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绩效指标_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材_第1页
kpi绩效指标_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材_第2页
kpi绩效指标_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材_第3页
kpi绩效指标_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材_第4页
kpi绩效指标_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努力了的才叫梦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如果你一直空想的话,无论看多少正能量语录,也赶不走满满的负能量!你还是原地踏步的你,一直在看别人进步。 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摘 要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险业是一国金融深化的关键,其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业能否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保险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是我国保险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保险企业融入现代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因此研究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政府监管的视角来看,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测评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纵观公司绩效评价历史,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有:财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绩效评价结果是金融企业经营成果、资产质量、偿付能力和成长性的综合反映,为财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以及金融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借鉴现有的公司绩效评价理论和管理理论,结合保险业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选取保险公司的各类关键绩效指标,运用统计学模型中的层次分析法对预选的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综合了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强调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突破了传统绩效评价的局限性,更加符合现代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的要求。关键词: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评估模型,样本选择,对策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Insurance IndustryABSTRACT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par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peoples socialand economic life.The insurance industryis the keyof financial deepeningof a country,its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the stable and healthy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insurance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Chinas Insurancemodernization,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Chinas insurance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insurancemarket competition,business efficiency and its impacting factorsso the study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has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From the regulatory perspective,the establishment ofscientific performanceevaluation index systemtoevaluat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nsurance companies.The history of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incompany,performance evaluationmethods are commonly used:financial analysis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ratio analysis method,factor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of financial enterprisesoperating results,asset quality,solvencyand growth of thecomprehensive reflection,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many aspects offinancial supervision,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and financialmanagementwork. Based on the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ory andexisting management theories,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andcharacteristics of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industry,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actual situation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all kinds of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fromthe insurance company,using AHPstatisticalindicators in the modelof screenedand optimized,comprehensivefinancial evaluationindexand nonthe financial evaluationindex,emphasizes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ic goals,break through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requirements ofmodern insurance company.KEY WORDS: insurance industry,business performance,evaluation index,evaluation model,sample selection,countermeasures目 录1 保险业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11.1 经营绩效的内涵11.2 保险业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1.2.1 行业现状21.2.2 发展趋势31.2.3 综合评价41.3 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41.3.1 保险业自身发展的影响41.3.2 产品特征及种类的影响51.3.3 外部环境的影响62 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82.1 与财务指标相关的保险业行业特征82.1.1 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明显82.2.1 反映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82.2.2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92.2.3 国内产险企业经营绩效财务分析指标的选取102.2 非财务指标及相关因素分析112.2.1 非财务指标的优点112.2.2 非财务指标选择113 保险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123.1 