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考 点,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典 例,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要表现的人物。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简要分析(或概括)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这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答:_ _,“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亦隐也。,典 例,解析,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 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是诗人被贬于滁州之时所作。,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答:_ _ _ _,典 例,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对作品形象的分析归纳。联系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登楼触景生情,虽然被贬,但仍能与友人饮酒赋诗,并乘兴与友人相约,从这些做法来看,作者达观的情怀跃然纸上。,诗人登楼看到云烟重重,心生贬谪之感;萧疏开阔的秋景让诗人举杯畅饮,敞怀以对,乘兴与友人相约,踏雪来看雪压群峰的美景。从诗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身处逆境,却能够自我开解、旷达、乐观的诗人形象。,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思维建模,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知识储备,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长安春望 卢 纶注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生不得重用。,跟踪训练,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中刻画了怎样一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 _ _ _,跟踪训练,解析,答案,此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抓住诗中描写的人物特点、季节景色和社会背景,先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再结合具体的描写分析。,刻画了一位思乡盼归、怀才不遇的游子形象。主人公白发苍苍,在春风吹拂春草如茵的季节独自一人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而独自神伤,充分表达诗人的愁苦万状和无限悲叹。,考点一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典 例,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而鉴赏这些形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例】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 清陈维崧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王吉,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霜蹄、寄人篱下。潦倒余生,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注】 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琮琤,戛 :象声词。踠:曲。,典 例,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分析。 答:_ _ _ _,这是一首咏物词,要抓住被咏之物的形象赤兔无成、乌骓不逝、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又要联想这类人,进行由物及人的引申,同时要揣摩其中蕴含的情感。,典 例,解析,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乌鹊相触、霜欺雨打的悲凉形象。作者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成“无成”的赤兔、“不逝”的乌骓,创业无成,抱恨无穷,不幸屈居檐下,乌鹊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吹打,表现了词人的悲愤和无奈处境。,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思维建模,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知识储备,古诗中常见物象与情志有:植物: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马(施展才华、胸怀壮志、壮志难酬);其它:云(漂泊、归隐);风(自由、轻松);莎衣(脱俗、高洁);帆(壮志、离思、别情)。,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 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并赠予李林甫。,跟踪训练,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海燕的哪些行为?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神态?请简要概括。 答:_ _ _ _,首先要抓住题干中提示的“前两联”“行为”“神态”,然后筛选诗句中的描写点,“乘春”“暂来”,不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写出了归燕的辛劳和专注。,跟踪训练,解析,答案,燕子在春天到来之际,款款飞回;他们衔着泥滓穿梭在玉堂门户之间,为筑新巢而勤劳不息。表现燕子悠闲自得,一心筑巢,心无旁骛的神态。(意思对即可),考点二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典 例,【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 _ _ _,这首诗中,“莓苔”给人幽静的感觉,“白云”“春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气氛,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没有丝毫打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典 例,解析,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典 例,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 _ _,典 例,解析,答案,颈联即诗歌的第三联,这一联描写了呜咽的几声戍角和冰封的泾河,是寒冷悲凉的边塞景色。前句是从听觉角度进行的描写,后句是从视觉角度进行的描写。按照这类题的答题模式据此作答即可。,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思维建模,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知识储备,景象特点或意境概括语分类:宏阔类: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清秀类:清新、明丽、秀逸、隽秀;柔婉类:缠绵、婉转、哀婉、朦胧;恬美类:空灵、空寂、幽静、幽美、淡雅、淳朴、宁谧、恬静、恬适、恬淡;繁复类: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感伤类: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萧索、荒凉、冷寂。,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跟踪训练,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注】 陂(bi):积蓄水的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此诗作于作者推行新法失败,退隐闲居江宁之时。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徐州任上,距离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尚有两年。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_ _,跟踪训练,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的景象。分析王诗中“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找出景物所具有的特点。苏诗的景物描写主要集中在“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句诗上,作者紧紧抓住“梨花”“柳”的特点来构筑诗歌意境。,王诗描绘了北陂杏花依水开放,春意盎然的景色;树上繁花似锦,水中倒影荡漾,两者同样妖娆美丽,相映生辉。苏诗写出了梨花变白之日,正是柳叶转青之时,描绘了城中柳絮纷飞、梨花盛开的美景。,考点三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古诗中景物形象鉴赏三角度,现场采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观江涨 陈与义 涨江临眺足销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并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 【注】 鼋鼍:鼋鱼和扬子鳄。可:怎能。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江水上涨时怎样的景象?第三联对表现这一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现场阅卷,古诗中景物形象鉴赏三角度,1诗歌中的景象,往往是诗人精心描写的一组事物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画面,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图景。对诗歌中景象的鉴赏,要看看诗人写了哪些人、事、物,这些人、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整体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氛围与情调;同时还要留心诗人采用的手法和其中寄寓的情感。 2在这首诗中,前两联整体写了江水上涨时的浩大气势,可谓怒涛拍岸,撼天动地,席卷一切,是正面描写。第三联借鼋鼍杂怒、鸥鹭惊飞侧面描写了上涨江水给人带来的震撼效果。答题的关键是要具体分析。,思路规范,古诗中景物形象鉴赏三角度,参考答案: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江水上涨时波浪滔天、气势雄浑的景象。波浪好像要把大地漂浮起来,它重重叠叠翻滚着似乎要把太阳一并裹去,两岸的津渡也好像被江流卷到了空中。第三联描写旧穴被洪水冲毁的鼋鼍都气势强盛地争霸新穴,鸥鹭栖息的沙洲被洪水淹没,鸥鹭惊恐地四散飞去,从侧面烘托江水涨时波浪之大。,思路规范,古诗中景物形象鉴赏三角度,1诗中赏画。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赏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2画中品诗。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因题说法,古诗中景物形象鉴赏三角度,3借助意象,品味诗境情感。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1)借助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产业管理活动策划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试新题型应对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知识点的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蒙阴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中知识结构与重点内容相辅相成探讨试题及答案
- 跌倒坠床防范试题及答案
- 餐饮成本面试题及答案
- 知识与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泰州生物会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卷-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附答案)
- JSBXC1-850时间继电器
- 煤矿节电降耗管理措施
- 《英语委婉语与忌语》PPT课件.ppt
- 地域文化教学大纲(修订本)
- 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参考
- 中国书法演变史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井下电缆着火应急演练预案
- APP开发合作协议通用版
- 小学数学 五进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