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小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小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小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小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小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态度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中有着重要的地 位。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成为一个熟 点领域,注重探讨社会认知过程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加工。内隐态度的研 究成为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前沿问题。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年级、不同 性别学优生与学困生数学内隐态度的特点。 , 研究对象:中小学生,分别来自天津市某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 年级的学生。 研究方法:采用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 g n a t 实验范式) 。 在实验部分中,分两个实验对数学内隐态度进行研究。实验一,以9 2 名中 小学生为被试,采用3 ( 年级:小四、初一、高一) x 2 ( 性别:男、女) x 2 ( 组 合类别:数学词汇与积极词汇、数学词汇与消极词汇) 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 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发展特点。实验二,以9 0 名中小学 生为被试,采用3 ( 年级:小四、初一、高一) x 2 ( 学生类别:学优生、学困 生) x 2 ( 组合类别:数学词汇与积极词汇、数学词汇与消极词汇) 三因素混合 实验设计探讨了不同年级学优生与学困生数学内隐态度的差异。结果发现:( 1 ) 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数学内隐态度差异显著:( 2 ) 男生和女生的数学内隐态 度差异不显著。( 3 ) 学优生的数学内隐态度比学困生的数学内隐态度更为积极。 关键词:数学内隐态度,中小学生,学优生,学困生 a b s t r a c t a t t i t u d ei st h ec 钮u a lt o p i co fp s y c h o l o g yw h i c hp l a y sa l l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l a wo fh u m a nm i n da n db e h a v i o r w i t ht h ep r o c e e d i n go fm o d e m c o g n i t i v ep s y c h o l o g ya n d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 , t h e r ei si n t e r g r a d a t i o nb e t v 旧e n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a n dc o g n i t i v ep s y c h o l o g y , i m p l i c i ts o c i a lc o g n i t i o na sah o tf i e l di ss e tu p i te m p h a s i z e st h ep r o c e s so fs o c i a lc o g n i t i o na n dm e n t a lp r o c e s s i n gi ns o c i a lc o n t e x t t h es t u d yo fi m p l i c i ta t t i t u d ei sc u r r e n t l yt h en e c e s s a r yi s s u et ob er e s o l v e d t h i s s t u d ye x p l o r e dt h ea g er e l a t e dd i f f e r e n c e so fm a t h e m a t i c si m p l i c i ta t t i t u d eb e t w e e n m a l ea n df e m a l ea n db e t w e e nl e a r n i n gd e f i c i e n c ya n dl e a r n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 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s :p u p i l sa n ds t u d e n t s ,w h i c hf r o mg r a d e4i np r i m a r ys c h o o l , g r a d e1i n j u n i o rs c h o o la n dg r a d eii n j u n i o rs c h 0 0 1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u s i n gg n a t i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s e c t i o n , t h e r ea l e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m a t h e m a t i c s i m p l i c i ta t t i t u d e t h ef i r s