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123.2 经营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133.3.3 经营绩效评估结果分析144 保险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164.1 样本选择164.2 企业绩效评估结果分析175 提高我国保险业经营绩效的对策195.1 改革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195.2 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195.3 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195.4 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20参考文献211 保险业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1.1 经营绩效的内涵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绩效是组织中个人(群体)特定时间内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测量的工作结果,以及组织结合个人(群体)在过去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其改进完善,从而预计该人(群体)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总和。是指组织、团队或个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下,完成任务的出色程度,是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从字面意思分析,绩效是绩与效的组合。绩就是业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又包括两部分:目标管理(MBO)和职责要求。企业要有企业的目标,个人要有个人的目标要求,目标管理能保证企业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实现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奖金、提成、效益工资等;职责要求就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比如业务员除了完成销售目标外,还要做新客户开发、市场分析报告等工作,对这些职责工作也有要求,这个要求的体现形式就是工资。效就是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效是一种行为,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成熟度目标。效又包括纪律和品行两方面,纪律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纪律严明的员工可以得到荣誉和肯定,比如表彰、发奖状/奖杯等;品行指个人的行为,“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只有业绩突出且品行优秀的人员才能够得到晋升和重用。绩效,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用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用在公共部门中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则是一个包含多元目标在内的概念。由此可以引申,公司绩效评价就是评价者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公司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会导致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绩效评价结果(1)。一般认为,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从价值判断的主体上看,这两种价值观又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模式:股东价值取向模式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模式。1.2 保险业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行业现状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三十年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一个典型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从一个在世界经济中没有多少话语权的经济体发展到连续三十年经济增长率保持近10、世界排名第四的经济大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没有消除饥饿,战争、动乱、纷争不断的同时,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温饱、实现了高速增长、保持了稳定与和谐,应当说,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三十年,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庆贺、骄傲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相信各行各业都要进行盘点,回顾艰难和辉煌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部门的保险业当然也不例外。从1980年正式恢复保险业开始,在近三十年中,保险业从一个只有一家公司、几亿保费的“微量元素”“裂变”到今天7000亿元的保费规模、100多家各种类型的公司、拥有近3万亿元资产、初具规模的金融行业。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所映衬出来的则是保险业对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保险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从1992年美国友邦公司落户上海至今,世界500强中几乎所有的保险巨头都来到中国,希望在此得到收获和发展。在满怀激情庆贺辉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仍有不小的差距。据2006年的统计,我国的保费收入仅占全球保险收入的1.90,保险深度仅为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52)和工业化国家水平(9.18);保险密度仅为53.5美元,同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54.8美元)和工业化国家水平(3362.2美元)。不仅仅只是数量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质量、效益方面的差距。仅以中美两国保险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例。两国的保险业就业人数占金融业就业人数均约为40左右,但美国保险业创造的增加值占金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30,而我国保险业创造的增加值仅占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6左右。与此同时,我国保险市场上还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即同质产品多,个性产品少;综合公司多,专业公司少;产品竞争多,服务竞争少;机构开设多,市场培育少;人员流动多,人才储备少。由此反映出这个市场的非理性和不成熟。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市场是多元的,消费者也是多元的,因此需要有多元的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应当说,近些年来,各保险公司推出了许多名称五花八门的新产品,可谓“种类繁多”,但严格说来,尽管名称不同,但产品实质上雷同,个性化产品少,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第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应当是先有专业化,然后才有多元化。也就是说,只有专业化做好了,做精了,多元化才有坚实的基础。我国保险市场上本身专业化公司就很少,加上即使是“单纯”的产险,或者寿险公司也都热衷于“全能型”,例如寿险公司创办产险子公司,产险公司创办寿险子公司等,导致保险业的“专业化基础”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第三,与很多的发达市场相比,我国保险市场上的竞争主体还是比较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竞争主体很有限的市场上,竞争却是异常的激烈。然而,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费率和手续费的竞争上,而不管是卖出产品后的售后服务还是赔偿给付时的理赔服务都相对不完善,由此常为消费者所诟病。第四,保险经营以大数定理为基础,因此,增员、布点都是必要的经营举措。