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没有创新型人才,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与 应用,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的创造。通识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 点,它以的独特理念适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如何建设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系统问题,本文的研 究也因此而具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创 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第一部分首先对通识教育进行初步探讨,在简要回顾中外一些学者对通识教 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人对这一概念的见解,并指出了通识教育的特点,然后 对与通识教育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介绍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部分了解到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后,举例论证通识教育 是如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别从斯佩里教授的“全脑教育 理论、智力因 素与非智力因素和多元化智能理论这三个角度论证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 的推动作用。 第三部分通过介绍现今国外与中国的通识教育后,从中认识到我国通识教育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建立合理 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提高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和 完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型人才多元智能理论 s t u d yo n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fc o i l e g e s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 c u l t i v a t i o no f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a b s t r a c t 1 l l ek l l o w l c d g ee c o n o n l yt i i i l ei si i l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t i m e ;t h e r ei sn 0e c o r l 0 眦c e m c i e n c y 觚dm ep u b l i cw e a l mc r e a t i o ni fm e r e i sn 0i 曲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m e i 彻o v a t i o no ft h eh o w l e d g e 觚dt h e 印p l i c a t i o n g e l l c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st h eh o t s p o to f c u n 伽th i g l l e r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衄s ;i t s 疵q u ec o n c 印t i o na d a p t st ot h el i e q u i 砌【i l e n t so f 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i 姗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a 1 1 dp l a y sai m p o r t a l l tr o l e t h e r e f 0 r e ,i tb e c o m e s 觚i m p o r t a n ts y s t 锄a t i cp r 曲l e mo nh o w t ob u i l dg e i l e m le d u c a t i o nt oh e l p 仃a i l lm e i l l l l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t h a ti sw 1 1 yd o i l l gt m sr e s e a r e hp o s s e s s e si t sm e o r e t i c a l 砒l d p r a c t i c a lv a _ l u e t h ep a p e ru s e ss e v e r a lk i n d so fm e m o d ss y i l m e t i c a l l y 龇c h 弱m e1 1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t os y s t 锄a t i c a l l ya i l a l 蛇em er c l a t i o n s l l i pb e 帆e e l lg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m e c u l t i v a t i o no fi 珈v a t i v et a l c i l t s nh a sf 0 u - rs e c t i o n s : t h ef i r s tp a ni s 趾o u t l 妣o f 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h lm e 丘r s t ,b 舔e do n 舭嘶e f r e v i e wo ft h ef o m l e rr e s e a r c h ,p u t sf 0 刑a r dm ec o i m o t a t i o no f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a i l d g e n e r a l i z e ss o m ec h a r a c t 丽s t i c s t l l e ni 妯广0 d u c et h ec o 衄o t a t i o na l l di n t e l l s i o no fm e 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m s p a r t 俩o ,雄e ru n d e r s t 觚曲1 9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g e i l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u s e se x 觚l p l e s t 0 p r o v eh o w t l l e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p r 0 i n o t e s 舭c u l t i v a t i o no fi i l i l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1 1 1 i sp a r ta 1 1 a l y s e sn l er e l a t i o n s l 卸b e 觚e e ng e l l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觚dt h ec u n i v a t i o no f i 1 1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矗0 m l r e ef k e t s :p r o f e s s o rs p e 玎) ,“锄t i r eb r a i ne d u c a t i o n m e o 巧、 t h e t 1 1 e 0 巧m u l t i p l ei n t e l l i g e n c e s 锄dd e v e l o pt h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 肌dm e n o n i n t e l l e c t u a lf a c t o rc o o r d i n a t e l y 一 p a r tm r e e ,b yi l l 仃d d u c i n gm eg e l l e r a l c h i n a ,t ok n o wt h ee x i s t i i 培p r o b l e i 】眵孤d c 王l i n a e d u c a t i o no ff 0 r e i 印c o u n t i e sa i l dt l l a to f p o s s i b l er e a s o n so f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o f p a nf o u r p u t sf o 刑耐m ec 0 丌e s p o n d i n gm e a s u r e so fs o l u t i o nt om e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 ,e s t a b l i s l l i n gt h er c a s o n a b l e c o u r s ea a i l g e m e n t s ;u p d a t i n gm e c o n c 印to fe d u c a t i o nt o e i l l l a n c et h ep e o p l e sr e c o 盟i t i o nt o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 r e f o 肌i n gt h e 嬲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o ft e a c h i n g ;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c o n s u m m a t i n gm e g e n e r a le ( 1 u c a t i o nt e a c m n g s t a 行a n ds 6o n k e vw o r d s :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 ;t h et h e o r ym u l t i p l e h l t e l l i g e i l c e s i i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 相关数据库。 ,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扬伟研一指导教师签名: 训 年月f1 日埘年月f 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赤勿伟粥垆 埘年6 月f7 日 1 引言 1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当今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先进的科 学技术,丰硕的科技成果,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而科学技术、经济的竞争在于创新,那么,一个国家要 想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它必须能够在科技上自主创新;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 处于不败之地,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保持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的 创新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也在这个新的世纪,正在集中民族的力量,全面的推进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在去年召开 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 家而努力奋斗 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 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战略选择,是立足 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而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 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说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科教 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主力军。显而易见,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 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是探索未知世界,探究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 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要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就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因为这不仅关 系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民运和国家的前途。因此,如何 进行创新教育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 0 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发展规 模、学术水平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这些也说明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还是不 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国以后由于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学习前 苏联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下列几种问题:首先,“过窄的专业 内涵 ,使学生只懂得专业知识,强化做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对除此之 外的文化却知之甚少,结果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文化底蕴不够;其次,过重的功利 导向,“一切围绕专业训练服务”,“把人当作工具看待”,使学生过于的功利化, 处处以利益为先,不仅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而且他们往 往因为利益熏心而受到社会对其道德品质的质疑;其三,“过于统一”,过强的共 性制约,单一的培养模式,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评价标准,教学模式,使学生 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各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特色,可替代性 太大,没有个性,没有独特鲜明的性格,学生不敢、不能、不愿创新,常常人云 亦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产生原因也 是多种多样的,有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多方 面的影响,从而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科学文化环境。 据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已由1 9 世纪时的每6 0 年增加l 倍变为现在的每 1 5 年增加1 倍。因此,大学生仅仅通过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 会需要,毕业后仍然需要知识更新和补充,那么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给大学 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科技发展促使了技术更新 的周期缩短,每个人终身固定在某一职业领域的局面也将逐渐打破。因而,为使 大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并且在今后韵发展中游刃有余,不畏惧 且迅速接受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必须对大学生授以文、理、工等多学科的知识, 使他们具有宽厚的基础和扎实的功力,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最后,科技的 发展,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整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 已越来越模糊,很多理论上、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发明都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 地带,出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转移之中,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从 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也对现代社会的人才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 现代社会的人才不能只精通某一专门学科的知识,只拘泥于某一个领域,还必须 王义道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0 6 , ( 3 ) 2 对别的学科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跨多个学科。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人类征服自 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 短缺、战争威胁等问题,因此人们仅仅有科学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不够 的,还需要有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通识教育的研究在近年来也颇受关注,通识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 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还要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个方面都能够协调而全面 地发展;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而且还能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 人才不谋而合,同时,创新型人才也正是需要通识教育这样一种具有开放的思想 观念,广阔的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成熟的心理素养,富有个性的知识和能力 结构等的教育。