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务文书:_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喷丸工安全和环境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规范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喷丸工岗位3适用防护用品、安全装置及保护设施:安全帽、防护服(喷丸衣)、黑色钢包头皮鞋、脚盖、喷丸帽长二指手套、3M92A口罩、专用耳塞、专业防毒面罩4作业要点及注意事项:4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其安全操作技能。42本工种属于有害作业(粉尘),操作者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认无职业禁忌症(尘肺),方可上岗作业。43作业时必须按本工种的规定穿戴好特别配备劳动防护用品。44工作准备与检查(1)、打开压缩空气总阀门,检查压力表为0.50.6Mpa,同时减产头盔面罩的供气是否畅通。(2)检查平车、限位装置、警示装置、机械传动、压力表、安全阀等是否安全有效。压缩空气应干燥、无油。(3)工作前,先检查通风装置是否完好,严禁在通风装置失效的情况下作业。45喷丸室内工作时(一般只允许1人),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喷丸室。操作时有异常情况,应按电铃通知室外人员。46工作前,先检查通风装置是否完好,严禁在通风装置失效的情况下作业。47操作人员进入喷丸室,室外人员确认后方能打开喷枪的气阀。工作中如喷嘴堵塞,必须停车进行维修。严禁利用折带减压的方式来疏通喷嘴,并严禁将喷嘴对着人。48平车上放置工件应平稳,不宜堆放。翻动工件时必须停止喷丸;须行车吊运时,必须遵守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配合行车指挥工吊运。49在喷丸室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监护,观察室内情况,严禁私自进入正在喷丸的工作室内。410操作丸料循环系统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定的程序进行,设备运转不得有异常声响,加丸时要保持丸料清洁。411喷枪的角度要适当,一般为30,以防钢丸回弹伤人。喷嘴、喷管要经常检查,保持完好。工作时压缩空气阀门和丸料喷射手柄应缓慢开启。412平车进入喷丸室必须有专人操作,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保持平车运行平稳,不得以限位作为停车开关。413工作结束,应清理工件、平车,不得把丸料带出室外,工作场地要随时清扫,零部件要摆放整齐。414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每个班次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及总检表。第 3 页 共 11 页喷吹岗位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普阳炼铁厂喷吹岗位。2岗位职责2.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公司、分厂的各项规章制度。2.2负责装罐、倒罐、喷煤操作。2.3负责喷吹量的调剂以及有关单位的信息传递。2.4每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和维护,发现故障、隐患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汇报班长。2.5负责本岗位环境因素辨识、监控2.6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工艺操作,并监控、治理本岗位的跑冒滴漏。2.7清理所属区域的卫生及绿化管理工作。2.8负责本岗位危险源的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确保本岗位及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杜绝人身及设备事故。2.9完成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3素质要求及应知应会3.1素质要求3.1.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3.1.2经过本岗位的技术培训并经确认后上岗。3.1.3积极上进,有团队精神。3.1.4身体健康,反应灵敏,能适应工作需要。3.2应知应会3.2.1应知3.2.1.1本工种的各项规章制度。3.2.1.2喷吹对煤粉、煤质和粒度的要求。3.2.1.3均匀喷吹的方法。3.2.1.4喷吹系统主要设备的构造、性能、名称、规格,各种仪表的用途。3.2.1.5氮气中毒急救知识。3.2.2应会3.2.2.1根据要求准确调整煤量,做到均匀喷吹。3.2.2.2各种喷吹操作方法。3.2.2.3高炉送风的喷吹操作。3.2.2.4能处理喷吹设备的一般故障。