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框架与特色.ppt_第1页
大学化学框架与特色.ppt_第2页
大学化学框架与特色.ppt_第3页
大学化学框架与特色.ppt_第4页
大学化学框架与特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化学概况与特色,大学化学框架,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第四章 溶液与胶体,第五章 电化学基础,本教材是在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许多教师长期教学经验和反复探索而编成的。,大学化学概况与特色,全书有两大部分,基础部分,拓展部分,各专业的必修内容,则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选择讲授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基础部分包括,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溶液和溶胶 电化学基础,这一部分注重基础性、系统性, 完整性,拓展部分 包括,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工程材料 化学与生命 化学与环境,试图分析化学在上述的学科领域中的渗透和应用,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化学视角, 内容上力求体现出常识性、趣味性和前沿性。,编写中,注意了下述问题的正确处理:,1、简化了理论要求,适当降低了计算的难度和复杂性。,化学热力学中删去了Gibbs函数的导出,着重强调了状态函数的应用。,删去了分子轨道理论和与此相关的固体能带理论;,如在物质结构简化了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及其图像,直接用量子数说明;,适当反映当代化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等前沿性内容,如飞秒化学、绿色化学、人类基因计划、DNA指纹鉴定、等离子体、激光材料和纳米材料,等等。,3、本教材以现行的中学化学和物理教学大纲为起点,做好与其衔接的工作。,如酸碱理论中简介了“质子理论”后,仍然以中学化学中的“水-离子理论”为基础进行讨论。,4、教材中每章前都有“内容提要和基本要求”,学生学习时目标明确,大致内容清楚,便于预习和复习,也有利于自学能力的训练和培养。,5、每章后设置“阅读材料”是同类教材中最早的,也是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些内容力争文字流畅、生动,目的是活跃思维、开拓视野、增加新的知识。,6、编写了大学化学要点与题解,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可件等配套教学辅助资料,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1.1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1.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1.3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 1.4 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1.5 分子间力和氢键 1.6 晶体结构,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1.1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1.1.1、 经典原子模型 1.1.2、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1.1.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 1.1.4 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级,1.1.1、 经典原子模型,1J. Dalton原子模型,2J.J.Thomson的“浸入式”原子模型,3E.Ruthorford的“含核”原子模型,4Bohr原子模型,1.1.2、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1波粒二相性 2运动的统计性,1.1.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1、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2、四个量子数 3、波函数与电子云,1.1.4 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级,能级排列 屏蔽效应 钻穿效应 能级交错,1.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1.2.1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 Pauli(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Hund(洪特)规则 1.2.2 核外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律 1.2.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1.2.4 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1.2.4 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 共价半径 金属半径 范德华半径 2电离能 ( I ),3电子亲和能( EA) 4电负性( ) Kai 5. 氧化数,1.3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化学上将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结合的强烈 作用力称为化学键。由于元素的电负性不同,相 互形成的化学键有多种类型,通常有离子键、共 价键、金属键等,也不能用一种理论解释。 1.3.1 离子键 1.3.2 共价键,1 离子键,1)离子键的形成 2)离子键的特征 3)离子极化,2 共价键,(1)价键理论 (2)杂化轨道理论 (3)配位键,(1)价键理论,1)形成 2)共价键的特性 3)共价键的类型 4)价键理论存在的问题,(2)杂化轨道理论,1)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2)常见的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3)非等性杂化,(3)配位键,1).配合物的组成 2).