因此本文,笔者希望在总结通识教育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 的基础上,探究高校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创新型人才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多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 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 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牛津大学校长c 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 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 人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而美国有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创新 型人才的培养,哈佛大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 才是在感情和智力方面全面的人,应该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具有独立思考能 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发展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也很 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m i t 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 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为学生提供 广阔的自由学习机会外,还鼓励他们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 趣,并成为创造性的主力探索者,能独立追求学问。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一直深 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 ,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 王兴达河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d 刘宝存创新人才的理念的国际比较 j 比较研究,2 0 0 3 , ( 5 ) 3 新。日本也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国家。自1 9 5 3 年日本政府在公布的理科教育 振兴法中提出“通过理科教育掌握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培养创造力” 后,高校就特别强调要以培养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 才为目标。我国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创新型人才或者创造性人才以来,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相关著作有郭淑英,戴万津著的高 素质创新人才研究;李兴业著的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法、英、德、美、 曰、中、新加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相关的论文有吴玉平的创新人才的“金 字塔”型多元化培养 ;郭霄鹏的整体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周济的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 ;任喜峰的创新人才培养 的探索与实践 ;卢铁城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等。 这些论著多数以高校创新人才及其培养为研究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 育学、社会学和价值论的角度,运用逻辑分析、价值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 等方法,对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1 2 2 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通识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较为流行,在我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对其 真正研究是1 0 多年的事,研究成果颇为成功。目前,学界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研 究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介绍外国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通识教育的概 念、思潮、理念和实践;二是进行通识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三是有 关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践性探索。这方面的代表作李曼丽著的通 识教育一一种大学教育观 ;黄俊杰著的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 相关的论文有王春春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蔡映 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 】民族出版社,2 0 0 3 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法、英、德、美、口、中、新加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m 】武汉大学出 版社,2 0 0 4 吴玉平创新人才的“金字塔”型多元化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0 6 , ( 3 ) 郭霄鹏整体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高等教育,2 0 0 6 , ( 1 1 ) 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叨中国高等教育,2 0 0 6 , ( 1 5 ) 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6 , ( 7 ) 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6 , ( 1 0 )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m 北京:清华大学f i j 版社,1 9 9 9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l 王春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 d 辉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龙大为,何兰英的美国 高校的通识教育评价 ;秦绍德的学习与探索:复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 实践 ;刘少雪的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乐毅的影响“通识 教育”实施的“专业教育 因素分析等。这些论著不仅侧重理论方面的研究, 而且与实践的结合也比较紧密,为深入研究通识教育创造了重要条件。对创新型 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具有特殊意义。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把握调查和研究的主线。 1 3 2 比较法:对容易与通识教育内涵产生误解的几个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以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区别,并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 通过与我国通识教育的比较,认识我国通识教育的不足。 1 3 3 归纳法。运用此法总结概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著名大学通识教育 的探索和实践,总结概括我国通识教育的弊端和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的 改革和探索。 1 4 研究思路 目前关于通识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颇为繁多,观点也不尽相同。 但多数研究只是对两者的分别论述,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去解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研究却寥寥可数。在这些少数仅有的研究中,也多是从知识结构、理论基础、良 好的品格及宽松环境等角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论析,分析的观点和角度并 不全面。所以鉴于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有 必要系统而全面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论述。 