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分析 研究生:张宇 指导教师:李铁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即“第三状态” 。世 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 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 占 20%,而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中国亚健康的人群不断的增加,7 亿多人正处于亚 健康状态。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正在遭受亚健康的侵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对太原市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以太原市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太 原警官学校、太原大学、农业大学等 10 所高校的 874 名一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是了解目前太原市高校一线教师的亚健康现状并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 素,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而且希望通过太原市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来反映山西省高校一 线教师的亚健康水平,为山西省高校教师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太原市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4.7%,比广东省高校教职工的亚健康发 生率 69.18%低。以 30 岁以下和 3039 岁的年龄段的发生率为最高。职称的不同亚健康的 发生率也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学历有不一样的亚健康发生率。 性别不同亚健康的发生率也 有区别。导致教师亚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还有不良 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缺少体育锻炼等。高校教师对亚健康的了解还是很少,能够知晓亚 健康的教师比例占调查人数的 15.9%。这个数字也比广东省高校教工的比例少。说明内陆城 市的高校教师信息量比开放的城市还是少。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弱。有 62.8%的人听说过亚 健康,但却不能正确表述其意思。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失眠,睡眠质量差,占 调查人数的 56.5%,其次是对城市的污染,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占 55.3%。这也是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表现形式的一大特点。 结论与建议: 1.太原市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年龄前移。2.高校教师的亚健康人群多 数处在轻度亚健康。3.女教师中度亚健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教师。4. 随着职称的升高,高 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随之而下降。5.随着学历的升高,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随之而下 降。6.太原市高校教师对亚健康的认知水平低。建议: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 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太原市 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 亚健康 现状 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1 、 前言1 、 前言 1.1 选题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圆满成功。 “亚健康”1定义是: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圆满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 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它很多时候处于一种既不是患病,又不是健康的 非病非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的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 据, 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 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 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 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 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因其主诉病状多样而且不固定, 如无力,易疲劳,失眠等,又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是其主要特征。 通俗一点讲就是自我感觉很不舒服,到医院却检查不出病例,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如记忆力 减退,精神不振等,经济发达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地区,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就多。 亚健康理论是国际医学界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 学界提出的新概念。 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 10 年左右时间, 在我国是 1996 年 5 月提出 的,它在很多国家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状态处理的得当, 身体可以向健康转变。反之则患病,所以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关资料表明2,美国有 600 万人是“亚健康”患者,年龄多在 2045 岁之间。美国 的调查发现有 14%的成年男性和 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亚健康状态, 其中 1/8 发展为慢性 疲劳综合症。 日本医学专家列举了 27 种过度疲劳的症状等因素,有其中 7 项以上的即为过度疲劳而 存在危险者;有 10 项以上的则随时发生过痨死。过痨死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 20 世纪 70 80 年代经济繁荣时期。在日本被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诱因) ,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 病的恶化,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日本有关疲劳的 一项对 13 万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 “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72%的人自称上班就 觉得十分疲劳, 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 成天头痛头晕, 而主要原因多是 “人际关系紧张” 1 于智敏主编的走出亚健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赵瑞芹,宋振蜂. 我国亚健康的现状与干预对策.医学研究通讯,2001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晋升太慢”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 我国对亚健康的研究起始于 1996 年 5 月,1997 年 5 月 2 日中国首次召开了关于亚健康 状态的研讨会。 