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WS 195-2001 军团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军团病诊断与防控的技术规范文件。该标准主要针对军团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军团病,提供了详细的诊断依据和处理措施。
在诊断方面,标准明确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三方面的综合考虑。其中,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如特异性抗体滴度测定)、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离出军团菌等方法;流行病学史则需关注患者是否有相关暴露史,比如是否接触过可能存在军团菌污染的水源或空调系统等环境因素。
对于处理原则,该标准提出了对疑似病例应尽早采取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与抗生素治疗。首选药物为红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强调了预防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公共场所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减少军团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1-07-20 颁布
- 2002-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WS 1 9 5 - - 2 0 0 1前言 军团病( l e g io n n a i r e s d i s e a s e ) 是由军团菌属( l e g i o n e l l a ) 、 主要是嗜肺军团菌( l e g i o n e l l a p n e u m o p h i! a ) 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在全球普遍存在。 我国已有小规模爆发及散发病例。由于军团菌肺炎与其他肺炎不易区别, 且老年人容易受到侵犯, 一旦患病, 病情相当严重。如治疗不当, 其病死率可高达1 5 %-2 0 %。 为了对军团病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 进行合适的治疗, 结合我国军团病防治工作现状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中A 2 , A 3 , A 4 , 附录13中1 3 3 , 1 3 4 , 1 3 5 , 13 6 及附录C的诊断方法为参考诊断方法。 本标准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 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万超群、 朱元环. 陆慰i t .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军团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1 9 5 - - 2 0 0 1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s o fma n a g e me n t o f l e g i o n n a i r e s d i s e a s e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力 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制定本标准,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 军团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 各类型医疗保健、 卫生防疫机构和人员对军团病病例的诊断和处理2 诊断原则2 . 1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和常规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2 . 2 确诊需依据病人双份血清军团菌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增高4 倍或以上或军团菌培养阳性。3 诊断标准3 . 1 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 多数发生在夏秋季节。 中老年病例较为多见。 