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3语言类高品质版.doc_第1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3语言类高品质版.doc_第2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3语言类高品质版.doc_第3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3语言类高品质版.doc_第4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3语言类高品质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3 语言类【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多考。2015课标II,8,5分;2015重庆,11(1),4分;2015广东,10,7分;2015山东,14(1),4分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题对语言的考查,一般从词句入手。炼字、诗眼是主要的考查方式。考查的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但是其他时期的作品也会考查。根据对近3年的考查情况分析,我们可以预测,2016年新课标卷中,此考点还有可能出现。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2013上海,16,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解析】 从对读者的影响来看,我们读到的是“莺、啼、落花”,这里有声音,有形象,有相对静止、常态的“落花”,有飘逸不定、先闻其声的黄莺,声音与形象的传播速度还不太一样,一个“过”字将之联系起来,到底是如何“过”的,每个读者的脑子里的画面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非常高超的艺术技巧:高超的技巧不在于真实地再现了什么,而是你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多少。所以是:“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从该句在文本中的作用来看,作者是触景生情,由落花想到人生,由繁盛想到衰暮,于是“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答案中的第一句是总体评价,答案对这一要点的要求值得注意,这是“鉴赏”类试题的答题规范。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写道:“古人不废炼字之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炼字”的艺术性不脱这几个“见”字,“过”字应该属于“平字见奇”:“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答案】 “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1分),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2分),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1分)。【答题方法】 考点: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表现力,细加分析,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文本中的作用,如逼真再现景物,与上下文的关系等;一是对读者接受文本可能产生的影响(引发的思考、想象,及情绪的变化等)。赏析的时候,需要从这两个角度思考。考点规律揭秘 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的深化。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等,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效果。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1. 推究“练字”“炼句”彰显表达效果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对古诗“炼字”的考查,命题形式一般是要求从某句中找出“最生动传神的字”,然后分析其运用之妙,或指出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让分析好在哪里。 古人总是在打造亮词丽句方面颇费功夫,所以留给我们许多经典的名句,这些名句成为高考试题中常见的考查点。从命题形式看,多是指出某个被后人称道的句子,要求分析其妙处,有时让找出诗中意蕴深厚的句子加以品析。 “练字”类炼实词(1)炼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示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应从“网”的有形和无形思考,联系诗歌的 思考作答。(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 第四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简要赏析。【答案】 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的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解析】 “千里江陵一日还”,极言舟行之轻快,透过这表面的快,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深味快之内涵。(3)炼色彩词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在一些边塞征战诗中,多用黄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境。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悲惨凄凉的意境。在这些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变的事物,如青山、青松、青丝、青天等来反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等。 在描写山水田园的诗中,常见绿色和红色、黄色相对,对比映衬,构成明丽、奔放、积极浪漫的和谐画面,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等。【示例3】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色彩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答案】及【解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多么绮丽,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赋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着笔锋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的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切,别具韵致。(4)炼叠词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除以上两者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示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 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示例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答案】 (1)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甚远。 (2)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解析】 “十”好?“千”好?关键在于结合诗境把握。 炼虚词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示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是“悔”的直接原因,但细细品味,“杨柳色”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极富神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所触发,不可自已的瞬间变化。【解析】 “炼字”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起来谈论,要放在具体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诗句的含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解题步骤: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结合该字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分析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蕴涵的情感。古诗词炼字类题目的重点、难点在于分析。要做好分析,从答题角度上要注意:词语含义,词语所用手法(若有的话),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从答题规范上要注意:分析要准确;分析要具体,扣住语言,展示分析过程,不可架空分析,泛泛而谈;要联系全篇主旨和意境,不可孤立分析某个字。“炼句”类 借助关键诗(词)句鉴赏诗歌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点设置的一大热门。主旨句一般就是诗歌的关键句。所谓主旨句就是诗歌中能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示例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卢沟晓月 鲜于必仁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注】 卢沟晓月:北京著名景色。卢沟,指卢沟桥。鞭影摇红:在拂晓的霞光中挥动马鞭。 (1)简析“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和“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的表达之妙。 (2)试就本曲的后三句“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答案】 (1)前三句运用排比句,言其险,喻其阔,显其高,勾勒出卢沟桥的高大雄伟壮观,层次分明,且极为准确生动。