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pdf_第1页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pdf_第2页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pdf_第3页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pdf_第4页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3 3 0 4 0 4 0 l7 8 镭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16 4 4 2 0 0 8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 e n e r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o fn e t w o r k sd i s t a n c el e a r n i n g 2 0 0 8 0 4 - 1 0 发布 2 0 0 8 - 1 1 0 1 实施 宰瞀鹳紫瓣警雠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 b t2 1 6 4 4 2 0 0 8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概述 6 总体结构 6 1 总体结构概述 6 2 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 6 3 功能 6 4 承载网络 6 5 用户接入 6 6 网络互连 7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各业务子系统技术要求 7 1 视频会议子系统 7 2 基于w e b 的业务子系统 7 3 流媒体子系统 8 网络管理 8 1 网络管理方式一 3 2 网络管理对象 8 3 网管接口协议 8 4 网管接口信息模型 8 5 网络管理功能“ 9 认证、计费 l o 系统安全性 1 0 1 概述 1 0 2t l s 1 0 3s s l - - - 1 04i p s e c -tt 1 l 远程教育系统功能应用 1 1 1 应用要求 1 1 2 教学功能 1 1 3 教育管理 工,:o o 0 o 0 ,o 8 8 o o地”墙”加n n n 孔船 刖置 g b t2 1 6 4 4 2 0 0 8 本标准是在y d t1 1 9 62 0 0 2 基于i p 网络的远程教学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了i t u t 、i e t f 相关国际标准编写而成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林涛、聂秀英、范旭彤、沈灿、吴永明、刘湘宇、邹孟睿、张清、于文慧。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 b t2 1 6 4 4 - - 2 0 0 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 p 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要求,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在网络、设备、应用层面 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 p 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 d t9 1 41 9 9 9 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协议( e q vi t u tt 1 2 6 :1 9 9 6 ) y d t9 4 91 9 9 8 多点二进制文件传送协议( e q vi t u tt 1 2 7 :1 9 9 5 ) y d t9 9 5 1 9 9 8 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 e q vi t u tt 1 2 0 ;1 9 9 6 ) y d t1 13 1 2 0 0 l 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上的呼叫信令协议及媒体流打包技术( i d ti t u t h 2 2 5 0 :1 9 9 6 ) y d t1 1 3 42 0 0 1 多点应用共享( i d ti t u tt 1 2 8 :1 9 9 8 ) y d t1 5 1 4 - - 2 0 0 6 远程教学通信平台用户接人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技术要求 1 s o i e c1 0 9 1 8 4 信息技术持续色调静止图像的编码和数字压缩;j p e g 格式,s p i f f 格式, s p l f f 标签,s p i f f 颜色空格,a p p n 标记,s p i f f 压缩类型的注册和注册机构( r e g a u t ) i s o i e c1 1 1 7 2 1 信息技术具有1 5m b i t s s 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 编码第1 部分:系统 i s o i e c1 1 1 7 2 2 信息技术具有1 5m b i t s s 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 编码第2 部分:视频 i s o i e c1 11 7 2 3 编码第3 部分:音频 i s c i i e c1 3 8 1 8 一l i s c l i e c1 3 8 1 8 2 l s 0 i e c1 3 8 1 8 3 i s 0 i e c1 3 8 1 8 7 ( a a c ) 信息技术具有1 