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眩晕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耳眩晕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耳眩晕医学PPT课件.ppt_第3页
耳眩晕医学PPT课件.ppt_第4页
耳眩晕医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眩晕,概述 含义: 耳眩晕是指因邪犯耳窍,或脏腑虚弱,耳窍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溢耳窍所致的以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耳部疾病 西医学的内耳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包括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等等,1,.,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一般单耳发病,后可累及他耳,两侧同时患病者很少。,2,.,耳眩晕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发作期与发作间歇期。急性发作期,局部与全身症状均较重 耳眩晕发作间歇期,耳眩晕表现不明显,或可表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耳聋。,3,.,病名与别名 :耳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又有眩运,旋晕,头旋等称。 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只有眩晕病名,自内经之后,论及眩晕的文献资料,不计其数,大部分在内科杂病之内,其中包括了“耳眩晕”。 根据本病眩晕与耳窍有关的特点,为了教学、医疗的统一,故称本病为“耳眩晕”,以示与一般眩晕的区别。,4,.,病因病机 耳眩晕为脏腑内伤所致,以肾、脾之虚居多,又有风火、痰浊等不同因素之兼杂。其病根属虚,病象如实,因此,大多属本虚标实之证,5,.,风、火、痰湿、虚:故有“无风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 内因与肝、肾、脾有关 外因则为风寒暑湿四气乘虚、七情致虚导致所致,6,.,一、风邪外袭,上扰清窍 风善行而数变,若气候突变,起居失常,风邪外袭,引动内风,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 二、痰浊中阻,蒙闭清窍 饮食不节,或劳倦、思虑过度,伤于脾胃,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痰浊阻遏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为之蒙蔽,发为眩晕 三、气血瘀滞,闭塞耳窍 跌仆坠落,头颅外伤,血溢脉外,气滞血瘀,或病久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致脑络痹阻,耳窍闭塞,气血不能荣养清窍,故眩晕时作。,7,.,四、肝阳上亢,扰乱清窍 若平素情志不舒,阳气郁结,化火生风,风火上扰;或因暴怒伤肝,怒则气上,升发太过,上扰清窍而致眩晕 五、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由于先天禀赋虚弱,或病后失养,耗伤肾精,以致髓海不足,髓海空虚而脑转耳鸣。 六、气血不足,耳窍失养 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久病耗伤,气血虚少,不能上奉于脑而致眩晕。,8,.,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 1.病史 2.主要症状:耳眩晕具有其典型的症状: 1)眩晕 多呈突发旋转性。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或感摇晃,升降或漂浮。 眩晕均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 上述症状在睁眼转头时加剧,闭目静卧时减轻。患者神志清醒,眩晕持续短暂,数十分钟或数小时自然缓解,转入间隙期。 眩晕常反复发作,复发次数越多,持续越长,间隙越短。,9,.,2)耳鸣 多出现在眩晕发作之前。 初为持续性低音调吹风声或流水声,后转为高调蝉鸣声或汽笛声。 耳鸣在眩晕发作时加剧,间隙期自然缓解,但不消失。 3)耳聋 患病初期可不自觉耳聋,多次发作后始感明显。 一般为单侧,偶呈双侧,发作期加重,间隙期减轻,明显波动。 听力丧失的程度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每况愈下,但极少全聋。 4)头脑涨满感 发作期患侧头部或耳内有涨满、沉重或压迫感,10,.,3. 检查 发作期间一般都有强弱不等的水平性自发性眼球震颤。 听力检查显示感音性耳聋 耳镜检查鼓膜正常 间歇期各种自发和诱发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多次复发者可能减退或丧失,11,.,根据上述症状和检查,详询过去病史,特别注意眩晕反复发作史,患者在无中耳病变的基础上突然发作旋转性眩晕,伴有耳鸣、听力减退和发作间歇期眩晕完全消失的病史.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突发性聋伴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临床诊断多可初步确定。,12,.,二、鉴别诊断 耳眩晕应与脓耳眩晕、药物中毒性眩晕相鉴别。此外,还应与中枢性眩晕相鉴别。 脓耳眩晕:有中耳炎病史,耳流脓,中耳和鼓膜有病变,瘘管试验可为阳性,X线乳突拍片可发现骨质破坏等病变。,13,.,中枢性眩晕如听神经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致眩晕,可通过X拍片、CT等检查以示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症、低血压症、贫血等所致的眩晕,均伴有各自病症的特征、临床表现,需认真鉴别。