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林业产业总结.doc_第1页
十一五林业产业总结.doc_第2页
十一五林业产业总结.doc_第3页
十一五林业产业总结.doc_第4页
十一五林业产业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五”林业产业工作总结重庆市林业局(2011年4月)“十一五”以来,我市林业产业在国家林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市委、市政府精神,围绕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重庆建设,以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木竹加工、苗木花卉、森林药材、生物质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到2010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50亿元,林农在林业中人均收入达到500元,培育林业龙头企业68家,林业特色乡镇60个,我市林业产业正向发达产业体系建设不断迈进。一、重庆林业产业发展概况(一)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5年来,全市已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745万亩、优质笋竹基地230万亩、香料(花椒为主)基地80万亩、蚕桑基地60万亩、中药材基地150万亩、以干果为主的森林食品基地7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0万亩,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江津区花椒规模性种植面积由过去的13万亩快速发展到50万亩,并成为该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2009年花椒产业突破12.2亿元。以荣昌、大足、南川、梁平为主的竹产业大县正在崛起。(二)林业产业化格局初步显现。一是森林旅游业迈上新台阶。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全市森林公园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市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发展到73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4处,经营面积18.57万公顷。森林公园的年旅游人数增加到21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10亿元,接待床位达4万张。小三峡、仙女山、金佛山、黑山谷、歌乐山、南山、茶山竹海等一批森林旅游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二是木竹加工业快速发展。为加快林纸、林板工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出台了重庆市林纸一体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重庆市林业局关于加快发展速丰林工程建设的意见,为我市木材加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仅从事竹加工企业53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下29家、1亿元以上产值4家),制浆30万吨,林板15万立方米,木门500万樘。以香港理文公司、香港九龙公司、龙章公司为主的年产95万吨纸浆项目已投产运营。其中,理文公司2008年正式投产,年产浆纸达45万吨。基本形成了以林浆纸为主导,家具工业为支撑,人造板、竹制品为辅助的林产加工业发展格局。三是森林食品业开始起步。通过大力引进、培育花椒、笋竹、油茶等优良品种,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对森林产品的科技开发利用,全市以花椒、竹笋为主导的森林食品加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生产、加工、生态、文化、旅游、餐饮等多位一体,综合发展的格局。一批以骄王牌花椒、金佛山方竹笋、包黑子鲜食笋、秀山金银花等为特色的品牌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四是苗木花卉产业正在兴起。全市已建成1个市(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15个中心苗圃,6个现代化苗圃,种苗生产能力达到16亿株。五是生物质能源产业有了恢复性发展。依托森林重庆建设,在林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我市以油桐、油橄榄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在上世纪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发展能源基地林10万亩,全市规划发展油茶基地240万亩,并已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目前在6个区县开始试点。六是森林药材产业初显成效。依托重庆太极集团、重庆制药厂、重庆中药研究所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中药材批发市场,我市以金银花、杜仲、厚朴、青蒿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基地总规模近15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三)林下产业经济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各地依托森林重庆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下循环经济,探索出一批以林禽、林蓄、林果、林药、林菌、林蔬、林粮等为特色的成功经营模式。全市已培育林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基地270万亩,其中笋竹基地80万亩,中药材基地45万亩,林菌5万亩;林禽出栏200万只,林牧出栏10万头,森林蔬菜1万吨,养蜂产量120万公斤。石柱种植黄连5万亩,产值80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连标准化种植基地;城口县中药材面积超过20万亩,其中:草本药材8.3万亩,三木药材12万亩。荣昌县为切实解决产业链各环节加工剩余物大量浪费且污染环境的实际问题,以麻竹笋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引进重庆能威食用菌开发公司,在该县峰高、荣隆、远觉、双河等镇街建立林菌种植基地2000多亩,产蘑菇1800吨,产值720万元,林农亩均增收4000元。(四)产业带动成效显著。我们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人口就业和农民增收。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500元。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竹产业,竹笋年产量已达26万吨,年产竹材超过100万吨,产区农民收入近30%来源于笋竹产业,林业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0年江津区生产鲜椒20万吨,产值达12亿元,带动22万农户61万椒农,椒农人均收入1500多元。该区仅花椒产业向城乡群众提供季节性劳动岗位17.4万多个,劳务收入达1.3亿多元;并从加工和流通链上吸纳营销经纪人和产业工人4000多人,江津花椒生产已经成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开县星星套装门厂以木竹为主要原料,年生产室内套装们近500万樘,近5年纳税1.5亿元,节约木材75万立方米,相当于7万亩成熟林的采伐量,收购竹材13万吨,农民增加卖竹收入6500万元,吸纳农村富余农动力4890人,农民劳务收入2.34亿元,两项共为农民增收4.05亿元。(五)产业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农业组织化建设。在广大山区农村,通过林业产业的带动,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林农组织起来,组建了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足的采阳农业发展合作社、江津花椒公司等,通过公司开展全方位的协调服务,实现了“三统一、三有利”的目标。一是建成了统一的服务体系。