te x p e r i m e n t , t h ep a r t i c i p a n t si n c l u d e9 2p u p i l sa n ds t u d e n t s , a n dt h ed e s i g ni s3 ( g r a d e s :g r a d e4i np r i m a r ys c h o o l ,g - t a d e1i nj u n i o rs c h o o la n d g r a d e1i n j u n i o rs c h 0 0 1 ) 2 ( g e n d e r :m a l ea n df e m a l e ) x 2 ( c o n j t m c t i o n :m a t h e m a t i c s w o r d sa n dp o s i t i v ew o r d s ;m a t h e m a t i c sw o r d sa n dn e g a t i v ew o r d s ) t h r o ef a c t o r s d e s i g n t h es e c o n d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p a r t i c i p a n t si n c l u d e9 0p u p i l sa n ds t u d e n t s ,a n d t h ed e s i g ni s3 ( g r a d e s :c r l a d e4i np m a r ys c h o o l ,g r a d e1i nj u n i o rs c h o o la n dg r a d e 1i nj u n i o rs c h 0 0 1 ) x2 ( 1 e a r n i n ga b i l i t y :l e a r n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s t u d e n t sa n dd e f i c i e n c y s t u d e n t s ) x2 ( c o n j u u e t i o n :m a t h e m a t i c sw o r d sa n dp o s i t i v ew o r d s ;m a t h e m a t i c sw o r d s a n dn e g a t i v ew o r d s ) t h r e ef a c t o r sd e s i g n t h er e s u l t so f 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s u g g e s tt h a t t h e r ei sa n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a m o n gp u p i l s ,j u n i o r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a n ds e n i o r b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b u t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t 婀帕吼m a l ea n df e m a l es t u d e n t s m o r e o v e r , t h em a t h e m a t i c si m p a c ra t t i t u d eo fl e a r n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s t u d e n t si sl l l o f e p o s i t i v et h a nl e a r n i n gd e f i c i e n c ys t u d e n t s k e yw o r d s :m a t h e m a t i c si m p l i c i ta t t i m d e ,p u p i l sa n d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d e f i c i e n c ys t u d e n t s 引言 态度( a t t i t u d e ) 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 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课 题之一。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奥 尔伯特也曾经提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到了2 0 世纪 9 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 r e e n w a l d 和b a n a j i 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 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内隐性社会认知( i m p l i c i t s o c i a lc o g n i t i o n ) ,即过 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 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此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 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传统的关于社会认知课题的研究往往重视 了人的意识的成分,而忽略了人的无意识的一面,因此,其研究结论往往具有很 大的局限性。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探索, 具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内隐社会认知是对现有社会 认知成果进行整合、重构的结果。