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二)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其中的“进士”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B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C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一直最受重视。D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解析:选AB项,“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于文无据。C项,“进士一科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无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中提到,唐代经地方举送中央参加考试的人被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称为“进士”。B文章讲唐代进士的时候,引用了韩愈送孟秀才序的内容,说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C文章引用例子讲唐代前进士的情况,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进士及第,却在此后的吏部考选中失利。D文章讲唐宋取士的方式,很大篇幅讲了唐代取士的情况,宋代的取士情况则是略写。解析:选B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进士及第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B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C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D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解析:选C“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于文无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药砚练建安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摩擦,笑骂:“黄疸后生!”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汽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冤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孝敬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夜晚,细雨蒙蒙,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分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莫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石钵头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练,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当时惆怅、失落的心理。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解析:选B从文中可以看出,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5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5分)答: 解析:分析人物的形象,需要从原文对人物的介绍和主要情节入手。从小说对华昌的介绍“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似笑非笑”以及“传说是满腹诗书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可以看出华昌是一个斯文谦和、穷困落魄的人;华昌能够徒手分砚,但面对石钵头的多次挑衅,却不加理会,匆匆离去,甚至见到石钵头的时候还特意避开他,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华昌虽身怀绝技,却隐忍退让;石钵头不肯把猪蹄卖给华昌并且嘲笑华昌,但是石钵头来求半块药砚的时候,华昌并没有为难他,并且不收石钵头的钱,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正直善良,宽容大度。参考答案:斯文谦和,穷困落魄;身怀绝技,隐忍退让;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6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在这篇小说的结尾,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但前文的“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已经埋下伏笔,巧妙地暗示了华昌是能文会武的人,这样就使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石钵头不尊重华昌,并且多次挑衅,身怀绝技的华昌却不理会他,并在石钵头上门求砚的时候,宽容大度地答应了他。结尾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即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参考答案: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前文有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即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传统文化进校园,近些年来一直没有停。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楹联进校园,等等,总体而言,大多属于艺术类范畴。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两者同属文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戏曲、武术等进校园,很有必要,但不必进入所有学校,需要进入所有学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撑点则是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在这些问题上着力,庶几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素质。传统文化浩瀚博大,涵盖万有,但各部分的重要性并不等同。在学风浮躁的当下,某些表演性强、热闹、花哨、容易显示成就的活动,可能成为首选,但它注定是光开花、不结果的造势运动。而德性教育,不仅社会能见度低,而且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努力,短期内不容易见成果,却是我们民族的百年大计,任何一位希冀成为教育家的教师、校长都应该在这一关键点上有所作为。(摘编自彭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与支点)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材料三:本报讯(记者施剑松)传统文化教育赢得小学生的欢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自北京多所小学的反馈表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普遍存在的师资缺口,是阻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原因。日前,在阅读推广中心举办的“优秀传统,阅读领航”校长沙龙上,北京东城区一位校长指出,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要帮助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学校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撑。北京海淀区一位校长呼吁,应加大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阅读推广中心主任认为,阅读是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极佳切入口。他向参会嘉宾系统介绍了阅读推广中心近年来推进的少儿阅读分级分类设计和国学主题体验式阅读项目后指出,成体系的阅读设计和良好的阅读体验将有效提升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须突破师资瓶颈)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行动起来。有形的笔墨书香可以承载传统文化,无形的互联网大数据亦可容纳它。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应当提供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即适合各类学生阅读的读本;二是将中华文明礼仪列入学校必修课,用必修的方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年轻一代的心灵。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了课本,依然还不够,让学生们真正将传统文化吸收,使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是关键。面对皎洁的月光,能感受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面对离别,会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爱情,会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情调。当这些诗词代表的传统文化真正内化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当中,我们便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继承和诠释。(摘编自王学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入脑入心”是根本)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分)()A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就可能选择表演性强、热闹、花哨的传统文化形式进入校园。B德性教育虽然没有“术”的教育那么容易见成效,然而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关键点。C大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师资不足已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之一。D在通过阅读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方面,阅读推广中心率先进行了尝试且成效显著。解析:选D“率先”“成效显著”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戏曲、武术、书法等属于“术”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对这些做法,材料一的作者持反对态度。B虽然“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术”同属文化的一部分,但“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C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支撑点,任何偏离了这些支撑点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徒劳无效的。D少儿阅读分级分类设计和国学主题体验式阅读是阅读推广中心近年来推进的项目,其有助于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E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看法有同有异;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四都认为礼仪教育是最重要的。解析:选BDA项,“持反对态度”错,原文是说“戏曲、武术等进校园,很有必要,但不必进入所有学校”;C项,“任何都是徒劳无效的”过于绝对;E项,“最重要”错,材料一提及“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是支撑点,但并没有说哪一个最重要。9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成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解析:这是一道紧扣文本的探究题,要求从文本中找答案。材料一阐述当今传统文化进校园“重术轻道”的误区,从中可概括出第点答案;材料二、材料三提及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从中可概括出第点、第点答案;材料四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做法进行了阐释,从中可概括出第点答案。参考答案:重“道”轻“术”,找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和支撑点。提供合理的课程设置、足够的活动资金及专业师资。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采取具体的做法,加以落实,做到“入脑入心”。(每点1分;意思相近或其他出自文本且合理的答案也可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明帝(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明帝。