有慢性肺病病史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者、 建筑工地施工人员、 近两周内的旅行者以及吸烟者较易感。 如发现两例或以上的成组病例,应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可疑军团病患者的标本, 如痰、 血液、 胸水、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 还可从外环境如宾馆、 医院、 电影院等的空调系统冷却塔水、 淋浴水、 湖水、 井水、 池水以及地表面污水中分离军团菌3 . 2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以有两种类型: 非肺炎型印o n t i a c f e v e r ) 和肺炎型。3 . 2 . 1 非肺炎型 临床表现类似感冒, 症状: 发热、 咳嗽、 头痛、 肌痛和胸痛, 但无肺炎。病程 3 - 1 0 天 可自愈。3 . 2 . 2 肺炎型 亚急性起病, 症状: 发热、 头痛、 寒颤、 咳嗽或痰中带血, 胸痛和肌痛, 部分病人有恶心、 呕吐、 腹泻、 相对缓脉, 有些患者尤其是儿童, 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澹妄、 幻觉甚至昏迷等, 重症病人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 或因菌血症产生的肺外器官感染。X线胸片显示肺有浸润性阴影, 部分有胸腔积液, 重症病人有肺脓肿甚至空洞。3 . 3 常规实验室检查 多数血沉加快,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部分有中性白细胞核左移, 可能有乳酸脱氢酶、 血清谷草转氨酶、 胆红素升高或有蛋白尿、 低钠血症和低磷血症, 血尿并不多见, 但镜检时尿中可有红细胞。痰或气管内抽吸物作革兰染色和一般培养。军团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但初代分离菌革兰染色着色不明显, 而且培养的阳性率很低。3 . 4 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参见附录A、 附录B 、 附录C )3 . 4 . 1 军团菌培养_ _ _ _ _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 0 0 1 - 0 7 - 2 0 批准2 0 0 2 - 0 1 - 0 1 实施W S 1 9 5 -2 0 0 1 以痰、 支气管抽吸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胸水为标本, 在含N - 2 一 乙酞氨基- 2 - 氨基乙烷磺酸( A ( E S ) 的酵母浸膏培养基( B C Y E ) 中培养军团菌。3 . 4 . 2 细菌抗原检测 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 D F A ) .3 . 4 . 3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 I F A) , 试管凝集试验( T A ) 等方法检测军团菌特异性抗体。 起病时及:11 -8 周后两次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 倍或以上增长, 单次抗体大于1 : 2 5 6 ( 1 F A ) , 或凝集抗体从 1 : 4 0呈d倍或以上增长或 一 次凝集滴度为 1 : 3 2 0 ( T A) 者, 可确定有军团菌感染3 . 5 病例分类3 . 5 . 1 临床诊断 满足3 . 1 , 3 . 2 , 3 . 3 加3 . 4 . 23 . 5 . 2 确诊病例 满足 3 . 1 , 3 . 2 , 3 . 3 加 3 . 4 . 1 或 3 . 4 . 2 .4 处理原则( 参见附录D)4 .1 、早期发现病人. 早期治疗: 对可疑病人应及时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确诊者可选用红阿奇霉素等或和利福平一并使用, 复方新诺明、 四环素、 环丙沙星、 强力霉素对部分病人有效 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类皮质激素。4 . 2 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等应及时积极抢救。4 . 3 如发现成组病例 应向防疫部门报告,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后, 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对被军团菌污染的水源, 如建筑物中的空调系统冷却塔水、 冷热水管道系统水进行细菌学检测, 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对可疑者及易感人群选用红霉素、 阿奇霉素等治疗。