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doc_第1页
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doc_第2页
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doc_第3页
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doc_第4页
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校园内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方案研究 朱磊ZHULei;李明LIMing;张思宇ZHANGSi-yu;崔东浩CUIDong-hao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1189)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增长,校园面积也在不断增长,随之而来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师生“行”的问题。“行”的问题必然导致交通工具的出现,而进一步导致了校园交通的混乱。就此,我们提出了校园公共交通系统统一化设计研究,遵从着“绿色环保”和“和谐统一”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新的角度以理论指导校园公共交通的系统设计:通过两种方案比较,确定了公共自行车作为校园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其优越性;以当前存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为基础,对相应配套的设施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效合理的校园取车、停车设施、系统管理中心等一系列的设施系统,适应了多种需求。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growthofcollegepopulationandcampusarea,thetransportationproblemsbeemoreandmorerigorous.Thetransportationprobleminevitablyleadtotheemergenceofthevehicles,andfurtherleadtothecampustraffihaos.Fromanewperceptiontoguidethedesignofcampuspublictransportationsystemtheoretically,weputforwardtheintegrationdesignresearchofcampuspublictransportationsystem,followingthegreenandharmonyconception,takingthecollegestudentslifestylesintofullconsideration:Weproposethefeaturesandsuperiorityofpublicbicyclesthroughcontrastoftwoproposal.Basedonthepresentleveloftechnologyandmanagement,weanalyzethecorrespondingsystemoffacilityandmanagementandthenputforwardefficientandreasonablefacilitysystemofvehiclepick-up,parkingfacilitiesandmanagementcentertomeetdifferentkindsofdemandsuchasuseaompaniedwithrentandrecyclingofoldcars. 关键词:校园巴士;公共自行车;规划与设计;swot分析 Keywords:campusbus;publicbicycles;plananddesign;SWOTanalysis :U491.2:A:1006-4311(xx)21-0174-03 0引言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对自己的校园进行扩建,部分高校总占地面积几乎达到万亩。东南大学仅九龙湖校区就占地3752.35亩。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的校园面积是比较大的,这也给学生在校园内的交通造成部分不便。很多同学一进学校就会买自行车,所以自行车在各大高校拥有很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广大师生的主要校内代步工具。然而,高校自行车的普及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校自行车失窃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校园和谐稳定。每年有大量废旧自行车被丢弃在校园内,造成资源浪费。校内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突出,严重有损校容校貌。 因此,在如此之多的问题下,本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公共自行车是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的需要。这一措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购买私人自行车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校园公共自行车的推行也将对校园和谐起到一定作用。校园自行车失窃屡有发生,公共自行车的引入也会遏制不法分子的偷盗行为,消除校园一部分不安定因素。 1东南大学校园交通现状 1.1校园出行现状及问题 该项目以九龙湖校区为研究对象。九龙湖校区以图书馆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呈正方形状。南北向直线距离1.5km,东西向直线距离1.8km,最长对角线距离约2.3km。其中研究生生活区离本科生生活区距离较远,路程超过1.4km,四个校门相距较远。九龙湖校区的师生出行多依靠自购自行车、电瓶车、步行等,学生的上下课人流高峰期与校门进出车流高峰期基本重合,造成严重的人车冲突,存在一定隐患。基于目前东南大学的校园交通规划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对于“公共自行车进东大”这一构思师生的看法,研究公共自行车在大学开展的可行性。 1.2出行方式调查 1.2.1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16项,涉及对自行车有关事宜的询问以及师生对公共自行车进校园的看法。调查主体主要涉及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宿舍区的在校师生,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1.2.2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以学生为主,教职工为辅。鉴于九龙湖校区占地广,大多数师生购置了自行车。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区域为人群聚集地,自行车使用频率高。在半开放校园里,自行车失窃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校园和谐稳定。且每年有大量废旧自行车被丢弃在校园内,造成资源浪费。九成的同学表示,公共自行车设立之后,如果管理得当,制度完善,将会十分乐意使用。 2交通配置方案分析 正如前文所言,现存校内交通形式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弊端。