同时中国药学会成立了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专门机构。 全国首家亚健康康复中 心于 2000 年 12 月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东院成立。 中华医学会对我国 33 个城市的 33 万阶层人士的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占有 70% 左右, 也就是说约有 7 亿的人在被亚健康压迫。 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患 病率为 10%20%,在某些行业中如科技、新闻、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高达 50%,中国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正在急剧攀升,尤以管理干部、企业家、科技工作 者、律师、医师等为突出。上海医药协会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上海市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 分子中,有 79.3%处于亚健康状态,另有 19.8%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较严重的疾病,真正健 康者不足 5%。企业管理者中处于慢性疲劳或亚健康的有 85%以上。即使一般中年人中,亚 健康状态的比例也接近 50%,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中年人高于青年人,而各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 70%以上。我国预 防医学会数据表明: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国人的比例上升为 75%。 由中国药学会亚健康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 结果表明, 以不 同的职业统计:干部为最多占 19.34%,其次为学生与教师。以不同地区统计,城市明显高 于农村。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对 2000 位中年人健康状态的调查结 果, 其中有 60%的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 根据有关部门对全国 16 个省市的亚健康率调查, 发现北京为 75.31%,上海为 74.49%广东为 73.41%。这些人群中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律师、 私营企业主、法官、检察官、及脑力劳动者人数为多,而城市上班族仅为 49%。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除了 确诊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一些城市的某些人 群中亚健康比例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公布的全球35%(也有资料讲60%)的亚健康比例高出 许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教师,是社会人才培养者,他们的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高 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 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在校生人数近几年成倍猛增, 高校教 师的教学工作量也随之加大。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作为高校教师, 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重组, 课务繁重,工作负荷越来越大,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和保证。因此,高校教师面临 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教师自身和高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素之一。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高校教师需要具有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才能承担繁 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 也凸现了知识的重要性。 而作为生产和传 播知识重要场所的大学, 则成了各国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不仅各国政府看好大学在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自身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也制定相应措施以开掘 大学教师的潜能。大学的发展与改革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势下,大学教师既面临许多机遇, 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由于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锻炼时间少,人际关 系紧张,就导致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出现“亚健康”状态,而且这种现象还有增加的趋势。 在学校里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革,知识的快速更新,学历的不断提高,使高 校教师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显现。 大学教 师是一个国家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本。 关注大学教师的 “亚健康” , 维护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促进大学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应该引起社会、学校、 有关部门以及教师本人的足够重视,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太原市高校一线教师的亚健 康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也仅以此篇文章提醒有关部门提高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 重视程度,加强高校教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和亚健康方面的知识普及,让更多的人关心、关 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 1.2 文献综述 “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是 1996 年 5 月才提出的。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地区目前呈上升趋势。有专家 预言,它将是 21 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有关资料表明1,美国有 600 万人被怀疑患有 “亚健康” 。澳大利亚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口达 37%。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则更 高。前不久在日本接受亚健康调查中的数以千计人中有 38%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疲劳综合症 的病痛,而且至少有半年病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除了确诊的病人外,常 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目前也有半数以上 的人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在北京举办的“21 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 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 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 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白领中的一半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半数的高三学生也在此状态 中煎熬。