但在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上,各公司在迅速增员、快速设立分支机构的同时,整个行业对员工的培训、对消费者的保险启蒙都不够重视,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了对市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第五,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员工的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它反映并顺应着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在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人员的流动过于频繁,“集体跳槽”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一些地方和公司不得不出台一些限制人员流动的强制性措施。人员流动异常频繁的背后,反映的是机构扩张的过速和专业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用发展的措施来解决,但保险经营者和监管者应当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后果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着力抓紧解决。1.2.2 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中国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庞大的人口规模、快速积累的个人财富、改革中的社会保障体制、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高速增长的前景。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保险业的经营环境与几百年前、五十年前,甚至一二十年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变暖、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化社会、新技术层出不穷等现象都是在上世纪末、甚至近几年才出现的。这些因素都对传统的可保风险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中国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取代财政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法律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这些因素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活力和效率的同时,也构成了许多新的风险因素,由此为人寿、健康、财产、责任等保险提供了巨大的商机。除此之外,2008年又将以“夏季奥运会”、“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升值、央企的整合、资本市场的变化、房市价格的波动等“变数”为2008年保险业的经营带来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背景,中国保险业需要在新的一年中审时度势,加速转型,由此实现稳健发展。这种转型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在经营理念上,从“小而全”的“多元化”转向“精而强”的“专业化”。应当将专业化做好、做精,再去规划“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对一些新成立的公司而言,更要把握好这一点。其次,在增长方式上,从追求市场份额、追求保费规模的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再次,在竞争手段上,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注重售后服务,大力抓好理赔服务。最后,在盈利模式上,从惜赔、拒赔转向成本控制、风险控制;从单纯地依靠承保业务盈利转向承保业务盈利与投资业务盈利并重的盈利模式。1.2.3 综合评价 历时几十年的变迁,回顾保险业艰难和辉煌的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保险业有更大的潜能和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保险业应该在新的时代里审时度势,加速转型,实现稳健发展。1.3 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1.3.1 保险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经历了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1995年出台的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的形式”。中国保险业投资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保险业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程。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保险业的投资实现了5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投资产品从固定收益类产品到权益类产品的突破。从1998年10月保险公司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1999年7月,保险公司在国务院批复的额度内购买信用评级在AA+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1999年8月,保险公司可以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再到1999年10月,保险资金可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4年保险公司可以直接购买股票,并且比例不断提高。第二,投资属性从股票投资到股权投资的突破。从保险公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债券、股票的买卖,到2006年,保险公司先后完成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以及中信证券、南方电网进行的股权投资。第三,投资范围从金融投资到实业投资的突破。2006年1月,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其后,铁道部决定向保险资金定向募集500亿到800亿元的先期项目资金,投资于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线改造工程。第四,投资主体从“偏师”到“生力军”的突破。投资部门原为保险公司附属下的一个职能部门,但从2003年成立第一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以来,到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9家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资金运用余额的84.3,以集中管理和专业化运用为导向的保险资金运用体制初步形成。第五,投资市场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到国际资本市场投资的突破。从2006年5月保险资金成功参与中国银行在香港H股的发行到同年10月,保险资金参与中国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同时发行,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境外投资余额折合人民币约197亿元。从1995年的投资严格受限到2007年为止的5大突破,12年的演进历程投射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画卷:正是由于承保业务的大发展,才使得保险投资有了“源源活水”;正是由于市场主体的增多,才使得市场蛋糕逐渐做大;正是由于保险公司的逐渐成熟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才有了监管部门对保险投资限制的逐步放松“投资品种的增多、投资比例的调高、投资区域的扩大”。1995年,保险资产仅为957.9亿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已达2.5万亿元人民币。庞大的保险资产背后支撑的是巨额的承保金额,它成为保险业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明证。上述5个方面的突破意义非常重大。它说明保险业投资的发展秉持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科学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它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金融投资理论的经典原则,为市场竞争主体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使其在具有自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不会因为“规则所限”而“坐失良机”。它利用空间的分散性、地域的广阔性、行业的多元化、品种的多样性来最大限度地促使保险公司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由此也降低了保单的成本、提高了其价值和效用,使消费者最终受益。国际经验表明,保险投资在货币与资本市场上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扩大市场规模,而且在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和成熟;增加货币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促进金融深化;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促使市场组织更加完善,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等方面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投资用自己的实践为这个国际经验做出了新的注解和诠释。