5m b i t s s 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 部分:系统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 部分:视频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3 部分:音频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7 部分:高级音频编码 1 s o i e c1 4 4 9 5 信息技术持续色调和静止图像的无损和近无损压缩 i s o i e c1 4 4 9 6 1 信息技术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第1 部分:系统 i s 0 i e c1 4 4 9 6 2 信息技术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第2 部分:视频 i s o i e c1 4 4 9 6 3 信息技术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第3 部分:音频 i s o i e c1 4 4 9 6 6 信息技术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第6 部分: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 i s o 1 e c15 4 4 4 1 信息技术核心编码系统 i s o 1 e cf d i s1 5 9 3 8 信息技术多媒体内容捕述接口 i t u tg 7 1 1 :1 9 8 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p c m ) g b t216 4 4 2 0 0 8 i t u t g 7 2 2 :1 9 9 96 4k b i t s 之内的7k h z 音频编码 i t u tg 7 2 3 :1 9 9 6以5 3k b i t s 和6 3k b i t s 速率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 i t u tg 7 2 8 :1 9 9 2 采用线性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 b i t s 速率上的语音编码 l t u tg 7 2 9 :1 9 9 6 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8k i t s 语音编码( c s - a c e l p ) i t u th 2 2 5 :2 0 0 6 用于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打包 l t u th 2 3 5 :2 0 0 0 用于h 系列( h 3 2 3 ) 和其他基于h 2 4 5 多媒体终端安全和加密 i t u th 2 4 5 :2 0 0 3 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i t u th 2 6 1 :1 9 9 3 p 6 4k b i t s 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l t u th 2 6 3 :1 9 9 8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 i t u th 3 2 0 :1 9 9 9 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 t u th 3 2 3 :2 0 0 3分组多媒体通信系统 i t u th 3 3 2 :1 9 9 8 用于松耦合会议的h 3 2 3 扩展 i t u th 4 5 0 1 :1 9 9 8 支持h 3 2 3 补充业务的通用功能协议 i e t fr f c 2 0 8 3 :1 9 9 7p n g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v e r s i o n1 0 i e t fr f c 2 2 4 6 :1 9 9 9t l s 协议版本1 0 i e t fr f c 2 3 2 6 ;1 9 9 8实时流协议( r t s p ) 1 e t fr f c 2 3 2 7 :1 9 9 8 会话描述协议( s d p ) i e t fr f c 2 4 0 1 ;1 9 9 8i p 安全体系结构 i e t fr f c 2 4 0 2 :1 9 9 8i p 鉴别头 i e t fr f c 2 4 0 3 :1 9 9 8e s p 和a h 中h m a c - m d 5 9 6 的使用 i e t fr f c 2 4 0 4 :1 9 9 8e s p 和a h 中h m a c - s h a - 1 9 6 的使用 i e t fr f c 2 4 0 6 :1 9 9 8i p 封装安全有效负荷 i e t fr f c 2 4 0 8 :1 9 9 8 网际安全连接和密钥管理协议 i e t fr f c 2 4 0 9 :1 9 9 8 网际密钥交换 l e t fr f c 2 8 6 5 :2 0 0 0 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 r a d i u s ) i e t fr f c 2 9 7 4 :2 0 0 0 会话发布协议( s a p ) i e t fr f c 3 5 5 0 :2 0 0 3r t p :实时传输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3 2 3 3 3 4 2 远程教育d i s t a n c el e a r n i n g 在空问( 有时需要连接) 和时间( 异步教学) 上分布的教学活动和环境。 教学进程t e a c h i n gp r o c e s s 利用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控制t e a c h i n gc o n t r o l 对于教学进程进行控制的相关活动。 