有 60%的中老年人和 60%的中年妇女也渐渐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形势不容乐观。 在以往涉及到亚健康的研究中,按研究主要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主要是把不同亚健康人群的现状、 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 此类研究其主要方 法就是通过问卷调查群体的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1 宋在兴. 亚健康-人体潜伏的危机.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二类是把亚健康与社会和其它学科的联系作为研究的对象。 第三类是从如何解除亚健康状态方面来研究的。 第一类主要研究内容为: 解放军第五一九医院李燕华1(2000)的关于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分析中指出: 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和偏爱养育与亚健康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新兵自身人格气质, 对生活的态度、行为特征,能否良好地适应军营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则是构成亚健康更重 要的因素。 科学的心理干预, 包括心理训练与心理治疗是预防新兵这一特殊群体中亚健康发 生的重要措施。 张静2(1999)在论运动员的亚健康状态中,分析了运动员的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 因,并探讨了防治措施。 2004 雷耀中的3洛阳市 686 例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分析指出:心理因素在亚健康人 群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且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心理反应更加强烈。 健康亚健康疾病是一 个互相转化的动态过程。 谈健康时我们要想到是否有亚健康的存在。 处于亚健康时要设法尽 快纠正亚健康状态。 沈江洁4等人(2004)在飞行员生活方式现状及亚健康状态关系初探中探讨了生活 方式现状及亚健康状态的关系, 以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飞行人员航卫保健的效 益和水平。 李慧荣5等人(2004)在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防治指出飞行人员群体由于 特殊的职业性质及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 长期处于相对紧张状态, 发生亚健康状态 的人数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飞行人员 亚健康状态的基本情况、成因及防治提出探讨。 陈国元6等人的职业人群亚健康现状及防治对策指出:教师、铝作业和养路作业这 3 种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的激烈竞争,工作、生活压 力过大,人际关系处理欠妥,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差等。 张杏波7(2004)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对亚健康的影响及对策认为:克服亚健康 的根本对策,就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在这类研究中研究学生的也占有很大比例。 如:汪敏等人在(2004) 大连市高校学生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指出: 1 李燕华等人.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 2 李静. 论运动员亚健康状态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3 雷耀中. 洛阳市 686 例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 4 沈江洁等人.飞行员生活方式现状及亚健康状态关系初探。中国疗养医学, 2004 5 李慧荣等人.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防治。中国疗养医学 ,2004 6 陈国元等。三种不同职业人群亚健康现状及其预防对策。职业卫生与病历,2002 7 张杏波。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对亚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担心自己 的健康, 失眠多梦等。 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起居不规律、 缺乏体育锻炼、 心理负担过大、不良嗜好等。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并探讨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 况。 洪家云的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2003中指出;体育是亚健康 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亚健康的消除具有独特功能。 2003 王希尧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及其根源探索认为:大学生亚健康心理问题的产 生,不仅来自于大学校园生活和教育,更与中学教育中存在某种片面性密切相关。 王锐等人(2004)的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对策中指出,改变大学生亚健康状 态的对策是:1、构建新型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健康教育 2、坚持体育健身活动 3、保持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欧阳德(1999) 当代大学生第三状态的对策研究中主要强调的是如何解除亚健康状 态的方法与手段。 此外在这类文章中把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的也很多, 比如:范存欣1等人(2004)的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认为高 校教师心理亚健康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 以集中等为主;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明显高于男教师; 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 观,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开展针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 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旺晔君(2004)在浅谈高等学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对策中指出目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 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系统疾病总体上呈逐年升高趋势、 健康状况 较差教师年龄下降、亚健康的情况比较严重、疲劳症问题比较突出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 重视。 彭业仁等人(2003)的对西部部分省、区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分析认 为:对体育工作的喜爱程度、身心压力、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年龄等是影响体 育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的主要原因。 