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选自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式及句意。“加殊礼”是指加给他特殊的礼遇,句意完整,后面是讲“殊礼”的具体内容,因此“殊礼”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根据句式,“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句式对称,结构完整,中间应断开,可以排除C项,选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D“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讲给百姓听。解析:选D敬重兄长、善事兄长曰悌。“友悌”“悌”均为兄弟友爱,不是朋友友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在里边。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萧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辞翰,都是萧子良发布教令而撰录的。D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萧子良,在遗诏中让他辅政,可惜萧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解析:选D原文并没有体现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萧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5分)译文: (2)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5分)译文: 参考答案:(1)萧子良年少时就有清雅高尚的操行,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得分点:“清尚”“礼”“倾意”“焉”各1分,大意1分)(2)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得分点:“暴渐”“惶惧”“变服”“物议”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现在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立即召裴后回到了县里。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许多斛米,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郡阁下有虞翻的旧床,萧子良罢任回家,便把床带回来了。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放在里边。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官爵名号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年少时就有清雅高尚的操行,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使文章教化更为显著。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辞翰,都是萧子良发布教令而撰录的。武帝生了病,诏令萧子良披甲持杖到廷昌殿侍奉服药。萧子良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中包括管理武器护甲的官员都进宫,遗诏让萧子良辅政,明帝(萧鸾)知尚书事。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让明帝。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意思。太孙从小就养在萧子良的妃子袁氏那里,袁氏对他很慈爱,此前他曾经很害怕不能被立为继承人,从此深深地忌恨萧子良。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都喜欢佛教,兄弟俩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造就美名。萧子良晋升为太傅,增加班剑卫士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皇帝加给他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小步急走,赞拜不用报名,升职督率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头向着城门。不久去世,享年三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此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日。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辞,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D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侧、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愤之情。解析:选ADA项,“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D项,“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达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15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扣“意境”,描述意境)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实景的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2)望海潮一词中,描写钱塘江绿树环绕、江水浩荡、雄奇壮美的句子是“,”。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近年来,一些作者在探索文学创作的新路时,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难兴文艺之春。春节期间,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十室九空,进入“空城模式”:马路空荡、路人零星、商铺紧锁职业选择终归是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快乐或者痛苦,旁观者实在不必对那些追求编制、希求稳定工作的年轻人痛心疾首。比起许许多多率尔操觚的“诗人”,吴兴华对待白话诗创新的态度要严肃、认真许多。这种态度,已太久不见,实乃空谷足音。热映电影夏洛特烦恼被指抄袭佩姬苏要出嫁,片方与指证者竞相发文,争论不已,这场笔墨官司一时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到自己,对待群众态度蛮横,甚嚣尘上,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A BC D解析:选B杯水风波:指非常小的事情,特指题材狭小、没有广泛社会意义的微小事件。使用正确。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这里并没有天灾人祸,而是指春节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后城市里变空的情景,使用不当。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使用不当。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使用正确。笔墨官司:指书面上的争辩。使用正确。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这里形容态度蛮横,使用不当。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华春莹强调,努力推动半岛问题和平解决,是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发挥也正在发挥的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和担当。B上市的首个周末,iPhoneX在市场份额上就占到了iPhone总份额的0.93%,超过了iPhone8,表现出强劲的消费势头。C专家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指出,柯洁和AlphaGo的对战所带来的社会焦虑,正是人文反思已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D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不思进取等情况的时候,孩子自己明白错误所在,进而产生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解析:选BA项,“发挥”与“担当”不搭配。C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末尾加上“的反映”。D项,中途易辙,可在“孩子自己”前加上“让”。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B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C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解析:选C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应改为“不敢苟同”。B项,“忝列门墙”愧在师门。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D项,“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使用不当。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启用,引发了新一轮“文白”之争。有人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但是,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解析:做这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处,根据前文“有人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和下文“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可以知道,此处要填入的是与前面的观点相反的观点,即文言文的优点或者使用文言文的好处,可以填入“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之类。处,根据前文“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可以知道这里要填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联系,可以填入“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之类。处,根据上文“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以及下文“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可以知道,此处应填入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共同点,可以填入“传承着同一种文化”之类。参考答案: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传承着同一种文化(每处2分)21请按情景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作为高三年级学生的你积极参加。(1)请你为班级写一则简洁的加油口号,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 (2)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遇到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参加这种活动,值得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30个字。(3分)答: 解析:第(1)题,运动会口号的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调动大家的参与性。写的时候要体现运动会奋勇拼搏的精神,又要有文采,可以写对偶句或者排比句,比如“齐心协力,争创佳绩,勇冠三军,所向披靡”。第(2)题,根据“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可以知道这里写的应该是肯定运动会的内容,答题的时候要先回答“值得”,然后再说明自己的理由。写的时候可以将运动会上那种斗志昂扬、争创佳绩的运动精神和学习上分秒必争、奋发争先的学习精神结合起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凌云赛场,斗志昂扬”或“齐心协力,争创佳绩,勇冠三军,所向披靡”或“赛出水平,赛出风格”或“向前冲,让我们与众不同”或“赛出独特的风格,赛出辉煌的人生”(体现运动会奋勇拼搏精神1分,有文采1分)(2)值得。高三学习不仅要分秒必争,更要奋发争先的精神,一场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运动会将鼓舞我们高三同学任何时候都要不断超越,永争第一。(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叙述某大一新生与同学、室友相处困难,进而向长辈们请教的事实,后一部分叙述了长辈们的四条建议。命题要求“结合上述建议”谈体会和看法,这就规定了四条建议是立意的依据所在,而不是大学生的“孤独”或“请教”,如果在“虚心向长辈求教”上大做文章,那就偏题了。但是,又不可完全抛开大学生不会相处的背景孤立讨论每一条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