教学管理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 对教学进程的管理。 g b t2 1 6 4 4 2 0 0 8 3 5 教学点l e a r n i n gs t a t i o n 参加远程教育进程的一个功能节点,教师或学生通过其完成教学功能的实体,可以是教师授课地点 或学生学习地点。教学点可加入或退出教学进程。 3 6 课件c o u r s e w a r e 包含一定教学内容,可通过某种载体采用一定的表现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编制的 软件,课件主要有w e b 课件和流媒体课件。 3 7 应用方u s e r 使用本标准进行远程教育相关活动的各方,包括产品开发、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远程教育业务开展 等等。 3 8 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t e a c h i n g - c e n t e r e dd i s t a n c el e a r n i n g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远程教育中主要的角色是教师。学习者通过远程收听或观看由教师 所授的课程来学习,在该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具有交互也可以没有交互过程。 3 9 个别辅导i n d i v i d u a li n s t r u c t i o n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生远程解释或回答由另一个学生提出的 问题。 3 1 0 自学s e l fp a c i n gl e a r n i n g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学习者通过从教学资源中获得与其希望解决的问题相关的 资料,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活动。 3 1 1 多角色学习小组学习m u l t i r o l el e a r n i n g t e a ml e a r n i n g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位- f n n n 点的学习者( 一组学习者) 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在该种 学习活动中,一个学习者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 a ca d v a n c e da u d i oc o d i n g a d s l a s y m m e t r i cd i g i t a ls u b s c r i b e rl i n e a h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h e a d a s pa c t i v es e r v e rp a g e a t m a s y n c h r o n o u st r a n s f e rm o d e c o m c o m p o n e n to b j e c tm o d e l c p uc e n t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u n i t d s l d i g i t a ls u b s c r i b e rl i n e d d n d i g i t a ld a t an e t w o r k d n s d o m a i nn a m es e r v e r 先进音频编码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认证头 活动服务器页面 异步转移模式 组件对象模型 中央处理器 数字用户线 数字数据网络 域名服务器 g b t216 4 4 2 0 0 8 4 d m i f d v b a s i e s p f r f t p f d d i g c c g g s n h d l c h d s l h f c h s s i h t c p h t m l h t t p i d c i e i p i s d n i s p j p e g l a p b l a p d m a c m c s m c u m i b m p e g p n g p o p p p p p s t n q o s r a d i u s r a s r t c p r t p r t s p s a p t h ed e l i v et i m e d i ai n t e g r a t i o nf r a m e w o r k d i g i t a lv k - a d c a s ta s y n c h r o n o u ss e r i a 1i n t e r f a c 。 