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1页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2页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3页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4页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内容要求ABC集合集合及其表示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常用逻辑用语命题的四种形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集合、常用逻辑用语总的要求是A或B级,因为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它们的定位主要是“数学语言”,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工具,高考不会在这些内容上做太多文章,出难题.从2012年、2013年江苏高考以及首批进入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高考试卷看,对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都是以容易题为主,少数题属于与其他知识点综合的中档题.1. 集合集合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原始概念,只要能理解集合的概念即可.重在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感受用集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习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打下基础.因此在学习集合时,要会将一些常用的数集、点集用集合语言表示,并善于将集合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互转换.(1) 集合及其表示是A级要求,对集合概念的理解要求不高,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学习集合的表示.集合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列举法,二是描述法,三是图示法,学生往往对描述法不太理解,复习时要抓住描述法的关键对集合元素共性的刻画.例如,2010年的集合题是根据简单数集的交集,求集合中字母表示的数的值.2011年的集合考查内容较多,第1题是求简单数集的交集;第14题考查了两个平面点集的交集非空,求集合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在第20题中,还用到集合的符号表达,强化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的功能.2012年主要在第1题对集合的并集运算及第23题对集合的概念、组成、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作了重点考查;2014年的第1题对集合的交集运算作了考查.(2) 关于子集,主要应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并学会能判断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集合的子集,但不要证明.要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不等式(组)的解集、点集来理解包含关系.例如2008年广东省高考的一道集合方面的题目,就是与生活知识密切相关的.又如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不等式x|x-30解集的子集,其中反映了逻辑上的“且”关系.2013年的第4题考查了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问题,现在定为B级要求.重在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的含义,并从数学语言的角度分别用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和Venn图来表示.(4) 从近年来江苏高考试题看,集合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由于集合作为语言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考查的知识点常与方程(组)、不等式的解集、点集、函数的定义域等知识结合;考查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例如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交集或并集时常要借助于数轴进行,另外处理抽象集合的关系等问题时,常画韦恩图.2. 常用逻辑用语常用逻辑用语的复习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与分寸,不要随意加深和拓展,重点是四种命题及其它们的关系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对于逻辑联结词,不要求掌握对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否定,不研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对真值表不作要求,能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即可.对于充要条件这一内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但能够判断具体命题的充要关系,还要会判断抽象命题的关系,还要能够探求和证明充要条件,这一内容在容易题、中档题和难题中均有可能出现.1. 由于本章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符号的运算上,它与数学中其他知识可以进行一些综合,但鉴于这一章的内容在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最多是B级,故不宜太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集合的表示方法与运算.2. 充要条件的探求,一般是先探求必要条件,再探求充分条件;而充要条件的证明,一定要分充分性和必要性证明,注意书写格式要求,不能忘记下结论,一般是“两步一结论”.3. 集合与简易逻辑结合在一起复习,可以相得益彰,加深对双方的理解.例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可以分别与集合的运算“并”、“交”、“补”的意义对应起来复习,如AB=x|xA或xB;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意义的理解,可以结合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理解,如当AB时,则xA是xB的充分条件.第1课时集合的概念及运算内容要求ABC集合及其表示子集交集、并集、补集1. 理解集合语言的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韦恩图).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不要求证明包含和相等关系).2.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给定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会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3. 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中,集合主要以小题形式考查,涉及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常与其他知识交汇,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要学会不同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对于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并集,以及求一个集合的子集的补集要适当控制难度.1. 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2. 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若aA,则aB),那么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为AB或BA,读作“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5. 如果AB,并且AB,这时集合A称为集合B的真子集,记为AB或BA,读作“集合A真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真包含集合A”.6. 一个集合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的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2.7. 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8.