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_第1页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_第2页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_第3页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_第4页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合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合研究摘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利润与发展的源泉,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由处在时代前沿的先导性技术发展起来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其竞争力的核心,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评价仍以财务评价为主,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因此,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上市企业评价体系即体现其发展潜力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必要。正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本文选择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论文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实际出发,设计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整个论文的理论框架。运用密切值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应用该模型。第四部分,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第五部分,运用 AHP 方法和多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和其它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新企业管理者分析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最后,能为监管部门加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值法StudyStudy onon SyntheticSynthetic EvaluatingEvaluating Technological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novation CapabilityCapability ofof OurOur CountrysCountrys ListedListed High-TechHigh-Tech EnterprisesEnterprises AbstractAbstractIn the era of knowledge-driven econom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come the source of the enterprises profit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because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is a firm which is developed by advanced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the core of competitive power, but whether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has the competitive power mainly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evaluated the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which is still mainly the financial appraisal, but its existing questions are quite obvious. Therefore, introducing the non-financial index system, which i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ppraisal system manifesting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ppears to be essential extremely. Based on above consideration,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Evalua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our Countrys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to do the research.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divides into fiv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hesis.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s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our countrys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which has formed the theory frame for the entire article; then, on the foundation of existed theory, using the osculating value method, the article establishes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ppraisal model of the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 and has applied this model to the case analysis finally. The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isk evaluation with uncertain estimate model in the fourth part. The fifth part,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 evaluation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method and multistage fuzzy mathematics evaluation model.Through th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our countrys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on the one hand, the investor can carry on the rational investment better and other enterprises can choose the more appropriate supplier or the strategy partner;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helpful for the enterprise superintendents to analyze their ow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s development targets; finally, it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departme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KeywordsKeywords: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technical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sculating value method目录摘要摘要.ABSTRACTABSTRACT.1.1.绪论绪论1.1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意义 .31.2 文献综述 .52.2.论文的基本理论论文的基本理论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 .172.3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223.3.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3.1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33.2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密切值法模型 .273.3 实例分析 .294.4.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评价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评价4.1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风险因素 .334.2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354.3 实例分析 .365.5.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5.1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 .385.2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扩散 .46结束语结束语.4949致谢致谢.515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252附录附录 1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555 1.绪论1.1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意义在高技术层出不穷的知识经济社会里,智力资源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它的竞争优势,即其拥有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不在于它掌握自然资源的数量。一个企业的整体智力水平越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在更广的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稀缺资源,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谁能在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流通中领先对手,谁就能抢占更多的制胜先机。而技术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或决定因素。自从 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J. A. Schumpeter)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便成为西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和研究的重点。