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汇率,汇率基本知识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政策(制度),第一节 汇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影响,一、基本概念,(一)外汇 1、外汇的含义: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2、我国外汇管理条例关于(广义)外汇的范围: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 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3、外币成为外汇的三个标准(前提条件): (1)自由兑换性:即持有者可以自由地将其兑换成其他货币或由其他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2)普遍接受性:即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 (3)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够保证得到偿付。 其中自由兑换性与可偿性往往与一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而普遍接受性除了与各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外,还与一国货币价格的稳定性有关。,世界主要货币英文简写,货币名称 英文简写 货币名称 英文简写 人民币 RMB 爱尔兰镑 IEP 美元 USD 意大利里拉 ITL 日元 JPY 卢森堡法郎 LUF 欧元 EUR 荷兰盾 NLG 英镑 GBP 葡萄牙埃斯库多 PTE 德国马克 DEM 西班牙比塞塔 ESP 瑞士法郎 CHF 印尼盾 IDR,世界主要货币英文简写,法国法郎 FRF 马来西亚林吉特 MYR 加拿大元 CAD 澳大利亚元 AUD 菲律宾比索PHP 港币 HKD 俄罗斯卢布SUR 奥地利先令 ATS 新加坡元 SGD 芬兰马克 FIM 韩国元 KRW 比利时法郎 BEF 泰国铢 THB 新西兰元 NZD,4、外汇现钞:指境内居民个人持有的外币现钞存款,主要由境外携带入境,包括外币的纸币和辅币。 外汇现汇:指境外汇入的或携带入境的外汇票据,如支票、汇款等。 现钞价格低于现汇价格:由于现钞不能直接用于国际结算,必须运输到所在国,或者其他金融市场,存入当地银行才能成为现汇。,5、外汇的作用: 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实现国际间购买力的转移 调剂国际间的资金余缺 充当国际储备资产,(二)汇率,1、汇率含义: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 2、汇率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以一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币。 汇率=本币/外币 例:某日我国公布的外汇牌价:USD1=CNY6.3728,(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汇率=外币/本币 例:美国纽约某日公布的外汇牌价USD1=JPY107.3500 (3)美元标价法:用于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行情表。其特点是:所有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都对美元报价;除英镑等极少数货币外,对一般货币均采用以美元为外币的直接标价法。,小常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欧元采用间接标价法; 英镑除了对欧元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国家货币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 美元仅对欧元、英镑采用直接标价法,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标价采用间接标价法。,3、汇率的种类,(1)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分: 买入汇率 :又称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 :又称卖出价,指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中间汇率 现钞汇率 :指买卖外汇现钞时所使用的汇率。 注意: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从银行的立场来说的;在外汇市场上,银行报价通常同时报出买入和卖出汇率。,例:某日纽约外汇市场上,银行所挂出的德国马克和英镑的牌价是:,USD1=DM1.7535-1.7550(间标) 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 GBP1=USD1.5870-1.5880(直标)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注意:汇率的基本单位为0.0001,称为1点(1个基点)。,(2)从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分: 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 汇率套算的基本方法: 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同为直标或同为间标),套算方法是交叉相除。 汇率的标价方法不同(一个为直接标价法,另一个为间接标价法),套算方法是同边相乘。,例:已知英国、日本两国基本汇率 GBP1USD1.4 USD1JPY110.43 则GBP1JPY1.4110.43JPY154.60。,某日纽约银行报出美元与瑞士法郎、美元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套算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之间的汇率: USD1=CHF1.3894/1.3904 USD1=DM1.6917/1.6922 可得:DM1=CHF0.8211/0.8219,例:某日纽约银行报出英镑与美元、美元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套算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 GBP1=USD1.6808/1.6816 USD1=DM1.6917/1.6922 可得:GBP1=DM2.8434/2.8456,(3)从汇率是否适用于不同用途的角度分:,单一汇率: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在所有的国际经济活动之中两种货币之间只有一个比价,即汇率。 复汇率:是外汇管制的产物,曾被很多国家采用过。我国在1981年1993年实行的外汇双轨制就是复汇率的一种主要形式。,(4)从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分:,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约定的未来某个日期按成交时商定的汇率办理交割。 一般地,当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称之为远期汇率升水,反之称为贴水。,远期汇率的报价方法:,A:与即期汇率相同的方式报价:即直接将将各种不同交割期限的外汇的中间价或买入价与卖出价标出。 B:以升贴水方式报价; 如果要区分买入价与卖出价,则要看掉期率中竖号左右的数字大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左低右高往上加,左高右低往下减。 例:VS EUR1 USD1.2936/1.2940,一个月的掉期率为33/22,一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2903/1.2918。,(5)从汇率的测算方法来分:,名义汇率:是指官方公布的本外币之间的汇率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汇率指数。例如按照贸易比重加权的有效汇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6)从汇率的政府干预程度来分:,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选择本国货币钉住某基准国际货币或者某一货币指数,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直接的外汇管理措施或间接的调控措施维持本币对该基准货币汇率不变。 