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窄”语义场演变研究 常天宇 摘要:通过建立汉语“窄”语义场,并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窄”语义场中各词位的历时演变过程,对比各词位的语义价值和语用价值。“窄”取代“窄”语义场中其他词位,成为指称“横距小”这一范畴的主导词位,源于其自身较高的语义价值和语用价值。 关键词:核心词窄语义场词义演变 一、引言 在汉语中,“窄”语义场所指称的“横距小”这一范畴几千年来并未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词位之间的价值关系不同,用来指称该范畴的词位(即“能指”)是不同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组合关系存在着丰富变化。本文将各时期表达“横距小”这一范畴的“能指”,包括“隘、狭、窄、局、褊、陋、仄、促、窘、迫、逼”11个词位,组合在一起构建同义义场,以语义场为单位,对其中各词位做历时分析;同时,对“窄”的“所指”演变做历时分析。最后,综合能指与所指的演变情况,弄清“窄”在历时演变过程中,逐步取代其他词位,成为“窄”语义场主导词位的原因,这在汉语词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 此外,由于“横距小”这一范畴属于汉语语义范畴的核心范畴,用来指称该范畴的能指也因此进入汉语核心词的序列当中,对“窄”语义场进行研究,可以丰富汉语核心词的研究。 二、“窄”语义场各词位的历时演变 1.隘 “隘”,广雅释诂一解释为“狭也”。“隘”与“嗌”同源,“隘”是“咽喉”,“狭窄逼仄的哽嗓咽喉之地”也称“隘”,如淮南子兵略“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所以,作为名词,“隘”指“险阻的关隘”;作为形容词,“隘”就指“狭窄得难于通过”了,如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隘”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大概出现于西周或春秋时期。这两个义位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并且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产生其他义位。 2.狭 “狭”,说文释为“隘也”,玉篇“不广也”,指两边的横距小。“狭”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在战国初期就已出现,如吴子应变“左右高山,地甚狭迫”。现代汉语中该词位与“广”相对,不再指与“宽”相对的两边窄,而是指四周范围窄。 3.窄 “窄”的最初义位为“狭隘;狭小”,集韵“狭也”,以前有时写作“迮”。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先秦战国时期,最早见于尉缭子?兵教下:“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表现在义素结构上为“空间+横距+小”。到了晋代,“窄”由“空间”转移到“人”,“人”的“横距”小了,则变得“紧迫、困难、窘迫”,如晋?陶潜杂诗之七中的“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玉篇?穴部“窄,迫也。”“窄”就看,与表“压榨”义的词有关,如南朝梁(一说晋)宗懔荆楚岁时记的“以糯米熬捣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釀之,石窄令熟。”“窄”义为“榨压”。正因为如此,“窄”除表“两边狭小”之外,还常表“四边狭小、处处受局限、受逼迫”义,如西岳华山亭碑“处所逼窄,窸窣有声”。到了唐代,“窄”的义位又发生了变化。其一,它的义素由“人”上转移到了“物质”上,产生了“短缺”义,如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其二,它的义素由“人”进一步深入到“人心”,“人心”的横距小了,就产生了“不舒坦”义。如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王琦汇解:“中区窄,谓心事不舒。”到了金代,“窄”的义位又发生了变化,“空间”的“宽度”小了,所以它的容量也就少了,就容易变得“整齐、漂亮”,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遮遮掩掩衫兒窄”。凌景埏校注:“窄,整齐、华丽、漂亮的意思。”这个义位和最初的“狭隘、狭小”差别较大。到了现代汉语时期,“窄”只保留三个义位:一是指“横的距离小”(跟“宽”相对);二是指“(心胸)不开朗,(气量)小”;三是指“(生活)不宽裕”。“压榨”义、“物质短缺”义与“整齐、漂亮”义已消失。从“窄”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整体变化的次数是比较少的,但是后期产生的义位与最初义位的语义差别较大。 4.局 “局”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春秋时期。如管子白心:“大者宽,小者局。”又如荀子正名:“局室、芦帘、藳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周书异域传序:“两仪之间,中土局而庶俗旷。”明刘基雷说上:“有夫耕于野,震以死。或曰:畏哉!是获罪于天,天戮之矣。刘子曰:噫,诬哉!何观天之局也!”现代汉语中此义位已消失。 5.褊 “褊”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出现于战国中期,说文解释为“衣小也”,由此可见,“褊”特指“衣服狭小,处处紧窄”,如左传昭公元年:“(叔孙)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曰:带其褊矣。”论衡自纪“夫形大衣不得褊。”