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464-1996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 Ag-DDTC分光光度法》相较于《GB 2464-1981》,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或修改:

首先,标准编号从GB变更为GB/T,这意味着该标准由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反映了国家对于此类检测方法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但不强制相关行业采用。

其次,在适用范围上,《GB/T 2464-1996》可能对样品类型、形态或者浓度范围进行了更具体的定义或扩展,以适应更多样化的测试需求。这表明新版标准试图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高其实用价值。

再者,针对实验条件与步骤,《GB/T 2464-1996》或许引入了新的技术手段或优化了原有流程,比如调整试剂配比、改变反应温度时间等参数设置,旨在提升检测精度及效率。同时,也可能增加了质量控制要求,如空白试验、重复性限值等规定,确保结果可靠。

此外,关于结果计算与表示方式,《GB/T 2464-1996》可能会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数据处理指导原则,并明确指出如何报告最终测定值及其不确定度,使得数据更具可比性和科学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6-10-25 颁布
  • 1997-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_T2464-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Ag-DDTC分光光度法_第1页
GB_T2464-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Ag-DDTC分光光度法_第2页
GB_T2464-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Ag-DDTC分光光度法_第3页
GB_T2464-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Ag-DDTC分光光度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_T2464-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Ag-DDTC分光光度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 T 2 4 6 4 一1 9 9 6前言 本标准对G B / T 2 4 6 4 -8 1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的侧定方法 进行修订。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I O C P 4 4 4 -7 5 ( 9 2 ) 浮选黄铁矿 中砷的测定方法。在砷化氢吸收液组成上与I O C P 4 4 4 -7 5 ( 9 2 ) 有所不同。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 经过深人调查研究、 大里资料分析, 确认前版标准技术仍然先进合理, 准确可靠, 本标准保留前版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自 生效之日 起, 代替G B / T 2 4 6 4 -8 1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 化学工业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 南化公司研究院、 大田硫铁矿、 川化集团公司、 湛化企业集团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昭文、 辜丽华。 本标准于 1 9 8 1 年 1 0月首次发布, 1 9 8 8 年 1 2 月复审确认.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标 准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砷含量的测定 A g - D D T C分光光度法G B / T 2 4 6 4 一 1 9 9 6P y r i t e s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a r s e n i c c o n t e n t 一代替G B / T 2 4 6 4 -8 1A g - D D T C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 e t r i c m e t h o d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 g - D D T C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硫铁矿和硫精矿产品中砷含量0 . 0 0 5 0 a 0 . 5 0 %的测定。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6 6 8 2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e q v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G B / T 9 7 2 1 -8 8 化学试剂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 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G B / T 6 0 0 3 -8 5 试验筛3 方法提要 试样以抓酸钾一 硝酸溶解, 在硫酸介质中, 以二氯化锡和碘化钾将砷酸还原成亚砷酸, 再用金属锌将亚砷酸还原成砷化氢气体, 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 酸银的三乙醇胺一 抓仿溶液吸收。砷化氢将试剂中银还原为红色胶状元素银, 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 3 0 n m处测量其吸光度, 以工作曲线法求出砷含量。4 试剂和溶液 本标准所用水应符合G B / T 6 6 8 2 -9 2 中 三级水的规格, 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 均指分析纯试剂。4 . 1 氯酸钾。4 . 2 硝酸( p l . 4 0 g / m L ) ,4 . 3二 抓 化 锡 溶 液: 4 0 0 g / L 。 称 取 二 抓 化 锡4 0 g 加 入5 0 m L 盐酸( p i . 1 9 g / m L ) , 加 热 使 其 溶 解。 用 水稀释至1 0 0 m L . 摇匀, 加入几粒金属锡, 贮于棕色试剂瓶中。4 . 4 硫酸( p l . 8 4 g / m L ) ( 优级纯) 溶液: 1 +1 ,4 . 5 氢氧化钠溶液: 2 0 0 g / L , 贮于塑料瓶中。4 . 6 无砷锌粒粒度: 1 一3 m m,4 . 7 A石酸溶液: 5 0 0 g / L ,4 . 8 碘化钾溶液: 3 0 0 g / L ,4 . 9 乙 酸铅脱脂棉: 称取1 1 . 8 g 乙 酸铅, 溶于1 0 0 m l , 水中, 加人几滴冰乙酸, 将脱脂棉浸入此溶液中,2 h 后取出挤净溶液, 晾干、 备用。4 . 1 0哩a * 9 : 0 . 1 m o l/ L , 塑 3 . 4 g 4 塑V : 2 1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6 一 1 0 一 2 5 批准1 9 9 7 一 0 5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G B / T 2 4 6 4 一 1 9 9 64 . 1 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铜试剂) 溶液, 0 . 1 m o l / L 。称取铜试剂 ( C , H , ) , N C S , N a 3 H , 0 4 . 5 g , 溶于2 0 0 m L水中。4 . 1 2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A g - D D T C ) , 也可按下列方法制备: 将2 0 0 m L硝酸银溶液( 4 . 1 0 ) 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倒入2 0 0 m L铜试剂溶液( 4 . 1 1 ) 中, 生成黄色沉淀, 静置瞪清后弃去上层清液, 用水清洗3 次再洗涤沉淀4 -5 次。然后再将沉淀置于真空干燥箱内, 于3 0 0C 真空干燥或于室温阴干后保存在棕色干燥器内备用。4 . 1 3 砷化氢吸收液: 称取。 . 3 0 0 g 粉状A g - D D T C ( 4 . 1 2 ) , 溶于1 0 0 m L 三氯甲 烷中, 加入3 m L 三乙醇胺, 摇匀, 放置后用脱脂棉过滤, 滤液贮存于棕色瓶中置暗处备用( 此吸收液可保存两周) 。4 . 1 4 砷标准溶液: 1 0 0 l a g / m L , 称取0 . 1 3 2 0 g 预先在7 0 -8 0 干燥2 h 的三氧化二砷( 基准试剂) 于1 0 0 m L烧杯中, 加2 m L氢氧化钠溶液( 4 . 5 ) , 搅拌溶解. 加少量水及一滴酚酞指示液( 1 g / L ) , 滴加硫酸溶液( 4 . 4 ) 中和到红色消失。然后移入1 0 0 0 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到刻度, 摇匀。此溶液1 m L含1 0 0 l a g 砷。4 . 1 5 砷标准溶液: 2 . 5 l a g / m L 。 吸取2 5 . 0 m L砷标准溶液( 4 . 1 4 ) 于1 0 0 0 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此溶液1 m L 含2 . 5 1 g 砷。5 仪器5 . 1 分光光度计: 应符合G B / T 9 7 2 1 -8 8 的规定。5 . 2 砷化氢气体的发生及吸收装置, 如图1 , 1 一砷化氢气体发生瓶( 1 0 0 m L磨口 锥形瓶) : 2 一连接气体导管的磨口塞, 并带有直径2 0 m m硫化氢 吸收球, 内装乙酸铅棉花; 3 一连接两个玻瑞导气管的乳胶管t 4 一气体导管, 出口 处内径 0 . 0 1 0 . 0 50 . 55 . 0 0 . 0 5 0 . 2 00 . 25 . 00 . 2 - 0 . 50 . 17 . 3按表1 规定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