配合物的命名,1.4 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型简单分子,ABn),价层电子对互斥理(VSEPR法),1.5 分子间力和氢键,1.5.1 分子的极性 1.5.2 分子间力Van der Waals力 1.5.3 氢键,4 氢键,(1)形成的条件 (2)氢键的类型 (3)氢键的性质 (4)氢键对物性的影响,1.6.1 晶体和非晶体 1.6.2 晶体的基本类型 1.6.3 实际晶体 1.6.4 液晶,1.6 晶体结构,1.6.1 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比较 2、晶体的内部结构,1、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比较,单晶体,多晶体,微 晶,非晶体,2.1 基本概念,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5 Gibbs函数,2.4 熵与熵变,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2.3 焓与 Hess定律,2.1 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3 过程与途径,2.2 热力学第一定理,数学表达式: U = Q + W,内能 功和热,功: 体积功 W体=- P外V 非体积功(有用功)W 只作体积功,不做有用功时,第一定理可写为: U = Q P外V Q PV,可逆过程,2.3 焓与Hess定律,2.3.1 焓 2.3.2 焓的性质 2.3.3 化学反应热效应 2.3.4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2.3.5 Hess定律 2.3.6 Hess定律的应用,恒压热效应 Qp,恒容热效应 Qv,2.3.3 化学反应热效应,2.3.4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1、热力学标准态 2、热化学方程式 3、标准生成焓 4、标准燃烧焓 5、化学反应焓的计算,2-4 熵与熵变,1、自发过程 2、混乱度与熵 3、化学反应自发的判据,2、混乱度与熵,1)混乱度 2)熵的定义 3)熵的性质 4)标准摩尔熵 5)标准态下反应的熵变,2-5 Gibbs函数,1、Gibbs函数的定义 2、Gibbs函数的物理意义 3、Gibbs函数判据 4、化学反应的Gibbs函数变 5、Gibbs函数的应用,4 化学反应中 rG的计算,(1)标准状态下, rG的计算 (2)非标准状态下, rG的计算,1)利用 fG 计算 rG = i fG(i) = ( fG)生成 - (fG)反应,2) 利用等温方程式 rGT = rHT - T rST 计算,(1)标准状态下, rG的计算,2.非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自由焓变计算 rG T = rGT +2.303RTlgQ 式中 R = 8.314J/mol K, Q为反应商。 对于反应 aA (aq) +dD(l) eE (g) +zZ (s) Q = (PE/P )e(CA/C )-a,5 Gibbs函数的应用,1.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判断物质的稳定性 3.估计反应进行的温度 4.设计耦合反应,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 反应速率,3.1 化学平衡 3.2 化学平衡系统的计算 3.3 化学反应速率 3.4 几种特殊的化学反应,3.1 化学平衡,3.1.1 分压定律 3.1.2 非标准态反应Gibbs函数变 3.1.3 化学平衡 3.1.4 多重平衡法则,3.2化学平衡系统的计算,3.2.1 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3.2.2 平衡系统中系统各物质的量及转化率的计算 3.2.3 化学平衡的移动,3.2.3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Le Chatelier 原理:如果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等),平衡就会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3.3 化学反应速率,3.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3.3.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4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5 几类特殊的化学反应,3.3.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基元反应 (2)质量作用定律 (3)反应级数,3.3.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公式 (2)碰撞理论 (3)过渡态理论,3.3.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单相催化与多相催化,3.4 几种特殊的化学反应,多相反应 链反应 光化学反应,4.1 分散系 4.2 溶液 4.3 水溶液中的平衡,第四章 溶液与胶体,4.1分散系,1、溶液 2、溶胶 3、浊液,4.2.1 稀溶液的通性 4.2.2 水的解离和水溶液的 pH,4.2 溶液,4.2.1 稀溶液通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其它类型溶液的通性(依数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3、具有一定的渗透压,3、具有一定的渗透压,1) 渗透现象 2) 渗透压 3) 渗透现象及应用,其它类型溶液的通性(依数性),(1)难挥发非电解质浓溶液 (2)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4.2.2、水的解离和溶液pH值,1、水的离解 2、pH函数 3、水溶液的酸碱性,4.3、水溶液中的平衡,4.3.1.酸碱理论 4.3.2.单相离子平衡 4.3.3.多相离子平衡 4.3.4.配位平衡,4.3.1.酸碱理论,1、阿累尼乌斯(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2、布朗斯特酸碱质子理论,3、路易斯(Lewis)酸碱电子理论,1.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2.同离子效应 3.缓冲溶液,4.3.2.单相离子平衡,4.3.3 多相离子平衡,1溶度积与溶解度 2溶度积规则 3溶度积的应用,1溶度积与溶解度,1)多项离子平衡 2)KSP与S 的关系,3溶度积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 2)沉淀的溶解 3)沉淀的转化,.3.4 配位平衡,1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2配合物的应用,5.1 氧化还原反应 5.2 原电池 5.3电极电势 5.4原电池热力学 5.5 电解与电化学技术 5.6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五章 电化学基础,5.1 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电对 3. 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5.2 原电池,5.2.1 原电池 5.2.2 电极及其分类,5.2.1 原电池,1.原电池及其构成 2.原电池的符号表示,5.3 电极电势,5.3.1.电极电势的产生 5.3.2.标准电极电势 5.3.3.Nernst方程式,5.3.3.Nernst方程式,1.Nernst方程式 2.应用Nernst方程式注意事项 3.Nernst方程式说明,5.4 原电池热力学,一、可逆电池 二、电池电动势与反应Gibbs函数变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一、可逆电池,1.可逆电池 2.不可逆电池,二、电池电动势与反应Gibbs函数变,对于电池反应: - Gm= We = nFE 可得出: Gm= -nFE G m = -nFE 上式 对于电极反应也适应:,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当T=298K时,由 G m = -nFE 得,四、 电极电势的应用,1装置原电池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 确定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5.5 电解与电化学技术,一、电解装置与原理 二、电解产物的判断 三、电化学技术,二、电解产物的判断,1、 分解电压与超电压 2、影响电解产物的因素及规律 A.因素 B.规律,三、电化学技术,1电镀 2. 电抛光 3电解加工 4. 铝阳极氧化,5.6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