓝本,经过“广其所阙,参益新礼”而勒为 新着。按照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大门类,分剐记述 上自黄帝、下迄天宝之术的典章制度演变史。“其有要须议论者,亦便及以后之 事。”( 通典卷一杜佑序) 唐人李翰在通典序中着意指出:“君子致用,在乎经邦,经邦在乎立事, 立事在乎师古,师古在乎随时,必参古今之宜,穷终始之要,始可以度其古,终 叮以行丁二今。问而辨之,端如贯珠;举而行之,审如中鹄。夫然,故施于文学可 为通儒,施于政事可建皇极。”这里点明了“经邦、立事、师古、随时”的内在 逻辑联系,更道出了处理好以上内在逻辑联系的主要方式,即参古今之宜,穷终 始之要,为此还打了“贯珠”、“中鹄”两个比喻,强调“为通儒”与“建皇极” 的关系。而其基本精神一言以蔽之,便是师古通变,更有效地为现实政治服务。 在师古通变、将施有政上,杜佑对通典的“篇第之旨”作了简明扼要的 交待:“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日财。洪 范八政,一日食,二日货。管子日: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日:既 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 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 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 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州 郡又次之,边防末之。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 通典卷一杜佑序) 所谓篇第之旨,便是关于全书内容结构、门类安排与编写顺序的独到设计与具体 显现。对此乾隆重刻通典序认为:“观其分门起例,由食货以讫边防,先养 而后教,先礼而后刑,设官以治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 乎经国之良模矣! ”这表明,通典的会通,是以逻辑严密、主次分明、贯通古 今而别开生面的。 胡应麟对通典则提出批评,即“通典仅唐以前,未为详备。郑作通 志,礼略全袭通典。”用“未为详备”来责备杜佑,未必恰当。因为通 典在编撰之初,就是把“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引为大忌的( 李翰通典序) 。 但由此恰恰可以看出胡应麟是相当追求详各的。经籍会通本身,实际上就有 填补通典不设艺文之空白的意味。 二、郑樵通志的会通博雅 通志于绍兴三十一年( 1 1 6 1 ) 脱稿,由纪、谱、略、世家、列传、载记 六种形式组成,记述上古至隋代的人物和延及到唐的典章制度,属于纪传体通史。 其中略分二十,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而通志总序更是阐发作者郑樵会通思想 的一篇极好的史学论文。据该文以及浃涤遗稿寄方礼部书和上宰相书 所言,郑樵极力倡导的会通,一是要冲决断代为史的藩篱,撰修通史,不仅“凡 例殊途,经纬异制,自有成法,不蹈前修”,而且全力实现时代和史事的上下贯 1 8 通,做到空间和事物的多维沟通( 郑樵称此为“旁通) ,进而纵横交织,形成通 史的整体规模和嬗变演进的总线索。对典章制度来讲,尤须如此。二是要会天下 之理,通古今之道。三是若想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深于博雅”。所谓博,也 就是博极群书,对史料采摭得异常完备,“集天下之书为一书”;所谓雅,也就是 “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塞言”,即经过“笔削”整合修订,润色加工, 乏 另成一部具有独断性的新史着。 郑樵是在史学领域极力倡导并践行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的第一人。他通过二 十略中的艺文、校雠、图谱、金石四略,也把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强 劲地灌注到文献学特别是目录学领域中来。然而胡应麟却偏偏认为郑樵“短于会 通”。其在读通志略一文中讲:“郑渔仲通恚略谓其十五略皆汉唐诸儒不 得闻者,番阳马氏驳之审矣。