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学科会交流材料: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高三化学学科会交流材料: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高三化学学科会交流材料: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高三化学学科会交流材料: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_第4页
高三化学学科会交流材料: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复习研讨交流材料 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在有机化学的总复习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侧重能力的培养,做到“以考纲为指导,课本为基础,能力为核心”。在前一阶段的高考复习中,各校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复习。下面对第二轮复习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1认真学习和指导学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复习要点 考试说明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命题要求,明确地列出了有机化学的10项考试内容及一些题型示例。在教师和学生明确了考什么及怎么考以后,就可以随时用它来把握复习内容的深广度,检测复习进度、质量和效果,及时查漏补缺,避免走弯路。2适度关注热点和回归教材相结合(1)重视课本的阅读,强调回归课本。高考试题在坚持以能力立意命题的同时,注意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相结合,以考查学科能力的命题方向,即回归课本。实际上许多高考题都可以教材中找到类似的题型和相关知识点。(2)适度关注新科技成果及日常生活实际中化学问题。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命题素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种题型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目的是引导考生跳出“题海战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方面并不是每年与社会热点有关的有机物都能作为高考命题的载体;另一方面高考命题也可以回避社会热点。实际上,只要是一种对于考生陌生的有机物都能考查出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前训练中,建议大家对社会热点作适度关注即可,主要还是要通过相关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3设置专题,使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在第二轮复习中,可设置“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 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有机反应及类型”、“ 有机化学计算”、“ 有机合成与推断”等大专题,打破章节之间、无机与有机之间的限制,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个人认为对有机化学的二轮复习可把其归纳成五个专题,以题目带动知识点的复习:专题一: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一)、有机物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二)、同分异构体:要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概念区别,注意这四个“同”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熟练地作出判断。专题二: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一)、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二)、卤代烃:(1)通式:RX,官能团X。(2)主要化学性质:、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但没有碳原子和碳原子上没能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三)、醇:(1)通式:饱和一元酸CH22O,ROH,官能团OH,CH3CH2OH。(2)主要化学性质:、跟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在170时与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但没能原子和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在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可以发生催化氧化(一级醇氧化成醛,二级醇氧化成酮,三级醇在该条件下不能被氧化。、跟酸发生酯化反应。、能燃烧氧化。(四)、酚:(1)、官能团OH(2)、主要化学性质、跟Na、NaOH、Na2CO3发生反应,表现出弱酸性,但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碳。、跟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能被空气氧化生成粉红色固体。、在浓盐酸催化作用下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五)、醛:(1)、通式:饱和一元醛:CnH2nO,官能团:CHO,代表物:CH3CHO。(2)、主要化学性质:、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生成醇 。、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氧化。、能与酚发生缩聚反应。(六)、羧酸:(1)、通式:饱和一元羧酸:CnH2nO2,官能团-COOH,代表物:CH3COOH(2)、主要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七)、酯:(1)、通式:饱和一元酯:CnH2nO2,官能团:COO,代表物:CH3COOCH2CH3(2)、主要化学性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八)、油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老师们自己总结)专题三:有机反应及类型:(一)、取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原子或原子所代替的反应。;、卤代反应:烷烃在光照下与卤素(气体)发生取代反应。苯在Fe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液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苯的同系物的侧链在光照下与卤素(气体)发生取代反应。苯的同系物在Fe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硝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在加热及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磺化反应:苯在加热时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含有羟基(或与链状烃基相连)的醇、纤维素与含有羧基的有机羧酸、含有羟基的无机含氧酸在加热和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和水。、水解反应:含有RCOO-R、-X、-COONH-等官能团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二)、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与氢气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酮羰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与卤素单质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与卤素单质的水溶液或有机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与卤化氢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与水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在加热以、加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三)、消去反应: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或卤化氢),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醇在浓硫酸和加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说明:没有原子和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四)、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或脱氢的反应)。、有机物燃烧:除少数有机物外(CCl4),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催化氧化:醇(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氢)在催化剂作用可以发生脱氢氧化,醛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得氧氧化。、与其他氧化剂反应:苯酚可以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醛基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能被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氧化。醛基能够被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五)、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基等官能团的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六)、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七)、缩聚反应: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之间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水或卤化氢)的反应。、苯酚与甲醛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水浴加热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按酯化反应规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含羟基的羧酸按酯化反应规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二元羧酸与二元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八)、显色反应:、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淀粉溶液与碘水反应显蓝色。、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与浓HNO3反应显黄色。专题四、有机化学计算(近年出现较少,老师们自己分析)专题五:有机合成与推断(一)、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官能团的引入:、引入OH的方法: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酮羰基加氢、碳碳双键加氢、葡萄糖的发酵。、引入X的方法:烷烃取代、碳碳双键叁键与HX、X2的加成、芳香烃的取代。3、引入碳碳不饱和键的方法: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4、引入-COOH的方法:醛的氧化、酯的水解。(三)、官能团消除:1、加成消除不饱和键。2、消去、氧化、酯化消除羟基。3、加成、氧化消去醛基。(四)、把握有机推断六大“题眼”1、【有机物官能团性质】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或“CHO”。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2、【有机反应条件】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3、【有机反应数据】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1molCOOH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mol乙酸。4、【物质结构】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5、【物质通式】符合CnH2n+2为烷烃,符合CnH2n为烯烃,符合CnH2n-2为炔烃,符合CnH2n-6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为醇或醚,符合CnH2nO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为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6、【物质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7、有机化学重要反应类型归纳及判断:(1)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水解(皂化)、酯化等(2)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基;羰基(3)消去反应:碳上有H原子的醇或卤代烃(4)加聚反应: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5)缩聚反应: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羟基酸;氨基酸(6)氧化反应:a与O2的反应(有机物的燃烧;烯烃、炔烃、醇、醛被催化氧化;酚在空气中被氧化);b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C=C、CC、有侧链的芳香烃、酚、醛);c-CHO与新制Cu(OH)2浊液或银氨溶液的反应(7)还原反应:与H2的加成反应等(8)中和反应:含酚OH的物质;含COOH的物质(9)显色反应:1Fe3+与SCN-溶液2Fe3+与苯酚溶液 3I2与淀粉溶液4HNO3 与蛋白质4加强推断题研究、规范化学用语使用,提高学生能力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有机化学推断题进行研究,指导并放手让学生“如何审题,选准突破口?”、“如何推理,顺藤摸瓜,缕出条理?”、“如何解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使学生学会把握题给信息,去伪求真、去繁求简,从而做到:整理信息、逻辑论证、得出结论、正确表达。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强化信息的整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高考题的有机推断题中的赋分点多为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规范的书写,在复习中,师生都要注意减少随意性、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