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T 406-2000 脱毒草莓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项农业行业标准,由中国农业部发布实施。该标准主要针对脱毒草莓种苗的病毒检测过程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草莓种苗的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根据标准内容,其覆盖了从样品采集、处理到最终结果分析的一系列流程。

首先,在样品采集方面,标准明确了取样的时间应在植株生长旺盛期进行,并且要确保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样本(如叶片、茎尖等),也有具体的采集要求和方法指导,以保证后续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关于样品处理,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制备适合于病毒检测的植物组织提取物或汁液。这包括但不限于清洗、研磨以及过滤等步骤,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参数设置,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执行。

再者,在病毒检测方法上,《NY/T 406-2000》推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作为主要手段来识别是否存在目标病毒。此外,还提供了间接荧光抗体测试(IFAT)作为补充方案之一。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式。

最后,对于检测结果的判定与记录,《NY/T 406-2000》也给出了具体的标准。当采用ELISA时,需要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之间的吸光度值差异来进行定性分析;而IFAT则依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荧光强度变化作出判断。所有实验数据均需妥善保存并归档,以便日后查询或复核。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0-09-22 颁布
  • 2000-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 T 406-2000 脱毒草莓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NY T 406-2000 脱毒草莓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NY T 406-2000 脱毒草莓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 T 406-2000 脱毒草莓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8 1 5il l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N Y / T 4 0 6 -2 0 0 0脱毒草毒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R u l e s f o r v i r u s d e t e c t i o n o f v i r u s - f r e e s e e d l i n g s t r a w b e r r i e s2 0 0 0 一 0 9 一 2 2 发布2 0 0 0 一 1 2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 布N Y / T 4 0 6 -2 0 0 0前言 为了 有效地实施对脱毒草毒种苗质量 检验和管理, 规范脱毒种苗市场, 促进脱毒技术的推广, 实现脱毒草毒种苗病毒检测的规范化、 标准化, 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在参照国内外草毒病毒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结合当 前国内生产实际, 力求达到快速、 准确、 可操作性强的检测要求。 检测对象主要选择生产上发生 分布范围广、 危害性大的病毒。 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和指示植物检测。 本规程内 容包括脱毒草毒种苗病毒检测的 适用范围、 检测对象、 抽样方法、 检测方法租质量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农业部植物 脱毒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济南) 、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华崇钊、 商明清、 孙作文、 李明立、 徐鲁、 杨勤民。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 Y/ T 4 0 6 -2 0 0 0脱毒草毒种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Ru l e s f o r v i r u s d e t e c t i o n o f v i r u s - f r e e s e e d l in g s t r a wb e r r i e s范围本标准 规定了脱毒草毒种苗的 病毒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脱毒草萄母本株、 组培苗及脱毒草墓种苗的病毒检测。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 包含的条文, 通 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N Y / T 4 0 1 -2 0 0 。 脱毒马铃薯种薯( 苗) 病毒检测技术规程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 1 脱毒草毒母本株 由 脱毒组培苗直接繁育并且不带本规程规定的检测对象、 用于提供草幕甸甸茎繁殖苗的母株。3 . 2 脱毒草萄种苗 由 脱毒草每母本株繁育并符合本规程规定合格标准的种苗。3 . 3 病毒病株允许率 脱毒草墓母本株及种苗繁殖田中病毒病株的允许比率。检测对 象草萄轻黄边病毒( S t r a w b e r r y m i l d y e l l o w e d g e - a s s o c i a t e d v i r u s , S M Y E V ) ;草萄镶脉病毒( S t r a w b e r r y v e i n b a n d i n g v i r u s , S V B V ) ;草毒斑驳病毒( S t r a w b e r r y m o t t l e v i r u s , S M o V ) ;草毒皱缩病毒( S t r a w b e r r y c r i n k l e v i r u s , S C r V ) ;抽样5 . 1 脱毒草毒母本株抽样 每株均需检测。繁育季节从待检母本株选取幼嫩叶片作为检测样品。每年检测 3 次以上。5 . 2 组培苗的抽样5 . 2 . 1 脱毒核心材料: 每株均须检测。5 . 2 . 2 扩繁组培苗: 每扩繁一次随机抽取 1 0 0 2 写检测。5 . 3 出圃种苗抽样5 . 3 . , 采用分层取样或随机取样等方法抽取样品, 抽样数量见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 0 0 0 一 0 9 一 2 2 批准2 0 0 0 一1 2 一0 1实施N Y/ T 4 0 6 -2 0 0 0表 1 草毒种苗抽样数量标准表种苗总数量, 株抽样百分率, %抽样最低数量, 株( 1 0 0 0 06 - 1 01 0 0 1 0 0 0 03 - 5注: 不足抽样最低数量的全部作为混合样品。3 . 2 将第一次抽取的样品混合后进行二次抽样, 随机抽取 1 0 %的混合样品检测。6 检测方法6 . 1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用于检测草 毒轻黄边病毒、 草幕 镶脉病毒。 检测方法按N Y/ T 4 0 1 -2 0 0 0中附录A的方法执行。6 . 2 指示植物检测法 用于检测草毒斑驳病毒、 草毒皱缩病毒、 草毒镶脉病毒和草墓轻黄边病毒, 检测草毒病毒的指示植物及症状见表 2 , 检测方法见附录A。 表 2 检测草毒病毒的指示植物及症状病 毒 种 类指示植物指示植物症状草幕斑驳病毒E M C UC 5叶片斑驳草幕皱缩病毒U C 5UC l o叶片皱缩草毒镶脉病毒U C6呈镶脉症状U C5叶片反转草毒轻黄边病毒U C4叶片枯死, 整株死亡U C5叶片边缘逐渐变成浅黄7 质t要求 只要酶联免疫检测或指示植物检测呈阳性反应的均为带毒株。 脱毒草幕母本株: 病毒病株允许率是。 。 脱毒草毒种苗: 病毒病株允许率簇5。 %。NY / T 4 0 6 -2 0 0 0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指示植物检测法A 1 萦育指示植物 采用欧洲草幕( F r a g a r i a v e s c a ) 及兰毒( F r a g a r i a v i s g i n i a n a ) 中 的易感品种( 见表2 ) , 在防虫条件下将指示植物和待检样品分别栽植在花盆中, 不断去掉指示植物的甸旬茎, 使叶柄加粗, 当叶柄直径达到2 m m左右时嫁接。A 2 燎接 小叶 嫁接法: 以待检样品成熟叶片( 只留中间小叶下半部) 为接穗, 将指 示植物剪去中间小叶 作为 砧木. 劈接后置于2 0 -2 5 C 、 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个待检样品同时用两种指示植物 进行鉴定, 每个待检样品各嫁接 3 株指示植物, 每株指示植物嫁接 2 -3 个待检小叶, 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A 3 管理 将整株盆栽指示植物罩上塑料袋保湿, 每隔2 - 3天换一次气,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