朱丽等人在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指出:高校教师亚健康 危险人群中应重视女性重度亚健康;提高高校教师对亚健康的认识,保持轻松健康心态,避 免长时期的过度疲劳,化解压力,合理工作是预防与控制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措施。 第二类主要研究内容为: 比如: (1997)李丰祥等人的 “亚健康”与传统体育保健指出:传统体育保健所独有 的五大功效即扶正祛邪、调节精神、改善机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延年益寿、 减缓衰老,正是对付亚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1 范存欣等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张合林的我国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状态” 文章指出: “亚健康状态”会降低老年人的 工作效率,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会严重干扰我们的家庭幸福生活,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从根本上看,所有的老年人只有坚持自我保健,保持膳食营养平衡,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安 排足够的睡眠时间,与不良习惯彻底拜拜,才有可真正将“亚健康状态”拒之门外,达到健 康长寿、安度晚年之目的。 罗文俊等人的 休闲体育与亚健康 中指出: 休闲体育是以娱乐、 健身为主的体育活动, 其主要特点是:愉悦、轻松、 随意。这样的体育活动结合可以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 从亚健康走向整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类研究内容为: 2001 张华等人的学生“第三状态”的非药物疗法介绍指出:除了药物,可以通过 体育疗法,音乐疗法,食品卫生疗法。对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 先升菏等人 (2000) 的 亚健康状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认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 “亚 健康状态”的纠正和改善是有效的。 王凤妹和杨翼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防治探析指出: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 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上应因人制宜,提倡自我防治的自然疗法,治 疗中强调以心理疏导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 李香华等人(2004)的体育健身旅游与亚健康康复研究指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 有目的的开展健身旅游,包括疗养旅游、保健旅游和体育旅游,无疑是高质量的康复处方。 陈勇在 亚健康人群的运动疗法 中通过 5 种最具说服力和最适合亚健康人群的锻炼方 法的阐述,揭示了运动和保健治疗亚健康的机理与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以往对亚健康状态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大多从地域或职业来划分。 (2)大都是偏重于亚健康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3)大部分研究都是集中某一问题。 (4)在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时,没有将一线教师分开来陈述。而且大部分文章都 是研究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城市的高校教师,而对经济不发达地区人群的研究很少。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太原地处于我国华北西部, 属于相对落后地区, 而且山西省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太原市,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太原市高校一线教师的亚健康状况,为 经济落后、 医疗条件一般、 信息不够发达地区的高校一线教师的健康保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 16 所大学。按分层、整群、随 机抽样原则,抽取太原市各种高等院校 10 所 874 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总结,借鉴前人研究的 经验和成果。 2.2.2 专家访谈法 对医学专家、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员进行访谈。 2.2.3 问卷调查法 参照亚健康检测与防治中的有关亚健康自测内容,结合太原市高校教师、工作、生 活、学习各方面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见附件 1。 效度的检验是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向有关的医学专家调查本研究所选指标的有效性及研 究设计的科学性。共发放问卷 11 份,回收问卷 11 份,回收率 100%。访问专家 11 位,其中 教授 5 位,副教授 6 位。见附件 2。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问卷 946 份,回收率为 94.6%,其中合格问卷 874 份,合格 率为 92.4%。亚健康发生率是 34.7%,人数是 303 人。 信度的检验,是在正式调查问卷回收后,相隔 15 天左右,在同样的调查对象中,随机 抽取了 30 人,进行相同问卷的调查,把同一个人的两次问卷进行比对,相同程度达到 95%, 具有可信度。 2.2.4 数据统计法 用 excel 软件对回收回来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此次调查是以太原市普通高校的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年龄、性别、职称、学 位、进行的问卷发放。见表 1、2、3、4 表 1 太原市 10 所学校教师性别特征 n=874 性别 人数 构成比(%) 男 517 59.1 女 357 40.9 表 2 太原市 10 所学校教师学历特征 n=874 学历 人数 构成比(%) 专科 21 2.4 本科 475 54.3 硕士 364 41.7 博士 14 1.6 表 3 太原市 10 所学校教师年龄特征 n=874 年龄 人数 构成比(%) 30 381 43.6 3039 367 42.0 4049 107 12.2 50 19 2.0 表 4 太原市 10 所学校教师职称特征 n=874 职称 人数 构成比(%) 助教 406 46.5 讲师 321 36.7 副教授 114 13.1 教授 33 3.7 3.2 太原市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与亚健康状况 3.2.1 太原市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根据健康程度的不同,以及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把健康-亚健康- 疾病分五个档次,并用分数来表达。 (x 代表被调查者所得的分数) x=0 分就说明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一概没有,即此人完全是一个健康的人。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0x30 分说明身体有某种不适的感觉,但是这种状况并不严重,没有构成多大的 影响。本文将该阶段定义为临界状态。 30x50 分的轻度亚健康状态, 此时表现状态微妙, 但是人们已经能够明显的察觉, 这种状态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构成轻微的影响。 50x80 分的人是中度亚健康状态, 这种亚健康状态已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 一定影响。 80 分的人群是重度亚健康者,在这个分数段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上限有可能很 快的转入到疾病状态。 