,14,.,15,.,辨证论治 一、分型治疗 风邪外袭,上扰耳窍 临床表现:突发眩晕,如坐舟车,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邪,清利头目。 方药:桑菊饮加减,16,.,可加入蔓荆子、蝉衣清利头目 眩晕较甚者,可加入天麻、钩藤、白蒺藜以息风 呕恶较甚者可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咽痛较甚,可加射干、玄参、牛蒡子、蒲公英以清利咽喉,17,., 痰浊中阻,蒙闭清窍 临床表现: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不舒,呕恶较甚,痰涎较多,或见耳鸣耳聋,心悸,纳呆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健脾,涤痰息风。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用二陈汤燥湿化痰,加白术健脾燥湿,入天麻以息风。 湿重者,倍用半夏,加泽泻 痰火互结者,加黄芩、黄连、胆南星 呕恶较甚者,加竹茹、生姜,18,.,因痰致眩,当责于脾,故眩晕缓解后,应注意健脾益气、调理脾胃以杜绝生痰之源,防止复发,可用陈夏六君子汤加减以善后,19,.,气血瘀滞,闭塞耳窍 临床表现:眩晕时作,耳鸣耳聋,伴有头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或见面色晦暗,口唇发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20,.,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白芷、菖蒲、老葱通窍理气,温经止痛。 当归养血活血。 地龙、全蝎善入经络,镇痉祛风。 若见气虚证者,加黄芪、桂枝 遇风加重者,可重用川芎,加荆芥、防风、白芷、天麻祛风止眩。,21,.,肝阳上亢,扰乱清窍 临床表现:眩晕每因情绪波动、心情不舒、烦恼时发作或加重,可伴头痛;常兼耳鸣耳聋,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胸胁苦满,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息风,滋阴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22,.,君: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臣:石决明咸寒质重 平肝潜阳 除热明目 川牛膝 引血下行并活血利水。 佐:杜仲 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 栀子 黄芩清肝降火 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 夜交藤 朱茯神 宁心安神 诸药同用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补益肝肾之剂,23,.,若眩晕较甚,偏于风盛者,可加龙骨、牡蛎以镇肝息风;少寐多梦较甚者,可重用伏神、夜交藤,加远志、炒枣仁以清心安神;阴虚较甚者,可加生地、麦冬、玄参、何首乌、白芍;偏于火盛者,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或用龙胆泻肝汤以清泻肝胆之火。 因阳亢火盛,每致伤阴,故眩晕缓解后,应注意滋阴养液,以潜降肝阳,可用杞菊地黄丸调理善后。并应注意调理情志,防止复发。,24,.,、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临床表现:眩晕发作较频繁,发作时耳鸣较甚,听力减退明显。伴精神委靡,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记忆力差,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方药: 杞菊地黄丸加味。 眩晕发作时可加入石决明、牡蛎以镇肝潜阳 精髓空虚较甚者,可加入鹿角胶、龟版胶以增强填补精髓之力 若肾阳亏虚,可用真武汤加减,以温壮肾阳,散寒利水,25,.,(六)气血不足,耳窍失养 临床表现:眩晕时发,每遇劳累时发作或加重,发作时面色苍白,神疲思睡,耳鸣、耳聋,兼唇甲不华,食少便溏,少气懒言,动则喘促,心悸,倦怠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安神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以气虚为主、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阳。,26,.,二、针灸疗法 1体针:主要根据耳眩晕的病因病理,循经取穴,并根据病情虚实而采用不同的手法。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风府、神门、内关。 配穴:三阴交、关元、肾腧、脾腧、足三里、气海、命门、行间、侠溪、中脘、丰隆、解溪。,27,.,每次取主穴、配穴各23穴,虚证者用补法,并配合灸法,实证者,用泻法。 髓海不足者,选配三阴交补肾阴,并调理三阴经气,关元、肾俞,补肾固精。上气不足者,选配脾俞、足三里以运化水谷,生精化血,选气海穴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寒水上泛者,选配肾俞、命门以益壮肾阳。肝阳上亢者,选配行间、侠溪,以清泄肝胆上亢之火。痰浊中阻者,取中脘、丰隆运脾胃以涤痰浊,解溪降胃气化痰浊而止晕。,28,.,2耳针:可选用额、心、神门、胃、肾、内耳、脑等,每次23次,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间歇捻针。 3头皮针:双侧晕听区,每天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4穴位注射:可选取合谷、太冲、翳风、内关、风池、四渎等穴位,每次取23穴,每穴注射5%或10%葡萄糖注射液12ml,或维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隔日1次。,29,.,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眩晕发作频繁、剧烈,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耳鸣和耳聋严重者。手术方法较多。宜选用破坏性较小又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