经过12年的发展,保险业的资产虽然还相对弱小,但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部门,“配合”、“催化”甚至“推动”着商业银行、汇率体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部门和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渗透力”日益增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只重要生力军。1.3.2 产品特征及种类的影响 现今保险业经营模式跨多险种业务线,涵盖财险、寿险、健康险、企业年金,甚至进一步涵盖多种金融业务如银行、证券、信托等业务的战略。目前我国保险综合经营基本上都属于“连横”一类。首先是产品层面的连横,比如开发出投资连结保险;其次是保险业内的“连横”,主要指产、寿险兼营;再次是在更大范围内即金融业内的“连横”,即保险业涉足银行、证券、信托等其他金融行业,其高级形式是打造金融控股集团。 在生育潮的带动下,母婴类保险将成为保险公司的新商机。各家保险公司也都摩拳擦掌想要在这一业务领域有所作为。母婴类保险专指针对孕妇和婴幼儿的一类保险,它可能涉及寿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险等多个险种。从保障对象上看,这类保险属于人身保险的范畴;但从业务经营的特点上来看,此类保险又和财产险的经营模式、精算方式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此,母婴类保险应该属于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经营的中间地带,两类公司都可以经营。母婴类保险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有3:一是当前正迎来中国新的生育高峰期,这是母婴类保险将会受到关注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普遍呈现出“4-2-1”的模式,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可以说在他(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整个家庭几代人关注的核心。对孩子的关注自然会提高人们对怀孕分娩以及新生儿成长期的高度关注和投入;三是在人们收入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母婴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存在转化为现实需求的条件。母婴类保险从保险保障的范围看,可以分为生育保险和新生儿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中的生育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下的生育保险有所不同。社会保险制度的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一种劳动津贴的补偿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这样的保险待遇对育龄女性而言无疑筑起了一道经济损失的防护墙。但由于目前社会生育保险保障的范围还属于基本层面,对于母亲和婴儿基本的风险保障不足;同时所针对的对象以在职人员为主,广大农村地区的妇女尚享受不到生育保险。而事实上,我国城镇中的女职工也没有完全被生育保险覆盖,如以非正规方式就业的城镇女性劳动者,家庭保姆、钟点工、临时工、非全日制工人等,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险,包括生育保险。所以,现在仅依靠国家社会生育保险进行母婴保障是不够的。很多商业保险公司都推出母婴险,可以说是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有益的补充。1.3.3 外部环境的影响十几年来中国保险业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以外,还源于良好的宏观环境。首先,它得益于整个金融业,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保险投资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其次,它得益于保险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自1999年以来,监管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作、适时出台新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保险投资的各项举措。再次,它得益于中央及各级政府对保险业的重视。国务院于2004年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逐步扩大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比例”,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投资比例,稳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支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范围,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险业的支持,中国保险投资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的成绩。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来源于区域保险的不同,区域保险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不同,实施的区域保险发展战略必然不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仅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较大,而且在东部较发达地区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在中、西部地区也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这对保险业均衡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和问题。2 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2.1 与财务指标相关的保险业行业特征2.1.1 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32.9亿元,同比增长13.9%;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210.4亿元;健康险业务186.9亿元;意外险业务86.9亿元。累计赔款和给付980.4亿元。截至3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5.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在寿险业务方面,1至3月,寿险公司新单保费2060.7亿元,其中新单期缴保费566.3亿元。寿险公司银邮代理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98.6亿元,占寿险公司业务总量52.3%,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个人代理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419.6亿元,占寿险公司业务总量的41.3%,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2.1.2 偿付能力总体保持充足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一季度末,有4家保险公司偿付力能不达标,较2010年年底减少2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的资产总量由2010年末的3612亿元下降至393亿元;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一季度末的0.7%。 保监会表示,目前保险业全行业偿付能力总体保持充足,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风险资本制度。 2.1.3 资金运用余额超5万亿元 保监会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保险公司加强资产配置管理,增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稳健性。 截至2011年3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5.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6%。其中,银行存款16257亿元,占比32.4%;债券23400亿元,占比46.7%;证券投资基金2827亿元,占比5.6%;股票4097亿元,占比8.2%;长期股权投资1783亿元,占比3.6%;投资性房地产215亿元,占比0.4%。1至3月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为515亿元,平均收益率为1.07%。 2.2 保险业经营绩效财务指标选择 2.2.1 反映持续经营能力的指标 持续经营能力是指企业资产足以偿还到期债务,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能力。