以基地、种植购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要服务对象统一开展服务,定期收集和发布产供销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信息、相关农资供求价格信息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等信息;对农民所需的生物农药和专用复合肥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的集团式采购;指导农民科学选种育苗、科学栽培及肥水管理,科学采摘、分捡、晒干、贮存。统一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有利于方便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品级,控制产品质量。二是结成了统一的利益联盟。通过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民与龙头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缩短农民与企业、市场的距离,同时优化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变单个优势为集团优势,变个体承担风险为合力承担风险。三是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系。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对内坚持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对外相对统一价格浮动,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形成。(六)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村科普程度。一是着力于优质高产品种的选育。江津加大花椒良种母本示范园的建设,研究和培育无刺新品种,筛选出一批适应性强、品质和产量双高的优良品种,替代了传统的品种。二是加快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标准化的统一要求着力建设绿色基地。三是运用科技成果,推进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江津区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的推广,先后举办花椒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讲座或现场培训300余次,培训椒农达10万人次以上;同时组织20多位专家和10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在20多个镇(街)的花椒基地推行技术承包,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通过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和农民的联合与协作,研发出“短尖矮化、修枝整形、测土施肥”等速生丰产技术,并迅速传授给农民,使花椒由三年生挂果提前到一年半,产量大幅度提高,大大缩短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二、重庆林业产业发展的做法(一)加强林业产业领导。近年来,为加快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我局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有6名专职人员的产业办公室,并相继成立了重庆市花卉协会、重庆市木材行业协会、市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市速生丰产林办公室、木材行业管理处等机构,以指导全市林业产业工作。各区、县成立了产业科,部分区县还成立了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2009年,我局通过整合机构,组建对外合作与产业发展处,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强化对全市林业产业的指导和管理。(二)科学指导产业发展。要实现林业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科学规划是关键。我们根据林业产业发展实际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编制规划时注重生态优先、突出规模、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先后编制和完善了重庆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森林旅游发展规划、重庆市笋竹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三)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搞好林业产业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苗圃基地建设和两江生态体系工程等,始终坚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相结合;与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工程相结合;与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全市围绕永川、丰都、酉阳三个产业基地建设中心,对重点区县按照规划设计,采取集中投入、集约经营的办法,建好了一批标准高、质量优的林业产业基地。5年来,全市已建成10万亩以上的笋竹基地县9个;新建笋竹基地80万亩,新建速丰林基地31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规模已达31万亩。(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四级书记负责制”。主体改革实现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分山到户率达到81.4%,已发证农户531万户,发证面积5426万亩,分别占应发证的98.6%、97.5%,惠及1800万农民,成为全国首批12个完成主体改革的省市之一。部分区县启动了林业产权交易市场、森林资源流转、林木采伐改革、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制定出台了重庆市人工商品林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成立了全市首家森林资产评估机构-重庆绿环森林评估有限公司,从而优化了林业投资环境,吸引了重庆金科集团、中宝林业集团等企业和各种社会主体积极投资林业建设。(五)多渠道增加林业产业投入。一是争取国家投入。通过国债旅游资金、乡镇道路建设资金、招商引资和业主自筹等共投入森林公园建设资金近30亿元。5年来,市财政安排林业产业贷款贴息5000万元,同时在国家林业局争取林业贴息资金22亿元,专门用于森林工程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极大的改善了我市林业产业长期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建立投融资平台。市林业局成立了林业投资公司,积极搭建林业投融资平台。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林业产业开发。如香港理文、精光集团、美心集团、重庆金科集团、黔江区蚕业有限公司、重庆中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森山公司等类加工、绿化造林公司,投资30多亿元,用于林产加工和产业基地建设。三、重庆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市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分布不均,总量不足;二是原料林基地质量、集约化程度不高;三是产业投入资金不足,扶持手段不多。如森林公园建设,近年来除不到1个亿的国债生态旅游资金投资外,国家几乎没有专项建设资金,森林公园的建设基本上靠招商引资进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且加大了管理难度;四是林业产业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品牌产品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五是规模化林业产业企业比重偏低;六是林业要素市场和林产品市场不够发达。四、“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思路(一)林业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根据我市林业特点,今后一定时期林业产业的重点是: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木竹加工业、苗木花卉业、生物质能源、森林药材等六大产业;建好八大产业基地(即速丰林基地、优质笋竹基地、森林旅游基地、花椒基地、苗木花卉基地、中药材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基地)。