WS 1 9 5 -2 0 0 1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军团病病原学诊断方法A 1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检查法 本法操作简便, 能快速发现各种被检病理标本中是否存在军团菌。 但当标本中军团菌数量较少或病原菌为荧光抗血清未包括的新种( 型) 时, 结果常为阴性, 故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军团病。A l . 1 荧光抗体制备A 1 . 1 . 1 用1 %甲醛盐水自固体培养基上 洗下军团菌菌苔, 4 C 过夜杀菌, p H 7 . 2 操作P B S洗2 次. 配制成4 X 1 0 9 / m L菌细胞的菌液A 1 . 1 . 2 免疫前自家兔取血, 用作对照血清, 采取皮内注射法或静脉注射法免疫家兔。 如凝集反应效价达到1 , 5 1 2 0 以 上可以全放血, 并分离血清。A l . 1 . 3 免疫前兔血清与抗军团菌血清用 5 0 % . 3 3 %饱和度硫酸钱提取r - 球蛋白. 调整蛋白浓度为2 0m g / m l 。按常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 I T ( ; ) 标记。A 1 . 2 标本制备A l . 2 . 1 肺组织: 新鲜组织可制成印片或研磨成 1 o Y,悬液后涂膜. 于空气中干燥后加热固定。 再在涂膜上滴加1 0 %中性甲醛固定1 0 m i n 。 吸弃甲醛后用蒸馏水轻轻漂洗, 干燥后镜检。 如为甲醛固定组织, 可用刀片切成组织块, 造成新的组织面, 用刀片呈直角在组织上刮取细微的组织颗粒糊, 于载玻片L 涂膜,干燥后加热固定。A l . 2 . 2 其他标本: 痰、 支气管灌洗液或抽出物、 胸水( 应注意抗凝) 可选取粘性部分( 胸水等也可离心取沉淀物) 涂膜, 干燥后加热固定。1 0 %中性甲醛固定1 0 m i n , 蒸馏水漂洗, 干燥后染色镜检。可疑培养物: 用接种环挑取可疑菌落. 混悬于1 %甲醛等渗盐水中, 涂膜, 干燥, 加热固定。A 1 . 3 染色方法A 1 . 3 . 1 荧光抗体工作溶液配制: 将标准军团菌株用P B S制成悬液后涂片, 使每高倍视野菌数 5 0 0-6 0 。 条, 用不同稀释度的荧光抗体染色。凡出现3 十4 +荧光强度的最高稀释度为1 个效价单位( 3 +:菌细胞发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4 +: 菌细胞发耀眼的黄绿色荧光) 。常规工作中用2 个效价单位作为L 作溶液。A l . 3 . 2 操作: 每份标本在同一张载片上作两个涂膜。 一个用免疫前兔r 一 球蛋白荧光素标记物染色. 作阴性对照; 另一用荧光抗体染色。置3 7 C湿盒中温育3 0 m i n 后用P B S洗去多余的荧光血清( 洗时载片加有荧光抗体的一侧向下) , 并用P B S 浸洗2 次( 每次5 m i n ) , 燕馏水冲洗1 次, 干燥, 涂膜滴加p H 9 . 0缓冲甘油, 盖玻片封固, 荧光显微镜检查。A 1 . 4 结果的解释: 痰胸水、 气管抽吸物或灌洗液等标本, 每张涂膜上只要发现5 条以上染色鲜明、 形态典型的军团菌, 即可报告阳性。其他临床标本, 每张涂片发现有)2 5 条强烈发荧光的细菌, 报告为阳性, 1 - 2 4 条为可疑, 。 条为阴性。A 2 军团菌多里报合醉链反应( MP C R ) 和产物检测( 参考)A 2 . 1 寡核昔酸引物的合成 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军团病课题组设计的一对引物, 用以扩增嗜肺军团菌, 可产生2 0 6 6 $ 的产物( m i l) 基因片段) 。另一对引物为扩增 1 6 S r R N A用。不仅可检测嗜肺军团菌种, 而且可以检测某些非嗜肺军团菌种。WS 1 9 5 -2 0 0 1A 2 . 2 扩增程序 在容积为0 . 5 m l的E p p e n d o r f 离心管中加人( 1 0 0 P I ) : 1 0 X P C R缓冲液1 / 1 0 体积 d N T P s 2 0 0 p m o l / L T a q酶2 u n i t s 引物( 1 , 2 ) ( cn i p ) 0 . 2 p m o l / I 引物( 3 , 4 ) ( 1 6 S r R N A ) 0 . 0 5 p m o l / I . 模板D N A ( 可用至2 p g , 取决于靶序列含量) 加灭菌三蒸水至最终体积1 0 0 川 , 最后加人4 0 风 的灭菌石蜡油。试验分别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一份。A 2 . 3 循环参数 9 4 C 6 1 C 7 2 C循环次数 首次循环2 m i n 4 5 s 4 5 s 1 正式循环4 5,4 5 s 4 5 s 3 0 末次循环4 5 s 4 5 s 2 m i n I 取扩增产物1 0 讨 . 加人2 皿 6 X 澳酚蓝电 泳指示缓冲液, 在含有0 . 5 p g / m l的嗅化乙 锭的琼脂糖凝胶, 于。 . 