浮动汇率(清洁浮动):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货币当局不以汇率固定为目标经常干预汇率的波动。 管理浮动汇率(肮脏浮动):是指在汇率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基础上,货币当局通过不时的干预以保证汇率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影响,(一)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差额 相对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差异 相对利率 政府的干预 投机活动 心理预期,(二)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国际贸易条件 物价水平 经济增长(总需求/总供给) 就业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汇率的国际收支分析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 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22年系统提出的。 基本思想: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 基本内容: 一价定律 绝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 结论 评价,(一)一价定律,一价定律: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货币表示的价格应当是一致的。 公式: Pi =e Pi* Pi:本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 Pi *:外国某可贸易产品的价格; E:直接标价法表示的现行汇率。,(二)绝对购买力平价,假设前提: 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p =ep*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 :,e =,p,p*,表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对于不可贸易品也成立 所有国家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等的,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价格水平之比。,(三)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e=, p,p*,表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四)购买力平价的结论,购买力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 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得到的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购买力平价决定了中长期内均衡汇率 。,(四)对购买力平价说的评价,贡献: 购买力平价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分析和政策研究中。 购买力平价理论始终处于汇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是理解全部汇率理论的出发点。,局限性:,物价除了受到货币数量影响外,还受到生产的禀赋(生产能力过剩)、投资(投资需求旺盛)、储蓄(消费不足)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入与流出) 购买力平价理论将决定汇率水平的许多实际因素忽略了。 购买力平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计量检验中的困难:,采用何种物价指数最为恰当。 在商品分类上,要求不同国家的分类具有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否则会缺乏可比性; 要求准确选择一个汇率达到均衡或基本均衡的基年,但基年的选择十分困难。,相对购买力平价的验证,二、利率平价理论,(一)理论基础:利率平价是建立在外汇市场短期均衡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是外汇短期分析的工具。,套利策略,贷入三个月期的欧元,买入即期美元,贷出三个月,买入三个月期的欧元。 贷入三个月期的美元,买入即期欧元,贷出三个月,买入三个月期的美元。,(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无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 : E=ii* 其中: E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 i为本国的一年期投资收益; i*为外国同种投资的收益。 经济含义:预期的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 差。,(三)抛补的利率平价,抛补利率平价的假设前提:有充足的套利资金;汇率自由浮动;套利成本忽略不计;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抛补的利率平价条件 : =ii* 其中: 为本币的升(贴)水率 ; i为本国的一年期投资收益; i*为外国同种投资的收益。 经济含义: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四)无抛补套利与抛补套利的联系,外汇市场上投机者的活动将使远期汇率完全等于预期的即期汇率。,(五)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 利率平价说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只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利率平价的验证,(六)费雪效应,利率平价:短期 购买力平价:长期 费雪效应,费雪效应的解释,通货膨胀率利率 在长期的经济零增长的情况下成立,三、汇率的国际收支分析法,(一)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戈逊(Goshen)提出。 基本观点:一国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取决于该国对外的流动借贷状况。,(二)现代国际收支说,1、假设前提: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 2、基本观点:外汇汇率取决于外汇供求,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外汇供求,因而汇率实际上取决于国际收支。 3、基本原理(内容): e=g( Y,Y*,P,P*, i, i*, Eef) 表明: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国内外的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水平,SS,汇率,具体表现:,(1)国民收入:国内收入增加将导致进口需求增加,国外收入下降将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导致经常帐户的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上升。 (2)国内相对于国外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导致经常帐户恶化,本币贬值。反之,经常帐户好转,本币升值。 (3)利率变动:本国利率非预期的提高引起资金向本国的短期流入,导致本币的升值。反之,外国利率非预期的提高引起资金外流,导致本币贬值。 (4)汇率预期:预期本币贬值将导致资金的外流,本币将贬值。反之,预期外币贬值将导致外资的流入,本币将升值。,(三)评价,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和决定。 不能被视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很难解释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汇率的现代理论:资产市场理论,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本)流动对汇率产生了重大影响。汇率被看成了一种相对资产的价格。人们采用了与普通资产价格决定基本相同的理论来分析汇率的决定,此即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理论。 