后两句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描绘了卢沟桥恢弘的气势和寥廓的境界,极为形象传神。 (2)运用比喻,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卢沟桥与晓月、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恬淡愉悦、深邃高远的境界。“疏钟”和“行人”把画面点染得鲜活生动。最后一句切合题中之晓月,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2. 分析“诗眼”领悟情感主旨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的最关键或最精彩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 (1)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 全诗的主旨所在;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2)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如何赏析诗眼? 赏析诗眼的主观表述思路:字义意境感情。 对诗歌的诗眼进行鉴赏我们就要首先解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境义;然后,就指向诗歌的意境,或谈这些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而在对意境和感情进行阐释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是否使用修辞方法,是否词类活用,进行换字比较优劣 ,联系上下文语境,结合诗歌背景,关照作者心情。【示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 (1)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目中的“招客”。(2)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都是俯视之景;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解析】 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3.概括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要抓住关键词句 不同类型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李白的豪迈飘逸、李商隐的隐晦朦胧等。命题形式为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或要求对诗歌的语言特色进行评析。答题时要求我们用最简省的文墨精准地回答问题要求。 (1)了解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资*源%库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2) 回答语言风格的词及简单阐释清新生动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我们所熟知的杜甫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平淡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李煜的词。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绚丽雄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朴素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礼拜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奔放豪壮 其特点是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悲慨苍凉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示例8】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释: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答案】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风格的体认。所谓“风格”,指作者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鲜明的创作个性特征。对于中学生而言,问及风格,一般也只是教材所涉及的名家名作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个性特征。宋词的风格和流派大致为两类,一类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词的内容和情感倾向可判断。【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1.(2015广东,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注】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 (考点题)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2) 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案】(1)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2)“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解析】 试题分析:(1)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首先要分析“软”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从手法上进行赏析。手法上抓住双关的手法是关键。(2)题中,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的把握。分析时要逐联赏析,结合“过”的诗意进行赏析。2.(2015山东,14,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1)(考点题)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案】 (1)湿,衣服沾湿,迷,迷失了归路。爽风夜露沾湿了衣服,行云书卷,沙溪上漂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描绘出一副夜间泛舟归来的清幽静逸的画面。(2)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吧,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运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既回应了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3.(2013天津,14,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资*源%库 【答案】 轻微、新鲜、清爽。【解析】 结合全诗理解“嫩”字给人的感受。“白苎新袍入嫩凉”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身穿“白苎新袍”满怀信心去参加秋试,“嫩”字给人的感觉自是惬意。 创新预测试题1.(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期末大联考)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访益上人兰若严 羽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注上人:对和尚的敬称。兰若:指寺庙,首句的“青莲宇”也是这个意思。 (1)试分析颔联中“入”和“生”两字的艺术妙处。(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1)【答案】 “入”字化静为动,本来一条弯弯曲曲的静态的山路用一“入”字,就有了动态之美;采用拟人手法,赋山间小径以情味,绘出了路的曲折狭窄之状,表达作者对友人所居环境的欣赏。(答对一点即可)(2分)“生”字则化无形为有形,本来山中的寒冷是诗人的触觉感受,是无形的,但是此时犹如从白雪笼罩的群峰慢慢升腾而起,表现环境的静谧;化被动为主动,本来暮寒笼罩山峦,此处却让山峦生出暮寒,让诗歌饶有情味。(答对一点即可)(3分)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歌炼字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修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和“化被动为主动”是炼字中最常见的艺术效果。答题时不但要能够答出上面这些艺术效果或者类似的鉴赏术语,而且要能够结合诗句作出实际分析,只答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等而无分析,只得2分。 (2)【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僧友隐迹山林、忘情俗世的恬淡生活的向往和离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3分)诗歌一二两联表现僧友所居环境的清雅静谧,有力衬托出益上人操行清白、志趣高洁;颈联写在僧友陪伴下畅游山林的喜悦;最后一联以景结情,衬托出离别之时对朋友的不舍之情。(3分) 【解析】WWW. 格律诗讲究起承转合,环环相扣。这首诗一二两联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并以此寄托自己的人生态度;颈联叙事,直写山中的畅游,表现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尾联常用来直接抒情,但是这首诗却用景语作结,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2.(2013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问题。过李陵台萨都剌降入天骄愧鬼才,山头空筑望乡台。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角鼓雁声哀。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风骨已灰。【注】李陵台、望乡台,即李陵墓。苏郎,即苏武,与李陵交往甚深。苏武归汉时,李陵于河梁置酒送行。李陵亡时,苏武尚健在。 请赏析首联中“空”字的表达效果。【答案】 “空”字,徒劳地、白白地。(1分)指出李陵生前无法回乡,死后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1分)表达了作者对李陵投降的贬斥与哀怜。