5 X T B E ( 或T A E ) 缓冲液中进行电泳, 电压5 V / c m, 电泳3 0 m i n 后, 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A 2 . 4 结果 凝胶中出现两条特异性D N A带 分别为2 0 6 个碱基对( 2 0 6 b y ) 及3 8 6 个碱基对( 3 8 6 b p ) 或一条特异性D N A带( 3 8 6 b y ) 则P C R为阳性, 如重复试验后未出现特异性D N A带, 则P C R结果为阴性。 如待检材料( 痰、 支气管灌洗液、 血液等) P C R阳性, 则提示标本中有特异性军团菌D N A片段, 出现两条特异性D N A带为嗜肺军团菌感染, 一条特异性D N A带为非嗜肺军团菌感染。A 3 协同凝集试验( 参考) 此法原理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S P A ) 可与某些动物I g G的F e 段结合的特性, 将军团菌的特异性抗体( I g G组分) 结合于含S P 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上, 再用此致敏S P A菌液与标本( 含军团菌可溶性抗原的检样或可疑军团菌培养物) 进行协同凝集试验。 此法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差, 但操作方便, 可供参考A 3 . 1 试剂A 3 . 1 . 1 S P A菌稳定液A l 1 . 1 . 1 将含S P 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 o w a n 1 株或N o l 8 0 0 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蛋白 陈( 或际陈M O g , 葡萄糖1 g , 氯化钠3 g , 磷酸氢二钠( N a , H P O , 1 2 H , 0 ) 2 g , 琼脂2 5 g ,牛肉汤 1 0 0 0 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 H至7 . 4 , 1 2 1 C 2 0 m i n高压灭菌, 倾注平皿。 液体培养基: ( T : 培养墓) : 胰蛋白陈( t r y p t i c a s e ) 5 g , 半胧氨酸1 0 0 m g , 酵母浸膏3 7 . 5 m L , 葡萄糖5 g , 抓化钠3 . 7 5 g , 蒸馏水5 0 0 m l , 调p H至7 . 4 , 1 1 5 C 3 0 m i n 灭菌。 葡萄球菌C o w a n 1 株以 接种液体培养基为好, 在固体培养幕上生长者易发生菌体自凝。A 3 . 1 - 1 . 2 3 7 C 培养2 4 h 后. 用0 . 0 1 m o l / I , p H 7 . 4 P B S自固体培养基上洗下菌苔, 3 0 0 0 r / m i n离心2 0 m i n ( 如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则直接离心) 。 弃取上清, 沉淀用P B S洗2 次, 再用含0 . 5 %甲醛的P B S配成1 0 %( V / V ) 悬液. 于室温放置3 h 或过夜。然后置8 0 C 水浴1 5 m i n ( 时时摇动) , 取出后迅速冷却,用 P B S洗3 次, 再用含 1 0 g / l . N a N : 的P B S配成 1 0 %( V/ V ) 悬液。 4 C保存可用半年。 用前离心, 弃 L清, 用 P B S洗 1 次A 3 . 1 . 2 致敏S P A菌液( 抗体 葡萄球菌复合物) : 取上述 1 0 % S P A菌稳定液 1 ml, 加军团菌种或f +1特 异性抗血清 0 . 1 ml . , 混匀于室温反应 3 0 mi n , 时时摇动 。反应完毕, 用 P B S洗 2次。 沉淀恳 于含WS 1 9 5 -2 0 0 11 . 0 g 八 N a N 、 的P B S 1 0 m l中, 制成1 0/ n 悬液( 或2 0 0 ) 。 分装, 4 C 保存, 可用半年左右A 3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判定 试验在载玻片上进行。 取致敏S P A菌液 1 滴, 加标本( 如为尿标本可沸水浴 5 mi n , 离心去沉淀。 必要时可用分子量6 0 0 0 的聚乙二醇浓缩1 0 - 5 0 倍。 如为待鉴定的细菌培养物, 可制成1 0 亿菌/ m L , 然后1 0 0 C 水浴1 5 m i n ) , 1 滴( 尿) 或内径5 m m接种环一满环( 菌液) 。 充分摇匀, 在8 W 日 光灯上方观察结果。判断标准为: 理 +: 菌体凝成大块, 液体透明 3 +: 菌体凝成大颗粒, 液体透明。 2 十: 菌体凝成较大颗粒, 液体较透明。 1 +: 菌体凝成小颗粒, 液体混浊。 一: 无颗粒形成 液体全混。或 2 m i n后才有细小颗粒。 一般以)2 十为阳性。 