特点:与传统理论相比,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法在分析方法上的两点不同: (1)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2)预期的重要作用,资产市场分析的三个假定前提:,(1)外汇市场是有效的; (2)一国的资产市场包括本国货币市场、本币资产市场(主要是本国债券)和外币资产市场(包括外国债券和外币存款); (3)资本完全流动,抛补的利率平价始终成立,类型:,资产市场说,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分析法,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本国和外国债券可替代,本国和外国债券不可替代,四、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1、假设前提: 购买力平价成立; 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稳定函数。,2、模型,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两国的货币供给、两国的产出水平,以及两个的利率水平之间的差异确定。对于较高的货币供给、较低的产出、较高利率的国家,货币的价值较低。反之,对于较低的货币供给、较高的产出、较低的利率的国家,货币的价值较高。,3、具体表现:,(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货币当局一次性增加货币供给,将导致在现价格下货币供给过剩,由于价格具有完全的弹性,引起物价上涨而对产出与利率不发生影响,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同比例贬值。 (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在现价格下的货币需求膨胀,引起价格下降,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升值。 (3)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本国利率的上升,将降低货币需求,在现价格下货币供给过剩,引起价格上升,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贬值。,4、结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 国内M相对增长,本国货币汇率等比例下跌,本币贬值。 国内y相对增长,本国货币汇率相应上升,本币升值值。 国内i相对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将下跌,本币贬值。,5、评价 :,将购买力平价引入到资产市场上,抓住了汇率作为一种资产价格的特殊性质 。 价格水平具有充分弹性的假设与事实不符。 假定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存在争议。,五、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茨(Rudiger Dornbusch)1976年提出。 1、假设前提: (1)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 (2)由于价格黏性的存在,总供给曲线在不同时期内有着不同的形状。,价格,AD,AD,AS,2、基本结论:,该模型认为,从短期来看,商品价格由于具有粘性,对货币市场的失衡反映很慢,而证券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反映却很灵敏,因而利率与汇率立即发生变动。短期内,利率与汇率的调整超过了其长期均衡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利率与汇率又会慢慢回到其长期均衡的位置。,3、 超调模型分析:,超调模型分析:,当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时: (1)长期效应: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货币的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上升,利率和产出不变,根据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贬值相应的幅度 。 (2)短期效应:商品价格具有粘性,价格没有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证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以外币计价证券收益率相对于本币收益率的上升,引起利率的迅速下调与本币的迅速贬值,且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 (3)中期效应:利率的下调推动投资的增加,导致总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时的总产出,引起物价的缓慢上升。货币需求随之上升,造成利率的逐步回升。由于货币的过度贬值,导致本币预期的升值,加上利率上升的因素,流出的资金加速回流。导致本币的慢慢升值。,4、超调模型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异同点:,1)相同点: (1)同属汇率的货币论。 (2)都承认无抛补套利始终存在。 (3)长期中购买力平价成立。 2)不同点: (1)超调模型认为短期内价格具有粘性,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经济存在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2)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中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超调模型中长期平衡的情况。,5、超调模型评价:,1)超调模型的贡献: (1)总结了现实中的汇率超调现象,并在理论上首次予以系统阐述;正确指出汇率在短期内不仅会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 (2)综合了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已成为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模型。 (3)首次涉及了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 (4)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1)超调模型的局限性: (1)具有与货币模型相同的一些缺陷。 (2)作为存量理论的超调模型忽略了对国际收支流量的分析。,六、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是托宾(J. Tobin)的资产选择理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应用,它是国际资本流动迅猛发展的结果。 1、基本结论: 该理论接受了多恩布茨的价格在短期内具有粘性的观点,认为短期内汇率取决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由于各国资产之间具有替代性,一国居民既持有本国资产也持有外国资产。当国内外利率发生变动时,人们会对所持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外汇供求以及汇率的变动。在长期内,物价也会发生慢慢调整,物价、经常帐户差额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共同影响了汇率。,2、基本模型:,1)前提假定: (1)分析对象是一个金融开放的小国,该国对于外部国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国外利率是给定的;该国只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2)该国资产总量(W)包括:本国货币(M)、本国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B)、外国发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债券(F)。,2)模型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意味着,当本国利率上升时,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减少,对本币计价的证券需求增加,对以外币计价的证券需求减少;当外币利率上升时,居民对于本国货币需求减少,对于本币计价的证券需求减少,对于外币计价的需求增加;当总资产上升时,居民对于本币货币、对于本币计价的证券、对于外币计价的证券的需求同方向增加。