它的研究触角已经伸向了社会知觉、社会态度 和归因评价的各个方面,因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 i m p l i c i t a t t i t u d e s ) 。 1 理论综述 1 1 内隐态度概说 美国心理学家o r e e n w a l d 和b a n a j i 在1 9 9 5 年首次提出内隐态度这一概念。他 们认为,内隐态度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或 其影响是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从觉知的,但它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 感取向、认识和行为。w i l s o n 等人2 0 0 1 年在此基础上作了补充,认为内隐态度是 自动激活的,它影响个体的内隐的反应,即,个体不能控制的反应或个体认为其 不能表达态度而不加以控制的反应。 “内隐”的意思是主体意识不到的、潜在的。内隐态度的关键特征是其内容 的来源未知,而且可以被自动激活并影响主体的内隐反应。但因觉知程度的不同, 内隐态度也有不同的种类:在屡见效应( m e r ee x p o s u r ee f f e c t ) 的研究中,人们并 不知道和态度对象的经常接触导致了对它们的积极评价,但是人们能意识到这种 积极评价,也就是说,个体往往知道自己的喜好却不知如何解释这种喜好的产生。 而在内隐偏见的实例中,人们看来并未意识副他们对外群体的消极评价。因此, 可以看出,内隐态度的“内隐”性有两种解释:一是个体意识不到自己所持态度 的内容更不知道此态度内容的来源。二是个体可以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内容,但 意识不到此态度的来源及其形成途径,或将它们归因到不相关的原因上去。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都与行为相关,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行为。f a z i o ( 1 9 9 0 ) 的m o d e ( m o t i v a t i o n a n d o p p o f o m i t y a s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p r o c e s s i n g ) 模型 认为,行为决策包括意识水平的精细加工和自动反应两部分,如果资源和动机充 足,外显态度会影响个体的精细的、周密思虑过的行为反应,但如果条件不允许 ( 时间压力) 或动机不足( 任务不重要) ,内隐态度则更具有影响性,它会无意识 地系统地影响非言语行为( n o n - v e r b a lb e h a v i o r ) 即个体难以主动控制的行为或个 体以为不反映态度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难以消除。 2 1 2 内隐态度的理论 1 2 1 界面理论 k e l m a n ( 1 9 7 9 ) 认为在态度系统中存在一个基本界面( b a s a l p e r i p h e r y ) ,这 个界面把态度分为两部分,界外的是系统中易产生变化的部分,界内的是态度系 统中坚固的部分,这个坚固部分不仅限定了那些易于改变的部分的范围,还在外 力消失后使发生变化的部分返回原先位置的程度。d e b o c k 和v a n l i l ( 1 9 8 1 ) 等人 发现,那些受媒体影响而改变的态度维持的时间大都很短。c i a l d i n i 和l e v e y ( 1 9 7 6 ) 在实验中发现,通过劝导而使被试的态度发生变化后,若劝导不再继续, 变化了的态度就会迅速返回原先的状态。他们所说的态度的界内部分与内隐态度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 2 2 双重态度模型 w i l s o n ( 2 0 0 0 ) 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 m o d e lo fd u a l a t t i t u d e s ) 。当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态度由a l 转向a 2 时,一般的态度理论认为,新 的态度a 2 会取代原有的态度a 1 。而该模型认为,新的态度暂时超越而不是取代 原有态度,即此时个体对同一对象存在着两种态度,原有态度被暂时超越,成为 内隐态度,而新的态度则成为外显态度。个体采用哪种态度,取决于个体的认知 资源是否足以提取外显态度,以及外显态度是否足以超越内隐态度。 1 2 3 晕轮效应的内隐态度现象 晕轮效应是由t h o n d i k e ( 1 9 2 0 ) 提出,他发现的个体在对他人进行人格评估 时时常会出现的一种倾向,个体经常将他人的积极的特征容易和其它的积极特征 联系起来,亦称为“光圈作用”。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 印象后,就会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它方面的特征。例如,认为漂亮的人更聪明、 心理健康等。较早对晕轮效应进行研究的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k e l l e y ( 1 9 5 0 ) 。 晕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心理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这一现象 提出了多种解释。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晕轮效应主要是一种内隐态度,当个体知 道态度物具有a 特征时,便以此作为推论的基础,产生正性或负性的态度,这种 已有的态度影响个体对事物b 特征的判断,由于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因 此它被认为是一种内隐态度。 1 2 4 纯粹接触效应 z a j o n c ( 1 9 6 8 ) 发现在一定情境下刺激的接触次数和刺激的偏好之间存在正相 关,他称之为纯粹接触效应,意指某一外在刺激仅仅因为呈现的次数较为频繁( 使 个体能够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较多) ,个体产生对该刺激喜欢的倾向。