将菌液1 0 0 加热 1 5 m i n , 可以避免喷肺军团菌, 博杰曼军团菌和米克戴德军团菌等鞭毛 I 的非特异性类属抗原所引起的交叉协同凝集反应A Q 乳胶凝集试验( 参考) 将d 1 售聚苯乙烯胶乳( p o l y s t y r e n e l a t e x ) 颗粒( 0 . 8 M M ) 用蒸馏水配制成贮存液, 使其在1 : 1 0 0 稀释时于6 5 0 r u n 吸光度达。 . 3 5 5 。 取1 份胶乳贮存液加抗军团菌抗体I g G ( 1 0 0 p g / m l ) 和用0 . 1 m o l / 1p H 8 . 0甘 氨酸缓冲液配制的牛血清白 蛋白( 2 0 0 ta g / m l ) 混合液1 份, 充分摇匀数分钟, 3 7 C 水浴2 h , 再加人 %牛血清白蛋白2 份, 3 7 水浴3 0 m i n 。 于4 C 1 8 0 0 0 g离心 1 0 m i n 。 沉淀用 1 %牛血清白蛋t 3洗1 次, 再悬人1 份牛血清白蛋白中, 加叠氮钠( N a N ) 至0 . 0 4 %, 4 C 保存。 对照胶乳试剂用来免疫家兔I g G同法制备。 待检尿标本沸水浴5 m i n . 以减少非特异凝集, 离心除去沉淀, 涂于黑玻璃上 的圆环内, 滴致敏乳胶和尿标本各1 滴 充分混匀, 在防止干燥的情况下于1 8 0 次/ m i n 震荡器上摇动2 0 m i n 。 肉眼观察, 以妻+为阳性。用此法检测尿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 型可溶性抗原。A 5 细菌分离培养A 5 . 1 军团菌培养基的制备( 1 0 0 0 m I )A 5 . 1 . 1 称1 0 g N 一 二乙酞胺基一 二胺基乙烷磺酸( A C E S ) 倒人锥形瓶, 加蒸馏水9 5 0 m l ;A 5 . 1 . 2 1 5 n il . 1 0 co o l / l . 氢氧化钾溶液调p H至7 . 。 ;A 5 . 1 - 3 称 1 0 g酵母浸青加人锥形瓶, 混合后分装到两个锥形瓶中, 各5 0 0 m L ;A 5 . 1 . 4 每个锥形瓶再加人l o g 琼脂粉和1 g 活性炭, 1 2 1 . 3 C 2 0 m i n同时高压一小瓶蒸馏水和两个滤器, 两支注射器) ;A 5 . 1 . 5 分别称0 . 4 g 焦磷酸铁和。 . 6 g 1 , 一 半胧氨酸盐酸盐, 置于两个平皿中;A 5 . 1 . 6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约 6 0 C 时, 将灭菌蒸馏水溶解的焦磷酸铁和半胧氨酸, 通过滤膜( 0 . 2 2 p in ) 过滤除菌, 等量加到两个锥形瓶中;A 5 . 飞 . 了 倒人平皿, 梅个约 2 0 ml , 覆盖整个平皿底部。A 5 . 2 痰液直接培养法A 5 . 2 . 1 试剂配制A 5 . 2 . 1 . 1 酸中和试剂的配制 A: 。 . 2 m o l / 1 . 氯化钾溶液( 1 4 . 9 g / l ) B : 0 . 2 m o l / I _ 盐酸( 1 7 . 2 ml / L ) 1 8 份A和1 份B混合p H 2 . 0A 5 . 2 . 1 . 2 碱中和试剂的配制WS 1 9 5 -2 0 0 1G 0 . 1 m o l l 氢氧化钾溶液( 6 . 4 6 g / l )取( 1 0 . 7 ml . +8 9 . 3 ml蒸馏水p Hl 32 . 2 步骤: .: .;取少量病人痰液至试管中加入 1 ml , 碱中和剂 , 混匀, 加 1 mL酸中和剂, 混匀, 静置 1 0 m i n ;, 静置 1 0 m i n 。离心沉淀, 吸取少量沉淀物到 B C Y E培养基( 平 -.匕J亡J仄口AAA皿) 匕 划线接种。3 5 C 烛缸中孵育。观察 7 天, 如发现可疑菌苔, 进一步进行鉴定。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军团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B1 .B1 .1 试验用液1 . 1 稀释液: 稀释菌液、 血清及荧光抗体用 0 . o f m o l / l . P B S p H 7 . 6 氯化钠8 . 0 g 磷酸氢二钠2 . 9 9 磷酸二氢钾0 . 2 9 蒸馏水1 0 0 0 ml2 实验步骤2 . 1 抗原片: 抗原片用酒精棉球擦拭后, 用稀释液将菌液稀释1 0 倍, 使之成为1 0 亿/ m l , 然后滴人川BIBI抗原片孔中, 待自然干燥后, 用丙酮固定 3 0 m i n ;B 1 . 2 . 2 取反应板递倍稀释待检血清, 1: 8 - - 1, 5 1 2 , 分别滴加到抗原片中, 留两孔作为对照, 置湿盒中, 3 7 ( 孵育 1 h ;8 1 . 2 . 3 洗涤3 次, 每次3 m i n , 不断摇动;8 1 . 2 . 4 用稀释液按 I : 8 稀释荧光抗体 加人每孔, 置湿盒中, 3 7 C 1 h ;B 1 . 2 . 5 洗涤, 同上。B 1 . 2 . 6 结果判断:4 十: 菌细胞发出耀眼的黄绿色荧光;3 +: 菌细胞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荧光清晰, 但较 3 +弱;+: 荧光较弱, 刚可辨认;一: 菌细胞不发荧光。