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9. 补集:设AS,由S中不属于A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SA,即SA=x|xS,且xA.10. ABA(B), AB=BA, AA=A, A=.11. A (B)AB, AB=BA, AA=A, A=A.12. S (SA)=A, SS=, S=S, ASA=, ASA=S.13. A(BC)=(AB)(AC), A(BC)=(AB)(AC); S(AB)=SASB, S(AB)=SASB.14. AB=AABAB=B.15. 记有限集合A, B, C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card (A), card (B), card (C),则有:(1) card (AB)=card (A)+card (B)-card (AB);(2) card (ABC)=card (A)+card (B)+card (C)-card(AB)-card (AC)-card (BC)+card (ABC).1. 已知集合A=1, 2, 4, B=2, 4, 6,则AB=1, 2, 4, 6.2. 集合A=3, log2a, B=a, b,若AB=2,则AB=2, 3, 4.3. 若全集U=R,集合M=x|-2x2, N=x|x2-3x0,则M(UN)=x|-2x0.4. 设集合A=1, 2,则满足AB=1, 2, 3的集合B的个数是4.5. 设M, N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N的差集为M-N=x|xM,且xN,则M-(M-N)=MN.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当集合的元素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就可以用描述法表示.要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情况,就需要注意条件的意义和实质,或必要时对条件进行恰当的分类.例1已知集合A=a+2, (a+1)2, a2+3a+3,若1A,求实数a的值.点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问题之一,主要根据元素的互异性来确定集合,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对各种情况进行排查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解若a+2=1,则a=-1,此时(a+1)2=0, a2+3a+3=1,不合题意,舍去.若(a+1)2=1,则a=0或-2.当a=0时,a+2=2, a2+3a+3=3,符合题意;当a=-2时,a+2=0, a2+3a+3=1,不合题意,舍去.若a2+3a+3=1,则a=-1或a=-2,舍去.综上,a=0.反思解答一个与元素有关的命题,必须先弄清楚研究的是什么样的集合,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是列举法,还是描述法;其次要准确把握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是数集还是点集等;要与常见的用集合描述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不等式的解集等.拓展设集合A=(x, y)|(x-a)2+(y-a)25, aZ,若(1, 2)A,求a的值.略解因为(1, 2)A,所以(1-a)2+(2-a)25,解得0a3.又因为aZ,故a=1或2.2. 集合的运算例2已知集合A=x|x2+x-20, B=, C=x|ax2+2x+c0.若集合A, B, C满足(AB)C=, (AB)C=R,求a, c.点拨由(AB)C=及(AB)C=R可得C=R(AB),求出AB,即可求出C,再由C求出a, c.解根据题意,得A=x|-2x1, B=x|1x3,故AB=x|-2x3.由(AB)C=, (AB)C=R,而全集为R,故C=R(AB),所以C=x|x3.又因为C=x|ax2+2x+c0,所以a0,且-2和3是方程ax2+2x+c=0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解得反思这是一道由集合的运算与解不等式相结合的综合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概念及运算和解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例3已知集合A=(x, y)|x2+mx-y+2=0, B=(x, y)|x-y+1=0, 0x2.如果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点拨本题的实际背景是“抛物线x2+mx-y+2=0与线段x-y+1=0(0x2)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能够将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互译,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质.解由得x2+(m-1)x+1=0. AB, 方程在区间0, 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首先,由=(m-1)2-40,得m3或m-1.当m3时,由x1+x2=-(m-1)0及x1x2=10知,方程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 1内,从而方程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 2内.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 -1.反思上述解法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如果注意到抛物线x2+mx-y+2=0与线段x-y+1=0(0x2)的公共点在线段上,本题也可以利用公共点内分线段的比的取值范围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来解.3. 关于有限集合的交集、并集的元素个数问题例4求1到200这200个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点拨若设集合A=1到200的2的倍数,B=1到200的3的倍数,C=1到200的5的倍数,本题实际上是求ABC的补集的元素个数.(例4)解如图,先画出Venn图,不难看出不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2)+2003+(2005)-(20010)-2006-20015+20030=146, x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146=54(个).反思分析200个数分为两类,即满足题设条件的和不满足题设条件的两大类,而不满足条件的这一类标准明确而简单,因此可考虑用排除法.1. 在研究集合的交、并、补集时,要注意数轴和韦恩图的运用.2. 在处理含参数的集合的交、并、补集时,要特别关注端点的问题.3. 要善于将集合语言与其他数学语言的互译.1. (根据必修1P7练习第4题改编)集合A=(x, y)|0x2, -1y1, x, yR所表示的点集构成图形的面积为4.2. (根据必修1P13练习第4题改编)若集合A=(x, y)|x+y=0, B=(x, y)|x-y=2,则AB=(1, -1).3. (根据必修1P13练习第1题改编)设集合A=5, log2(a+3),集合B=a, b.若AB=2,则AB=1, 2, 5.4. (根据必修1P17复习题第6题改编)设集合A=x|1xa.若AB=B,则a的取值范围是(-, 1.5. (根据必修1P17复习题第6题改编)设集合A=x|x2-3x+2=0, B=x|x2+2(a+1)x+(a2-5)=0.(1) 若AB=2,求实数a的值;(2) 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1或3; (2)(-, -3)第2课时命题内容要求ABC命题的四种形式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 命题及其关系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重点关注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不需研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对真值表不作要求).对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否定不作要求.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叙述简单的数学内容.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 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2. 一般地,设“若p则q”为命题,那么“若q则p”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若非p则非q”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若非q则非p”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3. “或”“且”“非”这些词就叫做逻辑联结词.4. “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通常用符号“x”表示“对任意x”.