第一,从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用根据理论论证了 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这部分主要从通识教育有助于构建大学生创新的合理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创新型人才良好的品格, 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j 高等教育研究,2 0 0 4 , ( 6 ) 龙大为,何兰英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评价 j 中国高等教育,2 0 0 6 , ( 8 ) 秦绍德学习与探索:复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j 中国高等教育,2 0 0 6 ,( 1 5 )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j 比较教育研究,2 0 0 4 , ( 4 ) 乐毅影响“通识教育”实施的“专业教育”因素分析 j 江苏高教,2 0 0 7 ,( 2 ) 为创新型人才营造了宽松的创新环境等方面说明了通识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方面的必要。并根据斯佩里教授的“全脑教育 理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 影响i 多元智能理论论证了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 第二,通过介绍现今国内外通识教育后,从中认识到我国通识教育在培养创 新型人才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与日本的通识教育,并选取了两个国家有代表性的大 学的通识教育,结合我国通识教育现状,分析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 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三,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高校的通识教育,完善其体系,即, 高校如何实施通识教育,怎样完善通识教育体系的思路问题。 主要从深化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通识教育课程的重新设置、建设和完善通 识教育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以及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五个角度, 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政策性建议,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2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 通识教育的内涵 2 1 1 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英文“g e n e r a le d u c a ti o n ”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 教育 、“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1 i b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 ,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 育) 。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建立了以工商奴隶主为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权。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当时的古代希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是以斯巴达为 代表的教育,其特点是非常重视军事教育和体育教育,培养忠贞爱国的战士;另 一种则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教育,它既注重人的身体的发展又注重人的心灵的发 展,以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为目的,使人的心智获得解放和自由,排斥任何职业 的或功利的目的,教育内容上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包括“三艺 和“四 艺”( “三艺 指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四艺”指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 。 雅典理想的教育是培养集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为一身的公民教育。因此 从教育理念和内容来看,正是这种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了自由教育理念的形成。 但是,古希腊的教育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只有非奴隶身份的“自由人” 6 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他们主要是掌握政权的工商奴隶主以及中下层自由民,这 种教育具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生活分为两个类 型:鄙俗的和高尚的。鄙俗的生活是为了谋生,以实用和谋利为目的;高尚的生 活是以沉思为最高理想的闲暇生活。他认为最高上的教育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促 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协调发展,为个体积极享受“闲暇、从事“沉思 做准备。因此,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划分为两类:“自由人 和“非自由人 的教 育。“自由人”的教育“既不立足于现实、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 尚的情操”,反对狭隘的、功利性的专门技能训练。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自 由教育是为了那些不愁吃穿的富贵的“自由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仍然具有历史 局限性和阶级性。不过,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对立却是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 萌芽的。 1 3 世纪初期,以巴黎大学和波隆亚大学为典型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 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三艺 和部分“四艺 内容构成了巴黎大学文学部的主 要科目,合成为“七艺”。此外,由于巴黎大学是直接由教会控制下的教堂学校 发展而来的,因此,初期巴黎大学的课程主要强调“三艺”的学习。在巴黎大学, 文学部的课程属于预备阶段,为了学生将来学习法律、医学,特别是神学做准备 的。这个预备阶段的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而且为高级阶段的专业学 习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繁琐的哲学论证或辩论训练,发展了学生的理性 思考、判断和推理能力。1 3 世纪后,巴黎大学的部分师生在英国建立了牛津和剑 桥大学。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理念就成了英国培养绅士等社会精英的理论基础。与 巴黎大学不同的是,英国这两所大学的教育在大学中个学院( c 0 1 l e g e ) 进行, 实施少数人教育,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部分“七艺”内容和古典著作学习、宗教以 及道德教育等。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使西欧人重新发现了古代西方文明,尤为追求古 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教育理念。因此,学习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成为当时教育的 主要内容之一。另外,有关古代西方历史、诗歌和哲学等,也成为那个时期大学 教育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历史时期,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自由教育”演变为人文 主义教育,1 8 世纪后在德国演变为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近 7 代大学的创立。尽管人文主义者提倡得自由教育( 人文教育) 在当时是有进步意 义的,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专注于古典人 文科学的教育就显得保守和落后了。 1 9 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国除了按照英国古典大学模式建立的少数传统大学, 如哈佛和耶鲁大学之外,在州政府支持下,美国许多州创立了许多新型教育机构, 如主要传授农工技术的公立“赠地学院 、受法国专门学院影响创立的军事和技 术性学院以及受德国柏林大学影响产生的研究型大学等。工业化和社会近代化的 浪潮促使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多样化。