B 2 试管凝集试验B 2 门将洁净无菌处理的试管整齐摆放于试管架上, 每一血清型5 管, 另设阴性对照( 抗原对照)B 2 . 2 在第一管中加人经高压灭菌的生理盐水0 . 9 m l , 其余各加0 . 5 m L , 阳性对照管加人0 . 5 m l - 适当稀释的兔抗军团菌血清;1 s 2 . 3 在第一管中加人。 . 1 ml , 待检血清, 倍比稀释。B 2 . 4 将浓缩的凝集抗原( 制备方法同B I ) 用经高压灭菌的生理盐水稀释到终浓度为 1 0亿/ ml , 各管分别加人稀释后凝集抗原0 . 5 ml -其最终凝集反应滴度为 1 1 2 0 -1 = 3 2 0 , 3 5 - - 3 7 C反应过夜, 次口观察结果。 3互 1WS 1 9 5 -2 0 0 1B Z . 5 结果判定: 4 +; 卜 清完全透明, 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 摇荡时沉淀物产生絮片及颗粒( 1 0 0 写凝集) 3 +; 上 清儿乎完全透明, 有同样的沉淀, 当摇荡时产生絮片及颗粒( 7 5 %凝集) ; 2 +: 卜 清稍为透明, 有同样的沉淀. 当摇荡时产生絮片及颗粒( 5 0 %凝集) ; 1 +: 液休有勉强的透明度, 底部有不大的扇状沉淀; 一: 液体均匀混浊, 底部无扇状沉淀。B 2 . 6 标准: 凝集度为“ +” 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血清效价。B 2 . 7 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 次大于等于1 : 3 2 0 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从1 : 4 0 呈4 倍或以上增长 者可诊断为该血清型军团菌抗体阳性。B 3B 3 . 1微t凝集试验( 参考)实验用液 : 稀释液 0 . 0 6 7 m o l / 1 , P B S p H 6 . 4 磷酸氢二钠( N a ., H P O , 1 2 H , 0) 6 . 2 1 g 磷酸二氢钠( N a H 2 P 0 2 H , O ) 7 . 6 9 g 氯化钠8 . 5 0 g 蒸馏水1 0 0 0 m l实验方法 V形孔板每孔加2 5 川 稀释液; 第一孔加人2 5 川 一 待检血清, 倍比稀释, 最后一孔留作阴性对照. ( 抗原对照) S 稀释凝集抗原. 5 倍稀释, 使菌液浓度成为2 。 亿/ m l , 每孔2 5 川 ; 置湿盒中3 7 、 1 h , 再置4 C 冰箱4 h ; 置 日光灯下观察结果, 以 I: 3 2为阳性 或双份血清有 4 倍增高者有诊断意义。B32B3.21B3.22B3.24B 3 . 2 . 5B 4 I S A法B 4 . 1 缓冲液B 4 . 1 . 1 包被液: 碳酸盐缓冲液( p f i 9 . 6 ) 碳酸钠( 无水)l . 5 0 g 碳酸氢钠2 . 9 3 g 蒸馏水1 0 0 0 mlB 4 . 1 . 2 稀释液; 磷酸盐缓冲液( p H 7 . 4 ) 氯化钠8 . 0 g 磷 酸氢二钠( N a 2 H P O , 1 2 H , 0 ) 2 . 9 g 磷酸二氢钾。 . 2 9 蒸馏水1 0 0 0 mlB 4 门 . 3 洗涤液: 上液加人。 . 5 m l , 吐温- 2 0 ;B 4 . 1 . 4 底物缓冲液: ( p H 5 . 0 ) 甲液: C , H , O( 无水)1 9 . 2 9 八 乙液: N a , H P O , 1 2 H , 0 7 1 . 6 g / L 甲液 2 4 . :3 ml , 乙液 2 5 . 7 m l, 蒸馏水 5 0 m l, 混合即得p H 5 . 0 磷酸拘椽酸缓冲液 1 0 0 n i l .B 4 . 1 - 5 邻苯二胺底物配制: 磷酸构徐酸缓冲液( p H 5 . ()1 0 0 m l , 邻苯二胺4 0 m gWS 1 9 5 -2 0 0 1 3 0 %过氧化氢溶液。 . 1 5 ml -B 4 . 2 操作方法B 4 . 2 . 1 包被: 用包被液 1 : 1 0 0 倍稀释可溶性抗原( 按常规方法制备) , 酶标板各孔加人稀释过的包被液1 0 0 p l . , 4 c 冰箱过夜;B 4 . 2 . 2 洗涤: 3 次。 每次3 mi n ;B 4 . 2 . 3 封闭: 用含1 %小牛血清自蛋白稀释或 %白明胶稀释液, 3 7 C , 3 0 m i n ;B 4 . 2 . 4 洗涤同上, 加待检血清1 0 0 川/ 孔, 血清从1 , 1 0 倍比稀释至1 : 2 5 6 0 , 最后一孔为阴性对照,每批实验中, 撼型设一排阳性血清对照和正常兔血清对照。B 4 - 2 . 5 洗涤, 加酶结合物1 0 0 p t / 孔, 3 7 C, 1 h ,B 4 . 2 - 6 洗涤, 加邻苯二胺底物液1 0 0 r , l / 孔, 3 7 C , 1 5 m i n , 每孔加人5 0 p L , 2 co o l / I , 硫酸溶液终止反应B 4 . 2 . 7 结果判定: 3 二4 9 5 n m测O D值 质控标准: 阴性对照A 成O . 2 阳性血清在1 , 3 2 0 稀释度A -O . 