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全称命题,其一般形式为xM, p(x),其中M为给定集合,p(x)是一个关于x的命题.“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通常用符号“x”表示“存在x”.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存在性命题,其一般形式为xM, p(x),其中M为给定集合,p(x)是一个关于x的命题.5.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xM, p(x)”的否定为xM,p(x).“ xM, p(x)”的否定为xM,p(x).1. “xR, x2+1-3,则a-6”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2.3. 已知命题p:关于x的不等式x2+2a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命题q:y=log(2-a)x在(0, +)上单调递减.若p且非q为真,则a的取值范围是(-2, 1).4. 已知f(x)=x2, g(x)=-m,x1-1, 3, x20, 2, 使f(x1)g(x2),则m的取值范围是.1. 判断语句是否是命题及命题的真假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判断命题的真假.(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2)奇数的平方仍是奇数;(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4)6x+38;(5)若x+y和xy都是有理数,则x,y都是有理数;(6)设A, B为两个集合,若AB=B,则AB.点拨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就是命题,否则不是命题.解(1) 是命题,但是假命题,当x=0时,它的平方不是正数;(2) 是命题,为真命题,设x=2k+1(kZ),则x2=4k2+4k+1=4(k2+k)+1也是奇数;(3) 是命题,但是假命题,因为2也是质数;(4) 不是命题,这种含有未知数的语句,其真假与未知数的取值有关,当x的取值不定时,其真假也不定;(5) 是命题,但是假命题,如x=1-,y=1+,x+y=2,xy=-1;(6) 是命题,但是假命题,应为BA.反思判定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能否判断其真假;在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能举出反例即可.2.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 命题“若axb,则x”;(2) 命题“若b=-2,则b2=4”的逆命题;(3) 命题“若x=3,则x2-2x-3=0”的否命题;(4)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逆否命题.点拨先写出相应的命题,再判断真假;或者利用等价命题的原理和规律判断真假.解(1) 若a0,则x60.(2) 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一个内角为90,另一个内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一个内角为90,另一个内角为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 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其中p: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q:有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提醒对于逻辑联结词的问题,只要求根据两个命题会写出“p且q”、“p或q”和“非p”形式的命题即可,或是根据命题能分析其构成即可(如本例),对于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的判断不要求掌握.4.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例4(1) 命题“xR, x2+ax+10”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 命题“xR, x2+ax+10,即a(-, -2)(2,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2)(2, +);(2) 由题意可知命题“xR, x2+ax+10”为真命题,所以=a2-40,即a-2, 2.反思构造命题的否定形式时,一是分清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二是掌握一些常用词语的否定形式,如: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常见命题的否定形式,如:xM, p(x)xM,p(x);p或qp且q.5. 用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5已知命题p:关于x的方程x2-ax+4=0有实根;命题q:关于x的函数y=2x2+ax+4在3, +)上是单调增函数.若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如下:先化简整理题设条件中所给的简单命题,然后依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去判断简单命题必须满足的条件.解命题p等价于=a2-160, a-4或a4.命题q等价于- 3, a-12. 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 命题p和q一真一假, 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4, 4)(-, -12).反思分别求出p, q为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关键.1. 命题的否定是命题的“非命题”,一般是“否定全称得特称,否定特称得全称,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肯定”,但否命题是既否定原命题的条件作为条件,又否定原命题的结论作为结论的命题.2. 判断一个命题为真,一般要给出严格的证明,而说明一个命题为假,则只需举出反例即可,这一方法在下一讲有关充要条件的判断中也常常用到.1. (根据选修1-1P6例1改编)在命题“若ab,则ac2bc2 (a, bR)”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2.提示若ab, c2=0,则ac2=bc2. 原命题为假命题.若ac2bc2,则c20且c20,则ab.逆命题为真命题.又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也为真命题.又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等价,逆否命题为假命题.2. (根据选修1-1P19复习题第5题改编)命题“若ab=0,则a, 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逆否命题是若a, b都不为零,则ab0.3. (根据选修1-1P19复习题第8题改编)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 当cbc,则ab;(2) 若ab=0,则a=0或b=0.解(1) 逆命题:当c0时,若abc;真命题.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真命题.逆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真命题.(2) 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真命题.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真命题.4. (根据选修1-1 P15例1改编)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1)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2) 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解(1) 存在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都是偶数;(2) 任意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都是无理数.第3课时充要条件内容要求ABC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1. 本节内容充要条件高考作为B级要求,在江苏高考中几乎是每年必考.考查的形式可能是填空题,也可能是解答题,2008年江苏高考在大题中出现,要求考生求充要条件.2. 充要条件这一内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要有:(1)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或选填使得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或选填使得一个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等;(2)在大题中求一个命题成立的充要条件;(3)已知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