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础达标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2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C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31937年,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充分反映出()A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官僚资本的强大挤压B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希望得到官僚资本的全面保护C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势单力薄必须得到国家的庇护D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抗日爱国4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结论应该是()近代中国国民收入示意图(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1936年后各行业产值均大幅下滑C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D“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5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官僚资本垄断经济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 BC D能力提升6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各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商品值比重的变化情况。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9.6%16.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进口洋货12.85%12.1%它说明了当时中国()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国民经济比例比较合理工业化的进程有所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国经济侵略A B C D7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B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8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剑桥中华民国史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中国近代工业资料(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依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为什么说“黄金时代”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条例等。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到1920年前,我国共有近代工厂1 759家,其中纺织工业475家,食品工业280家,印刷文具业51家,机械五金业252家,化学工业383家其他工业35家,总资本达500 620万元。中国通史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工业类型方面呈现出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精析训练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A当时中国民族工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在重工业领域非常薄弱,而且并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沿海比内地发展势头好。2D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2年,此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政策,所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3A宋子文是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他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股票,进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故选A项。4C从图中数据可知1936年是一个转折点,1936年后农业、工矿交通、总计均下滑,唯独服务业仍然有所增长,可排除A、B、D三项。工矿交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数据在整个图中处于最低的水平,可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极低,选择C项。5A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是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萎缩的原因,排除含的选项。6B分析表格数据,机器制造品的比重有所上升,说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正确;农产品的比重仍很大,说明中国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同时说明中国的国民经济比例不合理,正确,错误;进口洋货仍占一定的比重,说明尚未摆脱对外国的经济依赖,错误。7C材料中显示工业布局调整显然是日本侵华的缘故,不是国民政府的努力,故A项错误;四大家族主要代表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挤压,材料中没有显示该信息,故B项错误;抗战爆发,许多民族资本家为避免战争破坏,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导致工业布局的变化,故C项正确;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8C材料中“1948年”表明为解放战争时期,“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表明滥发纸币、物价飞涨,从而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影响有限的表述错误。9(1)时代主题:实现民族独立,实业救国。(2)状况: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或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根本出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真正实现民族独立。解析第(1)题的关键是综合材料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综合概括起来就是政治上要实现民族独立,经济上要发展实业。第(2)题,回答状况要看图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归纳出来即可。原因要从内外因两方面考虑;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根本出路是改变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10(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一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