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docx_第1页
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docx_第2页
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docx_第3页
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docx_第4页
广西玉林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5篇素材“海岸卫士”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上的潮滩湿地的植物群落,它并不是红色的,因为它的树种中大部分属红树科,故得名红树林,事实上这些灌木或乔木都是常绿植物。红树林为什么被誉为“海岸卫士”?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百年未遇的风暴潮,合浦县400千米的海堤被冲垮了大半。但是,只要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仍完好无损。因此,当地百姓便把红树林誉为“海岸卫士”。红树林通常处在陆地向海洋过渡的地带,因此红树林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红树林的种子外表和四季豆差不多,垂挂于藤架上,在母树上发芽,幼苗脱落掉到海水中,插入泥沙,并且发育成一株小树。有时,幼苗遇上潮汐会被海水卷走,但待到海水退潮时,幼苗又会随遇而安地在别处扎根生长。红树林就依靠自身奇特的生长方式繁衍着,盘根错节、相互支撑的特性在海潮风浪中稳如泰山,既化解了海潮风浪的冲击,又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滩涂、净化海水的作用。事实上,红树林还是海鸟等海洋生物的乐园呢!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十分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0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100多种鸟类、130多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近160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中国最新纪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在有红树林的海域,几乎从没有发生过赤潮。据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200公斤左右的氮和近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难怪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在海流的作用下,它的分布却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出现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更加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贝类,常见的有砗蠔、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筛目贝和粒核果螺。在红树林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角毛藻、半管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则有波水蚤、丽哲水蚤、新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等。红树林内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红树林里还有各种鸟类,多半属水鸟和海鸥类,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在发育良好的红树林偶尔还会有野猪、狸类及鼠类等小型哺乳类出没。红树林里也招致了某些蜂类、蝇类和蚂蚁等。它们对红树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起着积极的作用。红树植物的花、叶、枝条等散落泥水中被微生物分解,为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以说,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选自科普中国网)什么造成了地球南北的冰火两重天2018年伊始,北半球的宠物狗被“冻硬了”,南半球的马路上则可以“煎鸡蛋”。“炸弹气旋”导致美国东部多地气温急剧下降并创出新低,局部地区气温跌至零下38摄氏度。然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饱受酷暑折磨,悉尼气温一度飙升至47.3摄氏度,为近80年来最高。南北半球惊现近100摄氏度的超级温差。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后,代表的是气候的一种趋势性特征地球不断变暖。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造成的全球变暖,可以改变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并可能引起前所未有的极端事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当气候的平均状态发生改变时,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会显著增加,如果温度均值向暖方向偏移,极冷天气就会减少,极暖事件频率会显著增加,反之亦然。此外,气候变化还会改变大尺度的环流格局、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不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以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例,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海气交换增强,海洋也会吸收大气中增加的温室气体,进而导致海水升温,由“厄尔尼诺”引发的极端事件和灾害则会相应增加,如南美东南部和北美西部的洪水,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旱灾等。与此同时,全球变暖也造成了北极海冰的加速消融。过去30年,夏季海冰的最小覆盖面积已经缩减了一半,其直接后果是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改变北半球冬季的大气环流,进而导致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极端低温事件频率显著增加。 近年来,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频繁,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1980年2013年,全世界发生自然灾害2.2万次,造成约3.8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约87%的自然灾害、70%以上的经济损失,都与干旱、洪水、热带气旋、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气候灾害或气象条件直接相关。说到底,无论“冻死个人”还是“热死个人”,都与全球气候变暖息息相关。如果人类不致力于遏制气候变化的趋势,到21世纪末,陆地区域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是现在的510倍;极端低温事件全球平均而言将有所减少;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将有所增加。如何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让地球变得不那么“乖戾”,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这是管理者和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选自科普中国网)小程序,今天你用了没有柚子跳一跳火了没有复杂的玩法,也没有华丽的特效,但这款名为跳一跳的小游戏走红了。跳一跳这样一款简单的小游戏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玩家欲罢不能,同时又吸引了互联网业内人士的关注呢?跳一跳是微信官方推出的一款休闲小游戏,玩家需要操作小人在各种平台之间跳跃,按屏幕的时间越长,小人跳得就越远。不同的平台弹性不同,平台面积、间距也不同,一旦小人掉下平台就要从头再来,因此游戏具有一定挑战性。玩过游戏后,玩家可以看到自己的历史最高分,并看到微信好友的“分数排行榜”。简单的操作加上一些社交互动元素,让许多人为之沉迷,跳到“根本停不下来”。在网上,流传着不少跳一跳的高分秘籍,甚至有人为了提高排名,求助于“代打”和“外挂”作弊。