e n c a p s u l a !c u r i t yp a y l o a d f r a m er e l f i l et r a n s il r o t o c o l f i b e rd i s t r l - t e dd a t ai n t e r f a c e g e n e r i ec o n i c r e n c ec o n t r 0 1 g a t e w a yg p r ss u p p o r tn o d e h i g h l e v e ld a t al i n kc o n t r o l h i g h r a t ed i g i t a ls u b s c r i b e rl i n e h y b r i df i b e rc o a x i a l h i g hs p e e ds e r i a li n t e r f a c e h y p e r t e x tc a c h ep r o t o c o l h y p e rt e x tm a r k u pl a n g u a g e h y p e rt e x tt r a n s f e rp r o t o c 0 1 i n t e r n e td a t ac e n t e r i n t e r n e te x p l o r e r i n t e r n e tp r o t o c o l i n t e g r a t e ds e r v i c ed i g i t a ln e t w o r k i n t e r n e ts e r v i c ep r o v i d e r j o i n tp h o t o g r a p h i ce x p e r t sg r o u p l i n ka c c e s sp r o c e d u r eb a l a n c e d l i n ka c c e s sp r o c e d u r eo ndc h a n n e l m e d i aa c c e s sc o n t r o l m u h i p o i n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 m u l t i p o i n tc o n t r 0 1u n i t m a n a g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b a s e m o v i n gp i c t u r ee x p e r t sg r o u p p o r t a b l en e t w o r kg r a p h i c s p o s to i f i c ep r o t o c 0 1 p o i n tt op o i n tp r o t o e o l p u b l i cs w i t c h e dt e l e p h o n en e t w o r k q u a l i t yo fs e r v i c e r e m o t e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d i a ii nu s c i、r v i c e r e m o t ea c c c s ss e r v i c e r e a h i m et r a n s f e rc o n t r 0 1p r o t o c 0 1 r e a h i m et r a n s f e rp r o t o c 0 1 r e a l t i m es t r e a m i n gp r o t o c 0 1 s e s s i o na n n o u n c e m e n tp r o t o c 0 1 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 数字视频广播异步串行接口 封装安全净荷 帧中继 文件传输协议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一般会议控制 g p r s 网关支持节点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高速串行接口 超文本缓存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 i n t e r n e t 数据中心 i n t e r n e t 资源管理器 网际互联协议 综合业务数字网 i n t e r n e t 服务提供商 联合图像专家组 平衡型链路接人规程 d 信道链路接人规程 媒体接人控制 多点通信服务 多点控制单元 管理信息库 运动图像专家组 流式网络图形格式 邮件邮局协议 点到点协议 公共交换电话网 服务质量 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 远程访问服务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实时流媒体协议 会话发布协议 s d p s d l c s m l l s m t p s n m p s s l t c p t l s u d p w 3 c x d s l g b t2 1 6 4 4 2 0 0 8 s e s s i o nd e s c r i b ep r o t o c o l 会话描述协议 s y n c h r o n o u sd a t al i n kc o n t r o l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s y n c h r o n i z e dm u l t i m e d i ai n t e g r a t i o nl a n 一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 g u a g e s i m p l em a i lt r a n s f e rp r o t o c o 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 i m p l en e t w o r km a n a g e m e n tp r o t o c o 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 e c u r i t ys o c k e tl a y e r 安全套接层 t r a n s f e rc o n t r o lp r o t o c o l 传输控制协议 t r a n s p o r tl a y e rs e c u r i t y 传输层安全 u s e rd a t a g r a mp r o t o c o l 用户数据报协议 w o r l dw i d ew e bc o n s o r t i u m 环球网( w w w ) 联盟 xd i g i t a ls u b s c r i b e rl i n e ,w h e r exm a yb eh d s l 、a d s l 等的总称 a v he c t 5 概述 利用本标准中规定的远程教育平台所进行的远程教育活动可以补充正规教育的不足,同时为政府、 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培训提供应用平台。