3.2.2.5准确记录喷吹情况,并能发现异常现象。3.2.1.2.6能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煤气报警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4工艺操作标准4.1使用材料序号使用材料名称相关标准主要技术要求备注1煤粉挥发份15%;灰分14%;硫0.5%;水份3.0%;-2目细度70%4.使用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个)备注1喷吹罐GB150-xx126#7#喷煤各2个8#9#喷煤各4个2氮气罐GB150-xx46#7#8#9#喷煤各13气动球阀SQ647NF-16DN8036每个喷吹罐各3个4气动球阀SQ647NF-16DN5060每个喷吹罐各5个5气动球阀SQ647NF-16DN4012每个喷吹罐各1个6气动球阀SQ647NF-16DN2512每个喷吹罐各1个7电动调节阀381ZSA-20DN5024每个喷吹罐各2个8电动调节阀341ZSA-20DN2512每个喷吹罐各1个4.作业方法及条件分类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及要求生产准备接班前了解上班的生产、质量情况并提出本班要求管道畅通,劳保用品穿戴齐全检查设备状态和工艺条件接班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和工艺条件(罐体、阀门、风量、煤粉储备)等情况由喷吹工进行检查保证罐体无裂痕,阀门开启灵敏,管道无破损,氮气、空压机压力在0.7MPa以上正式生产煤粉装罐当煤粉罐压力为0时方可装罐,装罐重量严禁超过16t喷煤操作罐压严禁超过0.8MPa输送煤粉混合压力要保持在101KPa倒罐操作罐内煤粉剩余5方可倒罐,倒罐时间为1分钟,等卸压下于10KPa后,方可煤粉装罐续前页2分类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及要求生产结束下班前整理好操作记录,做好本岗位交接班工作下班时做好卫生清理和设备维护保养班后会分析和总结本班的生产,质量,工艺纪律执行情况4.4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工序控制项目控制标准控制周期控制方法负责人异常时措施记录喷吹喷煤稳定率3%每小时罐压流化喷吹工反馈信息调整罐压喷吹工操作记录排枪单炉10杆每次清过滤器制粉工如粒度大通知制粉工调整4.5工作时注意事项4.5.1出现煤粉粒度大,及时向班长反应,采取打内循环或打入原煤场等方法尽快解决。4.5.2出现气源压力低,及时反馈调度,尽快调整保证生产正常运行。4.5.3煤粉水份潮湿,分析原因,属于使用联网风情况及时向调度汇报,属于制粉或煤粉存放时间情况,采取打内循环调高温度措施。4.5.4喷吹罐内有异物或出现煤团不下煤的情况,及时反馈调度、班长和高炉。采取打开下煤口、打开人口等措施处理。4.5.5操作时严禁带压装罐,罐温不得超过80。4.6应急措施4.6.1各气动球阀电动打不开4.6.1.1及时到电磁阀手动打开。4.6.1.2用活动扳手到现场拧开。4.6.1.3向班长和调度汇报处理。4.6.2各气动球阀电动关不上4.6.2.1及时到电磁阀手动关闭。4.6.2.2用活动扳手到现场关闭。4.6.2.3向班长汇报处理。4.6.3喷吹罐阀门关不上或打不开4.6.3.1及时到电磁阀检查气源是否达到0.5MPa。4.6.3.2如果气源达不到0.5MPa立即调节。34.6.3.3如果是关不上可以先用手动阀门关闭再通知维修人员处理。4.6.3.4向班长和调度汇报处理。4.6.4混合压力超罐压4.6.4.1停下煤阀,送风。4.6.4.2进行倒罐操作,首先打开罐前备用管道阀门,5分钟内到高炉打开备用管道阀门,关闭主喷吹管道阀门。4.6.4.3室内操作员观察混合压力降低到2KPa,及时送煤。4.6.5电动冲压阀门关不上或接近超安全阀排放压力时关闭电动充压阀门前的手动球阀。4.6.6如氮气压力下降至5KPa,要采取倒风措施。4.6.6.1先打开空压机管道阀门,然后关闭氮气出口阀门。4.6.6.2通知炼铁厂调度联系氮气事宜。4.6.7空压机突然停风4.6.7.1听到电铃响或发现风压急剧下降现象立即停下煤阀。4.6.7.2及时要求空压机岗位人员倒用联网风管送风。4.6.7.3根据下煤情况决定是否倒备用管道。4.6.8喷吹突然停电或电脑不显示,一名岗位工在室内指挥,另一名岗位工按指令手动进行操作和确认。4.6.9混合压力比管压低4.6.9.1若判断是过滤器堵塞时,进行倒罐操作,清理过滤器。4.6.9.2若出煤口不出煤粉,进行倒罐操作,打开喷吹罐人口清扫。5设备操作、维护标准(设备操作、维护规程)5.1喷吹岗位设备操作标准5.1.1主要性能参数5.1.1.1喷吹罐性能参数项目性能参数项目性能参数设计压力1.2MPa最大装载量18t喷煤能力20t/h规格型号25m5.1.1.2喷吹罐附件性能参数附件名称规格型号附件名称规格型号补气过滤器F-12-4充压放散过滤器FG-1补气调节器PL-B精小型调节阀ZKJP-16KDDN255.1.2喷吹岗位设备操作标准5.1.2.1喷吹岗位开机之前检查45.1.2.1.1接到高炉值班工长要求喷吹煤粉的通知后,首先检查氮气和压缩空气压力是否稳定且比低于0.6MPa。5.1.2.1.2检查有关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正确。