表 5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调查结果 n=874 分数 人数 构成比(%) 0 分 82 9.4 0x30 488 55.9 30x50 267 30.6 50x80 80 32 4 3.7 0.4 从表 5 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完全健康的人占此次调查人数中的 9.4%,不到 10%。 人数只有 82 人。这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 15%接近。分数在 0x30 分之间,处于临界 状态的占 55.9%,有 488 人。 亚健康的发生率是 34.7%,有 303 人。其中轻度亚健康占 30.6%,即在 30x50 分这 个阶段,有 267 人。中度亚健康的即在 50x80 分的占 3.7%,有 32 人。重度亚健康即80 分的占 0.4%,有 4 人。见表 5 3.2.2 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 表 6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年龄分布 n=874 年龄(岁) 人数 亚健康状态数 比例(%) 30 岁以下 380 140 36.9 3039 368 130 35.3 4049 50 107 19 18 15 16.7 80.0 本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都是那些一线老师, 其中 30 岁以下和 3039 岁的教师群体亚健 康的发生率比较大,人数比较多。50 岁的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最大。见表 6 3.2.3 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表 7 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 n=874 健 康 临界状态 轻度亚健康 中度亚健康 重度亚健康 合 计 性 别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男 女 54 10.3 28 7.8 298 57.6 190 53.2 155 29.9 113 31.6 10 1.9 23 6.5 0 0 3 0.9 517 100 357 100 从表 7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高校教师轻度亚健康者、中度亚健康者、重度亚健康者 所占的比例都高于男性高校教师。 这表明高等学校女教师亚健康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教师。 女 性高校教师的轻度亚健康发生率是 31.6%、 中度亚健康发生率是 6.5%、 重度亚健康的发生率 是 0.9%。男性高校教师的轻度亚健康发生率是 29.9%、中度亚健康发生率是 1.9%、重度亚 健康的发生率是 0.0%。见表 7 3.2.4 不同职称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率 表 8 不同职称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率 n=874 职称 人数 亚健康人数 发生率% 助教 406 170 41.8 讲师 321 96 30.1 副教授 教授 114 33 30 7 26.3 22.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职称的升高亚健康的发生率依次下降.助教的发生率要高于讲 师和副教授,教授的亚健康发生率是最低。助教是 41.8%,讲师是 30.1%,副教授是 26.3%, 教授是 22.2%。见表 8 3.2.5 不同学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 表 9 不同学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 n=874 学历 人数 亚健康人数 发生率% 本科 475 182 38.3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364 14 118 3 32.3 25.4 从表 9 看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学历的提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本 科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8.3%, 182 人。 硕士研究生是 32.3%, 118 人。 博士研究生是 25.4%, 3 人。见表 9 3.2.6 高校教师对亚健康含义认识的调查结果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表 10 高校教师对亚健康概念的了解程度 n=874 问卷人数 能正确表达亚健康概念 并能举例说明 听说过不能正确表达 不知道 总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男 517 83 16.6% 380 73.4% 54 10.5% 女 合计 357 874 56 139 15.7% 15.9% 256 636 71.9% 72.8% 44 98 12.4% 11.3% 从表 10 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 874 名学校教师中,能正确表达亚健康概念并举例说明 的有 139 人,占有 15.9%,不知道亚健康的有 98 人,占 11.3%,听说过亚健康但不能正确表 述的人有 636 人,占 72.8%,本次调查显示,84.1%的教师是不了解亚健康。见表 10 3.2.7 讨论 3.2.7.1.太原市高校教师的总体亚健康现状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见表 5) ,太原市普通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4.7%,明显 比广东省高校教工亚健康的发生率 1(69.18%)低。这也证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亚健康发生率 比内陆城市高的说法。 但是广东省调查的是高校教工的亚健康状况与本次调查的一线教师状 况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表 5 进一步表明, 太原市高校教师轻度亚健康状态存在的人数比较多, 占整个调查人数 的 30.6%,268 人,占此次调查中处于亚健康人群的 88.2%。说明大部分高校教师处于轻度亚 健康状态。 因为亚健康与健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如果我们的高校教师加强健康意识的培养, 重视自己身体机能的变化, 从主观和客观上来分析自己身体变化的原因, 从身体和精神上来 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 多加强亚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早期确诊和治疗将会减少亚健康状 态的进一步发展。 3.2.7.2 不同群体的亚健康状况 3.2.7.2.1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高发年龄在 30 岁以下和 3039 岁(见表 6)这说 明青年的高校教师已经成为亚健康的“主力” 。这和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现代亚健康发生多 在 2045 岁之间是相符的。从表 5 和表 6 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高校教师的身体状况,已经 不容乐观。已经不容我们的忽视。这一情况应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领导,以及学校教师 的人们的注重,尽快使高校教师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 一般人群亚健康的高发年龄为 40 岁以上,本次调查高校教师这一特定人群的调查结果 则显示小于4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比较高,可以认为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危险人 1 范存欣等人。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200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群。这与一般人群中亚健康发病率主要集中在 40 岁左右的结论有一定的差异。由于国家各 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大锅饭”、 “一碗水端平”的现象逐渐消失。年轻的高校教师 刚刚经历大学毕业找工作的巨大压力状态之后, 马上发现更大的压力正在等着他们。 