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可以获得正规的教 学文凭也可以为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学习。 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架构在i p 网络之上的多种多媒体业务系统的组合来实现。远程教育平台不仅 是目前教育方式的远程实现,而且还利用新的业务系统实现目前教育方式所无法提供的教育手段。本 标准规定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能提供如下一些远程教育业务: a ) 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类似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 与教授者的教学活动同时进行。实时远程教育业务包括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 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视讯 会议业务系统辅以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 e b 的业务系统。 b ) 非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是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生成活动不同时进行的远 程教育业务。其业务形式包括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 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该类业务中可以不包括学习者和教授者之间的交互过程,也可 以包括非实时的交互过程。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 e b 的 业务系统。 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者可以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如大学、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也可以是远 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即学习者。远程教学资源可以是文本、语音或多媒体形式。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是 以实时方式提供也可以是在存储设施中存储。存储式教学资源的生成在远程教育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用,但不在本标准中讨论范围内。 6 总体结构 6 1 总体结构概述 1 p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是指远程教育在网络层面主要是i p 网络,但不限于i p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 是实现远程教育业务的有机实体。远程教育平台要完成教学、管理、运营三方面的功能,教学功能包括 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运营是指支撑运营实现的安全、认证和计费功 能。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 所示。 5 g b t216 4 4 - - 2 0 0 8 注:图中不同粗细线形的实线相交不表示相交关系相同线形的实线相交表示相交关系。 图1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 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在总体结构上应满足: a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保证在l p 网络上构建系统的应用环境。 b )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构建一个教学平台,向系统的应用方提供一个逻辑上的、虚拟的教学环 境,保证系统业务的集成。 c ) 各业务子系统根据具体需要可具有单独的网络和设备。 d ) 平台的具体功能实现应保证其应用集成于w e b 环境的可行性,以实现其对于整个系统的 集成。 e )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 f ) 系统的各业务实现应保证系统在认证、鉴权、计费运营管理上的统一和集成的可行性。 6 2 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 6 2 1 业务子系统种类 i p 网络远程教育应用的主要业务子系统如下: a ) 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通过实时视音频会议系统,提供远程教育实时授课功能。 b ) 流媒体业务子系统:以流服务器为核心,提供流媒体节目广播和点播教学功能。 c ) 基于w e b 的业务子系统:以w e b 为主,包括多种基于i p 的信息发布,完成w e b 信息浏览等 非实时远程教育和管理功能、基于i p 网络的自定义应用协议应用以及其他多种应用协议的远 程教育应用。 6 2 2 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 视频会议业务常常用来完成远程教育中的实时授课功能,i p 网络远程教育采用h 3 2 3 系列协议 作为视频会议协议,业务通信流程如下: 6 g b t2 1 6 4 4 - - 2 0 0 8 a ) 呼叫建立:参加授课的各个终端设备通过某种方式的认证后建立呼叫连接的过程。 