一个典型的 纯粹接触效应实验包括两个阶段: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首先呈现给被试一系列 的文字或非文字实验材料( 如图片、声音等) ,材料呈现的次数不一样,在随后的 测试阶段要求被试对呈现过或没有呈现过的材料的偏好程度加以评价。刺激里现 的次数越多越能引起对先前呈现过的刺激的偏好程度则表明出现了纯粹接触效 应。这说明人们在识别出客体之前就可能知道了他们对该客体的情绪体验。这种 效应表现出两个特点:( 1 ) 刺激在刚开始为被试者所不熟悉:( 2 ) 被试者对此刺 激的反应是中性或积极的( c - r u s h ,1 9 7 6 ) 。 纯粹接触效应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支持,却没有获得一个普遍接受的解释。研 究者认为由于接触者基本上没有对刺激进行思考,因此接触效应可能具有非认知 中介的性质,没有思维的参与,因为被试不能再认熟悉的刺激却显出偏好程度上 的增加( z a j o n c ,1 9 8 0 ) 。b r o n s t c i n 和a o s t i o n ( 1 9 9 2 ) 的实验证明,纯粹接触效应 是一种内隐态度效应,在减少被试记忆的条件下,其纯粹接触效应最强,因为在 这种情况下,个体把反复呈现的刺激产生的知觉流畅性( 由于太多的接触而使得 对它的确认变得更为容易) 错误地归结为喜欢,从而对刺激产生积极的评价。 b o n o a n n o 和s t i l l i n g s ( 1 9 8 6 ) 则认为被试即使没有对视觉或听觉刺激进行有意识 的加工,仍旧能够产生对这些刺激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所包含的主要是呈现刺 激的物理特征的表征,等到再次呈现该刺激时,刺激的输入激活了先前预存的表 征,当前刺激的感觉信息与先前记忆的匹配使得个体产生了熟悉感,这种熟悉感 导致了对该刺激的偏好。 4 1 2 5 阈下态度条件反射 k r o n i c 等人( 1 9 9 2 ) 以大学生作为被试,向他们呈现某个陌生人一系列的日常 生活片段的照片。走进他的公寓,在零售商店购物,坐在铰馆里。每一照片显示 两秒钟。在显示图片之前被试分成两组,分别被诱导产生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向 积极情绪组被试呈现婚礼的图片:人们在欢笑着玩扑克、微笑的朋友们在玩橄榄 球;向消极情绪组被试呈现的图片:血淋林的鲨鱼,狼人,心脏手术。这些情绪 诱导图片呈现时间非常短暂,少于0 1 秒以至于被试不能被觉知。呈现完情绪诱导 图片后,要求被试说明他们对照片上的人的态度,并要求被试对一系列特质词( 如 不友好一友好、残酷一和蔼,自私一无私,深思熟虑一草率等) 进行评价。结果 发现被积极诱导的被试的评价更为积极,而且在人格评定量表上得分较高,反之, 被消极诱导的被试的评价更为消极,在人格评定量表上的得分较低。 另外的研究( e d w a r d s ,1 9 9 0 ;n i e d e n t h a l ,1 9 9 0 ;m u r r y ,z a j o n c 。1 9 9 3 ) 用诱 导技术使得被试对中性刺激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他们在中性刺激呈现之前非 常快速地闪现会另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刺激。结果发现在随后判断中闪现刺激的效 价迁移到中性的判断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阈下态度的条件反射,可理解为一种内 隐社会态度,由于最先闪现的刺激唤醒的态度被错误地归结为是在第二个刺激上 产生的,而这一影响并没有被被试察觉到。 1 2 6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在首次遇到某个新刺激时产生的喜欢和不喜欢的评价( f i s k e , 1 9 8 0 ) ,亦称第一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 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 对他行为的解释与推论。 阿希( 1 9 5 5 ) 首先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以7 个描述个人的人格特征词( 精干、 坚信、健谈、冷酷、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作为刺激物,以大学生作为 被试分成两组,每组中除第四个词不同( 一组为“冷酷”,另一组为“热情”) 外, 其它方面没有区别,给予两个实验组的指导语也一样。结果发现两组被试都很快 根据7 种人格修饰词描述了该人的人格印象,但两组的印象大不一样。研究不仅 发现一组称呼该人是一个“冷漠型”人,另一组称呼该人为“热情型”人,而且 被试还反映在这7 个修饰词中最为关键的词是冷酷或热情。a s e h 将这个词抽出, 结果两组被试形成的印象就为中性的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颇为常见,如对 某个初次见面的人第一眼就产生好感或者厌恶感,并具此对他的行为和心理作出 评价,有时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不能内省地被觉知,因此亦可称为内隐态度。 6 1 3 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 方法的革新推动着科学理论的进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依赖于研究方法上的 进展,一系列的间接测量方法被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所采用。与心理学其它领 域相比,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态度) 的进展与内隐测量技术之间的相关更为紧密。 