【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先从字义出发,再结合诗句分析。“山头空筑望乡台”表明李凌回家乡无可能。再联系后文分析。3.(2013重庆一中上期第四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首句中“凤老莺雏,雨肥梅子”描摹了初夏之境,请找出其中用得特别传神的两个字,并加以赏析。【答案】 “老”,春风和煦中,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肥”,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形容词作动词,鲜活生动,体物细微,赋予无想山中初夏之景动态与形态,春光虽去,作者却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解析】 首先找准最传神的两个字很关键。“老”字与“雏”,写出了莺渐长,“肥”字写出了果实的硕大喜人。找出这两个字并结合诗句分析。4.(2013成都七中上期“一诊”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资*源%库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答案】 “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1分)“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2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解析】 分析时要结合“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所流露出的诗人因思乡而倍感孤独的情感。5.(2013广东执信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塞下曲 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萧关:古关塞名。幽并:指幽州和并州。 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答案】 一个“空”字,以蝉鸣反衬出桑林的静寂,呈现出了边关的孤寂;(1分)“寒”字展现了入秋以后的边塞天气的寒冷,展现了边关的肃杀、荒凉。(1分)二字的运用表现了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的艰辛。(1分)【解析】 分析“空”字,结合以动衬静手法分析;分析“寒”字,注意结合边关景象和将士的生活。6.(2013河南中原名校上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水调歌 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候”字。(1分)等候之意。(1分)表明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2分)“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深严、军容之整肃,突显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2分)(如回答“听”字,最多2分【解析】 “听”只能反映出听从命令,“候”字才显出战士们整装待发、从容待敌的风度气概。根据全诗的内容,应选“候”字。7.(2013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省实验、深中、广雅四校上学期期末联考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注】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 不好。一个“嗟”字,直抒胸臆,直贯篇末,饱含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1分)一写与知己离别的怅惘惜别之情。(1分)二为故人不得志而抒感伤之情。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写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1分)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1分)“闻”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解析】 “嗟”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闻”字很一般。从全诗看,作者是带有强烈的感情的,故用“嗟”字较好。再分析好在哪里。8.(2013天津一中高三年级零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分析。【答案】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解析】 “独”,独自,表示孤独寂寞,与“愁灯影”相映;“空楼”无人,“思月明”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对爸爸的印象,从记事的时候,就有了,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沉默少言的,但是脸上却始终有微笑,不管家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有爸爸在,一切都能够雨过天晴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我和哥哥),却很幸福。爸爸从来不会因为缺钱,而让我们感觉得些许的拮据和紧张,哪怕的低三下气的问人借钱,爸爸都会按时给我们交了学费,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兄妹俩拖欠学费。爸爸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给我和哥哥讲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很苦很累,还经历过自然灾害,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年的时候,不管这一年钱赚的多还是少,爸爸总会让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买新衣服,当然了,妈妈也必须买新的,唯有爸爸,他是家里面唯一一个可以穿旧衣服过新年的人,这就是我关于爸爸的儿时的印象,他爱家人,从来不肯委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成长岁月里的爸爸在我们渐渐成长的的岁月里,作为孩子,我们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青春期的叛逆,我们也给爸爸惹了不少祸,但是,不管我们闯的祸有多大,最后都是爸爸出面,来摆平解决一切。在这个渐渐懂事的过程中,爸爸扮演着一位良师的角色,事情过后,爸爸也会趁机好好的教育我们,让我们懂得,我们做的是对的,值得鼓励的,还是不对的,今后需要去改正的。爸爸在社会上经历的多了,懂得的道理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是在跌跌撞撞的认知中去探索这个社会,而爸爸就是这条探索道路的指明灯!在我们长大的青春光阴里,我们在爸爸身上看到了责任、懂得了承担的重要性!爸爸,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他让我们(大哥和我)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更好的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渐渐上了年纪的爸爸:我只想用“渐渐上了年纪”来形容现在的爸爸,不想要用已经“老去”来形容爸爸。没错,岁月是真的很无情的,不知不觉间,爸爸的眼角多了些许的皱纹,额头的皱纹也不自觉的来向他报到了,爸爸再伟大,也终究抵不过岁月的蹉跎。两角鬓白的爸爸,让我们看着多了很多的心疼,一向雷厉风行、无所不能的爸爸,渐渐地,变得老了,特别是当我们都成家以后,爸爸也算是把他一生最重要的任务也都完成了,上了年纪的爸爸,更多的心思,留在了妈妈的身上,一路走来,是妈妈的陪伴和默默的奉献,才让爸爸能够在外工作的时候,毫无杂念!妈妈,就是爸爸最为坚强的后盾,而我们,是爸爸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如今,爸爸渐渐地老了,作为儿女,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能做的就是多陪伴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爸爸的一生,都在付出,为了家和家人而付出,如今的我们,都已经成家,更加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心酸苦楚,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让父母不感到孤独!我们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们跟母亲之间的关系,血浓于水,彼此间的那种爱,是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也是妈妈无怨无悔的把我们抚养成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妈妈都一味的去包容,去引领着我们我和妈妈的温情小生活,母爱,总是那么的伟大!都说慈母多败儿,其实啊,母亲在我们的生活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母亲的无私奉献,又怎会有我们的今天呢?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忽略了母亲的重要性,甚至是把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变成了理所当然!其实啊,也是因为我们从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母亲的爱,也就变得不那么的珍惜了!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更要好好地对待我们的母亲,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总是很慈祥的,她也有属于她自己的小忧愁,但是,却从来都不会让我们知道,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坎坷,她总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面对和解决!以至于曾经的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万能的,没有什么困难事情是母亲不能解决的!儿时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那年的的大冬天,下了很厚很厚的雪,我跟哥哥上学的地方是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