b ) 初始连接:建立公共通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交换,选择通用模式进行会议。 c ) 多点会议:连接建立后,利用多点会议方式进行授课和实时交流。 d ) 结束会议:授课结束后拆除连接的过程。 6 2 3 流媒体业务子系统 以视频流服务器为核心设备,通过传输网络提供流媒体广播和点播实现远程教育授课功能,业务流 程如下: a ) 呼叫建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点播或广播请求,同服务器建立连接。 b ) 服务过程: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流服务,客户端播放的过程。 c ) 结束服务:流服务结束或客户端关闭连接,点播服务结束。 6 2 4 基于w e b 的业务子系统 基于w o o 的教学业务包括w e b 、f t p 、i p 广播和组播、自定义i p 应用等,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音频 在内的信息浏览功能,w e b 服务是无连接的,业务流程如下: a ) 请求:向指定的w e b 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 b ) 服务:接受请求的服务器发送服务内容。 w e b 服务常常和基于i p 网上的其他信息发布应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作为用户在 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环境和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出现。 6 2 5 业务子系统集成 各项业务子系统提供远程教育的部分功能,各业务子系统相互配合,集成应用,构成了远程教育系 统的有机整体,提供面向用户的完整的远程教育业务。例如实时授课系统应该提供同流媒体系统的接 e 1 保证上课内容的实时课件制作;教学管理系统要同教学评价系统、教学系统建立接口,获取管理所需 的源数据等。本标准对于各具体业务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配合方式不作具体规定,应用方可自行考虑。 远程教育各种业务集成应用和管理的具体接口及规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6 3 功能 6 3 1 基本要求 远程教育需要完成的功能可分为教学、管理、运营三大类,本标准只描述远程教育系统在应用层面 上应该具有的功能,对于远程教育系统关于教学活动在应用层面上的功能的细节及具体实现不做规定。 系统在功能上应具备如下方面: a )应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全部教学活动; b ) 应能最大限度地对教学过程作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督,包括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数据统计与 分析 c )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 d )系统应当能保证用户信息与资源的安全。 6 3 2 组成 6 3 2 1 教学 教学功能包括实时教学、作业、讨论、测试、答疑、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课件管理、非实时教学 等等。 6 3 2 2 管理 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注册管理、教学评价、系统管理、 网络管理和设备管理等等。 6 3 2 3 运营 运营功能是指为了支撑运营而需具备的功能。包括计费、认证与安全等。 7 g b t2 1 6 4 4 2 0 0 8 6 4 承载网络 远程教育网络层统一于1l ,据具体业务和实际情况在物理及链路层可采用各种承载网络, 包括电路交换网、以太网、f d im 、f r 、d d n 、移动i p 网络、卫星通讯网等,可选择上述的一种网络 或多种网络,异构网络互连应j往网络层统一于l p 网络协议,可通过网关实现。远程教育系统承载 网络的选择应考虑业务应用列 问络带宽的要求,应保证承载网络的带宽满足特定的业务应用。 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构成q 有多种形式,包括多种承载网络、多种拓扑结构的并存,在地域上可是 一个地区,也可是距离很远的多个地点,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多个远程教育网络互连为一个广域的 大网。 6 5 用户接入 用户接人特指不在远程教育承载网络之内,需通过特定接人方式接入远程教育业务网。用户可选 择以下接入方式: a ) p s t n 接入; b ) i s d n 接人, c ) x d s l 接人; d ) h f c 接人; c ) 无线接人; f ) 以太网接入; g ) 电力线接人。 用户接入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网络条件和应用需求来选择,远程教育系统要考虑用户接人的可行 性,考虑接入方式与业务应用的匹配,也可采用其他的接人方式。 6 6 网络互连 远程教育系统设备、网络互连拓扑如图2 所示,该图表示远程教育典型的系统构成和网络拓扑,实 际情况应视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 8 图2系统网络与设备拓扑示意图 g b t2 1 6 4 4 2 0 0 8 7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各业务子系统技术要求 7 1 视频会议子系统 7 1 1 系统要求 实时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是视频会议系统,满足如下要求: i p 网络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应符合i t u th 3 2 3 揍议。 