大都郑之学术,深于探索而短于会通,密于典章而 璩于故实,知得而不知有失,知己而不知有人。,其以博且雅不足为太史公惜,似 也;而剧骂孟坚,使之容足无地。马、班一体,不知孟坚能知太史乎? 至谓编年、 纪传,书生皆足办之,而表、志非巨儒不能。然则太史、左丘见重百世者,果以 编年耶? 纪传耶? 表、志耶? 此皆乡社老人动止供笑之论也。若其殚心毕虑,欲 度自f 人,独到之思,偏精之识,往往有不可泯没者。要自宇宙问必传之书,读者 取舍焉可也。”( 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四) 本文对郑樵的学术予以肯定者只有两条:“深于探索”和“密于典章”。所谓 “若其殚心毕虑,欲度前人,独到之思,偏精之识,往往有不可泯没者”,不啻 于“深于探索”的注脚。同这两条骈立并至而予以指摘的,则达四条:既“短于 会通”,又“竦于故实”,还“知得而不知有失,知己而不知有人”。四条中除去 “短于会通”之外,其它三条可谓一针见血。问题是,胡氏何以指摘郑樵“短于 会通”? 其实这与胡氏的史家修养论密不可分。史书占毕一内篇称:“才、 学、识三长,足尽史乎? 未也。有公心焉,直笔焉。五者兼之,仲尼是也。董狐、 南史,制作亡征,维公与直,庶几尽矣。秦汉而下,三长不乏二善靡闻。左马恢 恢,差无异说;班书陈志,余粟交关;沈传裴略,家门互易。史乎? 史乎? 直则 公,公则直,胡以别也? 而或有不尽符焉。张汤、杜周之酷,附见他传,公矣, 而笔不能无曲也。裴松、沈璞之文,相讦一时,直矣,而心不能无私也。夫直有 末尽,则心虽公,犹私也;公有未尽,则笔虽直,犹曲也。”这咀的j 长不乏 善说,或谓之为五者兼备说,属于胡氏所构建的史家修养论。而公心、直笔这二 善,纯为史德论。正是立足于“公心”,胡氏才讥刺倡兴会通主张的郑樵反而“短 于会通”。究竟短在哪里? 短就短在不能以平心平情的态度来对学术异同进行融 会贯通,却一味固执本人的主观成见,直到走向极端而无法自拔却又自诩自负, 竟至出现“乡社老人动止供笑之论”。 三、马端临文献通考的会通特色 文献通考由马端临在宋末元初撰成,至泰定元年( 1 3 2 4 ) 始有刻本行世。 全书共分二十四考,专门记述上古至南宋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其中经籍、帝系、 封建、象纬、物异五考,乃系新设的门类。一方面弥补了通典的缺环,一方 面吸取了通志的长处又纠正了通志的偏颇,把会通思想和会通精神推进 到一个新境地。首先表现在:有意“推寻”典章经制的“变通张弛之故”,即蕴 含其间的深层原因与内在规律;其次是略古详今、扼要赅各地展示典章经制的因 革损益轨迹:再次是对具体事项综括异同,折以己见:复次是采用融会错综、原 始要终、参稽互考、曲畅旁通的方法再现史实与史迹并得出结论来。这令乾隆刮 目相看:“朕惟会通古今,该洽载籍,荟萃源流,综统同异,莫善于通考之 书。其考核精审、持论平正、上下数千年,贯穿二十五代,于制度张弛之迹,是 非得失之林,固已灿然具备矣。”( 重刻文献通考序) 乾隆代表帝王的意见,而此前的胡应麟特意写出读文献通考一文,则在 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士大夫的看法,即:“鄱阳此书于古今典章规制,囊括网罗, 无巨弗该,无细弗综,研摩之力,勤亦至矣。乃其持论衷,操见确,按证精,又 昔人之难于兼美者。余尝谓涑水马氏通鉴出,而历代经纶治理明:鄱阳马氏 通考成,而历代典章规制备。通鉴,纪传之全体;而通考,表志之大 成。宇宙间不可一日而无史,则不可一日而无二书。虽涑水主格君,鄱阳主格物, 用不同而功则一也。”( 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四) 在这里,胡应麟赞许通考面广点密,巨细兼综,而且“持论衷,操见确, 按证精”,足以和通鉴并驾齐驱,发挥出会通实用的同等功效。凡此则在经 籍会通中是不难找出其仿而效之的踪迹的。 第三章经籍会通的主要内容与会通之道 经籍会通由四大部分组成,即述源流第一、述类例第二、述遗 轶第三、述见闻第四。这“四述”显然是由主体而及于旁支的,足由古至今 的。其排列次序本身,便体现出会通的自觉意识来。具体到每一“述”,则先作 总括,然后特就相关的若干专题各“会”其“通”,架设起支撑点来。 第一节经籍会通述源流第一对图籍存亡曲线的勾勒 在本篇起首处,胡应麟所作的总括是:“坟籍之始,肇自羲黄,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