g - r e e n w a l d 和b a u a j i ( 1 9 9 5 ) 隐含地限定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态度、刻 板印象和自尊;g r e e n w a l d 等人( 2 0 0 3 ) 试图整合现有研究成果,旗帜鲜明地对内 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主题进行了界定。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不断向传统领域渗透和扩 展,于今看来这种势头难以遏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隐测量技术的极大进展。 1 3 1 序列启动任务 f a z i o 等人( 1 9 8 6 ) 在语义启动任务的基础上发展出评价性启动程序( e v a l u a t i v e p r i m i n gp a r a d i g m ) 或者情绪性启动程序( a f f e e t i v ep r i m i n gp a r a d i g m ) ,这两种程 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序列启动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 ) 目标刺激判断 任务,要求被试尽快对目标刺激作出“好”或“坏”的评价判断,以获得被试评 价反应的基准值;( 2 ) 启动任务。启动刺激先期呈现,短暂间隔后呈现目标刺激, 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作出“好”或“坏”判断。基准值和个体反应之间的反应时 差异,作为考察启动效应的指标。基于启动刺激是否以阁下或者阂上形式呈现, 可以对序列启动任务进行区分,当启动刺激阙上呈现时,称为阈上评价性启动任 务( s u p r a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v ep r i m i n gt a s k ) ,如f a z i o 等人( 1 9 9 5 ) 以3 1 5 毫秒呈现 启动刺激;当启动刺激阈下呈现时,称为阈下评价性启动任务( s u b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v e p r i m i n gt a s k ) ,如s p a l d i n g 等人( 2 0 0 0 ) 以1 7 毫秒呈现刺激,探测个体的自尊。 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有时为了保持个体对启动刺激的无意识知觉,在启动刺激 呈现前后,或增加无意义音节以作为掩蔽刺激。 序列启动任务在内隐社会认知中被大量使用,但是本身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 程序。研究者很少考虑启动刺激呈现时间长短对启动效应的作用。启动刺激和目 标刺激之间的s o a 长短,研究者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研究者只是假定s o a 少 于5 0 0 毫秒时,可以有效探测评价性( 情绪性) 启动效应。启动刺激材料依照不 同的实验处理而有所差异,如采用词汇或者图片等作为启动刺激。b a r g h 等人 ( 1 9 9 6 ) 对f a z i o 等人( 1 9 8 6 ,1 9 9 5 ) 的序列启动任务程序上进行了变动,不要求 被试对目标刺激作出按键反应,代之以语言陈述,统计处理时不是以被试的反应 值和基准值的差异作为启动效应,而是以启动刺激( 积极消极) 和目标刺激( 积 极消极) 的交互作用作为探测内隐态度指标,但在数据处理方式上类似于f a z i o 的序列启动任务。 1 3 2 内隐联想测验 g r e e n w f l d 等人( 1 9 9 8 ) 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 i m p l i e “a s s o c i a t i o nt e a , i a t ) ,可能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以“花昆虫i a t ”为例,实验 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 玫瑰、月季等) 、昆虫的名字( 甲虫、蜘蛛等) 、 积极词汇( 爱情、自由等) 和消极词汇( 腐败、恶心等) ,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 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 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 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如 按a 键) ,对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如按5 键) ,在联合任务2 中, 被试对花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 应。 a t 程序记录下从呈现刺激材料到被试按键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毫秒为单 位,同时记录下被试反应的正误情况。从上述程序中可以看出, a t 采用两个维度 的刺激材料,刺激材料的具体内容则选取那些较能代表两个维度的文字或图形, i a t 称之为“样例”。两个维度分别为“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其中“类别维 度”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取特定的群体集合,如花昆虫、男人女人、老年人 年轻人、黑人白人等:“属性维度”所选取的材料可以是评价性的( 如积极消极) , 也可以是描述性的( 如外向内向) 。 。 g r e e n w f l d 和其它研究者十分关注i a t 这一程序的标准化。g r e e n w f l d 等人 ( 2 0 0 3 ) 在传统 a t 程序5 个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i a t 测量的7 步骤程序。