应支持数据会议功能,数据会议应符合y d t9 9 51 9 9 8 的相关规定。 系统应保证实现或可扩展实现i t u th 3 2 3 与i t u th 3 2 0 系统的混合组网。 实时远程教育系统在组网时应保证支持多级级联的组网方式。 7 1 2i t u - t h 3 2 3 系统 7 1 2 1 通信协议栈 1 t u th 3 2 3 系统应符合i t u th 3 2 3 协议族,包括i t u th 3 2 3 、i t u th ,2 2 5 、i t u th 2 4 5 、i t u th 4 5 0 、i t u th 2 3 5 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协议,系统协议栈如表1 所示。 表1 i t u - th 3 2 3 系统通讯协议栈 控制数据音频视频a v 控制控制 h ,2 2 5 oh 2 4 5t 1 2 0 g 7 x x h 2 6 x r t c p r a s ( q 9 3 1 ) r t p t c p u d p i p 7 1 2 2 技术要求 7 1 2 ,2 1 终端 速率:支持6 4k b i t s 19 2 0k b i t s 。 图像:支持1 t u th 2 6 3 和i t u th 2 6 1 编解码算法。 声音:至少支持i t u tg 7 1 l 、i t u tg 7 2 3 、i t u tg 7 2 8 编解码算法。 数据:支持y d t9 9 5 - - 1 9 9 8 数据会议。 会议控制:支持主席会议控制功能。 会议模式:支持i t u - th 3 2 3 会议和i t u th 3 3 2 会议( 可选) 。 7 1 2 2 2m c u 速率:支持6 4k b i t s l9 2 0k b i t s 。 图像:支持i t u th 2 6 3 和i t u - th 2 6 1 编解码算法。 声音:至少支持i t u tg 7 1 1 、i t u tg 7 2 2 、i t u tg 7 2 8 、i t u tg ,7 2 3 编解码算法。 数据:支持y d t9 9 5 1 9 9 8 数据会议。 会议控制:支持导演控制、主席会议控制功能、声音激励控制( 可选) 。 会议模式:支持i t u th 3 2 3 会议和i t u th 3 3 2 会议( 可选) 、支持多级级连。 会议管理:支持会议管理功能,支持多组会议。 7 1 2 2 3 网守 应具备地址解析、带宽控制、呼叫控制、权限控制、域管理功能。 7 1 2 2 4i t u - t h 3 2 0 网关 速率:支持6 4k b i t s 19 2 0k b i t s 。 图像:支持1 t u th 2 6 3 和i t u th 2 6 1 编解码算法。 声音:至少支持i t u tg ,7 1 1 、i t u tg 7 2 2 、1 t u tg 7 2 8 、1 t u tg 7 2 3 编解码算法。 数据:支持y d t9 9 5 1 9 9 8 数据会议。 g b t216 4 4 - - 2 0 0 8 7 1 2 2 5 网络接口要求 网络接口应能提供t c p 太网、快速以太网、f d d i 网、。 7 1 3y d t9 9 5 - - 1 9 9 8 系; 7 1 3 1 通信协议栈 持组播的会议电视功能,网络也应提供组播能力。目前的以 + f m 网均适用。 y d t9 9 5 - - 1 9 9 8 的框热所示。 t1 2 6 静止图像传辅协议 l t 1 2 7 文什传输协议 非标准的应用协议 i 节点控制嚣 i - - t l1 2 4 一般会议控制( 6 c c ) t 1 2 2 t 1 2 5 多点通信厦务( m c s ) i t1 2 3 阿络传输协议栈 i 图3t 1 2 0 协议栈 7 1 3 2 技术要求 71 32 1 终端 终端应满足: 建立和召开符合y d t9 9 51 9 9 8 要求的数据会议,实现基本会议功能。应与n c t m e e t i n g 互通。 实现兼容n e t m e c t i n g 的电子白板功能和交谈功能。 实现符合y d t9 1 41 9 9 9 的电子白板功能。 实现符合y d t9 4 91 9 9 8 的文件传输功能。 实现符合y d t1 1 3 4 - - 2 0 0 1 的应用共享功能。 数据信道带宽最大值不低于6 4k ,应在6 4k 以上动态可调。 7 1 3 2 2m c u m c u 应满足: 规划和召开符合y d t9 9 5 - - 1 9 9 8 的数据会议,实现基本会议功能,应与n e t m e e t i n g 互通。 同时进行多组数据会议,会议进程互不影响。 提供会议名管理和安全保护机制。 支持多级级联。 数据信道带宽最大值不低于1 2 8k ,应在6 41 、以上动态可调。 7 1 ,4 视频会议子系统的兼容性 对于实时远程教育中的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方应保证i t u th 3 2 3 系统与i t u th 3 2 0 系统包 括数据会议y d t9 9 51 9 9 8 系统互联的可行性,以保证实时远程教育系统组网的灵活性和今后的可 扩展性。本标准对于视频会议子系统采用i t u t 卜l3 2 0 协议的技术要求不作规定。 7 i 5 视频会议子系统的广播方式 实时远程教育在采用视频会议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可采用广播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向不具备双向 】o g b t2 1 6 4 4 2 0 0 8 实时上课条件的用户提供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方式可采用视频流服务器提供的网上直播方式;也可 采用电视广播的方式实现,同时,系统的应用方应提供辅助的交互手段来弥补单向广播方式的不足。 