“褊”常被用于比喻义:一是比喻“土地的狭小”,如左传昭公元年“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二是比喻“心地、器量的狭窄”,如商君书垦令:“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南史王弘传:“弘性褊隘,人有忤意,辄加詈辱。”现代汉语中本义已消失,只保留比喻义。 6.陋 “陋”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西汉时期,如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王逸注:“陋,小也。”意为“狭小,低矮”。再如宋陆游感怀诗之一:“我居一何陋,举手屋可扪。”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阸狭也引申为凡鄙小之称。贾子曰:反雅为陋。淮南注曰:陋,鄙小也。”这是其情态陪义扩大的结果。现代汉语中,该义位在使用时虽然保留了“狭小”的本义,但偏于强调“粗简、破旧”,引申义使用较多。 7.仄 “仄”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三国时期,如广雅释诂:“仄,陿也。”意为“狭窄、狭小”。又如后汉书袁闳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数亩小宅,篱垣仄陋。”现代汉语中,该词位多与“逼”构成双音节词“逼仄”使用,较少单用。 8.促 “促”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魏晋时期,如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世说新语言语:“江东地促,不如中国。”后汉书郦炎传:“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南史王莹传:“(王莹)既为公,须开黄阁,宅前促,欲买南邻朱侃半宅。”此义位现代汉语中已消失。 9.窘 “窘”,表“环境既狭窄又迂曲,没有回旋的余地”。这一义位大致产生于汉代。淮南子要略中“穿通窘滞,决渎壅塞”,“窘滞”同“穹窒”,是“狭曲而滞碍难通”的意思;后汉书郦炎传“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狭且促”解释了“窘路”。此义位现代汉语中已消失。 10.迫 “迫”,说文:“近也。”在表示自然环境时,“迫”意为“两边逼得很紧,空间非常狭窄”,如后汉书窦融传:“西州地势局迫。”刘峻金华山栖志:“登自山麓,渐高渐峻,垄路迫隘,鱼贯而升。”作为动词,“迫”又表示“两边挨得越来越近,空间(或时间)越来越小或越少”。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让羲和不要加鞭,不要靠近日落处的崦嵫山;司马迁报任安书:“涉旬月,迫季冬。”意思是再过个把月就逼近季冬了。“迫”用于人事上,多表示“由于活动天地的狭窄或者日益狭窄而感到受局限、受压迫,不得舒展”。吕氏春秋贵生:“全生为上迫生为下。”“迫生”就是在各方面都受制约的情况下局迫地生活;庄子刻意:“感而后应,迫而后动”,“迫”也是“受到逼迫、压迫”的意思。由文献资料来看,“迫”指“横距小”这一义位至晚到汉代产生,现代汉语中已消失。 11.逼 “逼”指“横距小”这一义位在三国时期已存在,如三国魏曹植七启:“于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再如晋葛洪抱朴子文行:“若夫翰迹韵略之广逼,属辞比义之妍媸,源流至到之修短,韫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绝也。”“逼”在现代汉语中表“狭窄”义时,仅与“仄”构成双音节词“逼仄”作为书面语体使用。 从上述各词位的发展过程来看,“横距小”这个范畴大约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至晚出现于春秋时期。最初用于表示“横距小”这个范畴的词位是“隘”,生理器官咽喉,借咽喉狭窄逼仄的特征来形容现实中的某地狭窄逼仄、难以通过,属形容词。后来发展出名词,亦是指险阻、难以通过的地方。总体来看,“隘”是用来指称地形的,而且指地形的两边。“狭”的产生要晚于“隘”,从文献资料上看,其产生于战国初期,是用来专指地形上两边的“横距小”。说文中,许慎以“隘”训“狭”,可见其同义关系。“窄”从看,与表“压榨”义的词有关,这与“隘”“狭”是不同的,因此“窄”除了指两边的“横距小”外,还指四边“横距小”,它的指称范围要比“隘”和“狭”大。“局”本义为“约束”,说文“从口在尺下”,“尺”表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法度是严谨的、限制范围的,因此“局”除了“基”义、“拘束、约束”以外,还带有“一定的、不宽广的范围”之义,“局”用来指称“横距小”这一范畴,是其属性陪义扩大后形成的。“褊”用来指称“横距小”这个范畴,出现时间较晚,但它最初所指是限于“衣服”的,专指“衣服狭小”,表现在义素结构上为“衣服+横距+小”,后来“土地”替换了“衣服”,变成了“土地+横距+小”,用来指“土地少”。战国末期,“内心”又替换了“土地”,变成了“内心+横距+小”,用来指“人气量窄,心胸不宽广”。“陋”指“横距小”大致产生于西汉时期,本义即“狭窄、狭小”,但后世多用其指“设施简单不完备”,如简陋;“样貌不好看”,如丑陋。这是其情态陪义扩大产生的结果。“仄”本义为“倾斜”,属会意字,小篆字形像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促”本义为“紧迫”;“窘”本义为“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迫”本义为“逼近”,说文:“迫,近也”;“逼”本义为“接近,靠近”,说文:“逼,近也”;“仄”“促”“窘”“迫”“逼”用来指称“横距小”,皆为其属性陪义扩大后形成的新义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看,“窄”语义场也由最初的“隘、狭、窄、局、褊、陋、仄、促、窘、迫、逼”演变至“隘、狭、窄、局促、褊、逼仄、陋(巷、街)”,而“窄”也由“窄”语义场中后起的非主导词位逐步演变为主导词位。 