3 正常兔血清在1 : 3 2 0 稀释度A 4 X1 0 道尔顿。用免疫酶标记技术证实存在于菌细胞表面。间接血凝试验所用的可溶性抗原, 系用P B S浸取的粗制抗原。制备方法如下:B 6 . 1 . , 用灭菌的。 . 0 1 m o l / l , p H 7 . 2 P B S自B C Y E琼脂培养基上洗下菌苔, 于A r n o l d灭菌器内1 0 1 C 处理1 h ( 或沸水浴1 h ) , 离心弃上清;B 6 . 1 - 2 用灭菌P B S洗沉积的菌细胞2 次;B 6 . 1 . 3 按每。 . 1 m l , 沉淀菌细胞加灭菌P B S 2 m l , 制成细菌悬液。于4 C 置 1 0 天, 经常摇动;B 6 . 1 - 4 3 5 0 0 r / m i n离心2 0 m i n , 上清即为可溶性抗原。B 6 . 2 致敏绵羊红细胞 取 2 0 %甲醛、 丙酮醛醛化红细胞悬液0 . 1 m l ( 绵羊红细胞双醛化法, 见“ 注” ) , 1 5 0 0 r / m i n离心5 m i n . 弃上清, 加人用。 . 2 m o l 八 , p H 4 . 0 乙酸一 乙酸钠缓冲液稀释的军团菌可溶性抗原 1 m l ( 稀释度通过 方阵滴定法预试选定) , 混匀。 3 7 C 水浴1 h 致敏。 用P B S 洗3 次后, 以含1 g / L明胶、 0 . 4 g / t牛血清白蛋白、 0 . 5 %( V / V ) 羊细胞膜的p H 7 . 2 . 0 . 1 1 m o t / L P B ( 稀释液) 配成0 . 7 0 0 悬液。B 6 . 3 操作与结果解释 于v型4 6 孔微量血凝反应板上按常法进行, 待检血清用稀释液自1 , 2 起作连续双倍稀释至1 : 4 0 9 6 。 试管排各孔补加稀释液1 滴, 阻断试验排各孔加最适稀释度抗原 1 滴, 然后各孔均加致敏红细胞1 滴。 各孔总量为0 . 0 7 5 m l , 混匀 m i n , 置3 7 C 湿盒1 - 2 h 后观察结果。 以5 0 0 x ( 2 +) 凝集为终点。 阻断试验排出现血凝抑制应)2 孔。 每批试验应以相应的兔杭军团菌抗血清作阳性对照, 其血凝效价变化不应2 孔。如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明显增高者, 可考虑军团菌感染。 注: 双醛化绵羊红细胞( S R B C ) 的制备 1 . 将S R B C用1 0 2 0 倍容积0 . 1 1 m o l / L p H 7 . 2 P B 洗5 次, 再用此P B配成8 % 悬液; 2 . 缓慢加人等容积丙润醛、 甲醛混合液( 丙酮醛1 5 m l甲醛8 m L , O . 1 1 m o l / l , p H 7 . 2 P B 6 0 m l , 用1 0 0 g / l氢氧 化钠溶液调p H至7 . 2 , 再补加P B 至1 0 0 m L ) , 室温缓慢搅拌1 7 h , 1 5 0 0 r / m in 离心2 0 m i n . 弃上清. 沉积细胞用 P B洗3 次. 并配成 2 0 到悬液, 加叠抓钠( N e N , ) 至1 创L , 4 C 保存备用 附录C ( 标准的附录)军团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参考)用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军团菌D N 八探针进行核酸杂交检查, 全过程包括探针标记、 靶D N A的制WS 1 9 5 - - 2 0 0 1备、 膜结合、 杂交和显色 5 个步骤。c 1 地高辛( D I G) 标记D N A探针C l . 1 特异性D N A片段的获得: P C R或全染色体酶切( 取特定分子量片段) 。C l . 2 D N A片段的纯化和回收: 低溶点琼脂糖凝胶纯化法或透析袋纯化法, 经酚/ 三抓甲烷抽提, 乙醇沉淀c 1 . 3 D NA片段的D I G标记: ( 随机引物法) 将完全变性的D N A片段加进微型离心管内( 置于冰浴中) , 分别加人 2 K I 六核昔酸混合物 2 川d N T P 标记混合物 再加人适量灭菌三蒸水调溶液体积为”川, 短暂离心, 最后加入1 p L K l e n o w酶, 混匀, 3 7 C 孵育I h 以上, 也可过夜。用E D T A终止反应。C 1 . 4 探针的标记效果检测: ( D o t b l o t 反向杂交法) 将已制备好的探针1 0 0 C 沸水浴变性5 m i n , 立即置于冰水浴中5 m i n 以上。 取少量( 1 川一 左右) 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S O C固定后, 直接进人结果检测过程。c 2 靶D N A的制备C 2 . 1 细菌培养: 军团菌B C Y E培基, 3 5 C 烛缸培养4 8 h ;C 2 . 2 D N A提取: S D S 裂解, 酚/ 三抓甲烷抽提法。C 3 D N A结合千硝酸纤维索膜上C 3 . 1 S o u t h e r n b l o t : 电 泳结束后, 琼脂糖凝胶变性6 0 m i n ( 变性液; 0 . 6 m o l / L 氯化钠溶液0 . 