跳一跳其实属于小程序,这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直接使用的应用。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时隔近1年,小程序终于开放了游戏接口,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里玩游戏了。除了作为示例的跳一跳外,微信还上线了一批游戏小程序,新增了“小程序任务栏”“小程序快捷切换”等功能,展示了小程序的潜力。“随用随走”小程序小程序都能做些什么?尽管小程序从出生起就一直很“低调”,但经过1年时间的打磨沉淀,它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现在有不少商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可实现购物、促销等功能。我们常用的ofo、摩拜单车也拥有小程序,用户可以直接用微信扫码用车。去年12月末,铁路12306推出小程序,目前拥有查询火车车次、余票等功能,绑定后可通过微信中收到购票、退票、改签等消息通知。近日,广州公安部门与腾讯等单位联手,利用“微警”小程序签出“微信身份证”,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此外,小程序中也不乏“办公神器”“发票助手”“AA制神器”等实用工具。可以说,小程序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手可得,用完即走。”是小程序的理念。尽管智能手机高度普及,但现在仍然有很多手机用户并不了解如何下载、安装、卸载一款手机App。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手机用户,他们的手机中除了出厂自带的基础应用和微信,几乎没有安装其他App。无需下载安装、即开即用的小程序,无疑给这些用户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程序是轻量化的手机App。小程序可以直接获取用户的微信账号信息,因此无需繁琐的注册、登录流程。同时,小程序结构简单,只实现最简单基础的功能,因此比普通App更节省手机空间,对于手机性能一般、容量较低的用户来说,小程序十分实用。凭借极简、实用的风格,小程序的前景被业内人士看好,越来越多小程序开发、上线,让微信变得越来越好玩。(选自今晚报)黑科技让你拥有超能力田鸽将色彩转换成声音颜色和声音在物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由波来传递的。将不同的光波频率转换成相应的声波频率,再将每种颜色的声波传送到耳机里,就可以让盲人“听到”颜色。根据这个原理,美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创造了一种可植入大脑的设备。这个设备由一个摄像头和一个植入大脑的音频芯片组成。当摄像头探测到环境中的颜色后,它会将颜色转化为声音频率,让音频芯片捕捉到,芯片则会将声波传到头盖骨,头盖骨再把声波输送到佩戴者的耳鼓。刚开始,佩戴者需要学习如何将颜色与不同的声音频率对应,随着熟练度的增加,佩戴者将能迅速地通过“听”来判断出颜色。感觉食物的美味离不开味觉。舌头由特殊的细胞组成,当细胞受体受到刺激时,它会将刺激信息传送到大脑,经大脑加工后,我们就会知道食品的味道、口感等信息。那么,味觉能否转化为视觉呢?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还真发明了一种电子视觉辅助设备Brain Port V100。比如,如果环境中出现了一个足球,盲人会感觉舌头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固体盘图案;如果此刻盲人准备过人行道,他会感觉舌头上出现两条平行线的图案;而如果人行道上出现了行人,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会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不过,这款设备虽然十分好用,但价格略显昂贵,售价约为1万美元。如果要想在盲人群体中推广,还有赖于研究者们降低设备成本。让盲人恢复视力美国80岁的弗林患有年龄性黄斑病变,视力完全丧失,直到一家美国公司为他做了一次眼部手术,植入了个叫作“阿格斯”的视网膜芯片。现在,弗林可以看到电话和餐具,识别出一杯葡萄酒。“阿格斯”的运作原理很简单,弗林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眼镜内安装的微型摄像机会捕捉到环境中的视觉信息,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脉冲,然后无线传输到弗林眼睛内的芯片里。芯片由许多电极阵列组成,电极会刺激弗林的视网膜细胞,将信号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现在很多盲人借助这一设备恢复了部分视力,他们可以感知树的阴影轮廓,并且能够察觉出物体的运动状况。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升级这一装备,准备在视网膜芯片上安装更多的电极,让盲人恢复面部识别功能和颜色感知功能。而在未来,研究者相信他们能创造出一种更高级的植入设备仿生眼。看见人眼看不见的光现在人类只能看到由彩色光所构成的可见光谱,这些光只占电磁波的1%。但人类发明的设备已经能够检测到所有的电磁波,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怎样将这些技术浓缩到一个仿生眼上,让人类拥有更多的视觉感知。如果仿生眼能帮助人类看到整个电磁波,人类将会有红外视觉、热感应能力,并且看到特定的气体形态,甚至具有像超级英雄一样的透视眼。士兵们可以凭借X射线视觉探测到战场上的地雷;住客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及早地发现房间里的危险气体。我们的视觉会像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样灵敏,甚至能看到周围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当然,有利就会有弊,一双“全能”的眼睛也许会让你的大脑超负荷运转,大脑需要处理过多的刺激信息,或者时时警惕周围的环境,这可能会让你疲惫不堪。(选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23期,有删减)地震“生命三角”其实靠不住每次地震过后,网上总是会出现“生命三角”这个敏感高频词。在国内,历经汶川、玉树、雅安等地震后,这一理论也开始在网络上大热。一些人还根据拍摄的地震现场废墟照片指示所谓的“生命三角区”,以推广这一逃生方法。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地震发生时,躲在“生命三角”内存活机会最大,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地震生存法则。“生命三角”即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这个空间能挽救人的生命。2004年,一封宣传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邮件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资料显示,这种求生方式的倡导者是号称“全世界最有经验的救援队队长”的加拿大人道格库普。他指出,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要翻身下床,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如果可能还要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同理,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车边。按照他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求生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用传统方法则会导致98%的死亡率。而对其质疑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声讨。对此,地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表示,这种“生命三角”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因为床、桌子、汽车等一些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物体在地震中可能很快就倒下、被壓扁或者滑到他处了。另外,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人们可能早就被飞来的各种杂物砸伤。事实上,业界比较认同的自救措施是:伏地、遮挡、手抓牢。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生物领域达人“桔子帮小帮主”介绍,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做的综合统计,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所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