但是,近年来,我国也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指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 21 世纪科技工作与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6 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又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 20 年来,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 7%-8%以上,但主要靠的是制度创新和投资加大,技术创新的比重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从世界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要想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简单劳动获得缓慢发展的国家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获得快速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可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充分显现出其日益重要和紧迫,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由处在时代前沿的先导性技术发展起来的企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和高渗透性的特点,它对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及国家安全都起着积极作用,它的发展成为各国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纵观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走过的历程,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以科学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因此,这时如何客观有效地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 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设计出了许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尚不全面,比如大部分都是以企业、中小企业、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等为研究对象,而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则很少有专题的研究,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评价的研究基本没有。因为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评价仍以财务评价为主。虽然财务评价有其获取数据容易、评价的思想和方法都比较成熟、评价指标受行业特点的约束少等一系列优点,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如:鼓励短期行为;无法预测未来绩效发展潜力;受虚假财务信息影响大等等,则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上市企业评价体系即体现其发展潜力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必要。因此,正是基于上面的考虑,以及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选择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进行研究。对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长期发展潜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市企业价值的高低。投资者尤其是实行长期投资策略的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对我国高新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从技术创新能力中深度挖掘高新上市企业的潜在价值。此外,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其它企业选择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有助于高新上市企业管理者分析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并对其进一步总结技术创新经验,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完善技术创新机制,采取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保持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可以使监管部门了解上市企业在经营实务方面的深层次信息。我国目前实行的证券发行制度是核准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仍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核准,技术创新能力较高、业绩增长有潜力的企业应该更容易得到核准。 此外,该评价结果也为上市企业年报信息披露内容的调整提供借鉴的资料。最后,从宏观层面上看,上市企业具有实力强、运作规范、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把握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对于了解其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和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2 文献综述.1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动态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动态 以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为出发点,熊彼特(J. A. Schumpeter)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1。这个理论不仅在技术创新领域上具有开拓性,也是非均衡经济分析和制度学派的奠基石,在整个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总体说来,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50 年代初到 60 年代末,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发展,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开始涉及到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创新环境等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 第一,处于创新研究领域的开发阶段,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在管理学科中逐步形成专门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由于技术变化对传统组织管理的冲击和挑战,对创新相关问题多从创新主体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及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第二,研究开始涉及到创新过程中信息交流与创新环境等。扼特巴克等人在 60 年代的综合研究中粗略地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及相关因素理论,强调创新主体的内外部交流能力缺乏是技术创新主要障碍。 第三,从整体上看,在这一阶段创新仍只是作为一个变量来研究。 第二阶段是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初,该阶段将研究的具体对象开始逐步分解,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持续兴旺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技术创新研究从管理科学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 第二,研究的内容具体开始逐步分解,出现了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内容的比较全面的探讨与争鸣。 第三,逐步将多种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研究中。 这一阶段创新研究的方法以样本调查与理论推导相结合为主。 第三阶段是 80 年代初至今,该阶段的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注重研究内 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研究了实用性强的课题。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缪尔塞(R.Muser)在对前人成果进行历史回顾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整准确的创新定义;芒罗(H. Munro)等人针对技术创新动力源泉问题,提出了推拉综合模式和技术轨道等新观点;格温(D. Gerin)提出以创新不确定性为前提的创新过程理论;布朗(W. B. Brown)等人提出以创新目标、创新阶段和决策输入变量为中心的相关性系统分析,而且,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创新活动的测度评价、创新组织建立的策略和规范、政府创新推动政策的跟踪分析、以及某一行业的技术创新或某项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描述总结,就某些专题将己有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加以总结描述。二是折中协调提高,即将创新研究中有关争论问题重新提出,结合新情况,在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推出新理论。三是系统归纳,即通过系统归纳沟通以往分散性研究成果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层次上的系统理论。 第二,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已有研究范围中选出或新提出有关重点专题深入研究。 第三,重视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同时,在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产生了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3:(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早期的对创新过程的模型解释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这种观点也是技术推动模型的理论依据。它认为,一项新发现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发明得到了应用。很明显,这是一种线性的过程,它起始于研究开发、经历生产制造活动,最后形成推向市场的产品或工艺。如图 1-1 所示:图 1-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2)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60 年代中期,通过对大量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人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创新特别是渐进性创新,不是由技术推动引发的。研究表明,出现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创新,有 60%-80%是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引起的。于是,有人提出了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强调市场是创新构思的来源,市场需求为产品和工艺创新提供了机会,并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应用与开发研究基础研究生产营销市场需求 开发活动。市场需求在创新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图 1-2 所示:图 1-2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3)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70 年代和 80 年代,人们提出了技术与市场交互的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型,如图 1-3 所示。