1 7 世纪从英国引入的“自由教育”理念和课 程显然难以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在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下,美国不少学者和教育 家陆续提出,要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取代欧洲传统的自由教育,同时,也有不少 教育家开始在大学着手这方面的实践。例如阿诺德、纽曼、赫胥黎等,阿诺德自 由教育观的重点是古典文学的学习,纽曼自由教育观的重点则是理智的培养,他 认为受过自由教育的人通过理性的开发,学会了思考、推理、分析、辨别等能力, 他们的判断力准确、洞察力敏锐;他们或许不能成为各式各样的专家,但是他们 的理智得到了发展,可以胜任任何一种职业,或者其他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优雅 的职业。赫肯黎的自由教育观的重点是提倡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在自由教育中的 平衡关系,并且将自由看作是普通公民教育,这种教育要发展个人的理性、德性, 提高他的修养,也要培养国家公民,还要为受教育者胜任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各种 职业打下基础。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 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 面,还包括了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热爱的愿望”。 自由教育在2 0 世纪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赫钦斯( h u t c h i n s ,r m ) 、 马里坦( m a r i t a i n ,j ) 和皮特斯( p e t e r s ,r s ) 是当时这种思想的主要的倡 导者。其中,赫钦斯声称,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永恒理性。培 养人性中的“共同要素”,分辨不变的善和恶,这些有赖于认识、体会、理解和 领悟人类的真理;而真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相同的。“伟大著作 ( 特别是古典名著) 中记录了人类对真理探索和探究的成果,这些著作应该是最主 要的教育内容。他揭示了自由教育的真正价值,“把西方正统的自由教育与美国 黄延复梅始琦与清华大学 m 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5 ,3 2 4 3 2 7 页 8 民主政治哲学的理想、自由社会观点、人性教育主张、永恒价值的课程观相整合, 提出了人人的自由教育( 1 i b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f o ra 1 1 ) 的口号,希望使已经 趋向于商业化的教育,重新回归自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马里坦则以“基本自由教育 发展青年的自然智力,主张恢复人文学科传统, 让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特别是古典著作,同时他还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 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学科不可能完全适应现代学校教育,自然科学,甚 至工艺学、手工劳动等都应当容纳到人文学科中去,现代社会文化中的古典文学 概念需要了解人类思想在科学、文学和艺术上的所有伟大成就。马里坦的自由教 育思想有调和、折衷的色彩。皮特斯则是特别强调自由教育与权威的对立,他提 到,教育要以理性原则为基础,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的自治的个性为目的,反对 凭借权威的力量,强制灌输各种教条。皮特斯甚至直接把自由教育解释为“非权 威性教育 ( 1 i b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a sn o n a u t h o r i t a r i a ne d u c a t i o n ) ,认为自由 教育应该主张个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选择和自治,反对以权威仲裁来代替理性的 思考,反对个人受他人的设计、操纵和灌输,主张个人真正的自我导向。在皮特 斯看来,现代社会可能不存在人身是否自由的问题,但却存在着心灵是否自由的 问题。限制人心自由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来自个人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其次来 自权威对个人的灌输。自由教育就是要使人心从盲从和迷信、权威和灌输中解放 出来。这一点显示了皮特斯自由教育思想的现代色彩。 而首次定义了通识教育这一术语,则是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 9 4 5 年发表的 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g e n e r a le d u c a t i o ni naf r e es o c i e t y ) 中。 按照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 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有效的思考, 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1 9 4 7 年,总统杜鲁门指定成立的一个 高等教育委员会有又发表了题为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书,报告指 出:本科的学位课程并没有什么意义,其主要原因就是,过度的专门化破坏了自 由学科教育的统一性。该委员会对美国社会缺乏某种共同的知识和经验深感不 安,指出:“不能给基本上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提供一种统一的公共必修课程是 引起人们严重关切的一个原因。其成员缺乏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的社会是没有基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一日本通识教育的历史与模式 d 9 础文化的社会”。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多种,这些不同的形式都是各大学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或经过专门委员会充分研究后确定的,都具有鲜 明的本校特色。但概括起来讲,最普通的形式还是核心课程。多数大学根据自身 的通识教育理念,组织一组或多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或限制 性选修。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 思维、数量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政 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影响的不断加强,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美国高 等教育模式也随之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和地 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我国通识教育似乎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开始的,但是实际上, 据李曼丽博士考证,我国的通识教育应该从“通才 说起,“通才”一词最早 出现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曹丕在谈及古文中四种不同风格的文体时说: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惟通才备其体”。通才在这里是四种文体都能娴熟运用的人;后 来引申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出自清朝末年由张百熙主持起草的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 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通才作为我国 政府首次正式颁布的大学教育宗旨,其培养规格在德和智两方面都有要求。1 9 0 4 年张百熙等在重定学堂章程折中更明确地说明通才应以德为先:“至于立学 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效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 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 就通才,甚防流弊之意”。通才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自明清以来,由于受西学 东渐、洋务运动等影响,为摆脱内忧外患局势而被迫提出的,所以其宗旨仍然非 常重视传统的纲常礼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民国初年,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 刘献君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 0 0 3 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法、英、德、美、日、中、新加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m 武汉大学出 版社,2 0 0 4 l o 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也就是说既要追求高深学问,也非常 重视学生高深学问应该建立在广博学识的基础上。