同 时g r e e n w f l d ( 2 0 0 1 ) 承认传统计分方法缺少有力的理论背景,为此g r e e n w a l d 等 人( 2 0 0 3 ) 对传统计分方法进行改进:( 1 ) 采用练习数据;( 2 ) 对错误进行必要 的惩罚:( 3 ) 采用个体被试反应的标准差作为测量单元。n o s e k 等人( 2 0 0 4 ) 迸 步对此进行了总结,主要分析了与i a t 相关的五个问题:( 1 ) 研究者认为并不能 将i a t 对联结相对强度测量分解成两个独立的联结强度测量;( 2 ) 研究者认为, 样例数目只需要大于2 个足以代表上位概念的刺激单元就足够;( 3 ) 代表目标类 别的样例影响了i a t 效应;( 4 ) 外显报告测量和i a t 测量韵先后顺序影响非常小: ( 5 ) a t 次级任务会对i a t 效应产生影响。研究者也从多方面考察了i a t 的心理 计量学特征。 通过i a t ,我们可以考察被试在完成不同反应任务时的行为表现的差异,如反 应时或者错误率的差异来推断联系是否存在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对个体认 知结构中特定的类别( 或概念) 与属性之间的联系进行推断。在上述“花昆虫 a t ” 中,研究者发现被试在联合任务l 中的反应时间比联合任务2 中的反应时间短, 则可以据此推断在个体认知结构中“花”和“积极评价”概念间联系较为紧密, 而“昆虫”和“消极评价”概念间联系紧密。 a t 实验中采用i a t 效应作为考察指 标,指的是前后两个联合任务中个体平均反应时的差值,如果i a t 效应在一定显 著性水平上大于0 ,就能证明实验假设;若小于0 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应将类别与 属性的关系反转;若与0 没有显著差异,则说明类别与属性两个维度之间没有所 预期的联系存在。需要指出的是,i a t 所评价的是记忆中概念的联系强度而不是概 念本身,其次i a t 所评价的只是概念联系的相对强度,在花昆虫i a t 中,c - r e e n w a l d 等人( 1 9 9 8 ) 发现当要求被试对花和积极词汇,昆虫和消极词汇做出共同反应时, 与被试对花和消极词汇、昆虫和积极词汇做出共同反应时相比较,被试的反应时 要快,这一结果可以被解释为花和积极评价联系而昆虫和消极评价联系,也可以 解释为花和昆虫都和积极评价联系,但是花与积极评价联系更为紧密,或者解释 为花和昆虫都和消极评价联系,但是昆虫和消极评价联系更为紧密,我们不能就 某一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间的联系强度做出推论。 通过i a t 可以有效探测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态度,尤其适合于对目标类别的比 较,如男性女性、老人年轻人,或者是对不同对象的偏好比较,如对高热量食品 与低热量食品的比较。在使用i a t 作为测量内隐态度的手段时,研究者需要认识 到,该方法依赖于两个互相竞争的目标,对其数据不能分开进行分析,因此限制 了对内隐态度测量结果的推断。 9 1 3 3 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 g n a t ( t h eg o n o - g oa s s o c i a t i o nt e s t ,g n a t ) 是n o s e k 和b a r m j i ( 2 0 0 1 ) 在i a t 基础上发展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g n a t 本身不是对i a t 的否 定,而是对i a t 的有机补充。g n a t 考察的是目标类别( 如花) 和属性维度( 如 积极和消极评价) 概念之间的联结强度,弥补了i a l 实验设计中需要提供类别维 度,不能对某一对象( 如花或昆虫) 做出评价的限制。g n a t 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 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 信号) 和分心刺激( 噪音) ,如目标类别( 花) 和积 极评价( 好) 作为信号而将目标类别( 害虫) 和消极评价( 坏) 作为噪音,当呈 现花和好时被试按空格键做出反应( 称为g o ) ,当呈现害虫和坏时被试不做出反 应( 称为n o g o ) g n a t 可以补充i a t 通常采用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的局限性。 g n a t 和i a t 都属于反应时任务,对于以个体反应时作为指标的心理任务而言, 个体在反应速度上的增长会导致总体反应精确性的降低,速度精确性平衡是每个 研究者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在i a t 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反应时作为考察指标,从而 可能丧失错误率所包含的信息。采用信号检测论的指标d 值,d 运算中包含着错 误率,能有效地表明个体的分辨能力。在g n a t 中通过对不同任务中d 值的比较, 对个体记忆中类别与不同评价间的联结强度。 g n a t 包括两个实验阶段,阶段l 中,被试对目标类别( 花) 与属性类别( 好) 做出反应,对害虫和坏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2 中实验者对目标类别( 花) 和属 性类别( 坏) 做出反应,对害虫和好不做出反应。实验中采用d 指标,将正确的 “g o ”反应称为击中率,将不正确的“g o ”反应视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 转化为z 分数后,其差值即为d 分数,表明从噪音中区分信号的能力,如果d 分 数低于0 表明被试不能从噪音中区分出信号。实验中以两个阶段d 分数作为考察 指标,其原理在于如果信号中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概念联系紧密,相较于联系不 太紧密或者没有联系的联结,被试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从噪音中分辨出信号。 