,基本形式,这是因为:第一、本币利率上升将提高持币成本,从而导致居民对于本币货币需求的下降,对于本币表示资产需求的增加。第二、本币利率的上升,由于远期汇率的变化较不敏感,导致对于本币计价证券需求的上升。外币利率的下降的效应与此相同。,3、模型分析: 1)内外均衡,曲线说明,MM曲线向上倾斜是因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本币利率导致对本国货币需求的下降,但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总是等于货币需求。从而只有较高的本国财富来吸收。较高的财富水平导致对于国外资产配置的需求较高,从而本币价格较低。所以,MM线是较高的本币利率与较低的本币价格,较低的本币利率与较高的本币价格配合。当货币供给增加时,MM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本币利率的降低与本币的贬值。当货币供给减少时,MM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本币利率的下降与本币的升值。,BB曲线、FF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利率越高,本币计价的证券价格收益率越高,居民在资产配置中,对本国证券资产的需求越高,对外币证券资产的需求降低。从而BB曲线反映了较高的本币利率与较高的本币价格,较低的本币利率与较低的本币价格的配合。当对于本币证券需求上升时,BB线向右移动。当外币证券需求上升时,FF线向左移动。,曲线说明,2)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由于瞬间的货币供给增加导致货币供给过度,在相同的汇率条件下,推动利率下调。推动MM线向左移动到MM。此时由于先前的均衡点R在MM的右边,在相同利率下,本币价值被高估,导致对于外币资产的需求上升,推动FF线向右移动到FF。同样,由于本币被高估,导致本币资产需求的下降,推动BB线向左移动到BB。MM、FF、BB三条曲线相交形成了新的均衡点S。S与R相比,本币利率下降,本币价值下跌。,3)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假定货币冲击之前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名义汇率等于真实汇率(即购买力平价汇率)。货币冲击发生以后,按照图所示短期均衡从R调整到S。此时名义汇率高于实际汇率,本币被低估。假定马歇尔内勒条件成立。本币的贬值将导致净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外币资产的持有。,外币证券的增持以及外币升值的结果导致了本币计价的本国财富总量的增加。在由于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外币证券的增持,以及本国财富总量两个外生变量的作用下,对于本国货币(M)、本币证券(B)的需求上升,对于外币证券(F)的需求下降,推动MM线向右移动、BB线向右移动、FF线向左移动,得到长期均衡点T,见图。从图中可以得出长期均衡的利率在原先均衡与短期均衡利率之间,汇率也在原先的均衡与短期均衡之间。,模型分析: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4、模型评价,1)贡献: 将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 将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进一步结合起来。 将凯恩斯主义偏重商品市场的考察与货币主义偏重货币市场的考虑有机结合起来,把汇率决定看成是由货币因素和实体因素诱发的资产调整和资产评价过程所共同决定的。 具有特殊的政策分析价值。,2)缺陷:,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属于比较静态分析; 该理论存在许多假设条件,这些假定过于严格 这一理论在论述经常项目对汇率的影响时,认为这种影响只是通过“财富效应”以及由此而来的资产组合变动而产生的,这是片面的。,第三节 汇率政策(制度),汇率制度选择 外汇管制 货币自由兑换 国际储备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汇率制度选择,(一)汇率制度的含义 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二)汇率制度类型,1、固定汇率制度 (1)含义: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黄金、某国货币、某篮子货币)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2)类别: A、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点:,相同点: 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按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限度内波动。 不同点: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则是通过国际间协议人为建立起来的。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铸币平价一般不会变动;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的法定金平价则可以调整,其汇率制度又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2、浮动汇率制度,(1)含义: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2)类型: 按政府是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分类:清洁浮动(自由浮动)和肮脏浮动(管理浮动) 按浮动方式分类: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按汇率调整幅度分类:钉住浮动、弹性浮动、有限弹性浮动、较大弹性浮动,3、其他汇率制度,(1)爬行钉住制 含义:汇率可以作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特征:a、实施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义务 b、平价可以经常、小幅度的调整,(2)汇率目标区制,含义: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10%)的汇率制度。 特征:蜜月效应、离婚效应,(3)货币局制,含义: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并且本国货币的发行受制于该国外汇储备的一种汇率制度。 特征:a、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的外汇储备作准备金,货币发行量的多少取决于可用作准备的外币数量的多少。 b、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自学),(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 单一性 自发性 微调性 稳定性,2、实现内外均衡的利益问题 政策自主性 政策纪律性 政策效果的放大性,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的影响 对通货膨胀国际传播的影响 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影响,(四)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2、特定的政策目的 3、地区性及国际合作情况 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二、外汇管制,(一)概念 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法令、规定和措施,对居民外汇买卖的数量和价格加以严格的行政控制,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以及集中外汇资金,根据政策需要加以分配。,(二)管理对象,对人的外汇管理 对物的外汇管理 对地区的管理 (三)管制方法 行政管理 数量管制 价格管制,(四)管制类型,全面外汇管制 部分外汇管制 基本上取消外汇管制,(五)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 : 保护内部经济 争取外部均衡 实现经济安全 成本: 阻碍国际经济交往 导致市场扭曲 导致高昂的管理费用及腐败问题,(六)复汇率制,1、概念 所谓复汇率制,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制度。 