另一方 面, 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实施的择师上课, 也使得年轻的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祢补他 们与老教师之间在教学经验、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差距, 以免刚刚踏上神圣的教坛就处 于无学生可教的尴尬境地。因此工作上、心理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样的压力就会导致年轻 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因此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已经前移, 青年教师应该成 为被关注的对象。 本次调查还可以发现,大于 50 岁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相当高,达到 80.0%。 “在我国居 民平均期望寿命逐年增加的形势下,中年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却在下降。初步调查 70%的中 年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中年知识分子由于年龄变化,生理功能逐年下降,所承受的工作、生 活和心理压力却在日益增大,两者相互作用,加速了生理功能的衰退。亚健康状态的产生不 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 新陈代谢自然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 样的问题,这种新陈代谢的“弱化”过程是使某些人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基础。外因则是不良 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恶化 1” 。高校教师高龄亚健康发病率与其他研究的结论相吻 合。 3.2.7.2.2 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女教师的轻度、中度、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都高于男教 师。女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9.0%,男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1.8%。 这表明高等学校女教 师要获得与男教师相同的成绩需付出的更多,因为她们面临更多的压力,女教师除了要承担 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在生育下一代、培养儿女、奉养老人、管理家庭、承担家务劳 动等方面一般来说付出比男性多。相当多一部分知识女性,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压力,对更年 期综合症羞于启齿, 很少有以此为主要病症来就诊治疗的。 这也是我们把本病列入到亚健康 中进行论述的原因之一。女教师多数整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身心疲惫状态, 因此高校年轻女教师更应该成为亚健康预防的重点人群。 3.2.7.2.3 职称的不同亚健康的发生率也不同,随着职称的升高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 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助教是 41.8%,讲师是 30.1%,副教授是 26.3%,教授是 22.2%。讲师和 助教的亚健康发生率很高,讲师和助教的年龄 大多处在 2540 岁之间,这也符合世界卫生 组织所验证的亚健康发生率多在 2040 岁之间的说法。这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高校教师亚 1 于智敏主编的走出亚健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健康高发人群年轻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技术职称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 高校全员聘用制的用人方法还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长期以来,专业技术职称直接与工资、 待遇等挂钩并形成终身制。这表明,个人的职称越高则地位越稳定,生活和经济条件越好, 个人成就感就越强,亚健康的发生率也就随之下降。加之我国近年来,副教授和教授的年龄 分布有年轻化的趋势,3039 岁的教师副教授人数大大增加. 3.2.7.2.4 除了专科学历的高校教师,随着学历的升高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 下降趋势。本科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是 38.3%,182 人。硕士研究生是 32.3%,118 人。博士 研究生是 25.4%,3 人。这种趋势是和现代的教学制度,教学改革有很大关系的.高校本身对 教学科研人员学历要求日益增高、 自身要求的增高及对事业期望值的增高使得学历低的高校 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的时间向更高的学历、更深的学识进取。在这样的环境里,使得低学历 的高校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也就导致亚健康的产生。 由于专科学历的在高校任 教的很少,故此不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3.2.7.3 亚健康的认知问题 在此次调查的太原市高校教师中只有 15.9%的能说清亚健康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有 一小部分的高校教师还不知道亚健康,有很多教师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健康状况,说明相 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亚健康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应该说还有部分人将 “无病就是 健康”视为正确观点。这是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来以纠正的。因此,向高校教师 们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的危害,如何预防亚健康是 我们的重中之重。 3.3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分析 3.3.1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症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主要表现症状依次排比的顺序见见表 11 1 1 于智敏主编的走出亚健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表 11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症状排列顺序 n=874 表现症状 百分比% 排序 1、晚上经常睡眠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 量很差。 56.5 1 2、对城市的污染、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 55.3 2 3、记不起昨天想好的事,而且最近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47.1 3 4、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得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 有精力发作 45.9 4 5、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36.5 5 6、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症的渴望. 32.9 6 7、情绪抑郁,会对者窗外或天空发呆. 28.2 7 8、早上起床时有持续的发丝掉落. 25.1 8 9、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 23.5 9 10、工作一小时后,就感到身体疲倦,胸闷气短. 23.5 9 11、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来,容易伤风感冒 23.5 9 12、每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是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 , 也 觉 得没有味道. 