5.1.2.2喷吹岗位设备操作顺序5.1.2.2.1挂上操作牌,按下列程序开机。5.1.2.2.2装罐操作a打开喷吹罐放散阀卸压.B由下而上依次打开喷吹罐或煤粉仓之间的气动阀门,向喷吹罐内装煤。C当喷吹罐电子称显示到上限设定值时,由上而下依次关闭煤粉仓至喷吹罐之间的气动阀门,间隔时间不得低于15秒。D关闭喷吹罐放散阀5.1.2.2.3喷煤操作a打开喷吹罐上部的充压阀门和流化管路的气动球阀使其达到需要的压力值。b打开补气管路上的气动球阀。c依次打开下煤阀。d调节硫化气体用量、补气用量,使之达到要求的喷煤量。e按要求认真填写各种参数。5.1.2.2.4倒罐操作(以1#高炉为例)a当1#喷吹罐中还剩5千克煤时,需进行倒罐操作。b打开2#喷吹罐充压阀门使其达到需要的压力。c打开2#喷吹罐补气气动阀门。d打开2#喷吹罐补气出口后的气动阀门。e关闭1#喷吹罐下煤阀。f待混合压力下降到2KPa时,关闭1#喷吹罐补气入口后的气动阀门。g关闭1#喷吹罐补气气动阀门。h打开2#喷吹罐下煤阀。i打开2#喷吹罐流化罐出口的气动阀门。j打开1#喷吹罐放散阀卸压。k3#、4#喷吹罐倒罐时操作同1#、2#喷吹罐顺序一样。5.1.2.3喷吹岗位设备检查程序5.1.2.3.1检查各工艺参数是否控制在范围内,如有超差及时调整。5.1.2.3.2检查室外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5.1.2.3.3检查空压风氮气压力是否在要求范围。5.1.2.3.4室外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漏气。55.1.2.3.5检查喷吹罐及氮气罐是否漏气。5.1.2.4岗位设备停机程序5.1.2.4.1关闭流化气体调节阀和电动保压阀门。5.1.2.4.2等接道高炉停煤通知后,关闭下煤阀停止送煤。5.1.2.4.3接到高炉停风的通知后,依次关闭阀门。5.1.2.4.4打开喷吹罐放散阀卸压。5.1.2.4.5摘下操作牌。5.1.3设备交班标准岗位操作人员对设备点检,操作、维护、保养等的工作情况以及对下班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按交接班制度要求认真交接并填写记录。5.1.4设备常见故障处理设备部位故障情况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气动球阀不动作24伏电磁阀坏更换电磁阀气源不通通知维修检查三联体是否畅通和二位五通阀是否堵塞,不通更换气源压力低调整风压气缸内连杆脱落通知维修修复5.1.5紧急情况处置设备部位紧急情况产生原因处置方法气动球阀关不严胶圈磨损通知维修倒罐更换或修复5.2设备维护标准5.2.1喷吹点检标准5.2.1.1点检设备喷吹罐氮气罐气动球阀电动调节阀喷吹管道手动球阀5.2.1.2喷吹点检部位及正常值设备部位点检内容正常情况安全阀无泄漏密封良好不排放0.8MPa排放排放0.8MPa排放排放后阀芯不回位回座仪表回不到零位灵敏指针不动、松动灵敏6密封情况无泄漏表盘清洁、无破损报警装置是否有效有效各阀门密封情况、动作无泄漏、开关灵活管道密封、锈蚀无泄漏、无锈蚀保温层完好、有标识完好、有标识罐体表面无破损、无开焊罐体密封无泄漏安全装置齐全可靠完好5.2.2润滑标准序号润滑部位润滑点数润滑方式油脂品种牌号加油夏冬周期油量11#罐气动球阀气缸1油雾1#机械油68#机械油22#罐气动球阀气缸1油雾1#机械油68#机械油33#罐气动球阀气缸1油雾1#机械油68#机械油44#罐气动球阀气缸1油雾1#机械油68#机械油5.2.3卫生标准设备本体完好,无油污、无积灰,现场定置有序。6安全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6.1作业指导书6.1.1上岗操作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6.1.2严禁用湿布擦电器设备。6.1.3检查平台、栏杆完好无缺陷。6.1.4因空压机故障突然停风时,要关闭喷吹罐阀门,防止热风倒流。6.1.5安全阀要符合要求,罐压不得超过工艺要求安全压力。6.1.6氧含量在18%以下禁止工作。6.1.7在容器内检修时,先关闭连接管道阀门,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6.1.8注意压力表和低压报警信号,发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并向班长汇报。6.1.9严格执行设备摘挂牌制度。6.1.10计划停煤超过8小时,应将罐内煤粉喷净;因故停煤,且罐内有余粉时,罐内温度控制在70以下。6.1.11停止喷煤时,应用压缩空气和氮气吹扫管道。6.1.12向高炉喷煤时,应控制喷吹罐的压力,保证喷枪出口压力比高炉热风压力大0.5MPa;否则,应停止喷吹。6.1.13喷吹煤粉系统的设备发生泄漏及时清扫或冲洗。77环保作业指导书7.1岗位环境因素7.1.1空压风、氮气、油、电消耗。7.1.2废油、垃圾、废油棉制品的收集。7.1.3煤粉泄漏。7.2作业指导7.2.1发现漏气、漏风、漏油。漏煤粉及时处理。7.2.2煤气管道发生堵塞,倒备用管道喷煤,排堵采用闭路打循环的方式,回收到收尘器中。7.2.3废油棉制品放置加热炉旁存放点供点火使用。7.2.4废油存放工段制定地点。7.2.5严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