它强调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在产品生命周期及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作用,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过程模型只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的特例。图 1-3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4)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80 年代后期出现的第四代创新过程标志着观念的转变,即从将创新过程看作主要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开发过程,到将创新看作是同时涉及 R&D、原型开发、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的转变。对创新过程认识的这一深化,具有实质性的意义。80 年代,创新管理活动极为强调 R&D 和制造的界面交融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和导引用户(lead user)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横向合作(合资企业、战略联合)急剧增加,也使创新过程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创新管理者形成了新的挑战。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国际上最好的创新行为方式。它是概念化和实践的汇合,以及各种创新投入的交融。市场需要营销研究与开发生产新需要构思产生新技术社会和市场需要当前技术和生产最高水平研究开发原型生产制造营销市场创新构想R&D设计制造营销 图 1-4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5)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90 年代初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SIN)表示一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其显著特征是强调企业之间更密切的战略联系,更多地借助于专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利用仿真替代实物原型,并采用创新过程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IN 不仅将创新看成是交叉职能联结过程,还把它看作是多机构网络过程。此外,对技术创新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还推动了技术创新评价的开展。Steele(1998)曾经用核对表(Checklist) 的形式对 R&D 活动进行了评价。核对表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的关联性是否受到了重视;是否寻求和利用了市场因素;技术目标是否根据资源约束而定;是否考虑了制造要求;技术项目是否能持续有效地增强创新性4。Ransley 和 Rogers(1994)对企业的最佳 R&D 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了 7 个应考虑的方面: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5。Robert Szakonyi 提出了 10项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6。Chiesa(1996)建立了 5 维度的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产品创新、产品发展、工艺创新、技术获取、创新的支持与保障程序7。Rogers(1996)以技术传递、技术交换、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来评价企业的绩效、结构、人员、流程与技术五个核心领域8。Terziovski(2001)基于创新的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从创新投入、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和创新战略四个方面来测评组织的创新能力9。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主要基于特性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创新目的、促进或阻碍创新因素分析,创新的新颖性及创新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基于此,国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 R&D、专利、创新目标等,其重点关注的是创新投入发生后,创新活动表现出来的特性和创新产出的指标。其中,国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结构代表性观点有: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得能力的综合;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10;技术创新能力由掌握技术核心的人、创新管理、技术系统、科技意识等组成11;技术创新能力由可利用的资源、对竞争对手的理解、对环境的了解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开拓性战略等组成12。 .1 国内技术创新研究动态国内技术创新研究动态国外在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同时,国内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技术创新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开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进行了技术创新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探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是我国较早进行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单位之一。从 1989 年开始,该所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一个技术创新研究项目“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此后又相继获得“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和政策研究” , “技术转移的扩散机制和政策研究”等项目,以及国内许多相关项目的研究。目前,国内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在吸收国外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重新界定了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是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3。1992 年其主编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一书,是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八五”重大科研项目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科研成果,也是我国经济学界系统论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过程和国家政策的第一部专著,该专著反映了当时我国在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选择及技术扩散的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初步探讨了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和政府管理问题。该项研究从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成的整个体系来看,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创新经济学的规范方法,由于紧密结合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展开创新经济研究,使得该研究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和较高的使用价值。由于该项研究以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研究的主题,所以只对高技术创新的机制和风险投资问题以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技术创新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实证研究。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评价与决策问题,该项研究采用了效用函数的评价与决策方法。效用函数分析法用于风险分析具有较高的经济理论意义,但其复杂程度和可操作性却限制了该方法在创新实践中的应用,并且该项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该项研究仅仅是对风险投资的分类、投资方式及现状、融资体系的设计与运营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没有对高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14。清华大学的高建博士在其科研专著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中,对技术 创新的测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测度进行了界定和对技术创新指标进行了分类;在充分吸收国外测度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不宜采用基于特性的测度方法,而应采用基于阶段的测度方法,并设计出全面、系统的技术创新过程测度框架和指标体系,即测度框架由创新投入的测度、创新实施的测度、创新产出的测度和非过程因素的测度四部分构成,测度指标体系则是由分别属于这四部分的上百项测度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增强技术创新主动性、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化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三个改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R&D 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则由创新能力要素指标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构成等具有“开创性”的见解。同时,他还给出了由 19 个统计数据指标和9 个经验数据指标构成的共 28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企业群体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15。施培公博士从模仿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后发优势的基础和机理问题,从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角度,提出了率先创新利益溢出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分析出后发企业的内在机理为在于通过“复制效应” 、 “跨越效应” 、 “替增效应”构建了无形资源快速积累的机制16。中国人民大学成其谦和汪虹昱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和评价方法和王娴、蒋洪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测度和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以工业企业为例,分别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指标体系的构造。前者选取了 15 项指标,划分为四大类,依次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频度和产品、技术竞争能力。后者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并从市场、技术、管理三个方面 33 个指标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建立了各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分析模型17 18。 