2 m o l A氢氧化钠溶液) , 蒸馏水漂洗1 m i n ; 中和6 0 m i n ( 中和液; 0 . 1 5 m o l / L T r i s - H C I h H 7 . 6 , 1 . 5 m o t / I . 氛化钠溶液) , 弃中和液转膜。C 3 . 2 D o t b l o t : 将D N A样品在沸水浴中变性1 o m i n , 迅速放于冰水中, 用微量加样器将样品加到硝酸纤维膜上 , 晾干后8 0 C固定2 h 。以三燕水或已知无特异D N A片段的样本作为阴性对照。C 4 探针与靶D N A杂交D 4 . 1 预杂交: 将转移好的硝酸纤维素膜装人大小相仿的塑料袋内, 加人预杂交液, 封口, 6 8 C 预杂交1 h 以上, 晃动。C 4 . 2 杂交: 去预杂交液. 加人杂交液( 含D i g - 1 1 - d U T P标记探针, 其余成分同预杂交液) , 7 0 保温6 h以上( 杂交条件取决于 探针和 靶D N A ) .洗去未杂交的探针: 2 X S S C , I . 0 g / L S D S 1 0 0 m l . , 5 m i n X 2 ,室温; 。I X S S C , 1 . 0 g / l . S D S 1 0 0 m L , 7 0 C , 1 5 m i n X 2 . 洗膜时置摇床上摇动。C 5 杂交结果的检测C 5 . 1 地高辛抗体结合: 先将杂交膜在缓冲液 I 中室温洗 1 m i n , 换缓冲液 1 ( 1 0 0 m l ) 室温洗膜3 0 m i n , 倾去液体, 加人2 0 m L 抗体液( 含抗体地高辛1 5 0 u / m l , 缓冲液I ) 浸泡3 0 m i n , 室温。C 5 . 2 显色: 用缓冲液 1 1 0 0 m L洗膜, l 5 m i n X2 , 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换缓冲液R 2 0 m l , 平衡膜2 m i n将膜装人塑料袋内, 加人 1 0 m l显色液, 封膜, 避光数分钟至 2 4 h , 及时观察. 到显色满意时, 用5 0 m l . 缓冲液N洗膜终止反应。C 6 结果判定: 当硝酸纤维素膜上出现有蓝色条带( S o u t h e r n b l o t , 大小与琼脂糖凝胶中D N A条带相仿) 或蓝色圆点( D o t b l o t ) , 即为检测结果阳性, 同时, 阴性对照应无染色。 部分试剂的配制 3 4 9WS 1 9 5 -2 0 0 12 0 X S S C, 氯化钠 N a , C , H 5 0 , . 2 H 2 0 1 0 m o l / L 氢氧化钠调p H值到7 .5 0 只D e n h a r t . 聚蔗糖( F i e o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世界音乐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体育学院《高等天然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级阿拉伯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眉山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单元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交学院《智慧城市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8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金属活动顺序的比较
- 2025建筑材料产品购销合同
- 2025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合同协议书
- 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防治措施
- 半条被子(红军长征时期故事) PPT
-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模板中建编制
- 新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下册-Lesson14-教学课件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版)
- 三星堆文化遗迹中国风动态PPT
- DB44-T 2283-202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1-(高清现行)
- DB23T 2711-2020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
- XX县城区新建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足球裁判规则PPT
- OSCE模式下护理技能竞赛考核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