根据“持续经营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最直观的体现是充足的偿债能力,而充足偿债能力的基础则是合理而稳定的财务结构。因此,各种反映偿债能力和财务结构的财务比率常常被用来考察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公司负债通常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负债和中长期债务,与之相对应的,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常用的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通过计算公司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在数额上的对比关系,来衡量可以用于偿还短期负债的流动性资产是否充足,现金比率则进一步通过考察流动性资产中可直接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的比例来衡量对短期债务的现实支付能力。常用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长期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长期负债比率通过考察长期负债与总资产的数量对比关系衡量可用于偿还长期债务的资产的充足性;利息保障倍数则通过息税前利润与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费用的倍数关系衡量企业由所获取的利润按时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常用的反映财务结构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资本化比率、固定资产净值率、资本固定化比率等。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问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资产的结构比例关系,从而从多个侧面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如表2-1)表2-1 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反映内容指标名称 指标定义式 偿 债 能 力 短 期偿 债能 力流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速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一存货)/年末流动负债现金比率年末现金及其等价物/年末流动资产长期偿债能 力长期负债比率年末长期负债/年末总资产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财 务 结 构资产负债率 年末总负债/年末总资产资本化比率年末长期负债/(年末长期负债十年末股东权益)固定资产净值率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资本固定化比率(年末总资产一年末流动资产)/年末股东权益 2.2.2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利用其所控制和使用的经济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根据最为简化的会计衡等式“利润一收入一成本”,盈利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创造收入的能力,二是控制成本最终获得利润的能力。创造收入的能力是企业的营运能力,它反映企业对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拥有相同规模的经济资源,在相同的时问内创造收入多的企业营运能力就强。然而较强的营运能力仅仅是较强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业务规模大但利润低甚至为负的情况在经营失败的企业中屡见不鲜。对企业的盈利来说,单单具有较强的营运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将收入成功转化为利润的能力,也就是较强的获利能力。因此,必须将营运能力指标和获利能力指标相结合,才能充分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反映营运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通过将各种类型的资产与利用其所创造的收入进行对比,从而反映企业的资产运作和管理效率。获利能力的考察主要利用利润表的数据来判断,常用财务指标包括: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率等。上述指标通过计算利润与创造这些利润所对应的资产、收入、成本之问的数量对比关系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如表2-2)表2-2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反映内容指标名称指标定义式营 运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初流动资产十年末流动资产)/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年初存货十年末存货)/2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年初应收账款十年末应收账款)/2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初总资产十年末总资产)/2净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初净资产十年末净资产)/2获 利能 力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年初总资产十年末总资产)/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初净资产十年末净资产)/2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销售收入2.2.3 国内产险企业经营绩效财务分析指标的选取保险业是以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作为盈利来源的特殊行业,因此需要结合保险行业白身经营状况特点选择一套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经营绩效指标,并使这些指标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来全面反映保险企业的各项经营状况. 核心财务指标的选取是重要的,它不仅是准确地评价保险公司财务状况、评估保险企业的价值的依据,也是帮助产险企业的管理者评判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掘经营潜力,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保险监管部门有效管理,推动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公司财务制度中对保险公司财务指标的规定,并结合了作者长期的行业工作实践以及国外发达保险市场的经验,及之前论述的经营绩效财务指标体系的作用、产险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等,从大量的财务数据指标中撷取16个关键性指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偿付能力系数、未决赔款准备金与赔款支出比率、承保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保费周转率、赔付率、综合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保费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建立了系统性的指标体系,用于分析产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这16个指标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偿付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成长能力分析。其中,偿付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经营的保证,营运能力是分析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成长能力是保险公司实现发展的保证。2.2 非财务指标及相关因素分析2.2.1 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历史业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创造未来价值的主要动因。而非财务指标则主要是面向未来,与此相关的活动包括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投放到市场,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市场份额,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保持关键顾客的忠诚度等。这些指标的改善固然需要管理层长期的努力,但是如果实现得顺利,将会带给企业更好的财务业绩。非财务指标比传统的财务指标更有预期性,更注重未来发展趋势。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非财务指标对中下管理层的激励效果会比较明显,有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非财务指标是直接评价更便于理解,分清责任,可操作性更强。