在g n a t 中研究者对噪音刺激不做出反应,因此需要对刺激呈现间隔加以控 制,在g 1 哪中称为反应基线,研究发现刺激呈现间隔影响了个体的敏感性,随 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造成d 值的增大,以及被试的反应错误率降低,如果刺激 间隔过短则个体的反应水平可能处于机遇水平,因此刺激呈现间隔以5 0 0 - 8 0 0 m s 1 0 较为适宜。 与i a t 相较,g n a t 具有一定的优点。一方面,g n a t 较为灵活,适用范围非 常广,可以对某单一对象进行评价,如考察被试对吸烟的态度,因为没有适宜的 比较对象,可以采用g n a t 研究方法。其次,g n a t 可以用来考察个体对不同对 象的偏好,而保持反应竞争任务的优点,如考察个体对群体外和群体内成员的评 价( 如积极评价) ,另外对于那些包括不同特征的对象,而没有明显的比较类别对 象的时候,如女教师或老教授等采用g n a t 较为合适。 1 3 。4 情感s i m o n 任务和外部影响s i m o n 任务 h o u w e r ( 1 9 9 7 ) 在s i m o n 任务基础上发展出情感s i m o n 任务( a s t ) 。在a s t 中,被试在词语的非评价性属性基础上做出积极,消极反应,如当代表“人”的词 语呈现时个体报告“好”,当代表“动物”的词语呈现时被试报告“坏”,实验中代 表的“人”实验刺激包括“朋友”和“敌人”,研究发现个体对“朋友”的反应要 快于对“敌人”的反应,尽管这两个词汇都从属于“人”这一概念。也就是说, 当刺激的消极职极属性和个体反应( i f i 极积极反应) 一致时,个体所花费的时间 较少,当刺激的消极积极属性和个体反应( 消极积极反应) 不一致时,个体需要 花费更多时间做出反应。h o u w e r ( 1 9 9 7 ) 采用a s t 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发 现对同一态度对象进行积极或者消极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评估个体内 隐态度的指标。h o u w e r 等人( 2 0 0 1 ) 考察了a s t 的灵活性,采用图片和脸面( 实 验3 ) 、刺激的非语义特征( 实验2 ) 和非语言的趋避反应( 实验4 ) 拓展原初的 a s t ,结果发现都可以探测到a s t 效应。 外部影响s i m o n 任务( e a s t ) 是h o u w e r ( 2 0 0 3 ) 发展出来的测量内隐社会 认知的实验方法,结合了i a t 和a s t 的特点。在e a s t 中个体依照所呈现的白色 词汇的评价性特征( 积极或消极) 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使得原先中性的 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或者消极的意义,对于彩色目标词汇( 蓝色或绿色) ,个体则 依据其颜色进行区分,原先中性的按键因为被赋予了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影响了 个体对目标刺激的颜色分类反应。这一实验安排使得个体不需要对目标刺激做出 评价性反应,减少了个体对反应过程的有意识控制,反应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 法的实质。 在h o u w e r ( 2 0 0 3 ) 的一个典型实验中,他选用5 个积极和消极彩色名词( 绿 色或者蓝色) 以及5 个积极和消极白色形容词,实验中告知被试如果词汇为白色 时则参照词汇意义做出反应,即对积极词汇( 如“友好”) 按p 键反应,对消极词 汇( 如“敌意”) 按q 键反应,对于那些彩色词汇,则依照词汇颜色做出反应。 实验中安排一半被试当呈现绿色词汇时按p 键,呈现蓝色词汇时按q 键,一半被 试当呈现蓝色词汇时按p 键,呈现绿色词汇时按q 键。实验后记录被试对不同颜 色词汇的反应时,不记录白色词汇反应时。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在e a s t 中被试在刺激评价性基础上对白色词汇( 形容词汇) 进行反应,在颜色基础上对 彩色词汇( 目标名词) 进行区分,当彩色词汇和白色词汇性质一致,且个体对这 两个词汇共同按键做出反应时个体反应较快,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出个体对彩色目 标词汇的判断。 h o u w e r ( 2 0 0 3 ) 对e a s t 和i a t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e a s t 中个体在 白色刺激的评价性基础上做出反应,态度对象可以依照特定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e a s t 可以在白色刺激非评价性的基础上进行区分,如研究者希望考察男女 在“自信”上的差异,则实验者可以要求个体在与男女性别相关基础上对白色词 汇做出反应,而与自信相关的词汇则以彩色形式呈现。a t 中实验者使用同一概念 的不同样例作为实验材料,使得实验者只能对两个目标概念进行比较,而e a s t 则可以同时对不同目标对象做出评价,只需在实验中设计彩色词汇包括这些不同 态度对象,因此e a s t 又表现出高效性。 h o u w e r 曾使用e a s t 方法考察被试对花和昆虫的态度,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 类似于花一昆虫的i a t ,结果发现e a s t 效应和a t 效应致。e a s t 的益处在于 可以估计个体对单一目标的态度,而这一点恰恰是a t 所不具备的特点,i a t 所考 察的是个体对不同目标类别的评价。其次e a s t 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 避免了i a t 中任务顺序对i a t 效果的影响。i a t 效应的方向与另外一个目标词汇的 性质有关,如在花昆虫的a t 中,个体表现出昆虫和消极评价相联系,而在昆虫 和伪词的i a t 中,个体却表现出昆虫和积极评价的联系( b r e n d l e 等,2 0 0 1 ) ,而 在使用相同材料使用e a s t 程序进行实验时,则没有表现出这种评价反转情况, 这表明e a s t 能够较为稳定地考察对象的评价,其原因在于可能a t 使用了比较 任务,而e a s t 则使用了单一任务。 