因此本项目拟提出两种集约化管理的校内公共交通形式,分别为: 建立校内小型巴士系统; 建立校内公共自行车系统。 2.1校内巴士规划与设 2.1.1校内巴士线路图以及运营时刻表初拟 线路方案设计。 在现状出行特征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道路、沿线建筑的功能、需求时间与流向流量特征进行仔细分析,综合考虑校园未来规划建设,并结合校门、城市轨道交通深大地铁站等对外交通节点,以及线路非直线系数、客流量、营运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校内巴士线路规划设计,最终制定了L1、L2两条环形巴士线路图。L1线路方案总线路长约2.5km,此线路覆盖了所有本科生的住宿生活区,加强了桃园宿舍与梅园宿舍的联系,同时为梅园宿舍区本科生前往校医院就医提供了便利。L2线路方案总线路长约4.5km,共设有8个站点,平均站距为350m,首末站为东大停车场,靠近北门,而北门为校园地铁接驳巴士的停靠地点,所以其一定程度缓解了接驳巴士的压力。该线路直接将校园的大多数功能区联系在一起,为师生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L1线路站点:停车场桃园宿舍区东门梅园宿舍区教学楼站停车场 L2线路站点:停车场教学楼梅园金智楼行政楼橘园人文楼图书馆北门停车场 运营时刻表设计。 由上述发车班次计算所需巴士数量:分析可得,校内巴士至少需要十辆即可正常运营。 2.1.2校内巴士成本构成分析 车辆购置费用:10(辆)*150000(元)=1500000(元) 预测五年时间内收益预测表见表2(单位:万元)。 2.2校园公共自行车方案规划设计 根据上文中得到的人流量分布规律来看,布置点应该与人流量较大处大致契合,并且应该遵循大多数师生以及教职工的意愿。最终,我们根据人流量的分布以及问卷调查报告得出了初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梅园宿舍;桃园宿舍;橘园宿舍;东、西、南、北门;图书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楼。 2.2.1租赁点与自行车数量具体情况 根据出行需求估算租赁点和自行车规模。东南大学日出行总量为13.69万次,按照约400次配置1辆自行车,得到需要自行车数量为350辆左右。然后根据每个租赁点的人流量所占比例分配不同租赁点的自行车规模。初始分布情况如下(地点/车辆数/桩位):东门/45/47,西门/15/17,南门/30/33,北门/30/33,梅园宿舍/40/43,桃园宿舍/40/43,橘园宿舍/30/32,本科生教学楼/60/80,图书馆/40/43,纪中楼/20/24,合计/350/395。 2.2.2公共自行车五年内成本计算 初始投入的固定成本(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元,总计/万元): 1)智能锁车器,395,1300,51.35;2)站点控制器,10,5000,5;3)公共自行车,350,540,18.9;4)安装底板,198,100,1.98;5)电子标签,350,25,0.875;6)租车卡,2000,3,0.6;7)调度车,1,0,0(学生志愿管理);8)调度中心,1,300000,30;9)安装及辅材,10,300,0.3;10)端点接电,10,500;11)运输,350,20,0.7;12)公共自行车棚,10,10000,10;合计,121.205万元。 五年的运营成本(项目,五年营运费用/元):维护成本,17600;管理人员工资,600000;租赁点电费,15000;总计,632600;五年运营收入(项目,收入/元):初次工本费收入,20000;广告收入,20000;补卡收入,25000;总计,65000。可以得出五年内的收益为6.5-63.26-121.205= -177.965(万元),即该项目需投入资金。 2.3总结分析 结合民意调查与成本及收益计算,方案一比方案二收益更少,该系统难以长期运营。方案一仅采用校园巴士,覆盖面不够全面,在成本变动较小情况下,长期运营该系统持续亏损。方案二采用公共自行车,覆盖面广,设点全,成本较第一种更低。综合对比分析,建议采取方案二。 3结束语 校园内部公共自行车的提出是为了方便校内人员的长距离出行,同时减少校园内部的机动车辆出行,使校内出行实现绿色、安全、和谐。我们进行了校内师生出行调查,深入分析了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出行起讫点、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满意度与意愿等行为特征。总结校内人员出行具有如下特征:以步行为主;超过步行适宜距离(500m)的出行量约占80%;出行产生与吸引点集中在教学区、宿舍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等。对东南大各区段全方式流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在校园内部绿色交通、宁静交通及慢行交通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内部公共自行车的规划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PaulJ.DeMaio.SmartBikes:PublicTransportationforthe21stCenturyJ.IDEASINMOTION,9-11. 2PaulDeMaio.WillSmartBikesSueedasPublicTransportationintheUnitedStates?J.PublicJOURNALOFTransportation,1-14. 3Pinaud,Antoine,Santos,Canals,Marc,Janneau,Thibaut.Copenhagen:howbicyclescanbeeanefficientmeansofpublictransportationD.Geographydepartment,RoskildeUniversity,Decemberxx. 4PeterMidgley.TheRoleofSmartBikeSharingSysteminUrbanMobilityJ.LandTransportAuthority,Mayxx.23-32. 5SusanA.Shaheen,StaceyGuzman1,HuaZhang.BikesharinginEurope,theAmericas,andAsiaJ.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JournaloftheTransportationResearchBoard,October21,xx,159-167. 6ClaudioContardoCatherineMorencyLouis-MartinRousseau.BalancingaDynamicPublicBike-SharingSystemCxx,09. 7韩慧敏,张宇,乔伟.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J.城市交通,xx(7):13-20. 8耿雪,田凯,张宇,黎晴.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J.城市交通,xx(7):21-29. 9赵颖梅.创新型高校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xx. 10何博.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应用硏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xx. 11李婷婷.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xx. 12黄彬.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状况调查报告分析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