民国初期的大学具有比较明确 的“兼习”的指导思想,以保证学生在一定的、基本的文理知识水平上学习各专 科的高深学术。 南京国民时期,朱家骅、梅贻琦、潘光旦等都从通与专之辨,论述了“通识 为本,专识为末 、“通重于专,的主张。潘光旦曾说:“我一向感觉到近年来 大学理工教育是不健全的。其所以不健全之故并不在专的过度。而在通的程度远 不足以相副。有充分通识做衬托的专识,无论专到何种程度,是不妨的。至于通 识不足,或搬端歃乏,即使专的程度不深,也往往可以误人误事。所渭误人指的 是人格的畸形化,成一个偏废或半身不遂的局面 。“一个专家,如果没有充 分的通识做衬托,其实是等于一个匠人,至多不过比普通的匠人细腻一些罢了。 第一,他不大了解他所专擅的学术以外,尚有其他的学术,他不大知道他的专门 学术在整个学术界里,以至于全部的文化生活里,究占多大一个位置,究有多少 分量,究应如何配合起来,方才觉得称当。第二,他不太认识人。他和从前的读 书人似乎恰好相反懂得物足是什么,声光电化是什么。但人是什么,他多 少有几分莫名其妙。因此,但他的学术事业和别人的不容易配合起来,他和别种 学问事业的人,以至于和同学问、同一事业中的别人,也容易发生扦格,发生凿 枘”圆。梅贻琦也曾说:“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 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日通识 者,亦日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 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 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 之理,此则所谓通也”固。 建国后,我国全盘学苏,苏联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是,走发展独立学院的道 路,以培养大批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干部,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把“抽象”、 “广博”的学府逐步改变成具体的、专业的学府。我国高等教育从1 9 5 2 年院系调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 m 光明日报出版社,1 9 9 9 年,4 5 9 4 6 3 页 黄延复梅始琦与清华大学 m 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5 ,3 2 4 3 2 7 页 黄延复梅始琦与清华大学 m 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5 ,3 2 4 3 2 7 页 整和全面学习苏联以后,所进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由于对专业化的过分 追求和对实用化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 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几十年 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同时不可否认,我们也培养了为数 众多的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工具型”人才。 “文革”结束后,随着改革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行,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原来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我国就有部 分学者认识到了专业教育的缺陷,在批判专才教育体制不足的同时,主张加强通 才教育。夏禹龙等在研究中,“曾经就指出学科的综合化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 展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呼应的,就是要求人们有一个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 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加强通才教育”;陈岱孙教授 也提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践似乎倾向于专才教育,一这种做法的结果 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广厚的知识基础上 具有专深研究能力的人才 圆;杨东平指出,虽然我国的专才教育为社会培养了 大批急需的各种专门人才,但文理分弛,狭窄专门的教育致使所培养的人才“技 能单一,知识面狭窄,比较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而“通才教 育作为一种理想,不仅是对高度集中,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计划体制的突破, 其培养的人具有灵活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并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职业前途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到,当时全国各界希望突破专才教育的局限性,虽然使用 的是“通才教育 的字眼,但是实际上,还是强调知识面的宽广,能力的广泛, 在思想上与“通识教育 基本一致。 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教育部决定对5 2 所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 作,曾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现任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的周远清同志在1 9 9 5 年1 1 月召 开的“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上做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 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讲话,标志着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正式开始。之后,1 9 9 9 年6 月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提出:“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 王春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 d 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 j 外国教育研究2 0 0 2 , ( 5 ) 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 j 高等教育研究2 0 0 1 , ( 5 ) 1 2 养,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主要是针对高等教 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况而提出的,它旨在提高人 才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特别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 育。 几乎在我国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由于部分研究者对国外通识教育理论 和研究的关注,通识教育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在借 鉴国外通识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更可喜的是,已有 一些院校初见成效。例如,北京大学对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仿效,对本科教育理 念进行了调整,在2 0 0 1 年开创了以北大前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的“元培计划 实 验班。这一改革淡化了文理科之间的界限,成为北大高招的一个亮点。清华大学 2 0 0 3 年新增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交叉专业和培养模式,开设文科实验班,并在本科 阶段实行“厚基础、宽口径 的培养模式。该班学生在大学阶段前两年不分专业, 二年级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分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方向培养。复旦大学 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按照“厚基础、宽 口径、重能力、求创新 的教学理念,将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 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有自身特 点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变化而 不断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它的内涵不断丰富,教育对象从面向少数自由 人到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目的从单纯理性的目的到对整体人的关注,再到对社会 的关注,教育内容从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排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