2、表现形式: 1)公开的复汇率制 2)隐蔽的复汇率制: (1)对进口课税,对出口给予补贴或退税 (2)影子汇率:指附加在不同种类进出口商品之后的一个不同的折算系数。 (3)收汇留成比例,3、复汇率制的利弊,利: 维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 隔绝来源于外国的冲击 达到商业政策的目的 实现财政目的 弊: 管理成本较高 扭曲价格 不公平竞争,4、我国的复汇率问题,1979年起,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出现复汇率问题。 1993年12月30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双汇并轨,三、货币自由兑换,(一)含义 货币自由兑换: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 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贸易自由 兑换自由 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二)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 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3、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三)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新问题,资本逃避:指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 货币替代: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四)人民币可兑换问题,1996年12月人民币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 建立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建设。 外汇体制改革顺序: 先资本流入、后资本流出; 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 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 先股票市场、后中长期债券市场。,四、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概述 1、含义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国际清偿力:指一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更确切的说,它是一国官方所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产的总和。,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 ,国际清偿力包含国际储备。 从资产的使用条件来看,国际储备的使用是无条件的、直接的,而对于国际储备以外的借入储备的使用,通常是有条件的。 国际储备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和可能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是一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和对外资信的重要标志。,2、国际储备的特征,官方持有 普遍接受性 充分流动性 自由兑换性,3、国际储备的构成,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资金账户中可以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特别提款权(SDR),特别提款权纸黄金:,作用:是IMF解决成员国储备资产不足而于1969年创设并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在IMF的账面资产,是成员国在IMF特别提款权账户上的贷方余额。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用以干预市场汇率或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直接用特别提款权偿付对IMF或其他成员国官方的债务,因此它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特点:特别提款权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账面上的资产;特别提款权是由IMF按份额比例无偿分配给各会员国的;特别提款权具有严格限定的用途;特别提款权的价值一般比较稳定。,4、借入储备,备用信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已经发生困难或将要发生困难时,同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 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指两个国家签订的互相使用对方货币的协议。 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5、国际储备的作用,平衡国际收支,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信用保证。,(二)国际储备的管理,规模管理 结构管理,1、国际储备规模管理,适度的国际储备规模,主要取决于该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供求状况。 (1)国际储备的需求: 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需要。 干预外汇市场的需要。 国际信贷保证需要。 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支付的需要,(2)国际储备的供给,黄金储备。 通过黄金在国内外交易实现黄金储备的增加。 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 干预外汇市场所得的外汇 国际信贷,(3)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应考虑的因素,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稳定程度 汇率制度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国际协调合作情况 国际资金流动情况,(4)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方法,比例分析法(罗伯特.特里芬):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5)一国国际储备适度区域的确定原则,根据该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确定国际储备量的上下限。 上限是指该国经济高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 2025房地产公司合同终止协议书
- 2025至2031年中国后帮机拉簧油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水库防水施工方案设计
- 校长在初三二模教学质量分析会上讲话明确差距,对症下药,多方联动,分类推进,奋战60天
- 07【初中】【带班育人方略】《外烁内发三阶递进育博雅少年》
- 蒸汽吹灰器改造施工方案
- 唐山人工假山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轴承钢精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凯美瑞前杠改色施工方案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护理
- 老年专科护理考试试题
- 印章使用登记台账
- T∕CACM 1075-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施工工地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旅行社挂靠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4年浙江金华市金义东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PC项目承包人施工方投资估算与设计方案匹配分析
- 体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 化学工艺学试卷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