三、“窄”语义场各词位价值对比 通过比较“窄”语义场各词位之间的组合与替换情况,结合当前词义演变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造成汉语核心词“窄”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是语义价值和语用价值。 (一)语义价值 “窄”语义场中用来指称“横距小”这一范畴的词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基义的基础上发展扩大而来 本义指“横距小”,但指称范围略有区别,如“隘”“狭”多指地形;“窄”既可指地形又可指人内心,“褊”本专指衣服,后来扩大到指称地形、人的内心等。 2.由陪义发展扩大而来 “仄”“促”“窘”“迫”“逼”这五个词位本来并不指称“横距小”这一范畴,之所以后来发展成这一词义,是由其自身的属性陪义发展扩大造成的。 3.其他 “陋”本义虽为“狭小、低矮”,但其情态陪义的扩大最终造成其义位转移,其“狭小”义在现代汉语中虽得以保留,但处于弱势地位,使用频率不高,使用范围不广。 从古今演变过程来看,较稳定的词位是第一类,它们的古今义位差异不大。第二、三类则不够稳定,在发展过程中,或者已经消失,如“窘”“迫”;或者参与构成双音节词,其本身由自由义位变成了实际上是语素义的非自由义位,如“局促”“逼仄”。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类词位的语义价值较高。 第一类词位包括“隘”“狭”“窄”“褊”四个词位,其中“隘”和“狭”的各义素之间的组合关系紧密,一般是空间+横距+小。而“窄”与“褊”的各义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并不紧密,替换其中的一个义素,就可改变其所指内容。即: 褊衣服+横距+小衣服紧窄,不宽松 褊空间+横距+小地形狭小 褊人+内心+横距+小人的气量不足、心胸狭窄,内心不舒坦 窄空间+横距+小地形狭小 窄人+处境+横距+小人受压迫 窄人+内心+横距+小人的气量不足、心胸狭窄,内心不舒坦 窄物质+横距+小物资短缺 窄空间+容量+小空间容纳事物少而整齐漂亮二者相比,“窄”具有更高的语义价值,在“所指”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它能及时改变自身的语义,适应新的“所指”。 (二)语用价值 张志毅(xx)认为:“义域,是指义位的量,是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义域可分为大小域、多少域、语用域。使用范围就是指的语用域,它是义位组合的伙伴范围,也指适用的语体、语域、地域、时域等。”维特根斯坦1922年在逻辑哲学论中强调:“只有在命题的语境中,名称才有意义。”研究语义场中各词位的组合与替换关系,不能忽视词位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具体语境。因此,我们需要对各词位进行语用域对比,以期得到使“窄”处于主导词位的原因。(见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窄”在指称“横距小”这个范畴时,它的语用域是最大的。语言使用中存在着“喜新厌旧”的心理强势,所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所指”,有着不同的“能指”,如“隘”出现于西周或春秋时期,而“狭”出现于战国初期。但是“窄”能在数千年的语言演变中依然保持着汉语词汇中的核心地位,这与其自身极高的语用价值是分不开的。“窄”的语用域最大,可用于指称地形、心理、处境、物质等四种情况,而其他同义词位的指称范围都少于“窄”。这使得“窄”能够克服“喜新厌旧”带来的影响,以其自身广泛的语用域活跃于词汇的使用过程中。 另外,语体差异影响语用价值。“窄”字在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中同样适用,而“褊”“隘”等词多用于书面语体。“褊”虽然能弥补“窄”不指称衣服的缺陷,但仅出现于古汉语中,现代汉语中用以指称“衣服窄小”的义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邑大学《剧目排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媒体应用与品牌战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斜屋面屋脊防水施工方案
- 《工具机的构造》课件
- 山东标准钢板库施工方案
- 2025水果交易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钳型多用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密数控快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样本
- 南京特制停车棚施工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英语情景运用拔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
- 三.国际法习题之经典案例分析
- 中国传媒大学-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课件-第一章 舆论传播的源与流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护理课件
-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验
- 《XX医院安宁疗护建设实施方案》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小学生气象科普知识ppt课件
- 年产吨右旋糖酐的车间工艺设计
- 二年级六宫格数独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