7 1 6 视频会议子系统的管理 7 1 6 1 教学点管理 使用统一的数学点管理方式管理参加或者即将参加教学进程的教学点信息。在操作台上,操作员 可定义、修改教学点信息和删除教学点。所有教学点定义信息应当能够保存在m c u 操作台的数据库 中,教学点定义信息应包含: a ) 地址; b ) 设备类型; c ) 设备名称; d ) 传输速率; e ) 视频格式; f ) 视频帧率。 7 1 6 2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建立在教学点管理基础上,可同时管理不同时间段的多个教学进程。教学管理功能包括 定义教学进程、调度取消调度教学进程和删除教学进程。在操作台上操作员可根据终端用户预约信息 定义和调度教学进程,操作台软件根据教学进程起止时间自动启动该教学进程。操作员输入教学进程 定义信息后,操作台软件会自动根据m c u 主机的资源使用情况判定教学进程定义是否成功,并向操作 员给出提示信息。 所有教学进程定义信息应当能够保存在m c u 操作台的数据库中,教学进程定义信息包括: a ) 教学进程名称:一般以远程教育的主题命名。 b ) 教学的起止时间:教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操作台软件根据信息自动启动该教学进程。 c ) 参加教学进程的教学点:从已定义的教学点中选择参加某个教学进程的会场。 d ) 传输速率。 e ) 音频协议。 f ) 是否使用多画面功能:若教学中需要使用多画面功能,需预定多画面的组合格式和各子画面的 初始视频源。 g ) 是否使用数据教学业务。 h ) 预定的速率适配端口数:若定义的是混合速率,需预定所需要的速率适配端口数目。 7 1 6 3 教学控制 教学控制应包括: a ) 教学传输模式控制。根据教学进程定义信息和教学点定义信息来控制整个教学进程的传输模 式。对于单一传输模式的教学进程,m c u 将维持教学进程中的所有孑: 学点以该传输模式与 m c u 通信;对于混合传输模式的教学进程,m c u 将根据教学点定义”十午各教学点分别以其 定义的传输模式与m c u 通信。 b ) 视频控制。在教学进程中,m c u 根据终端请求命令或操作台命令,进行视频广播和视频 切换。 c ) 音频控制。在教学进程中,m c u 根据终端请求命令或操作台命令,进行静音取消静音、闭 音取消闭音和输入音量控制。 d ) 主席令牌管理( 可选) 。在教学过程中,m c u 根据终端请求命令或操作台命令,进行主席令牌 的分配、回收和剥夺。 】 g b t2 1 6 4 4 - - 2 0 0 8 7 1 6 4 教学诊断 视频会议子系统应具有丰富的教学诊断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 教学进程状态跟踪:可跟踪显示教学进程的令牌持有状态和广播状态等,可实时监控教学进程 状态。 b ) 端口诊断:可显示与某教学点相关的各种物理端口的状态信息,包括丢包、时延、抖动等。可实 时监控端1 3 状态。 c ) 异常事件记录:可提供日志管理功能,记录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事件,便于故障跟踪。 7 1 6 5 教学计费 教学计费应符合y d t1 5 1 4 2 0 0 6 的相关规定。 7 1 6 6 日志管理 为了便于系统维护,m c u 应当提供日志管理功能,记录所有可能影响系统状态的事件和系统的各 种异常事件。 当视频会议子系统中发生了更改系统状态的事件时,如:教学进程的召开和结束、端口的增加和删 除等,就将该事件写入日志数据库,同时还要记录操作人员的账号。 日志管理应提供导出功能,可把i :j 志信息导出形成文本文件,以便迸行打印和编辑。日志管理应提 供权限控制功能。 7 1 7 视频会议子系统的应用建议 实时远程教育在采用视频会议系统的同时,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应提供实时远程教育对于整个远程 教育系统的统一和融合: a ) 实时远程教育中的计费与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融合。 b ,提供辅助的交互手段,保证课堂交互奇9 易用性和流畅性,同时应考虑提供在交互过程中对视 频会议系统的自动控制,如教师提问时回答问题的会场切换等。 c ) 应实时教学与整个远程教育系统的融合,对于实时教学涉及的一些数据内容,如课堂作业、考 试等,应提供存储手段和课后处理手段。 7 2 基于w e b 的业务子系统 7 2 1 协议栈 w e b 教学在技术实现上具有如下特点: a )应用方式上对实时性没有要求或要求不高。 b ) 在教学活动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没有要求或要求不高,例如不要求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 地点等。 c ) 在网络方面全部属于i p 网络上的应用,且绝大多数可在w e b 环境下实现。 d ) 在技术实现上都属于w e b 、s o c k e t 、数据库应用的软件编程。 e ) 在体系结构上都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i p 网络应用, 基于w e b 的教学业务通讯协议栈如表2 。 表2 非实时远程教育通讯协议栈 非实时远程教育应用 应用层h t m l 信息 用户自定义 f t p s m t p 等 应用协议 h t t p 传输层 t c p u d p 、s s l t l s ( 选用) 网络层i p 协议 表2 ( 续) g b t2 1 6 4 4 2 0 0 8 链路层 帧中继 h d i 。c p p ps d l cl a p bl a p d 物理层 e i a2 3 2 4 4 9 v 2 4 v3 5 x 2 1 x 2 1 b i s h s s i 注1 :本标准对于网络层以下仅列出一些相关协议名称,供系统的实施者选择,对其具体内容不作规定。 注2 :用户自定义协议是指用户为完成某种应用自行开发的应用规约,本标准对其不作限制和具体规定,以便于 应用方扩展。 7 2 2 技术要求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