到2015年,培育龙头企业100家,林业特色乡镇100个,建成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0个,基本完成森林公园建设的总体布局,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农民在林业中人均收入达到700元。在一小时经济圈: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即木竹加工业、森林旅游业、苗木花卉业);建设五大基地(即速丰林基地、优质笋竹基地、森林旅游基地、花椒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培育10个重点龙头企业、10个重点林业市场、10个“渝林”知名品牌、10个森林公园,努力推进一小时经济圈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油茶、中药材、森林旅游、木竹加工、干果产业。把森林旅游业作为该区域林业第一产业。积极发展各种森林公园,包括社区森林公园,农家森林公园。在森林公园建设上,注重特色。积极启动湿地公园建设。利用渝东北湿地较多的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开展狩猎场建设试点。同时将有条件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为森林生态旅游样板;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围绕水系、道路的绿色通道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用一产业的优势吸引二产业,大力发展干果、食用菌、笋子、木本油料、药材等森林食品产业。(二)主要举措1、着力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结合森林工程,重点抓好工业原料林基地、苗木花卉、森林食品、森林生态旅游、油茶、中药材等基地建设。加强对重点产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和落实产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市场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林业产业。(1)新建工业原料林基地200万亩。其中,两翼新建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140万亩;一小时经济圈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60万亩。(2)建设森林食品基地300万亩。江津、巴南、南川等区县建设花椒基地60万亩;铜梁、潼南、合川、永川、大足、万盛、南川等渝西笋竹基地80万亩;南川、石柱、城口、秀山、巫溪等建设木本药材基地100万亩;城口、巫溪、巫山、石柱、黔江、万州、綦江、彭水、秀山、南川等建设干果、野生菌、野菜、木本粮油基地130万亩。(3)北碚、渝北、江北、九龙坡、南岸、沙坪坝、璧山等主城近郊区新建和改建苗木花卉基地20万亩。(4)建立以云阳、万州、彭水等为中心的油茶、油桐生物质能源基地100万亩。2、大力开展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精选森林旅游项目,通过宣传推介等方式,开展森林公园招商引资工作。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建立森林公园建设专项资金,加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今后5年内完成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的入园公路和必要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到2015年内,基本完成市(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入园公路油化硬化及危险地段护栏安装等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三是选择一部分森林风景质量较高,开发建设条件好的森林公园,补助部分资金,进行生态文化接待服务设施等建设。设立市级森林公园,市级农家森林公园和社区森林公园的标志牌。四是继续开展农家森林公园和社区森林公园命名工作,规范农家、社区森林公园管理,提高生态旅游品质;五是加强对森林公园的管理,规范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为加大森林公园管理力度,建议国家林业局把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上升为条例。3、加大林业龙头企业培育。对林业龙头企业实行“四优先、四对接、一奖励”的扶持政策,采取优先安排林业资金投入,优先解决林业贴息贷款,优先配套林业重点工程,优先调剂森林采伐指标等措施,积极为龙头企业搭建政策、金融、科技、产业平台,实现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产业基地“四对接”;设立龙头企业奖励基金,重点对市级龙头企业的示范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和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市著名商标或优质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奖励。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辐射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林业龙头企业。4、打造林业特色乡镇100个。其中特色经济林乡镇30个、特色林产品加工乡镇20个、特色森林旅游乡镇15个、特色花卉苗木乡镇15个、特色森林食品乡镇20个。帮助林业特色乡镇编制发展规划、组织林业特色乡镇主要领导到经济发达的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省市考察学习、优先安排林业重点项目和资金、建立林业科技人员联系制度等方面扶持林业特色乡镇建设,打造一批林业名乡、名镇,推动特色乡镇走上林业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5、加强林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搭建林业产业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林业投资公司的作用,加强与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银行、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等市级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林业贷款30亿元,推进森林重庆建设。组建林业担保公司,积极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扩大面向林农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用3-5年时间实现林投公司集团化发展。6、搞好抓点示范。一是抓好渝东南林浆纸速丰林基地,渝西笋竹基地,江津花椒基地,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和九龙坡区花卉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示范;二是培育年产值超过5亿元以上的示范龙头企业5家,重点抓香港理文公司、龙璋纸业集团、星星套装门厂、美心防盗门厂等龙头企业;三是建好以干果经济林、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森林食品、生物质能源等为特色的林业特色示范乡镇5个。通过抓点示范,推进我市林业产业快速发展。7、加快林下产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和林下经济发展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林竹纸”模式(如永川、铜梁、丰都依托制浆造纸龙头企业退耕还竹,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推行“林草牧”模式(近郊依托奶制品企业,实施林下种草养畜)、林药(茶)间种的栽植模式(如石柱发展黄连等名贵中药材,秀山县发展茶叶和金银花等)、蚕牧结合的“桑草牧”生态经济产业模式(如渝西的产蚕区县和涪陵区等实行的林蚕联手、桑草间作)。在发展机制上,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