非财务指标的应用是以信息系统网络化和管理系统信息化为基础的,理论上也无会计分期的限制,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连续地对所要控制的项日进行持续跟踪监视,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2.2.2 非财务指标选择企业非财务指标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战略目标、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技术目标和市场份额。考虑因素有企业经营战略、联系财务指标与股东价值、行业特征和企业生命周期。从保险业行业分析,涉及的非财务指标有保险的分类和顾客对保险产品的选择,保险公司确立的经营战略也至关重要,人才价值的最大发挥,行业竞争力的强弱,行业环境的开放程度,这些指标都对保险业经营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平衡非财务指标在保险业的运用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必要前提。3 保险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3.1 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 L. 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例如,某人准备选购一台电冰箱,他对市场上的6种不同类型的电冰箱进行了解后,在决定买哪一款式时,往往不是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存在许多不可比的因素,而是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式、耗电量、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然后再考虑各种型号冰箱在上述各中间标准下的优劣排序。借助这种排序,最终作出选购决策。在决策时,由于6种电冰箱对于每个中间标准的优劣排序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决策者首先要对这7个标准的重要度作一个估计,给出一种排序,然后把6种冰箱分别对每一个标准的排序权重找出来,最后把这些信息数据综合,得到针对总目标即购买电冰箱的排序权重。有了这个权重向量,决策就很容易了。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3)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两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相对权值。(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5)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AHP已经成为决策者广泛使用的一种多准则方法。其应用涉及经济与计划、能源政策与资源分配、政治问题及冲突、人力资源管理、预测、项目评价、教育发展、环境工程、企业管理与生产经营决策、会计、卫生保健、军事指挥、武器评价、法律等众多领域。目前AHP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决策工具,它只有和其他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比较好的使用效果。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与AHP结合使用的其他方法有模糊集理论、模糊逻辑、数字规划、成本收益分析、人工神经网络、证据推理、数据包络分析、仿真、数据挖掘等。3.2 经营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对萨迪的五个步骤作进一步描述, 要比较N 个指标b1、b2、bn 对某因素的影响大小, 通常采取指标两两对比的方法, 用aij表示指标bi 和bj 对的影响大小之比 。利用萨迪标度(即将标准值限定在19范围内变动的比率标度),具体的标度评定标准见表3-1所示来确定的值。表3-1 萨迪标度表标度ij bi 与bj相比1具有同等重要性3一个因素比另一个稍微重要5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明显重要7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强烈重要9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极端重要2、4、6、8 上述两个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bi 与bj互为倒数, 即aij = 1 /aiji基于AHP的平衡计分卡并不是一套固定不变的指标体系,它随应用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企业战略不同, 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构成也不同。现以处于发展成熟阶段保险业为例来构建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在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易量化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内容及AHP的递阶层次结构要求,结合保险业实际情况,将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企业的经营业绩;准则层由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若干单项评价指标。应用APH 法确定指标权重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确定层次结构 ,根据AHP和记分卡原理( BSC)的基本思想和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现实需要, 将本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即准则层(上层) 和目标层(下层), 如表3-2所示。表3-2 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及各层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准则层目标层财务维度A 0. 581净资产收益率A1 0. 416( 0. 2417) 销售净利率A2 0. 105( 0. 0610) 成本费用收益率A3 0. 056( 0. 0325)资产周转率A4 0. 262( 0. 1522) 已获利息倍数A5 0. 161( 0. 0936 )客户维度B 0. 203市场占有率B1 0. 136( 0. 0278) 客户收益性B2 0. 114( 0. 0231) 客户满意度B3 0. 280( 0. 0568) 客户维持率B4 0. 470( 0. 0954) 内部业务维度C 0. 140新产品推出能力C1 0. 073 ( 0. 0102) 售后服务效率C2 0. 263 ( 0. 0368) 产品合格率C3 0. 441( 0. 0617) 生产能力利用率C4 0. 097 ( 0. 0136) 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C5 0. 126 ( 0. 1722) 学习和创新维度D 0. 076创新产品数量与周期D1 0. 062( 0. 0047) 员工保持率D2 0. 097( 0. 0073) 信息反馈与处理D3 0. 160( 0. 0121) 员工培训支出率D4 0. 417( 0. 0316) 研发费用投入率D5 0. 264( 0. 0201)3.3.3 经营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基于BSC 关于保险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核心思想, 设置了企业经营绩效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并应用AHP法比较科学的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建立起了保险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函数模型, 有助于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操作性。但这个模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具体表现在: 首先, 该评价模型需要在实证中不断检验, 及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度替换和调整, 并根据经营环境对各指标权重反复修正, 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理想模型。其次, 各指标分值的准确与否对函数模型得出的判断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科学定量化各指标的得分值, 建立各指标得分对照表以便提高模型的准确度仍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 合理确定企业管理绩效综合指数级别和分类标准是评价企业管理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只有科学的确定指数级别和分类标准, 才能真正有效的对企业管理绩效做出科学评价。4 保险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4.1 样本选择 数据的来源及样本的选取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数据是证券市场上对外公开的上市保险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来自于大家保保险网的最新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