国内的许多学者设计了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但是,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前提即创新能力结构的问题上,国内许多学者的观点也不一致。其中,国内对技术创新能力结构代表性观点有: 贾慰文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决策能力、技术获取能力、工程化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总和; 李保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由 R&D、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组成; 高建博士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19; 技术创新能力为 R&D 能力、生产准备、市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决策能力、R&D 能力、技术改进与消化吸收能力、市场开拓与市场竞争能力、资金筹集与调度能力、对外协作与公关能力、人才开发与继续教育能力、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决策能力,R&D 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五个要素; 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顾问、R&D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以及他们的组合效率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能力由 R&D 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四部分组成。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论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概括界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等相关概念,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实际出发,设计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整个论文的理论框架。其次,运用密切值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应用该模型。再次,由于风险是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固有的属性,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风险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运用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行风险评价。最后,用 AHP 方法和多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的内容框架图安排如下: 图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图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基本理论综述相关概念界定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能力评价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风险评价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研究效果评价研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密切值法模型实例分析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实例分析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高新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高新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分析 2.论文的基本理论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 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 (1)高新技术的含义 高新技术有两层含义:高技术和新技术。高技术是指处于当代科学技术最前端的技术群,是核心的、前缘的、尖端的技术。在某些情况下高技术也代表了一些以高技术为核心形成的产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技术产业。新技术一词的应用比高技术要早。一般意义上的新技术通常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初次产生的技术,或是原来已出现过又经过改进创新的、在性能上有所突破的、刚投入或尚未投入生产的开发研究技术或工程技术。新技术的应用范围比高技术要广,新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但高技术必定是新技术。高技术适用于若干特定的领域,而新技术则适用于一切领域20。新技术与高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技术的概念包含了高技术,高技术在它的新生阶段就是某种新技术。在很多情况下,高技术与新技术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高新技术。由于各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则对高新技术的界定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各国都是以列举的方法来界定高新技术的。例如,当今被美国政府列为高新技术的领域有: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被我国政府列为高新技术范围共 11 项,涉及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及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2)高新技术企业的含义 高新技术企业是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原则上采用研发费用占制造业销售额的比重及研发科技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两个主要指标。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界定的其他辅助性指标,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界定指标体系。国家权威部门有关人士提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标准是:研发经费投入密集度,科技人员密集度和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研发经费投入密集是指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每年总收入 3%以上(开发区外企业这一比例为 4%以上)。科技人员密集度的标准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 3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 1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 20%以上。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的具体指标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 总收入的 50%以上(开发区外企业这一比例为 70%以上) 21。(3)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创新性强。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时,最大的特征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创造出新的资源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获取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从技术创新的方式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自主创新,将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视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最终模式,以获取高额的边际利润。 高投入性。与一般的经济活动相比较,高新技术企业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来从事技术创新。新技术的研发、样品试制、中间试验、生产流程的重新组织或改进,以及试销活动都伴随着新资金的大量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强度越大,其投入强度也就越高。一项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到实现产业化,其投入比例一般为 1: 10:100。从人员组成和 R&D 投入比例看,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比例平均在 30%以上,R&D 投入保持在销售收入的 5-6%以上,远高于其它企业。所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 高风险性。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活动。有关资料显示,美国高新技术小企业完全失败的占 20-30%,经受挫折,可以获得一定成功的高科技小企业占 60-70%:非常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仅占 5%左右。正因为如此,在到达成熟期以前的高新技术企业通常也被称为风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技术风险,即由于高新技术向生产工艺和新产品转化失败而导致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即由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困难或迅速被代替而导致的风险;三是财务风险,即由于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预算和投资回收不确定而导致的企业不能偿付短期负债风险;四是管理风险,即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者多为技术型人才,其不善于管理企业而导致的风险。其中,高新技术上的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所特有的。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其高风险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研究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二是投资效益的波动性。两个层次的风险紧密联系,后者以前者为转移,前者以后者的充分展开为再生条件。高新技术开发涉及诸多因素,如技术、材料、经费、市场、人员素质等。这些因素中,缺乏某一因素的配合或配合不理想,就可能导致开发失败。高新技术开发的高风险直接影响到开发者的勇气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加剧了开发风险。 高收益性。高投入、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效益。高新技术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将形成在一定时期的市场垄断,这种优势或垄断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垄断高额利润。正是这种垄断利润的存在使众多企业不惜以高投入从事创新活动,以取得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快速。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是开始规模很小,管理上很不成熟,但高新技术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其市场渗透能力极强,市场份额会迅速扩大,凭借其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上规范的大公司。 