1 3 5 情绪s t r o o p 任务和启动s t r o o p 任务 情绪s t r o o p 任务和启动s t r o o p 任务是基于s t m o p 任务发展而来的内隐态度测 量技术。在情绪性s t r o o p 任务中,呈现给被试以不同颜色的积极、消极或者中性 属性的词汇,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报告词汇的颜色,以被试判断的反应时来推测 个体的内隐态度。尽管在名称上情绪性s t r o o p 任务类似于s t r o o p 任务,两者之间 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情绪性s ( r o o p 任务中,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颜色以及反 应意义都不相同,无论实验所选择的材料( 词汇) 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和特定 颜色无关。在情绪性s t r o o p 任务中,个体命名所花费的时间,和由特定词汇所表 征的态度对象与个体之间的联系有关,而与词汇的积极或者消极属性无关,因此 积极或者消极词汇都有可能干扰个体的命名反应。当测量个体态度时,要求个体 命名不同颜色写就的代表态度对象,较短的命名时间反应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积极 或者中性态度,较长时间则反应了个体的消极态度。p r a t t o 和j o h n ( 1 9 9 1 ) 发现, 与积极词汇和中性词汇比较,个体对消极词汇的反应时间较长。w e n t u m 等人 ( 2 0 0 0 ) 选取了5 0 个积极和消极词汇,其中每种词汇中一半与他人相关,一半与 拥有者相关,分别以四种颜色( 红、黄、蓝、绿) 随机写成,要求被试就这些词 汇做出判断,结果发现个体对消极词汇命名反应时要低于对积极词汇的命名反应 时。w i l i a m s 等( 1 9 9 7 ) 认为,情绪性s t x o o p 任务的心理机制类似于s t r o o p 效应, 他们假定e s t 效应主要发生在反应选择阶段,与积极或者中性词汇相比,消极词 汇干扰了对不同颜色词汇的命名反应。 启动s t r o o p 任务( p r i m e ds t r o o pt a s k ) 也是s t r o o p 任务的一个变式,态度研 究者用此技术来探测个体的内隐态度或偏见。启动s t r o o p l 壬务结合了启动任务和 s t r o o p 任务特征。先期呈现启动刺激,然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命名不同颜色墨水 写成的目标刺激( 通常是与刻板印象或与偏见相关) 的颜色。如果目标刺激和启 动刺激具有评价上的联系,个体的较慢反应表明了个体的态度或偏见。k a w a k a m i 等人( 2 0 0 0 ) 先期呈现“e l d c w l y ”或者“s k i n h e a d ”等词汇,然后要求被试尽可能 快地对与“e l d e r l y ”相关的彩色词汇( 如a f r a i d ) 和与“s k i n h e a d ”相关的彩色词 汇( 如c r i m i n a l ) 的颜色命名,结果发现先期呈现“s k i n h e a d ”启动后,个体对与 “s k i n h e a d ”相关的彩色词汇颜色的命名时间较长。k a v a k a m i 等人对启动s t r o o p 任务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当“s k i n h e a d ”先期呈现时,自动激活了个体所预存 的刻板印象,这种自动激活干扰了个体的颜色命名。 1 3 6 其他测量方法 尚有一些探测个体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被研究者大量采用。 这些方法都具有间接测量的性质。 c h e n 和b a r g h ( 1 9 9 7 ) 在他们的研究中,要求被试依照刺激的积极消极属性 推拉杠杆。研究发现,不同的实验安排影响了被试的反应,当要求被试对积极刺 激拉杠杆,对消极刺激推杠杆,与要求被试对积极刺激推杠杆,对消极刺激拉杠 杆相比,前者反应时要短。这一研究隐含推理认为,拉杠杆意味着趋近行为,而 推杠杆则意味着避开行为,当安排被试对积极刺激拉杠杆,对消极刺激推杠杆时, 刺激的属性和行为的性质是一致的,当实验安排相反时,由于刺激属性和反应属 性不一致,因此导致反应时的延长。w e n t u r a 等人( 2 0 0 0 ) 采用类似的实验任务, 要求被试刺激呈现时推杠杆,或者安排被试刺激呈现时拉杠杆。在他l f j 的实验中, 一半的刺激是积极的,一半刺激是消极的,结果发现,当消极刺激呈现时推杠杆 的反应时较短,当积极刺激呈现时拉杠杆的反应时较短。 k l a u e r 和m u s e h ( 2 0 0 1 ) 采用关联性s t r o o p 任务( r e l a t i o n a ls t r o o pt a s k ) 来 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实验中同时呈现两个刺激,控制这两个刺激属性相同或者 不同,要求被试在非情绪性特征基础上判断两个刺激是否相同。在其中一个实验 中,要求被试判断两个刺激的颜色是否一致,结果发现当两个刺激属性相同时, 被试对两个刺激颜色是否一致的判断反应时较快。 生理测量方法也被研究者用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v a n m a n 等人( 1 9 9 7 ) 采 用面部e m g 来考察种族偏见。i t o 和c a e i o p p o ( 2 0 0 0 ) 采用动作相关电位作为 即时性的对积极或消极刺激进行即时性分类的测量方法。b l a s e o v i e 等人( 2 0 0 1 ) 考察被试与黑人或者受歧视群体交往时的心脑血管反应,来考察个体的内隐偏见。 a m o d i o 等人( 2 0 0 2 ) 和对黑人或自人面部的瞬日反射考察个体的内隐偏见。p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