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doc_第1页
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doc_第2页
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doc_第3页
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doc_第4页
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14 页施工安全防护和预防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生产必须保证安全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尊重科学,严格管理,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盛和世纪项目现正处于大面积装修状态,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临边作业防护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并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若围护设施如窗台,墙等,其高度低于80cm时,近旁的作业亦属于临边作业,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等。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他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以下三类:(一、)设置防护栏杆: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段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周边、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井架、施工用外脚手架等,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设防护栏杆,顶层的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安装正式栏杆,结构施工按近完成,这样做可以节约工时和材料。1、架设安全网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二层楼面周边,当无外脚手架时,必须在外围边沿架设一道安全平网。2、装设安全门: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应设安全门或活动栏杆。(二)、设置防护栏杆为临边防护采用的主要方式,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必要时沿底面亦需设置横杆。1、木横杆,上杆梢径应不小于70mm下杆梢径应不小于60mm,栏杆柱梢径应不小于75mm,须用相应长度的圆钉钉紧,或用8#以上铁线绑扎,须稳固不动摇。2、钢筋横杆,上杆直径应不小于16mm,下杆直径应不小于14mm,栏杆柱径应不小于18mm,须用电焊焊牢或用8#退火线绑扎牢。2、1固定,采用其他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钢管时,可视具体情况,以电焊、弯头加束节或扣件等方式予以固定。2、2采用定型的工具化的防护栏杆,即节约材料,又装拆方便。3、防护拦杆的设置:砼楼面、屋面、平台面与墙面等处固定防护栏杆,应埋设预埋件,使其与钢管式钢筋焊接,钢管柱亦可用法兰盘联接以螺栓固定于底面,木栏杆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L50mm6mm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木杆件栓牢。a)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防护栏杆,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有一80mm6mm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按上项方法固定。b)栏杆的横杆不应有伸出的悬臂,以免坠落时受端头撞击致伤。c)杆件四周与其它物件之间应有不小40mm的净空。d)杆件下部应配置18cm高的挡脚板或40m挡脚笆,板上如有孔眼应不大于25mm下边沿底面的空隙应不大于10cm,若无板,则必用安全立网封闭。e)临边的外侧面临道,除防护拦杆外,必须采用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f)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外防护架搭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扣件式钢管外用脚手架主要技术参数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3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4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5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6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g)脚手架高度h)竖向间距(h)i)水平间距(la)j)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k)双排l)50mm)3hn)3lao)40p)50mq)2hr)3las)27t)单排u)24mv)3hw)3lax)406.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6.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6.3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6.4.1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6.4.2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6.4.3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6.4.4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6.4.5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6.6.2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y)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z)45aa)50bb)60cc)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dd)7ee)6ff)5gg)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图6.6.2);hh)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ii)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3.5条的规定;jj)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kk)6.6.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ll)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mm)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nn)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6隔跨设置一道,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oo)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pp)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qq)6.7.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rr)1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ss)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tt)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uu)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vv)5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本规范第6.4.16.ww)6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本规范第6.6.2和6.6.3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xx)6.7.3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yy)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zz)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aaa)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bbb)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ccc)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ddd)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eee)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fff)4)达到设计高度后;ggg)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hhh)6)停用超过一个月。iii)8.2.2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jjj)1)本规范第8.2.38.2.5条的规定;kkk)2)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lll)3)技术交底文件。mmm)8.2.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nnn)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ooo)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ppp)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qqq)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2的规定;rrr)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sss)6是否超载。ttt)8.2.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4的规定。洞口作业的防护1、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2、通常将较小的称为孔,较大的称为洞。并规定为楼板、屋面、平台面等横向平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时,竖向平面上高度等于或大于75cm,宽度大于45cm的称洞。3、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孔洞等边沿上的施工作业,亦归入洞口作业的范围。一、洞口作业的防护: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类型,可按下列五类方式进行:(1)各种板与墙的孔口和洞口必须视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的防护设施。(2)各种预留洞口、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上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等处,均应设置稳固的盖板,防止人,物坠落的小孔眼的钢丝网等覆盖。(3)没安装踏步的楼梯口就象预留洞口一样覆盖,安装踏步后,楼梯边应设防护栏杆,或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4)各类通道口,上料口的上方,必须设置防护棚,其尺寸大小用强度要求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达到使在下面通行或工作的人员不受任何落物的伤害。(5)施工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除需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洞口作业的防护设施:(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2)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等处,可用竹、木等作盖板覆盖洞口,盖板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位置的措施。(3)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拉接钢管形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也要采用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网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4)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上下张挂安全平网。(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应不大于150cm,也可采用防护杆,下设挡脚板。(6)沿至地面或楼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外侧落差大于2m的两道护栏。(7)邻近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在周边临空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时,高度在2m以上,属于悬空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的法定定义是:“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因此,悬空作业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地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吊篮等等,方可进行施工。对悬空作业的另一要求为凡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架、吊篮、吊笼、平台、搭架等设备,均必须经现场工长和技术人员鉴定格后,方可采用。一、装构件时的悬空作业1、凝土构件,当构件起吊安装就位后,属于高处作业,应搭设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搭设操作平台,或配戴安全带和张挂安全网。2、预制梁件,以及悬空安装大模板等,必须站在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预制构个,严禁站人和行走。二、支撑和拆卸模板时的悬空作业1、撑和拆卸模板,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前一道工序所支的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撑件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下装卸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其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3、支设处于悬挑状态的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凌空构筑物的模板,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表面上有预留洞,应在安装后将洞日盖设,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本章有关措施予以防护。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三、绑扎钢筋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1、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必须搭设必要的脚手架和马凳。2、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应搭设操作平台,架和张挂安全网,绑扎悬空大梁钢筋必须在支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3、扎支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预先绑扎,然后整体竖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四、浇筑混凝土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1、浇筑离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蓬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