社会及经济效益巨大。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开发一旦成功,就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展国际、国内市场,获得比传统企业高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巨大经济效益。 技术知识密集,高级技术人才密集。高新技术企业要创新进取,特别需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高级技术人才。著名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曾规定进入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 4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 3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集研究开发与企业经营于一身。高新技术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为最终目的的科技开发经营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导层必须是经营型的技术专家,必须既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又具有经营管理能力。.2 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1)技术创新的内涵从本世纪初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到 50 年代新熊彼特主义对创新理论的发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诱导和推动下,在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初,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从不同方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侧面与内容进行多视角、多层次探讨的局面。基于前一时期分解研究的成果积累及其局限性,从 80 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了综合性、实用性、回归性探索的阶段,促进了技术创新理论对技术创新实践的指导,增强了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的生命力。最早的技术创新概念被熊彼特概括为发明的首次利用。随着技术创新理论不断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不同的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科技政策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技术创新以不同的内涵。至今,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表述,依然莫衷一是(见表 2-1)。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22: 表 2-1 部分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角度部分有代表性的定义简评经济学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认为, “即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23区别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傅家骥教授认为:“简单地讲,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突出了技术创新的商业行为管理学弗里曼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在第一次引进某项新的产品、工艺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活动的诸多步骤。突出了技术创新的多因素、多环节OECD 在 1992 年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指出, “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 ,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 ,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 ”隐含着技术创新与创新是两个概念的思想科技政策 贾蔚文等认为,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 24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 技术创新是学习、引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涉及研究与发展活动,但这种研究与发展是围绕某个产品或工艺创新开展的。指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研究与发展活动是围绕某个产品或工艺创新开展的 从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的观点看,要统一技术创新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人们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技术创新的概念的。但是,有些内容是比较明确的:技术创新与创新,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和工艺的明显技术改变” ;创新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可以涉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思想和观念创新等。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技术创新一般指“一项专利的首次商业应用” ,是企业或个人的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利益;技术发明一般指创造一个新技术,既可以是一种经济行为,也可以是一种非商业目的的个人爱好,技术发明的结果可以申请获得专利。 技术创新过程中,如果需要的技术改进涉及研究与发展活动,这种研究与发展活动是以商业应用为目的,以某个或某类产品或工艺的引进、改进和生产为导向的,也可称之为技术创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可分为狭义的技术创新和广义的技术创新。应该说,狭义的技术创新是继承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而广义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还包括产品和工艺创新过程中开展的技术改进及其相关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等。 (2)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它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角度,可分为产品创新能力与工艺创新能力;按线性过程模型对技术创新环节的划分,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营销能力。本文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实际出发,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六大结构要素,即研究开发(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和财务能力。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1 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性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较全面地表述了技术创新的含义,清楚地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强调了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知识、技术的商业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成功。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只有在企业内完成并通过市场来实现。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要求创新主体也必然与市场密切联系。另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使科技成果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国传统的“科研院所主导型”技术创新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在观念上,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科研机构的事情,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在行为上,许多企业不愿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在创新成果的转让上,转让成本和费用较高,不利于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在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早己确立。1998 年,美国企业研发 经费支出 1633.3 亿美元,占到当年全美研发经费总量的近 3/4,同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 247 亿元人民币,仅占研发经费总量的 44.8%。可喜的是,国内企业开始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低下和企业投入缺位的问题在东部地区已开始得到解决,企业已逐渐成为经费投入和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增强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5。 根据一些技术创新成功企业的经验,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企业领导者应具有战略眼光,思想观念要创新,要真正树立起自己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第二,企业领导市场观念强、能紧跟市场;第三,企业具有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第四,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2 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技术创新的主要经济特征有:(1)创造性创造出新的资源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必然伴随着改进与提高的创造性活动,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的特征。不管创新程度如何,但可以说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或是创造出全新的功能价值,或是对原有功能、价值的增加或革新。(2)系统性技术创新是涉及研发、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一系列过程的综合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不等同于标新立异,它源于市场分析又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为最终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3)风险性收益总是和风险相对应的,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活动都能最终为企业带来增量收益。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控的,但也有一些是不可控的。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创新失败的概率往往大于成功的概率。即使是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在进入市场之前,夭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