22.4 12 13盼望早点离开办公室,回去想休息。 21.2 13 14、性能力下降 11.8 14 15、工作明显效率下降,领导已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16、体重明显下降,今天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 11.8 8.2 14 16 从表 11 中我们发现亚健康在本次研究对象中表现症状最多为前 6 项 3.3.1.1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第一种表现症状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失眠、 睡眠质量差, 这一方面所占的比例最 大,为 56.5% 睡眠的好坏对生活质量是有重要影响。 现代人不认识睡眠的重要性, 有的人工作一紧张, 就向睡眠索取时间。告知人们不要透支睡眠,透支睡眠就是透支健康。自古以来,睡眠一直 占据人类生活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 得香”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身体不适时,美 美地睡上一觉,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不适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正常。因此可见,质量好 的睡眠的确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良药。 而有些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宿无定规, 生物 钟紊乱,抵抗力下降,极易患病。此外有的高校教师有不良的嗜好,如酗酒,吸烟,通宵玩 乐,过度娱乐,使人体调节紊乱,也是诱发疾病的原因之一。有关文章显示大约 1/3 的人会 有睡眠方面的障碍。13%的人受失眠的干扰而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老年人经常睡不着觉, 65 岁以后,大致有一半的人会受到睡眠紊乱的痛苦。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 3.3.1.1.1 失眠原因分析 1.焦虑(心理紧张因素) :家人出了事配偶生了病,工作上与领导同事闹别扭,事业上 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压力,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会感到紧张,到了晚上这 些不痛快,不高兴的事会让人牵肠挂肚,使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半夜惊醒。其实诸如此类 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过几天焦虑感逐渐减少,对睡眠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有些人 一旦焦虑在心头形成,便挥之不去,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家庭不和等,继而焦虑不安,意志 消沉,失眠会变得顽固不容易恢复。 2.身体原因:过胖、过瘦都对睡眠不利。减肥对某些人来说往往导致失眠,对减肥者来 说,需要在安稳的睡眠和苗条身材之间作一选择,实际上身体丰满一点,未必是坏事,只要 有良好的心态。女性到了更年期往往容易失眠。进入老年,不分男女睡眠的时间及质量都会 改变,时间变短了,更浅了,容易惊醒, 是客观的生理规律,应学会适应。 3.躯体疾病:很多疾病对睡眠有不良影响。疼痛会直接影响睡眠,如牙痛,各种关节炎 所至关节痛等,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心衰等造成呼吸困难疾病自然会影响睡眠。 4.环境因素:室内温度的高低,强烈的光线,嘈杂的声响及蚊蚤鼠的影响等。 5.卧具:人要有良好的睡眠,就需要一套好的卧具。卧具不适会影响睡眠。 6.药物及活性物质: 有些失眠与服用药物或其他活性物质有关, 有些失眠则与停用药物 等有关。 烟草、 酒精、 咖啡都有兴奋作用的活性物质对睡眠有不良的影响, 失眠者最好戒烟, 避免睡觉前饮用咖啡、饮酒。中枢兴奋药和各类安眠药物在服用较长时间后停用,都可引起 失眠。 失眠问题的处理, 失眠问题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假如失眠问题影响了您的生活应尽早找 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及治疗。 3.3.1.1.2 改变失眠的方法 (1)注意睡眠卫生,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 睡觉、起床时间保持相对固定,即使在 周末休假时也应如此。把自己的生物钟维持良好,对失眠者有益处。 2 避免白天多瞌睡,白 天睡眠过多晚上自然不容易入睡。 3 晚上不要喝咖啡, 茶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也不要吸烟。 避免看刺激性画面的电视及精彩的小说等。单调、暖和、基本需要的满足会促进睡眠。 4 认 识睡眠类型,每个人的睡眠类型是不一样的。可分普通型,长睡眠型和短睡眠型。对短睡眠 型者来说每晚睡四、 五个小时便已足够, 而不要计较时间。 只要醒后无自觉不适, 精神饱满, 便表示睡眠良好。 5 没有睡意不要上床,上床 1530 分钟仍没有睡意应起看些无聊的及风 光片等。尽量限制自己在卧室的行为,除了睡觉什么也不干。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2)合理使用安眠药:使用安眠药物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怕用,二是滥用。有些人总 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依赖性,不敢用,即使使用了也不按规则应用,停停服服,药量随便 增减,还有人不管什么性质的失眠,一概不给予安眠药或服用时间过长而造成滥用。 (3)注意心理治疗: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意志消沉或其他心理变化,顽固性失眠患 者之所以连延不愈,多伴有人格改变或心境恶劣。所以心理治疗过程中尤其重要。帮助病人 解决焦虑,树立积极的抗病心理,是治疗失眠的基础。可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方法。 (4)对因治疗: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应对因治疗,如躯体疾病引起的失眠,治好了 原发病,失眠就自然消失。噪音、等环境因素所致的失眠,则对环境作一相应的调整,创造 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失眠便迎刃而解。 3.3.1.2 太原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第二种表现症状 “对城市的污染、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这也是太原市高 校教师亚健康表现形式的一大特点。为 55.3%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生活空间的过于狭小,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车辆和人 口的增多是环境污染问题变的日益严重。无处不在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污 染等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城市里高层建筑林立, 交通拥 挤,住房紧张,房间封闭,工作或办公场所里个人空间过于狭小,使得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 较低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空间中, 人体血液中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都会降低, 进而 会影响到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感到心情烦躁郁闷。 3.3.1.2.1 良好环境需求的原因分析 根据太原市环保部门对太原市环境污染调查的报告,我们了解到太原作为重工业的城 市,也是产煤大户,它的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很大。 (1)大气中的主要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